杜甫诗三首学案VI -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杜甫生平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背诵这三首诗,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理解杜甫诗歌忧国忧民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重点难点】
重点: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3课时;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你一招】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

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

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

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及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自号。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

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的风格。

后人专称其为“”。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作品有《杜工部集》。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
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2.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

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之后依次称“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

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二、熟读诗歌,给加点字注音。

砧.板( )青冢.( ) 王嫱.( ) 环珮.( ) 朔.漠()
省.识( ) 潦.倒( ) 霜鬓.( ) 江渚.( ) 明妃.()
《秋兴八首(其一)》
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
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二、整体感知
1、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2、掌握诗歌内容,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明确: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

第三联由眼前的开放联系到。

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所打断。

3、背诵全诗。

三、合作探究
1、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2、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先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咏怀古迹(其三)》
一、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

《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怀才不遇的感慨。

二、整体感知
1、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沉郁怨愤的感情。

2、掌握诗歌内容,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点出王昭君的出生地,从烘托了昭君的形象。

颔联叙述,感慨无穷,从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

后四句指斥君王昏聩,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
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

3、背诵全诗。

三、合作探究
1、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

请学生分析讨论: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2、名句赏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登高》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

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二、整体感知
1、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哀愁、苦痛、悲愤之情。

2、理清思路,掌握诗歌内容。

前两联写。

明确:首联描绘了六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的图景。

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

后两联写。

颈联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

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

3、背诵全诗。

三、合作探究
1、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见教参49页)
2、名句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知识积累】
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在鉴赏怀古诗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学以致用】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

请作简要分析。

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对比、反问)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1)弄清史实——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

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2)体悟感情——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分析技巧: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