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3.战争过程:运用历史地图、时间轴等资料,讲解战争双方的军事行动、战役经过,帮助学生掌握战争过程。
4.签订《南京条约》: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的相关问题,如战争背景、过程、影响等,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课后对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通过板书快速回顾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战争过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容易混淆战役经过。
2.部分学生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认识不足,难以理解其重要性。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采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战争过程。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南京条约》的影响。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表现和反馈,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教学效果。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对板书进行优化,使其更加清晰、简洁,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提问、解答、讨论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及时给予反馈。
2.生生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互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鸦片战争的相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最全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最全版

第10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通过观看两段
视频材料,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敌的精神;分
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和不平等条约的危害,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殖民主义的
罪恶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为中华民族富
强而奋斗思想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鸦片战争(板书)
师(叙述):1840年,资本主义列强英国悍然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致使中国门户洞开,中国人民从此步入灾难的深渊,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屈辱
的历程。

关于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这样一种观点很有代表性。

(课件展示如下)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生:不同意。

师:我们再看一段材料,(又出示材料)
1、原因:(板书)
(1)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6)
师:对,同学们体会一下“直接原因”和“借口”这两个词有什么差别?
生:“直接原因”两事件应该有因果关系,“借口”则不一定有因果关系,有
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

师:很好,同学们理解的很准确。

现在请大家看教材P50的“资料回放”思考林则徐禁烟的原因及道光帝支持他严禁的原因、目的?(两分钟后让学生回答)。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4.组织小组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交流学习心得,提升历史素养。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思考战争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实施课堂问答,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检验自己对鸦片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作业,如研究报告、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事件。
2.作业反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表达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课后跟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研究鸦片战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视频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氛课题,让学生深入研究鸦片战争,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如《南京条约》的签订,提问学生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程度。
2.视频导入:播放鸦片战争的资料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故事导入:讲述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的起因:讲解鸦片贸易的背景,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中英贸易失衡、鸦片问题等。
2.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描述战争的重要战役,如广州之战、南京之战等,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经过。
3.鸦片战争的后果:讲解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领土割让等,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严重后果。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适时给予小组反馈和评价,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总结历史教训,提高历史素养。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学习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通过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品质,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4.引导学生从鸦片战争中汲取历史教训,增强民族自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2.学生归纳:鼓励学生自主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3.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提高记忆效果。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布置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研究相关历史人物等。
2.作业点评: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作业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提醒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的起因: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需求、林则徐禁烟运动等。
2.鸦片战争的过程:通过时间线索,梳理鸦片战争的各个阶段,重点讲述主要战役和条约签订。
3.鸦片战争的结果: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领土割让、赔款、五口通商等。
4.鸦片战争的影响:深入剖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民族危机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第10课鸦片战争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出鸦片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引发了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

从此,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寻找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英国资产阶级早已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当作重点猎取的目标。

他们多次向清政府提出通商要求。

而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商品市场和商品交换还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对国外的产品并无多大需求。

加之中国封建统治者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政策的实行就成为必然。

在双方贸易中,英国的毛呢敌不过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结实耐用的土布,而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又是英美市场的畅销货。

所以,在正常的中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有利地位,成为白银内流国家。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英国政府支持和怂恿其商人把“杀人毒品”──鸦片作为捞取中国白银和榨取中国人民膏脂的“特殊商品”,偷偷地运进中国,造成了几乎毁灭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灾难。

《南京条约》的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治上,清朝在战前的封建统治虽已衰落,但中国仍然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着全部主权。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虽然照旧进行统治,但已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控制,主权已不完整。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经济上,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日益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鸦片战争中,在镇江率军用大刀长矛同英军浴血奋战的满族将领是()A.关天培B.陈化成C.葛云飞D.海龄2.英法联军洗劫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是在()A. 1856年B. 1858年C. 1859年D. 1860年3.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机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沙皇俄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二)能力提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腐朽无能B.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C.林则徐虎门销烟D.英国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要2.“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随时来往,总候本国谕旨遵行。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新课标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本课属于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中“学习要点”第二个子目“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根据课标“列举1849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要求,该课需要在知识层面让学生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史实,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学习要点”最后指出“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有关该部分历史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分析与归纳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1、本课在课标之中,属于政治史模块的第二个子目“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下的一个二级子目中的一部分。

该二级子目与“抗日战争”分列,一方面说明了其地位低于抗日战争。

而同时该部分内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对其学习对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反侵略斗争的整体把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挨打、屈辱的根源。

2、本课属于课本第四单元的第一节课,前边一个单元学习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而这一单元转入对近代中国政治史的学习。

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带给了中国一个不断为外敌欺侮的时代,而这也就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设定了一个基本的背景,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

3、初中“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本课内容已有学习,但比较粗略,而且更加注重史实掌握,而在能力层面要求比较低。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一方面“温故”,巩固对史实的掌握;一方面“知新”,加深对史实的理解,进行能力拓展。

三、学情分析1、基于初中时对中国近代史历史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是不能够准确理解两次战争的深远影响;二是联系世界历史背景,横向拓展,综合把握的能力不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0课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0课鸦片战争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通过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是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整理出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目的是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二是研究性作业,要求学生选取鸦片战争中的一个特定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课堂小结。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将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将分组探讨鸦片战争的相关问题,并在全班分享讨论成果;角色扮演环节将让学生模拟历史人物,体验历史决策的过程;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将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些互动方式旨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预见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通过设计互动环节和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参与度,使用具体的案例和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信息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额外的讲解和辅导,以及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通过这些措施,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1)激发学生对民族历史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到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

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的资源和庞大人口的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

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鸦片战争在高一时候已经学习过,但间隔时间较长,记忆较为模糊。

经过一年的学习成长,学生与本课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及宏观抽象思维提高大大降低了本课学习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及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耻辱中感悟国力衰微、落后遭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思路(一)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中英《南京条约》及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2.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

(二)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史料研读法;班级讨论辩论等(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复习(四)教学来源:百度文库和百度百科;历史教材;历史组成员讨论(五)板书设计:四、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

师:1840年前后,世界两大强国,一个号称天朝上国,一个自诩日不落帝国。

两强pk,哪一个更强呢?有请这两位重量级选手入场,和我们共同进入今天的学习——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第10课《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或掌握鸦战前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2.能力方面:(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认识到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爆发的特定历史条件,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2.难点分析:(1)鸦片战争的原因。

(2)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三、课堂教学设计A、导入新课:同学们,谈到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可以这样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

但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缓慢发展。

1840年一场血与火的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古老的中国翻开了近代历史的一页。

B、新课讲授:第一次鸦片战争1、背景:清政府面临严重社会问题———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1)政治:落后的封建制度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经济: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保守、落后、自给自足)(开放、先进、无法满足:市场、原料)3)对外:闭关锁国要求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原因)注意:讲背景的时候应将中西方对应着分析,从比较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同时强调:英国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决定了英国一定要打开中国大门,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变中国为其殖民地,这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必修1 第10课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并从中概括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及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 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3. 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利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用七个问贯穿全课,督促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加强对学生史料研读方法的培养,利用课本资源,促进学生提取有效知识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潮流的立场和角度来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的悲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后果。

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三、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同时与史料研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什么时间为标志的?就是爆发于1840年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

我们今天就走近这场如此具有标志性的战争。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思考,对这场战争抽丝剥茧。

一、鸦片战争思考一: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状况,推测鸦片战争的结果。

(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概括。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巨大反差指导学生思考1840年前夕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先找出比较点,然后再列出中英两国差异。

新人教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精品).doc

新人教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精品).doc

学校学科编写人审稿人第10课鸦片战争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虎门销烟”一目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应当引导学生从战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背景入手,在比较中进行思考,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

“鸦片战争”一目主要叙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入侵,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其重点在于分析以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尤其是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叙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历史。

应引导学生认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这次侵华战争在起因、经过、结果等诸方面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2、理解: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权益及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能力目标】⑴通过探讨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现和深层次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⑵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⑶引导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综合能力。

使学生认识两次鸦片战争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⑷掌握哲学原理:根本与直接原因、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战争原因的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深切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文物古迹 负责调查战争中中国文物古迹遭受破坏的情况, 调查小组 重点调查圆明园的损失和严重后果. 评估总结 由教师和历史科代表任正副组长,负责拟定行 中心组 动计划,组织协调各小组活动,并对各组表现 进行评价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手段 依据 预期目标 二.课堂教学 三.课后延伸
附:调查委员会各部门的任务
调查小组 主 要 任 务 政治权益 负责调查评估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通过不平 调查小组 等条约获取的政治权益及其对华危害. 经济权益 负责调查评估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通过不平 调查小组 等条约获取的经济权益及其对华影响. 国土资源 负责调查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国土资源的损失 调查小组 情况, 并对其产生的危害分析评估.
教师全面总结学生观 含教法\学法\教学目标 到清朝战败的根源? 考,勤于探索的学习态 点 假设火力相近,清军 三.课后延伸
度 能否避免战败?
1.培养学生辨证思 1.新课导入 “武器落后是不是清 探究 8: 2.线索组织 维水平,对历史问题的 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林则徐领导, 3.讲授新课 独有感悟和新视角。 有无希望打赢中英战争? 展开课堂辨论。再由 4.知识巩固 清王朝是否真正认识 2.形成学生独立思
(一).教材分析
• 重点②.鸦片战争的后果
突破方略 1.运用视频资料,再现签约场景
(二).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1.新课导入 2.线索组织 3.讲授新课 4.知识巩固
含教法\学法\教学目标
三.课后延伸
(三).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 重点③.鸦片战争的后果
1.组织辨论:设置争议问题, 二十年前,中英确有战 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与 事.当年,清国大臣林则 徐率领暴民扣我英商 , 偶然性的关系 ,同时进行情感教 1.新课导入 育,使学生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 焚我英货.我国只是对 这种强盗行径进行正当 2.线索组织 民族英雄. 报复罢了. 探究1: 3.讲授新课 2.历史销烟与现实禁毒教育 探究2: 箱子里到底是什么 ? : 4.知识巩固 相结合 如果你是主审法官,你 为什么英使不直接说明? 深刻揭露毒品的危害,告诫 含教法\学法\教学目标 是否会裁定则徐违反了国 英国人为什么要把它运进来? 学生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将学生 三.课后延伸 际贸易法?为什么? 培养成一个个有健全人格的合格 林则徐为什么又要销毁它? (三).教学反思 公民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doc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doc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一.本课地位《鸦片战争》是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标要求: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后果(二)•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 依据高一学情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比初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是相对有限。

2. 手段1. 为学牛•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及研究鸦片战争的网站,指导学生利用空闲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已的见解。

2•把学生分为四个调查组,从领土经济政治和文物保护方面调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

3 •预期目标1.调动学生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级性2•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基本原理和史料评说历史的能力二.课堂教学1 •新课导入手段:利用极具震憾力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心里产生强烈共鸣, 极大激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迅速凝聚注意力,进入课堂状态。

2 •线索组织手段:将基本知识点整合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三幕历史情景剧形式,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课改理念:历史内容也许是沉重的,但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学习是轻松的。

3. 讲授新课:明确重点突破难点铺垫下文重点①.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1. 组织辨论:设置争议问题,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2 •历史销烟与现实禁毒教育相结合:深刻揭露毒品的危害,告诫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重点②•鸦片战争的后果突破方略1•运用视频资料,再现签约场景2. 设计多个“活动”:(1) •找错误:让三个同学分别默写三个条约的基本内容,再由全体同学找出其中的错谋(2) 由课前分成的四个中国损失调查组推举代表,从领土经济政治和文物保护方面公布调查结果,填写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表。

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高一历史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
 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及战争视频等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c.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a.开放通商口岸:五口通商,使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市场。
b.赔款: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d.领土割让: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领土完整受损。
e.传教士进入内地: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播基督教。
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这些影响?
4.从鸦片战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以应对当今世界的变化?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将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交流心得。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组织小组合作:
1.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上互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从鸦片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民族自强、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复杂、曲折的,要理性看待历史事件。
4.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展现出的顽强抵抗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坚定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战争场景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吗?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新课内容。
3.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本案例围绕鸦片战争的相关问题展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探讨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历史素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学习一、虎门销烟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第10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的开篇,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教材重点与难点重、难点: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而且,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设计

第10课鸦片战争【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实际,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

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初步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补充,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提高运用、研习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结合圆明园的视频材料和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从而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19世纪中叶的中国,处在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处于衰落状态;此时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正是英国梦寐以求的市场。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经济有天然的抵抗力,闭关锁国的政策使英国倾销工业品的梦想破灭,不法英商转而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以减少正常贸易中的逆差。

中国的禁烟运动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

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导火线,诉诸武力。

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列强并没有在中国获得它们战前所期望的巨大市场,因而要求扩大侵略权益,于是找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与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陷得更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一.本课地位
《鸦片战争》是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标要求: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后果
(二).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依据--高一学情
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比初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是相对有限。

2.手段
1.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及研究鸦片战争的网站,指导学生利用空闲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已的见解。

2.把学生分为四个调查组,从领土经济政治和文物保护方面调
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

3.预期目标
1.调动学生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级性
2.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基本原理和史料评说历史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
1.新课导入
手段:利用极具震憾力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心里产生强烈共鸣,极大激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迅速凝聚注意力,进入课堂状态。

2.线索组织
手段:将基本知识点整合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通过三幕历史情景剧形式,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课改理念:历史内容也许是沉重的,但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学习是轻松的。

3.讲授新课:明确重点突破难点铺垫下文
•重点①. 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1.组织辨论:设置争议问题,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2.历史销烟与现实禁毒教育相结合:
深刻揭露毒品的危害,告诫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
•重点②.鸦片战争的后果
突破方略
1.运用视频资料,再现签约场景
2.设计多个“活动”:
(1).找错误:让三个同学分别默写三个条约的基本内容,再由全体同学找出其中的错误
(2)由课前分成的四个中国损失调查组推举代表,从领土经济政治和文物保护方面公布调查结果,填写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表。

•难点:中国战败的根源
突破方略:指导学生围绕着“武器落后是不是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展开课堂辨论。

再由教师全面总结学生观点
课改理念:观点论证题是高考常见题型
1.培养学生辨证思维水平,对历史问题的独有感悟和新视角。

2.形成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略讲部分1 两次战争的过程
史地综合: 利用动态地图进行演示.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略讲部分2 火烧圆明园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在愤怒中认识到殖民者的无耻与丑恶.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三.铺垫下文
手段: 设置悬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对下节内容先行预习预期目标: 通过提问,自然过渡,激发学生对下节历史内容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形成良好的历史逻辑思维习惯.
4.知识巩固
(1). 小结
(2). 板书
(3)课堂练习手段及课改理念:
紧贴高考,限时训练与本节相关的历年高考题.通过学生分组对抗答题,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课后延伸
课改理念: 1.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2.师生课后的互动,进一步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反思
1.课后反思
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在实际教学中,急需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教师能否向学生提供发挥各项潜能的机会?教师是否具备提供这种机会的能力?
历史教师应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探究作为学习的核心,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长足的发展。

2.本课特点
1.真正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授者、给予者转变成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

2.充分发挥了师生双主体的作用,在探究式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注重加强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
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