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绪论及第一章
摩擦学第一章绪论
物体所具有的摩擦阻力等于自身重量的四分之一.”当时他使用的材 料大多为硬木或铁与硬木的组合,他的结论对于这些材料来说还是比较符 合实际的. 达芬奇还研究了摩擦面间有润滑油和其它介质时对摩擦的影响.他认 为“所有东西,不管它如何薄,当它放入两个互相摩擦的物体之间时,摩 擦都会减少.”
二、阿蒙顿的进一步研究时期
. 1508年,达芬奇(1452—1519)使用石头和木头开始了对固体摩擦的实 验研究,测量了水平和斜面上物体间的摩擦力,测量了半圆形槽与滚筒间 的摩擦,进行了表面接触面积对摩擦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等重物 体之间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的重要结论。达芬奇首先引入了摩擦系数 的概念.他将该系数定义为摩擦力和垂
此外还有生物中的摩擦学问题,如研究海豚皮肤结构以改 进舰只设计,研究人体关节润滑机理以诊治风湿性关节炎, 研究人造心脏瓣膜的耐摩寿命以谋求最佳的人工心脏设计方 案等。地质学方面的摩擦学问题有地壳运动 、火山爆发和 地震 ,以及山、海、断层形成等。在音乐和体育以及人们 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的摩擦学问题 。摩擦学涉及许多学 科 ,如物理、化学、材料、机械工程和润滑工程等。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摩擦学的理论和应用必将由宏观进入微观, 由静态进入动态,由定性进入定量,成为系统综合研究的领 域。
进入16世纪后,由于水力和风力能源的广泛应用,机器大量增 加.特别是磨的发展,大大推进了对摩擦的研究.许多科学家进行了 各种各样的摩擦实验,其中最有成就者当推法国实验物理学家阿蒙顿 (1663—1705)。作为一个永动机的积极倡导者,他通过多次实验后,于 1699年12月19日向皇家科学院提交了一分经典论文。在文中提出了摩 擦力的经典规律,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阿蒙顿定律。 ①静摩擦定律:两接触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跟接触面上的正 压力成正比,并与接触面的性质及状态有关;但与接触面的面积及形 状无关。即:f静=μ0·N。 ②滑动摩擦定律:滑动摩擦力跟摩擦物体接触面上的正压力成正 比,跟外表的接触面积无关.即:f滑=μ·N。
摩擦与磨损全课件第1章 绪论课件
2018/11/13
20/51
2、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2018/11/13
21/51
将表面工程技术与摩擦学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机 器零部件的减摩、耐磨,延长使用寿命的问题, 是摩擦学在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8/11/13
22/51
1.2 摩擦学发展史及研究发展趋势
2018/11/13
23/51
10/51
2018/11/13
2018/11/13
11/51
2. 摩擦学研究的内容
摩擦学机理;
机械运动副在不同介质中的摩擦学特性及 失效机理;
各种耐磨、减摩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对摩 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润滑材料及机理; 摩擦学测试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2018/11/13
12/51
(1)摩擦
2018/11/13
8/51
1.1 摩擦学定义及研究内容
2018/11/13
9/51
1. 摩擦学定义
摩擦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包括人体 内) ,凡有运动的地方就有摩擦产生。 摩擦必然伴随着摩擦面的磨损,它是具有重大影 响和作用的一种自然现象。 摩擦学( Tribology )是研究相互作用表面在相对运 动过程中发生的摩擦、磨损、润滑现象的一门科 学与技术。属跨学科。 它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如物理、化学、工程力学、 冶金学、机械工程、材料学与表面工程、石油化 工等。
2、课程的目的:
学习本课程,除了使学生获得有关金属摩擦、磨损、 润滑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使学生熟悉摩擦学 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最终使学生掌握利用摩擦、减小 磨损、改善润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摩擦学1
摩擦学的四性:
普遍广泛性(生活生产、运动静止) 科学深奥性(难预测、多学科、达芬奇) 挑战复杂性(系统性、时变性、随机性) 科技前沿性(机械前沿、航天前沿、生命前沿)
第1章 绪论
1.2摩擦学发展简史
1)早期摩擦学研究的贡献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 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 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五蠹》
第1章 绪论
1.1 摩擦学的概念
摩擦无处不在;磨损难以 避免;润滑有效方法。摩 擦、磨损、和润滑是摩擦 学的技术核心。
1)摩擦学是 。。。科学与技术; 2)研究。。。表面及其相关实践的; 3)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 4)运动中有摩擦磨损需要润滑
第1章 绪论
1.1 摩擦学的概念
摩擦学是研究作相对运动 的相互作用的表面及其有 关实践的科学与技术,以 摩擦、磨损、和润滑为主 要研究内容。
摩 擦 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林福严
第1章 绪论
1.1 摩擦学的概念 1.2 摩擦学发展简史 1.3摩擦学研究的重要成就 1.4 摩擦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1章 绪论
1.1 摩擦学的概念
摩擦无处不在;磨损难以 避免;润滑有效方法。摩 擦、磨损、和润滑是摩擦 学的技术核心。
摩擦学是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及其 有关实践的科学与技术,以摩擦、磨损、和润 滑为主要研究内容。 1)摩擦学是 。。。科学与技术; 2)研究。。。表面及其相关实践的; 3)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 4)运动中有摩擦磨损需要润滑
第1章 绪论
其它国家调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章 绪论
1.2摩擦学发展简史
4)中国现代摩擦学的发展
1962年10月15日~20日在兰州由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摩擦、磨 损和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首次学术研讨 1979年3月18至25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广州主持召开了 “第二次全国摩擦磨损润滑学术会议”。成立摩擦学会 1982年1985年的 “全国摩擦学工业工业调查”,等6次 会议,参加调查的人数达5000人以上。生产总值的 2.5%,投入产出1:50
摩擦学(第一讲)
Low friction coating Surface texture control
Durability
Wear resistant coating for aluminum bores
Environment
Need better material and /or finish for reduced oil consumption
关于可生物降解的润滑剂的研究主要涉及生
物降解性、毒性、职业安全与卫生以及排放 等方面。此外,还研究了以植物油改性后生 产出的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脂)。
国外已有多种环境友好润滑剂的商品,其 需求量逐年上升,它将逐步取代矿物基润滑 油。
摩擦噪声的防治
主要研究了对环境产生噪声污染严重的高
频尖啸摩擦噪声(1-15KHz)产生的机理。 提出了各种可定性分析的理论模型,还研究 了摩擦副表面形貌对摩擦噪声的影响。
摩擦学
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讲:绪论——摩擦学发展与展望 第二讲:磨损表面形态与固体摩擦 第三讲:磨损机理与分类 第四讲:流体润滑与Reynolds方程 第五讲:弹性流体润滑 第六章:磨损检测与失效分析(一) 第七章:磨损检测与失效分析(二) 第八讲:油液分析在线检测技术专题 第九讲:汽车脂润滑专题 第十讲:纳米摩擦学专题
主要结论
重视润滑技术,每年在工业上可节约 5亿英镑,并可大大提高技术的发展速 度,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做出非常重大 的贡献; 为了消除Lubrication一词的局限性以 至忽视这门边缘学科,建议采用 Tribology(摩擦学)一词来表达这门学 科的内涵。
此外国内外的一个普遍共识
1、全世界有30——50%的能源是以各种形式 消耗在摩擦上 2、摩擦导致的磨损是机器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 3、大约80%的损坏零件是由于各种形式的磨损 引起的 4、摩擦学是一个涉及多和学科的系统科学。
摩擦学设计PPT之1-2章:绪论、固体表面特性
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 固体表面特性
由摩擦学的定义我们已经知道,摩擦学特性是接触
表面在相对运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和特性。要对 机械系统进行摩擦学设计,就必须全面系统的掌握 摩擦学的基本原理,而它与相互作用表面的性质有 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首先对固体表面的 特性进行学习和讨论。
影响摩擦学性能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各种因素往往错综复杂,涉及到
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因此,摩擦学设计的重要特点是多学科的综合分 析和运用。
1.3 摩擦学设计与摩擦学
1.1.3. 摩擦学设计与摩擦学
摩擦学是研究接触表面在相对运动中的相互作用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从摩擦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需 要,出现许多重要的摩擦学现象和摩擦学问题需要解释和解决,这就促 进了摩擦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摩擦学新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为产品 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使人们设计出更为可靠耐用的产品。
并不仅限于磨损。由于摩擦原因而导致的非法运动(振动、噪声、爬行、 溜行等)以及发热和变形等,都将导致运动精度的降低和运动保证功能 丧失,这些都是属于与摩擦学行为有关的可靠性问题。通过摩擦学设计 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
1.5 摩擦学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在零件上,接受摩擦学行为作用的是零件的表面,工作条件
1.1.4 摩擦学的特点
从学科性质上看,摩擦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摩擦学是一门在某些传统学科的基础上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摩擦、磨 损和润滑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极其广泛的专业领域,包括力学、物理学、化学、 热力学、传热学、表面科学以及机械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种学科。
微机械学中的纳米摩擦学_第一节
摩擦学的定义
“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及其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技 术。”——“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interaction surfaces in relative motion and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practices。”
提出摩擦力计算公式:F=μN (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
YOUR SITE HERE
第一节 绪论
1.3 摩擦学的定义与发展过程回顾
摩擦学的发展过程
② 古典摩擦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伦(C. A. Coulomb) 1736-1806年
动摩擦力比静摩擦力小,且动摩擦力与滑动速度无关(摩擦第三定律) 完善凹凸说,凹凸说的实质是把摩擦的起因归结为接触表面的凹凸不平,当两表 面接触时,由于这两个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咬合,要使其滑动,必须顺着其凸起部 反复地抬起来或把凸部破坏掉。
微马达SEM图像
YOUR SITE HERE
第一节 绪论
1.1 微机械发展简史 LOGO
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投巨资并设立国家重大项目促进MEMS 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微型加速度计、微型压力传感器、数字微镜器件( DMD)、喷墨打印机的微喷嘴、生物芯片等领域都实现了MEMS技术。
YOUR SITE HERE
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摩擦第一定律)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摩擦第二定律)
LOGO
法国阿蒙顿(G. Amontons) 1663-1705年
进一步证实了摩擦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摩擦是一个凹凸不平的表面沿另一个表面上的微凸体上升所做的功,也即摩擦是 由表面凹凸不平引起的,即摩擦的凹凸说(Roughness Thoery)
摩擦学原理-绪论
斥力 引力
第1章 绪 论
摩擦学的发展过程
(2) 古典摩擦定律:
20世纪: 1939年苏联学者,以摩擦力二重性为依据,统一了分子论 和凹凸学说,建立了摩擦的分子机械论。
1950包登的粘着说。 当今纳米摩擦问题(原子量级)
F=αAr+βW
第1章 绪 论
摩擦学的发展过程
(3) 润滑理论
① Reynolds方程: 1886年提出, 其基础为三个人
第1章 绪 论
摩擦方面的杂志和国际会议
文献:
① ASME Transection. Jounal. of Tribrlogy (美) ② STLE Tribology, Transection (美) ③ Lnbrication. Engineering (英) ④ Wear (英) ⑤ International Tribology (英) ⑥ 摩擦学学报 (日) ⑦ 磨擦学学报 (中) ⑧ 润滑与密封 (中)
D: 粘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膨胀性
① 分子大剪切阻力大粘度高 ② 分子链的结构特征与粘度有关
应变率γ
第1章 绪 论
小结
三大 支柱
摩擦 润滑 磨损
① 表面制膜:(等离子喷涂,等离子辅助沉积,真空蒸镀、电镀、化学镀等) ② 表面处理:(强化、加工处理等等)
③ 表面改性
第1章 绪 论
现代摩擦学研究新动向
(1) 纳米摩擦学
(纳米级薄膜润滑、纳米级摩擦的规律和本质, 微米级磨损问题)。 美国:F.F. Ling说过,青年人应投身Nano Phonomana研究。
32KW
125,000miles
Rolling resistance
Air resistance
最新摩擦学原理(高教版)知识点整理
绪论1、摩擦学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包括摩擦、润滑、磨损和冲蚀。
2、摩擦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摩擦、磨损、润滑以及表面工程技术。
3、摩擦:是抵抗两物体接触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切向相对运动的现象。
4、磨损:着重研究与分析材料和机件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发生规律和磨损特性。
5、润滑:研究内容包括流体动力润滑、静力润滑、边界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等在内的各种润滑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6、表面工程技术:将表面与摩擦学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机器零部件的减摩、耐磨,延长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章1、表面形貌:微观粗糙度、宏观粗糙度(即波纹度)和宏观几何形状偏差。
2、表面参数:(1)算术平均偏差Ra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轮廓的最大高度Rz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最大轮廓峰高Zp和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的高度。
(3)均方根偏差Rq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纵坐标值Z(x)的均方根值。
3、对于液体,表层中全部分子所具有的额外势能的总和,叫做表面能。
表面能越高,越易粘着。
4、物理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分子或原子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吸附叫做物理吸附,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小。
物理吸附薄膜形成的特点是吸附和解吸附具有可逆性,无选择性。
5、化学吸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发生交换形成化学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且极性分子呈定向排列。
化学吸附的吸附能较高,比物理吸附稳定,且是不完全可逆的,具有选择性。
6、粘附:是指两个发生接触的表面之间的吸引。
7、影响粘附的因素:①润湿性,②粘附功,③界面张力,④亲和力。
8、金属表面的实际结构:(1)外表层:①污染层,②吸附气体层,③氧化层;(2)内表层:①加工硬化层,②金属基体。
第二章1、固体表面的接触分类:(1)点接触和面接触。
(2)①弹性接触(赫兹接触),②塑性接触,③弹塑性接触,④粘弹性接触。
2、名义接触面积:是两接触固体几何(宏观)界面的边界所确定的面积。
工程摩擦学基础-绪论解读
史前期(石器时代,公元前3500年以前)
摩擦学元件主要是石头、木头 上的凹洞。人类知道了运动间的阻 碍作用,会利用木头进行摩擦生火。 沥青被用于减小运动物体间的尖叫 声。
10
早期文明(公元前3500年以后)
比较典型的是出现了一些类似轴承 的元器件,明确知道使用“润滑剂” 可以减小摩擦,部分马车车轴上使 用了羊油和牛油。
35
●英国:1965年以英国Jost博士为首的调查 组认为,英国只要充分地运用现有的摩擦学 知识。十年内每年可节约5.12亿英磅;1974 年测算,每年经济效益达87230万英镑。
●美国:ASME/STLE 1977年发表《通过摩 擦学以节约能源的战略》指出,美国公路运 输、发电工业、汽轮机和机械工业的能源节 约潜力为国家总能耗的11%,相当于每年可 节约160亿美元。此外,美国每年耗用机械 设备维修保养费用1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可 以由搞好润滑节约下来。
16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
(公元前900—公元400)
主要以发展滑动轴承、齿轮为特征,也开 始设计滚动轴承。在润滑剂方面开始从原油 中分离出比沥青轻的组分并加以应用,如在 水泵上安装活塞时,在活塞上涂敷薄油膜使 安装过程更容易。另外也记载了一些常用的 动植物油润滑剂。对摩擦磨损理论方面有了 一定的认识,如知道采用合适的材料配对可 使摩擦磨损减小。
21
雷纳德·达·芬奇(60岁时的自画像,1512
年)
22
在润滑剂方面,仍以动植物 油为主导。在摩擦磨损理论方 面,达·芬奇发现摩擦力与负荷 之间有一定关系,并提出了固 体干摩擦的摩擦定律:
摩擦力与负荷成正比
摩擦力与名义接触面积无关
摩擦力与滑动速度无关
23
根据上述结论,达·芬奇提出减 少摩擦的可能途径:
摩擦学ppt
对于尺寸在毫米以下甚至毫微米级范围的微 型机械,如可清除血管内壁沉积物的微型机器人 等,此时表面效应非常明显,摩擦则是重要的因 素之一。 在通讯卫星中,天线需要精确的定位机构和 展开机构,要求轴承扭矩在7—10年内不变,经过 107 次循环使用后精度不变,此时必须研制新型 润滑剂以减少微观尺度的摩擦力和磨损的变化。
纳米摩擦学研究方法
(1)现代表面分析方法 纳米摩擦学的实验广泛应用表面力仪 (SFA)和扫描探针技术.包括扫描隧道显微 镜 (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激光检 测摩擦力显微镜(FFM)。它们用于测量原 子尺度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微观动态力学行 为.在微磨损、微划痕、纳米磨损与超精 加工以及分子膜边界润滑等研究中发挥巨 大的作用。
2.表面形态与混合润滑理论
摩擦学现象发生在极薄的表面层, 因此对于摩擦表面形态的形成、变化 和作用的分析,将深化摩擦学机理研 究,并就改善使用性能寻求合理的表 面形态和工艺方法提供依据。研究内 容包括:表面形貌的表征及其摩擦学 效应,表面物理化学状态在摩擦、磨 损过程中的行为与变化等。
分析表明,工程中大多数摩擦表面是 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即部分润滑膜与表面 粗糙峰点相接触同时存在。磨损的发生是 混合润滑状态的特性。 目前有关混合润滑的设计尚停留在半 经验阶段,因此建立工程适用的混合润滑 设计理论是当前急迫的任务。这一领域的 研究集中在:部分膜润滑和微观弹流润滑 理论,各类润滑膜的失效准则和润滑状态 转化过程,粗糙表面的接触分析与载荷分 配,混合润滑的模型化和定量化研究等。
3.磨损形成机理及其控制
研究目的在于了解磨损形成过程、变化及其影响因 素,从而寻求提高耐磨性和控制磨损的措施。工程中的 磨损现象多种多样,根据形成机理可归纳为:磨粒磨损、 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化学腐蚀磨损等基本类型。实际 机械中的磨损大多是几种磨损类型同时发生,因此磨损 研究必须强调针对性,即密切结合各种典型零件的具体 工况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在累积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磨 损机理以及抗磨损设计方法与对策. 实际零件的磨损经历着复杂的过程,涉及因素很多, 包括工况参数、材料与表面形态、润滑与环境介质的作 用等的影响。因此,磨损研究还应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综 合研究和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
摩擦学简明教程
《摩擦学简明教程》是一本全面介绍摩擦学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摩擦学基础知识、摩擦、磨损、耐磨减摩材料与表面工程、润滑、润滑剂和微纳米摩擦学等。
以下是部分章节的简介:
* 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摩擦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和摩擦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第2章为摩擦学基础知识,介绍了工程表面、固体表面的接触以及界面物理化学知识。
* 第3章为摩擦,介绍了摩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滚动摩擦、黏滑、温度和摩擦热的影响。
* 第4章为磨损,介绍了材料的磨损、黏着磨损、磨料磨损、冲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 第5章为耐磨减摩材料与表面工程,介绍了耐磨减摩材料与表面工程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 第6章为润滑,介绍了润滑的基本概念、流体动压润滑、弹流计算、流体静压润滑和气体润滑。
* 第7章为润滑剂,介绍了润滑剂基础知识、润滑剂性能、组成以及油类和脂类润滑剂。
* 第8章为微纳米摩擦学,介绍了微纳米摩擦学常用研究方法、微观摩擦磨损、微机电系统摩擦学。
这些章节内容详细且深入,可以作为学习摩擦学的参考教材,也可
作为对摩擦学感兴趣的读者的参考读物。
如需了解更多内容,可以购买纸质书进行阅读。
摩擦磨损与润滑课件第一章绪论
表示润滑剂在长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抵抗氧 化变质的能力。
05
CATALOGUE
润滑理论简介
润滑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润滑理论
古代人类在实践中发现某些物质可以减少摩擦,如油脂、动物脂肪等,
但缺乏科学理论支撑。
02
近代润滑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润滑理论逐渐形成。例如
,库伦提出了关于摩擦的定律,奠定了现代摩擦学的基础。
02
CATALOGUE
摩擦现象与原理
摩擦现象的分类
01
02
03
干摩擦
表面之间没有润滑剂,如 金属之间的摩擦。
流体摩擦
表面被润滑剂分开,如滑 轮中的润滑油与金属表面 之间的摩擦。
边界摩擦
表面间有一层极薄的润滑 剂,如滑动轴承中的润滑 油膜与轴颈之间的摩擦。
摩擦产生的原理
表面粗糙度
由于表面微观不平度,实际接触面积 小于名义接触面积,导致实际接触点 承受压力,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从而产生摩擦。
疲劳剥落
由于循环接触应力作用 ,使表面材料发生疲劳
裂纹并剥落。
粘着与撕脱
由于粘着作用,使材料 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 个表面,或从一个表面
撕脱。
腐蚀与磨损
由于腐蚀介质的作用, 使表面材料发生腐蚀并
导致磨损。
04
CATALOGUE
润滑及其作用
润滑剂的种类
润滑油
主要用于液体润滑,如发动机 机油、齿轮油等。
交通运输领域
润滑理论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涉及汽车、飞机和船舶等交通 工具的发动机润滑、传动系统润滑和液压系统润滑等方面 。
科研领域
润滑理论也是摩擦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 研究方向之一,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摩擦学原理-绪论
BRAKE POWER 25 %
15 %
第1章 绪 论
Pistons, rings
Bearings Valve train Auxiliaries
Transmission
4.9KW
摩擦学研究意义
Mechanical losses:10%
Cooling, exhaust
Pumping
Mechanical To wheels
第1章 绪 论
主要内容
1. 摩擦学的含义 2. 摩擦学的内容 3. 摩擦学的发展过程 4. 现代摩擦学研究新动向 5. 摩擦方面的杂志和国际会议
第1章 绪 论
摩擦学的含义
标准定义:
“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的对偶表面的理论和实践 的一门科学技术”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interactiny surfaces in relative motion and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practices”
斥力 引力
第1章 绪 论
摩擦学的发展过程
(2) 古典摩擦定律:
20世纪:
1939年苏联学者,以摩擦力二重性为依据,统一了分子论 和凹凸学说,建立了摩擦的分子机械论。
1950包登的粘着说。 当今纳米摩擦问题(原子量级)
F=αAr+βW
第1章 绪 论
摩擦学的发展过程
(3) 润滑理论
① Reynolds方程: 1886年提出, 其基础为三个人
第1章 绪 论
摩擦学的发展过程
(2) 古典摩擦定律:
18世纪: 法国物理学家C.A. Coulomb(1736-1806)
① 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实验资料,并指出摩擦学科发展道路。
摩擦学(01)
摩 擦 学授课教师:邱 明1本课程的安排课程内容:1、摩擦理论 2、磨损机理 3、润滑设计课程安排:1、学习以讲授为主、讨论自学为辅 2、授课时间周一下午5-6节 周三上午3-4节课程考核:1、上课出勤情况 2、实验 3、考试本课程目标:1、掌握摩擦学的基本理论 2、了解摩擦学研究的动态 3、熟悉摩擦磨损研究的基本手段2卫 星3火车制动盘4铁路弓网系统5轮轨系统6动物皮肤7Sandskink 沙鱼表皮8水轮机9荷叶10摩擦学的由来 摩擦学的由来z摩擦学Tribology这个名词的出现,至 今40多年,它的使用要从著名的“Jost 报告”说起。
11摩擦学的由来 摩擦学的由来z所谓“Jost报告”,指的是1966年2月英国教 育科研部所发表的关于摩擦学教育和研究 报告。
1964年12月22日,当时的英国教育 科研国务大臣Bowden勋爵邀请了H.Peter Jost先生和其他著名的润滑工程专家及有关 团体的代表来磋商,一起来查明在英国有 关润滑的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现状,并且就 工业在这方面的需要提出意见。
12摩擦学的由来 摩擦学的由来z13随即成立了一个润滑工程(教育和研究)工作组。
工作组由15名专家组成,由H.Peter Jost担任主 席。
工作组进行了大量、多方面的调查工作,共 计调查了385所技术学校、40所大学和工学院等 润滑教育单位。
所调查的润滑研究单位有33所大 学的系、10所工学院、10所工专、53个研究协会、 16个政府非军事部门、21个公营企业和112个私 营工业公司,此外,还调查了军事部门的研究工 作,联系了国内外与工业、教育和研究有关的团 体和个人。
摩擦学的由来 摩擦学的由来z工作组举行了多次全会和专家鉴定会,参 加者还有有关活动领域的领导人。
11 个月 后,在 1965 年 11 月 23 日工作组的报告交给 了国务大臣 Bowden。
英国教育科研部考虑 到这个报告有可能引起各界广泛的兴趣, 与1966年2月公开发表了报告全文,这就是 著名的“Jost报告”。
第一章摩擦学概论
课程名称: 摩擦学Tribology 课程类型:校公共选修课计划学时:18主讲教师: 孙建林 教授;校公共选修课 “摩擦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型: 公共选修课计划学时: 18 教材:有先修课程:1摩擦学概述-------------------------------------3学时1.1摩擦学定义与主要内容1.2摩擦与润滑的发展1.3摩擦学研究状况1. 4 摩擦学面临的任务2表面性质-------------------------------------3学时2.1表面形貌与表面测量2.2 表面张力与表面能2.3表面吸附与氧化2.4 表面接触3摩擦机理-------------------------------------3学时3.1摩擦类型与特点3.2摩擦理论3.3影响摩擦的因素3.4摩擦的测定4工艺润滑剂概述-------------------3学时4.1工艺润滑的目的与要求4.2润滑状态;4.3工艺润滑剂的类型(油基润滑剂;水基润滑剂;乳化液;固体润滑剂)4.4润滑添加剂5 工艺润滑基本理论--------------------------------------------------3学时5.1润滑状态5.2流体润滑5.3混合润滑5.4 边界润滑6磨损-------------------------------------------3学时6.1磨损的定义6.2磨损类型6.3磨损对工模具及制品表面质量的影响参考书目[1] 温诗铸,摩擦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 全永昕,工程摩擦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3] 汪一麟,实用摩擦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 颜志光,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5] 张剑烽等,摩擦磨损与抗磨技术,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
[6] 孙建林,材料成形摩擦磨损与润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应用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可用于解决钟表和电子仪表传动机构、照相机快门、 可用于解决钟表和电子仪表传动机构、 照相机快门 、 自动记录仪表导轨、 自动记录仪表导轨 、 电子计算机磁盘和电于音像设备 磁带驱动机构等精密机械的润滑问题 可作为动密封材料、 可作为动密封材料、 非金属材料的润滑材料以及辐射 环境和水介质环境中的润滑材料等。 环境和水介质环境中的润滑材料等。 可作为水轮机、 可作为水轮机 、 水泵的叶片与转轴等水中机械的润滑 材料起抗气蚀和抗浸蚀磨损的作用 即使某些用油脂能够实现良好润滑的机械, 即使某些用油脂能够实现良好润滑的机械 , 若改用粘 结固体润滑涂层润滑, 结固体润滑涂层润滑 , 亦可以改进机械设计而使产品 的结构更趋合理、 的结构更趋合理、性能更加稳定
19
二、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优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可在高温、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可在高温、 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 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 强氧化还原和强辐射等环境条 件下有效地润滑,有些品种的 件下有效地润滑,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承载能力 比常规油脂的高十倍甚至几十 倍,且无油脂润滑所存在的污 染及漏油等问题, 染及漏油等问题,可作为特殊 工况及忌讳油脂存在的机械零 部件的润滑材料。 部件的润滑材料。
4
绪
摩 擦 学
论
综合多学科知识减少摩擦、 综合多学科知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工业化:大型、高速、 工业化:大型、高速、重载方向发展 机器设备:精度、寿命、效率、 机器设备:精度、寿命、效率、可靠性 单一润滑油难以解决问题 多学科知识:表面化学和物理、 多学科知识:表面化学和物理、机械工程 学、冶金学、材料学 冶金学、
润滑专业研究生教材
摩擦磨损与润滑原理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周惠娣
1
绪
摩擦学
论
摩擦学的研究对象 摩擦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摩擦学的研究与发展
2
绪
摩 擦 学
论
摩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相互接触并做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 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摩擦的利用与克服
走路、行车必不可少 走路、 无用功 能量消耗 磨损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分类
常温固化型
按固化特性分类
加温固化型 通用型 高温型
按性能特点分类
高承载型耐特殊介质型 抗强辐射型 ……. . MoS2型 石墨型
粘结固体 润滑涂层
按固体润滑剂分类
PTFE型 PTFE型 其它固体润滑剂型 有机粘结型
按粘结剂类型分类
无机粘结型 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型
16
二、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31
四、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应用
32
四、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应用
固体润滑涂层研究应用背景广阔 固体润滑涂层研究应用背景广阔
33
五、几种新型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简介
序号 牌号 固化条件 主要组成 特点 应用范围 HM-102 180℃×1h MoS2 、环氧树脂、 综合性能好、高承载、耐介质、耐腐蚀, 可用于多种环境工况条件下的滑动和 酚醛树脂、有机硅 适合于在真空条件下使用,符合美军标 滚动机械零部件表面,起耐磨、润滑、 HM-200 树脂、改性剂等 MIL-L-8937 的要求, 其中 HM-200 能在 300 防粘和表面防护作用 ℃下长期、350℃下短期使用 HM-300 200℃×1h 石墨、稀土化合物、 耐高温和耐介质性好, 其中 HM-300 为润滑耐 酚醛环氧、 有机硅树 磨涂层,能在 400℃下、多种介质环境中长 HM-303 脂、触变剂等 期使用;HM-303 为在 HM-300 基础上加触变 剂调制而成,作为防粘涂层,能使紧固件长 期耐 600℃高温的烧蚀而不咬死 HH-1 3 HM-300 主要用于 400℃以下的中高温机 械零部件的润滑和耐磨处理;HM-303 可 用于解决紧固件在 600℃左右的高温烧 蚀咬死问题。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是固体润滑材料中耐负荷性最为突出的 材料类型之一 MoS2和石墨等层状固体润滑剂的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耐负 荷性能最好, 荷性能最好, 主要应用:鱼雷舵机涡轮涡杆组件的润滑、大型桥梁与立 主要应用:鱼雷舵机涡轮涡杆组件的润滑、 体高速公路支承台座的润滑、 体高速公路支承台座的润滑 、 建筑减震支承滑移系统的 润滑、 坦克支承传动系统的润滑、 润滑 、 坦克支承传动系统的润滑 、 飞机前缘襟翼驱动系 统的润滑以及机床卡盘和金属冷加工模具的润滑等。 统的润滑以及机床卡盘和金属冷加工模具的润滑等。
26
四、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应用
在高低温条件下的应用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适用温度范围宽 有机粘结涂层: 200~400℃ 无机粘结涂层: 700℃ 有机粘结涂层:-200~400℃;无机粘结涂层:≤700℃ 在高温机械中的应用 各类发动机(包括火箭发动机)的高温滑动部件、汽缸、 各类发动机(包括火箭发动机)的高温滑动部件、汽缸、 活塞环,飞机上的其它高温滑动件如高压压气机后几级、 活塞环,飞机上的其它高温滑动件如高压压气机后几级、 加力系统和反推力系统、远程炮的炮膛、 加力系统和反推力系统、远程炮的炮膛、金属热加工模 炼钢机械、热电机械、原予能反应堆的有关部件、 具、炼钢机械、热电机械、原予能反应堆的有关部件、 耐高温烧蚀紧固件等
有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作为粘结剂的有机树脂种类: 作为粘结剂的有机树脂种类: 醇酸树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 醇酸树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酚醛 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及其改性产品、 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及其改性产品、 芳香族杂环聚合物及其它热塑性树脂等 特点:品种多、用量广、综合性能好、 特点:品种多、用量广、综合性能好、可变性强耐 温性有限、 真空出气率高、 大气老化、 低 温性有限 、 真空出气率高 、 大气老化 、 温脆性
27
四、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应用
在高低温条件下的应用
火箭氢氧发动机涡轮泵齿轮和超导设备的有关滑 动部件等 粘结固体润滑膜在高低温条件下的成功应用解决 了高低温机械的一系列特殊润滑难题, 了高低温机械的一系列特殊润滑难题 , 为高低温 机械的技术进步奠定了材料基础
28
四、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应用
在高负荷条件下的应用
21
二、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优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不仅具有突出的摩擦学性能,而且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不仅具有突出的摩擦学性能, 还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和动密封性能,能起到防止机 还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和动密封性能, 械振动和减少机械噪音的作用。 械振动和减少机械噪音的作用。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除适用于金属部件外,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除适用于金属部件外,还适用于普 通润滑油脂难以润滑的工程塑料、橡胶、木质材料、 通润滑油脂难以润滑的工程塑料、橡胶、木质材料、 纤维材料和陶瓷材料部件等, 纤维材料和陶瓷材料部件等,解决这些材料部件的摩 擦学问题。 擦学问题。
最新进展: 最新进展: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18
二、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优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较薄,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较薄 , 可用到几乎 所有的摩擦件上而不需改变尺寸。 所有的摩擦件上而不需改变尺寸 。 采 用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技术, 用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技术 , 可以改进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 省去油润滑所必需的复杂 的油泵油路系统。 的油泵油路系统。
25
四、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应用
在真空机械中的应用
普通润滑油脂不宜作为真空机械的润滑材料 普通润滑油脂不宜作为真空机械的润滑材料 以MoS2和PTFE作为固体润滑剂的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在真空中具 PTFE作为固体润滑剂的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在真空中具 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以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的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在真空中的摩擦 系数和磨损率都比较高, 系数和磨损率都比较高,不宜作为真空机械的润滑材料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在空间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在空间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尤其 是在真空防冷焊方面, 是在真空防冷焊方面,其作用更是其它润滑材料所无法替代
20
二、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优点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适用于多种类型材质的底材,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适用于多种类型材质的底材,且不 随时间发生变化和流动,可以作为频繁起动和长期不 随时间发生变化和流动, 动偶尔起动的机械零部件的润滑材料, 动偶尔起动的机械零部件的润滑材料,有些粘结固体 润滑膜与润滑油脂的相容性好, 润滑膜与润滑油脂的相容性好,配合使用可以产生良 好的复合效应,如改进初期磨合、 好的复合效应,如改进初期磨合、防止起动咬合和延 长使用寿命等; 长使用寿命等;还有一些品种可以在水介质条件下有 效润滑。 效润滑。
17
二、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无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无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无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是指以硅酸盐、磷酸盐、 无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是指以硅酸盐 、 磷酸盐 、 硼酸盐等无机盐以及陶瓷、 硼酸盐等无机盐以及陶瓷、 金属等作为粘结组分 的固体润滑涂层 特点:使用温度范围宽、真空出气率低、 特点 : 使用温度范围宽 、 真空出气率低 、 与液氧 相容性好脆性大、耐负荷性差、 相容性好脆性大、耐负荷性差、 摩擦学性 能不及有机涂层
24
三、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应用基础研究的新进展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特色
研究特色: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各组分之间的相容匹配 研究特色: 特性和复合协同作用对其摩擦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多种固体润滑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复合粘结树脂的共混改性增强作用 ●填料和固体润滑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多种填料和改性剂的复合作用 ● 填料和固体润滑剂在粘结剂体系中的润湿分散性和 匹配稳定性
5
绪
摩 擦 学
论
摩擦表面的磨损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