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解题笔记1
广东高考数学必考点_千万别错过

广东高考数学必考点_千万别错过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广东省高考数学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广东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1)集合:集合的运算;(2)复数:复数的运算或几何意义;(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化直角坐标;(4)算法:(5)解三角形:(6)数列:等差(比)数列的概念及运算,问法会有创新;(7)几何证明选讲:(8)三视图:综合考察多面体或旋转体的基本性质、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9)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或小综合,或与思维方法有关;(10)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的问题:小综合、问法上会有创新;(11)直线与圆:综合在几何证明选讲或极坐标、参数方程中考察。
(12)圆锥曲线:考察定义、几何性质或标准方程;(13)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主要考察利用两个原理或两个计数模型计数。
(14)函数:综合、创新。
另外,定积分、几何概型在近四年的高考中都出现了一次,也属于容易题,在今年的备考中也要加以注意。
广东省高考数学考点一:直线方程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注:①当或时,直线垂直于轴,它的斜率不存在.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即直线在轴,轴上的截距分别为时,直线方程是:.注:若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但若则不是这条线.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当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为定植,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的直线束.②当为定值,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3. ⑴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和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和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它们在轴上的纵截距是,则∥,且或的斜率均不存在,即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推论: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为则∥.⑵两条直线垂直: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和的斜率分别为和,则有这里的前提是的斜率都存在. ②,且的斜率不存在或,且的斜率不存在. (即是垂直的充要条件)4. 直线的交角:⑴直线到的角(方向角);直线到的角,是指直线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动的角,它的范围是,当时.⑵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是指由与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又称为和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当,则有.5. 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参数,不包括在内)广东省高考数学考点二:轨迹方程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⒉写出点M的集合;⒊列出方程=0;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⒌检验。
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图象:二次函数、平移、对称、判别式和解的性质、解的个数与情况分类。
2.初等函数:常函数、一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与图象。
3.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加、减、乘、除及复合运算。
4.反函数:反函数的存在条件、求法及性质。
5.函数的图象:函数与图象的关系、简单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6.函数与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殊解的性质。
7.应用题: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
二、三角函数1.角度与弧度:角度的定义、正、余、割、余弦、正切、余切与弧度的关系。
2.常用角的三角函数值: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0°、90°、180°、270°的三角函数值。
3.三角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周期性、界值性质。
4.三角函数的图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
5.三角函数的计算: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倍角公式、半角公式。
6.解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的问题。
三、数列与数列的应用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和运算。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和运算。
3.数列的运算:数列的加、减、乘、除和复合运算。
4.应用题:数列的应用问题。
四、排列与组合1.排列:全排列、不重复排列、重复排列。
2.基本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容斥原理。
3.组合:组合的定义、性质与证明。
4.二项式展开:二项式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五、概率与统计1.基本概念与定义:概率的定义、概率的性质、事件的关系。
2.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独立事件的定义与证明。
3.排列与组合中的概率:每种情况的概率,计数的方法。
4.统计与数据分析:频数分布表、条形统计图、带标记的折线统计图。
5.统计指标与描述性统计学: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方差等。
广东高考数学课本必考知识点总结

广东高考数学课本必考知识点总结2018广东高考数学课本必考知识点总结数学是高考考试中非常重要的拉分科目,也是考上好学校的关键科目。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数学课本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高考数学课本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
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3、圆方程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平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
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文科选修: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选修1--2:1、统计: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广东高考高三数学知识点

广东高考高三数学知识点在广东高考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广东高考高三数学的核心知识点。
1. 函数与方程在高三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理解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图像以及函数的应用。
此外,方程的解法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一次方程、高次方程等。
2.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在高考数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学生们需要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的定义与性质,掌握它们的图像、周期、幅值等重要特点,同时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变换、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应用技巧。
3. 数列与数列的极限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也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特殊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数列的极限概念与性质。
4. 导数与微分导数与微分是高三数学中的难点。
学生们需要理解导数的定义与性质,掌握导数的计算公式、导数的运算法则以及导数的应用。
同时,微分的概念与微分公式也是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的内容。
5. 不等式与函数的最值不等式与函数的最值也是广东高考高三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不等式的应用。
此外,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也是需要注意的内容,学生们需要掌握求函数最值的方法与技巧。
6. 空间几何空间几何是广东高考高三数学中的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掌握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定理与性质,了解平面与直线的交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重要知识。
同时,立体几何的体积、表面积计算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内容。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知识点,广东高考高三数学还包含了其他重要的内容,如数论、概率统计等。
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复习数学知识,掌握重点、难点内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总结起来,广东高考高三数学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函数与方程、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的极限、导数与微分、不等式与函数的最值、空间几何等。
广东高考数学高分万能公式

广东高考数学高分万能公式1,适用条件:[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
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
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2,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记忆三个):1、若f(x)=-f(x+k),则T=2k;2、若f(x)=m/(x+k)(m不为0),则T=2k;3、若f(x)=f(x+k)+f(x-k),则T=6k。
注意点: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
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y=sin派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3,关于对称问题(无数人搞不懂的问题)总结如下:1,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2、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3、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b)中心对称4,函数奇偶性:1、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2、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3,奇偶性作用不大,一般用于选择填空5,数列爆强定律:1,等差数列中:S奇=na中,例如S13=13a7(13和7为下角标);2等差数列中:S(n)、S(2n)-S(n)、S(3n)-S(2n)成等差3,等比数列中,上述2中各项在公比不为负一时成等比,在q=-1时,未必成立4,等比数列爆强公式:S(n+m)=S(m)+qmS(n)可以迅速求q 6,数列的终极利器,特征根方程。
(如果看不懂就算了)。
首先介绍公式:对于an+1=pan+q(n+1为下角标,n为下角标),a1已知,那么特征根x=q/(1-p),则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x)p(n-1)+x,这是一阶特征根方程的运用。
高考数学广东知识点

高考数学广东知识点高考数学作为考生普遍认为较为难以应对的科目之一,对于广东考生而言更是如此。
广东地区的高考数学试卷通常难度较高,知识点较为繁杂。
本文将为广大考生总结广东地区高考数学的重点知识,希望能对考生备考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函数与图像在高考数学中,函数与图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能够画出各种函数的图像,并能够对函数进行分析与运算。
在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常见的函数有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二、数列与数列的应用数列是高考数学中的另一个重点知识点。
考生需要了解数列的概念、性质,能够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相关问题。
在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数列的应用也经常出现,考生需要能够应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等。
三、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广东高考数学中的难点知识点之一。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与公式,并能够通过三角函数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在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三角函数的应用题也比较常见,考生需要能够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求解。
四、平面向量平面向量也是高考数学中的一道难题。
考生需要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能够应用平面向量解决有关几何的问题。
在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平面向量的题目往往需要考生通过坐标系、解析几何等方式进行解答。
五、数学证明与推理数学证明与推理是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常客。
考生需要掌握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证明。
在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数学证明与推理的题目经常以证明命题、推导结论等形式出现。
六、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也是广东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空间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立体几何相关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在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立体几何的题目经常涉及到体积、表面积等计算问题。
七、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广东考生而言更是如此。
广东高考数学最简单知识点总结

广东高考数学最简单知识点总结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无论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职业岗位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广东地区的高考生来说,数学考试占据着重要的分值比例,因此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点是他们备战高考的关键之一。
在广东高考数学中,有一些知识点相对简单,且出现频率较高,今天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基础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功,在解答问题时经常用到。
首先是四则运算,即加减乘除。
虽然看起来很基础,但在高考试卷中经常会涉及到复杂的计算过程,因此熟练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法则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其次是比例与百分数。
比例的计算涉及到两个或多个量的关系,而百分数的计算则是相对比例的一种特殊形式。
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广泛,不仅在数学考试中出现,也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
再次是平方根的计算,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另一个数的运算法则。
熟练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有助于高考生在解答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代数与函数是广东高考中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是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移项、合并同类项和倒序法等等。
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能够迅速解答各种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其次是一次函数与图像。
一次函数是一种用一次方程表示的函数,经常用于描述线性关系。
高考试卷中的函数题大多涉及到一次函数,掌握了一次函数的特性,对于解答这类题目会事半功倍。
再次是二次函数与图像。
二次函数是一种用二次方程表示的函数,其图像呈现出抛物线的形态。
由于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广东高考中也经常会考察二次函数与图像的相关知识点。
几何与图形是广东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线段与三角形的性质。
线段是几何中最简单的图形之一,广东高考经常会考察线段长度的计算和线段相关性质的应用。
三角形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多边形之一,高考试卷中经常会涉及到三角形的各种性质和计算。
其次是相似与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
在计算几何中,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或全等是一个常见问题,熟练掌握相关判定方法可以快速解答这类题目。
广东高考数学知识点

广东高考数学知识点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的数学知识点非常重要,它们涵盖了数学的各个方面。
在准备考试时,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代数与函数代数与函数是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常见的代数与函数知识点包括:多项式函数、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幂函数和根式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如何化简、求解和运算这些函数。
二、几何与图形几何与图形是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部分。
平面几何主要包括点、线、面等基本概念,以及各种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而立体几何则研究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如体积、表面积、方位关系等。
学生需要掌握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三、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概率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统计则研究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计算概率、统计数据,并能够运用概率与统计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四、数与数量关系数与数量关系是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常见的知识点。
它包括数列、数表和函数等内容。
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数表则是将一系列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的形式。
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数与数量关系的知识,解决与数列、数表和函数相关的问题。
五、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是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学科,通过运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使用坐标系和方程等工具解决几何问题。
六、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广东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个重要考察点。
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灵活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不同于其他科目,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和不断思考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年]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问: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3分)答:“带”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
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解释句意1分,手法1分,作用1分)大意:傍晚,我和友人登上粤秀峰,极目远眺。
只见山外流淌着珠江水,远处江面上点缀着扬帆归航的渔船。
又见一只老鹤向南飞去,钟声传来,老鹤要把钟声带到海幢寺吧。
[07年]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问: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答:“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大意:清秋的傍晚,我来到溪亭观景,故国的忧思萦绕心头。
高高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在微风吹拂之下,酒意初醒。
我独自穿行于萧萧落叶间,独坐无聊,只得数流萤以遣闷。
忽体内到一声声悠长的渔歌,抬头只见远处沙洲上飘动着一点若明若暗的灯火。
[答题思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分析原句,描述了什么内容。
3、刻画了怎样的事物、人物特点或表达了什么情感。
4、若运用手法,需指出并点明作用。
[方法点拨]A诗眼多是揭示主题或情感或环境特点的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或修辞特征明显的字词,显示独特意境的词句。
B字词在结构上的作用:(开头)点明主题或统领全篇,(结尾)深化主旨C字词有多重含义,字面上和情感上。
如边塞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既是笛声之哀怨,也是人心之愁怨。
如“江水西头隔烟树”的“隔”,既是视觉的阻隔,也是情感的阻隔(无法传递相思之情)。
诗歌鉴赏术语(一)概念:形象(客观事物,如《石灰吟》中的“石灰”)、意象(融合人的感情的物象。
如杜鹃鸟)意境(各种形象或意象组合起来的融入诗人情感的境界。
如“杜鹃啼血猿哀鸣”所营造出来的凄清悲凉的境界)(二)情感:忧国伤时、同情百姓疾苦、厌恶战争、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建功报国、报国无门、仕途失意、国破家亡;时光消逝、年衰老迈;羁旅愁思、思乡怀人;寄情山水、悠闲自得;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借古讽今;依依不舍。
(三)人物形象:(李白)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杜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辛弃疾)献身边塞,建功立业;(陆游)矢志报国、壮志难酬;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相思离别、羁旅惆怅的思妇游子形象。
(四)意境:孤寂凄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幽静和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开阔苍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五)各类表现手法的术语及特点。
类别概念说明例句赏析表达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方式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修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讲,四联八句,句句对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落叶声对“滚滚”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写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杜牧诗,表现往日扬州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今日所见的凄凉,是实写。
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昔盛今衰的感慨。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曲小令,阿鲁威作)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表现手法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萧瑟冷清的特点。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后两句直写登楼过程,抒发了向上进取,高瞻远瞩的情怀,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