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你准备好了吗
《幼小衔接,家长准备好了吗》观后感
《幼小衔接,家长准备好了吗》观后感幼小衔接,家长你准备好了么?对于孩子从幼儿园升上小学,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一切都很好,上小学肯定没问题。
其实,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一年级以学习为主。
上小学后,孩子在精神上、体力上的压力明显增加;情感、意志上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生活和活动方面都有了硬性的规定,很多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适应小学生活,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那么怎样做好幼升小衔接,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呢?国内众多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给出了几个方法和建议: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
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
比如,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
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
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
”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
第一次当父母注意什么事项
第一次当父母注意什么事项作为新手父母,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新的角色转变和不断学习的过程。
对于第一次当父母的家长来说,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可以为您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有意义的育儿经历。
1. 准备从物质、心理上为孩子提供支持和保护。
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基本需求,如安全、健康、饮食等。
具体来说,家长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定期检查孩子的健康状况等。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孩子开拓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2. 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仅仅是亲戚关系,更是一种紧密的、拥有情感、责任和义务的纽带。
要建立一种信任、支持和理解的关系,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接纳和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同时也要有清晰的纪律和规则,确保家庭秩序和孩子安全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关心。
3. 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然地接受知识和文化,了解世界和社会,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
建立一个有益的学习氛围,可以鼓励孩子发展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教育过度,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和进步。
4. 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包括: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鼓励自我意识和价值观的建立,激发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立整体的生活观和社会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这些理念需要家长全力以赴地去贯彻,通过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模范。
5. 关注孩子的情感和性格。
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发育是一个慢慢长成的过程,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引导。
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诉求和心声,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帮助孩子理解情感和人际关系,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自信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同时,了解和认识孩子的性格,为孩子提供符合其特点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引导孩子发扬其长,弥补其短。
为人父母的正确方法
为人父母的正确方法
为人父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成为独立自信、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以下是一些为人父母的正确方法: 1. 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注来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2. 建立清晰的规则和界限。
父母应该给孩子明确的规则和界限,以便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3.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激励他们探索新的事物和挑战自己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分配一些家务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5. 指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
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6.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
父母应该尝试建立和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理解,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要和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支持。
以上这些为人父母的正确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培养出健康、自信和有爱心的孩子。
- 1 -。
孩子要上一年级了,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衔接时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
从幼儿园到入小学,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确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和考验。
入学了,孩子能否由家中的独苗苗成为学校集体生活的一份子、能否适应从嬉闹的游戏生活进入学习状态的转变、能否理解消化老师的授课内容、能否适应学校的规章纪律……无数的担忧在家长们脑子里打转,于是无数的入学准备也紧锣密鼓地进行。
确实,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
家长应该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做好一切准备。
一、做好入学前的学习适应准备1.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每个家庭都能做到。
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很难做到了。
有些父母过分注重知识型的学习传授,如:这是毛,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诉孩子字的读音,但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字形。
所以孩子以后无论在读还是写上,都会把两字混淆。
所以,除了知识的传授,家长更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6岁的孩子,思维能力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特别是入小学后,心理活动要求增高,因此,家长要在观察力、抽象概括力、分析综合力、分类力、判断推理力几方面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不仅知道某一事物的结果,还要了解事物变化的具体过程。
如解答应用题“河里有一群鸭子,游走了三只,还剩三只,原来河里有几只鸭子?”孩子都能回答出6,但是具体用什么方法计算,有些孩子就会说“减法”,“6-3=3”。
这就是孩子在思维中的障碍,不能清楚地理解事物变化前后的关系。
家长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知道的数,什么是不知道的数,帮助孩子理解“谁与谁比,知谁求谁,谁大谁小”的关系,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凡知识型的内容,都有孕含着智力活动的要求,家长如果能在智力要求上把握契机,那么孩子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智力也会较好地准备。
切不能孩子提出问题后,父母只回答结果不讲过程应付了事。
为人父母该注意什么
为人父母该注意什么作为父母,我们肩负着教育、培养和照顾孩子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作为父母应该注意。
首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父母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相处,建立亲密的互动和信任。
分享家庭活动、读书、玩游戏等,能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其次,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
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和尊重的家庭氛围。
保持家庭规律和秩序,提供一个有组织和稳定的生活节奏。
第三,注重沟通和倾听。
与孩子保持沟通是帮助他们面对问题和解决困难的重要途径。
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会从父母身上学习价值观和道德观。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尊重他人等,同时通过行动和言论来教育孩子。
第五,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教育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并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的学习机会。
培养孩子的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等基本技能,同时鼓励他们参加体育、音乐、艺术等兴趣活动。
第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父母应该教导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饮食均衡、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对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都非常重要。
第七,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责任。
孩子需要自由发展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父母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决策权和责任。
这样能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第八,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压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父母应该定期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建立学习应对压力和情感管理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要有耐心和理解。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父母具备耐心和理解。
为人父母之前你需要做的16件事情
为人父母之前你需要做的16件事情你准备好做父母了吗?在为人父母之前,下面这16件事一定要做哦。
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1. 去游乐园一旦你有了孩子,你的娱乐活动都将以童话人物,儿童游乐园为主,所以趁着有时间,把你想玩的都玩个遍吧。
2. 存钱。
现代社会抚养一个孩子的高额成本超乎人们的想象,所以现在就赶紧存奶粉钱吧。
3. 收养一个狗狗。
将来它会是孩子的好看护和玩伴!4. 阅读有关育儿经验的书。
育儿书是必读的,它可以在你孩子的第一岁里给你很大的帮助。
5. 搬到你一直想居住的地方。
是时候改变一下自己了,搬到你一直梦想呆的地方吧。
因为一旦你有了孩子,想要搬家就非常苦难了。
孩子要融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很困难的。
6. 去旅游。
一个人的旅行费用要远低于一家三口的消费啊!7. 不要再借酒消愁。
虽然成为父母,并不代表这你一定不能再喝酒。
但是嗜酒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酒后乱性后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8. 向你父母询问育儿经验。
父母把你养育成人,历经了很多的艰辛。
有了他们的指导,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更茁壮的成长。
9. 用心经营你的事业,好好爱你的伴侣。
打好生活的基础,让孩子为你的生活锦上添花,而不是忙中出乱。
10. 完成学业。
有了孩子之后,你必须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给予家庭更多的帮助。
再想去学习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11. 去一些有个性的餐厅吃饭。
有了孩子之后,你经历的会是更多的家庭聚餐。
想去一个高档有个性的餐厅吃饭,都将是非常苦难的。
12. 好好的疯玩一次。
经常听别的父母说,没有好好的享受青春就老了。
所以趁着还自由,好好的玩吧,不要在将来后悔哦。
13. 尽可能的建立自己的小事业。
要知道,养孩子真的不便宜。
所以,尽可能的出人头地吧,给孩子一个富裕稳定的生活。
14. 学一些你一直感兴趣的事。
这不仅是你自己的一个成就,而且将来也可以给孩子展示,为家庭带来欢乐。
15.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了父母,时间就不自由了。
临近初三,各位家长你们准备好了吗?
临近初三,各位家长你们准备好了吗?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紧张而有序的初二第二学期已经结束了,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暑假即将来临,开学后我们的孩子即将跨入人生中的关键的一年初三。
俗话说:人生要走很多路,但关键的只有几步。
我想接下来孩子们要走的就是那关键一步。
在老师、家长的引领下让学生在接下去的一年中不断向前是我们共同目标,所以我们必须达成高度的共识。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知道劲往何处使。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初三哪些事。
一、了解政策自主招生是扩大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自主权、深化高中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
今年中考自主招生的比例更是占到了总的招生数的40%,其中30%为推荐生,10%为自荐生,加上名额分配的比例由12%进一步扩大至15%,事实上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中考开始前已经被重点中学录取了,剩下的蛋糕已经不多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绮中学每年有几十个学生通过自荐和推荐被闵中等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
而获得推优资格的学生往往是某方面具有特长的,尤其是学科竞赛方面。
初三年级学科竞赛任务很重,几乎每一门中考学科都有2门以上的竞赛任务,机会也很多。
举例:原初三(3)(7)班的两位同学都是以低于闵中分数线进入了闵中实验班和平行班。
希望学科有特长的学生一定要抓住这改变命运的机会。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体育中考。
体育成绩总分30分,由原来的20加10变成15加15。
中考测试的分数由原本的10分提高到了15分。
为此新闻综合频道热线约见栏目专门请了上海市体育特级教师答疑解惑。
原政策下我校体育中考平均分稳定在29.5分以上,今年下降至28.9分,可谓政策影响成绩巨大。
各位家长可以有计划让学生进行锻炼,为体育中考和初三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再强调一些文绮中学的升学率:升入市重点中学及以上约为40%,升入区重点中学以上约为50%,普通高中的升学率约为95%,10届8个班级有20位同学没有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本年级现有学生385人,请各位家长对号入座找准目标。
心理学教你如何做父母
心理学教你如何做父母做一个好的父母,是每个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但是,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常常是一个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
以下是心理学教给我们的几个方法,帮助家长们成为更好的父母。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亲子关系建设方面,给孩子留出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给孩子一定的关注和陪伴,多与孩子交流互动,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2.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期待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关注自己的父母,因此家长们必须要去理解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表现出不愉快和烦躁时,家长应该尽力倾听孩子的表达,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讨论解决方案。
当孩子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时,家长们也应该去尝试体验孩子的感受,给予必要的支持,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更加依赖父母。
3.提高自我认知家长们要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一步提高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这样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当家长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才能更好地应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孩子更加科学。
4.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应该尊重并支持孩子的个性和自主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自己去体验、探索、领悟,家长们应该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
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更有兴趣,而且也可以让孩子在亲子关系中更加亲近父母。
5.适当运用矫正方式孩子在成长中会犯错,家长们需要适当地采取矫正行为。
但是,矫正行为不应该是斥责和惩罚,而应该是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矫正孩子行为的过程中,父母要保持冷静,不要用过激的话或行为伤害孩子。
总之,做一个好的家长并没有固定的套路。
独特的个性、充分的体验和对孩子的尊重都是成为一个好的家长需要具备的条件。
以这些为基础,家长们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发展,逐渐为孩子树立起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动力,成为一个让孩子感到依赖和温暖的人物。
孩子高三了,爸妈,您准备好了吗?
1 高三,爸妈,您准备好了吗?尊敬的各位家长,首先感谢您能够让您的孩子来到我们 ”能源个人辅导中心” 这个大家庭,让您的孩子同辅导教师一起成长。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也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或亲戚朋友的零碎经验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走过高三的岁月。
在此,作为高三学生的辅导老师,我们有责任在您孩子高考之际为您孩子的高考,为您,为您的家庭做些事情,希望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同您一起讨论孩子的考前教育、学习、生活等问题,为他们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做最有效的努力。
高考亦是家长的备战:孩子高考,对于一个家庭和社会来说,大家都知道是一件大事。
每年的六、七月份,对于有孩子或亲属参加高考的家庭来说,都是一段不寻常的日子。
可以说,高考是关涉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作为高三孩子的家长,不得不多了解一些孩子关于平时复习进程和课程安排的规划,纵观全国高中,对于高三学生,无非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面知识点扫盲阶段,在此阶段内,教师会带领学生系统复习课本知识。
第二阶段是能力提升阶段,在此阶段,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点整合归纳,结成网,以达到学生能力的飞跃。
第三阶段,是考前冲刺阶段,在此阶段内,教师会对学生进行考前最后冲刺的指导,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最饱满的热情应考。
作为家长的您,应该及时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所处的复习阶段,察言观色了解孩子的复习情况,多给与鼓励和支持,时刻提醒自己以最轻松的面部状态面对孩子,切记,高三不仅仅是孩子的战斗,更是您的战斗。
高三家长心态篇:作为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三前的那个暑假, 就应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孩子在经过了高一、高二的学习生活之后,知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是那毕竟只是阶段性知识的学习。
孩子的成绩只代表了他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不能完全预示着他今后的发展。
也就是说,在进入高三之后,除了进一步学习高三的课程外,还要进行中学阶段的各科知识系统的深入的学习。
这就不仅仅是检验孩子阶段性学习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会检验孩子综合概况知识的能力。
孩子要入学,父母先准备
孩子要入学,父母先准备孩子即将面临入学的时刻,对于所有父母来说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刻。
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父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是物质上的准备,更是心理上的准备。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孩子要入学时,父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父母需要做好物质准备。
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购买学习用品、校服、鞋袜等日常用品。
家长应该提前了解学校的校服要求,包括颜色、款式等,然后和孩子一起去购买,让孩子在入学前就能适应学校的制服规定。
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准备工作不仅能够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还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父母还需要做心理上的准备。
孩子即将进入学校,这意味着他们要独立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生活节奏。
而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也需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尽量放开手去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在孩子即将入学时,父母还需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支持与关爱。
这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能够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家长也需要注意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逐渐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父母还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入学后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
首先要教导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让孩子知道学习与休息的平衡。
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也能够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
在生活规律上,父母也应该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定时作息、合理饮食等,这都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还需要预防并解决孩子可能面临的问题。
入学后,孩子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等。
对于这些问题,父母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并及时予以帮助。
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同学之间的矛盾,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适当的解决建议,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
初一新生家长需要做好三大准备
初一新生家长需要做好三大准备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和生活上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小学时那种“大家都是99分100分”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在初中将会出现两极分化。
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里,作为家长需要为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呢?1、物质上的准备:孩子上中学了,家长不可避免的会给学生准备一些新的衣物、文具。
这里对家长准备的一切,没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如下原则:有利于健康、实用、俭朴、不攀比。
至于如何拿捏,就由家长定夺。
2、思想观念的准备:孩子上中学了,学校变了、老师变了,家长要认真对待,尽可能多的,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特点,任课老师的特点,中学课程特点,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中学生活,搞好学习。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成人和成才,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
孩子成人成才,必须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一致。
家长还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
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老师对孩子的意见,家庭要正确对待;对孩子的要求应与学校一致。
(正确理解、处理“XX老师,这孩子我们管教不了,就交给你了,你给我们管着”1、孩子叛逆2、家长不负责任3、信任。
措施:请家长帮忙;多了解孩子;家长要负责任)相关推荐:新学期新生入学之寄宿生攻略初三家长开学前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熬夜备战考试会影响学习成绩测一测:你家孩子是否得了“开学综合症”?广州新初三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尖子生”是如何练成的3、家长的心理准备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持续性、权威性、感染性、适时性、时代性等特点。
孩子上中学后,会让家长感觉不像以前那么听话,甚至还和父母吵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
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间有了隔阂。
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焦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家长给孩子的计划安排
家长给孩子的计划安排
亲爱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帮助你充分发挥潜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格,我们为你制定了以下计划安排,希望你能遵循执行:
1. 学习计划
-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
- 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 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开阔视野
- 参加校内外的兴趣班,发展特长爱好
2. 生活习惯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
-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 控制玩手机、看电视等时间,多参与户外活动
- 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责任心
3. 人际交往
- 尊重他人,学会友善相处
- 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意见
- 乐于助人,培养同理心
- 团结互助,珍惜友谊
4. 个人发展
-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
- 树立远大理想,为之努力奋斗
- 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勇往直前
我们衷心希望这份计划能够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指引。
相信只要你努力践行,定能茁壮成长,收获美好的未来。
我们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与你同行!
家长上
XXX年XX月XX日。
孕前手记准备做父母的四个阶段
孕前手记:准备做父母的四个阶段做妈妈和爸爸,不是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才开始的。
而是从准备阶段就开始了。
应试体制下,我们常常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而最要命的是,我们搞清楚起跑线在哪儿了吗?我的这个观点也许会受到一些意外怀孕而且现在做的也相当好的妈妈们的反对,也许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思量再三,我还是要把它写出来。
做父母,不是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才开始的,那真的已经晚了。
在我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阶段图,是这样的四阶段:一:准备怀孕阶段二:实施阶段即受孕中阶段三:怀孕阶段四:孩子出生后现在这样快速的生活节奏,导致我们很多80后的年轻人,大都是在第四个阶段才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换,可是那个时候,孩子已经生出来了,很多东西也无法再弥补与改变了。
好一些的,大概是从第三阶段就强烈的意识到了为人父母的感受,从而该改的改,改做的做,到孩子生出来的那一刻,已经变的从容的多,有信心来挑战妈妈或爸爸这个角色了。
更好一些的是,能够意识到宝宝以及我们以后的生活质量,是从第一阶段就开始决定了的,所以到第四阶段孩子出生后,无论出现怎样的状况,都会对妈妈这个角色,充满信心,因为已经给自己做了4个阶段的累积,很多事情也就不再陌生与可怕。
我提倡第一阶段的时间长一点,因为这是基础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第二阶段可就是因人而异了,没个准数,我对自己的希望是6个月之内完成。
直觉吧,我们的第二阶段不会持续太久。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怀胎十月了,这个没的选择,第一个阶段做好的话,我想,这个阶段我们就当作享受吧,享受一些该来的——无论难受还是欣喜。
第四个阶段将会持续终身不可逆转,从此以后,“妈妈”“爸爸”这个称呼将会伴随你一生。
你生下来的宝贝,无论再闹腾调皮捣蛋不安分,你都无法再找一个地方把她/他塞回去了。
所以说,要慎之又慎,呵呵,这个是名副其实的死契了,没有反悔的余地。
现在说一下在第一阶段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要来准备些什么呢?1.夫妻双方身体的最佳状态2.夫妻双方心理的最佳状态3.家庭日渐稳固的经济基础4.孕产知识及养育知识。
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你准备好了吗
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你准备好了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是一个特别而又意义深远的日子。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更是一段爱的旅程的见证,承载着父母多年来相互陪伴、相互扶持的珍贵记忆。
然而,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意识到这个日子的重要性?又是否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做好了准备?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或许对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并没有太多的概念。
我们只知道那是父母的一个特殊日子,但并不清楚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意义。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开始理解爱情和家庭的真谛,才慢慢明白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是多么值得纪念和庆祝。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被各种琐事和工作所困扰,很容易就忽略了这个重要的日子。
直到某一天突然想起,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为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做任何准备,心中难免会涌起一阵愧疚和遗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做好准备呢?首先,提前规划是关键。
在父母结婚纪念日到来之前,我们应该早早地在日历上标记好这个日子,并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开始策划。
了解父母的喜好和愿望,思考怎样的庆祝方式能够真正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满足。
如果父母喜欢安静和温馨,那么为他们准备一顿丰盛的家庭晚餐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亲自下厨,为他们做几道拿手好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受着美食和亲情的温暖。
在餐桌上,可以摆上鲜花,点燃蜡烛,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要是父母喜欢外出游玩,那么精心安排一次短途旅行也是很棒的。
可以选择一个他们一直想去但未曾去过的地方,让他们在旅途中放松心情,重温美好的时光。
在旅行中,为他们预订舒适的酒店,安排好行程,确保他们能够尽情享受。
其次,准备一份贴心的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礼物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用心。
可以是一本记录着家庭回忆的相册,里面装满了父母多年来的照片,从他们年轻时的相识相知,到如今的相伴相守;也可以是一件他们一直想要但舍不得买的东西,比如妈妈心仪已久的项链,或者爸爸渴望拥有的一套渔具。
除了物质上的礼物,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更能表达我们的心意。
行孝道 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课行孝道,你准备好了吗!“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就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
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
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
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
这叫天经地义”,但一个时期以来,个别子女没有孝敬父母的意识,自己成人成家后,拒绝赡养父母;有的不但对父母言语粗鲁,还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父母。
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的人,何谈亲情、友情、手足之情?何谈生活、事业、国家大业?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对老人不仅要物质上供养,而且要尊敬,使他们精神愉快,不然的话,和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也就是说,孝的根本在于要顺父母的心,完成父母没有完成的心愿,因此,古往今来才把孝顺放在一起讲。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道?怎样做才算是尽孝?学了本课,相信你们都有了答案。
阅读:材料一:刘全立是中平能化集团四矿热电厂锅炉车间的一名司炉工,今年38岁,他十八年如一日,用青春反哺父母,在矿区传为美谈。
刘全立的父亲叫刘木虎,今年78岁,是1958年进矿的老工人,1995年患上了高血脂、高血糖,从此病痛缠身。
作为家中小儿子的刘全立,由于几个哥哥和姐姐先后成家在外,妹妹还小,母亲身体也不太好,这几年中父亲的求医取药,生活照顾,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1999年7月28日,父亲又因突发脑梗塞被送到集团公司总医院抢救治疗,医生虽然从死神手里把老人的生命夺了回来,但右脑大面积梗塞导致半身不遂。
看到刘全立难过的样子,医生告诉他:如果老人能够得到精心照顾,再加上坚持锻炼,或许会恢复部分的肢体功能。
就是医生的这句话,使得刘全立对父亲的康复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十多年来,不管是父亲在医院住院治疗,还是出院后回到家里继续求医,刘全立从没有厌烦过。
为了帮父亲锻炼,一开始他把父亲从病床上抱下来,然后让父亲靠在自己身上,再用双手架住父亲的胳膊或干脆抱住父亲的腰,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挪。
人老了 别太高估子女 有几件事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人老了别太高估子女有几件事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人老了别太高估子女,有些事远比你想得更现实。
特别是以下几件事,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不至于当这些事真的发生时,你手足无措,让自己毫无退路可走。
一:子女有心孝顺你,可能有些时候会觉得力不从心我始终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后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跟生活环境和后天经历息息相关。
大多数人,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百般疼爱着长大的,所以将来父母老了,自然也会尽到孝顺的义务,好好为父母养老。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事你没有经历过,就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比如为父母养老这件事,你以为只需要吃饱穿暖即可,其实不是的,还需要顾及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一定的理解和陪伴。
甚至,他们有朝一日生了大病,需要你支付超出承受范围的钱作为支撑。
这时候,你难免会觉得力不从心,即便你有心孝顺,也不可能尽善尽美。
所以做父母的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与其将养老这件事,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不如尽可能多地靠自己,因为有时候,你期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
二:遇到跟金钱有关的事,亲情可能会变得无比现实养儿未必能防老,子女足够多,也未必代表着你晚年的生活,有更多的保障。
甚至,子女多了,麻烦也多,在涉及到金钱的问题时,更容易让你痛心和失望。
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钱的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比如出钱给父母养老、看病,比如父母的财产怎么分。
在这些事上,他们都希望自己少付出一点,多得到一点,都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所以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会变得面目狰狞,寸步不让。
又或者,你有存款或没存款,有退休金或没退休金,会导致他们对你的态度,截然不同。
这时候你会意识到,原来在金钱面前,亲情也会变得现实。
三:别把全部的钱给子女,也别毫无保留地付出,你最大的依靠可能是自己有些人老了以后,生怕自己没人照顾,于是就拼命对子女好,他们会把全部的钱都分给子女,一分都不给自己留。
可是结果呢?子女要是感激你,那是你赌赢了,这是一种幸运;要是他们觉得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反而不想管你了呢?你真的连最后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孩子上小学了 家长该做些什么准备
孩子上小学了家长该做些什么准备光阴荏苒,幼儿园的孩子转眼就要准备进入小学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孩子充实愉快地度过小学生活,在小学入学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
因此,父母对孩子除了做物质上的准备,如书包、文具、水杯等物品之外,所购买的文具用品都应简单实用,不可过分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
还需要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教育,并且必须要当成家中的一件大事来办。
为了尽快适应学校新的学习生活,建议家长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准备:树立学生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做好学习准备。
第一、如何树立孩子的学生意识家长要与孩子共同了解即将就读的学校历史、成就、校园环境,激发对学校的向往;开学前夕,举行家庭聚会祝贺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使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再不是“家庭小朋友”。
第二、如何培养自我管理能力:1、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睡觉、上厕所等基本生活起居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去做,父母不包办代替,使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2、鼓励孩子学做家务:学会摆放、洗刷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开关门窗、扫地檫桌、锁门等。
训练孩子掌握简单劳动技能,提高其适应能力。
3、开学前适当给孩子进行作息时间的模拟训练,使其体验学校生活,为上学做好心理准备;与孩子讨论课间休息的作用,使其懂得如何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加速孩子熟悉、适应学校生活的步伐。
4、训练孩子整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爱护书籍;教会使用学习用具,如剪刀、铅笔刀、橡皮等以培养学习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技能。
5、启发孩子动脑筋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问题、帮助孩子学会在困难时如何求助他人,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孩子的适应性。
第三、怎样做好学习准备1、培养学习兴趣①家长要以科学而充满童趣的语言耐心回答孩子的提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②通过看新课本及相关书籍激发孩子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与兴趣;③通过参观学校、请大孩子讲学校趣事以激发对小学生羡慕、期待;④通过了解学校名师的优秀事迹、讲课风格激发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当好学生的欲望。
初中生父母三年计划
初中生父母三年计划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父母,我们应制定一个三年计划,全方位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
第一年:
1. 建立亲子互信关系,多与孩子交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2.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3. 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发展特长和兴趣爱好。
4. 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孩子正直、诚信、善良的品格。
第二年:
1. 继续加强亲子沟通,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2. 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3.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分担家务劳动。
4. 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第三年:
1. 为孩子初中毕业和升学做好准备。
2. 尊重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适当引导。
3.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4.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参与公益活动。
通过三年的系统培养,相信孩子能全面发展,为步入青春期和高中阶段
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父母也将在亲子关系中不断成长。
做父母的有效期不该偷懒那十年深度好文
做父母的有效期,不该偷懒那十年!(深度好文)做父母的有效期,不该偷懒那十年!最近去拜访了朋友,当我们都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东西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
大女儿今年18岁,已经不住在家里了。
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都各拿着一支烟;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后面露出腰的部分还有一个刺青。
那个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
两个人互相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这让我蛮感慨的,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女孩时,她才8岁,跟我老大现在一样大。
10年前我去她家时,她可以在短短时间内,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图,都一模一样地画出来。
一个中国小女孩,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樱花,三两下就轻松地描绘出来。
我好惊讶,自从那次以后,我经常怂恿她的父母带她去拜师学艺。
但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我。
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却又可以一面跟我炫耀她女儿最近又画了什么。
突然惊觉10年过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0年后了。
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
现在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
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期限”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
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
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
想让孩子积极成长,父母须在6方面做准备!
想让孩子积极成长,父母须在6方面做准备!1父母是孩子身边的榜样,他们会学习你的言行举止孩子一出生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爸爸妈妈,父母像是孩子最早的一位老师、一个朋友,如果你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为, 那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因为孩子会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来学习、模仿。
比如,你希望孩子有礼貌,那你平时要对孩子说礼貌用语〃请"谢谢〃;如果你希望孩子过马路要小心,那平时你带孩子时候就要遵守交通规则。
2在生活中寻找可称赞孩子的事情你和孩子一起生活这么久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彖:当孩子有些〃使坏〃的时候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更希望得到父母的称赞。
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当孩子获得了你的肯定、鼓励会增强他们父自信心,哪怕是一些日常小事。
比如,〃你玩的积木游戏好厉害,搭得好高呀"你今天画了好几张画,很想听听你画的是什么故事,你来讲讲吧〃当父母认可孩子的做的事情,他的积极性也就提高。
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和小伙伴发生矛盾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受到委屈的时候……这样的体验围绕孩子的时候,他们更需要有人能陪伴和聆听自己的感受。
因为你的用心倾听也会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受自己被父母尊重和关注。
4珍视孩子的一些物品平时孩子的一些衣服、玩具、书籍、别人送给孩子的礼物、或者其它一些小东西等等,我们父母在收拾房间归纳整理的时候很容易擅自做主去处理,其实,有些东西孩子很是珍爱, 会一直喜欢好几年,哪怕不适合他现在的年龄。
所以,孩子自己的东西最好交给孩子做决定。
父母要学会用简单明了的正面语言表达指令如果你是爱说"反话〃的父母,那就要多注意了。
因为说〃反话〃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和误解,父母要多用正面积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另外也要学会用简单的话语给岀指令,孩子会清楚要做什么。
比如,〃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牵着我的手。
〃而不是说〃不要在过马路的时候乱跑〃。
〃把门关起来〃要比〃别让门开着〃这样的表达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父母,你准备好了吗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说,做父母还要准备什么?太多的人想做父母就做了,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做父母还要准备。
我怀大宝的时候,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在生了大宝的第二天,我家大宝正因黄疸被送进了NICU,那时候我的情绪低落到极点。
刚好隔壁病房住着一个兄弟姐妹,他家孩子晚一天出生,我老公过去看完之后回来说:“唉,咱们生孩子生得太早了,根本就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只是一点点小问题,咱们紧张成这样,人家就不会。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在怀孩子的时候,咱们只是单纯觉得咱们需要生一个孩子了。
之后在最开始养育孩子的几个月里,我深深的感觉到,什么叫做“没做好准备”。
我不止在心理上没有准备,在生理上和抚养技能上方,也远远没有做好准备,我一边看书,一边疯狂的上网学习。
就在孩子的一岁的时候,我进入了一个恐慌期,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的孩子已经长大到不能只管他吃喝拉撒了,该怎样教育他,我十分茫然,于是那段时刻,我一本接一本的看育儿书籍,慢慢地,我开始找到了做父母的感觉,开始感觉我正在成为“父母”的路上。
以前在网上看到一段话,孩子从没有出生开始就由父母掌控的,父母决定了他们什么时候出来,决定他们怎样成长,决定了他们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
却没有人问过孩子,他愿不愿意?那么,为了孩子,咱们是不是最起码就应做好准备迎接他的到来呢?我觉得,这个准备是务必的。
国外的准母亲怀孕之后,都会有系统的孕妇课程给准父亲和准母亲们,包括如何抱孩子,如何喂奶,如何给孩子换尿布,如何给孩子洗澡和护理等等。
而且,他们都觉得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因此,很少有看到有母亲在孩子出生之后手忙脚乱。
而在中国,养大孩子之后还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洗澡和喂奶的父母比比
皆是,我身边很多新手父母不会给新生儿洗澡,要么请月嫂帮忙,要么花钱去外面专门的婴儿游泳中心请人来洗。
这是多么严重的缺失,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我觉得都是十分不好的。
我算是比较用心参加孕妇课程的,中国的孕妇课程都是走一个过场,我参加的一个是专门宣传脐带血的,有一个是专门讲孕期检查重要性的,都没有涉及新生儿的喂养。
咱们有的,只是老人家靠经验告诉咱们的一些可怜的、并不科学的知识,因此,新手母亲多是惶恐的,她们害怕自我做不好,害怕孩子出什么问题,害怕自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因此,很多人患上了产后抑郁。
去网上搜索一下,近几年报道的患上产后抑郁并自杀的新母亲就应不在少数。
还有未成年少女,怀上了孩子还不知道,直到把孩子拉在厕所里,惶恐不已,只好把孩子直接冲走,这是网上看到的真实的新闻报道。
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新闻觉得惋惜,却没有人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那到底,咱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我认为最起码就应要有最起码的养育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
1、养育技能准备
国内鲜少有准母亲课程,但是并不会没有,我觉得即使学习的条件有限,咱们也能够自我来弥补。
例如,找一些养育的书籍看看,也能够找有经验的长辈请教一下,买一个专业的娃娃玩偶回来,让长辈指导你如何给孩子洗澡等等。
至于喂奶,书本的知识真的太抽象了,推荐你能够到你刚刚生了孩子的兄弟姐妹或者亲戚家里,亲自感受一下,看看人家怎样做的,我觉得会有比较形象的体验。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期望的是,准父亲也一齐参与进来,正因母亲生完孩子之后要坐月子,还是要以休息为主,父亲会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主角,即使你们家的老人家再能干,也不好完全交给老人家,正因这样的养育和学习是让你进入“父母”这个主角的过程,没有了这个过程,你和孩子之间也就失去了一些连接。
孩子都会依恋照顾他饮食
起居多的人,最初的这种依恋会让你慢慢进入“父母”这个主角。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些都很简单,不需要专门去学习,我认为这个学习的过程,首先是准母亲建立与孩子连接的一个过场,其次是,有了这些准备,你心里就“有底”了,这使你即使在产后的激素影响下,也不至于紧张焦虑,觉得自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让你最起码能够体会到你身为新手母亲最初的成就感。
2、心理准备
这个说起来比较空泛,我把这个心理的准备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备孕或者刚刚怀上孩子
大多数母亲在这个阶段并没有太多的感觉,有母亲会一向说:“我怀上孩子了吗?”有些母亲会有比较强烈的怀孕反应,那些反应其实不止让你们身体有了准备,同时也让你的心里开始准备,提醒你,你已经成为一个准母亲了。
而对于没有任何反应的人,或者准备怀孕的人,我想,心里面最起码就应有个意识:“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我的肚子里有个新的性命,在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就应要思考到他的感受。
”
第二阶段:孕期中
从孕中期开始,就应要做好迎接孩子的准备,除了刚刚说的养育准备之外,在心理上,要和孩子多一些交流,胎教由此开始。
第三阶段:孩子出生之后
孩子出生之后,作为父母,你务必要理解的是,你不可能还像原来那么自由自在,不可能维持自我的任何生活不变,更加不可能不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
因此,坦然地理解你生活的变化,这是你需要做的心理准备。
听过一个兄弟姐妹在抱怨,我婆婆一点都不好,我让她帮我带下孩子她都不肯,就顾着自我玩。
很多人听了之后可能会跟着谴责这个婆婆,而我不这么想,这个媳妇的怨气并不来源于婆婆,而是她并没有理解孩子给她带来的生活的变化,没有做好接纳孩子的心理准备,因此,她在抱怨的是,对自我生活的不满,对老公失职的怨气。
而从婆婆这个方面,我想问的是:婆婆有什么义务必须要帮你带孩子,孩子是你生下来的,承担养育的职责是你和孩子父亲的义务,不是婆婆的,婆婆不带在情在理,帮你你就应感恩,不帮也是天经地义。
不好拿着道德武器绑架任何人,不好说正因你要上班没有空,为了生活没有办法,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你推卸养育职责的借口。
太多人想要的太多,又想要自我生活不改变继续工作,又想要儿女承欢膝下,又想要有个听话的婆婆能够帮你分担,咱们换个角度来想,等你老了,你辛苦了一辈子,想要好好休闲休闲,却被要求过来带孙子,你乐意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我都不愿意强迫自我的事情,就不好强迫别人去顺应自我的要求,到头来只能自寻烦恼。
总而言之,世人都在说父母不易,为母则刚,如果做父母真的如此容易,把孩子生下来就好,那就没有那么多人说这些话。
既然选取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你就务必接纳,你的世界里多了一个他,多了一份你就应承担的职责,理解孩子给你带来的幸福的“麻烦”,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父母”这个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