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高考化学解析
高考化学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一)考点讲解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19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一)【考情报告】【考向预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一直是高考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内容的考查,从“位-构-性”三者的关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
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
围绕元素周期律,利用信息背景,将元素周期律知识迁移应用,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元素同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学习化学的法。
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从近几高考试题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是高考中每年必考的的重点内容。
此类题目考查空间很大,知识面很广。
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
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
试题虽然计算难度不大,但规律性强、区分度好,今后会继续保持。
【经典在线】1.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表(一).原子序数1、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
2.1~20号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有机化学基础高考真题汇(一)
有机化学基础⾼考真题汇(⼀)有机化学基础⾼考真题汇编16.(2018·天津卷)8.化合物N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其合成路线如下:(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从反应所得液态有机混合物中提纯B的常⽤⽅法为____________。
(3)C→D的化学⽅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同分异构体W(不考虑⼿性异构)可发⽣银镜反应:且1 mol W最多与2 mol NaOH发⽣反应,产物之⼀可被氧化成⼆元醛。
满⾜上述条件的W有________种,若W的核磁共振氢谱具有四组峰,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F与G的关系为(填序号)________。
a.碳链异构b.官能团异构c.顺反异构d.位置异构(6)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采⽤如下⽅法制备医药中间体。
该路线中试剂与条件1为_____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试剂与条件2为____________,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答案(1)1,6-⼰⼆醇碳碳双键,酯基(2)取代反应减压蒸馏(或蒸馏)解析(1)A为6个碳的⼆元醇,在第⼀个和最后⼀个碳上各有1个羟基,所以名称为1,6-⼰⼆醇。
明显E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两个官能团。
(2)A→B的反应是将A中的⼀个羟基替换为溴原⼦,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反应后的液态有机混合物应该是A、B混合,B⽐A少⼀个羟基,所以沸点的差距应该较⼤,可以通过蒸馏的⽅法分离。
实际⽣产中考虑到A、B的沸点可能较⾼,直接蒸馏的温度较⾼可能使有机物炭化,所以会进⾏减压蒸馏以降低沸点。
(4)C的分⼦式为C6H11O2Br,有⼀个不饱和度。
其同分异构体可发⽣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1 mol W 最多与2 mol NaOH发⽣反应,其中1 mol是溴原⼦反应的,另1 mol只能是甲酸酯的酯基反应(不能是羧基,因为只有两个O);所以得到该同分异构体⼀定有甲酸酯(HCOO—)结构。
三年高考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7 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含解析)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专题17 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1.【2018天津卷】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O2−6CO2+6O2−3C2O42−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
【答案】Al–3e–=Al3+(或2Al–6e–=2Al3+)催化剂 2Al+6CO2=Al2(C2O4)3【解析】2.【2018江苏卷】NO 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 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2)用稀硝酸吸收NO 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
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HNO 2−2e−+H2O3H++NO3−【解析】精准分析:(2)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HNO2失去电子生成HNO3,1molHNO2反应失去2mol电子,结合原子守恒和溶液呈酸性,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HNO2-2e-+H2O=NO3-+3H+。
3.【2018新课标1卷】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电解后,__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
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答案】(3)2H2O-4e-=4H++O2↑ a【解析】4.【2018新课标1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完整版)2018年天津高考试卷化学试题与答案及解释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与解释】A 。
谷物中多含有淀粉,可以经过发酵制酒与醋,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第一: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第二步:葡萄糖在厌氧茵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实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 论述错误;商代铸造的用于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铜84.77%、锡11.64%、铅27.9%,B 观点正确;“明如镜,声如磬qing”是形容古代江西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精美瓷器。
由于只有用江西景德镇优质高岭士(即黏士)才能烧制出如此精美的瓷器,固有“明如镜,声如馨”之美誉,C 正确;菁蒿素是利用乙醚等有机溶剂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原理就是利用萃取原理,D 正确。
高考化学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解析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考情分析】1.了解铁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
2.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能以“铁三角”转化关系理解变价元素的转化条件。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科学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提纯和制备工艺流程,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尚真理的意识。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提出有价值的氢氧化亚铁及其他铁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1.铁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Ⅷ族,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过渡金属元素;铁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变价金属元素。
(1)结构(2)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熔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
(3)铁的化学性质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②与水的反应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③与酸的反应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Fe +Cu 2+===Fe 2++Cu 、Fe +2Fe 3+===3Fe 2+ 【归纳总结】①Fe 与Cl 2反应无论用量多少都生成FeCl 3,而Fe 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 2。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而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Fe 3O 4。
③铁与一般氧化剂(如S 、HCl 、FeCl 3、CuSO 4、I 2等)反应时被氧化为Fe 2+,铁与强氧化剂(如Cl 2、Br 2、HNO 3、浓H 2SO 4等)反应时被氧化为Fe 3+。
④在电化学中铁作负极时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
(3)铁的冶炼冶炼原理: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铁的氧化物3.铁的氢氧化物(1)Fe(OH)2是白色絮状物,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颜色由白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方程式为4Fe(OH)2+O 2+2H 2O===4Fe(OH)3。
高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专题:化学与STSE(含解析)
化学与STSE1.【2018新课标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涉及碳酸钠、漂白粉、氢氧化铝、钡餐等【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2018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精准分析:本题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涉及泡沫灭火器、蛋白质的性质、环境保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试题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2018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类编_专题11_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解析)
1.【2018新课标1卷】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
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
2.【2018新课标2卷】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2018年高考试题,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B.根据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结合溶液颜色变化分析;C.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据此解答;D.根据双氧水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点睛: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特点、发生的反应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设计或评价实验时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
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是要考虑的。
本题中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往往只考虑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忽略了实验结论需要建立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
3.【2018新课标2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卷(全国卷北京卷江苏卷天津卷浙江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13个小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紧密的联系。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假设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那么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以下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量时,会因根系水额外流引发“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增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窗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别离置于培育液中培育,培育进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置(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刻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下图。
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一、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化学实验评价类题通常要求学生以批判的思维对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的或不是最优的选择、设计更好的。
1.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1)原理正确。
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确保原理正确。
(2)操作可行。
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操作要具有可操作性.(3)装置简单。
设计实验时,如果能用多套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最简单的实验装置,选择最简单的实验步骤.(4)经济合理。
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5)安全环保。
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2.考查方式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类试题多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中可包含原理、操作、现象、结论等项目的评价。
3.表格判断型试题的答题模板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建立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常见易错的实验操作题举例分析如下: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5)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错O3、Cl2也能使品红褪色(6)向溶液Y中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Y中一定含有24SO-错溶液Y中可能含有Ag+;②若溶液Y中含有23SO-,滴加硝酸时能被氧化成24SO-,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7)向CH2CHCHO中滴入KMnO4酸性溶液,溶液褪色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错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8)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X一定是浓盐酸错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12)在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K sp(BaCO3)〈K sp(BaSO4)错溶解度大的容易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但K sp相近时,溶解度小的也能向溶解度大的物质转化考向一从可行性方面评价化学实验典例1 化学中常借助于图像这一表现手段以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
天津版高考化学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 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包括: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化学平衡概念的分析;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③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④以化学平衡常数为中心的计算等。
题目多以图像、图表等形式呈现。
多侧重于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
考查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真题典例】破考点 【考点集训】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下列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中,其原理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 A.加食盐腌制 B.抽真空 C.充氮气D.使用吸氧剂答案A2.把镁条(去除氧化膜)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影响AB段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H+的浓度B.体系的压强C.溶液的温度D.Cl-的浓度答案C镁条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B段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BC段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在100 ℃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 ΔH<0。
监测反应获得如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0 s内,v(NO2)=0.005 mol·L-1·s-1B.59 s时,c(NO2)一定大于0.12 mol·L-1C.若仅将起始时充入NO2的量增至0.80 mo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5/9D.若上述反应在120 ℃时进行,则反应至80 s时,n(N2O4)<0.08 mol答案D考点二化学平衡1.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CO2(g)+4H2(g)CH4(g)+2H2O(g),若温度从300 ℃升至400 ℃,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增加。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C.CO2的转化率增加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答案A2.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2018年高考天津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 sp(CuS)<K 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2018年天津高考试卷化学试题与答案及解释
2018年天津高考试卷化学试题与答案及解释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与解释】A。
谷物中多含有淀粉,可以经过发酵制酒与醋,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第一: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第二步:葡萄糖在厌氧茵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实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论述错误;商代铸造的用于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铜84.77%、锡11.64%、铅27.9%,B观点正确;“明如镜,声如磬q i n g”是形容古代江西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精美瓷器。
由于只有用江西景德镇优质高岭士(即黏士)才能烧制出如此精美的瓷器,固有“明如镜,声如馨”之美誉,C正确;菁蒿素是利用乙醚等有机溶剂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原理就是利用萃取原理,D正确。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讲解:第16讲有机化学基础
第16讲有机化学基础[考纲要求]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3页[明要点·查漏补缺]1.共线、共面问题的判断(1)代表物:甲烷、正四面体,乙烯:同一平面,乙炔:同一直线,苯:同一平面。
(2)注意审题看准关键词:“可能”“一定”“最多”“最少”“共面”“共线”等,以免出错。
(3)规律:单键是可旋转的,是造成有机物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最主要的原因。
①结构中每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则整个分子不再共面。
②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双键,至少有6个原子共面。
③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三键,至少有4个原子共线。
④结构中每出现一个苯环,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
2.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及其特征性质■思维深化——做一做1.有机物(C中至少有______个碳原子共面,至多有________个碳原子共面(两个平面重合为同一个平面)。
答案:6102.有机物(1)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消耗________ mol NaOH。
答案:(1)醛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2)13.有机物乙烯、A、B、C等有如下转化关系Ⅰ.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Ⅱ.完成下列转化关系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Ⅰ.CH3COOHCH 2===CHCOOC 2H 5Ⅱ.①CH 2===CH 2+HBr ――→催化剂CH 3CH 2Br 加成反应②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消去反应 ③CH 3CH 2Br +NaOH ――→H 2O △CH 3CH 2OH +NaBr 取代反应 ④CH 3CHO +2Cu(OH)2+NaOH ――→△CH 3COONa +Cu 2O ↓+3H 2O 氧化反应 ⑤CH 3CHO +HCN ―→加成反应 ⑥CH 3CH 2OH +CH 2===CHCOOH 浓H 2SO 4△CH 2===CHCOOCH 2CH 3+H 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题组练·对点提能] 题组一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1.有机化学反应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①卤代反应 ②烯烃水化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还原反应 ⑤硝化反应 ⑥水解反应 ⑦酯化反应 ⑧消去反应 ⑨加聚反应 ⑩缩聚反应等等。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题型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9·天津·5)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
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是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图像分析,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根据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NO2>CH3COOH。
相同pH的两种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弱酸的pH变化较小,故曲线Ⅰ代表CH3COOH溶液,A项错误;两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点溶液pH小于c点溶液pH,则b点对应酸电离出的c(H+)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故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B项错误;溶液中=,从c点到d点,H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KW、Ka(HA)的值不变,故不变,C项正确;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中,由于c(CH 3COOH)>c(HNO 2),故n(CH 3COOH)>n(HNO 2),因此与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 +)不同,D 项错误。
【解后反思】对于pH 相同的两种酸溶液:①酸性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大;②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越弱,其对应溶液的pH 变化越小;③相同体积的两种酸溶液,酸性越弱,中和NaOH 的能力越强。
2.(2018·天津·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 的K a 越小,则NaA 的K h (水解常数)越小B .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 .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 .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 2H 5OH 和CH 3OCH 3【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化学理论进行的综合考查,需要对每一个选项的理论表述进行分析,转化为对应的化学原理,进行判断。
2018天津市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2017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一、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2.(6分)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 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 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3.(6分)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4.(6分)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5.(6分)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6.(6分)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二、本卷共4题,共64分.7.(14分)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B→C的反应条件为,C→Al的制备方法称为.(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3)0.1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写化学式).8.(18分)2﹣氨基﹣3﹣氯苯甲酸(F)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种,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2)B的名称为.写出符合下列条件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3)该流程未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而是经由①②③三步反应制取B,目的是.(4)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5)写出⑧的反应试剂和条件:;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6)在方框中写出以为主要原料,经最少步骤制备含肽键聚合物的流程.…目标化合物9.(18分)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Ⅰ准备标准溶液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AgNO3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SCN标准溶液,备用.b.配制并标定100mL 0.1000mol•L﹣1 NH4Ⅱ滴定的主要步骤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b.加入25.00mL 0.1000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d.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 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f.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说明理由.(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mL,测得c(I﹣)= mol•L﹣1.(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10.(14分)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Ⅰ.H2S的除去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H 2S+Fe2(SO4)3═S↓+2FeSO4+H2SO4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3)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Ⅱ.SO2的除去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NaOH溶液Na2SO3溶液(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2O (l)═Ca(OH)2(s)⇌Ca2+(aq)+2OH﹣(aq)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5)已知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溶液中的c(OH﹣)= 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L﹣1时,溶液中的c(SO32﹣)/c(HSO3﹣)= .2017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2017•天津)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分析】A.石灰、碳酸钠都可与酸反应;B.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C.氯气不能与Cu2+、Hg2+反应生成沉淀;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解答】解:A.石灰与酸反应生成钙盐,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钠盐和二氧化碳,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故A正确;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B正确;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不能与Cu2+、Hg2+反应生成沉淀,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故C错误;+的废水并回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则可用烧碱处理高浓度的NH4收利用氨,故D正确.故选C.2.(6分)(2017•天津)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 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 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酚﹣OH、碳碳双键、羰基及醚键,结合酚、烯烃等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故A错误;B.含酚﹣OH,遇FeCl3溶液显色,故B正确;C.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Br2,故C错误;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碳碳双键、羰基均减少,故D错误;故选B.3.(6分)(2017•天津)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光能转化为电能,不发生化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A选;B.发生原电池反应,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发生电解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发生氧化反应,故D不选.故选A.4.(6分)(2017•天津)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分析】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B.蒸发时促进氯化铝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差异分离;D.氯气与NaBr、NaI反应分别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解答】解: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加热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A错误;B.蒸发时促进氯化铝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则应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故B错误;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应趁热过滤后,选择重结晶法分离提纯,故C 错误;D.氯气与NaBr、NaI反应分别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则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后观察颜色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D.5.(6分)(2017•天津)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等形成离子化合物;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且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D.目前周期表中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IIB族,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解答】解: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A正确;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D.目前周期表中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IIB族,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D正确;故选C.6.(6分)(2017•天津)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分析】A.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B.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C.由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分析;D.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A.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则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B.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则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故B正确;C.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可知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大,故C错误;D.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故D错误;故选B.二、本卷共4题,共64分.7.(14分)(2017•天津)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 的电子式为.B→C 的反应条件为 加热(或煅烧) ,C→Al 的制备方法称为 电解法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 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 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 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 ac . a .温度 b .Cl ﹣的浓度 c .溶液的酸度(3)0.1mol Cl 2与焦炭、TiO 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 2•xH 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l 2(g )+TiO 2(s )+2C (s )═TiCl 4(l )+2CO (g )△H=﹣85.6kJ •mol ﹣1 .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 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 ,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 CrO 42﹣、Cr 2O 72﹣ ;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 NaOH 和H 2 (写化学式). 【分析】Ⅰ.(1)固体混合物含有Al (OH )3、MnO 2,加入NaOH 溶液,过滤,可得到滤液A 为NaAlO 2,通入二氧化碳,生成B 为Al (OH )3,固体C 为Al 2O 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得到Al ;固体D 为MnO 2,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可生成氯气;(2)题中涉及因素有温度和浓度;(3)0.1mol Cl 2与焦炭、TiO 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 2•xH 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 ,由质量守恒可知还原性气体为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g )+TiO 2(s )+2C (s )═TiCl 4(l )+2CO (g ),以此可计算反应热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Ⅱ.(4))电解时,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 ,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NaOH 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 为Al (OH )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得到铝, 故答案为:;加热(或煅烧);电解法;(2)反应涉及的条件为加热,加热下可反应,另外加热硫酸,氢离子浓度变化,可知影响的因素为温度和氢离子浓度,故答案为:ac ;(3)0.1mol Cl 2与焦炭、TiO 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 2•xH 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 ,由质量守恒可知还原性气体为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g )+TiO 2(s )+2C (s )═TiCl 4(l )+2CO (g ),则2mol 氯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28kJ=85.6kJ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l 2(g )+TiO 2(s )+2C (s )═TiCl 4(l )+2CO (g )△H=﹣85.6kJ •mol ﹣1,故答案为:2Cl 2(g )+TiO 2(s )+2C (s )═TiCl 4(l )+2CO (g )△H=﹣85.6kJ •mol﹣1;(4)电解时,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从而从浆液中分离出来,因存在2CrO 42﹣+2H +⇌Cr 2O 72﹣+H 2O ,则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CrO 42﹣、Cr 2O 7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 ,故答案为: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 42﹣、Cr 2O 72﹣;NaOH 和H 2.8.(18分)(2017•天津)2﹣氨基﹣3﹣氯苯甲酸(F )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 4 种,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13 .(2)B的名称为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写出符合下列条件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3)该流程未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而是经由①②③三步反应制取B,目的是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4)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氨基.(5)写出⑧的反应试剂和条件:Cl2/FeCl3(或Cl2/Fe);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6)在方框中写出以为主要原料,经最少步骤制备含肽键聚合物的流程.…目标化合物【分析】(1)甲苯含有1个甲基,苯环左右对称;苯环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2)B为邻硝基甲苯,对应的同分异构体: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应含有酯基,且为甲酸酯,另外一种官能团为氨基;(3)如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硝基可取代甲基对位的H原子;(4)由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⑥为取代反应,可避免氨基被氧化;(5)⑧为苯环的氯代反应,应在类似苯与溴的反应;F含有羧基、氨基和氯原子;(6)可水解生成,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解答】解:(1)甲苯含有1个甲基,苯环左右对称,则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4种,苯环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甲基上可有1个H与苯环共平面,共13个,故答案为:4; 13;(2)B为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对应的同分异构体: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应含有酯基,且为甲酸酯,另外一种官能团为氨基,可能为,故答案为: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3)如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硝基可取代甲基对位的H原子,目的是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故答案为: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4)由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⑥为取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氨基被氧化,故答案为:;保护氨基;(5)⑧为苯环的氯代反应,应在类似苯与溴的反应,反应条件为Cl2/FeCl3(或Cl2/Fe),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故答案为:Cl2/FeCl3(或Cl2/Fe);羧基;(6)可水解生成,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反应的流程为,故答案为:.9.(18分)(2017•天津)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Ⅰ准备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b.配制并标定100mL 0.1000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Ⅱ滴定的主要步骤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b.加入25.00mL 0.1000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d.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 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f.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避免AgNO3见光分解.(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否(或不能),说明理由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10.00 mL,测得c(I﹣)= 0.0600 mol•L﹣1.(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偏高.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偏高.【分析】(1)配制硝酸银标准溶液时,所使用的仪器出需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mL(棕色)容量瓶及定容时需要的胶头滴管;(2)硝酸银见光分解;(3)滴定应注意防止铁离子的水解,影响滴定结果;(4)铁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根据所提供的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二、三组数据取平均值即可,所以所消耗的NH4SCN溶液平均体积为10.00mL,结合c(AgNO3)×V(AgNO3)=c(NH4SCN)×V(NH4SCN)+c(I﹣)×V(I﹣)计算;(6)装入NH4SCN标准溶液,应避免浓度降低,应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7)反应的原理为c(AgNO3)×V(AgNO3)=c(NH4SCN)×V(NH4SCN)+c(I﹣)×V(I﹣),如操作导致c(NH4SCN)×V(NH4SCN)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大,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配制硝酸银标准溶液时,所使用的仪器出需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mL(棕色)容量瓶及定容时需要的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2)硝酸银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故答案为:避免AgNO3见光分解;(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防止因铁离子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故答案为: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4)b和c两步操作不能颠倒,若颠倒,铁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耗尽则无法判断滴定终点,故答案为:否(或不能);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5)根据所提供的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二、三组数据取平均值即可,所以所消耗的NH4SCN溶液平均体积为10.00mL,n(AgNO3)=25.00×10﹣3L×0.1000mol•L﹣1=2.5×10﹣3mol,n(NH4SCN)=0.1000mol•L﹣1×10.00×10﹣3L=1.00×10﹣3mol,则c(I﹣)×0.25L=2.5×10﹣3mol﹣1.00×10﹣3mol,c(I﹣)=0.0600mol•L﹣1,故答案为:10.00;0.0600;(6)装入NH4SCN标准溶液,应避免浓度降低,应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故答案为: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7)反应的原理为c(AgNO3)×V(AgNO3)=c(NH4SCN)×V(NH4SCN)+c(I﹣)×V(I﹣),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低,则n(NH4SCN)偏小,测定c(I﹣)偏大,故答案为:偏高;①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造成读数偏小,则n(NH4SCN)偏小,测定c(I﹣)偏大,故答案为:偏高.10.(14分)(2017•天津)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Ⅰ.H2S的除去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H 2S+Fe2(SO4)3═S↓+2FeSO4+H2SO4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活化能.(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30℃、pH=2.0 .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3)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H2SO4.Ⅱ.SO2的除去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NaOH溶液Na2SO3溶液(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2OH﹣+SO2=SO32﹣+H2O ;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2O (l)═Ca(OH)2(s)⇌Ca2+(aq)+2OH﹣(aq)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5)已知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 •L ﹣1,溶液中的c (OH ﹣)= 6.0×10﹣3 mol •L ﹣1.将SO 2通入该氨水中,当c (OH ﹣)降至1.0×10﹣7 mol •L ﹣1时,溶液中的c (SO 32﹣)/c (HSO 3﹣)= 0.62 .【分析】(1)硫杆菌存在时,FeSO 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说明硫杆菌做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2)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升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3)当n (H 2O 2)/n (H 2S )=4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4H 2O 2~4H 2O ~8e﹣,电子守恒得到H 2S 变化为+6价化合物;(4)过程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过程②NaOH 再生是平衡CaO (s )+H 2O (l )═Ca (OH )2(s )⇌Ca 2+(aq )+2OH ﹣(aq )正向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5)NH 3•H 2O 的K b =1.8×10﹣5,若氨水的浓度为 2.0mol •L ﹣1,可结合K b =计算c (OH﹣),H 2SO 3的K a2=6.2×10﹣8,结合K a2=计算c (SO 32﹣)/c (HSO 3﹣).【解答】解:(1)4FeSO 4+O 2+2H 2SO 42Fe 2(SO 4)3+2H 2O ,硫杆菌存在时,FeSO 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做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答案为: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2)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需要的温度和溶液PH 分别为:30℃、pH=2.0,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升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催化剂失去生理活性,故答案为:30℃、pH=2.0;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3)当=4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4H 2O 2~4H 2O ~8e ﹣,电子守恒得到H 2S 变化为+6价化合物,H 2S ~H 2SO 4~8e ﹣,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H 2SO 4, 故答案为:H 2SO 4 ;WORD 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 (4)过程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SO 2=SO 32﹣+H 2O ,过程②加入CaO ,存在CaO (s )+H 2O (l )═Ca (OH )2(s )⇌Ca 2+(aq )+2OH ﹣(aq ),因SO 32﹣与Ca 2+生成CaSO 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 生成,故答案为:2OH ﹣+SO 2=SO 32﹣+H 2O ;SO 32﹣与Ca 2+生成CaSO 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 生成;(5)NH 3•H 2O 的K b =1.8×10﹣5,若氨水的浓度为 2.0mol •L ﹣1,由K b =可知c (OH ﹣)=mol/L=6.0×10﹣3mol/L , 当c (OH ﹣)降至1.0×10﹣7 mol •L ﹣1时,c (H +)=1.0×10﹣7 mol •L ﹣1,H 2SO 3的K a2=6.2×10﹣8,由K a2=可知c (SO 32﹣)/c (HSO 3﹣)==0.62,故答案为:6.0×10﹣3;0.62.。
氮及氮的氧化物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必备知识通关
高考链接 [2015上海,22][双选]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448 mL通过加热的 三氧化二铬,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44.8 mL气体。 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假设氨全部被氧化;气体体积均已 换算成标准状况) A.231.5 mL B.268.8 mL C.287.5 mL D.313.6 mL
4HNO3。
2NO2得总反应
必备知识通关
③NO、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3NO2+H2O
2HNO3+NO计算出生成NO的体积,再加上原
来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然后按①计算。
(2)得失电子守恒法
当NOx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NOx与O2混合,则反应中O2得 到的电子数与NO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态水凝聚,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装置内压强减小,故打开K2,NaOH溶液会
产生倒吸现象。
答案:(1)①A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或B
NH3·H2O
NH3↑+H2O) ②d c f e i (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②8NH3+6NO2
7N2+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2NaOH
NaNO3+NaNO2+H2O, NO2+NO+2NaOH
2NaNO2+H2O。
必备知识通关
b.催化转化:在催化剂条件下,NOx可与氨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H2O或 与C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高考链接
[北京高考节选]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酯,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6.00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 D.碱性:LiOH<Be(OH)23.(6.00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b(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4.(6.00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 sp(CuS)<K 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原溶液中有SO42﹣沉淀A.A B.B C.C D.D5.(6.00分)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 C2H5OH和含1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种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6.(6.00分)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
反应速率与平衡高考真题解析版
1.(2017·浙江高考真题)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涑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 mol·L—1·min—1B.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D【解析】A.25 ℃时,在10~3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度为[(1.4-0.8)/20]mol·L-1·min-1=0.030 mol·L-1·min-1,正确;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均为100%,二者相等,正确;C.对比30 ℃和25 ℃曲线,30℃起始浓度较小,但50min 内浓度变化较大,说明在0~5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D.30℃时温度较高且起始浓度较大,不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正确。
2.(2017·江苏高考真题)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慢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弱,H2O2分解速率越慢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c(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C【解析】A、由甲图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小,分解越慢,正确;B、由图乙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弱,双氧水分解越慢,正确;C、由图丙可知溶液碱性适中时H2O2分解速率最快,不正确;D、由图丙和图丁可知,碱性溶液中,c(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溶液不显碱性时c(Mn2+)对H2O2分解速率几乎没有影响,正确。
高考化学考点38活化能的考查必刷题
考点三十八活化能的考查1.(2018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 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 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 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答案】B【解析】A.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HA的K a越小,代表HA越弱,所以A-的水解越强,应该是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大。
选项A错误。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形成锌铁原电池,因为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为负极,对正极铁起到了保护作用,延缓了铁管的腐蚀。
选B 正确。
C.反应的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进行的应该是越困难(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翻越”的山峰越高,“翻越”越困难)。
选项C错误。
D.红外光谱是用来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或特定结构的,C2H5OH和CH3OCH3的官能团明显有较大差异,所以可以用红外光谱区分,选项D 错误。
2.某反应的△H=+100kJ/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C.正反应活化能可能等于100kJ/mol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 【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即为有效碰撞B.增大压强不能降低活化能,但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C.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反应能否自发进行D.使用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D【解析】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发生化学反应时为有效碰撞,否则不是,选项A错误;B、增大压强不能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原因是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选项B错误;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活化能的大小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4.某可逆反应的△H = +246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246 kJ/mol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小于246 kJ/molC.逆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246 kJ/molD.逆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答案】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即为有效碰撞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C.增大压强不能降低活化能,但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D.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答案】B【解析】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发生化学反应时为有效碰撞,否则不是,故A错误;B.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的速率,故B正确;C.增大压强不能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原因是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D.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活化能的大小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解析:A:酿酒和醋的过程中,微生物将糖类物质水解、氧化,放出能量,不只发生水解反应,因此A错误;B:后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器属于合金制品,B正确;C:瓷器是是由粘土等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C正确;D青蒿素是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可用有机溶剂如乙醚将其从青蒿汁液中萃取出来,D正确。
本题答案:A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解析:A:溶解度:Na2CO3>NaHCO3,A错误;B由于非金属性Cl>P,因此氢化物热稳定性HCl>PH3,B错误;C:由于乙醇中氧元素电负性较强,形成的化合物易产生氢键,使化合物的沸点较高,而乙硫醇中的硫元素电负性较弱,不能形成氢键,因此沸点C2H5SH<C2H5OH,C正确;D:由于Li、Be同周期,金属性Li>Be,因此碱性LiOH>Be(OH)2,D错误。
本题答案: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解析:A:HA的K a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小,A-结合H+的能力越强,NaA溶液中A-水解程度越大,K h越大,A错;B:镀锌层破损后,仍可形成Fe(正极)-Zn(负极)原电池,能有效避免铁被腐蚀,B正确;C:活化能是分子由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因此活化能越高,反应越不易进行,C错误;D:红外光谱可判断有机物中所含的原子团,CH3OCH3、C2H5OH二者所含原子团不完全相同,因此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二者,D错误。
本题答案:B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 sp(CuS)<K 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解析:A:滴入K3[Fe(CN)6]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只能证明溶液中有Fe2+,不能证明有Fe3+,A错误;B:由于溶解度C6H5OH<C6H5ONa,因此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此反应原理为强酸制弱酸,因此当有沉淀产生时,即可证明反应生成C6H5OH,从而证明酸性H2CO3>C6H5OH,B正确;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可发生反应:Na2S+CuSO4=CuS↓+Na2SO4,不能证明CuS沉淀是由ZnS产生的,因此不能证明K sp(CuS)<K sp(ZnS),C错误;D:若此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和SO32-,加入Ba(NO3)2溶液后,H+和NO3-可将SO32-氧化为SO42-,与Ba2+生成BaSO4沉淀,因此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42-,D错误。
本题答案:B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 .增大HBr 浓度,有利于生成C 2H 5BrC .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 ,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 .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解析:A :加入NaOH ,可消耗HBr 使反应物浓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A 正确;B :增大HBr 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C 2H 5Br 浓度增大,B 正确;C :由于参加反应的n(C 2H 5OH):n(HBr)=1:1,两次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两次反应为等效平衡,转化率之比均为1:1,C 正确;D :将起始温度提高至60℃,产物C 2H 5Br 变为气态不断逸出,平衡不断正向移动,一直无法达到新的平衡,D 错误。
本题答案:D 6.LiH 2PO 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
室温下,LiH 2PO 4溶液的pH 随c 初始(H 2PO 4–)的变化如图1所示,H 3PO 4溶液中H 2PO 4–的分布分数δ随pH 的变化如图2所示,[–24=P H PO c c δ总(含元()素的粒子)]下列有关LiH 2PO 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B .含P 元素的粒子有H 2PO 4–、HPO 42–、PO 43–C .随c 初始(H 2PO 4–)增大,溶液的pH 明显变小D .用浓度大于1 mol ·L -1的H 3PO 4溶液溶解Li 2CO 3,当pH 达到4.66时,H 3PO 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 2PO 4解析:A :溶液中存在H2PO 4–+H 2O H 3PO 4+OH -, H 2PO 4– H ++HPO 42-, HPO42- H ++PO 43-,2H 2O H 3O ++OH -,4个平衡,A 错误;B :含P 元素的粒子有H 2PO 4–、HPO 42–、PO 43–、H 3PO 4,B 错误;C :从c 初始(H 2PO 4–)=10-4mol/L 到 c 初始(H 2PO 4–)=10-2mol/L ,溶液pH 明显减小,但从c 初始(H 2PO 4–)=10-1mol/L 到 c 初始(H 2PO 4–)=10mol/L ,溶液pH 变化不明显,因此溶液pH 随c 初始(H 2PO 4–)的变化情况不能一概而论,C 错误;D :溶液pH =4.66时,δ=0.994,即99.4%的P 元素以H 2PO 4–的形式存在,D 正确。
本题答案:D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
回答下列问题:(1)MgCl2·6NH3是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Mg(O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 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Mg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MgCl2·6NH3是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有Mg2+、Cl-、N3-、H+,因此由小到大的排序为H+<Mg2+<N3-<Cl-,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ⅡA族,Mg(OH)2的电子式:(2)根据反应①的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物中有Si、Mg元素,反应物A2B中也应有Si、Mg 元素,因此A2B为Mg2Si,反应②为工业上冶炼Mg,条件为熔融、电解,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反应①消耗,后面又重新生成的NH3、NH4Cl。
(3)根据元素守恒,该物质含C、Si两元素,又是耐磨材料,因此该物质为SiC。
(4)该反应能生成的含Mg化合物有MgSO3和MgSO4,其中稳定的Mg化合物为MgSO4,因此该方程式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5)若R为-CH3,则R’为-CH2CH3,所需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若R为-CH2CH3,则R’为-CH3,所需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
8.(18分)化合物N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从反应所得液态有机混合物中提纯B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同分异构体W(不考虑手性异构)可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W最多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产物之一可被氧化成二元醛。
满足上述条件的W有____________种,若W的核磁共振氢谱具有四组峰,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