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优化知能训练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高中地理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后训练达标

(区域地理)高中地理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后训练达标

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学生用书P185(单独成册)])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9·银川质检)读1953-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A.西北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B.东南半壁人口大量迁向西北半壁C.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待政策D.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2.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最好的路径是( ) A.大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B.鼓励粗放游牧业逐步向城郊乳畜业转变C.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业D.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西北半壁人口比重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待的计划生育政策。

第2题,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最好的路径是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

答案:1。

C 2.D读内蒙古某地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回答3~4题.3.据图推测,1950-2005年该地区()A.开垦荒地,耕地总面积最大B.退耕还草,草地面积总体增加C.城市扩张,建设用地增加D.发展放牧业,未利用地先减后增4.该地区草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生物多样性减少C.农业熟制发生变化D.风沙天气增多解析:第3题,图中表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变化面积,而不是总面积,因此只能确定1950-2005年间耕地总面积增大,但并不一定最大,故A项错误;在1950-2005年间,该地区草地总面积在减少,后期有所增加但并不是大面积增加,故B 项错误;在1950-2005年间,该地区建设用地一直在增加,说明城市在扩展,故C项正确;该地区未利用地先增加后减少,故D项错误.第4题,内蒙古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该地草地在1950-1980年面积大幅度减少,而在1980-2005年间面积有所增加,该地草地先减少后增加,说明该地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故A项正确;该地生态环境趋于好转,生物多样性会增加,故B项错误;农业熟制主要由热量条件决定,因此草地的变化不会影响熟制,故C项错误;该地草地增加,生态环境趋于好转,风沙天气会减少,故D项错误.答案:3.C 4.A(高考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高二区域地理第22讲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高二区域地理第22讲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考点展示素养目标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

西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与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主要的自然资源。

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与城市分布。

知识:能够结合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等条件,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掌握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等特征并会分析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技能:分析西北、青藏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能提出治理措施。

素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因地制宜,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西北地区[读图思考](1)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分析其是否属于同一级阶梯。

(2)影响图中M、N、P三地植被差异的因素,并分析这种植被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

[读图思考]西北地区矿产及铁路线与城市分布的关系,以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位置与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A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 准噶尔盆地。

(2)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大风。

(3)植被:荒漠和草原广布,由于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体现了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河流: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内流河;流经本区的外流河主要有额尔齐斯河、黄河。

3.农牧业(1)畜牧业:半干旱地区以草原牧场为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东,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

干旱地区以高山牧场为主,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

(2)灌溉农业①分布:被誉为“塞外江南”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答案在最后)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材料,掌握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2.结合图文材料,掌握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及其发展措施。

热点区域3西北地区图表填绘一、认知区域重要地理事物1.经纬网定位:尝试描绘40°N、80°E、110°E、120°E,观察穿过的重要地形区。

2.熟悉重要的地理事物(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单元的名称山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平原:a________,位于内蒙古高原,农业引用黄河水灌溉。

盆地:b________盆地,c________盆地,c盆地最低海拔仅-154.31m,位于非季风区。

(2)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E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内”或“外”)流河;F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内”或“外”)流河。

(3)填出下列矿产地的名称(按所在省级行政区、矿产类型、矿产地名称顺序填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陕西—内蒙古边境、煤、神府—东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甘肃、镍、金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写下列铁路的名称⑥________线,⑦________线,⑧________线,⑨________线。

二、西北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要素特征气候____________气候,降水________,干旱缺水,气温年较差、日较差____,太阳辐射强,多大风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多高大山地、宽广草原、沙漠水文河流稀少,多为________河(流量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往往断流)、内流湖(多咸水湖),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河植被由东向西为________、____________、荒漠、石质戈壁、沙丘、绿洲。

高二区域地理 第22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高二区域地理 第22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轮复习 考向】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1.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 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 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 2.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①有利条件:盆底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条件:荒漠广布,降水少, 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源匮乏。
A
2.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包括第二 级阶梯的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 (2)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大 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原因?
D B
C
2.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 (3)植被:荒漠和草原广布,由于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减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 原—荒漠,体现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河流: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内流河,如塔里木河; 流经本区的外流河主要有额尔齐斯河、黄河。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有利 条件。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有机质积 累。②地处高山山麓地带,地形平坦。③有高山冰雪融 水和河流水可供灌溉(但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限制 了农业发展)。④远离市场但竞争力强。⑤交通便利。 ⑥政策支持。⑦栽培技术先进、品种优良。
补充:狭管效应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 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称 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 谷风或穿堂风。
(3)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及应对
措施。 (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读图思考]西北地区矿产及铁路线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以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考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中考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点21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考点热度★★★☆☆一、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1.草原和荒漠(1)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新疆全部位于西北地区。

(2)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3)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

西部高山、盆地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4)气候:距海较远,且被重重山岭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5)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6)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东部以草原为主,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西部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2.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业牧区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畜种 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三河马、三河牛 成因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山地降水较多,形成高山牧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丰富草场高山草场分 界 : 贺兰 山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 (2)灌溉农业粮、棉、瓜果之乡 塞外江南 灌溉农业区 新疆天山山麓、甘肃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水源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黄河水发展农业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特色作物瓜果(如:哈密瓜、葡萄等)、长绒棉引水工程坎儿井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之间,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其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在塔里木盆地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和河流沿岸,有一些绿洲,故其交通线从整体看呈环状分布,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化,当地人们生活在这些绿洲之中。

主要是维吾尔族群众。

1.沙漠和戈壁广布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征沙漠和戈壁广布,极端干旱城镇.交通线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位置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成因地形群山环抱,地形闭塞靠近水源,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2.油气资源的开发(1)西气东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2021届高考区域地理复习同步训练:中国青藏地区

2021届高考区域地理复习同步训练:中国青藏地区

2021高考区域地理复习同步训练:中国青藏地区一、选择题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

藏袍的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

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

太阳下山后将两个袖子穿上。

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 一天中藏民的穿衣形式多变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 温和多雨B. 昼夜温差大C. 大气逆辐射强D. 气候寒冷2. 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A. 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为丰富B. 河谷地带光照条件更为优越C. 靠近河谷地带,水资源丰富D. 河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不断升温。

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 与我国其他地区比较,青藏高原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A.高原雪域风光和藏族文化B.温带草原风光和藏族文化C.水乡风光与汉族文化D.温带荒漠风光和藏族文化4. 赴西藏旅游,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原因是为了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5. 每年旅游旺季,西藏布达拉宫每日仅开放6.5小时,接待850位游客,其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不便B.自然条件限制C.环境容量限制D.游客数量不足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7.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B. 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C. 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D. 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读“青海湖流域局部水系图(甲)”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乙)”,回答8—10题。

2019-2020年地理同步优化指导(区域地理)课件:第22讲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2019-2020年地理同步优化指导(区域地理)课件:第22讲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解析:第(1)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蒸发量和降水量大致相当。第 (2)题,读图可知,该流域坡面坡度较大,地表水驻留时间短,实际蒸发量最小。第 (3)题,B对: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大量种植”,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 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A错:大量种植植物,植物蒸腾量 增多,但与湖盆蒸发量关系不大。C错:水域富营养化一般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相 关,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体现。D错:材料中说该盐湖的盐度已经饱和,湖水减少 只能导致盐分析出,盐度不会再升高。
答案:(1)C (2)A
(3)B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广阔,但受水源制约,因此水源是
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读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C.热量充足
B.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少,生物多样性萎缩,生态难民逐年增加。
(3)原因分析:主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如过度放牧、不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等。
[例2]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 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2.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农业部门 类型 半干旱 区的草 原牧场 干旱区 的山地 牧场 引黄灌区 冰雪融 水灌区 分布区 贺兰山 以东,如呼伦贝尔草 __________ 原、锡林郭勒草原等 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 山麓和山坡 _________________ 地带 河套 平原、________ 宁夏 平原 ________ 河西走廊 ___________、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代表畜种或农产品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西北和青藏地区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西北和青藏地区
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包兰线等都是沿着有水草的绿 洲和黄河谷地延伸的兰新铁路北段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 接轨
南疆铁路哈密——喀什:对发展南疆经济和开发资 源起到重要作用对石油和棉花生产有利
民航事业发展迅速 乌鲁木齐、喀什、伊宁、海拉尔都建有航空港
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由原因找对策对症下药
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人口激增
3、地下宝藏和开采冶炼中心
①、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名
主要矿产
地名
主要矿产
霍林河
(煤)
白云鄂博 (稀土、铁)
石嘴山
(煤)
金昌
(镍)
玉门
(石油)
和田
(玉石)
克拉玛依 (石油)
阿勒泰
(金)
②、主要工业中心: 包头——钢铁工业;玉门----石油工业; 克拉玛依----石油工业;金昌——有色金属工业
4、主要交通线路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滴灌等 控制人口增长
其他科学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建防护林、工程措施建草方格沙障等
2012.海南高考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
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
要是因为其
A. 耐旱
1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从A→B→C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

由东向西逐渐减主少要受____________海__陆因位素置的影响从
A→B→C植被类型的分布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6分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
22006年与2000年相比内蒙古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6分 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上升第三产业较稳定

[高考总复习资料]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3.22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对点演练+强技提能)

[高考总复习资料]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3.22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对点演练+强技提能)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对点演练·强技提能考点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东西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下图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1~3题。

1.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过渡合理的是( )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干旱——半干旱——湿润D.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2.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湿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3.西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解析】1选B,2选A,3选B。

第1题,从沿海向内陆,水汽难以深入,气候越来越干旱,植被从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

第2题,自东向西水汽难以深入,气候越来越干旱,所以影响因素是水分。

第3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又加上过度放牧、过度垦殖和采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荒漠化问题严峻。

考点二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5·湖州高二检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4、5题。

4.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的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亢,气候寒凉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5.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④⑤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⑥【解析】4选A,5选D。

第4题,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第5题,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

(区域地理)高中地理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学案

(区域地理)高中地理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学案

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考点展示素养目标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

西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与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主要的自然资源.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与城市分布。

知识:能够结合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等条件,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掌握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等特征并会分析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技能:分析西北、青藏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能提出治理措施。

素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因地制宜,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西北地区[读图思考](1)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分析其是否属于同一级阶梯.(2)影响图中M、N、P三地植被差异的因素,并分析这种植被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

[读图思考]西北地区矿产及铁路线与城市分布的关系,以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位置与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A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2.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2)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大风。

(3)植被:荒漠和草原广布,由于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体现了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河流: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内流河;流经本区的外流河主要有额尔齐斯河、黄河.3.农牧业(1)畜牧业:半干旱地区以草原牧场为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东,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

干旱地区以高山牧场为主,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

(2)灌溉农业①分布:被誉为“塞外江南”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三单元中国地理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优化知能训练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三单元中国地理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优化知能训练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三单元中国地理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优化知能训练优化知能训练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3题。

1 .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 海拨高度B. 距海远近C. 气温高低D. 地表植被2. 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A. 沙尘暴B. 泥石流C. 地震D. 水土流失3. 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B. 工农业用水较少C.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D. 有凌汛现象解析:该题组通过区域图分析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西北地区降水东西差异显著与距海远近有关;由于该区降水少,植被稀少,地表松散物质多,加上风力大,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黄河进入兰州以下河段后,工农业用水量增多。

答案:1.B2.A3.B 读图,回答4〜6题。

4. 图中①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 地形、水源B. 水源、地形C. 土壤、光照D.量、水源5. 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水源B. 海陆位置C. 地形D. 土壤6. 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解析:从图中提供的省区轮廓、山河分布上可知①为内蒙古的河套平原,该地降水较少,农业发展主要靠黄河水的灌溉;②处是青藏高原,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④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地势因素是其形成和②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③地是横断山区和东北林区相比,纬度低,降水较多,相对高差更大树种更为丰富。

答案:4.B5.C6.C 7. (经典高考)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2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课件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2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课件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_发__源__地_;高原湖 水文
泊星罗棋布,多内流湖,主要有青海湖、纳木错等
植被 以高寒草地为主
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__宝___盆_”),太__阳__能、地热能( 资源
温泉)、水能等清洁能源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特征
人口、城市
人口较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_河__谷_地带,环境承载力小
能源基地 站羊八井地热电站
矿产 Q察尔汗盐湖的钾盐;T冷湖的石油
2.区域特征认知 (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
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
平均海拔在_4_0_0_0_米以上,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 之称,以高__原__、山地、盆地为主
角度
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 气候
最__低__的地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内陆_减__少_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西北沙尘天气的成因及其治理
沙尘 就地起沙(冬季时节裸露的农田、河滩、湖滩,土质松散的裸地, 来源 施工工地,等等)
①气候干旱;②植被稀少;③地表土质松散;④多大风;⑤大 形成 气层结构不稳定 原因 ①滥垦滥伐;②过度放牧;③过度樵采;④工程施工;⑤矿区
过度开采 治理 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合理放牧;④文 措施 明施工;⑤植树种草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特征
人 地广人稀,主要沿水__源__地__分布,如黄河沿岸及沙漠绿洲等;
口、 城市主要沿黄__河__分布,分布在盆地周围及河西走廊等
城市
①全国重要的畜__牧__业__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农业 ②全国著名的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3-22-2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3-22-2

【加固训练】
(2016·宁夏联考)青海省有“三面孔”之称,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柴达木盆地有黄、 白、黑三原色。读青海三大自然区图(左图)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 场资源统计图(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青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青海“三面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山脉是唐古拉山 B.青藏高原有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称号,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柴达木盆地三原色中的白色是指盐和钾肥,黑色是指石油,黄色是指该地区的黄土地 D.湟水谷地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业区,主导因素是光照充足
) D.①②④
2.西藏旅行途中,旅行团成员可看到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A.广阔的冲积平原上 B.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C.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山间丘陵梯田上
【解析】1选A,2选C。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因海拔高,气候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气温日较差大。因热量条件较差,农业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
东南
(5)资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资源丰富;藏北
高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
宝盆”,矿产资源丰富。
(6)生态环境:该区高寒缺氧,_____广布,生态环境_____
_____。
高寒草甸
脆弱
冻土
比较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城市:因气候高寒,人口、城市稀疏,多分布 于海拔较低的_____地区。大部分地区人口以_____为 主,多信奉藏传佛教。 (2)农牧业:高寒牧业、_____农业。 (3)交通:_________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_____ 为中心。
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 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 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 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讲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优化知能训练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3题。

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海拨高度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D.地表植被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A.沙尘暴B.泥石流C.地震D.水土流失3.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B.工农业用水较少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D.有凌汛现象解析:该题组通过区域图分析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西北地区降水东西差异显著与距海远近有关;由于该区降水少,植被稀少,地表松散物质多,加上风力大,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黄河进入兰州以下河段后,工农业用水量增多。

答案:1.B 2.A 3.B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B.水源、地形C.土壤、光照D.热量、水源5.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6.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解析:从图中提供的省区轮廓、山河分布上可知①为内蒙古的河套平原,该地降水较少,农业发展主要靠黄河水的灌溉;②处是青藏高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④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地势因素是其形成和②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③地是横断山区和东北林区相比,纬度低,降水较多,相对高差更大树种更为丰富。

答案:4.B 5.C 6.C7.(经典高考)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

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解析:(1)主要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

(2)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

(3)主要考查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和防治措施等课本基础知识。

(4)对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评价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答案:(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3)中上游用水过度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设置沙障)(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1~3题。

1.图中城市①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A.采掘工业B.机械工业C.棉纺织工业D.毛纺织工业2.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原料来源地组合正确的是( )A.采煤工业——鄂尔多斯的煤B.钢铁工业——白云鄂博的铁矿石C.毛纺织工业——内蒙古草原的羊毛D.制糖工业——河套平原的甜菜3.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是( )A.京包线B.包兰线C.包神线D.集二线解析:①是呼和浩特,其毛纺织工业发达,②是集宁(又叫乌兰察布),③是包头,其主导产业是钢铁工业,铁矿石来自白云鄂博,连接②③的铁路是京包线。

答案:1.D 2.B 3.A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4~6题。

4.在图中①②③三地依次可见到( )A.牧场、雪山、盐湖B.葡萄园、牧场、青稞C.葡萄园、牧场、油井D.坎儿井、草原、地热田5.图中③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气候严寒C.资源贫乏,人口承载量小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6.图中③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B.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C.邻近河流,有灌溉水源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A.abB.acC.bdD.cd解析:从经纬度判断此地区位于新疆地区,再从等高线判定①为吐鲁番盆地,②为天山山区,③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沙漠广布,由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只要有灌溉水源便可发展农业。

答案:4.C 5.D 6.B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7~9题。

7.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解析:选C。

甲地区是河西走廊,这里水源充足,有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加之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

8.城市P是在某原料基地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 )A.非金属B.有色金属C.棉花D.石油解析:选B。

P是金昌,是以镍矿发展起来的城市。

9.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C.气温较低D.土壤盐碱化严重解析:选C。

丙位于柴达木盆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发展。

读某地简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河流的汛期出现时间及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B.秋季此时降雨量大C.冬季此时降雪量大D.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量最大11.图示地区分布有喜温凉的青稞、小麦和豌豆等农作物,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这里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积温较大,雨量充沛B.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病虫害少D.传统农业经验丰富,精耕细作解析:第10题,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因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

第11题,青藏高原上农作物产量高,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且大气清洁,从而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再加上青藏高原上日照时间长,作物的光合作用强,故单产高。

答案:10.A 11.B二、综合题12.人民网2011年1月6日讯受强冷空气影响,从1月2日起,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部分地区的气温先后下降8~10 ℃,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受雪灾影响。

读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与我国北方地区、青藏高原区的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出下列代码所表示的矿产地和矿产类型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铁路:⑥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

(4)唐诗“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现在的( )A.甘肃敦煌市附近B.宁夏银川一带C.新疆吐鲁番盆地D.内蒙古的包头(5)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广大,试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原因。

(6)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和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7)西北地区冬季常发生寒潮、暴雪天气,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2)、(3)题,属识记内容,较为简单。

第(4)题,识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第(5)题,自然原因有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人为原因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第(6)题,西北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降水少,有利因素是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第(7)题,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西北东部地区距海相对较近,有一定的水汽,具备降温降水条件。

答案:(1)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昆仑山(2)伊敏河煤神木煤克拉玛依石油金昌镍白云鄂博稀土和铁(3)兰新铁路青藏铁路(4)A(5)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覆盖差;冬季风强劲。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6)有利自然条件;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制约因素:降水少。

(7)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劲;东部地区距海相对较近,大气中有一定的水汽,具备降温降水条件。

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

该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________业、________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________等新能源。

(3)该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4)图示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小,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知,该区域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性强,易发生地震。

这里山高坡陡谷深,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发生滑坡。

第(2)题,a城为拉萨。

青藏铁路的全线修通,将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带动沿线旅游、商业的发展。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太阳能资源丰富,此外,地热也较多。

第(3)题,注意审清题目要求。

问的是分布特征,通过看图该地城镇主要分布在东部,主要沿公路交通线分布,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

第(4)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生存环境恶劣,因此人口稀少。

答案:(1)多活动断层(板块交界处) 山高坡陡(2)旅游商(服务、手工)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4)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属高寒气候,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生存环境恶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