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图

合集下载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作者:sq63 回复日期:2010-02-27 08:21:26说说《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吧:我是从网上发现的,下载后用心研究了一些时日。

虽说没怎么弄懂,但毕竟能感觉到一种与经方的渊源,对于理解伤寒论的方剂也是很有帮助的。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主要内容有:辩五脏之病并按虚实处以补泻之方,方有大小之分,药按五味使用,其理论基础直接引自内经。

另外有外感天行病方,其中就有大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汤,与伤寒论中的方子可以对应,但名称不同。

还列有二十五味中药,乃“诸药之精”,可明“五行互含之迹,五味变化之用”。

书中有一图,称为《汤液经法图》,陶氏说,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贴图于下,大家可对图讨论)另外,本人对五脏补泻之方等与上图进行了整理,列为表格,可供参考。

说说《辅行诀》中的几个问题吧,可供有兴趣的网友参考:一、《汤液经法图》五角处有“除烦”、“除痞”、“除滞”、“除燥”和“除?”。

“除?”中的“?”是缺失的字。

有人补之为“逆”。

《辅行诀》的最初收藏者张大昌先生曾补之为“挛”,挛急之意。

但我同意现在的“逆”。

或者补为“悸”。

原因是,上述五除是可以从五脏泻方中找到对应的。

如泻脾汤:救误用冷寒,其人阴气素实,卫气不通,致腹中滞胀,反寒不已。

取其中之“滞”字。

“除滞”正在土格的右方。

其余可以类推。

“逆”或“悸”来自于泻肾方:救误用火法,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悸)动不安。

二、图中“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

”和“阴退为泻,其数六,水数也。

”是补泻之法,但每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

本人的理解已经在上面的表格中说明了,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用味为阳,体味为阴。

则阳顺时针为进,如从本位始,以大补肝汤为例,本位用味为辛,顺时针分别取七次用味,则为辛咸甘酸苦辛咸,二辛二咸一酸一苦一甘,共七味。

见上表格中,同样是这样的七味。

二层是,直接从本位取体用两味,再顺时针取两格半即可。

汤液经法图讲记 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汤液经法图讲记 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是一本专门探讨中医经方时方的学术著作,对于 揭示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系统整理了《汤液经法》的理论体系和 实践经验,并通过图解的方式清晰呈现,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直观、简洁、实用的中医方剂参考书 籍。本书将对该书的目录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全书内容。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共分为五章,分别是“绪论”、“经方源流及学 术发展”、“《汤液经法》基本理论”、“《汤液经法》临床应用”和“结论”。 绪论(第1-3节):本章主要介绍了经方时方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同时阐述了本书的研究 目的和方法。 经方源流及学术发展(第4-7节):本章详细梳理了经方时方的历史渊源、学术流派及现代研究 进展,为后续章节提供了背景知识。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 方的底层逻辑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医
逻辑
汤液
读者
底层
方时
价值
解构
逻辑
方剂 具有
研究
方时
学术
提供
作者
知识
理解
进行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是一本致力于研究经方时方底层逻辑的学术著作。 本书以《汤液经法图》为基础,通过对经方时方的分析,阐述中医方剂的组成原理和作用机制。 本书的作者具有多年的学术研究和临床经验,旨在传承和发展中医方剂学,为读者提供更为深入 的学术视角。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作者对《汤液经法图》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读者了解该图的产生 背景、基本结构和方剂组成。作者对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中医方剂学 的哲学基础、五味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作者选取了多个典型的临床案例, 对经方时方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方剂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的重点在于对经方时方底层逻辑的分析。作者通过对《汤液经法图》的研究,总结出了中医 方剂学的多个基本原则,如“药味配合原则”、“剂量配比原则”等。

汤液经法图-1-第3章

汤液经法图-1-第3章

第3章破解《经法图》(2)三、脾之虚实为病《辅行诀》云: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

阴气不足,则善饥。

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1、大泻脾汤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附子[木中水](一枚,炮)干姜[木中土](三两)黄芩[水中木]大黄[火中木]枳实[金中木]甘草[土中木](炙,各一两)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解析:脾实则腹满,飧泄为病曰“滞”,必腹胀不能食,欲利或利不止。

《说文》曰:“滞,凝也,从水,带声”。

脾为土,按《经法图》图示,用土体,右转(阴退)为泻。

“脾实,则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是病。

脾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克肾水五行之金、火。

“大泻脾汤”方中附子为木中水,干姜为木中土,黄芩为水中木,大黄为火中木,枳实为金中木,甘草为土中木。

《辅行诀》曰:“脾德在缓。

味辛皆属木,以辛泻之”,以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水、土(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水体之金生木体之水),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火、水;《难经》曰:“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以“土体”之母“火体”之木,以“土体”之子“金体”之木扶助“土体”之木;以“水体”之木反侮转化“土体”之木所克;《辅行诀》曰:“味甘皆属土,以甘补之”,以“土体”中之木补扶“土(本)体”之木。

脾实“‘土体’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强克肾水五行之金、火”是病则用“大泻脾汤”是方,附子为君药,干姜为臣药,黄芩、大黄、枳实为佐,甘草为使,化苦除滞,治腹胀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利不止。

是方一君一臣三佐一使。

2、大补脾汤治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者方:人参[土中土]甘草[土中木](炙,各三两)干姜[木中土](三两)术[水中土]麦门冬[土中金]五味子[金中金]旋覆花[火中火](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经方时方之妙用,在于其针对病情的精准治疗。而其精准之处,在于对病情 的深入洞察和精确把握。”
这句话强调了经方时方的妙用,即它们能够针对病情进行精准治疗。这种精准 之处来自于对病情的深入洞察和精确把握。
“经方时方之学,实为中医之瑰宝。其深邃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医 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句话表达了对经方时方学的敬意,认为它是中医的瑰宝。它的深邃理论和丰 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医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掌握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是成为优秀中医的关键。只有深入理解这些逻辑, 才能灵活运用经方时方,从而做出更有效的治疗。”
这句话强调了掌握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的重要性。只有深入理解这些逻辑,才 能灵活运用经方时方,从而做出更有效的治疗。
精彩摘录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是一本关于中医方剂学的重要 著作,作者通过对经方时方的深入解析,揭示了其底层逻辑和规律。这本书的 精彩摘录如下:
“经方时方,皆为医家治病之良策,然其底层逻辑,实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 之理。掌握此理,则能洞察病情,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这句话阐述了经方时方的本质,即它们都是基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理论。 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深入了解病情,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这本书的标题已经表明了其主旨——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经方和时方是 中医方剂学中的重要概念,而解构它们的底层逻辑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这些方剂。作者通过对《汤液经法》的深入解读,将经方和时方的底层逻辑进 行了详细的剖析,让我对这些方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方剂学的博大精深。经方和时方虽然都是 为了治疗疾病,但它们的来源、组成、用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作者通过对这 些方面的详细解读,让我对这些方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作者还结合自 己的临床经验,对一些常见的经方和时方进行了举例和说明,让,总结出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技巧,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作者还 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实用的参考。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它不仅对中医经典方剂 与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清晰、准确的治疗思 路和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对于中医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四:五味化合规律的数理分析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四:五味化合规律的数理分析

在 中 医 五 行 理 论 的 研 究 中 有 所 应 用 本 研 究 中 ,药
味 的 化 合 关 系 属 于 两 两 关 系 ,适 合 采 用 行 列 式 矩 阵 进
行 研 究 。所 以 ,本 文 建 立 5 x 5 的矩 阵 /?,来代表不同
药味之间的化合关系。假 设 ,采 用 数 字 1-5代表五味
* * 通讯作 者 :金 锐 ,副主任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临床药学、
1036 ( Modernization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一:中药研究
成 补 泻 兼 施 、以 补 为 主 的 脾 胃 病 治 疗 组 方 ,其中的君 药 当 为 人 参 。又 如 ,五 苓 散 由 茯 苓 、猪 苓 、白 术 、泽泻 和 桂 枝 组 成 ,其 中 茯 苓 和 猪 苓 味 甘 泻 肾 利 水 ,白术味 苦 补 肾 利 湿 ,泽 泻 味 咸 润 肾 利 水 ,四药联用共同形成
即 X |/,v = *(* = 1,2-"5)] = 3。这 体 现 出 ,五味化合 不存在。
理 论 上 看 ,除 了 两 两 直 接 调 换 ,还 可 以 通 过 n 个属
关 系 符 合 均 衡 的 分 配 律 。药 味 化 合 不 存 在 重 复 ,“辛 性之间U > 3)的组合实现同步调换。因此,从单向调
1 矩阵穷举法
其 中 ,r,,代 表 第 i 行与第y 列之间化合后的属性值。如 果 存 在 化 合 关 系 ,则 以 化 合 后 的 药 味 所 代 表 的 数 字 为 属 性 值 ;如 果 不 存 在 化 合 关 系 ,则 属 性 值 为 0;如果药 味 与 其 本 身 化 合 ,则 仍 然 以 该 药 味 所 代 表 的 数 字 为 属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图释: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肝德在散。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

以咸补之,苦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

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

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

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昆仑按:上图中东南方火位的“咸”与“苦”字的位置有误,当互相调换过来。

即苦字改为咸字,咸字改为苦字。

另,西北方缺字,有人考证,是“渴”、“悸”或“逆”字。

当以“逆”字义胜;以原图有“燥”字,其“渴”义已兼;而“悸”者,“逆”在其中矣。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冯世纶)冯世纶近几年来由于不少考证学的研究揭示出已有足够的论据证实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以下简称《汤液》)。

这种观点早在晋代已提出,如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在序中说:“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已明确提出仲景著作主要取材于《汤液》,本应引起后人重视,但《伤寒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再加上晋代成无己以《内经》释《伤寒》,致使不少人仍认为张仲景据《内经》撰写了《伤寒》。

汤液经法2222十二神方

汤液经法2222十二神方
厚朴(半斤)
小方
麻黄甘草汤(麻黄四两、炙甘草二两)
小半夏汤(生姜半斤.半夏一升)
黄芩大枣汤(黄芩三两.大枣12枚)
阿胶鸡子黄汤(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
榆皮葵子汤(榆皮一升.葵子一升)
厚朴大黄二物汤(厚朴半斤.大黄四两)
急方
还魂汤(麻黄四两、甘草桂心各二两)
半夏汤(生姜八两.半夏一升.桂心四两)
黄芩大枣芍药汤(黄芩三两.大枣12枚.芍药二两)
汤液经法2222十二神方
汤液经法
十二神方
四正方
北方壬癸水,“渗可祛湿”方玄武;
东方甲乙木,“轻可祛实”方青龙;
南方丙丁火,“滋可祛枯”方朱鸟;
西方庚辛金,“收可已耗”方白虎。
八维方
北东位丑,“滑可袪著”,方咸池;
东北位寅,“温可袪寒”,方阳旦;
东南位辰,“宣可袪郁”,方天阿;
南东位已,“泄可祛实”,方螣蛇;
主方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一斤.粳米六合.知母六两.甘草二两.人参三两)
紫宫加干姜汤(烧牡蛎三两.煅龙骨四两.滑石.赤石脂.干姜各三两)
桂枝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12枚.生姜三两.芍药三两)
玄武加附子汤(白术三两.茯苓四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炮附子三枚)
理中丸「汤」(炙甘草四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大枣数十枚)
滑石汤(榆皮二两.葵子二两.黄岑一两.瞿麦二两.滑石二两)
厚朴五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甘草二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复方
深师麻黄加枣汤(麻黄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枚、杏仁二两、桂心一两、干姜三两)
半夏厚朴汤(生姜六两.半夏六两.茯苓.橘皮.桂心.厚朴各三两)
阴旦加生姜人参汤(黄芩三两.大枣12枚.芍药二两.甘草三两.生姜二两.人参三两)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图释: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
肝德在散。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

以咸补之,苦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

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

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

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昆仑按:上图中东南方火位的“咸”与“苦”字的位置有误,当互相调换过来。

即苦字改为咸字,咸字改为苦字。

另,西北方缺字,有人考证,是“渴”、“悸”或“逆”字。

当以“逆”字义胜;以原图有“燥”字,其“渴”义已兼;而“悸”者,“逆”在其中矣。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吉祥止止发表于: 2007-9-13 08:11 来源: 医道社区原帖转自“中国中医药论坛”:感谢方国强先生之无私奉献。

转帖时加以整理。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原帖转自“中国中医药论坛”:感谢方国强先生之无私奉献。

转帖时加以整理。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汤液经法图系列(5):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

汤液经法图系列(5):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

汤液经法图系列(5):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前几期我们讲了汤液经法图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即:汤液经法图是通过五脏虚实认识疾病,通过五味补泻治疗疾病。

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举了一个最经典的方子,桂枝汤,这是一个肝木病证的治疗方,准确地说是,补肝之方。

本节课,我们说说心火病证的治疗方。

(一)首先,我们呈上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小金药师制作)这是我们画的一张“体”、“用”概念转换后的汤液经法图。

通过这张图,我们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对于哪一脏的疾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药味配伍来补泻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金老师,为什么你首先要讲肝,其次要讲心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在地球上,四季变化顺序是:春—夏—秋—冬,六气主气的顺序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无论是哪一种顺序,对应在五脏角度,都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这是大自然的时间流动规律,是无法逆转的客观规律。

当然,在电影《信条》里面,这个规律被逆转了。

不过,如果大家看过这个电影就会发现,电影是好看,但那是假的,逻辑上有硬伤。

如果真的按照熵增熵减原则逆转,逆转后的那个黑哥哥,不光是要戴面罩呼吸的问题,而是曾经吃进去的用来降低人体熵值的三明治,在已经排出来之后,需要按照这个路径再往回走。

你想想,人体的进口和出口完全对调,已经消化吸收入血进入细胞的氨基酸也需要再返回变成原来的食物态,就这一个操作,人就完了。

信条(图源网络)所以,时间流动是无法逆转的,人也不可能脱离世界,让世界逆转,人还能继续向前,这会违反“天人相应”的基本规则。

假如真的可以熵增熵减来逆转,我们认为,也不是一定要按照原来的路径,而是可以通过其他路径。

下次诺兰再拍这个题材时,其实可以从“天人相应”这个角度入手。

言归正传,既然大自然存在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客观变化规律,那我们也这么讲。

在汤液经法图中,如果以左下角为起点逆时针看,也就是这样的规律。

汤液经法图-2-第10章

汤液经法图-2-第10章

第10章总结《经法图》(2)1、以方解图:把“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九味中药放入《经法图》中:炙甘草[土中木]在“用土体”格中,柴胡[金中木]在“金体”格中,当归[水中木]、白术[水中土]二味药在“水体”格中,太子参[木中土]、橘皮[木中木]、制半夏[木中土]三味药在“用木体”格中,黄芪[火中土]、升麻[火中土]二味药在“火体”格中,绘制成《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证图》(图13),以该医方解析《经法“方证”图》:①、按五行相生相克律,火生土、土生金,土克水、木克土,土居中为“我”,火为“母”,金为“子”,“水”被我克,“木”则克我。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主口”,脾为土,脾病“用土体”;②、《经法图》中“用土体”格外所标之字为“化苦”,左转所注之症治为“除燥”,右转所注之症治为“除滞”;③、“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恶心呕吐1周入院。

入院后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

经血酮、血气分析检查,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为脾虚之症,脾虚用补法;《经法图》曰:“左转,阳进为补”,可知该方为补脾益气之医方,并知该方用补木壮土益水以制燥金之医理治法来处方遣药的,所治之症曰“燥”。

2、以图读方:“脘腹痞塞,食后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或顽固性便秘。

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恶心呕吐1周,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病。

脾(胃)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木、土大虚并水弱,而金则亢,强克脾土五行之水、火、土及木。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方中黄芪为火中土,炙甘草为土中木,太子参为木中土,橘皮为木中木、柴胡为金中木,制半夏为木中土、当归为水中木、白术为水中土,升麻为火中土。

以“土体”之母“火体”之重土扶助“土体”之虚土;以“土体”之子“金体”之木,扶助“土体”之虚木;以“土体”之木补扶“土‘本’体”之虚木;以被克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木、重土(水体之水生木体之木,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土、水;以“水体”之木、土反侮转化甘土中之金、木克苦水中之木、土,是方用“补木壮土益水以制燥金”也。

UC头条:汤液经法图(8):辛酸化甘,苦甘化咸,这都是啥意思?

UC头条:汤液经法图(8):辛酸化甘,苦甘化咸,这都是啥意思?

UC头条:汤液经法图(8):辛酸化甘,苦甘化咸,这都是啥意思?上一节课,我们讲了黄连阿胶汤是以补心为主的方剂,补心应以咸为主,但黄连阿胶汤的组方用药中并没有咸味药,而是以苦味药(黄连、黄芩)与甘味药(阿胶、鸡子黄)配伍,苦甘化咸的形式来实现咸补心的功效。

那么,为什么苦味药与甘味药可以化合为咸味药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讲的主角,五味配伍化合理论。

点击加载图片五味配伍化合(图源网络)(一)什么是五味配伍化合理论?其实就是在汤液经法图外侧标示的5个药味转化的信息,包括在肝木区域的“化甘”,在心火区域的“化酸”,在脾土区域的“化苦”,在肺金区域的“化辛”和在肾水区域的“化咸”。

那么,什么“化甘”呢?其实就是肝木区域的肝脏的补味(辛味)和泻味(酸味)配伍在一起,就能化生出甘味,简称为“辛酸化甘”或者“酸辛化甘”。

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五味配伍化合理论:肝木病证—辛酸化甘、酸辛化甘心火病证—咸苦化酸、苦咸化酸脾土病证—甘辛化苦、辛甘化苦肺金病证—酸咸化辛、咸酸化辛肾水病证—苦甘化咸、甘苦化咸其实,每一类病证的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其实就是前面讲过的补味、泻味和调味之间的关系。

例如,肝木病证的治疗原则是辛味补肝、酸味泻肝和甘味缓肝,而肝木病证的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就是,辛酸化甘。

这二者是统一的。

点击加载图片汤液经法图(小金药师)好,假如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大家会有什么想法呢?可能将信将疑吧。

接下来,我说说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五味配伍化合关系的想法。

第一个想法,这套五味配伍化合关系,以前在中药药性理论的课程上没有学过。

没错!这种五味之间的配伍转化关系是很独特的理论体系,之前少有耳闻。

第二个想法,为什么五味之间会有配伍化合的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如果我们直接采用烹饪的方法,等比例的调和前2种味道,很有可能会出现第3种味道。

举个例子,糖蒜。

大家都吃过糖蒜,糖蒜是什么味道的呢,是酸甜的嘛。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ru: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M";「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

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

新做杨氏汤液经法五角图

新做杨氏汤液经法五角图

新做杨氏汤液经法五角图上图实际上就是1、标明了25药精的具体位置2、指出体的含义为阴、为泻--阴退为泻指出用的含义为阳、为补---阳进为补3、把图中五除,五味的次序做了调整,这样五脏泻方前四位味药集中在对角线2侧,第5味是3、4味作垂线最远的1味了。

五脏小补方,小泻方药味也一目了然。

4、以肝脏为例,例如肝,辛补之,酸泻之,甘以缓之,用何具体药物也一目了然。

把流传错误没用的经法图,变成了一个实用的经法图图解经法之“阳进为补,其数七”(2011-08-06 21:49:19)此图具体大补肝汤的七味药如何对应“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1、诸药连成一线为顺时针阳进方向符合“阳进为补”2、大补肝汤七味药符合“其数七,火数也”3、诸药排列符合经法图所示箭头方向4、五脏大补方均适合此模式。

可以这么认为,此图为失传的25药精五行互含图。

图解经法之“阴退为泻,其数六”(2011-08-06 22:45:44)TE>TE>此图模式适合五脏大泻方辅行决25药精五行互含图(2011-08-06 03:06:58)此图我已创制10年,今日第一次公开,造福苍生。

它深刻揭示了一个大秘密。

有关五行阴阳的秘密。

转《内经》与《辅行诀》对比(2011-08-07 15:19:28) 《至真要大论》:木位之主,其写以酸,其补以辛。

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

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

金位之主,其写以辛,其补以酸。

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其补以苦。

《辅行诀》:木位之主,其补以辛,其泻以酸;火位之主,其补以咸,其泻以苦;土位之主,其补以甘,其泻以辛;金位之主,其补以酸,其泻以咸;水位之主,其补以苦,其泻以甘。

评:两者基本相同。

按《辅行诀》药理五行,酸属金,辛属木,甘属土,苦属水,咸属火。

同气为补,冲气为泻。

如此:木位之主,其补以辛,其泻以酸;火位之主,其补以咸,其泻以苦;土位之主,其补以甘,其泻以辛苦;金位之主,其补以酸,其泻以辛;水位之主,其补以苦,其泻以咸。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理解经方必须明晓内经五味功效:以此功效归纳入术数模型,得出五味补泻图诀,此图乃道家秘传,陶弘景据此化出汤液经法五角图:赤脚民医称此五味补泻为“五行颠倒诀”,古人云“明得五行颠倒颠,便是大罗仙”也。

帮助理解《辅行诀》五脏补泻方所用中草药,可以对照二十五味药精表,药精之说源自《桐君采药录》,你会发现经方家治病都会来来去去这么几位药,这就是经方家自己的药精表,仲景必然也有。

二十五味药精现代版本系张大昌追忆而成,原表如下:此表有些错误,原文处涂改有十处,很多学者认为可以文中诸多补泻方来校正原文,但是补泻方也是张大昌追忆而成,其草药排列顺序不一定就符合君臣佐使补泻规则,因此还得多方综合得出来,目前下面这个表比较符合辅行诀方规则。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

二十五味药精如同五脏之井荣俞经合-五五二十五输穴,总辖三百六十五味药,诸病通用。

犹如武林高手,只用一套太祖长拳,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一方,小泻肝汤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不差,更作服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这是经方的基本法则,然如何选合适药物,必合于病脉证为是。

“实则泄之,虚则补之”胁下痛,是枳实证。

腹痛,是芍药证。

胁下痛引少腹,是枳实与芍药合证。

枳实味酸,芍药味酸。

二味酸以泻肝。

补注:可以治疗胁下痛,腹痛的有多种药,但是遵循五味法则,必须选用酸味草药,因此需要知道草药的五味属性,这步浩大工程我们的先祖神农已经替我们完成了,我们只要用就行了。

酸乃金,肝欲实,以酸金泻之,此乃《难经》“木欲实,金当平之”,即乙庚之意也。

二味药中,根据“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那么显然枳实是君药,同分量的芍药是臣。

方中省略了一个证候,就是干呕。

这是生姜证。

一般标准的用语是“呕”用生姜,“干呕”是用干姜。

从五行学说谈《汤液经法图》及五输穴

从五行学说谈《汤液经法图》及五输穴

从五行学说谈《汤液经法图》及五输穴《汤液经发图》是《辅行诀》中比较核心的内容,《汤液经法图》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就是一个五味属性的五行生克制化图,即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

据此辛味长于宣散,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酸味长于收敛,有收敛、止汗、止泻等作用;甘味长于补益,有和中缓急等作用; 苦味长于泻火,有燥湿、坚阴、降泻等作用;咸味长于软坚,有散结、润下等作用。

运用取象比类的五行属性分类方法,以五行各自抽象的属性为基准,从中药五味各自的主要药物用途出发与此相对照,得出辛味属木、咸味属火、甘味属土、酸味属金、苦味属水的结论。

《辅行诀》曰: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

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

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以味为纲,主治为目这是《辅行诀》最为基本的一大特点,是贯穿《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基本组方法则。

五味与五脏通过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联系起来,不同的味对相应五脏的虚实病机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

更具体地说,即是以本脏之味补己之虚(如以辛补肝),以克己之味泻己之实(如酸泻肝),以己克之味缓本脏之急(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在此基本原则之下衍生出五脏大小补泻诸方。

在针炙疗法中,针炙学家将手足十二经的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五输穴与自然节令有其相应关系,与脏腑亦有相应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同气相求”,这种原则在针灸临床中经常可见。

“同气相求”疗法在五输穴的应用方面确实占有极重要的份量,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疗法。

五输穴相生疗法这是就五行相生关系发展的一种疗法。

《汤液经发图》是《辅行诀》之五行互含

《汤液经发图》是《辅行诀》之五行互含

《汤液经发图》是《辅行诀》之五行互含《汤液经发图》是《辅行诀》中比较核心的内容,目前还不能断定《汤液经法图》是出自汤液经法还是陶弘景,《汤液经法图》所包含的思想肯定存在于《汤液经法》中的,这样说的依据是:“汉晋,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

既然这些名医都“咸师式此汤液经法”,他们所师式的必定有一个理论体系,《汤液经法》的理论思想集中地表现在《汤液经法图》中。

《汤液经法图》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就是一个五行图,但所包含的思想就不那么简单了。

《汤液经法图》含有三个基本思想,他是在五行理论指导下的理论思想就不需要说了,三种基本理论思想是:一者五行互含;二者五味变化;三者补泻的理论思想。

这样的说法如果不加说明的话,容易被人认为是想当然的贴标签。

1、五行互含关于“五行互含”在《辅行诀》提到一次“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

虽然《辅行诀》只提到一次,但是“五行互含”的思想是《辅行诀》或者《汤液经法》中制方立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看一看《辅行诀》中对五味的分类,就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这就是五行互含,关于五行互含的理论及应用非常重要,目前只能从《辅行决》中见到,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才有了经方,对比后世制方理论,我们就可以看出经方的治方理论与后世的治方理论有很大差别,其一就表现在经方是应用五行互含的思想对药味进行分类认识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图释: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
肝德在散。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

以咸补之,苦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

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

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

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昆仑按:上图中东南方火位的“咸”与“苦”字的位置有误,当互相调换过来。

即苦字改为咸字,咸字改为苦字。

另,西北方缺字,有人考证,是“渴”、“悸”或“逆”字。

当以“逆”字义胜;以原图有“燥”字,其“渴”义已兼;而“悸”者,“逆”在其中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