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包括:
1.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引导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包括尊重历史、珍惜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初年的历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相结合。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另外,还要注重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历史文化活动,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感性认识和体验。
六、教学评价
本学期历史教学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兴趣。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以及参加历史文化活动的表现等。
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6、集体备课是一种强化教学质量的方式,可以让教师之
间互相研究,共享资源,取长补短。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7、上公开课和听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
摩他人的教学,课后进行评议,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012---2013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124---201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即封建社会的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市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教学重难点:本册主要重点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发展。
四、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人数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 、教材分析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
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
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
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
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
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
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
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
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能力和知识:1. 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七年级历史下册各个章节的内容;3. 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以下章节:1. 第一章:早期人类社会2. 第二章:古代文明发展3. 第三章:我国古代社会4. 第四章:中世纪欧洲5. 第五章:非洲的王国6. 第六章:古代亚洲每个章节将通过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和讨论、案例研究等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学生将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2.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及其影响;3.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4.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和互动讨论,以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3. 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历史案例,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历史考察、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3. 作业和测验:设置适当的作业和测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实践活动报告: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后需提交相应的报告,评估他们在实践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日程安排下面是本课程的大致日程安排:参考资料1. 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2. 其他参考资料:历史教学辅助书籍、相关互联网资源等。
以上为《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的完整版。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祝教学顺利!。
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计划(19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计划(19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规划篇1一、工作目标本学期,学校依据教育局根底教育科最新一年工作思路“以实施素养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奠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努力开创我县根底教育新局面”为工作重点和目标,作为一线教学的实践者,我将深入学习课堂常规,并将其转化成课堂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七年级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课题《七年级历史学科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讨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连续采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2、关注学困生,帮忙他们学有所得。
关注智优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力量。
为今后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三、学生状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对新课程具有新奇感,对本学科学问感兴趣,有肯定的学习动力。
然而,由于教材呈现方式的更新和教材体系的重组,对于理解、分析力量远远不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或许会有肯定的难度。
七年级学生学习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七年级学生数较少,男女比例均衡,便于教师教学环节的操控和治理。
四、详细工作及措施:1、备课在我校活页教案书写日渐成熟,结合我的课题,对试验教案进展改动,本学期连续撰写课题试验教案。
并严格遵守教学常规的`规定,仔细备课,保证教案的数量和质量。
严格根据学校教学规划要求备课:①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都有书面的教案。
②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
利用学案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③每节课仔细确立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④每单元写教学反思、准时写试验后记。
每5课时一个试验后记。
2、上课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展,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删除教学中的无效环节。
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优秀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优秀5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共11个班共有641人,各班学生基础和语文能力差异较大,特别是普通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差。
一部分学生灵活一些,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
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
二、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
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本册名着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
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16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16篇)七班级历史下册教学打算〔精选16篇〕七班级历史下册教学打算篇1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同学对中国古代史已经有所了解,对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基本熟识,基本把握了历史人物、历史大事的学习技巧。
对人类历史的进展也产生了深厚的学习爱好,是他们头疼的是历史时间的记忆和把握,这个需要引导和理解记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连续引导他们走进历史,爱上历史。
二.教学目标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同学进一步把握重要的历史大事、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进展趋势,熟悉历史进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殊注意同学力量的培育。
留意培育同学的制造性学习力量;解读、推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力量;进展同学的历史思维力量;培育同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对同学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同学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进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提高同学学习历史的爱好,转变同学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5、从严治教,提高成果。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课程一共包括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繁华与开放的社会”。
教科书内容的支配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华”与“开放”。
“繁华”与“开放”,是反映一个主动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
为了突出主题“繁华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夫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夫战斗等传统教材常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其次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进展”。
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进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
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华”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
这里“民族关系的进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冲突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次教学计划涵盖七年级历史下册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内容为:《大航海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国古代科技》、《明清社会》、《日本在中世纪时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了解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成果,掌握明清时期社会的基本情况。
3.了解日本在中世纪时期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大航海时代的意义和影响,了解中世纪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
2.能够描述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分析明清时期社会和经济的状况。
3.能够分析日本在中世纪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历史地位。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提高历史素养。
3.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章《大航海时代》本章主要内容为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包括欧洲经济文化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等。
同时本章也将涉及与中世纪欧洲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本章需要教授3课时,具体安排如下:课时内容教学目标第一课欧洲大航海时代概述理解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时第二课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了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经济、文化、社会时背景和影响第三课时与中世纪欧洲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和文化特点第二章《中世纪的欧洲》本章主要内容为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包括封建制度、教会权力、城市和贸易、文化发展等。
同时本章也将涉及与中世纪欧洲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本章需要教授4课时,具体安排如下:课时内容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中世纪欧洲社会和政治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变化和封建制度第二课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作用了解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和影响第三课时城市和贸易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和贸易发展第四课时文化发展了解中世纪欧洲文化发展和影响第三章《中国古代科技》本章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事件;2.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4.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了解夏、商、周等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 分析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状况- 学习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形态;- 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了解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的联系及其对经济的贡献。
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社会文化- 学习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 探究古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分析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第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鉴赏经典文化作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策略:1.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启发式提问: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搜索答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历史文化体验活动:举办历史文化展览、观影活动、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2.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测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课堂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展示、个人报告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综合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考量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1.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认真贯彻历史课程基本理念:初中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教师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形成崇尚科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教学主要内容:本学期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主要讲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三、四、五阶段,即封建社会的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在中国历史中占重要地位。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本册主要重点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发展。
难点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掌握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难点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通读。
四、现状分析:七年级有四个班的学生,面对考试的课程,还没适应过来,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但从一个学期的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本学年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时间线和重要历史事件。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方法。
二、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学期:中国古代史概述,包括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等。
2. 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概述,包括清末民初、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评估1. 期中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课堂小测、作业和课外阅读,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反映能力。
3. 学生展示和讨论,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其他教学安排1. 安排历史文化活动课,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
2. 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 配合语文、艺术等学科,开展跨学科的历史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对历史的综合认知。
六、教学成果和展望1. 通过本学年的历史教学工作,希望学生能够对中国历史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态度。
2. 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的兴趣,主动了解中国历史,积极参与历史文化活动。
3. 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历史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好地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5篇,希望大家喜欢!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
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方面。
认真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
忠诚于教育事业,立足教坛,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强自然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开辟教学改革新领域,进一步让自然教学成为实施素质的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1、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我决定做好下面的工作: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3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3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七年级历史下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节历史课程主要围绕着中国古代史展开,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掌握古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使他们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古代史。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包括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二是秦朝统一中国,包括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和对外对内的政策措施;三是西汉的王朝建立,包括汉文帝文景帝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和认识,使他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以及汉文帝和文景帝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展示和激发学生兴趣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讲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古代社会的主要特点进行思考和分析;其次,通过讨论,组织学生参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展示,利用图片、实物、文献等展示手段,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 用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
3. 组织学生参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利用图片、实物、文献等展示手段,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5. 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6. 结合历史事件和人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指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7. 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期是新生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在本学期,我们将学习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
下面就根据学校的布置并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本着教学与教研相结合的原则,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历史新课标》为依据,推进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任教能力,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建立高效合理的课堂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和各种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无论在学习方法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青春期的特征决定了初中生在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因此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认真分析其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1、完成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全市统考所教各班成绩排在年级前列,使整体成绩进入全市优秀行列;3、教材分析:本册共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点要掌握隋唐时期繁荣的具体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尽量采用多媒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繁荣有感性而清晰的认识。
第二单元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重点要掌握民族关系的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内容较抽象,我会以图片及视频等形式来创设情景,充分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
第三单元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重点是这个历史阶段的历史特点。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重要史料,进而分析比较出中国落后的原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提高能力。
我是一名新教师,教学经验较少,这就需要我迅速提高自身的能力,尽快精通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进行听课,使自己早日成为合格的教师。
2、转变观念,着眼未来。
随着我校教学设计研究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我深刻地认识到教研完全可以融合到教学中,只有转变自己陈旧的观念,才能进步,才能不被淘汰。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 《新起点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新起点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章《中国古代的文化》
3. 《新起点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社会》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
2.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如文学、诗歌、戏曲等;
3. 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如宗法制度、社会等级等。
三、教学重点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古代中国的文化;
3. 古代中国的社会。
四、教学难点
1. 掌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掌握古代中国的文化;
3. 掌握古代中国的社会。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
2. 采用研讨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
4. 采用游戏法,让学生通过游戏体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
3. 研讨:让学生就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进行讨论。
初一下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初一下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一、教育教学目标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尊重的文化。
因此,我作为一名初一下册历史教师,我将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了解历史知识为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2.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长河,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3.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理解和分析现实问题;4.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概述、古代史、中世纪史、现代史等内容;2. 教学内容将以中国历史为主,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思想为主线,梳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体脉络,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中国历史。
3. 在教学内容中,我将注重传统文化、艺术和科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经典。
三、教学方法1.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践法、情景再现法、游戏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 鼓励学生多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利用历史文献和文物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3. 增加实地教学和户外教学活动,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五、评价方式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2. 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性思维;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育教学管理1. 课前准备,提前备好教案和教学材料;2. 注重教学进程的掌控,及时调整教学计划;3. 常规进行学情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关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状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
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文化自觉;3.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和习惯;4.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2.《世界古代史》3.《中国近现代史》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思考历史问题;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历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2.《世界古代史》中的重要文明和文化;3.《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思潮。
五、教学安排1.第一周:复习与预习1.复习暑假的历史知识,检查学生的基础;2.介绍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第二周至第四周:《中国古代史》1.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重要历史事件;2.分析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3.进行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的小组研究和报告。
3.第五周至第八周:《世界古代史》1.介绍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2.分析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3.进行世界古代文明的展示和交流。
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中国近现代史》1.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思潮;2.分析近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3.进行近现代历史事件的讨论和辩论。
5.第十三周:复习与总结1.对本学期的历史学习进行复习和总结;2.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学生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2.学生自评互评:通过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提升;3.学生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历史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3.网络资源和历史博物馆等实地考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执行时间:2012年上学期
学校:沅江市南洞庭中学
执行者:练兵
执行年级:七年级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七年级1个班历史,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这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了从隋朝建立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三个单元,共二十四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课程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重点: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宋元经济重心南移。
2、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宋元时期经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关系的发展。
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的历史巨变。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
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议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
六、教研教改课题和活动:
怎么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进度
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1 2.7---2.11 预备周,开学准备工作1
2 2.12--2.18 第1.2课,开运河,创科举。
贞观之治。
2
3 2.19--25 第3.4课,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2
4 2.26---3.3 第5.6课,唐代的中外交往,隋唐的科举制度 2
53.4--3.10 第7.8课隋唐的文学艺术编辑历史手抄报2
6 3.11---3.1
7 单元综合复习考试2
73.18—3.24 第9 .10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宋金对峙2
8 3.25--4.31 第11.12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2
9 4.1---4.7 第13.14课宋元的科举技术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2
104.8---4.14 复习练习
2
114.15---4.21 期中考试2
12 4.22---4.28 第16.17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2
13 4.29---5.5 第18.19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 2
14 5.6---5.12 第20.21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绘制历史插图 2
15 5.13---5.19 第22课盛世危机2
16 5.20---5.26 第23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2
17 5.27---6.2 第24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 2
18 6.3---6.9 单元综合2
19 6.10---6.16 练习、复习2
20 6.17---6.23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