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开展2011年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宁波市2011年高级工程师评审结果公示
2011年度高级工程师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序号姓名单 位1陈公一慈溪三环柴油机有限公司2田赡民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3景全社慈溪市科生电器有限公司4王冬群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5沈爱苗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6童郁彬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沈旭辉奉化市广播电视中心8黄铭均奉化市广播电视中心9路波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0江涛利华(宁波)羊毛工业有限公司11卫国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12杜海宪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13赵狄宁波北仑岩东排水有限公司14段江宁波东海蓝帆科技有限公司15杜勤磊宁波东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16王春波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7郑振杰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8刘玲月宁波钢铁有限公司19韩文有宁波钢铁有限公司20李军德宁波钢铁有限公司21王增波宁波钢铁有限公司22忻建宁宁波港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23高守进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4邹国栋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5邬稷耀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6茅世荣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27王东升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28刘 江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29史兆富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30王宇宁波广播电视发射中心31戴宏斌宁波广电集团播控中心32吴晓漪宁波广电集团技术中心33张绍纯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34万震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35林国勇宁波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36韩文明宁波宏协离合器有限公司37谢迪艳宁波江北华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8王在伟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39钱志挺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0王惠新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41张亿储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42董秋琴宁波理工监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徐斌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44王启宏宁波宁兴液化储运有限公司45陈军宁波人民广播电台46丁小敏宁波人民广播电台47李陆宝宁波荣山新型材料有限公司48戴如吉宁波锐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9徐本祥宁波神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50马萍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51陈姗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52邵丽萍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53黄志刚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54刘维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55陈书义宁波市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6杨波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57沈国莲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58史海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59朱伟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60刘凤云宁波市鄞州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61杜楠雅宁波市鄞州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62李向军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63张慧宝宁波帅康热水器有限公司64张健宁波双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5王开拓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66张明宁波天安生物材料限公司67郑丽娟宁波天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68王国军宁波王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9胡红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70陈亮宁波西田信染织有限公司71吕伟玲宁波西田信染织有限公司72程俊峰宁波怡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3申海宁宁波远大成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4赵淑丽宁波远大成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娄幸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76邓洪龙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77张欣华宁波志华化学有限公司78沈娥芬宁波致富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9沈建华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80刘清明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81魏章芬宁波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82陈兴稳宁海县胡陈港工程管理处83樊建荣日升集团有限公司84潘永成日升集团有限公司85冯叶青萨基姆移动电话 研发(宁波)有限公司86叶逢春余姚市广播电视台87马国伟余姚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88黄建业余姚市生产力促进中心89盛雷军浙江波威钢构有限公司90解宏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1刘榛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2宋耀军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3陈振迪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4崔建辉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5姚亮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6何晓新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7陆均林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8徐浩翔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99邱利锋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100闻人红雁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101王晓红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102姜正荣浙江迈新科技有限公司103朱本船浙江造船有限公司104邬杨彪浙江造船有限公司105沈建斌浙江造船有限公司106陈春喜浙江造船有限公司107梁新忠浙江造船有限公司108傅景涛镇海广播电视台109刘华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10黄卫存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11杨志坚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12袁永春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13何永红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114杨希霞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115杨升波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宁波市电网建设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宁波市电网建设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2•【字号】甬政办发[2012]63号•【施行日期】2012.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宁波市电网建设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甬政办发〔2012〕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2011年,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广大电网建设单位周密部署,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电网建设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经各地、各相关部门组织推荐与市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考评和审核,并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授予海曙区政府等27家单位“2011年度宁波市电网建设优秀单位”荣誉称号,授予鄞州区政府“2011年度宁波市500千伏项目推进奖”,授予周宏辉等49人“2011年度宁波市电网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全市电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一二年四月十二日附件:2011年度宁波市电网建设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一、电网建设优秀单位海曙区政府、海曙区发改局、海曙供电局、江北区政府、慈城镇政府、慈溪市国土局、观海卫镇政府、鄞州区供电局、镇海供电局、九龙湖镇政府、北仑供电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泗门镇政府、余姚市规划局、奉化市供电局、奉化市规划局、江东区发改局、宁海县重点办、象山县供电局、宁波杭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和行政审批局、梅山保税港区建设管理局、宁波国家高新区规划分局、市发改委、宁波电业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二、电网建设突出贡献单位500千伏项目推进奖:鄞州区政府三、电网建设先进个人周宏辉(海曙供电局)、郭保荣(海曙区府办)、曹新平(海曙区发改局)、何慧刚(海曙区南门街道)、步捷(江北区洪塘街道)、林松娟(江北区发改局)、罗玉纯(江北供电局)、莫晓倪(慈溪市规划局)、邹晋(慈溪市府办)、戎建忠(慈溪市龙山镇)、钱磊(鄞州区重点办)、黄烈(鄞州区鄞江镇)、阮建明(鄞州区高桥镇)、胥坚勇(镇海供电局)、高卫平(镇海区九龙湖镇)、傅建峰(北仑区发改局)、陆忠兴(北仑区小港街道)、沈小坤(余姚市陆埠镇)、高补林(余姚供电局)、胡孟军(奉化市裘村镇)、卓东(奉化市供电局)、严娜(江东区规划分局)、牛铮(江东供电局)、杨谋广(宁海县西店镇)、王伟军(宁海县供电局)、周良虹(象山县府办)、黄晟贤(象山县丹西街道)、徐达立(宁波杭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和行政审批局)、陈振虎(宁波杭州湾新区供电局)、忻洪巨(市规划局梅山分局)、郭彬(宁波国家高新区经发局)、徐宏(大榭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蒋庆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局)、夏世海(东部新城指挥部建设管理处)、朱丽丹(市规划局保税区分局)、吴霞(市发改委)、高颖(市发改委)、高海军(市重点办)、姚艳(宁波电业局)、钱凯(宁波电业局)、华建良(宁波电业局)、田小茸(市规划局)、王钰(市规划局)、俞义(市国土资源局)、岳璟(市环保局)、单继诚(市政府办公厅)、徐孝昶(市政府办公厅)、方佳良(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蔡辉(宁波市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1.了解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和与客户的沟通,企业可以获得对产品或技术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2.建立创新团队:企业需要组建一支专门负责技术创新的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他们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文化和氛围:企业应该培养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和氛围。
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观点,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给予他们实施创新的机会和支持。
4.资金投入:技术创新需要资金的投入,企业应该合理安排预算,并确保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项目。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
5.加强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
可以建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引进高水平的研发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实验设备和研发工具,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6.开展技术合作和联盟:技术创新往往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和共享资源。
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
7.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
企业应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防止他人侵权和窃取商业机密,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
8.推动技术转化和应用: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停留在研发阶段,更重要的是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企业应该积极推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在产品开发、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化。
9.建立技术创新评估和奖励机制:企业可以建立技术创新的评估和奖励机制,通过对创新成果的评估和认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0.持续改进和学习: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演进和迭代的过程。
企业应该建立学习型组织,定期进行技术创新的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不断改进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总之,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1年度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附件2011年度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杭州人本电机轴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杭州东城电子技术中心浙江宇天科技技术中心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汉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杭州嘉隆设备研发中心杭州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杭州新晨颜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浙江海森针织机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全兴精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海圣医用耗材技术中心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技术中心浙江恒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濠泰工程机械企业技术中心浙江陀曼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久盛电气企业技术中心湖州丰泰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七星电容器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长兴云峰炉料企业技术中心嘉兴上扬企业技术中心浙江比华丽智能控制仪表技术中心嘉兴市佳乐科仪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浙江神州毛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浙江港龙新材料技术中心浙江敦奴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嘉兴市华特机电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衢州江河水利翻板闸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欧派木质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浙江天际互感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味老大技术中心苏强格企业技术中心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台州裕龙散热器、冷却器技术中心云鹏海洋食品技术中心浙江中联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台州信溢技术中心浙江天际橡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新世纪光电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红黄蓝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浙江一鸣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三浃包装企业技术中心神硅新能源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温州市恒星烟具眼镜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巨邦智能电气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耀华电器集团乐清电器研究所温州松浦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浙江金鹰高速数控制罐机械研发中心浦江伯虎链条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开尔搪瓷复合板及搪瓷釉料企业技术中心浙江驰江工贸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武义现代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浙江浦江中星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酿造技术研发中心缙云县仙都蜂业有限公司蜂产品技术中心浙江佰心木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浙江木佬佬玩具工艺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浙江固特气动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市企业工程(技术)中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运行情况评价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企业登记管理
【发文字号】甬科高[2010]21号
【发布部门】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宁波市经济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3.25
【实施日期】2010.03.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运行情况评价
工作的通知
(甬科高[2010]21号)
各县(市)、区科技局、经发局(发改局,科工局):
自2007年市科技局、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07年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运行评估结果的通知》(甬科计〔2007〕175号)以来,我市部分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运行已满三年。
根据《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修订)》(甬科计〔2008〕110号)规定,决定开展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运行情况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对象
2007年以前(包含2007年度)由市科技局、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认定的、至2009年底未被取消资格的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但已经列入省科技厅或省经信委建设计划、至2009年底未被摘牌的省级中心,不参加本次评价。
<。
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附件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一)一般项目L2014A001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陈谷纲,浙江大学L2014A002数据标准化对医保服务提升作用研究,梁俊,浙江大学L2014A003浙江省大病保险与长寿风险相关性研究,刘晓婷,浙江大学L2014A004大学生职业未决影响因素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陈国宏,浙大城市学院L2014A005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调研分析,胡哲,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6在杭高校大学生创业企业存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叶城均,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7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效应研究,吴莉云,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8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探索,周炳,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9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何星舟,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10双重产业转移中长三角地区代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对策研究,王晓萍,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1大学生就业创业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周翔,浙江工商大学L2014B012基于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吕阳,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立体模式构建,周钰,嘉兴学院L2014A014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管理现状及其治理研究,潘敏,绍兴文理学院L2014A015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研究,胡芳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6浙江省大学生小微型创业风险评价模型及管理方式研究,陈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7区域性创业文化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融入机制研究——以浙商文化为例,邱雷鸣,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8基于“两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谢云锋,丽水学院L2014A019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郑秀梅,丽水学院L2014A020基于法律风险视角的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研究,林朽,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1基于“虚拟学院”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实践研究,方义桂,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2文化产业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研究,吕朝亚,浙江科技学院L2014A023高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准入匹配的比较研究,王媛,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4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基于融入度测评视角,黄小灵,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5文化学视角下体育行为对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余新苗,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6浙江省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叶丽娜,杭州万向职业技术院L2014A027应用大数据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路径研究,陈红敏,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8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徐军,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9基于校企互惠式合作提升高职生职业能力的途径研究,范黎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0高校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陈林,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1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王一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2和谐视阈下民企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的研究,王立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3企业年金的法律支持制度研究,王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4“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吕侃徽,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5电子商务环境下促进高职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的实证研究,吴红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6浙江省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王益尔,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7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包卫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8浙江省研究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以体育硕士为例,张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9浙江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培训体系研究,姚向珍,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0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姜明伦,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1浙江地方政府提高劳动收入比重的职能定位研究,赵洪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2我省90后农民工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饶君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3收入来源对浙江居民收入增长贡献度研究,王生云,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A044医疗保障对重大传染病诊疗补助状况及对策研究,陈松华,省疾控中心L2014A045“用工荒”背景下的柔性化管理研究,张建华,广厦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6浙江省高校微信就业平台建设研究,李佳佳,浙江传媒学院L2014A047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王凌,宁波市委党校L2014A048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子分析及模型构建,于施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9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路径研究,张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0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朱伯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1浙江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研究,王瑞荣,绍兴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2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研究,王海红,浙江越秀外语学院L2014A053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创业模式与平台研究,袁江军,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4“售后服务”视角下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张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5教育生态理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何雪莲,衢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6完善创业制度环境促进青年群体创业,董叶英,省就业局L2014A057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问题研究,黄佳莺,省劳科院L2014A058浙江省技工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王丽慧,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L2014A059创新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研究,曹永平,杭州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0完善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研究,曹挺,临安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1初创业者创业导师选择“双向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王海波,长兴县人力社保局(二)资助项目L2014B001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张林,杭州市就业局L2014B002浙江大学生创业激励政策研究,胡晓东,江干区人力社保局L2014B003浙江省创业促进就业政策体系评价——以绍兴市为例,邵泓,绍兴市就业局L2014B004创业生态链、创业聚集与创业发展研究:机理分析与案例比较,黄宾,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B005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浙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于海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B006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学院二、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类(一)一般项目1.公共行政管理与服务R2014G001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府市场边界界定与公立医院发展, 程小平,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R2014G00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适度规模探索——以杭州市12333为例,郑晓哲,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咨询服务中心R2014G003基于逻辑框架法的政府投入人才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翁曦勉, 浙江工业大学R2014G004政府化解网络舆情能力研究, 方海涛, 嘉兴学院R2014G005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和措施研究——以宁波为例, 张陶然, 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06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比较及优化研究——以浙江省地方政府购买社区服务为例,马隽, 浙江工商大学R2014G00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 胡榕, 浙江农林大学R2014G008基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视角的基层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韦余东,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2014G009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研究, 洪赞, 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G01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典型案例, 崔起凡,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4G011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失位研究, 韦晓蓓, 浙江财经大学R2014G012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研究, 邵阳,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2014G01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以宁波为例, 葛红军, 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14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机制及协同发展研究, 蔡伟, 宁波工程学院R2014G015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新探讨, 杨宁, 浙江海洋学院R2014G016城市品牌视角下地方政府在企业人才引进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 陈翔,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G017大学生“村官”成长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严勇杰,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人才与人才队伍建设R2014R001校企联盟互动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为例, 胡蝶,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2基于战略缺口理论的“职业适应性”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梁辰浩,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3企业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孙颖,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04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李东华, 浙江工业大学R2014R005基于CBE模式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吴晓涵,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6浙江省旅游企业人才安全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田佳,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7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基于产学合作视角, 周鸣阳,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8温州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及其创新人才支撑体系研究, 董黎晖,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R2014R009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育及国际经验借鉴,王扬眉, 浙江万里学院R2014R010浙江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主体的互动与协调研究, 贺武,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2014R011职业教育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祝蕾,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2基于外贸风险防范的高层次外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 邵作仁,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3基于“现代学徒制”实施环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胡俊,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4“五位一体”促进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研究, 杜金玲,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5基于转型升级的浙江高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刘君,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6基于胜任力体系的浙江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研究, 魏晋童,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7高端领军人才项目产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刘莉,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8校政企研协同参与的行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王妙娟,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R2014R019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许锁迪, 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0浙江外贸型人才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耿浩, 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1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 陈秀,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2电子商务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生成路径研究, 龚松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3浙江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协同成长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陈婧,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4杭州IT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和校企深度合作实证研究, 李清平,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5高职院校工业设计类人才培养研究, 钱慧娜,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6小微企业软件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对策研究, 朱涛,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7浙江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傅玳,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28基于“产教融合、校企互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提升体系研究, 温雷雷,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9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赵晶, 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4R030区域创意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研究, 朱淑珍,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1人才集聚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张鹏,浙江传媒学院R2014R032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措施的测量、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 廖中举, 浙江大学R2014R033浙江省中小企业人才开发投入激励机制研究, 陈汉君,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4人才增长因素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中的定量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朱丽萍, 宁波大学R2014R035浙江动漫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供给机制与人才成长环境优化研究, 张月月, 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6义乌企业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动态对接的策略研究, 崔轩玮, 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7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建设研究, 李茂松,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8高校跨文化人才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谢怡, 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39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一, 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40 “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罗水秀,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41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评估研究, 陈水良, 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2 “人才特区”建设与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研究, 潘源源, 温州龙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3舟山群岛新区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研究, 钟淼, 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4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龚琦, 安吉县社保局R2014R045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管瑜珍, 浙江警察学院R2014R046企业高技能人才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鲍国荣, 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7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与效能研究, 丛国栋, 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8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研究, 夏江峰, 杭州师范大学R2014R049企业人才安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章迪平, 浙江科技学院3.人事工作与制度改革R2014S001推进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研究,陈荣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2014S002 EAP在浙江民办高校的应用研究,原伟霞,浙江树人大学R2014S003浙江省属高校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童珊珊,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4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背景下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罗斌,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5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成效与对策研究——以湖州市为例,任强,湖州师范学院R2014S006基于能力和业绩评价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陈慧,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2014S007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崔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08博士后研究人员绩效评估方法研究,齐嘉阳,浙江中医药大学R2014S009高校人力资本绩效考核研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林慧,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0岗位设置改革视角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张道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1人力资源视角下的高校职工激励研究,张妮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2高校人事代理制度优化管理探析,范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3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过程化”培养与鉴定模式研究,王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4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创新驱动研究,黄莉,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师发展中心R2014S015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大学英语教师为例,黄乐丹,中国计量学院R2014S016岗位聘任制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准入及退出机制研究,姜艳,浙江理工大学R2014S017基于产业升级的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郑文君,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8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信用评级方法研究,陈树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S019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马晓芸,浙江农林大学R2014S020宁波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林雅莲,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资助项目R2014Z001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保障理论研究, 米红, 浙江大学R2014Z002政府推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 杨晓刚, 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03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研究, 瞿孝志, 杭州城市学研究会R2014Z004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 童嘉, 浙江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R2014Z005高层次人才向创新驱动一线集聚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 颜青,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6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研究, 张湖东, 浙江财经大学R2014Z007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流动、竞争、激励机制研究, 张清阳,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8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黄菊火,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R2014Z009浙江产业集群对高层次人才驱动聚集效应研究, 张帆, 浙江工业大学R2014Z010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研究, 陈旭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2014Z011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研究, 梅胜军, 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12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标准研究, 殷宝庆,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08〕50号)精神,为切实加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更好地培养、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建设目标。
以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等为依托,以科技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应用、新兴产业推进为目标,以新产品研发、新成果转化、新技术应用为任务,努力到2020年建设40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灵活、持续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明显的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第二条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申报条件(一)创新能力1、申报企业在宁波注册,企业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属于市以上领先水平。
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达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要求。
2、团队能持续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研究方向与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紧密结合。
(二)人才队伍1、所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较好的战略视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发展。
2、团队具备连续3年以上合作基础,并持续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团队成员具有合理的专业、年龄和梯队结构。
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原则上都要求为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团队中其他长期从事创新研究和实践人员不少于10人。
3、团队带头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造诣,具有较强的创新思想、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
一个团队一般只设一名带头人。
同一团队带头人不得申请两个及以上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4、创新团队及其所在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认可度较高,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1年浙江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公示名单
湖州双力自动化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 湖州金科石英有限公司 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浙江分公司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浙江分公司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浙江分公司 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浙江分公司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浙江分公司
苍南县(4 家)
浙江天信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魁星电气有限公司 温州市华龙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九龙塑胶有限公司
湖州市 26 家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市本级(14 家) 浙江湖州新京昌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海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屹立电梯有限公司 莱茵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浙江怡达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沃克斯(中国)有限公司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浙江分公司 湖州正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嘉兴市新缆电缆有限公司 浙江龙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弘扬无纺新材料有限公司 嘉兴市捷豪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亿缙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浙江华东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嘉兴麦宝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桐乡市求真会计师事务所有 限公司 嘉兴百索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 嘉兴百索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 浙江昌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 浙江新联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 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 公司 嘉兴中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 浙江新联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
125
浙江宝利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26 127 128
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力聚热水机有限公司
129
宁波市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
宁波市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名单(8家):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4、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5、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6、宁波金田铜业股份公司7、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8、宁波圣龙(集团)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名单(72家):1、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3、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4、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5、宁波球冠电缆股份有限公司6、宁波库柏耐吉集团有限公司7、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8、惠康集团有限公司9、奇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10、宁波海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11、宁波继明电器有限公司12、宁波奇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13、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14、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15、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16、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17、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18、公牛集团有限公司19、宁波协诚电动工具有限公司20、浙江造船有限公司21、宁波维科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23、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4、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7、宁波合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9、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2、宁波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33、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4、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35、宁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36、宁波吉品信息互连工业有限公司37、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38、得力集团有限公司39、宁波志清实业有限公司40、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41、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42、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43、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44、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45、宁波华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46、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47、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48、宁波宜科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9、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50、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1、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52、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53、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4、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55、宁波雅戈尔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56、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57、宁波王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8、宁波云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59、帅康集团有限公司60、舜宇集团有限公司61、浙江达可尔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62、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63、宁波安拓实业有限公司64、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65、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66、宁波明欣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67、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68、宁波达尔轴承有限公司69、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70、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71、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72、宁波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宁波市2010年评价合格的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2008年度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2009年度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2010年度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2011年度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2012年市级企业技术工程中心名单。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宁波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宁波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3.01.18•【字号】甬科高〔2023〕8号•【施行日期】2023.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宁波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甬科高〔2023〕8号各区(县、市)科技局、开发区(园区)管委会科技管理部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甬政发办〔2022〕51号)精神,市科技局研究制定了《宁波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1月18日宁波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我市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建设,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甬政发办〔2022〕51号)精神,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宁波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是市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在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市级研发机构,是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引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创新力量。
第三条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一)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三)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合作。
第四条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负责我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认定、服务监管等工作。
第五条各区(县、市)科技局、开发区(园区)管委会科技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办法,负责辖区内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推荐、管理等工作。
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管理暂行办法
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6.12.21•【字号】甬科高[2006]161号•【施行日期】2006.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甬科高[2006]161号)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6]6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见》(甬政发[2005]73号)的精神及《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第30号令)等有关规定,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规范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认定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中心。
组建中心旨在强化高新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形成和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加速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技术支撑和优化的运行机制。
第三条中心在企业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科研开发实体或组织。
第四条中心的主要任务(一)为企业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应用高新技术对企业的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对企业引进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二)组织和运用国内外的技术和智力资源,开展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同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三)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开展人才交流和合作,培训企业、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委托的相关研究开发、试验、测试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第五条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6月15日,中心实行企业自愿申请制。
2011年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
鄞州区科技局
75
宁波明泰流量设备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明泰流量设备有限公司
镇海区科技局
76
宁波海德氨基酸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市镇海海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镇海区科技局
77
宁波石化建安节能设备工程技术中心
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镇海区科技局
78
宁波汉博汽车电子接触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汉博贵金属合金有限公司
宁波富斯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鄞州区科技局
67
宁波伊司达电动工具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伊司达工具有限公司
鄞州区科技局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单位名称
归口部门
68
宁波雪利曼汽车仪表电子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市鄞州雪利曼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鄞州区科技局
69
宁波佳利来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市佳利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鄞州区科技局
70
宁波伊特赛糖果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高新区科技局
109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杭州湾新区经发局
110
宁波金凤焊割机械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金凤焊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杭州湾新区经发局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单位名称
归口部门
111
宁波再生涤纶短纤维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杭州湾新区经发局
112
宁波恒力达科技电测量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澳玛特高精冲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北仑区科技局
92
宁波金融信息服务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市资金清算中心
江东区科技局
93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申报2011年度宁波市建设科技项目的通知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申报2011年度宁波市建设科技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字号】甬建发[2011]39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申报2011年度宁波市建设科技项目的通知(甬建发〔2011〕39号)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建设系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科技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我市建设科技事业进步,按照“三思三创”主题活动和“六个加快”战略要求,根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我委对建设科技工作部署安排,现就组织开展2011年度全市建设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重点内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研究,以节能为重点、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并举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新农村建设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建筑用能管理技术,建筑地基与结构技术,智慧技术体系,信息化应用技术,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等。
二、申报要求(一)申报项目应符合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积极作用。
(二)以管理研究为主的软科学研究,应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和规划等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课题研究。
(三)以技术、产品开发为主的“四新技术”项目,应解决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对行业技术进步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开发基础,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三、申报材料(一)填写《宁波市建设科技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可以登陆“宁波建设网”查阅文件并下载申报表(按格式打印一式八份)。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总结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本文总结了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为其他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
成果总结1. 建立创新团队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创新团队,从内部选拔和外部引进了一批技术精英。
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开展研发工作。
2. 优化技术创新流程企业建立了科学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明确技术创新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
通过制定规范、标准和指南,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3. 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转移。
通过与学术界的合作,企业可以获取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4. 推行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企业建立了知识管理平台,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传递。
通过培养学习型组织的文化,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
5. 开展国际合作与开放创新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海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伙伴关系。
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源,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面临的挑战1. 人才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往往稀缺且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以保证团队的技术实力。
2. 企业文化和创新氛围的培育创新需要一种开放、包容和鼓励失败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氛围。
企业需要积极培育这样的文化和氛围,让员工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3. 风险管理和知识保护技术创新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如技术失效、知识泄露等。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知识保护机制,以降低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持续发展。
2. 加大投入和支持企业将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企业创新团队构建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企业创新团队构建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企业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团队的构建和技术创新能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企业创新团队构建1. 企业创新团队定义企业创新团队是由一组具有不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员在特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某项创新项目的团队。
企业创新团队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多学科融合、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
2. 创新团队成员在企业创新团队的构建中,不同成员的角色不同,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个人特质也不同。
创新团队成员可以大致分为创新型领袖、技术专家、市场推广人员等多个类型,其中创新型领袖是最核心的成员,尤其要具备开拓性、领导力、交际能力、快速决断等能力。
3. 创新团队构建企业在组建创新团队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特性和创新项目的类型,确定团队的组成、范围和职责分工等方面,并通过有效沟通和知识分享,确保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协作。
4. 创新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管理是企业创新团队构建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创新团队管理中,需要强调团队成员间的互动、创新项目的目标、重点和时间计划的制定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对创新团队的成员进行关心和支持,包括团队培训和成员间的沟通,确保项目的实施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技术创新能力研究1. 技术创新能力的意义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来的重要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可以在产品研发、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也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并提高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
2. 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要素的配合。
在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中,一般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识别、技术创新能力评估等多个方面。
3. 技术创新能力评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重要工作,也是企业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企业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企业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企业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一、市场洞察与用户需求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首先需要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了解用户痛点和需求。
例如,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在研发智能手表时,首先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了解用户对于智能手表功能的期待,从而确定产品定位和研发方向。
二、建立创新团队企业要开展技术创新,需要建立高效的创新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由技术精英、市场营销专家和用户体验设计师等多方面人才构成,共同为产品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三、投入研发资金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支持,企业需要有长期的战略投入,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和产品优化。
只有持续投入研发,才能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四、开展技术合作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可以通过与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和产品。
通过技术合作,企业可以借鉴外部创新资源,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只有保护好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可以通过专利申请、技术保密等方式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六、持续改进和优化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
企业需要不断反馈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七、加强人才培养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八、倡导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应该倡导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敢想、敢干,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九、推动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和转化。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融合产学研优势资源,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
技术创新组建及实施方案从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
技术创新组建及实施方案从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实用版】目录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2.技术创新团队的组建3.技术创新实施方案的制定4.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的优化正文在当今社会,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驱动力。
因此,企业和组织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技术创新。
本文将探讨如何组建技术创新团队,制定实施方案,并优化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
首先,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高竞争力。
因此,企业和组织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其次,组建技术创新团队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
企业应从内部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的员工,同时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
技术创新团队应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对技术创新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
此外,企业还应为技术创新团队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包括经费、设备和人力,确保团队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研究。
接着,制定技术创新实施方案是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落地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明确技术创新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预期成果,同时充分考虑技术创新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后,优化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是确保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保障。
企业应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促进技术创新团队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
企业还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并对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员工给予奖励。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技术创新是企业和组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浙江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附件2:浙江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遴选具体条件一、自主创新能力要求1、创新团队所在企业拥有较为著名的自主品牌,并能在国内外市场上与世界著名品牌展开竞争。
长期注重标准与专利战略,成效显著。
2、创新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本行业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3、创新团队研发的主导产品在行业中竞争优势明显,在国际或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能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4、创新团队能持续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形成一批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创新成果。
目前正在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在行业内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二、人才队伍要求5、创新团队所在企业的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本领域国际顶尖产品、技术竞争的战略视野。
能跟踪了解本领域国际最高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把握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并及时作出创新决策。
6、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应既是业内普遍公认的行业技术领军人才,又是统筹掌握所在企业核心技术的本企业技术领军人才,并在企业相关项目研发中起核心作用。
7、创新团队组建一般在3年以上,团队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技术研发骨干,形成了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中青年团队成员一般不少于1/2。
三、支撑保障要求8、创新团队具备较好的研发平台和条件,所在企业建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试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科研设施、技术装备和实验条件,具有良好的技术研发工作条件和环境。
9、创新团队所在企业应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并能将团队研发成果产品化的技能人才队伍,和为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各方面配套服务的保障队伍。
10、创新团队所在企业在团队的研发经费投入、优化环境、交流合作、分配收入等方面能够提供持续的支持和保障,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四、制度建设要求11、创新团队所在企业建有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创新团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相对独立的业绩考核、薪酬分配、激励保障和人才培养制度。
12、创新团队所在企业在技术智力引进、吸收、转让,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措施和程序。
企业技术创新方案
企业技术创新方案在当今世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以下是一个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明确创新目标首先,企业需要明确创新的目标。
这包括确定希望通过创新解决的具体问题、满足的客户需求以及希望达到的市场地位。
明确目标有助于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关键领域,提高创新效率。
二、建立创新团队企业应组建一支具备多种专业背景和技能的跨职能团队,负责技术创新工作。
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企业应为团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确保其顺利开展工作。
三、研究市场需求为了确保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企业应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偏好以及市场发展趋势。
这将有助于企业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为创新提供方向。
四、开展技术研发在明确创新目标和市场需求后,企业应着手开展技术研发工作。
这包括探索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优化现有产品等。
在研发过程中,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相关专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合作创新为了弥补自身技术短板,降低创新成本,企业可以寻求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或高校进行合作。
通过合作创新,企业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加速技术研发进程,提高创新成功率。
同时,合作创新还有助于企业拓展行业人脉,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持续改进与优化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次性事件。
在推出新产品或新技术后,企业应关注市场反馈和用户需求,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持续创新,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七、培养创新文化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企业应积极培养创新文化。
这包括鼓励员工提出新思路、尝试新方法,容忍失败,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总之,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第三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第三批浙江省“2011
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浙教高科[2015]66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15.05.28
【实施日期】2015.05.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第三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的
通知
(浙教高科〔2015〕66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20号)要求,经专家评议、现场考察、省“2011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并报经省政府同意,认定第三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0个(详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希望各校切实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紧紧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体制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开展2011年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申报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08〕50号)、省委组织部等四部门《关于开
展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工作的通知》(浙组〔2009〕13号)、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宁波市重点创新团队评选工作的意见》(甬组通〔2011〕41号)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三部门《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甬人社发〔2011〕77号) [以下简称《办法》]精神,根据工作安排,现就开展2011年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申报评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详见《办法》(请登陆宁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zcfg/rczlyj/查阅并下载)。
二、申报名额
符合条件的企业填写《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申报表》,按照企业纳税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局)申报,市直属企业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报。
各地各单位从中初选出3-4家候选团队,推荐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有关要求
(一)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申报推荐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加强协作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各地各单位要坚持推荐条件标准,严格推荐程序,认真审核把关,确保推荐质量,推荐上报前,要主动征求当地组织部门意见。
(三)企业申报材料和各地各单位汇总表,请于9月15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和市场处。
(四)2011年浙江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推荐评选工作,不再另行发文通知,我市将直接从评选出的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中择优推荐。
联系人:罗洪涛联系电话:87186335
电子邮箱:lhtzjnb@
二○一一年七月十九日
附: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08〕50号)精神,为切实加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更好地培养、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建设目标。
以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等为依托,以科技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应用、新兴产业推进为目标,以新产品研发、新成果转化、新技术应用为任务,努力到2020年建设400
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灵活、持续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明显的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第二条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申报条件
(一)创新能力
1、申报企业在宁波注册,企业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属于市以上领先水平。
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达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要求。
2、团队能持续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研究方向与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紧密结合。
(二)人才队伍
1、所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较好的战略视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发展。
2、团队具备连续3年以上合作基础,并持续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团队成员具有合理的专业、年龄和梯队结构。
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原则上都要求为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团队中其他长期从事创新研究和实践人员不少于10人。
3、团队带头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造诣,具有较强的创新思想、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
一个团队一般只设一名带头人。
同一团队带头人不得申请两个及以上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4、创新团队及其所在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认可度较高,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支撑保障
1、企业建有一定层次和规模的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等载体,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科研设施、技术装备和实验条件。
2、企业拥有为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各方面配套服务的保障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
3、企业在团队的经费投入、交流合作、收入分配和成员职业发展等方面能够提供持续的支持和保障,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4、团队在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成果转化中,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赢利能力,及在行业和产业链中能产生重大影响和领先作用。
(四)制度建设
1、企业建有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团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相对独立的业绩考核、薪酬分配、激励保障和人才培养制度。
2、企业在技术智力引进、吸收、转让,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措施和程序。
3、团队有较强的合作度和开放度,与外部的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及人才智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合作机制。
第三条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评审工作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符合条件的企业填写《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申报表》,按照企业纳税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市直属企业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报。
第五条评审程序
1、各地初选。
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团队进行全面考察,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符合基本条件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候选名单。
2、专家评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考察组,对各地推荐上报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按照一定比例筛选出进入答辩程序的名单。
3、现场答辩。
根据申报条件规定的内容组织现场答辩,评审组现场提问打分,根据综合情况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候选名单。
4、研究审批。
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并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网站公示无异议后,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文公布。
第六条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奖励与扶持办法
1、市财政安排企业技术创新团队专项资金,用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进行攻关研究,对每个入选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每年给予20万元经费扶持,连续扶持3年。
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所在的县(市)、区级财政视情况给予配套资助。
2、财政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向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倾斜,优先吸收他们参与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标准制定、重点工程建设。
3、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所在企业的产品,符合政府采购产品目录和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同等条件下实行政府优先采购。
4、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直接入选为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市财政给予每个团队每年20万元的专项资助,资助期限为3年;市所属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所在的县(市)、区级财政给予1:1配套资助,市直属企业由市财政给予1:1配套资助。
本条第一款与第四款规定的配套资助资金不得重复享受。
5、专项资助资金主要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团队人员的引进、培养等团队建设方面的开支。
团队所在单位应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要单独建帐,专款专用。
资助经费由团队带头人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
克扣和挪用。
受资助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及其所在单位要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
第七条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跟踪管理机制。
团队所在单位每年12月上旬向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
告全年创新活动和成果,以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适时组织专家对团队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
果进行评估。
评估不合格的团队取消称号,并中止政策扶持。
第八条各地在执行本办法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自行研究制定本地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申报评审与建设管
理办法。
第九条本办法由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