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日偶成》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1一、教学内容古诗《江南春》《春日偶成》的学习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古诗《江南春》《春日偶成》的意义和诗意。
2.能够背诵《江南春》《春日偶成》。
3.能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人的感情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古诗《江南春》《春日偶成》的意义和诗意。
2.能够背诵《江南春》《春日偶成》。
三、教学难点能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人的感情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将两首古诗《江南春》《春日偶成》的标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测诗意,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二)学习诗歌教师将两首古诗《江南春》《春日偶成》分别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跟读。
1.讲解《江南春》江南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且鲜。
半窗风日近来急,一种薰莸似故人。
诗意:古诗《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特点,就是春天来了,悬崖上的百丈冰已经融化,但却还有许多花枝俏且鲜。
这句话中“花枝俏且鲜”,以“俏”“鲜”两个形容词来修饰“花枝”,表示花色鲜艳,十分好看。
第二句“半窗风日近来急”,窗子半开着,风和日子都急促的进来了。
最后一句“一种薰莸似故人”,薰莸只花一次,泛黄以后会散发出一种气味,这种气味常常使人联想起故人。
整首诗描绘的是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2.讲解《春日偶成》春日偶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古诗《春日偶成》写出了春天的景象,草长、莺飞,杨柳含烟,给人以春天的感受。
这首诗以“草长”“莺飞”来开头,给人一种祥和而生机勃勃的感受,全篇在描述春的景色时,都在流露出这种生机勃勃的感受。
最后一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了春天里的生动形象,趁着春风,放纸鸢的儿童,更加鲜活了春天的形象。
(三)诗歌学习的延伸1.背诵由教师先朗诵每句古诗,学生跟读,逐句背诵,最后唱诵全诗,达到理解并掌握两首古诗《江南春》《春日偶成》。
2.朗诵让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对两首古诗进行朗诵。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 3 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述的画面,感觉古诗语言与境界的美,培育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课要点:1、经过朗读,理解诗句的含义,领会诗歌的境界,熟读成诵。
2、联合古诗简短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课难点 :1、朗读古诗,领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察看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边察看边想像以及动用各样感官从多角度察看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绘的光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觉写下来。
教课准备: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有关资料。
2、教课挂图。
教课时间:三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调换累积,揭露课题1、启迪学生回想背诵过的描绘春季风景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季。
全诗描绘了江南春季的绚丽风景。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
他关怀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时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成效(1)指名朗诵,集体正音。
而后齐读全诗,注意停留。
(2)解说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3)指名谈谈诗句的意思。
(大概即可)三、频频朗读,领会心境(一)前两行——写今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虑:《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季的哪些特色?(各处是黄莺委宛啼鸣,各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光景来描绘,共同组成了一幅春季江南的画面。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
理解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词语的含义。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意象。
诗歌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的体会。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3.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
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和印象。
提问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期待。
4.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4.3 词语解析: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4.4 内容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习内容。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知识:介绍一些与《春日偶成》主题相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背景和文化背景。
6.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形式和题材,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情感,进行分享和讨论。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日偶成》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日偶成》
教学设计大全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春日偶成》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
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
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春日偶成》精彩教学设计吧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之三(佚名)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之二(佚名)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之一(佚名)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春日偶成》说课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春日偶成》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春日偶成》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春日偶成》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春日偶成》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春日偶成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2)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
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ﻪﻭ(3)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ﻭﻪ(4)三四句吊古:ﻭﻪ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ﻪ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ﻭﻭﻪ二、学习第二首ﻪ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ﻭﻭﻪ(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ﻪﻪ(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ﻪ2、一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ﻭﻭ3、三四句抒情:ﻪ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ﻪﻭﻪ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ﻭﻪﻭﻪ三、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ﻪﻭ(二)ﻪﻭﻪ《江南春》教学目标:ﻭﻪﻭ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ﻪ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ﻭﻪﻭﻪ教学重难点:ﻭ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ﻭﻭ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ﻪﻭﻭ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春晓》、《咏柳》等。
1、板书课题《江南春》ﻭﻭﻭ二、学习古诗《江南春》ﻭﻭﻭ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ﻭﻭ3、学习生字词ﻪﻭ(1)自己读ﻪﻭﻭ(3)需要理解的词语ﻪﻭ(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ﻭﻪﻪﻭ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ﻭﻭ4、朗读诗句ﻪﻭ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之《春日偶成》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和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之《春日偶成》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和反思)春日偶成汪彩毓来源: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双桂坊校区教学目标:1、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中心中的春景,引导学生感悟春天的美好,激发爱春的情感。
一、引入课题,介绍作者,初读诗歌1. 出示课题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江南春》,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诗——《春日偶成》2.理解课题谁读懂了课题?3.了解作者4.再读课题二、初读古诗1.读正确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诗句。
指名读,正音2.读出节奏古诗是有节奏的,请大家划线,读顺畅读出节奏。
再指名读,检查。
三、理解体会1.想象、体会,理解并读好前两句诗句平日里,诗人埋头钻研,用心讲学。
这天,也许是窗外动听的鸟鸣,也许是庭院浓郁的花香,把诗人的脚步紧紧吸引。
诗人出门好长时间了,你能从诗中找到吗?理解“近午天”。
这句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景物?看图片,结合平时观察体验,交流并读好诗句。
齐读第一句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诗句意思。
诗歌中还写到哪些景物?用上面的学习方法,看图片,结合平时观察体验,交流并读好诗句。
齐读第二句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诗句意思。
一、二两句:白云淡淡,春风轻轻,杨柳依依,碧水悠悠。
我们披花拂柳,穿行其中,很舒畅吧!你能带着这种舒畅的感觉吟诵前两句诗吗?2.想象春景,充分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前两句诗人欣赏到的仅仅是诗句中的云、风、花、柳、河吗?他还会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小结:我们感受到无限的春光。
你能用成语描绘这大好春色吗?让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天,齐读前两句。
3.想象诗人表现,体会思想感情,体会“乐”诗人是个大学问家,整天忙于做学问,今日饱览春色,诗人心情如何?诗句中找“乐”。
出示带点字解释,扫清理解障碍。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春日偶成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春日偶成9篇春日偶成 1师:现在,请大家自读《春日偶成》。
在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讨论。
学生自读。
师:谁能说出诗题的意思?生:春日就是春天里的一天,偶是偶然,成就是写成。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完整的意思?生:春天里的一天,我看到美丽的景色,偶然生发出感想,写成了这首诗。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程颢,他描写的是美好春景,充满了快乐。
那究竟写了什么春景?生:诗中描写了淡云、轻风,还有花、柳、河。
师:诗人外出是怎么游玩的?生:在花旁柳树下走过,到了前面的小河边。
师:能再说点具体点吗?生:诗人一到野外,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穿行在花丛之中,伴随着绿柳,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前面的小河边,多么快乐啊!师:讲得怎么样?生:说的不错。
师:诗的前两句写春天的美景,写人在美景中行走,心中无比快乐。
后两句还是写景吗?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生:后两句,写了诗人沉醉在大好春光里,实在是太快乐了,别人不知道,就让他们去说闲话吧,他怎么会知道我内心的快乐呢?生:“偷闲学少年”就是忙里抽空,像少年一样,欣赏这美景,几乎忘了周围的一切,哪里还管旁人说长道短呢?师:那这两句写出来诗人的什么?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非常快乐。
师:本首诗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独有的快乐,用上一句老话来评价,便是——情景交融!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
【评析】这一个教学片断由分析题目开始入手,接着由景及行到乐,突出了诗人穿行在美丽的鲜花柳树丛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陶醉在大好春光之中;继而由景生情,强调了诗人与春日美景情景相通,几乎像少年一样到了忘我境界,最后总结归纳出“情景交融”,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学生也能主动发挥主动性,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效果较好。
春日偶成 2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日偶成教案苏教版
课题 古诗两首——春日偶成
重
点 难
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知
识 理
解 运
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春日 √
偶成》
√
√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
√ 3.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意境。
√ √ √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
教学媒体
小黑板 图片 录音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 生 活 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动手填一填 思考
齐读课题并质疑课题
1.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暖鸭先知。
(2)(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 )似剪刀 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填的诗句里都含有一 个什么字?(春)
2.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板书:春日偶成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本诗。
2、理解本诗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情感,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朗读背景乐教学过程:一、导入严寒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我们即将迎来温暖的春天。
从古至今,描绘春天的诗歌就络绎不绝,让我们赞不绝口。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句描写春天的诗,你会填空吗?1.出示几个有关春天的诗句,学生填填空。
2.引入本诗《春日偶成》,读课题,理解题意。
春日偶成:春天里偶然写成的(一首诗)二、认识诗人1.出示本诗作者——程颢(hào),注意读准字音。
2.介绍诗人。
三、初读古诗1.读本诗,做到准确、流利。
注意字音,将谓(wèi)。
2.读出本诗的节奏感,划分可以停顿的地方。
3.老师示范读诗,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老师停顿的地方。
自己读一读,再请学生读。
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桃花柳绿,到处鸟语花香,你们最想做什么?诗人程颢和大家一样,到了野外踏青春游,他都看到听到了什么呢?默读本诗,同桌之间讨论问题。
1.理解一二句诗,想象朗读。
(1)诗人什么时候出门?天气如何?体会“云淡风轻”所表现的天气情况。
近:接近午天:中午(2)诗人春游时看到了什么景色?理解“傍”“随”的含义,体会诗人边走边欣赏时悠闲自在的心情。
(3)他可能还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欣赏春景图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4)想象朗读,体会诗人的心情。
2.理解三四句诗,指导朗读。
诗人是一位理学大家,平时肯定非常忙碌,很少有时间出门游玩,在这样好的天气,欣赏着这美好的春光,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怎么表现在神情动作上?(1)请自己理解最后两句的意思。
说说当时的人怎么看待我的?时人:当时的人识:知道余:我将谓:要以为偷闲:忙里抽空(2)启发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三四句诗的意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1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2.能够理解《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的含义;3.能够正确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的含义。
2.正确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一些较为高深的词汇的含义;2.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1. 导入(5分钟)◆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什么是古诗,古诗与现代诗歌的区别,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两首古诗。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习《江南春》。
1.十分婉约动人的《江南春》富于江南水乡的禅意情趣,激发了后人的无限遐思。
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慢慢地学习并理解《江南春》中包含的意境、情感。
2.让学生分段默读,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理解诗歌背后的意义和情感。
3.在学生更好地理解《江南春》的意境后,让学生朗读该古诗,督促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语调、语速和语音。
◆学习《春日偶成》。
1.《春日偶成》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田园诗,描写了春天的田园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形。
让学生了解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语言艺术性等特点。
2.分段默读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朗读该古诗,让学生在语调、语速和语音等方面做到准确无误。
3. 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
1.让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江南春》《春日偶成》的意境和诗人的意图等。
2.教师可以在讨论最后点评一下,或找几个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诵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诵读,要求语言准确流畅,音量适中,语调、语速和语音准确无误。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主要内容简单总结本堂课主要内容,督促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牢记于心。
四、课后作业1.默写《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两首古诗;2.总结两首古诗的主旨和特点;3.了解两位作者,并介绍其主要作品,以此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使学生了解江南的春天和春日自然景观的美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艺术欣赏能力。
2.学生能够朗读充满意境的古诗。
3.学生能够理解并抒发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诗。
分别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1.1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 《春日偶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教学方法采用“先读诗,再理解”,“带着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思考、感悟、领悟。
3. 教学流程3.1 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江南春》教师播放《江南春》的朗诵录音,学生跟读录音,并注意划分句子、把握语调、掌握词语的语音。
教师再放一遍朗诵录音,让学生逐句跟读,朗读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清新的春天气息。
3.2 学生理解古诗《江南春》教师提问:•古诗《江南春》有哪些描绘春天的语句?•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南朝”指的是哪个朝代?•古诗《江南春》中的“水村山郭”是哪里?•古诗《江南春》中,四百八十寺是什么意思?•古诗《江南春》透露了哪些情感?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时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3.3 学生朗读古诗《春日偶成》教师播放《春日偶成》的朗诵录音,学生跟读录音,并注意划分句子、把握语调、掌握词语的语音。
教师再放一遍朗诵录音,让学生逐句跟读,朗读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清新的春天气息。
3.4 学生理解古诗《春日偶成》教师提问:•古诗《春日偶成》有哪些描绘春天的语句?•古诗《春日偶成》中,春的气息表现在哪些地方?•古诗《春日偶成》中,儿童放纸鸢的画面你感觉怎样?•古诗《春日偶成》透露了哪些情感?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时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朗读古诗,通过教师的纠正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朗读能力;2.针对古诗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3.作业评价,要求学生在课后回答提出的问题,检查和巩固掌握的情况。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学生通过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古诗中春天的美好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诗人程颢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简述古诗《春日偶成》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2 课文解读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运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古诗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朗读、写作和讨论等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通过考试和测验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5.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评价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诗人程颢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朗读并翻译古诗《春日偶成》。
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6.2 第二课时学生自主学习,解读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刘禹锡及其代表作《春日偶成》。
2.掌握《春日偶成》的基本诗意和理解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和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重点1.理解《春日偶成》的诗意和作者意图。
2.掌握《春日偶成》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
3.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3.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中常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教会学生如何将对美景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文学表达。
4. 教学内容4.1 诗歌背景介绍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风景为主。
他的《春日偶成》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春天之诗”,其中丰富的意象和曲折的情感表达被后人广泛传唱。
4.2 诗意解读•“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这两句诗描述了春天中的美景:燕子飞过草地,草丛中泛着淡淡的绿色。
秦桑树低垂枝条,也像一位温柔的姑娘,向人们阐述着万物复苏的春天美景。
第二句中的“当君怀归日”,描绘了怀念家乡的情感,和“是妾断肠时”相呼应,传递出作者思乡之情和别离之痛。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红。
”这两句诗用虚幌来比喻窗户,文字间流露出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后句中的“双照泪痕红”,则是用修辞手法来描绘作者离别时的痛苦之情。
4.3 诗歌欣赏请学生认真阅读《春日偶成》,倾听诗歌中传递出的情感,领略作者的意境,体味其细腻的情感表达。
并请同学们回答如下问题:1.作者用什么方式来描写春天中的绿色植物?2.为什么在第二句中使用了“当君怀归日”和“是妾断肠时”这两个词语?3.诗歌中最后两行表达的是什么情感?4.4 诗歌演讲请学生模拟刘禹锡朗读《春日偶成》,并附加自己的感受和表达,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歌中的情感和美。
5.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导入1.教师展示诗歌《春日偶成》的诗词和插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和欣赏。
2.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向学生阐述此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两首》课程目标1.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2.掌握古诗中的词语、句子搭配和表达方式。
3.通过学习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江南春》、《春日偶成》的课文,写在黑板上。
2.为学生准备课堂笔记、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用唐诗《登高》或《将进酒》引出古诗的韵律和美感,鼓励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吟诵。
讲解(30分钟)教师将《江南春》和《春日偶成》的课文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用词和表达方式,并让学生理解韵律和意境。
比如,《江南春》中的:添却石磷浅深铺空芒鞋踏遍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添却”、“石磷”、“芒鞋”、“踏遍”等词语的意义,以及“浅深”、“铺空”等表达方式带来的韵律美感。
另外,《春日偶成》中的:提携玉龙为君引高揖仙翁驾翠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表达的意境和想象力,以及其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等。
练习(40分钟)1.让学生朗读课文,尝试模仿句子结构和韵律。
2.给学生一些问句和情景,让他们结合课文来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想象你走在春天的田野中,你看到了什么?”等。
3.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春天散文或古诗,发挥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本课程中的古诗,总结古诗的特点和韵律,同时回顾今日所学的内容,并给予肯定和评价。
课后作业1.练习笔顺和写字练习。
2.完成教师分配的课后习题。
教学心得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准备充分的课文和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韵律和意境,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古诗的兴趣非常高,也愿意用朗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5篇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5篇《春日偶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春日偶成》,背诵这首古诗.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熟读成诵.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教学难点: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江南春》(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诗《春日偶成》(板书).在100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里,北宋诗人程颢踏春郊游,意兴所至,偶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诗.师:听了老师的叙述,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题目的意思吗?(出示:春日:春天里的一天,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生:春天里的一天,诗人偶有所感,写成了一首诗.师:程颢偶有所感而写成的这首诗,后来竟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诗它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欣赏它.(出示全诗)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分清节奏.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板书:读准)开火车分行读,正音.师:古诗是有节奏的.(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范读)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将它读顺.指名二三个学生朗读.齐读.三.理解诗意.师:这首诗你能读懂吗?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明白?出示词语解释,开火车读,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考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可以在书上做笔记.(出示:近午天:接近中午,傍:靠近,随:沿着,川:河流,时人:当时的人,识:理解,余:我,将谓:就以为,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由说,同桌交流.师:同学们,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指导〝云淡风轻近午天〞,解释方法:改变顺序.〝近午天云淡风轻〞〝傍花随柳过前川〞,解释成:〝在花丛柳林间穿过〞,没有直译,根据诗意巧译.〝将谓偷闲学少年〞,解释方法:改变顺序.〝将谓学少年偷闲〞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都说出来?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将近中午的时候,淡淡的云飘浮在天空,轻轻的风吹拂着大地,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了前面的小河.当时的人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忙里偷闲去玩耍呢!)师: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可以说同学们已经读懂了,再次齐读,读出古诗的意思.(板书:读懂)四.指导朗读.引导想象.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我们还要去品读古诗的意境.(板书:读悟)师:各位同学,现在你就是程颢,我想请教一下,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春景?生:云.风.花.柳.川(板书:云.风.花.柳.川)出示图片.师:你能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景物吗?你可是文采飞扬的大诗人呀!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美景?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出示句式金黄的迎春花在枝头绽放,像______山坡上,那大片大片的桃花像______油菜花开了,_________鸟儿在枝头__________湖面上,几只野鸭_______五彩斑斓的蝴蝶________学生描绘春景,教师予以引导和评价.师:哦,原来程大诗人看到了这么多美景.你能读出这美丽的春景吗?生再读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指名读.评议,齐读.师:同学们,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美景中,你会做些什么?(要求将句子说清楚说具体)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师:诗人程颢看到如此美丽的春景,他也做出了像你们一样的举动.那些在地里劳动的庄稼人.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看到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觉得非常奇怪.他们会说什么呢?出示句式:地里劳动的庄稼人会说:〝〞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会说:〝〞________会说:〝〞学生想象说话.自由说,同桌互相说.师: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你认为诗人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呢?(怡然自得.悠然自得.自得其乐的快乐.)师:由此可见,作者写乡邻们对他的议论,实际上是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快乐!(指板书)指名学生朗读,评价.(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师:程颢在这首诗中先描写了美丽的春景,(板书:写景)再抒发了快乐的心情(板书: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将心中的快乐和这柔和明丽的春光融为了一体.整首诗读起来,有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我们再来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五.背诵古诗.师:优美的诗篇应该储存在大脑里,请读熟这首诗,学会背诵.指名有感情地背诵,齐背.《春日偶成》教学设计2一.导入1.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课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从〝春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2.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能背诵给老师听吗?(《春晓》.《春雨》.《江南春》.《城东早春》.《春日》.《游园不值》……)过渡:那么《春日偶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春景呢?二.学习1.多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指名读诗,齐读古诗.2.从诗中,我们看到哪些春天的景物呢?请圈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显示答案:云.风.花.柳.川3.那么,春天里的云.风.花.柳和小河又是什么样的呢?多媒体出示练习题:[()的云()的风()的花朵()的柳树()的河水]4.根据诗中的景物,请你写一段话描写美丽的春天.生当堂完成,指名朗读,配乐.5.春天的景色这么美好,怎能不去欣赏一番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游览吧!请学生用〝△〞标出表示诗人春游时动作的词.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显示答案:傍.随.过6.一边行,一边看,诗人的脚步怎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多媒体出示练习题:选词填空[ 轻松轻快()的脚步()的心情]7.诗中哪一个词体现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呢?(〝乐〞)8.快乐的心情使年纪已不小的诗人仿佛又找回了青春,你看,他像年轻人一样迈着轻快的脚步穿行于繁花绿柳之间.(多媒体显示画面)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他在干什么?理解古诗后两句.齐读诗的后两句.9.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0.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填空[春天的景色(很美),从诗中(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这两句可以看出来;诗人的心情(愉悦),从诗中(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两句可以看出来.]_.美丽的春景不仅使诗人的心情愉快,而且触发了诗人的诗兴,于是信口吟成这首小诗《春日偶成》,理解〝偶成〞的意思._.试着背诵古诗._.课后作业:画春景.反思:本课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最为突出的是精心的练习设计.表现在:一.练习内容上的拓展性与综合性.本课练习的设计立足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从导入部分由课题拓展开来的问题〝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能朗诵给老师听吗?〞相机学习其它描写春天的诗篇,时机把握恰到好处,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有感情地背诵了课内课外所学的众多诗篇,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表现学生丰富的古诗积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气氛活跃.到在学习古诗内容时,在让学生从诗中划出描写春天的景物的词〝云.风.花.柳.川〞后,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以此为切入点,相机出示词的练习,让学生填空:()的云,()的风,()的花朵,()的柳树,()的河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写片段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景物,写一段话描写美丽的春天,并配乐朗读.这一系列练习中,含理解.再创造.表达为一体,既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及至到教学最后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画春景,都体现了练习设计的拓展性和综合性.达到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二.练习形式上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本课练习融读.写.画为一炉,形式不拘一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背诵描写春景的古诗.写春景.配乐读春景.画春景等),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三.练习设计的针对性.练习内容上的拓展和形式上的开放并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是始终紧扣着本课教学中心展开,有很强的针对性.写春景画春景以及让学生标出诗中表示诗人春游时动作的词,是针对诗的前两句〝云淡风轻近午天,伴花随柳过前川〞的教学;随着教师的过渡语言〝一边行,一边看,诗人的脚步怎样?诗人的心情怎样?〞相机出示的选词填空的练习(轻松.轻快;()的脚步,()的心情)则结合古诗后两句〝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学习,紧扣着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乐〞;在教学内容的最后,教师用填空练习〝春天的景色(),从诗中(),()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从诗中(),()这两句可以看出〞对古诗进行小结.本课在练习设计上开放适宜,张弛有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春日偶成》教学设计3一.诗句导入,创设氛围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的词语1.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暖鸭先知.2.(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3.(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 )似剪刀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填的诗句里都含有一个什么字?(春)二.揭题解题,简介作者师:是呀,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你们最想干什么?生1:郊游去.生2:放风筝.……师:热情的春姑娘向大家发出了这么多邀请,北宋大诗人程颢也加入了郊游的队伍,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日偶成》.(春日:春天的一天. 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三.合作探究,悟解诗意过渡:诗人究竟看到些什么?1.听录音2.自由朗读读这首诗3.品读一.二句师: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有几个问题问问大家.a.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生联系诗句回答中午出门,天气晴朗.)b.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淡云.轻风.午天.鲜花.垂柳.前川.引导学生读: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解词:傍:靠近. 随:沿着. 过:到.师:这些你在诗中写到了,还有没写到的吗?生: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师:一定很美吧?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生纷纷描绘.)师: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生1:春光明媚.姹紫嫣红生2: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师:真美,把诗句读一读,能读美吗?(生各自练读后当众朗读)c.看图,说句意(将近中午,春光明媚,云淡风轻.我在花丛中柳林间穿行,走到了前面的小河.) 师: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致,你高兴吗?试着把你高兴的感觉读出来.(生再读一.二句)4.品读三.四句师: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开心不?都做了些什么?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师:(笑着聆听)你们真有意思,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河边洗衣的姑娘们在议论你呢!听到他们说什么了?生1:说我返老还童了.生2:说我像个孩子,在偷闲玩耍呢.……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所以诗人说什么了?引导学生读: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说得好,大诗人程颢整天忙着到处讲学,就像我们整天学习一样.这一天,他偶然来到郊外,顿时被眼前美丽的春景迷惑了,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看图,诗人脸上的表情如何?追问:〝他怎么笑的?他为什么笑呢?〞师:看来,人们并不理解诗人当时的感受,如果把当天你写下的诗的意思说给他们听,他们会理解的.引导学生理解: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解词:时人:当时的人. 识:知道.理解. 余:我. 谓:认为.偷闲:忙里抽空.启发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诗句的意思(人们不知道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样子,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去玩耍呢.)四.课外延伸,巩固理解1.诵读《春日偶成》,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2.继续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准备诗会.《春日偶成》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课时) 《春日偶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含板书设计) 调整修改一.复习导入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江南春》,我们一起来背一背.2.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你们最想干什么?(春游去.放风筝.……)3.师:热情的春姑娘向大家发出了这么多邀请,北宋有一位大诗人程颢也加入了春游的队伍,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日偶成》.4.这位大诗人就是程颢.出示:程颢(1_2-1_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他与其弟程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他们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的诗大分为两类,一类是申述理学宗旨和描写山水闲居生活.5.这首《春日偶成》应该是属于——描写山水闲居生活的.齐读诗题,解题:春日就是春天里的一天,偶我们可以组一个词——偶然,成在这里的意思是?(写成)诗人为什么会偶然写成这首诗呢?(诗人看到美丽的春色,偶然生出灵感,诗兴大发,写成了这首诗歌.)那谁能连起来完整地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春天里的一天,诗人看到美丽的春色,偶然生出灵感,诗兴大发,写成了这首诗歌.) 二.范读正音,读出韵律. 1.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通读准,这首诗里的字都是熟面孔,相信这难不倒大家.其次,诗歌诗歌,就像唱歌一样,还得读出节奏韵律.(板书:读出韵律)下面听课文录音来读一读,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朗读来试着画画节奏.2. 听录音读,自由朗读.3. 指名读,相机正音.4.齐读. 三.读出画面.过渡:诗人究竟看到些什么美景才会偶然有了灵感而诗兴大发呢?我们读诗还得读出画面.(板书:读出画面)我们首先来读读诗的一二两句. 1.品读一.二句可以紧扣诗句中你读来最有感觉的字词,试着展开联想,用文字把你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如果碰到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作上记号,一会我们一起来交流.(出示学习目标:细细品读前两句诗:1.紧扣诗句中你读来最有感觉的字词,试着展开联想,用文字把你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2.圈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2.交流.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更能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描述一下.(2).来到郊外,你只看到了这些景物吗?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远处的连绵起伏的山穿上了青色的外衣,清澈见底的小河中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玩嬉戏,小草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树上的黄鹂鸟在欢快地歌唱……)(3).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解词:傍:靠近. 随:沿着. 过:到.前川:前面的小河.川字一看就知道是〝河〞,这是一个象形字.(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 (春光明媚.姹紫嫣红.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姹紫嫣红)(5).能把这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接近中午,我走出了家门,天上的云淡淡的,风轻轻的,我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穿行于花丛绿柳之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前面河边了.)(6).看着大家描绘的一幅幅画面,老师知道大家已深深地走进了古诗,展现了你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并融进了自己的深切感受.是呀,淡淡的白云,轻轻的春风,鲜艳的花朵,依依的绿柳,都在近午的暖融融的日光里,营造成了一种大好春色,怎不令人怡然生爱?真美,把诗句读一读,能读美吗?四.读出情感 1.品读三.四句(1).读诗除了读出韵律.读出画面,还要读出情感来.(板书:读出情感)请你细细品读三四两句诗,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当时心情的一个字.(乐)大诗人程颢整天忙着研究学问,就像我们整天学习一样,今天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看书上的插图,他笑得那么灿烂,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你理解吗?(他看到景色很美丽,所以微笑!.他感到难得的轻松愉悦,所以笑.这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内心快乐,偷着乐.)(评价:你们可真是他的知音.揣摩的很有见地,不仅丰富了诗人的感受,而且更多地融进了自己的理解.) (2).但是 ,当时的人们理解他的心情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 解词:时人:当时的人. 识:知道.理解. 余:我.(你知道〝我〞在古代还有哪几种称谓吗?台.吾.余.印)谓:认为. 偷闲:忙里偷闲.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人们不知道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样子,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去玩耍呢.)是呀,因为诗人平时忙于讲学,整个心思用在了传经布道上,哪有闲暇赏花观柳.沉醉于春光之中呢?今天,偶然出门散散心,适逢风和日丽,花香柳眉.作者这份痴迷的模样,如痴如醉,简直返老还童一般,别人怎么不认为他是一个老孩童——将谓偷闲学少年.(3).能读出诗人的这种快乐吗?(指名读,齐读)(4).小结:这首诗一.二两句写景,三四两句抒情,表现了内心读后的欢乐情怀,有景有情,可以说是——情景交融.写诗如此,我们平时写作文也是如此,在写景中可以加入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心情.2.对比感悟.编写教材的学者对于每一篇课文的选择和编排都有着独特的用意,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回顾一下我们上学期所学的24课《古诗两首》:《元日》和《江雪》.它们有着相同点,那就是都是描写冬日的景象,但又表达着作者不同的情感:《元日》在热闹中蕴含着王安石对于推行新政的一种理想与期盼;《江雪》在孤独寂寞中寄托着柳宗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与《春日偶成》编排在一起的是《江南春》,那么你觉得这两首诗又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呢? 请小组四个人合作讨论,然后请一位代表来表达你们一组的意见.(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是呀,一样的春景,两样的心境,同样是将春景描写得如此美丽,但前者流露着对南朝灭亡的惋惜,一种伤感之情油然而生;而后者则将自己的快乐表达得淋漓尽致.)再一次痛痛快快地读出诗人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自古以来春天一直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今天老师也从中撷取了我自己喜欢的两首描绘春天的诗,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参照学习古诗的步骤,看看你们能从中读出什么样的情感.(出示:《春夜洛城闻笛》和《送元二使安西》)(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所以第一首应是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第二首表达了诗人深挚的惜别之情)六.课后作业: 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用诗.用画.用歌来表达你心中的春天. 教后反思一看到这首诗就很是喜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那绿的草,红的花,欢快的鸟带给人美的遐思,淡淡的云,轻轻的风,每个字都浸透的美的体味.诗人用精炼而浅显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生活在当今快节奏生活中的我.〝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这首诗让我深深地沉醉在了这个美丽的场景,沉醉于这有着无限魅力的春天.一直没有上过古诗的公开课,这次也算是个挑战吧.结合学校〝互动课堂,学成导航〞的教学模式,我在此课设计了三个主要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一是通过品读一二两句诗,让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在这两句中,诗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稍做点染,就勾勒出风和日丽,色调和谐的春日美景,使人心领神会,入其境中.我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让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紧扣其中的关键词,用文字描绘出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确实不能低估学生的实力,他们所描绘的画面让我非常惊叹,这也就为体会诗人的〝乐〞铺设了很好的感情基调.二是让学生由景入境,揣摩诗人内心的快乐.让学生紧扣一个〝乐〞字,用〝时人〞的误解来映衬内心的欢乐,用〝偷闲〞来体会诗人望白云,迎轻风,流连花柳,徜徉河畔,悠然自得之态,让学生反复品读,反复吟诵,读出了一个如顽童的老人,读出了一份悠然自得.三是让对比读诗.借鉴上学期学过的《元日》与《江雪》两首诗的对比,让学生揣摩编者将《江南春》与《春日偶成》归于一课的用意.由于有了前两首诗异同之处的范例,学生们自然就比较容易地读出了这两首诗的异同之处,不仅更深刻地体会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更学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顺利地完成了40分钟的教学,但自我感觉并不是很好,觉得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大的遗憾.1.忽略了学习诗歌比较重要的〝明诗意〞这一环节.诗歌不是白话文,其中总有较多的词语是学生不能明确理解的,如果让他们共同探讨也不一定能得出答案.作为一节公开课,总想让每个环节都顺利地〝走过场〞,于是索性就将这一环节淡化了.想在想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学生虽然粗略地明白的诗歌的意思,但是对于其中几个生僻的字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地学会这首诗.其实,当学生出现迷茫时,我应该给予他们正确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效率.2.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学习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当学生把〝傍〞理解为〝傍晚〞时,我应该让学生再去读〝近午天〞这几个字,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理解的错误.其实,课堂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的过程,而作为一堂公开课,我更追求的是表面的〝流畅〞,忽略了学生是一个个有着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知识的〝探索者〞,没有很好地定位自己与学生的角色.。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
2.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培养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春日偶成》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五言绝句。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
2.2.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思维能力。
3.3 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的古典诗歌,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对诗歌的热爱。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特点,引出本课的内容。
4.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4 讨论与欣赏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诗歌欣赏。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背诵和创作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5.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诗歌全文、插图、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6.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如韩愈的生平介绍、其他作品的欣赏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解读唐代杜甫诗歌《春日偶成》的意义和文化内涵;2.能够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知识,对《春日偶成》进行分析和鉴赏;3.能够通过创作诗歌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感受。
教学内容[杜甫]《春日偶成》红楼隔雨相望远,罗幌深夜对移灯。
雀罗幸得逢人过,不解珠帘意不胜。
课程安排第一课时1.开篇导入1.观赏春日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触。
2.贴近课文1.引导学生读诗,《春日偶成》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聚焦诗歌主题,分析和解读诗歌意义和文化内涵。
3.诗歌鉴赏1.分小组朗读诗歌,交流体会和感想。
2.指导学生对诗歌的韵律、节奏、修辞和意象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1.进一步分析诗歌1.针对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提问和疑惑进行解答。
2.展示和探讨诗歌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
2.诗歌创作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诗歌鉴赏知识,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2.分享诗歌,交流诗歌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和理解诗歌;2.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朗诵展示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参与;3.诗歌创作和分享,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展现个性和创意。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朗诵、诗歌创作和分享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2.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3.通过回收和分析学生的诗歌创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案。
总结本节课教学中,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春天的感性了解和认知,再通过对《春日偶成》诗歌的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春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表达。
同时,通过诗歌创作和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了个性和创意,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古诗《江南春》和《春日偶成》的意境和情感。
2.熟悉诗歌语言和表达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古诗《江南春》和《春日偶成》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语文表达能力的提升。
如何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课前准备1.先听一遍《江南春》和《春日偶成》的音频并跟读。
2.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
介绍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等。
第二节学习古诗《江南春》和《春日偶成》1.分析古诗的结构、体裁、韵律和语言特色等。
2.让学生朗读古诗,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让学生自己用词语和语言来描述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节教材延伸1.讲解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如诗词的演变和影响、南方园林文化等。
2.让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去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节课后拓展1.让学生自己写一首和《江南春》或《春日偶成》相似的诗歌,并在班级内展示。
2.通过讲解相关的绘画和摄影技巧,让学生用画画或照片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估1.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学生在课后所写的诗歌是否能够表达出思想和情感。
3.学生的绘画和摄影作品是否符合主题和表达出思想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古诗《江南春》和《春日偶成》的理解比较浅显,希望通过学生写作和绘画方式来认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告诉学生学习诗歌是需要真正的读懂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文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日偶成》
教学设计大全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
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
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
近通俗。
《春日偶成》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
即景生情写下来的。
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
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
一旦走出书斋,回到
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
而喻。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春日偶成》精
彩教学设计吧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之三(佚名)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之二(佚名)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之一(佚名)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春日偶成》说课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春日偶成》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春日偶成》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春日偶成》说课稿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春日偶成》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春日偶成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