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国外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SWOT分析
基础上 , 化能 够使 经 营者 的人力 资本 投人 具 有较 好 民营
的预期回报 , 以, 经 营者 的角度 来看 , 进 民营化 的 所 从 促 动力是必然存在的 。
4 可 以 减 少 公 共 部 门借 贷 经 济成 本 .
—-- — - —
4 —— 9 - - - —
维普资讯
有 限的基础 网络设施发 挥最大的效用 。 () 2为社会资金提 供 了一条重 要 的投资 渠道 , 是扩 大
内需的有利 手段 。经营 性公 用 基础 设施 具备 较 为安 全 、
、
市政经营性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优势
I 从政 府角度 分析 .
() I有利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和国有 资产 的管理
[ 改革之声 ]
我 国 市 政 公 用 事 业 民营化 改革 的 S T分 析 WO
曾湘玲
[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基本内容, 并根据 国外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经验, 结合我国国有
经营性公用事业的现 实情况, 对其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厦困难从政府、 企业、 公众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
曾湘玲 : 国市政公 用事业 民营化 改革 的 S T分析 我 WO 政府和市政公用企业 为 了维 持公 用事业 长期 资产必 长, 并且 已经 具备 了大 规模 参 与城市 公共 基 础设 施建 设 的实力 。从 资产规 模 上 看 , 目前 中 国城 乡居 民的 本外 币
须投入资金 , 因此 需要 借 贷。金 融市 场普 遍赞 成 较低 的
体制 , 产权 明晰 的现 代产 权制 度。在 国有公 用 事业 建立
产权流动和重 组过程 中, 可 以尽量 避免 交 易时人 为 的 也
稳定 、 长期的预 期收 益 , 民营 化可 以 为城 市其 他 企业 、 其 外商及城市居 民开辟一 条 新 的投 资渠 道 , 营性 基础 设 经
国外PPP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
国外PPP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一、PPP的定义及分类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即公私合作合伙关系,目前对PPP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世界各国对PPP的定义有所不同,以下是几条代表性的PPP定义:(1)联合国培训研究院:PPP 涵盖了不同社会系统倡导者之间的所有制度化合作方式,目的是解决当地或区域内的某些复杂问题。
PPP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为满足公共产品需要而建立的公共和私人倡导者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其二是为满足公共产品需要,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进行的大型公共项目的实施。
(2)欧盟委员会: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传统上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项目或服务。
(3)加拿大PPP 国家委员会的定义:PPP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经营关系,它建立在双方各自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最好地满足事先清晰界定的公共需求。
(4)美国PPP 国家委员会的定义:PPP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它充分利用私人资源进行设计、建设、投资、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公共需求。
由此可见,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开展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经营-转让)、DBFO(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设计-建造-投资-经营)等多种模式。
狭义的PPP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资金价值(value For Money)原则。
PPP不仅是一种融资工具的创新,更是一种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和项目管理方式的变革,PPP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供给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合作方的资金实力、技术与服务、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这场席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运动有诸多称呼:“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
到90 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从起初欧洲几个国家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一.英国的改革1.1 撒切尔改革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它们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而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是撒切尔改革的思想基础。
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三项:第一,国有企业私有化。
这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企业效率提高。
第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住房私有化,减轻政府的住宅支出,增加财政收入。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直接降低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的补贴标准,减少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改革英国社会保障中的一些惯例。
例如:1980年,政府宜布津贴只能和物价挂钩而不能和工资挂钩;对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实行私有化。
私有化改革主要体现在国民医疗保健的改革上。
第三,教育改革:实行代全国统一课程,和“全国统一测试”;扩大家长择校权;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让私人企业参与教育。
第四,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管理引入市场机制;雷纳评审与下一步行动计划。
撒切尔的改革有效遇制了英国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恶化,井使之有所好转,引领了当代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革的浪潮,减少预算赤字,提高政府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
但同时,公共开支井没有得到有效削减,失业率居离不下,贫富差距拉大,机构庞大导致协调控制困难。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人民政府管理的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人民政府管理的,为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普遍服务的行业。
主要包括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城市道路桥隧,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以及园林绿化等。
市政公用事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基础性、先导性、公用性等特点。
在计划经济时期,市政公用事业长期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种投资渠道单一,管理相对粗放,效率相对低下的体制弊端日益显现,造成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缓慢,市政基础设施总量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方各级城市人民政府积极探索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获得一些比较好的经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要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建设部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化为主线,全面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机制的转换,促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但市政公用事业的公用性特点要求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安全。
因此,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好政府“公共责任人”和“守夜人”的作用,加强对市政公用事业的监管,意义十分重大。
市政公用事业的基本特征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气、公共交通、污水与垃圾处理等行业,尽管这些行业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也存在以下共同的基本特征:1、自然垄断性。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研究
、
公 用事 业 民 营化 的 意义
随 着 改 革开 放 的深 入 ,面 对 工业 化 、城 镇 化 进程 中经 济 社 会 发 展对 公用 事 业 的不 断 增 长 的 需 求 ,改 革 公用 事 业 领 域 的 要求 变得 目益 迫切 。
2 0 年1 月以来 ,原建设部及现住建部相继 出台 《 02 2 关于 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 的意见 》、 《 市政 公用事业特 许经营管理 办法 》等 文件 。党在十六大、十七大后相继 出台 了一些关于 允许 民营资产进入公用事业 的政策。本文试 图对
即 观念 方面 的 问题 、进 入 和 退 出壁 垒 问题 、价 格 瓶 颈 问题 、 竞争 机 制 问题 等 。
的私有化并不能提高城市公用事业 的经济效率。
3政 企 分离 是政 府 管理 体 制 改革 的 关键 .
在政企分离 的管理体制下,企业才能形成作 为
所 必须 具 有 的经 营 机 制 ;政 府 从 市政 公用 事业 的垄 转 变 为竞 争 性 经 营 的组 织 者 ,提 高 了政 府 管制 的效 瘁
公 用 事 业 民 营 化 改 革进 行 探 讨 , 以期 对 这 一 领 域 改 革 的深 化
有 所裨 益 。
健 全 听证 会 制 度 。 英 国 在 公用 事 业 领 域 制 定和 { f = l 消 费 者 、企 业 等 各 利 益 集 团 的 政 府 管 制 法 规和 周期 价格 管理 政 策 时 ,都 在 力求 公 开 和 反 复修 改 的原 则 下
Hale Waihona Puke 的市政公用事业在实行政企分离的管理体 制后 ,政肩
接 干预 企 业 的 日常 生 产 经 营 活动 ,企 业 根 据 政 府 颁 发
国外公用企业民营化进程中治理结构变革及经验借鉴
年期 间,英 国电信市场基本上维持着~种 双寡头垄断的格局 ,英国电信 的唯一竞争
欧洲 的 OE CD国家 电信企 业在 民营化进
程 中治理 结构 方面 所做 出 的调 整举 措进 行 归纳分 析 ,以期 对
我 国 的 公 用 企 业 治 理 结 构 的 改
到 了广 泛质 疑 ,经 济 危 机 所 引 发 的 长期 滞 胀 ,不仅 使 资本 主 义 国家 对 长 期 奉 行 的 凯 恩 斯 主 义经 济 政 策 产 生 了 怀 疑 ,也 对 国 有
速 , 目前仍处于渐 进过程 中,改革的 目 但 标 并未最后完成 , 各方面对改革效 果的认 识 和评 价也不一致 。 虽然我国与西 方各 国
国 卜用 业 营 进 中 夕 企 民化 程 公 治 结 变 及 理 构 革 经
● 孙 文博 副教授 郑罗平 ( 家庄经济 学院 石
◆ 中图 分 类 号 :F 7) 文献 标 识 码 :A 2(
重 要 保 证 ,也 是 这 个 体 系 有效 运 行 的基 本
内 容摘 要 :公 用 企 业效 率低 下的 问题 , 是 一 个 世 界 范 围 内普 遍 存 在 的 问 题 。 时我 国公 用 企 业 治理 结 构 的 考 察 表 明 , 尽 管 相 当 多的公 用 企 业 从 形 式 上 已 经 建 立起 了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但 其 各 个 职 能机 构 却 并 没 有 发 挥 出 应 有 的 职 能 。
权 基 础 上 的 传统 的委 托 代 理 理 论 , 以及 由
mu iain nc t ,简称 B ,1 8 o T) 9 4年 电信 法 又 将 英 国 电信 改制 为公 共 有 限公 司 ,并 引入
国有企业民营化:国外经验及其启示
[ 者简介 ] 端 , , 策州 人 , 岛大学经济学 院, 作 女 山东 青 研究方 向: 企业鲐济。
8l
维普资讯
断行业 , 主要是运输 、 电信和邮政部 门。德 国政府在 民营化过程 中坚持这样的原则 : 有控 制 、 有秩序的竞 争是社 会市场经济 的核心 , 国家作为市场经济行为 规则的制定者 , 应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 不能运用 自 己的力量阻碍竞争 机制的发挥 。对 民营企业 , 国家
有需要时可通过劳动力市场和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
手段来进行调节 , 而不一定非要亲 自参 与。政府不 能退 出的企业必须有 较强 的 自我生存能力 , 不能 只 靠补贴。即便是负有历史使命不以盈利为 目的的国 有企业 , 也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 效率原则办事 。 按 该原则 的主要 目的是 界定清 晰的产权 , 使非人 格化 的公有产权转变为人格化的私有产权 , 其采用的企 业产权形式是现代规 范的公 司制形式 , 以充分 实现 产权的激励作用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德国的民营化 取得 了较大 的成 功。首先 , 民营
早在 2 世纪五六十年代 , 0 德国便开始 _民营化 r 进程。加 世纪 8 年代 , 0 民营化政策 的重点是放松监 管和实行股权多元化 , 政府放弃了工业企业 、 运输企 业、 建筑企业 和银行业 的股份 , 开放 电信 和邮政 市 场 , 了长期垄 断的局 面。2 世 纪 9 年代 , 国 结束 0 0 德 政府开始着力推进公益事业 的外 包或民营化 , 出 提 凡足 民营实体能够承担的公益事业 , 政府 即应当退 出经营活动。德 国的民营化过程可分为两个 阶段 , 第一个阶段民营化的是非战略性行业及竞争性 的行 业, 经过这个阶段 , 金融业 、 石油天然气 、 制造业等行 业总体上 已经完全放松管制 , 建立 了竞争机制 ; 第二
国外公用事业民营化行政规制比较与分析
第 3期
长 春 工 业大 学学 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r a fCh n c u i e st fTe h o 。 y S ca ce c s Ed to ) ou n lo a g h n Un v r i o c n l g ( o i lS i n e ii n y
民营 化 自身缺 陷所 带 来 的 消极 影 响呢 ? 通 过 对 国外 行 政 规 制 的历 程 、 式 、 度 等 进 行 比 较 与分 析 , 望 对 我 国 能 方 制 希
有 所借 鉴 。
[ 键 词] 公 用 事 业 民 营化 ; 政 规 制 ; 松 规 制 ; 制 缓 和 关 行 放 规 [ 作者 简 介] 贺 爱 英 (9 7 , , 士 , 17 一) 女 硕 长春 工 业 大 学 政 治 与行 政 学 院 研 究 实 习 员 , 要从 事宪 法 与行 政 法 学研 究 。 主
争 , 业 效 益 大 幅 提高 , 时提 高 了服 务 效 率 。 行 同
放松 规 制 的倡 导 者 沃 克表 示 , 严格 学 术 意 义 上 讲 , 府 部 门 的 规 制 只 是 改 善 公 共 行 政 的 必 要 条 件 , 不 是 充 分 条 件 。 从 政 而
因 为如 果 规 制 过 严 , 公 用 事业 运 营 商的 利 润 就 会 受 到 限 制 , 务 水 平 就 又 可 能 回到 政 府 垄 断 前 的状 况 ; 之 , 果 规 制 过 则 服 反 如
V0123 N o 03 . .
M a .2 1 y 01
2 1 0 1年 5月
口行 政 管理 研 究
国外公 用事 业 民营 化行政 规 制 比较 与 分析
贺 爱 英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
一、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城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热、供气、通讯、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置和城市绿化等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公用事业运营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垄断经营。
由于这种经营模式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公用事业领域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服务意识淡漠等等一系列的弊端。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趋势是,(1)民营化,即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向民营化转变,这是目前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最基本内容;(2)投资主体多元化,即从单一的政府财政投资向吸收民营资本、国外资本转变;(3)竞争化,即由自然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变;(4)经营化,即在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基础上向经营性拓展,由事业逐渐向产业转变。
任何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成本。
对私营企业来说,参与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政府是否守信、投资能否回报等。
这些风险无疑将影响私人利益。
对于公共管理主体来说,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是否也存在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呢?我们认为,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虽然是国际潮流,但公用事业的存在的基本原因,正是基于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暗示了市场价格机制面临的困境。
”也就是说,公用事业是属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好的“市场失灵”领域。
因此,公用事业市场化的逻辑与公用事业的“公用”属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性使公用事业市场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可能的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
基于公用事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些潜在公共风险的后果将可能十分严重。
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是正确推进中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个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理论问题。
二、动态分析: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方向及模式在我国现行的法规、规章中,对公用事业及其范围有着不同的界定。
例如,在199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所称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行业。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及其经验教训_王俊豪
王俊豪
(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 310012)
第
三
卷
摘要: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具有深 刻 的 经 济 、政 治 原 因 , 英 国 采 取 了 多 种 民 营 化 形 式 , 并 取 得 了 一
第
定的成效; 英国民营化后建立了由政府管制立法、执法和社会监督组成的管制框架; 英国民营化改革的经
从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践看, 英国民 营化政策采取了 3 种主要形式:( 1) 出售国有资产, 主要形式是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以出售国有资产, 实现国有资产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65
第 三 卷 第 一 期 二
六 年 一 月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66
Vol.3 No.1 J an., 2006
图 1 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表 1 反 映 了 这 9 个 国 有 企 业 在 20 世 纪 70—
80 年代的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
表 1 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发展速度
%
企业名称
1970—1980 年
1981—1990 年
英国航空公司
7.4
6.0
英国机场管理局
0.6
2.7
英国煤炭公司
- 2.4
8.1
英国煤气公司
豪
英国十分重视对管制的社会监督, 其主要政
的意见;( 2) 反复修改, 政府将各利益集团的意见加
英
策措施包括:( 1) 在特 定 公 用 事 业 建 立 专 业 消 费 者
以整理, 并据此对管制法规草案进行修改, 然后将
国
公
组织。如根据《 电力法》, 英 国 在 英 格 兰 、苏 格 兰 和
国外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词】 公 用事业 ; 关键 政府监 管 ; 示 启 【 中图分 类号 】 D 3 6 f 献 标 识码 】 B 文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由政府管理的、为城镇居民生产 生活提供必需的普遍服务的行业 。体现了城市的综合实 力和社会风貌。国外的市政公用事业的监管已经取得 了 较为成熟的经验。通过学习和探索国外发达国家市政公 用事业的监管实践取得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自身发展 需求 , 完善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 , 保障我国市政公 用事业健 康发展 。
改革。 二是立 约承包 阶段 : 早在 2 世 纪 8 年 代 . 国政府 O 0 英 就通过立法 来强制 要求 地方 政府 将部 分公共 服务 。如 垃
等公共服务领域。随着美 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 大力进行 , 市场化迅速延伸到各个公共部门。 如在加利福
尼亚等地。 私人部门参与修建收费公路。 有效解决了交通 拥堵问题。 了政府收入 ; 增加 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方面。 私 人部门的参与使得各地方政府在财政 困难 的情况下, 保
二、 英国和 美国的市场化改革政府监管 比较分 析
( 英美两国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相同点 一) I 两国政府对公用事业的监管都是以法律为依托 。 . 立法先行是两国公用事业在政府监管方面的共 同特征。 都是由立法机关颁布一项法律来明确对某一特定行业 的 监管职责、 监管机构的权力、 监管 的目的、 监管内容、 监管 程序和监管措施等。政府对于公用事业的监管都是以法 律为前提 , 都有着与公用事业相对应的较为完善的法律
中具体采取哪些改革模式, 应根据国情来定。应该在充分 考 虑和分 析我 国的 自然条 件 、政 治经 济制度 等诸多 因素 的基础上.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组织模式。 C二 =完善立法是公用事业监管的保障 )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来高,而我国目前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伴随西方公共服务的改革浪潮,我国公共服务也开始了民营化道路。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和方法及工具的基础上,以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其民营化的实施。
本文以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实施现状及未来如何发展为主线,试图通过案例总结出推进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有效发展的普遍性意义。
首先,对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述。
本文在对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将萨瓦斯完善后的“民营化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基础;在对实施民营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梳理后,明确了本文进行民营化的案例研究所依据的分析工具。
此外,基于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对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指出民营化在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实用性。
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梳理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演变着手,分析了自发供给阶段、计划阶段、半自发半计划阶段以及市场化阶段供热制度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确定、计划制定和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重点从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定价、系统建设、政府规制和特许期限五方面进行考察。
再次,根据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所获得的一手及二手资料,从战略、计划及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民营化改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公众绩效及总体绩效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绩效进行了考察,分析显示,民营化改革后,靖远县供热服务绩效有较高的改善,但在企业绩效的改善等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根据前文所做的研究,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作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进行了总结,主要是规制的合同化、政策向用者的倾斜以及以公益约束“盈利”和以“盈利”保障公益,这些对其他地域或领域实施民营化改革具有可供借鉴之处。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作者:————————————————————————————————日期:2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学号:20111155010053学生姓名:张丽指导教师:王秋菊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公共事务治理变革的视野中,民营化是一种国际性潮流。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其中核心的主张之一就是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强调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生产者角色与提供者角色分开,打破公私部门界限,把治理变革从政府内部引向外部,把过去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方式交给政府以外的力量完成,或者二者合作共同承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化成为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并不令人觉得奇怪。
在民营化显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
研究目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产生很大影响。
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它倡导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乃至个人都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强调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增强管理绩效。
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渗透到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去,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改革产生影响作用。
国内外现状:在西方,尤其在英美国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民营化就已成为推动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在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非常重视公共行政的民营化。
公共行政的民营化有多种类型,如公共财产管理民营化,即通过民间入股的方式管理公共财产。
还有行政任务的民营化,即特定事务的公共属性不变,但国家本身不再负担执行或负担全部执行,而开放由民间负责或提供。
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模式及其对我国公物供给改革的启示
物的产权界定就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制度 安排 显然市 场不具有 主张经济 自由的学者们 为探求政府 、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及公 民
也 公 物供 给 中 的政 府 失 灵成 为公 物 供 给 市 场 化 改革 的理 由 但 提 供 公 物 的公 用 企 业 可 由 国 家直 接 经 营 , 可 以 由国 家 与 私人 共
单一的市场供给模式同样会产生失灵。首先 ,公物的市场化供给 同或分 别经营 .等 等。
固然使 公众 可 以像 在市 场 上 购 买 私 人 物 品 那样 可 以 自由 选 择 , 但 由于 各 个 国家 的 具体 情 况不 尽 相 同 .所 采 取 的多 元 化供 给 模 这 种选 择 往 往 建 立 在 政治 权 力 所 作 的 经 济 制度 的基 础 之 上 . 公 式 当然 也 会 有 所 区 别 ,很难 说 哪一 种 是 最 为 优 越 的 。国外 的一 些 对
二 、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相关理论
2 世 纪 8 年 代 兴起 的 新 公 共 管 理 理 论 的 核 心 问 题 就 是 变 革 0 0
其他 独 立 社 会 的侵 犯 。第 二 .尽 可 能保 护 社 会 上 各 个 人 ,使 不 受 公 共 物 品和 公 共 服 务 的供 给 结 构 和 方 式 . 以便 提 高 公 物 供 给 的 社 会 上 任 何 其他 人 的侵 害 或 压迫 .这 就是 说 .要设 立 严 正 的 司 法 效 率 。 机 关 。 三 , 设并 维 持 某 些 公 共 事业 及 某 些 公 共 设 施 。 同 时 . 第 建 公 物 供 给 多元 化 模 式 的主 要 内容 是 :合理 区分 公 物 的 类 型 ,
、
公物供给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公用事业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Wae o a i tr mpne C s D s b t nCo ais it ui mp ne i r o N t nl o e ai a P w r o
政食分离的新管理机制, 把原垄断经营 的国有企业转变 为股权多元化的企业 , 完善 了
业 治 理结 构 , 实现 了政 分 离 。表 l 英 国在 这 些领 域 的 民营 化 改 革 的具 体 情况 : 是
市场化改革 经验和实践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英美等 西方发达 国家的 公用 事业 普遍 实行 国有 化垄 断经
_ 窒
兰 一
公 用 事 业 改 革 的 国 际 经 验 及 借 鉴
口张春 虎
(广 东工 业 大 学 , 东 广 广州 503] 1 60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英美两国在公
的市场化供给 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制度 安排 ,极大地推 动了这些国家的公 刷 事业发展 。
用事业产业市场化 改革 中的经验 和具体 实 提 出了我 国公 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的措施和 建议 。
保 了宏 观经 济 的平 稳 运 行 。
社会救济和社会援助囊括了大量 的诸
如 失业 救 助 、 庭 援助 、 房 补 贴等 诸 多 的 家 住 救 助项 目。失 业救 助 主 要 针 对 由于 长 期 性 的失 业而 丧 失 收入 来 源 , 从 而 导致 家 庭 生
社会民主主义的实践与福利 国家的构建,赋予 了人类社会一条 既不 同于 自由竞 争式资本主义制度 , 又不 同于专制独裁式威权主义体制的新 的前行道路 。它既确保 了 人类对 于民主与 自由的珍视 , 又免除了人类对 于贫 困与苦难 的恐惧。既践行 了社会公 平与正义, 又保证 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尽管在社会 民主主义与福利国家 的发展进 程 中, 出现 了诸多的挑战与风险 , 但是这些挑战与风险并不能全部归因于社会民主主
国外国企改革经验综述及对我国国企改革启示
国外国企改革经验综述及对我国国企改革启示======================================================================摘要: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建设及其完善。
同时应注意防止金融泡沫及金融风险。
应重视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及其市场规则的建立,规范市场秩序,发挥市场机制应有的作用。
同时要增强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并在市场竞争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衡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标准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民营化。
从西方企业形式演变历程看,随着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向强调政府干预的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组织形式也大体经历了从私人企业为主向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转变的发展格局。
目前,世界各国国有企业已经先后或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私有化或社会化及民营化,股份制改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增强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抗风险的能力,着眼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就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的状况看,既有相通之处亦存在一定差别,其具体经验及做法是:一、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造过程及其经验1.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的浪潮最早源自英国。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以后英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路。
为提高经济竞争力,英国战后历届政府先后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其基本措施是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及股份制改造。
其做法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影响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形成所谓私有化浪潮。
2.英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私有化政策加以推行。
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6年):主要对包括石油公司、天然气海岸设施、宇航公司、电报电话公司、铁路、旅馆、全国卡车公司等在内的亏损不太严重、仍可获利、且大多属竞争行业的企业实行私有化。
公共服务民营化成功案例
公共服务民营化成功案例第一部分公共服务民营化概述一、民营化的涵义民营化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其中包含: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二、民营化的特征民营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领域,其基本原理就是政府同私人企业以及独立组织订立契约合同来提供服务,把公共资产卖给私人部门,将公共设施民营化,特许设立政府企业,聘用顾问人员,分配政府赠券,出售特许权,给予补贴,以及其他一些选择。
三、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一)民营化的原因当然,上述种种弊病在民营部门也同样存在,但正如萨瓦斯所指出的,“民营部门经营不善要么被兼并,要么破产,而政府部门经营不善不仅不会被兼并,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预算――期望借此提高其绩效,尽管这种做法往往是徒劳的。
”(二)民营化的优点1、降低成本。
竞争的市场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据学者研究,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外包平均降低25%-30%的成本。
英国的经验显示,一度是政府财政包袱的英国石油、英国航空公司、电信公司等转移为民营后,从1979年起,英国政府每年增加50%的收入。
2、提高服务质量。
美国都市研究所比较肯塔基州和马萨诸塞州的公、私矫正机构,发现私人机构有些微的进步;在飞机场,大众速寄系统,以及港口的经营方面,私人部门比公共部门的确有较高的服务水准;在社会服务领域,非营利组织所承包的服务比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好。
3、增加选择机会。
通过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政府的政策可以促进不同输送系统的发展,使公民可以有选择服务的机会。
4、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也可以解决政府资金不足、智慧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有效地将民间资源整合到国家发展之中。
5、示范效果。
由于大部分公共服务不具有市场性,缺乏竞争的压力,通过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可以对政府及政府人员造成压力,促使他们改进服务,提高绩效。
国外公共投资准入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投资视为本文所探 讨的公共投资。公 共投 资准入制 度 是特殊的投资法 律制度 , 既涉及制度的一般性规定 , 又 涉及具体的操作程序 。我们可 以这样 对公共投资准入 制度进行定义 :公共投 资准入制度是指国家允许 所有 公共投资者 ,特别是非公有经济投资者进入公共领域 进 行投资 ,各种投资者能在这些行业 中进行公平竞争 的制度f 本文谈 及的“ 准入” 主要包 括准入主体 、 准入制 度和准入方式等)这样的制度对 于我 国公共投资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理论评析
民营化可界定为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更少地依靠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根据该定义,除了国有化的其他形式都可以看作上民营化。
民营化使得部分或传统上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活动将由私人部门去承担,将国有或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
一般地认为私人提供物品的效率要高于公共提供,缪勒(D en nisC .M u l ler )指出:“在40多项研究中,发现公共企业显著地不如提供同一种服务的私人企业有效率。
”
但是,“产权与竞争对绩效的影响孰重孰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结论可能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之间并不是互不关联、非此即彼的关系。
英国学者在分析评价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成果时认为,竞争是促进效率的根本手段,理论和实践都说明了对经济效率影响最重要的是竞争而不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于缺乏竞争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并不能推断民营化是提高效率的灵丹妙药,私有化的经济合理性主要是以它能促进市场更具有竞争性或可竞争性这一假定为基础,但事实上,没有证据说明私有化本身就刺激竞争促进效率。
L i tt l ech i l d 教授认为:毫无争议,竞争是反对垄断力量,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
世界银行指出,“公用事业是具有天然垄断性的,因此,除非它
们受到调控和管理,否则,私营公用事业经营者就会像垄断者一样,限制产量并提高价格,这会给整个经济的效率和收入分配带来恶果”。
所有制影响控制企业行为的能力,因此所有者的目标至关重要,由此就得出私有制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公有制追求的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假设。
但事实上,私有制企业中作经营决策的经理也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而
公有制企业的经理也会受到各种经营目标的约束和激励。
因此所有制的不同导致所有者追求的目标出现差异,但不能据此认为私有制比公有制更有效率。
对国外公用事业改革实践的考查
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城市供水行业实行了私有化,而法国则一直在实行供水设施国有体制。
斯蒂格利茨对此评论,“法国的许多国有化企业与私人企业一样有效率。
……政府企业与私人公司在效率方面的差别可能并不像认为政府总是无效率的流行观念想象的那样大,特别是在两者都面临某种程度的市场压力和竞争压力的情况下”。
私有化仅表明财产的归属关系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产权的效率水平必然提高。
英国产权理论经济学家M art i n 和Parker 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后的经营成效做了综合广泛的比较,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收益有显著提高,而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收益改善并不明显。
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与产权的归属变化没有必然关系,而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系,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提高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
可见,绩效是与竞争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表明,决定公共生产还是私人生产哪个更有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市场环境,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公营还是私营,而在于垄断还是竞争。
在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物品和服务方面,竞争往往优于垄断。
不同国家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初始禀赋条件和偏好不尽相同,因此改革的推进方式就会不同,在经历了民营—国有—民营的历史变迁后,人们认识到作为提高消费者福利的关键不在于所有制而在于竞争。
如果没有竞争的压力,私营的公用事业服务提供商就会制定垄断价格,从而出现低效。
对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理性思考
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作为公共品,一直采取由政府生产、政府供给地的政企合一的垄断经营模式。
这种提供方式逐渐暴露出经营管理缺乏主动性、经营亏损严重、财政补贴负担沉重、公共产品容量小、服务能力差和组织结构和技术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弊端。
随着公共品的理论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使由政府来供给
获奖论文展示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对包括城市供水、节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在内的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维护和经营。
根据萨缪尔森(Sam uel son )的定义,公用事业并不同时具备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拥挤性,N on-r i va l nes s )和收益的非排他性(N on-excl udabi li ty )两个基本特征。
因此城市公用事业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而准公共品是一个范围广泛、并无确定边界的领域。
由此可见,公共品与私人品是从物品本身的属性方面来界定的,而不是根据哪个部门提供来界定,也与具体供给方式无关。
□文/毕思勇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国外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
200.11
91
6获奖论文展示
基于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文/罗明黄蕾杨海军马芳
现有文献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中小企业的弱势分析与扬长避短的途径,以及外界比如政府的支持方略;另一方面集中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合作创新、族群创新、联盟创新和具体创新类型比较: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工艺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及技术转移,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等,这些研究主要还是关于中小企业如何被动创新(不创新无发展,创新则风险大)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类配置资源要素,将企业内部价值链分割并向全球优势区域转移,通过全球价值链获得高额利润,使企业内部价值链逐渐延伸并与产业链融合形成全球价值链,既为跨国公司的继续扩大规模找到了一种有效模式,又为产业跨国界发展形成了新的途径。
在跨国公司全球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规模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要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获得竞争优势,避免处于低附加值加工的境地,必须借助技术创新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改变被动技术创新的局面,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以在全球价值链上占据合适结点,把握国际分工的新际遇。
技术创新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选择,又是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何保证技术创新收益大于技术创新风险将是影响中小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的公共品也可用有私人来生产。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掀起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浪潮给我国的公用事业改革提供了借鉴。
随着相关立法的逐步出台,我国在一些城市也掀起了民营化改革的浪潮。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民营化背景与西方国家出现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有很大不同,仅仅借用西方民营化理论与实践经验远不能解决我国的民营化改革需要。
从我国目前对民营化的理论探讨来看,大多是讨论民营化的优点与可行性,对其潜在的问题谈得不多。
从改革实践看,西方国家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初始禀赋条件和偏好与我国不尽相同,因此改革的推进方式就会不同。
在不打破垄断经营前提下,试图以改革产品供给的方式让民营资本介入公用事业,虽然表面上迎合了民营化改革的浪潮,但也有可能造成新垄断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并且创造出新的权钱交易空间与市场,妨碍竞争创造财富的价值观的培养。
国外经验同时表明,公用事业民营化要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很多的条件,其中之一便是确立法律框架,包括中央法规和地方法规。
只有将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责任机制等重要机制引入公用事业领域,并用法制化手段确定下来,才能使公用事业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实现预期的效果。
促进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政策趋向
1、应用特许投标理论。
德姆塞茨(D em set z )认为,如果某个产业或该产业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垄断性,成本效率要求只存在一个企业,但是在没有新竞争者进入威胁时企业就会行使市场垄断力量。
因此他提出了特许投标理论来引入竞争,让多家企业竞争在某些产业或业务领域的特许经营权,给在位企业保持竞争的压力。
采用这种规制方式,能够在投标阶段对服务质量及最佳服务价格形成比较充分的竞争,也就是用“市场的竞争”代替“市场内的竞争”。
特许权竞争的意义在于:一是提高了垄断性市场的可竞争性;二是减少毁灭性竞争的范围和不良后果;三是为规制机制提供了进行价格规制所需要的成本信息。
2、降低沉淀成本。
根据鲍莫尔(W .J.B aum ou ),潘扎(J.C .Pan zar )和威利格(R .D .W il l i g )等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潜在竞争是竞争的重要原因。
因此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不如更加重视是否存在潜在的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的关键在于尽可能的降低沉淀成本,排除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在这种潜在竞争的压力下,在位企业就会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价格,以防止新企业闪电进入取得利润后迅速退出的“打了就跑”的策略。
3、标尺竞争理论(区域间比较竞争理论)的应用。
大多数公用事业具有区域垄断经营的特点,不能在一个市场上直接开展竞争,但可以运用标尺竞争理论,促使各区域的公用事业垄断厂商展开竞争。
其基本思路是以独立于本区域的其他区域中与本区域受规制垄断企业生产技术相同、面临需求相似的垄断企业的生产成本为参照,制定本区域垄断厂商的价格和服务水准,以刺激本区域垄断企业提高内部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由此可见,区域间比较竞争理论是一种借助政府规制机制,促进不同区域被规制企业间进行竞争的一种规制理论,标尺竞争的意义还在于为规制机构提供了被规制企业真实成本信息的参考。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编辑雨露)
中
200.11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