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合集下载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在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与他人建立联系,掌握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培养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发展社交能力。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将来的学习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1.以儿童为中心: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以儿童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儿童的权益,满足他们的需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循序渐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采取逐步深化的方式进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原则。

3.注重感受体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注重儿童的感受体验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参与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尊重个体差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1.游戏教育法:游戏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尝试,在互动中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培养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

2.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儿童参与其中,体验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

例如,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超市购物或医生诊疗等场景,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技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协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组织团队游戏、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让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4.情感教育法:情感教育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帮助儿童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管理和情感调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1.学校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来实施。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学和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机会。

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

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

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社会教育是指在幼儿教育中重视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使幼儿在积极的社会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形式。

幼儿时期是形成人格、构建社会关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幼儿社会教育,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

引导幼儿自我认知和自我决策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前提是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决策能力,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幼儿自我认知和自我决策。

幼儿需要从开始掌握自我约束力、自我管理的基本能力,进行自我调控,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情境游戏等,让幼儿在做决策的时候,积累自信心、经验和技能。

在幼儿决策形成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不仅要支持幼儿,也要纠正幼儿的行为、提供各类资源等。

如离家出走,可以提醒幼儿注意危险,并帮助幼儿规划正确的步骤,从而在安心的环境下完成自我约束力的提升。

组织幼儿小组活动幼儿小组活动是一个相对难度较低、有效果的社会教育方式。

幼儿时期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因此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这些活动可以是日常安全知识、自我调节、沟通和协作等方面的任务,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与此同时,可以发挥幼儿的个性差异、交流交友和共同体的感情,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社会认同感。

结合信任方式小组活动不仅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加强幼儿之间的信任度和信任关系,这也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信任可以通过肯定正面体验和鼓励实现,促使意外出现,从而加强信任度和信任关系。

例如,教师通过以介绍角色取代训练,幼儿学会了互相理解体谅,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的感觉。

提高幼儿自信以正面方式提高幼儿自信,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能够为幼儿的未来行为模式建立出更好的信念。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情境训练、智力游戏等方法,让幼儿从中学会控制情绪和感受,从而在行动中增强自信心。

利用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常用于幼儿社会化教育的方法,可以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幼儿的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等。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一、原则:1.实施关爱关注原则:学前教育应注重对每个儿童的关爱和关注,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2.实施启发引导原则:学前教育应注重启发思维和引导儿童主动学习,通过问题解决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社会化原则:学前教育应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

4.实施个别差异原则:学前教育应尊重每个儿童的发展差异,根据他们的个别需要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5.实施体验式原则:学前教育应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帮助儿童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方法:1.游戏教育法:游戏是儿童最自然、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

2.观察引导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支持。

例如,当发现有些儿童对一些主题特别感兴趣时,可以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让他们深入学习。

3.自主学习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探究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和创造。

4.合作学习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儿童一起合作完成任务,鼓励他们分享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5.情景教学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注重将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实践。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参观社区,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交往和社会规则。

三、途径:1.家庭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的陪伴和指导,给予儿童关爱和支持。

家庭可以提供一个安全、温暖、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有效方法幼儿园是孩子最开始接受社会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掌握社交技能,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方法:一、游戏教育法游戏教育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方法,游戏是孩子最熟悉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除了孩子的个人需要,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社会教育方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孩子感受到社会不同的角色,并自主探究和感受社会中的种种感受和细节。

通过角色扮演,孩子能够提高自己的情感交往和表达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培养自身的案件能力。

三、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是将社会情境和生活场景进行模拟,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和了解各种情况,学会面对各种问题。

在情境模拟中,教师还能引导幼儿解决问题,鼓励其进行思考和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培养技能。

四、故事教育法故事教育法是幼儿园中一种常用的社会教育方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情况和角色,提升幼儿的社会知识及认知能力。

故事学习是培养幼儿观察知能、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最好途径之一,因此也是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五、艺术教育法艺术教育是幼儿园中重要的教育方法,可使幼儿了解社会中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等。

艺术教育也有助于增强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其未来的社交和沟通做好耐人寻味的基础,树立厚重的艺术文化氛围。

以上就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几种有效方法,幼儿社会教育需要结合实际,根据幼儿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一)示范法1.概念示范法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各种直观手段,为幼儿提供具体模范的范例,或是采用具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使幼儿直接模仿学习。

2.注意事项(1)示范手段多样,可以根据内容不同,采用幻灯片、录像、音乐、美术作品等多种手段进行直观的教育活动。

(2)示范或提供的范例过程中的讲解要清楚、准确,动作要适当放慢,重点部分应重复示范,根据内容特点,采用完整示范、部分示范或分解示范。

(3)要密切结合教师的语言讲解,使幼儿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4)要与幼儿的行为练习相结合,使幼儿在行为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和行为方式。

(二)谈话法1.概念谈话法就是教师与幼儿相互提问、对答的教育方法。

谈话法需要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认识模糊的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则借助于恰当的问题,帮助幼儿分析、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使之系统化或明确使幼儿获得正确的社会认知、积极的社会情感及良好的行为方式。

谈话法也可使幼儿获得社会性规范性语言,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2.注意事项①教师在与幼儿谈话中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符合谈话主题的;如活动“长大的我”谈话的内容包括:谈小时候和现在相比变化有哪些、谈自己的优点、谈自己的缺点。

这个活动能不能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教师叫什么名字”?这就不符合谈话主题。

②问题应是清楚明了使幼儿易懂易答的。

问题是幼儿能够听懂的,且是容易回答的,如活动“了解自己的情绪”,提问“在幼儿园里会遇到哪些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的表情会怎样?”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即有利于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答出不同的答案,又有利于帮助幼儿总结出自己在高兴时,表情会有哪些。

③问题的排序应是由浅入深的,尽可能地设计开放性问题,让更多的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多问些怎么样、为什么等,少问是不是、对不对等;④谈话的方式多样。

可以根据内容不同,采用幻灯片、录像、音乐、美术作品等多种手段进行直观的教育活动,这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1.客观性原则:社会教育应基于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儿童的需求和发展规律,根据儿童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制定教育方案。

2.个体发展原则:社会教育应重视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儿童发展个人特长和潜能。

3.适应性原则:社会教育应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4.活动性原则:社会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1.观察法: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2.游戏法: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模仿和体验真实的社会情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技能。

3.体验法: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儿童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观察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情感教育法: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教育儿童如何理解和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1.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通过家庭活动、家庭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社会观察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托幼机构教育:托幼机构是孩子离开家庭最早的社会化环境,通过在托幼机构的生活和活动,孩子可以与其他儿童接触和交往,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3.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社区参与教育:社区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环境,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服务,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原则、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多样化的途径,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社会教育水平,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教育方案幼儿园的

社会教育方案幼儿园的

社会教育方案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方案是指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社会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本文将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份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方案。

一、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社会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社会教育还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将道德与法律根植于幼儿心灵深处。

二、社会教育的目标1.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如自理能力培养、餐饮卫生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幼儿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通过讲故事、争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对什么是错误的,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社会教育的内容1.自我认知能力培养。

通过情感与自我认知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情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建立自信心。

2.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3.道德品质培养。

通过道德故事、情景模拟等活动,引导幼儿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4.社会规则意识培养。

通过游戏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社会的一些规则和习俗,建立正确的行为规则和秩序观念。

四、社会教育的方法1.游戏活动法。

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合作游戏、问题解决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互助等社会交往技能。

2.观察比较法。

通过观察并比较幼儿的行为和习惯,引导幼儿理解何为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3.情景模拟法。

[保教管理]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教管理]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是进行社会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它是社会教育基本规律的反映。

为了使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适度性的问题是教育者经常面临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所谓“适度”就是适当的程度,即要掌握事物的适当程度,避免走极端。

但从“度”本身的特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一个事物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所谓适当的程度,因此,要做到“适度”则意味着不断地调整。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使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调整。

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

教育是一门辩证的艺术。

这种对教育的认识早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充分的体现。

马卡连柯把教育学称之为“最辩证的科学”,在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把握教育的适度性就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这就是所谓的“度”,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这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要做到,既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建立适当的规则。

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贯性就是作为教育者而言,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坚持一贯,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

比如,在幼儿园一学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能一个假期就被破坏了。

因此,社会领域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允许重复(当然是一种“螺旋式的重复”)要有较强的系统性。

同时,要注意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一致性通常指不同的教育者对儿童的要求应该相同。

简述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实施的原则

简述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实施的原则

简述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实施的原则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是指针对幼儿阶段儿童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化培养和教育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逐步掌握基本的社交技能、学会自我管理、理解和尊重他人,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在实施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时,要坚持一些原则,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一、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身体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阶段特点。

在实施社会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阶段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在幼儿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唱歌、跳舞、小组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幼儿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因此,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

可以根据幼儿的爱好和特长设置不同的活动项目,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例如,对于喜欢动手实践的幼儿,可开展制作手工艺品、小型农场活动等,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以教育目标为指导社会教育活动是针对幼儿进行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因此,必须明确教育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教育目标应该具有可观察性和可度量性,便于评估幼儿的发展情况。

同时,教育目标需要与幼儿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例如,在社交技能方面,可以设定培养幼儿自主交往的目标,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增强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四、以主动参与为原则社会教育活动应该以幼儿的参与为主导,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参与活动的决策制定过程。

幼儿通过参与决策和规划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决策能力和责任心。

例如,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时,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活动的地点、内容和时间,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并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责任。

五、以情感关怀为基础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支持,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幼儿社会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幼儿社会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 [案例分析]
• 在案例中F被排除在游戏之外是一种自然的 后果。相互式的约束力是同伴间一种无形 的约束力量,它有利于幼儿走出“自我中 心”的状态,站在互利互惠的角度来为对 方着想,它为幼儿同伴间契约式的规范的 生成和理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当然,有一点要强调的是,自然后果 法的实施涉及惩罚,再加上,孩子们 也常将这种惩罚理解为赎罪式的。因 此,对孩子实施自然后果法时,老师 要对孩子充满人文关怀,要对孩子解 释他的做法,给予情绪上的支持。
• 教师可以人为的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幼儿进行行为 练习(如在图书区放了新的图书—轮流)或在各 种生活情境中组织的幼儿行为练习,如来园和离 园的礼貌行为练习、用餐前后的行为练习等 。
行为练习过程的组织
开始
仔细 示范
激起行 为练习 的愿望
示范慢 且要配 合语言 讲解
幼儿行 为练习
幼儿在行 为练习时 教师要巡 回指导
• 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隐性。
• 三、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
• (一)讨论法
•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提供或创设一定的一种 或者多种社会问题情境中,启发幼儿对情 境中出现的疑惑与现象大胆的发表自己的 看法,并与老师和同伴互相交换观点一种 教育方法。
• [案例] 积木作品能保持多久 ?
• (二)行为练习法
• 行为练习法是教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幼儿按正 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的方法,是形成和巩固 幼儿社会行为习惯的一种基本方法。
• 思考与讨论:你认为,开展幼儿社会教育 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 (一)正面性原则
• 是指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善于发现幼儿的优 点,对幼儿充满期待,给予幼儿积极的肯 定和鼓励 ,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的原则。
• 正面教育并不等同于放纵,也不是否定合 理的批评。核心在于逐步培养幼儿勇于承 认并改正失误和缺点的态度 ,树立其自信 心。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二、渗透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晨间活动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服务他 人、服务集体的意识和习惯, 使幼儿获得认真、公正做事 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其 自尊心和自信心。
进餐
培养幼儿细嚼慢咽、不暴饮 暴食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学 习安静、文明用餐等用餐礼 仪,懂得爱惜粮食、尊重他 人劳动,还可以让幼儿从中 了解国内外、各地区的多元 饮食文化。
主题3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 原则、途径和方法
知识导图
探寻1
DIRECTORY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
五大原则
目标性原则 01 渗透性原则 03 正面教育原则 05
02 主体性原则 04 实践性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一方面,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在教育过程中选择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等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2)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 分出一些区域,如建构区、表演区、益智区、角色区、美 工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订活动规则, 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 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的活动。 区域活动具有活动自由性、教师指导间接性、自主性、 个性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 幼儿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索。
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于五 大领域的课程中,且在幼儿园 领域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这 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有高度敏感 的社会教育意识,善于在所有 的教育领域活动中捕捉社会教 育的契机,挖掘社会教育的内 容,自然地将社会教育的培养 目标融合到所有的活动中去。Biblioteka 语言教育 “真诚与善 意”
艺术教育 “人性之美”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及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及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及组织形式一、原则1.以儿童为中心:幼儿园社会教育应以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兴趣为中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育活动,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

2.以游戏为主导: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活动。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应以幼儿喜欢的游戏为主导,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强调亲子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强调亲子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与家长的互动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从而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4.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都不同。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应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5.关注情感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和情感态度。

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幼儿学会相互理解、友爱合作,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

二、组织形式1.小组活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小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

通过分组让幼儿互相协作、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2.游戏角色扮演:幼儿喜欢模仿和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情境,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

3.社区参观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参观活动,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环境和资源,并与社区的居民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区意识。

4.家长参与: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到园内参与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讲座等,增加与家长的互动,促进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总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是以儿童为中心,以游戏为主导,强调亲子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情感教育;而组织形式则包括小组活动、游戏角色扮演、社区参观活动和家长参与等。

这些原则和组织形式的实践,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五点:
1. 目标性原则:活动设计要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提出的要求,每次活动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2. 针对性原则:活动设计要针对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

3. 活动性原则:活动设计要注重实践,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积极地与人交往、动手、体验、观察、思考、表现,主动地发展社会性。

4. 全体性原则:活动设计要面向班级全体幼儿,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小组活动,都要努力使全体幼儿在原有社会性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

5. 整体性原则:活动设计要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入教育活动之中,同时要考虑活动前后的延续性和各种类型活动的渗透性,以及合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增强学前社会教育的合力。

这些原则将有助于设计出富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观察教育法:通过观察幼儿在园内的行为和表现,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和需求,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注意幼儿的情感变化和行为表现,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

2. 游戏教育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3. 直观形象法:包括参观法、示范和范例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规则,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

4. 语言法:通过故事、讨论和谈话等形式,向幼儿传递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社会行为和文明礼仪。

5. 移情法:通过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等手段,对幼儿进行认知和行为教育,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6.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以这个角色的身份处理问题、体验情感,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特征和规范。

7. 强化法:对幼儿已经出现的行为进行巩固或纠正的过程。

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强化幼儿的正向行为或抑制不良行为。

8. 笔记本方法:幼儿可以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社交活动,包括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等。

教师可以经常与幼儿共同观察和分析这些记录,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回顾。

9. 故事教育: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传递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故事中的主人公以及故事情节都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社会行为和文明礼仪。

可以选择与幼儿经验相关的故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相互组合、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个性、发展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使
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
调整。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是一门辩证的艺术。这种
对教育的认识早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充分的体现。
马卡连柯把教育学称之为“最辩证的科学”,在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教育
3分钟
同学们对于上节课老师所讲述的东西,理解掌握的较好,同时很多同学都用自
己所理解的话去回答上节课的两个问题,非常好,希望这种情况可以继续保持下
去,同时,总是有几个人会不按时交作业,希望以后不要出现这种情况了。
(二)复习提问
9分钟
对于上节课所讲的东西,隔了这么几天,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可以记得,接下
来进入复习提问环节:
部分学习内容允许重复(当然是一种“螺旋式的重复”),要有较强的系统性。同
时,要注意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通常指不同的教育者对
儿童的要求应该相同。一致性所指的不同的教育者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
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和一贯性囊括了对不同
教育者、不同时间场合的教育行为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
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儿童进入幼儿园的一般年龄是3岁,而3岁前是
儿童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比如独生 子女家庭
容易出现的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溺爱和过分保护),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
幼儿园之前就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特点(任性、依赖性、自私、胆小、不合群
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更不利于幼
本理论问题进行,以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水平。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社会教育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遵循适度性、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相结合等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以实践活动开始的教育活动、以情境表演开始的教育活动、以游戏形式开始的教育活动等。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使教育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教育的适度性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教育方式。

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

“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1把握教育的适度性,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即掌握教育的度。

具体到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

马卡连柯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

〔2〕因此,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既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引导幼儿遵守适当的规则。

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原则一贯性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师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一致性则是指不同教育者对幼儿的要求应该相同。

一致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

之所以要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

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坚持自己对幼儿要求的一贯性,同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

一天24小时,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那么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里表现出好的一面,在家里则会有很多不良行为表现。

社会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第二周)

社会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第二周)
如: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我们的幼儿园真漂亮,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学做小主人等等。
日常生活及幼儿自发游戏中的社会教育
社会性的发展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因 此,除了专门的社会教学活动外,教师更应 该重视在日常生活及幼儿自发游戏中对幼儿 进行随机的社会教育。
(一)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思考:请同学们想想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都有 哪些环节,在这些环节中都可以进行哪些社 会教育?
社会教育活动的途径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途径幼儿园社会教育 是通过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及幼 儿自发游戏中的社会教育、其他领域教学活 动中渗透社会教育、家园共育以及环境渗透 等途径来实施的。
专门的社会教学活动
专门的社会教学活动是指教师从幼儿园社 会教育目标和原则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 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 程并组织实施,以完成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
把握正面性原则应该注意:
1、树立榜样,通过榜样对幼儿进行 教育; 2、以鼓励表扬为主,强化幼儿的良 好行为; 3、避免反语正说; 4、以积极的方式向幼儿提出合理要 求。
生活性原则
定义:生活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社会教 育指向幼儿的日常生活。
把握生活性原则应该注意:教师要充 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和教 育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综合性原则体现在:
1、设计的教育目标要有综合性,尽量涵 盖认知目标、行为目标、情感目标; 2、选择的教育内容应该具有综合性; 3、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多样性,不 仅是采用语言传递法。
渗透性原则
定义: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应与影响幼儿全 面发展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紧密结合,相互 渗透。 思考:你如何理解渗透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对幼儿实施 教育影响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它是幼儿 自己学习的过程。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实践才能内化成幼儿 自身的信念、光靠老师讲、家长讲是不能达 到的。因此,教师要给予幼儿实践的机会。

幼儿园社会教育策略与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策略与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在幼儿园阶段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

它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儿童的自我认知、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人格与价值观。

对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我们需要细致思考,因为这关系到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幼儿园社会教育策略与方法:一、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师应注重对儿童情感的引导与培养。

他们可以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活动,引导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接纳感受他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儿童的情感态度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儿童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培养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游戏、合作活动等方式,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互相帮助,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让儿童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团队的力量,从而培养其合作精神。

三、倡导分享文明礼仪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儿童进行文明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他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儿童示范和传授文明礼仪,教导儿童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关心他人、公共秩序等。

教师还可以倡导儿童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分享善良行为、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帮助儿童建立文明素养。

四、营造民主平等氛围幼儿园社会教育还需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让每个儿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平等性。

教师可以主动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选择,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教师还应该引导儿童理解并尊重他人的不同,帮助他们建立包容的心态与尊重多样性的意识。

五、培养责任意识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班会、班级管理等方式,让儿童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培养自觉、主动、负责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社会教育指导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指导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指导原则社会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帮助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环境、了解社会规则、培养社交能力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指导原则。

一、培养自立能力自立能力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幼儿园应通过各类活动,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整理物品、解决问题等,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体验生活,学会自己做事情,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促进情绪管理幼儿园要帮助幼儿有效地管理情绪,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处,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情感教育,幼儿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学会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情商和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倡导合作与分享合作与分享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

幼儿园应提供各类合作性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

例如,组织小组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通过分享玩具等,培养幼儿的包容性和互助精神。

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四、引导正确价值观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确保幼儿接触到多种正面的价值观念。

通过生活场景的模仿与演绎,带领幼儿了解尊敬、友爱、正直等正确的价值观念,并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理解和践行这些价值观。

幼儿园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培养沟通与交往能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沟通与交往能力。

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分享信息、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

教师应通过富有创意的角色扮演、绘本阅读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注重情感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注重情感教育。

幼儿从小就应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温暖、关爱和尊重,并培养他们理解他人的情感、展示自己情感的能力。

幼儿园社会教育方案

幼儿园社会教育方案

幼儿园社会教育方案一、引言社会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庭的地方,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培养幼儿的个人品质和社会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幼儿园社会教育方案,旨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该社会教育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多种活动和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

2. 原则:a. 儿童为本: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积极参与和学习的机会。

b. 理论与实践结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幼儿提供全面的社会教育。

c. 个性化教育: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和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的社会教育方案。

三、内容和方法1. 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a.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模仿和表达。

b. 自我介绍:组织幼儿进行自我介绍的活动,培养他们自信和自尊心。

c. 常规养成: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事务。

2.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a. 情绪认知:通过绘本和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不同情绪,并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b. 情绪引导: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正确处理情绪,解决冲突和困难。

3. 沟通能力的培养:a. 倾听训练:组织幼儿进行倾听训练,学会倾听他人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b. 社交技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如打招呼和表达意见。

4.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a. 团队游戏:组织幼儿参与各种团队游戏,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b. 小班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班活动,让他们学会和他人合作和分享。

四、评估与反馈1. 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各个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沟通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2. 反馈: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予幼儿及其家长适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社会教育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大部分还是偏理论,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溶血开小差,希望
3分钟
这种情况在以后的课堂上会减少。
(六)作业布置
1分钟
复习本节内容。
同学们对于上节课老师所讲述的东西,理解掌握的较好,同时很多同学都用自
己所理解的话去回答上节课的两个问题,非常好,希望这种情况可以继续保持下
去,同时,总是有几个人会不按时交作业,希望以后不要出现这种情况了。
(二)复习提问
9分钟
对于上节课所讲的东西,隔了这么几天,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可以记得,接下
来进入复习提问环节:
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因为幼儿期儿童心理的最典型特点是处于个性的初步形成
期,个性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在普遍
实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要抓住儿童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促进孩子们的个性朝着
良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存在某方面弱点的孩子的个别教育。在集体
教育活动的同时,要进行个别行为矫正,帮助孩子们用好的行为替代其不良行为。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使
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
调整。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是一门辩证的艺术。这种
对教育的认识早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充分的体现。
马卡连柯把教育学称之为“最辩证的科学”,在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原则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原则
生活教育原则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般原则综合渗透性原则
实践参与性原则
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
适宜发展性原则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
教案纸
(一)作业点评
3分钟
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是社会
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发展幼儿的社
会认知,促进积极的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幼儿
社会性的发展。
(三)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育者和学习者双方都没有注意到、意识到的。
(四)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贯性就是作为教育者而言,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坚持一贯,不能随着时间
10分钟
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大的反复性,
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比如,在幼儿
园一学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能一个假期就被破坏了。因此,社会领域的一
本理论问题进行,以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水平。
(一)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要使儿童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
10分钟
程中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个别行为矫正就是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问题的
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接下来我们进入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学习。
(四)新课讲授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
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原则
10分钟
目前在幼儿园教育中,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社会教育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
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社会教育时仍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社会教育一些基
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还不够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些基
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并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五)适度性原则
11分钟
适度性的问题是教育者经常面临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所谓“适度”就
是适当的程度,即要掌握事物的适当程度,避免走极端。但从“度”本身的特点来
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一个事物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所谓适
当的程度,因此,要做到“适度”则意味着不断地调整。
1,小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大班的呢?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
(三)新课引入
3分钟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党员饿有机组成部分,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
面,幼儿园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密切相关,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也有其
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有着和其他领域教育相同的原则和方法,也有着本领域特有
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儿童进入幼儿园的一般年龄是3岁,而3岁前是
儿童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比如独生 子女家庭
容易出现的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溺爱和过分保护),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
幼儿园之前就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特点(任性、依赖性、自私、胆小、不合群
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更不利于幼
10分钟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有自己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
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同时,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
和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之中。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
和学习结果不发生的课堂上,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所引导的。而且,往往是教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可以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以及熟练掌握幼儿园教育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原则的理解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教科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本节课,同学们掌握较好,课堂气氛很融洽
板书设计或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纲
部分学习内容允许重复(当然是一种“螺旋式的重复”),要有较强的系统性。同
时,要注意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通常指不同的教育者对
儿童的要求应该相同。一致性所指的不同的教育者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
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和一贯性囊括了对不同
教育者、不同时间场合的教育行为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
当然,在幼儿园进行个别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幼儿园和家庭有
共同的要求,并坚持一贯。
(二)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原则
10分钟
作为个性特征的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一
个统一体。社会认知是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的
认识;社会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感情体验;社会行为是指在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