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六章新剖析

合集下载

模电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模电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模电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一、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 Amp)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运算放大器是一种主要用于进行信号放大、滤波、比较、积分等运算的集成电路。

它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大增益、高共模抑制比和宽带宽等特点。

2.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运算放大器通常由一个差分放大器和一个输出级组成。

差分放大器提供了高增益和高输入阻抗,而输出级则提供了低输出阻抗和大功率放大。

3. 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特性: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具有无穷大的输入阻抗、零的输入偏置电压、无穷大的增益、无限带宽和零的输出阻抗。

4. 运算放大器的实际特性:实际的运算放大器会受到限制,例如有限的共模抑制比、有限的带宽、输入偏置电压和温度漂移等。

5. 运算放大器的虚短片段模型:运算放大器可以用虚短片段模型来进行分析,其中将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地和反馈节点,其他端口则可以忽略。

6. 运算放大器的常见应用:运算放大器常用于反馈放大电路、比较器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

7. 运算放大器的反馈模式:运算放大器的反馈模式主要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可以稳定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而正反馈则会增加放大器的增益和非线性失真。

二、电压比较器1. 电压比较器的基本概念:电压比较器是一种将两个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相应逻辑电平的集成电路。

它通常具有高增益、快速响应和高输出驱动能力等特点。

2. 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电压比较器通过将两个输入电压进行比较,当一个电压高于另一个电压时,输出为高电平;反之则为低电平。

3. 电压比较器的应用:电压比较器广泛应用于电压检测、开关控制、信号处理、电压测量和触发器等领域。

总结:模电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运算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我们设计和分析各种电路提供基础。

同时,对于提高我们的工程能力和电子技术水平也是非常有用的。

模电课后答案-第六章课后答案

模电课后答案-第六章课后答案

第六章答案负反馈放大电路1.试通过反馈的组成框图说明反馈的概念和特点。

反馈:就是将电路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元件(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端,以影响输入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图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反馈必须包括正向传输的基本放大电路部分和将输出信号反馈回输入端的反向传输部分形成的闭环回路,反馈体现了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反作用。

其中x i为输入信号,x o为输出信号,x f为反馈信号,x id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进行比较求和后得到的净输入信号。

所以有:x id=x i-x f 或x id=x i+x f,前者使净输入量减小,称为负反馈;反者使净输入量增大,称为正反馈。

2.什么是正反馈、负反馈?如何判断放大电路的正、负反馈?负反馈:引入的反馈信号x f削弱了原来输入信号x i,使净输入信号x id减小,增益|A|下降。

负反馈多用于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正反馈:引入的反馈信号x f加强了原来输入信号x i,使净输入信号x id增大,增益|A|上升。

正反馈多用于振荡电路。

判断正、负反馈常采用“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的思路是:先假定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在某一瞬间有一个正极性的变化,用符号“+”(或↑)表示,然后从输入到输出逐级标出放大电路各点的瞬时极性或有关支路电流的瞬时流向,再得到反馈信号的极性。

最后判断反馈信号是增强还是削弱了净输入信号,如果削弱,则是负反馈,反之则是正反馈。

3.什么是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如何判断?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反馈信号的采样对象是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的采样对象是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可以用“输出短路法”,即假设输出电压v o=0,即令输出端交流负载短路(R L=0),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无直接关系,证明是电流反馈,否则为电压反馈。

4.什么是串联反馈、并联反馈?如何判断?串联反馈:反馈信号是串接在输入回路中,与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以电压相加减形式决定净输入电压,即v id=v i-v f。

清华杨素行第三版模电第6章

清华杨素行第三版模电第6章
一般集成运放的输入偏置电流愈大,其失调电流愈大。
上页 下页 首页
7. 差模输入电阻 rid
rid的定义是rid =
Δ UId Δ IId
用以衡量集成运放向信号源索取电流的大小。
8. 共模抑制比KCMR
它的定义是KCMR = 20lg
Aod Acd
用以衡量集成运放抑制温漂的能力。
9. 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UIcm 集成运放输入端所能承受的最大共模电压。
上页 首页
第三节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偏置电路 差分放大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下页 总目录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克服零 点漂移
提供电压 放大倍数
输入级
中间级
提供负载所 需功率及效

输出级
偏置电路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
向各放大级 提供合适的
偏置电流
上页 下页 首页
一、偏置电路
镜像电流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电流源,而比例电流源和微电流源都是在镜 像电流源的基础上,稍加变化、发展而得到的。
上页 下页 首页
10. 最大差模输入电压 UIdm 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能够承受的最 大电压。
11. -3dB带宽 fH Aod下降 3dB 时的频率。
12. 单位增益带宽 BWG
Aod降至 0dB 时的频率。 13. 转换速率 SR 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输入一个大幅度的阶跃信号时, 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率,单位为V/μs。
1. 镜像电流源
+VCC
IREF
VCC - UBE1 R
IC2
I REF
1 1
2
当β >>2 时
R 2IB
IC1 IB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
反馈的概念反馈性质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和消振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课时安排
7学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1)能够正确判断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以及反馈的性质,例如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为交流反馈,是哪种组态;并能够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2)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能够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
2.重点:反馈的概念、反馈性质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和消振方法。
3.难点:反馈概念的建立、反馈的判断、反馈网络的确定、稳定性判断。
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
3学时: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2学时: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
2.重点: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和消振方法。
3.难点: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判断。
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
1学时: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展宽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放大电路中引人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1学时: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判断方法,稳定裕度;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滞后补偿,超前补偿。
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电课件 第六章

模电课件 第六章

c2 c1
i +
V1
V2
c1
u-id
I
-UEE
I
I
I
ic1 1 ic 2 ic1
uBE 2 uBE 1
1 e UT
uid
1 e UT
I
I
I
ic 2 1 ic1 ic 2
uBE 1 uBE 2
1 e UT
uid
1 eUT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iC1,iC2 I
iC2
iC1
I
Ir
Ir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多集电极晶体管镜像电流源
3.比例电流源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UBE1 IE1R1 UBE2 IE2R2 U BE1 U BE 2
IE1R1 IE2R2
IC2
IE2
R1
I E1
R1 R2
Ir
Ir
UCC U BE1 Rr R1
4.微电流电流源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iC1,iC2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I 路原理
iC2 Q
iC1
I 2
iC1
iC2
6 UT 4 UT2 UT 0 2UT 4UT 6UT uid
可见,增益AU正比于恒流源电流I。那 么,改变I就可以控制增益。
如果使I受到另外一个信号ub的控制, 那么就可以实现信号的相乘。
)(UGS
UGSTH )2
W1
W2
L1
L2
IO W2 / L2 Ir W1 / L1
二. CMOS共源放大第器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三.CMOS差动放大器

清华杨素行第三版模电第6章

清华杨素行第三版模电第6章

Amf BWf Am BW
2021/4/27
上页 下页 28 首页
四、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Ii
+
+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U- i
Rif
图示电路无反馈时的输入电阻为
Ri
U i Ii
U-i
Ri
+ U-f
Ri A
+F
-
引入串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为
Io
+ RL U-o
If
Uo RF
2021/4/27
反馈系数
Fiu
If Uo
1 RF
上页 下页 15 首页
3. 电流串联负反馈
+
++
Ui -
U'i- - A
+
Io RL Uo
+
-
U-f RF
Ui Ui Uf Uf Io RF
2021/4/27
仿真
+
+
Ui -
U'i - Aiu
+
RL Uo -
+
Uf -
Fui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 择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 议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 公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30
串联负反馈只将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增大。
图示电路中,Rb并不包括在反馈 环路内,因此不受影响。
Xi + X'i
-
A
Xo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章课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章课后答案.

题6.1判断图6-23所示各电路中的反馈支路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如是负反馈,说明是何种反馈类型。

-++++-i U o U CCV VT 1VT 2b1R b2R cR e11R e12R e2R fR 1C 2C 3C eC +-+++-i U oU CCV VT 11C 2C e1R +VT 2b21R b22R c2R e2R eC 4C 3C fR ++b11R b12R c1R -+++-i U oU +V 12CCV VT 1VT 2Ω39k Ωk 12ΩM 1Ωk 220Ωk 9.3(a ) (b ) (c )图6-21解:(1)电压并联负反馈;(2)电压串联正反馈;(3)电压串联负反馈题6.2 用理想集成运放组成的两个反馈电路如图6-22所示,请回答:1.电路中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2.若是负反馈,其类型怎样?电压放大倍数又是多少?∞AoU iU -+-+L R 3R 2R 1R ∞AiU -+-+Ωk 30Ωk 5.7Ωk 10图6-22解:1.反馈类型分别是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2.放大倍数分别为4、2LR R -题6.3判断图6-23中各电路所引反馈的极性及反馈的组态。

∞AoU iU -+-+L R 2R 1R oI ∞AoU iU -+-+LR 3R 2R oI 4R 1R ∞AoU i U -+-+LR 4R 2R 5R 1R 3R(a ) (b ) (c )图6-23解:(1)电流串联负反馈;(2)电流并联负反馈;(3)电压并联负反馈 题6.4判断图6-24所示电路的交流反馈类型。

A1R F R 'R u I u O +_+_∞图6-24解:电压并联负反馈题6.5判断图所示电路所有交流反馈类型(电路为多级时只考虑级间反馈)。

(a) (b)(c) (d)图6-25解:(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c)电流并联负反馈;(d)电压并联负反馈题6.6 电路如图6-26所示图6-261.指出反馈支路与反馈类型;2.按深度负反馈估算中频电压放大倍数iouf u u A =解:1.电压串联交流负反馈; 2. 121e uf e R R A R +=题6.7 图6-27中的A 1,A 2为理想的集成运放,问:1)第一级与第二级在反馈接法上分别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2)从输出端引回到输入端的级间反馈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3)电压放大倍数?o1o =U U ?io =U U4)输入电阻r if =?++-++-u iu oA1A 2uo 14R 5R 1R 3R 2R 2R r if图6-27解:(1)第一级电压并联负反馈、第二级电压并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3)3141,1o o o i u u R u u R =-=+ (4)iif iu r i =31411(1)i i i o i R u u u u R i R R -+-==14342i if i u R R r i R R ==+ 题6.8 电路如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6章 第2节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6章 第2节

6.2.2 AB 类单电源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OTL电路(Output Transformerless )
一、 OTL电路特点: 1.(1)单电源供电; (2)输出加有大容量电容。
2. 电容 C 的作用:
1)充当 VCC / 2 电源 2)耦合交流信号
3. 当 ui = 0 时,U E VCC / 2
2 RL 8 RL
12
6.2.3 BTL功率放大电路
BTL电路只需要一组电源,比起需要两组电源的OCL电路 来更显示其优越性。BTL电路能较好地消除由功放电路本身造 成的“偶次谐波失真”,其缺点是电路较为复杂,所以BTL电 路一般由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组成。电路如图所示, BTL电路采 用单电源且输出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与负载相接,其输入和输出 均没有接地点,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形式。
为了提高带负载能力,以上电路末级均采用射极输 出的方式,即共集接法。
1
6.2.1 OCL功率放大电路
一、B 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 1.电路组成:互补对称 电路中采用两支晶体管,NPN、 PNP各一支,两管特性一致。
ui
0
π
2π ωt ui
+VCC
u0
T1 io
Uom
A
+0
π
T2
RL
b1
T1
ICQ1
D1 ui
io +
ICQ20
t
D2 b2
T2 RL
uo
R2

−VEE
当 ui = 0 时,T1、T2 微导通。
当 ui >0 ,T1 微导通 充分导通 微导通; T2 微导通 截止 微导通。
当 ui < 0 ,T2 微导通 充分导通 微导通; T1 微导通 截止 微导通。 9

精品课件-模拟电子技术-第6章

精品课件-模拟电子技术-第6章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2.2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图6 – 5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静态时, 输入短路, 由于流过电阻Re的电流为IE1 和IE2之和, 且电路对称,IE1=IE2,故
U EE U BE 2I R E1 e I B Rs1
I B1
(1)由于电路难以绝对对称,所以输出仍然存在零漂。 (2)由于每一管子没有采取消除零漂的措施,所以当温度 变化范围十分大时,有可能差动放大管进入截止或饱和,使放 大电路失去放大能力。 (3)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对地输出,即从c1或c2对地输 出(这种输出我们称为单端输出),而这时的零漂与单管放大电 路的一样,仍然十分严重。 为此,人们又提出了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1 零点漂移 6.2 差动放大电路 6.3 电流源电路 6.4 集成运算放大器介绍 6.5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图6-1 集成运放框图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1 零点漂移
运算放大器均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在第二章对直接耦 合方式的特点及问题作了介绍,这里主要讨论直接耦合放大电 路的零点漂移问题。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图6 – 3 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 共模信号及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所谓共模信号,是指在差动放大管V1和V2的基极接入幅度 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如图6-4(a)所示,即
Uic1 Uic2
下标ic表示为共模输入信号。通常,共模信号都是无用信号。
I E1
1
,
Rs1 Rs2 Rs

Lec6模电第六章

Lec6模电第六章
模拟电子技术
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 导 论 2 运算放大器及其基本运算电路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4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6 差分式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7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8 反馈放大电路 9 输出级与集成功率放大器 10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11 实际运放使用中的问题 12 直流电源电路
差放
vo
vi1 + -vid/2 + vi2 +vid/2 + vid 差分式 放大电路
仅有共模信号时
vi1 + vid - vi2
30
vic
+ -
差放
+ vic -
vo
用vid、vic表示vi1和vi2
华中科技大学
6.2.1 差分式放大的一般概念
2.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输出
由vo1 或vo2输出 为单端输出
vo = vod voc Avdvid Avcvic
31
华中科技大学
6.2.1 差分式放大的一般概念
3. 共模抑制比
K CMR Avd = Avc
vi1 + vi2 + + vid 差分式 放大电路 + vo + vo2 + vo1 -
分贝(dB)数表示
K CMR
Avd 20 lg dB Avc
27
华中科技大学
6.2.1 差分式放大的一般概念
vid =vi1 vi2 1 vic = ( vi1 vi2 ) 2 vid vi1 =vic 2 vid vi2 =vic 2
vi1 + vi2 + + vid 差分式 放大电路 + vo + vo2 + vo1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第六章复习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第六章复习课件

Z
Z0
1 jQ( 0 )
0
LC并联回路的频率特性
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
2、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器
(1)电路组成
(2)电路能否振荡的判断
(3)振荡频率f0的估算
f0
2
1 LC
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
3、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1)电路组成
(2)电路能否振荡的判断
(3)振荡频率f0的估算
f0
振荡频率计算
fo
1
2RC
起振条件 Af=1+Rf / R3>3,即 Rf >2R3
二、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特点:
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具有电路简单,易于 起振的优点,适用于f0<1MHz的场合。
缺点是频率调节不方便,振荡频率不高。
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
1、LC并联回路的选频特性
2
1 LC
2
1 (L1 L2 2M )C
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
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a)电原理图
(b)交流通路
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
(1)电路组成
(2)电路能否振荡的判断
(3)振荡频率f0的估算
பைடு நூலகம்f0
2
1 LC
2
1 L C1C2
C1 C2
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
5、石英晶体振荡器
符号、等效电路及其电抗频率特性
一、基本概念
1、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1)起振条件
一、基本概念
(2)振荡平衡条件
振幅平衡条件
••
│A F│=1
相位平衡条件 a f 2n (n=0,1,2,3…)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第六章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第六章
U TH − RU = − 2 Z = u+ R3 + R2
+ R2 Uz R2 + R3
R2
R3 +Uz
电容C放电,uC下降
u 当uC=u-<u+时, O=UZ
返回电容C充电状态。
R2 Uz R2 + R3
3. 周期与频率的计算(P182 自学)
26
6.5.1 矩形波产生电路
4. 占空比可变的矩形波产生电路
2
6.2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P172)
正弦波振荡电路就是一个无输入信号的正反馈放大器 。
Xi = 0

• •



X i′
Xo
X i′

A

A
Xo
Xf


Xf

F
F
自激振荡的条件: 而X f = FX o = FAXi '
X f = Xi '
即 AF = 1
3
1. 振荡条件
AF = 1
因为: A(ω ) = | A | ∠ϕ A
14
6.4.1 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
Is
1 LC并联回路选频特性
等效阻抗
1 ( R + jωL) jωC Z= 1 + R + jωL jωC
一般有 R << ωL 则
Z= L C 1 ) ωC

U
R + j(ωL −
当 ω = ω0 = 谐振时
1 LC
时, 电路谐振。 ω 0 =
1 LC
为谐振频率
首端 L1 中间端 L2 尾端 C

模电杨素行第六章答案

模电杨素行第六章答案

模电杨素行第六章答案在模拟电路的学习中,杨素行的《电子技术基础》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教材。

其中第六章,是一片广袤的深海,涉及到的概念众多,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而在许多读者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第六章题目做错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探讨第六章的主要内容,并分享一些可能更加正确的答案。

第六章主要讲述的是反馈的概念和种类。

反馈是指将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输出反馈到输入端口,来对输入端口的信号进行调制的过程。

根据反馈的形式和传递路径,可以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在正反馈中,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互作用是增强的,它会使得系统不稳定,并可能引起系统崩溃。

而在负反馈中,输出信号会反向调制输入信号,相互作用会抑制输入信号的变化,使得系统更加稳定。

因此,负反馈是电子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设计技术,可以用来优化电路的性能和增强其稳定性。

另外,在第六章中,我们也学习了反馈电路的四种基本种类。

它们分别是电压反馈、电流反馈、功率反馈和电荷反馈。

这四种反馈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在功率放大器中,适合使用功率反馈,因为它可以消除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失真;而在运放电路中,适合使用电压反馈,因为它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增益。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常见的第六章习题答案。

1. 如何判断一个反馈电路是负反馈还是正反馈?对于反馈电路来说,它的输出信号是基于输入信号来判定的。

如果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同相的,并且与系统的运算放大器性质相符合,那么这个反馈电路就是负反馈。

如果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反相的,并且与系统的运算放大器性质相反,那么这个反馈电路就是正反馈。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系统的性质和反馈路径的特点来判断其正反馈或负反馈。

2. 如何计算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在具有负反馈的放大器电路中,放大倍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Af = A / (1 + β A)其中,Af是放大后的输出信号;A是未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β是电路中的反馈系数。

模拟电路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路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习题6-1在图P6-1所示的的各放大电路中,试说明存在哪些反馈支路,并判断哪些是负反馈,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直流反馈,哪些是交流反馈。

如为交流反馈,试分析反馈的组态。

假设各电路中电容的容抗可以忽略。

◆◆习题6-3 在图P6-1所示的各电路中,试说明哪些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哪些能够稳定输出电流,哪些能够提高输入电阻,哪些能够降低输出电阻。

解:(a)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也引入第一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R e3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和C F引入级间(整体)交流电压串联正反馈,故总体来说不能稳定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b)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R e3引入第三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c) ① R e1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本级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模电第六章(童诗白)讲解的ppt

模电第六章(童诗白)讲解的ppt

& Xd
& Xf
& A & F
& Uo
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Back
Next
Home
5
• 对输出端的影响:串联反馈在输入级与反馈网络的连接 对输出端的影响: 处断开;并联反馈使输入端对地短路。 处断开;并联反馈使输入端对地短路。
+ +
& Ud
+ & U -
& A
f
& Xo
& Ii
& Id
& If
& Xo
解:据图示瞬时极性: 据图示瞬时极性:
& & & Ib = (Ii − I f ) ↓
所以,为并联负反馈。 所以,为并联负反馈。 & 短路, 若将 U 0 短路,同时将输 入信号接地, 入信号接地 , 使输入量对 反馈网络的影响, 反馈网络的影响,则:
C1 Rs + us –
I& f
& Ic2
I&i I&b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的分析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6.7* 放大电路中其它形式的负反 馈 本章小结 内容简介
Home
内容简介
Home
1
Back
Next
Home
4
2. 基本放大电路的计算
(1) 开环时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
• 对输入端的影响:电流反馈使输出电流所在回路开路; 对输入端的影响:电流反馈使输出电流所在回路开路; 电压反馈使输出端短路。 电压反馈使输出端短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6.1.3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方程
Xi
Xi ′ 基本放大器

A
Xo 环路增益(回归比) T AF Xo Xf Xf X i X o X i
Xf 反馈网络
反馈深度 D = 1+AF
F
基本放大器的传输增益(开环增益或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放大器的传输增益(闭环增益)
Af
Xo Xi
反馈网络的传输系数(反馈系数)
F Xf Xo
A Xo X i
注意:上述X可以指电压也可以指电流,因此A、F既可能是电 6 压增益也可能是电流增益,也可能是互导增益或互阻增益。
Xi
Xi ′ 基本放大器
Xo

A
Xf 反馈网络 F
Af
Xo Xi
AX i AX i A X i X f X i FX o 1 AF
Af
A 1 AF
(3)深反馈条件下,
Af
A 1 AF
1 F
8
6.1.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和四种基本类型
一、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及其判断方法
根据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输出端的连接 方式不同,反馈可分为: 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直接取自于输出电压。反馈 网络与基本放大器输出端并联连接。 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直接取自于输出电流。反馈 网络与基本放大器输出端串联连接。
放大器的某些性能得到改善) 。
2
图6.1.1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
UCC
ICQ RB1
RC + C2
+ V
.
C1
IEQ
Ui
RB2

RE
CE
+ . RL Uo

直流反馈:仅在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仅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 3
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 点,本章重点讨论交流负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 的放大器称为负反馈放大器。
2)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不在同一节点上。
3)
Ui
Ui
U
f
14
.
Ii
+ .
Ui

Rif
.
IHale Waihona Puke ′i.If
Ri A F
(b)并联反馈
1)Ui’与Uf是并联关系。 2)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在同一节点上。
3) Ii I i I f 15
反馈
. Rf
.

.
U

i
Rf
Ui -
. RE U f
反馈

R1
If
.. Ii Ii′
ui

(a)串联反馈
(b)并联反馈
图6.1.8 放大器输入回路中引入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16
R1
+ .
Ui -
V1 V2 R1
Io
Rf
.
If R1

..
V1 V2
. Ii Ii ′
Ui

Io
Rf
. Uf
反馈
(a)串联反馈
反馈
R1 (b)并联反馈
差分放大器中引入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17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一般地,串联反馈是输入信号与反馈 信号加在放大器的不同输入端上;而并联 反馈则是两者并接在同一个输入端。
21
三、并联电压负反馈
Rs
. Ii
. Ii′
.
.
Us
If
A
.
Ar
Uo
,
Fg
If
Uo
I i
Uo
F
(c)并联电压负反馈
Arf
Uo
Ii
Ar 1 Ar Fg
22
四、并联电流负反馈
Rs
. Ii
. Ii

.
.
Us
If
A
. Io
. Uo
Ai
Io
,
Fi
If
I i
I o
F
(d)并联电流负反馈
Aif
Io
Ii
Ai 1 Ai Fi
9
电压取样
图6.1.4 电压反馈反馈框图
A
Xf
F
Uo RL
ui
RC1 RB1
V1
UCC RC2 RB2
V2
uo
RE2
(a)
RE1
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输出端并联连接。 Rf
UCC
RC1 RB1
RC2
A*
RB2
V1
V2
ui
uo
RE2
RE1
Rf
F*
10
Uo
A
Io
RL
RB1
Xf
F
(b) 电流取样
ui
图6.1.4 电流反馈框图
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方程
7
结论
(1)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增益下降了(1+AF)倍;
(2)反馈深度D = 1+AF,表征反馈强弱;
D 1 AF 1 X o X f X i X f X i
X i X o
X i
X i
X i
Xi D
D1或AF 1 ——深反馈条件
若D 1,则Xf Xi Xi Xi
一、串联电压负反馈
.+ U-i

.
Ui ′
. Uf

A
F
(a)串联电压负反馈
. Uo
Au
Uo
,
Fu
Uf
U i
Uo
Auf
Uo
Ui
Au 1 AuFu
20
二、串联电流负反馈
.+
.+
U-i -
. Uf
U
i
′ -

A
.
.
Ag
Io
,
Fr
Uf
Io
Uo
U i
Io
F
(b)串联电流负反馈
Agf
Io
Ui
Ag 1 Ag Fr
18
三、四种基本反馈类型

U-i
Ui ′
A
- Uf +
F
(a) 电压串联负反馈
Rs Ii Ii ′
Us
If
A


Uo U-i
U
i
′ -
A
- Uf +
F
Io
Uo
(b) 电流串联负反馈
Rs Ii Ii ′
Uo Us
If
A
Io
Uo
F
F
(c) 电压并联负反馈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6.1.9 四种典型的负反馈组态电路 19
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输出端串联连接。 RE1
RB1
RC1
RC2 RB2
RC1 V1
UCC
UCC RC2 RB2
V2
uo
RE2
Rf A*
V1 ui
V2
uo
RE1
Rf
RE2 F*
11
判断方法
采用“输出短路法”。即将输出端短路 ,观察反馈信号是否还存在。如果反馈信号 不存在,说明是电压反馈;反之,则说明是 电流反馈。
12
二、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及其判断方法 根据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器输入端的连接方
式方式不同,分为: 串联反馈:反馈网络串联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 中。 并联反馈:反馈网络并接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
13
+ .
Ui
- -
R
if
.
Ii
+ .
Ui ′
.

Uf +
Ri A
(a)串联反馈
F
1)Ui’与Uf是串联关系。
第六章 反馈
1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6.1.1 反馈的概念
就是将放大器的输出量(输出电流或输出
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网络,回送到
放大器的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输入电
流或输入电压)的措施,称为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起增强作用(如 振荡器)。
负反馈: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起减弱作用(使
23
四、反馈类型汇总
分类依据
反馈范围 流通信号 反馈极性 连接形式
反馈类型
本级
级间
直流 正
4
6.1.2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框图
Af
比较
Xi
净输入信号 基本放大器


Xi ′
A

信 号
反馈信号
反馈网络
Xf
F
取样 Xo
输 出 信 号
图6―2反馈放大器基本框图
注:对一个实际电路,当基本放大器的反向传输效应(与反馈网络 的反向传输效应对比)和反馈网络的正向传输效应(与基本放大器 的正向传输效应对比)均可忽略时,才可采用该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