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1 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九单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备课人:修改人:教学内容: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

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条裤子,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

让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

你们的建议都不错。

那我这一件上衣、三条裤子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请学生用图代替衣服裤子用线连一连。

(结果:有3种不同的穿法)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条裤子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试一试师: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

也可以用图来代替画一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无序的。

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

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

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看看,这是什么?谁知道?{天平}天平是用来做什么的?(量物体的轻重)。
我们来体会一下,用天平量物体的轻重时,天平不同的状态会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这是砝码,砝码都是有重量的,所以用它可以测量出物体有多重。
看看,现在天平是什么样的状态?(向右边倾斜)天平向右边倾斜,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现在天平是什么样的状态?
解决这个问题,得联系哪些条件呢?这两个信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现在你有解决问题的思路了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小组长可以组织本组的同学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找到答案。一会我请一些同学做今天的小老师,到前面来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看谁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
根据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四千克,四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一千克。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得到了答案——一个西瓜和十六个苹果同样重。
课题
第九单元备课
主备教师
三年级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方法。
教学难点
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向左边倾斜)
向左边倾斜,这是天平在悄悄的告诉我们什么?
现在呢?(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两边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呢?你能完成这个结论吗?
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相等)。两个重量相等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谁知道?
看来这个问题,得需要老师来帮忙了。可得认真听啊,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同学们采用的所有的表达形式都围绕着一个字,那就是换。
老师给大家直观的演示一下换的过程,再深入理解一下。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三年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一)教材简析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数等。

本册教材中继续排列与组合的内容。

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

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比如人们出行可选择的路线,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比赛中比赛场次的设定等,这些都需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

本单元安排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

如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关衣服的搭配问题,让学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动数字卡片找出不同的两位数的活动;在例2中安排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时的不同站位的活动;在例3中安排的是有关中国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时小组比赛的场次问题,在做一做中安排了三个小朋友抢占两把椅子的游戏。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渗透数学思想。

难点:数学。

突破方法: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下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下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集合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08页例1及练习二十四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2、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有许多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1、分组进行,每组发一张统计表,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2、分组统计喜欢音乐和美术的人数。

将一个小组的统计迅速填写在课件上。

音乐杨明李芳刘红陈东王爱华张伟丁旭赵军美术杨明王志明周晓陈东朱小东张伟于丽陶伟卢强3、(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其他小组有这样的现象吗?4、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5、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遇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了解研究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材。

二、教学新知1、刚才我们用表格统计了出来喜欢音乐和美术的人数,但这样我们发现在这样的表中还不是很清楚地看到人数情况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种自己喜欢的图来,能很清楚地看到哪部分同学属于哪能一类的,也方便人数统计,可以两人合作,也可以三、四人合作,一会我们要展示你们的作品。

2、同学们创作,教师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

4、老师先择一种课件演示5、让学生评价,并优化方法三、解决问题(一)根据我们的图示,我们能提出哪能些数学问题?1、喜欢音乐的有几人?2、喜欢美术的有几人?3、一共有多少人?(二)解决这些问题。

1、5+3=8(人)2、6+3=9(人)3、有些学生说8+9=17(人)4、让学讨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8+9-3=14(人)8-3+9=14(人)9-3+8=14(人)或……四、运用知识1、调查了三(1)班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喜欢吃肉的有12人,喜欢吃蔬菜的有8人,既喜欢吃肉又喜欢吃蔬菜的有3人,一共调查了多少个同学?(1)用集合图表示。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数学广角一教材分析这一单元安排了数学广角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安排了“数学广角”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 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集合的思想方法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 习。初步体集合和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六、教学措施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 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2、立足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 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体会数学思想。 七、教学时间:2 2、了解和掌握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1、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难点
关键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优秀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优秀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优秀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期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期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通过呈现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教师不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等量代换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并能运用这种思想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1.经历实物分析、画图演示、推算事物的思维过程,掌握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简单数学思想。

2.通过解决问题、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第1课时重叠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例1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丰富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媒体课件。

学生: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

(1)电影院规定不管年龄大小,每人都必须买一张票才能进入电影院。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体备课教案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班级学情分析:我校三年级共有学生43人,大多数数学学习能力较强,但是优劣差距较大,所以教学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学生能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用具:课件、卡片、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已见。

)当有人说到足球时。

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

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

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二、引导参与:4人小组合作完成。

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三、共同探究:师:XX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

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

3、学生汇报。

4、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5、一小组演示。

6、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8、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

9、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

10、方法允许多样。

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老师适当引导。

11、师生共同。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13、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6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评课稿篇一12月2日我有幸观摩了胡圆教师执教的《数学广角》一课,本节课胡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嬉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经受重复问题的探究过程,利用直观图和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了。

下面结合这节课的一些细节,谈谈我的一些思索。

开课伊始,教师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理发师理发的故事,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同一个人扮演爸爸和儿子角色,为后面学习重复学问埋下伏笔。

接着教师组织了抢椅子的嬉戏,又通过石头剪刀布活动选出参与抢椅子嬉戏的选手,此时,教师提出了问题:参与活动的人一共多少人?请参与活动的人站起来!教室有6名学生站起来了,教师又提出了疑问:“不对呀,参与剪刀石头布的是4个人,参与抢椅子嬉戏的是3个人,4+3=7。

应当是7个人啊!”事实和教师的推理发生了碰撞,学生陷入了思索,冲突中急需教师的点拨。

而教师并未立刻揭晓缘由,而是拿出了两个呼啦圈,让参与剪刀石头布的4名学生先钻入1号圈中,让参与抢椅子的3名同学再钻入2号圈中,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发觉刘阳同学开头钻入1号圈又钻入2号圈,他既参与了剪刀石头布活动,又参与了抢椅子嬉戏。

教师又提出问题:“那怎么样让刘阳既在1号圈又在2号圈?”学生提出将两个圈重合一局部,刘阳就站在重合的这局部,刘阳的身份是双重的,此时学生对于刚刚遇到的冲突冲突已经有了理性的解释。

接着教师又将两个重合一局部的圈画到黑板上,形成了集合圈,并让6名参与嬉戏的学生上台在适宜的位置贴上自己的名片。

学生将刘阳的两张名片重合在一起贴在两个圈相交的局部。

此时教师引入了重复现象,学生对重复现象有了清楚的熟悉了。

从呼啦圈过度到黑板上的集合圈,是一个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正符合小学的思维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问的过程,正是学生在头脑中进展建模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组织的嬉戏活动正是学问的直观依托。

教师在引入概念后,立刻在课件上出示了一些集合圈,让学生推断哪些是重复现象,哪些不是重复现象,对新知进展了稳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整体规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整体规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整体规划一、课程设计理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

《新课标》(修订稿)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步一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新课标把“双基”改变“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强调学生不仅要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还要获得数学基本思想及活动经验,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创能力、实践能力。

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我们改革的新视角,也是我们课堂探究的重要方向。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外,还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

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材分析。

1、本单元知识框架。

2、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及与其它教材的对比。

(一)集合思想的前后联系。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是数学的基础。

在新课改过程中集合思想早已渗透到各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二年级的教材中虽然没系统呈现集合的知识,但集合思想多次渗透其中。

(二)等量代换思想的前后联系。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

这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在教材中这是第一次具体地呈现等量代换的思想,但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三)与其它教材的对比。

在其他版本教材中,虽然没开设集合思想的单元教学,但教材中也有集合思想也有渗透。

3、编写特点。

(一)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最大的特点是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两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

三年级数学下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教案设计

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教材108页的例1,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积极尝试、主动交流,体验用集合思想解决生活问题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2. 小明排队: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4,你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学生用画图来表示解释)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同学们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老师统计了三(1)班参加语数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1)(出示表格)仔细观察这一个表格,你们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2)根据刚才收集的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参加语、数课外小组的同学一共多少人?(3)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①8+9=17(人)②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两个小组的人数总和为14人。

2、对,数出来一共有14人,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却是17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学了今天的数学广角,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板书:数学广角)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椭圆,红色的椭圆表示语文小组,蓝色的椭圆表示数学小组,让学生将两个小组成员的名字填入所在的小组中。

2、让学生找出哪些人既在语文组中又在数学组中?学生回答:杨明、李芳和刘红三位同学。

3、再画两个相交的椭圆,一个椭圆上面写上“语文小组”,另一个写上“数学小组”。

提问:谁上来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写上小组同学的名字?学生上台将名字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4、观察图,能观察出红色圆圈表示的是什么人数?蓝色的呢?中间两个圆圈相交的部分呢?根据这幅图,你们能很快地算出参加语数课外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后,说出是怎么想的。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找出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培养学生初步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条理地全面思考问题,经历探索简单的排列组合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排列规律的过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排列数,初步了解简单事物组合和排列的不同。

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衣服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教学广角。

(板书:数学广角)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小红要参加学校庆典活动,她遇到了一些难题,你愿意帮助她吗?师: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点击出示图片例1图(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

1、师:谁来介绍一下小红衣柜里有哪些上装和下装?师:那么你会建议小红穿什么去参加秋游呢?为什么?师:你们提到了那么多不同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如果一件上衣只能搭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6种)2、师:不少同学心里已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一起来验证以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是怎样的六种搭配方法,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人小组活动,师深入小组指导)展示成果并交流:3、反馈生:我们是先确定上衣的,第一件上衣可以搭配3件不同的下装,第二件上衣也可以搭配三件不同的下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3+3=6(种)生:我们是先确定下装的,第一件下装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第二件下装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第三件下装也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2+2=6(种)生:每件上衣都可以和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就有3种穿法,那么两件上衣就有2个3,就是6种穿法。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三班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同学获得参加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规律推理技能,进而奠定进展更高素养的基础。

因此,培育同学良好的数学技能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约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的教学。

主要结合实际情境,使同学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例1借助同学熟识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与它相等的两区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的思想方法的.基础。

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表达就是等式的传递性,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约的问题,使同学初步体会等两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约的代数知识做预备。

二、教学目标:1、使同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思想。

2、利用集合和等量这些思想正确解决一些简约的问题。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数学中的基本思想。

集合和等量代换是数学中的基本思想,集合思想可以是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同时,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也是袋鼠思想方法的基础。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中不要用集合、等量代换等数学化的词语描述。

要让同学在详细活动中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沟通。

一方面让同学初步接触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另一方面让同学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一些简约的问题,培育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爱好和动机。

四、课时安排:1、例11课时2、例21课时共2课时。

三班级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的:1、让同学通过观测、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3篇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3篇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3篇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篇1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4、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圆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出示:2只白羊和6只小兔教师:我们学习过比较两个量多少的知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一句话(小兔比白羊多4只;白羊比小兔少4只。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小兔的只数是白羊的3倍。

他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在学生感到迷惘时,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

板书:倍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动手操作。

(指名学生上台摆。

)第一行摆:第二行摆:2个3根(教师只说2个3根,让学生思考2个3应怎样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

再添上3根呢(4)摆一摆,说一说。

8是4的几倍8是1的几倍2.教学例2。

(1)教师摆。

第一行摆:2片枫叶第二行摆:4片叶子问: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怎样挪动第二排的树叶就可以一眼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摆一摆。

你发现了什么(把4片叶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两份)用除法怎样表示板书: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___倍。

4÷2=教师提问:你能将空填完整吗第二行要怎样摆,才能清楚地看出是第一行的2倍呢(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问:第三排是第二排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怎样挪动第三排的树叶就可以一眼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摆一摆。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数学教案设计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数学教案设计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數學教案設計标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數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广角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数学广角的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平移、旋转、镜像等基本变换,以及这些变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师首先讲解数学广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动画,引发学生对数学广角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知讲解:详细讲解数学广角的基本概念和平移、旋转、镜像等基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几何模型、绘制图案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数学广角的魅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情况和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于学生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广角的知识。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教案

标题:探索数学中的广角问题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广角的概念,区分广角和锐角、钝角。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广角问题的解决能力。

3.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广角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教学电子白板。

2.相应的教学素材:图片、实物等。

3.学生举手器或学生白板。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5分钟)1.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猜测图片中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并请学生解释原因。

2.引导学生理解广角的概念,告诉学生广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并给出示例。

Step 2 角的分类(10分钟)1.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不同的角,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和广角。

并引导学生一起研究每种角的特点和区别。

2.让学生用学生举手器或学生白板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钝角还是广角。

Step 3 知识巩固(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一组图形,让学生用学过的角的知识进行分类,找出其中的广角。

2.学生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解释他们的答案。

Step 4 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昨天妈妈烤了一个圆形蛋糕,你仔细看了一下,发现1/4的面积是蛋糕上面的装饰,1/2的面积是草莓酱,剩下的是蛋糕体。

请问装饰和草莓酱加在一起占了多少面积?请学生用广角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讨论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

Step 5 拓展练习(15分钟)1.让学生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广角问题,并解决它们。

例如:你站在一棵高大的树下,抬头往上看,你所能看到的天空面积是多少?请学生用广角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讨论问题,并举手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Step 6 总结归纳(10分钟)1.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广角和其他角有什么不同?如何判断一个角是广角?2.教师总结广角的概念和特点,并强调广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Step 7 达标检测(15分钟)1.给学生出一些广角问题,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学生白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下《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下《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三下《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矛盾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学生借助直观图,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集合产生的过程,并学会用集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对集合图初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猜两个脑筋急转弯题:①2个妈妈2个女儿,可只有3个人,为什么?【学生回答:外婆、妈妈、女儿】师:在这里你们觉得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妈妈。

因为妈妈在这里有双重身份,她既是外婆的女儿,又是女儿的妈妈)②小明排队: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4,你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师:引导学生,你能上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解释一下吗?(让学生用画图来表示解释)【生板书画画:○○●○○○】师:黑圈表示的是谁?一共有多少人?列式:3+4-1=6人为什么减1?(板书:重复)师: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有关重复的数学问题二、引入新课,激发探究欲望1、呈现材料老师:课前老师了解到光明小学三(2)班的小朋友参加了学校里的兴趣小组,有的喜欢语文有的喜欢数学……也有的喜欢不只一样。

课前就对他们班第2组同学做了一个现场调查,了解大家对数学语文兴趣小组的喜欢情况。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集合思想的渗透;等量代换思想的渗透。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的“分类”,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启蒙。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三上“测量”单元中的“生活中的数学”一课中介绍的“曹冲称象”等都等量代换的思想在生活中的原型。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借助熟悉的题材,问题引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注重直观。

例题和练习中都是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教学重、难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集合思想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材108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实际的结合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集合的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动物卡片等。

教学流程: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一109页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

(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出示“嘉年华”游乐园代币)谈话:在“嘉年华”游乐园,一个代币5元,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12个代币,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多少钱?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2、情境出示P109“做一做”:一只猪的质量和两只羊的质量相等,一头牛的质量和4只猪的质量相等,问两头牛的质量相当于几只羊的质量?
3、四人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有困难,可通过摆学具,比较容易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4、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

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

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

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

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 (2)○+□=91
△=□+□+□ △+□=63
△=?△+○=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数学广角(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p1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

(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

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

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

)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

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

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

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

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四、教学追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