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版)

合集下载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XXX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XXX、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XXX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XXX、XXX、XXX等。

C.子:古代对长辈的的尊称。

D.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选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事:是执行法律与裁决的官吏。

B.大夫:官职等级名。

XXX时,XXX、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C.《战国策》是中国现代的一部汗青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XXX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D.《战国策》是中国现代的一部汗青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XXX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选A.执事:任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3.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XXX:现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XXX为XXX。

B.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C.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欢畅;羽,声调平和。

选D.现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腔调悲凉;羽,音调激愤。

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B.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C.XXX: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势。

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版

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版

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B.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弱冠〃是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花甲〃是六十四,“天命〃是五十岁。

故按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应为:“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花甲〃。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答案】D【解析】【分析】A.有误。

《海燕》写在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B.《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C.“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故选D。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文化常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文化常识)

古文化判断题100练(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题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题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题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 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化发展的贡献。

4. 阐述《诗经》、《楚辞》、《史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5.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二、中国近现代文化常识1.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描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 阐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4. 请列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位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5. 简述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外国文化常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的特点。

2. 描述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 阐述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4. 列举几位著名的外国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5. 简述现代奥运会的起源及其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 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传承。

3. 阐述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5. 描述中国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五、文化与社会1. 简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3. 阐述文化创新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用。

4. 简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5. 描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六、综合应用题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2. 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论述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4. 简述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发展本国文化。

5. 请以一个具体文化现象为例,分析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高考文化常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培养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编年体史书。

B.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D.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答案】 D【解析】【分析】D“传记”错。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艺术成就较高,鲁迅称“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D.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中划线词的词性分别为动词、名词。

【答案】 C【解析】【分析】C项有误,“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故选C。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人文常识知识题库

人文常识知识题库

人文常识知识题库一、文化传承与传统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为了庆祝特定的历史事件或纪念特定的人物,更是人们传承文化、凝聚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人们常见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

春节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炮竹声、红灯笼、舞龙舞狮等是春节的典型元素。

人们会进行家庭团聚、互赠红包和拜访亲朋好友等。

2.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

在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赏月、吃元宵、猜灯谜等。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独特的一个,也是华人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阳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

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祭奠,烧纸钱并整理墓地。

此外,清明节也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出游或者野餐。

4.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这一天被称为端午节,因为它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诗经》中的节气节日。

人们常常会吃粽子、划龙舟、挂菖蒲等来庆祝这个节日。

5.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通常在农历的八月十五。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与家人团聚。

中秋节也是寄托思念和祈福的时刻。

二、历史文化名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成就与贡献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及其贡献。

1. 孔子孔子(551年前后- 479年前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他的言行和思想被后世奉为经典,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达·芬奇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全才型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蒙娜丽莎》等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和赞美。

语文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解析)

语文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高考试练之判断正误1.(2019全国Ⅲ卷)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2.(2018全国Ⅲ卷)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3.(2017全国Ⅰ卷)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4.(2017全国Ⅱ卷)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5.(2017全国Ⅲ卷)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6.(2016全国Ⅰ卷)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7.(2016全国Ⅰ卷)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8.(2016全国Ⅱ卷)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9.(2016全国Ⅲ卷)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10.(2016全国Ⅲ卷)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11.(2016全国Ⅲ卷)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12.(2015全国Ⅰ卷)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13.(2014大纲卷)“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二、模拟演练1.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乞归,请求辞职回乡,请求交给。

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致政”“休政”等。

B.领,有兼任之意。

古代表示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有“权”“兼”“摄”“判”“署”等。

C.视事,即考察政事,明代通常会派遣廷臣管理地方事务和对原有机构进行视察、改革以整饬吏治、革除积弊。

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版)

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版)

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题训练题组(一)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拾遗,官名。

我国古代有尚左的传统,一切以左为尊。

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时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

B.度支,官署名,魏晋时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

长官为度支尚书,隋朝改为民部尚书,唐因避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

C.翰林学士,官名。

唐玄宗时号“翰林供奉”,德宗以后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至清末,其职掌不尽相同。

D.中书舍人,官名。

舍人始于先秦,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隋唐至明清沿置,名称略有变化。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

乡试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

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

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

始置于战国时代,或称“掌书”,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于京城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辟,汉代选官制度,即征召知名人士做官。

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

C.公车,汉代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经由此处受理。

D.缞绖,分别指古代用麻布制成的丧服和丧带,即整套丧服,后引申为“服丧”。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中考语文专题6文学及文化常识(考点训练原卷版)

中考语文专题6文学及文化常识(考点训练原卷版)

文化及文学常识一、选择题1.(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豪放词。

B.茅盾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

C.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D.《谈创造性思维》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的随笔。

2.(202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松——醉打蒋门神B.孙悟空——大战红孩儿C.《论语》——老子D.白居易——唐代诗人3.(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在古代,“方”可计量面积,“石”可计量容积,“寻”可计量长度,“更”可用作夜间计时。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初唐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体例。

C.《乡愁》《回延安》《我爱这土地》的作者分别是余光中、贺敬之、艾青。

D.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都是俄国作家,其中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项》,契诃夫的代表作有《万尼亚舅舅》。

4.(2022·湖南·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塑造了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

B.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

C.“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集序》;“颜筋柳骨”则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但一丰腴、一清瘦,各具特色。

D.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筝一小舟”“又用篆章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常考易错文化常识50题

常考易错文化常识50题

常考易错文化常识50题1. 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2. 世界七大奇迹包括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奥林匹亚神庙、罗得岛巨像、亚历山大灯塔、太阳神殿和摩索拉斯陵墓。

3. 中国古代的五音为宫、商、角、徵、羽。

4.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5. 中国古代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6.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7.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8.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

9.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10.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11. 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12.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

13.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14.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15. 中国的最大省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17. 中国的最长河流是长江。

18.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

19. 中国的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20.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21. 中国的最大湖泊是青海湖。

22.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23. 中国的最大岛屿是台湾岛。

24.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是安赫尔瀑布。

25. 中国的最长城是长城。

26.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东京。

27. 中国的最大城市是上海。

28. 世界上最大的峡谷是科罗拉多大峡谷。

29. 中国的最大峡谷是虎跳峡。

30.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逊平原。

31. 中国的最大平原是华北平原。

32.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是基拉韦厄火山。

33. 中国的最大火山是长白山。

34.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35. 中国的最大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36. 世界上最大的岛国是印度尼西亚。

37. 中国的最大岛国是日本。

38.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

39. 中国的最大海洋是南海。

40.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41. 中国的最大国家是中国。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错在“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正确的表述应为“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答案为:B【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这个句子是单句。

D.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答案】 D【解析】【分析】“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

故选D。

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附答案)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附答案)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附答案)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石头记》。

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长江。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李煜写的。

4.“滥竽充数”出自《庄子》。

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李时珍。

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22条龙。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朱仙镇。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酒。

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右手在外。

1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黑色一般表示神怪形象。

12.耀州窑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

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刀工的。

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305首完整的诗。

1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16.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面部表情。

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时不再来”。

18.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仲夏的景色。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七夕节。

20.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的诗句。

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其中五岳不包括嵩山。

23.下面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的字是戌。

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陈胜吴广起义。

25.被后世称为“梅妻鹤子”的是晏殊。

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李清照。

27.指鹿为马与秦始皇有关。

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秦始皇有关。

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白居易有关。

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辛弃疾。

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淡泊名利的品质。

3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令正。

33.褚遂良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三位女性。

35.苏轼以“羽扇纶巾”形容周瑜。

高考文化常识专题精练(附解析)

高考文化常识专题精练(附解析)

高考文化知识专题精练1.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髓,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髓。

“前四史”是指()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衔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用具,防备吵闹,免得被觉察。

B.“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老百姓的交往,布衣是古代老百姓的穿着。

D.“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级及亲戚朋友取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风俗。

3.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B.“员外郎”,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员外郎、郎中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郎一般是闲职,明朝此后常有商贾士绅捐款获取此官职。

C.“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则是其副职,此后这些不过荣誉称号。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比如,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4.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期间直接代表皇帝履行地方军政权益的官职。

权益次之的有持节、假节。

“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如《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

B.歃血,指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或涂抹于钟鼓之上,以示信守誓词的诚心,如违约背叛盟友,将遭神的制裁,命这样牲。

C.《周礼》是儒家经典,它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对礼制、礼义作了威望的记录和解释,是古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历代礼制影响深远。

文化常识高频考点(答案)

文化常识高频考点(答案)

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题参考答案训练题组(一)1.解析:选A A项,“一切以左为尊”错,周、秦、汉时,以右为尊,元代也以右为尊。

2.解析:选A A项中说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3.解析:选B 后一句表述错误,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4.解析:选C 刺史,又称刺使,官职。

西汉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

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可见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5.解析:选C “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

6.解析:选D D项,“汴梁”不是南京的别称,而是开封的别称。

7.解析:选A “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错误,“世宗”是皇帝的庙号。

8.解析:选B 根据明清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的,都称作童子。

9.解析:选D “仁宗”是庙号,而非年号。

10.解析:选A 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

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童子试中被取录。

而乡试中试者应称为举人。

11.解析:选A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12.解析:选D “道家学说”错误,应为“儒家学说”。

13.解析:选C 领:以高位兼低职。

行:兼摄(官职)。

14.解析:选C “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错,应为“也指进士及第授官”。

15.解析:选D “足下”是敬辞,“上称下”错误,应该是“下称上”。

训练题组(二)1.解析:选B B项,“既望”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2.解析:选D D项,“或者官员去世”错误,应该是“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3.解析:选B B项,“显宗”是其庙号而非年号。

4.解析:选A A项,察:考察后予以推举。

2023年4月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

2023年4月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

2023年4月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题组(一)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钺,指的是斫刀和大斧,是腰斩砍头的刑具,这里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文中所指的是前一个意思。

C. 国子祭酒,是古代学官名。

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

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D.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夷狄,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中原人士之外的边民。

B.东宫原为古建筑,多为太子住处,借指代太子;如《陈情表》中的“当侍东宫”。

C.诔,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主要列举死者的德行,如《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

D.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变成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领,“权”,暂代官职;“领”,兼任,通常是兼任较高职务。

B.端拱,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首创,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个新君即位,必改年号。

C.金陵,今天的南京,也祢建康、江宁、石头城、应天、天京等,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D.行营,出征或者狩猎时的营帐,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兴府”中“府”是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明清时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常识高频考点训练题训练题组(一)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拾遗,官名。

我国古代有尚左的传统,一切以左为尊。

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时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

B.度支,官署名,魏晋时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

长官为度支尚书,隋朝改为民部尚书,唐因避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

C.翰林学士,官名。

唐玄宗时号“翰林供奉”,德宗以后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至清末,其职掌不尽相同。

D.中书舍人,官名。

舍人始于先秦,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隋唐至明清沿置,名称略有变化。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

乡试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

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

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

始置于战国时代,或称“掌书”,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于京城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辟,汉代选官制度,即征召知名人士做官。

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

C.公车,汉代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经由此处受理。

D.缞绖,分别指古代用麻布制成的丧服和丧带,即整套丧服,后引申为“服丧”。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司”即“主管”“管理”。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战国始置,后从隋唐到清朝,朝廷各部都设立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位于尚书、侍郎之下。

B.旗牌,指写有“令”字的旗和牌,是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准许其代替王命、便宜行事的凭据。

C.袭封,与“荫”相同,均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上辈的封爵,都是一种封建皇帝封赏大臣子女的制度。

D.互市,指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的贸易,汉朝时期出现最早的互市,有名的如明朝的“茶马互市”等。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有时是个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天京、汴梁、石头城等。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

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B.“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C.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

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还起了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字。

B.童子,指童子科考试。

童子科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汉代已有,始以荐举为主,后增加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书生才称童生。

C.五经,儒家五部典籍的合称。

《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

D.刑部,又称“秋官”“宪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

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指任命官职,如“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

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D.至顺,是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元贞”“延祐”“仁宗”“至正”。

10.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才,原作秀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

明清两代,秀才是乡试中试者的统称。

B.国子博士,国子监的官员。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

C.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记录的内容甚为广泛,是历代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礼乐,指用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指音乐。

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一,即状元。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夷人,原指少数民族的一种。

春秋时国民中有华夏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区分。

各诸侯国在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族称之为戎、狄、蛮、夷。

后来“夷人”就引申为对中国境内除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

B.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风俗,如贴春联(桃符、楹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等等。

C.归省,指从外地回到家乡探亲,古时指当官的或是有成就的人回归故里。

《红楼梦》第十八回“庆元宵贾元春归省”中就有贾府隆重迎接元妃回家省亲的内容。

“归”在古代指女子出嫁,在《诗经·周南·桃夭》中就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说。

D.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道家学说。

因王守仁曾筑室于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

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

1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源于三公。

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

三司掌管度支、户部、盐铁。

B.太祖,庙号称谓。

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常用“祖”与“宗”区分。

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继皇帝称“宗”。

C.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还有“署”“假”“摄”“领”“行”等。

D.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军政大权。

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

1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已经在太学里学习的生员。

B.予告,古代官吏休假制度。

官吏休假称“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经考课居最高,允许带职休假。

一般不得归家,居官不视事。

C.释褐,褐为粗布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到官府任职。

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

D.乐府,秦代以来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

汉武帝时期扩大乐府规模,从民间搜集大量民歌,后人称“汉乐府”。

乐府也成为诗体名称之一。

1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意为守护、治理某地的地方官。

B.中书,中书省,古代官署名,是决策机构,负责政令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C.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

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D.足下,谦辞,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足下”。

训练题组(二)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与王宫。

B.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

既望,一般在月末,这时月相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

C.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地,也叫“幸”,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D.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钺,指的是斫刀和大斧,是腰斩、砍头的刑具,有时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指的是后一个意思。

C.万乘,即万辆兵车,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而“万乘”可以代指天子。

D.薨,是古代对死亡的一种隐晦的说法,指的是古代的诸侯或者官员去世。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司徒是官职名。

周礼地方官有大司徒,为六卿之一,掌管教化。

B.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

显宗即为年号,“显宗即位”亦可称为显宗元年。

C.西京,历史上多个朝代实行两京制,西安曾长期被称作西京,但北宋的西京指洛阳。

D.羌胡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亦用于泛称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

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