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易混易错点归纳讲解专题1.3收入与分配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3收入与分配讲含解析
题收入与分配(一)考纲要求.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掌握国家财政的作用.理解国家财政政策;.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命题规律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税收的作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财政、税收的作用。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方面的计算题。
()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
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备考建议: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结合我国扶贫政策、共享发展理念等,考查关注社会公平的意义、措施等()结合财政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方面等支出,以及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考查财政作用()结合“营改增”、房产税开征、供给侧改革等热点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例】(年高考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①②.①④.②③.③④【答案】【例】(年高考全国卷)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表所示。
表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④压缩政府开支.①③.①④.②③.②④【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
高考政治易错点03 收入与分配 (解析版)
易错点03 收入与分配易错题【0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再分配就是政府转移支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矫正]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者实物转移的一种分配过程。
主要是政府对财政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再分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不属于再分配易错题【02】财政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适度的财政赤字目的是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需要提高企业税率,增加财政收入。
[矫正]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适度的财政赤字,目的是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需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加大财政支出。
易错题【03】税收3.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营改增”可以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同时增值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矫正]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营改增”不是增加新的税种,而是已有税种之间的替换,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01(2021·北京·高考真题)“职业培训券,1000万张在路上!”职业培训券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电子凭证。
劳动者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应用程序领取该券,在指定期限内到相关培训机构使用。
推行职业培训券()①着力于多种形式的收入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①可推动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促进更高质量就业①可扩大培训行业市场准入,实现便民与惠企的统一①可精准对接培训资源和培训需求,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化水平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D【详解】①:推行职业培训券,其目的是便民与惠民,助推就业,并不是收入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①排除。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备考】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即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
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对关系”。
2.一个核心: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
两个重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财政的作用。
三对关系: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讲重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有关“收入分配公平”的命题(1)主要表现【提示】城乡+群体+区域+行业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提示】本质、共同富裕+和谐社会+效率+科学发展观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019版高考政治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新教材·新理论·新提法]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考点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考题自查]1.(2019届高三·烟台期末)年底了,赵某一家人盘点一年来的家庭收入,乐不可支。
赵某自己承包了五亩责任田,收入3万元。
赵某的妻子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吃店,收入4.5万元。
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除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还投资债券,赚了2万元。
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除了工资收入9万元,还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
赵某一家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收入各为() A.20万元5万元B.17万元 4.5万元C.17万元3万元D.20万元3万元解析:选D赵某自己承包了五亩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工资收入9万元,这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共20万元;赵某的女儿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这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故选D项。
2.(2018·天津模拟)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取得巨大成效。
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意义在于()①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③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④改变财富分配不合理,消除居民收入差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①②符合题意,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不符合题意,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与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无关;④说法错误,“消除居民收入差距”的说法过于绝对,会导致平均主义。
3.(2019届高三·南宁质检)2018年1月25日,南宁日报报道,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广西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03收入与分配我国的分配原则易混易错点
我国的分配原则易混易错点主标题:我国的分配原则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分配原则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
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平均主义要取消任何差别,二者是根本不同的。
初次分配是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
1、初次分配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好公平问题。
(×)提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都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提示:企业的分配属于初次分配,因此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
国家财政收入支出属于再分配,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因此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再分配。
3、按劳分配只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只体现效率。
(×)提示:、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但按劳分配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又体现了效率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体现了效率的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循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要求。
4、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提示: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就要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提示: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时为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对某些农产品实行定价政策,但国家宏观调控要考虑国家整体利益,对所有的农产品都实行政府定价是不合实际的,也是同市场经济相违背的。
2019届高考政治收入与分配.doc
2019届高考政治收入与分配政治学科二轮复习之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考点明细】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具体明晰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财政税收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① 国家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② 国家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财政与宏观调控④财政收入与支出⑤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⑥财政收支平衡⑦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①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② 税收的种类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二【知识导图】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效率与公平效率公平财政税收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学习内容课堂笔记三、【考点梳理】1、(a)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答: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作用(意义):①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34562019-07-11政治学科二轮复习之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考点明细】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具体明晰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财政税收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① 国家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② 国家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财政与宏观调控④财政收入与支出⑤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⑥财政收支平衡⑦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①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② 税收的种类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二【知识导图】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效率与公平效率公平财政税收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学习内容课堂笔记三、【考点梳理】1、(a)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答: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通关攻略课件: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解析】选C。
选项 A 具体分析 不是经济措施,题目考查治理污染的经 济措施 不是经济措施 为了治理污染,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投入 的力度,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说法错误,政府不能限制对机动车的购 买 结论 排除
B
C D
排除
入选 排除
【错项排查·提升素养】
◎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以采取的经济措施是限制
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 பைடு நூலகம் )
提示:政府出台限制购买机动车的措施属于具有强制 性的行政命令,不属于经济措施。
【母题变式·拓展思维】
(1)本题是考查财政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例
子,同时考查了财政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
考点一 【情景导入】
分配制度与分配公平
瑞信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
目前多数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特别是金融危机以
来,世界财富分配不公愈发严重。全球性收入分配不
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疲软的祸根。20世纪80年代以来,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降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
降,这有利于我国进口更多外国商品,刺激居民消费需
求,③正确;进口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贸易
顺差,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结构,①正确;降低进口关税,
有利于商品进口和外国企业对华投资,有利于“引进
来”,鼓励企业海外投资属于“走出去”,②说法不符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特色突破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知识结构梳理】【核心内容强记】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1)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即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直接原因。
(2)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6.自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A. 旨在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B. 表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C. 提高了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D. 发挥了政府再分配调节的职能【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自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这发挥了政府再分配调节的职能。
D选项表述符合题意。
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
B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效率问题。
C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
7.“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在经济生活领域,实现公平的“道”就是要使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这是基于①公平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②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8.小张和小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小张进了一家国企上班,小王进了一家集体企业,可是年底同学聚会时小张发现小王每月工资比他还多2000元,小张很疑惑,都是公冇制企业,都实行按劳分配,为啥工资差距这么大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A. 不同企业劳动者的劳动特点不相同B. 国家倡导回报社会,先富帮助后富C.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D.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相关知识。
2019版高考政治(通用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收入与分配
系统主干知识——把书读“薄”,把“知识面”建起来
目
系统高频考点——把书读“精”,把“重难点”攻下来
Contents
录
系统答题思维——把书读“活”,把“薄弱点”补起来 课下自修区 专题跟踪检测
一系统主干知识源自起来——把书读“薄”,把“知识面”建
[新教材· 新理论· 新提法]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有利于缩小收 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更好地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不符合题意,提高中低收 入阶层收入与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无关; ④ 说法错误, “消除居民收入差距”的说法过于绝对,会导致平均主义。
答案:A
3.(2019 届高三· 南宁质检)2018 年 1 月 25 日,南宁日报报道,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广西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南 宁市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为 1 680 元/月,非全日制小时工最低工资标准为 16 元/小时。该 标准自 2018 年 2 月 1 日起执行。南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客观上有利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③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④是再分配更加强调公平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7 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 排》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等增收潜力大、带 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发展中调整收 入分配结构,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上述措施( ①表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是基于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有利于促进公平、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旨在激励效率的提高,② )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3收入与分配讲含解析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专题 03 收入与分派【讲备考】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即个人收入的分派和国家收入的分派。
从宏观上掌握“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两个要点”、“三对关系”。
2.一个中心:保护社会公正,从分派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保护公正的措施。
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派与国家收入分派。
两个要点:社会公正的保护和财政的作用。
三对关系:公正与财政的关系、公正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讲要点】一、个人收入的分派1.我国现阶段的分派制度(1)原由:生产决定分派,生产资料全部制决定分派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定推行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
(2)按劳分派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花费品分派的基根源则,在我国分派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派方式并存按生产因素分派:生产因素包含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因素,按生产因素分派有益于让全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爆发,让全部创建社会财产的源泉充足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致使分派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正。
为此,国家应增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因素按贡献参加分派的制度,并创建条件让更多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有关“收入分派公正”的命题(1)主要表现【提示】城乡+集体+地区+行业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②不一样集体之间收入分派差别显然,收入向高收入集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一样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连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趋突出。
(2)为何要努力减小收入差距【提示】实质、共同富饶+和睦社会+效率+科学发展观①公正的收入分派,是社会主义分派原则的表现,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饶的体现。
②实现收入分派的公正,有益于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
③公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主标题:国家财政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财政难度:3重要程度:5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1、国债构成财政收入,所以要多发行。
(×)提示:国债也构成国家财政收人,国债的发行确实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国债并非无偿占有,国家每年都需要大量支出财政资金来偿还本金和利息,所以国债的规模要适度。
2、分配的结果只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但这只是为分配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财政收入还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这里的分配政策,就是如何在分配过程中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关系的问题。
3、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提示:财政赤字意味着支出较多,有扩大总需求的效应,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4、财政收入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性因素,财政收入不可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5、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只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
(×)提示: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同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长。
6、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提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要国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本题中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进而扩大消费。
高考政治冲刺查补易混易错0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高考政治冲刺查补易混易错0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收入与分配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人们生活中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高考政治考试中,与收入与分配相关的知识点经常成为易混易错的内容。
本文将对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进行解析,帮助考生理清概念,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一、收入与分配的概念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货币流量。
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薪金、利息、租金、企业和个体经营净收入等。
分配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社会生产的财富分配给各个社会成员的过程。
分配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二、收入分配的原则1. 劳动者按劳动创造价值分配收入的原则。
这个原则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即按照个体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收入的多少。
2.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这个原则强调按照个体的能力和需求来确定分配的方式,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得到相应的收入。
3. 差别化分配的原则。
这个原则认为在分配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即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条件和贡献来确定收入的多少。
三、收入分配的模式1. 个人收入分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个人的收入主要与他们的劳动、教育、技能等个体特征相关。
2. 社会收入分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方式来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以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
四、收入差距与调节收入差距是指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异。
收入差距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
因此,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调节收入差距。
1.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收入差距。
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收入差距。
3. 调整税收政策。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高收入者的纳税比例,减少低收入者的税负,可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五、收入与分配的问题与挑战1. 收入分配不公平。
2019高考政治二轮重点新题分类汇编--专项三收入与分配
2019高考政治二轮重点新题分类汇编--专项三收入与分配1.【襄阳四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下表是襄阳市某居民2017年〔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该图说明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该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③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A、①②②B、②③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②错误,按劳分配是我国的主体分配方式。
材料中表达的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不是所有制制度,③与题无关。
2.【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期末】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
关于效率与公平,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A、工资薪金实行个税的超额累进税率,符合效率原那么B、根据收入多少确定个税的不同税率,符合公平原那么C、基于公平原那么,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D、基于效率原那么,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异【答案】B【解析】A错误,工资薪金实行个税的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表达的是公平原那么。
C中“平均纳税”错误,公平不是平均。
“应缩小纳税差异”表达的是公平,不是效率原那么。
3.【山东省莱芜市2018届高三期末】2017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这是14个月以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首次下降,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国家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A.降低存款利率B.提高存款利率C.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答案】B【解析】A错误,降低存款利率会进一步刺激消费。
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措施,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C本身错误而且也不是设问指向中的“货币政策”。
D是正确的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4、【2017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浙江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加快发展公租房建设,确保今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8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5000户。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核心专题集锦专题03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考点解读核心考点1.我国的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作用。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8.《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①可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②是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③发挥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作用④保障了科研人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9.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在第32届全球大会上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2014—2016)授予中国政府,以表彰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不过,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从较为粗略的“制度全覆盖”向更加精准的“人员全覆盖”转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实现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需要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健全每一个人都理解和支持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公平覆盖每个社会成员③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不同类型人群社保扩面计划的实施④社会成员增强社会保障权益意识,对享有社会保障有更高、更多的期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向更加精准的“人员全覆盖”转变,就是要让每个公民享受到社会保障,①符合题意。
2019届高考政治收入与分配
2019届高考政治收入与分配政治学科二轮复习之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考点明细】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具体明晰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财政税收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①国家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②国家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财政与宏观调控④财政收入与支出⑤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⑥财政收支平衡⑦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①税收及其基本特征②税收的种类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二【知识导图】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效率与公平效率公平财政税收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学习内容课堂笔记三、【考点梳理】1、(a)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答: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作用(意义):①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1)按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指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生产要素有、、、、等。
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b)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答:①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易混易错点
可编辑修改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03 收入与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易混易错点主标题:我国的分配制度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分配制度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在私营和外资经济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个体经济中实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公有制范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同样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中福利还是一种平均分配方式。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提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特有的分配原则。
(×)提示:在公有制企业中除了要坚持按劳分配,同时也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红利收入。
(×)提示: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属于个人投资,因此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分配。
4、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提示:在公有制经济中,人们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在个体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外资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也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
5、农民承包土地所得收入和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得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提示: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土地要素分配。
6、人们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收入,这部分收入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
(×)提示:资本要素只是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此外,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
高考政治黄金易错点专题突破【专题03】收入与分配
2019年高考政治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3 收入与分配1.大学生小郝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主创业,在当地政府扶持下贷款30万元办了一家水产公司并自任总经理。
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集养殖、育种、科研、推广于一体,在当地颇有名气,小郝也率先富了起来。
小郝的收入属于( )。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②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劳动收入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要正确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需要政府( )。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②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④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 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4.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被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防止CPI持续跌落的可行性措施是( )。
①上调银行利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②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③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④减免税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5. 2019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较以往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强劲的财政收入为财政“用之于民”提供了支撑。
但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这一现象被称为“国富民穷”。
为更好地实现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
材料说明 ( )。
①经济发展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③财政收入为财政支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④财政资金的充分利用能够促进财政增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
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
(参考)2019年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收入与分配
(参考)2019年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收入与分配【考向解读】1.从考点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财政收支和财政政策属于高频考点,而分配制度、税收等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
2.从题型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等都考过主观题。
3.从命题背景材料看,土地流转、居民收入增长、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结构性减税、财政支出、财政政策等值得进一步探究。
【命题热点突破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方式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1)原因①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
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促进公平,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④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的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⑥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⑦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措施(3)效率与公平例1.(2016·高考天津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答案】B【易错提醒】个人收入的分配——正确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1.分配制度及其原因(1)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收入与分配
易混易错
1.正确认识我国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
其主体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来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第二,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依然占较大的比重。
第三,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如我国规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以公有制企业中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制定的。
2.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不适用于按劳分配。
(2)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是指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如国家税收、企业成本)之后的个人消费品部分,不是分配全部社会财富。
(3)按劳分配并不承诺等量劳动会取得等量报酬,因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相联系的。
3.几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4.如何分清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1)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
包括按劳分配收入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
(2)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分为三类,即要素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
要素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包括分红、利息、租金、出售专利等获得的收入。
(3)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4)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
5.如何正确认识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
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应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及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入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4)科技人员自办实业或转让技术成果、专利所得属于劳动收入。
6.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1)“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平均富裕”,更不是“同等程度富裕”。
想让所有的人同时同等程度的富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否则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2)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动摇。
解决东部和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问题,首先必须用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
其次,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
一是要看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有一个过程,应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3)正确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
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
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级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
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7.兼顾效率与公平
8.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1)初次分配
①含义: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即一个物质生产过程结束后,生产部门即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在企业、国家和劳动者三方之间进行的分配。
②结果:国家取得生产环节的税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取得税后利润形成企业收入,劳动者获得工资等形成劳动者收入。
③主体:物质生产部门,通常指企业。
④机制: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
(2)再分配
①含义: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进行再次分配。
②结果:一方面,非物质生产部门,如行政机关劳动者获得工资等收入;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收入发生增减,如国家通过各种税对企业和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再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途径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间进行调整分配等。
③主体:政府。
④机制:由政府调控机制发挥作用。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阶段。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重视效率又促进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9.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的比较
10.正确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在影响财政收入的两大主要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指的是“蛋糕”的大小问题,即财政收入的基础问题;分配政策指的是“蛋糕”的分配问题。
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政府才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财富。
所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根源于经济的发展。
11.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稳健性财政政策的比较 比较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性财政政策 实施
条件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
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
措施 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抵制
社会的总需求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增收
节支
实施
目的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
率,拉动经济增长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
“降温”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联系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1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13.税收的基本特征
14.我国税收的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种。
15.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
16.财政作用与税收作用的关系
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财政的作用既要通过财政支出体现,也要通过财政收入体现。
不能认为财政的作用就是通过财政支出体现的。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财政支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同时可以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目、税率等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控。
因而,税收的作用属于财政收入的作用,财政收入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税收在发挥作用。
财政的作用与税收的作用的关系可通过下图来反映:
17.违反税法的行为
18.如何区分偷税和骗税?
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偷税的手段很多,主要是伪造、变造、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骗税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例如,个别企业和个人通过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