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合集下载

略谈心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心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心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88-01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之时,存在着形形式式的运动心理阴影。

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势必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

因此很有必要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这问题作一些探索。

1.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消极型:练习中缺乏信心,总觉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对批评或表扬漠不关心,练习时总想蒙混过关。

糊涂型:练习中缺乏清醒认识,易受他人影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地随众练习。

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为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训练。

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

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

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惯。

以上五种存在于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

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

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2.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

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

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

五年级体育教案分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2

五年级体育教案分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2

五年级体育教案分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2?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和规则,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快乐的体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在五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关注学生身心状态,在运动中促进心理健康在五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身心状态的关注和了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运动中,教师应该通过练习和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互相协作的能力和自我肯定的能力。

运动可以让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更加自信和积极面对生活。

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天赋和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不应强求他们达到同样的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程度的难度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以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感到困倦和乏味,这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游戏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节来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班级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增强学生的情感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愉快、自信地面对学校和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实际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责任。

只有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技能、锻炼身体、成长为阳光、自信、积极的人才。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之时,存在着形形式式的运动心理阴影。

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势必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

因此很有必要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这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消极型:练习中缺乏信心,总觉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对批评或表扬漠不关心,练习时总想蒙混过关。

糊涂型:练习中缺乏清醒认识,易受他人影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地随众练习。

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为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训练。

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

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

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惯。

以上五种存在于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

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

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

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

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

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

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

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疏导学生胆怯心理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疏导学生胆怯心理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疏导学生胆怯心理摘要: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常会看到,学生因为害怕竞争,不敢表现自己;看到老师或学生表演时,悄悄地模仿;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并不少见。

胆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此,探究体育胆怯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矫治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采用的方法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体育教学克服胆怯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常会看到,学生因为害怕竞争,不敢表现自己;看到老师或学生表演时,悄悄地模仿;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并不少见。

胆怯心理的学生共同特征是:因惊恐、焦虑,导致其言语和整体行为出现异常,甚至是局促不安、手足无措。

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就会形成畸形乃至”厌学”心理。

一、体育胆怯心理的形成原因胆怯心理的形成,与传统体育教育传承下来的一些呆板、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部分体育教师对当今一些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的歪解,也构成了学生胆怯心理。

例如:1.谦虚,越歉越”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是教师用来告戒那些刚刚取得一点而成绩,产生”自满情绪”的学生时,所采用的方式。

例如,某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然而,但却被告知”你应该更加努力,向更好的同学学习……”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往往事情并不像预料的那样,对部分学生来说,教师的告戒无异于在给他们泼冷水,而后这些学生事事小心谨慎、瞻前顾后,胆怯心理油然而生,可谓”谦虚,越谦越’虚’”。

2、优点不说流失了,缺点越说越多了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优点也是一种流动的液体,即便是教师把它捧在手上,也有随时”流失”的危险,对于一个在缺点空间中穿梭的学生来说,心理难免受到缺点的挤压,形成一种害怕错误的胆怯心理。

3.、挫折,越挫越凶挫折可以提高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儿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良个性。

但是一些教师直接把”挫折”和”批评”甚至是”体罚”等同起来,严重的丧失自信与尊严。

二、体育教学中克服胆怯心理的方法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让学生和胆怯心理告别,还须尽早抓起,从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辟捷径:1.对比鼓励法即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唤醒沉睡的自尊、自信意识,逐渐消除胆怯心理。

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运动时体内会释放出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提升人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体育活动还能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将体育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有益的。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一份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缓解压力和改善情绪。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理论学习- 讲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分析不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2. 实践操作- 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跑步、瑜伽等。

- 开展团队合作游戏,如接力赛、团体拔河等。

三、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个人体验。

-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实际效果。

- 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程度。

-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善情况。

五、教学反思- 教师需定期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思考体育活动如何帮助他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通过上述教案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健康习惯,同时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的心理阴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的心理阴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的心理阴影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恐惧心理阴影的存在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变形,难以掌握所学内容,阻碍学生潜力发挥,还会影响他人。

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对体育教学中产生的恐惧心理阴影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体育教学中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消除恐惧心理阴影的方法与对策,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消除并战胜心理阴影,更好地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强身健体、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阴影消除对策一、引言什么是(体育)心理阴影?用运动学知识来讲,心理阴影指的是一个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到损伤和伤害或在比赛中产生让他无法忘记的不好的印象等。

一旦有了心理阴影再去做这项运动或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会很害怕,不敢从容大胆地去做。

心理阴影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也很普通的心理特征,但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体育运动的瓶颈。

所以体育教师应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先见。

虽然消除恐惧的心理阴影主要靠学生自身,不过体育教师在其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分析、研究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阴影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阴影,在体育教学中就往往表现出:畏惧、躲闪、提不起精神、不愿意做动作的现象,并导致他们渐渐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久而久之就成了体育运动中的“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

)。

二、学生恐惧心理阴影产生的原因在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一些运动项目产生恐惧的心理阴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又有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因素,还有教学环境的因素。

其中有的是由于学生身体矮小或过于肥胖、体单力薄或有某方面的生理残疾等生理方面的因素;有的是由于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基本素质较差方面的自身素质、运动能力差方面的因素;有的是由于练习中经常性的失败而引起的消极心理;有的是对器械、场地的惧怕心理;有的是由于教师的要求过严,标准过高引起的。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

5 强化身体素质练 习 、
在教 学中, 以针对性地进 行各种 基本技能训练 , 可 以及身体素质 的综合
训练, 它们 能互相渗透 、 互相促进 , 以结合 教学 内容安排某些身体素质 训 可 练, 课 课练 ”这种方 法有一定 的实效 , 即“ , 同时针对个别差异及其程度加 以
区 别 对 待 , 到 全面 训 练 , 合 发 展 的 目的 。 使 他 们 在 体 育 学 习 中 不 断积 累 达 综
实力” 增强信心, , 逐渐 克服恐惧。 多, 使其 对 体育 运 动 理 解 简 单 、 浅 。而 一 旦 出现 问题 自己 又不 能 解释 时 , 肤 就 “ 产生了恐惧心理 。 中长跑中出现的“ 如 极点 ’ 象 , 觋 某些 不知 是何原因的学生
便会 产 生恐 惧 的心 理 。
6 注怼安全 , 强保 护与帮助 、 加 首先, 上课之 前检 查运动场地及器械, 在 对不合乎要求 的运动器械 要及 时调整, 使学生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学习。 其次 , 应加强保护与帮助。 教 师应根据 学生年龄 、 性别、 身体素质 、 动技术水平等不 同情况, 运 提出有 效措 施做安全保护 工作 , 对那 些心理素质 较差 , 胆予较小的学生 , 教师 要亲 自做 好他们的保护与帮助, 使他 们增加安全感 , 能够大胆练习。最后 , 教师还要教 都会 在学生心理上产 生深 刻的恐惧后遗症, 影响运动学习效果 。 7 注重体育知识培养 、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 应经 常给 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体育锻炼知识, 方法和

生 昕 得 懂 、 得 清 、 掌 握 。教 师 的 示 范 动 作 要 轻 松 、 调 、 确 并富 有 美 感 。 记 易 协 准
这不仅能使学生对 体育教师产 生认 同与好感 ,同时也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

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诊疗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诊疗论文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诊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多,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大都任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意志比较薄弱,怕苦怕累,特别不愿参加一些耐力锻炼和带器械性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教育中,也呈现出种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存在着形式的运动心理阴影。

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势必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已成为当前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分析学生情况,把握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半少年半儿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不乏对成人的依赖性,既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不自觉中仍时时表露其幼稚性。

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这几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思想还不稳定、不成熟,所以,虽然模仿力极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

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正确地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阴影的重要前提,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具有的,消极和被动不利于人的身心发育。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体育运动心理是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的,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消极势力,是足以在未成年的小学生当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心理阴影的。

我们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任务就在于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以培养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质,陶冶他们情操。

二、端正学习态度,强化意志教育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用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具体告诉他们如何去做事情,而且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祖国争光的愿望。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问题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小学生属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好,还是处于发育不健全的状态;他们的心理处于比较幼稚的状态,缺少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依赖性很强。

这样,小学生的总体上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

作为体育课,更需要体育教师给予最大的关注,帮助学生克服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所存在的那些不良的心理克服掉。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教学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要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出发,由于体育课是不考的学科,学生自然就会淡化体育课的学习,除了极少数爱好体育的学生学习外,多数是不喜欢学习体育课的,也感到非常厌烦,所以,在体育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体育教师要向学生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快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乐学,并且针对学生的心理阴影,了解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

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针对一些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主要要通过在体育课的训练中让他们的动作能够正确、身心安全等,这样更会使学生从心理上得到平衡。

比如,那些谨慎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地给予心理上的辅导,克服紧张的心理,并且要在技术上格外加以指导,特别是那些体育器材上的项目,教师要时刻对学生给予希望和信任,让他们有着信心和依靠,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的语言,使他们的成功率得到最大的提高,从而逐步消除紧张的心态。

三、采取多种手段对那些在家庭娇惯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平时比较懒惰,不肯吃苦,这样就可以用表扬的话激励他们,同时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和教师携起手来共管,还让家长参加我们的运动会,这样这些学生就有了很大的改观。

平常,我又时时和学生交谈,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使他们有较大的热情投身到训练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之时,存在着形形式式的运动心理阴影。

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势必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

因此很有必要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这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消极型:练习中缺乏信心,总觉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对批评或表扬漠不关心,练习时总想蒙混过关。

糊涂型:练习中缺乏清醒认识,易受他人影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地随众练习。

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为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训练。

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

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

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惯。

以上五种存在于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

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

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

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

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

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

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

小学生运动课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技巧

小学生运动课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技巧

小学生运动课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技巧引言:小学生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在体育课上,教师不仅要教授运动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运动课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心理上有不同的需求和困惑。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心理辅导。

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困惑。

二、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在运动课上,教师应该努力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关系。

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向教师倾诉心声,寻求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多与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及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等方式,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如焦虑、紧张、兴奋等。

教师应该倾听并理解学生的情绪,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当学生感到焦虑或紧张时,教师可以通过与他们交流、鼓励和提供适当的放松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运动课上,教师应该通过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当学生面临挑战或失败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原因,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是团队运动中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在运动课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和互相帮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在运动课上,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课程、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和策略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正确处理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体育教育中的体育心理与心理辅导

体育教育中的体育心理与心理辅导

体育教育中的体育心理与心理辅导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学科,它的目的是帮助运动员充分发挥潜能,提高竞技水平。

体育心理辅导则是运用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教育中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育中的体育心理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体育心理辅导。

一、体育心理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体育心理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体育心理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比赛中的心理压力。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运动表现。

通过体育心理辅导,学生可以学习到应对压力的方法,改变心理状态,提高比赛发挥。

其次,体育心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体育比赛中,学生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信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这些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体育心理辅导,学生可以培养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在体育竞技中受益,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受益。

此外,体育心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二、体育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为了有效开展体育心理辅导,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体育心理辅导应该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或个别辅导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需求,为后续的辅导提供指导。

其次,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体育心理辅导需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只有在融洽的关系中,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接受辅导的帮助。

第三,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体育心理辅导首先要通过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评价,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最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个别辅导和群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使辅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生在跨栏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的技巧

小学生在跨栏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的技巧

小学生在跨栏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的技巧跨栏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技术项目,是需要一定技巧和勇气的动作。

小学生们在进行跨栏训练时,可能会遇到心理上的障碍,比如害怕跨不过去、害怕摔倒等等。

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技巧。

技巧一:培养信心小学生要想克服跨栏时的心理障碍,首先要培养自信心。

在跨栏训练前,可以给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告诉他们没有必要担心失败,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

同时,要提醒小学生,只要他们持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在训练中,可以多给小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跨栏时更加放心大胆。

技巧二:分阶段训练跨栏训练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小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跨得很高。

因此,在训练中,需要分阶段来进行。

一开始,可以让小学生练习低高度的跨栏,等到他们跨得比较熟练后,再逐渐提高跨栏的高度,这样,小学生就能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和勇气。

在每一个阶段,可以给小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技巧三:让小学生学会放松在跨栏训练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松。

如果身体紧张,心理上就会更加焦虑和害怕。

因此,教练可以让小学生学会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在跨栏前,可以让小学生先进行放松练习,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进入一个更加放松的状态,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跨栏练习。

技巧四:让小学生从失败中学习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小学生也不例外。

在跨栏训练中,小学生可能会摔倒或跨不过去,这时候,需要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

教练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看看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再一起想办法解决。

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生不仅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还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力。

技巧五: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该合力支持小学生进行跨栏训练。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支持孩子的训练,同时也需要关注孩子的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学校方面可以安排专业的教练进行训练,并且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让小学生有一个健康、科学的训练环境和方式。

如何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体育运动

如何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体育运动

如何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然而,有些小学生可能面对学校体育运动时会出现心态上的问题,因此,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对于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取得积极经验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体育运动。

一、了解小学生的心态问题在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体育运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小学生常见的心态问题。

一些小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心,害怕失败和被人嘲笑;有些可能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认为自己无法胜任;还有一些可能对体育运动有太高的要求,一旦不能完美表现就会感到沮丧。

只有了解他们的心态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调整心态。

二、树立积极的体育态度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的第一步是树立积极的体育态度。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鼓励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向小学生宣传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培养正确的竞争观念:告诉小学生体育运动中重在参与和享受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果。

强调比赛中不仅应该尊重对手,还应该学会欣赏对方的优点,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3. 提供支持和鼓励:在体育课上积极表扬小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为他们树立自信心。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他们额外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是被关注和支持的。

三、提供适当的训练与挑战为了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训练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方法:1. 分层次组织体育活动:将小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组,在每个小组内提供适合他们的训练和挑战。

这样可以避免过高的要求导致心态问题,也能够让小学生感到进步和成就。

2. 设定可行的目标:帮助小学生设定可行的目标,可以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有所期待,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小学生也需要学会面对挫折,了解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并从中找到动力。

体育活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情绪管理的帮助

体育活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情绪管理的帮助

体育活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情绪管理的帮助
体育活动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帮手。

想象一下,当孩子们穿上运动服,踏上操场时,他们仿佛迎来了一位亲密的朋友,这位朋友能够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调整情绪。

首先,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竞技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挑战。

当他们参与比赛或团队活动时,会学会控制情绪,不论是激动还是失望。

这种经历教会他们接受结果,明白努力的重要性,而不是因失败而沮丧。

其次,运动有助于释放紧张和消耗过剩能量。

在体育课上,孩子们可以在奔跑、跳跃和玩耍中燃烧能量,这些活动让他们身心放松,减少焦虑和情绪波动。

身体的活动促进了大脑内化学物质的释放,如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些化学物质有助于提升心情和情绪稳定感。

此外,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在团队运动中,他们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支持,这种互动有助于建立友谊和增强情感连结。

通过共同努力达成目标,他们学会了在困难时彼此扶持,在成功时共同庆祝,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都有深远影响。

最后,体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方式。

有些孩子可能不擅长学术或艺术,但在运动中却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应对困难。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不仅仅是身体锻炼的机会,更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途径。

通过运动,他们学会了控制情绪、释放压力、培养团队精神,并建立了自信心。

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将伴随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健康、自信地前行。

六年级班主任随笔利用体育课缓解学生心理问题

六年级班主任随笔利用体育课缓解学生心理问题

六年级班主任随笔利用体育课缓解学生心理问题六年级班主任随笔利用体育课缓解学生心理问题活动:发挥一技之长法研究对象:家长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要求过多、过严,家长期望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落差,让学生否定自我,最后自暴自弃的学生。

活动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后,通过了解,发现此类学生的优势之处。

根据他的特长,设置活动。

例:我校六年级二班的一位女同学,从小成绩优异,父母对其要求特别严格,一直参加各类辅导班。

小学时期,就父母眼中的骄傲,老师眼中的优异生,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升入六年级以来,学业负担加重,同学之间的竞争力增加,突然感觉力不从心了。

成绩总是下滑,老师担忧,父母责怪,越想努力,可总是适得其反。

家长对其的期望值与学生上级上存在了落差,学生觉得压力越来越大,害怕上学,害怕来学校,更害怕考试,现在已经完成否定自己,自暴自弃。

根据班主任的反应和提供了她从小舞蹈很好,很有舞蹈基础,我们分析过后,设置了这样的活动。

体育课上,全班同学分成4组,根据老师提供的音乐,做不同的动作,看哪组同学做的动作样式多而且具有美感。

在这次活动中,这位女同学明显很感兴趣,每次的动作,她都用一些舞蹈基本动作来完成,而且组织本组同学做动作,对于不能想到动作的同学,她能迅速做出指导。

她的表现首先得到了本组同学的赞赏,体育老师又格外赞同。

她的自信心提升,对于这样的体育课,她很是期待。

初次之后,我们又介绍她参加本校健身操团队,因为底子好,她能迅速融入健身操这个团体中。

根据健身操老师反馈,她表现很好,自信息饱满。

她感觉自己又1/ 2充满了正能量,自己好像不是那么没用的人,对学习和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因为父母和老师的支持,让她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再加上本来文化课就有底子,她的成绩又赶上来了。

结论:利用体育课上特长的展示,让他们又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自信心提升,干起其他事情也有动力,成绩显著。

2/ 2。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疏导学生胆怯心理-最新资料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疏导学生胆怯心理-最新资料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克服疏导学生胆怯心理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常会看到,学生因为害怕竞争,不敢表现自己;看到老师或学生表演时,悄悄地模仿;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并不少见。

胆怯心理的学生共同特征是:因惊恐、焦虑,导致其言语和整体行为出现异常,甚至是局促不安、手足无措。

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就会形成畸形乃至"厌学"心理。

一、体育胆怯心理的形成原因胆怯心理的形成,与传统体育教育传承下来的一些呆板、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部分体育教师对当今一些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的歪解,也构成了学生胆怯心理。

例如:1.谦虚,越歉越"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是教师用来告戒那些刚刚取得一点而成绩,产生"自满情绪"的学生时,所采用的方式。

例如,某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然而,但却被告知"你应该更加努力,向更好的同学学习……"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往往事情并不像预料的那样,对部分学生来说,教师的告戒无异于在给他们泼冷水,而后这些学生事事小心谨慎、瞻前顾后,胆怯心理油然而生,可谓"谦虚,越谦越'虚'"。

2、优点不说流失了,缺点越说越多了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优点也是一种流动的液体,即便是教师把它捧在手上,也有随时"流失"的危险,对于一个在缺点空间中穿梭的学生来说,心理难免受到缺点的挤压,形成一种害怕错误的胆怯心理。

3.、挫折,越挫越凶挫折可以提高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儿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良个性。

但是一些教师直接把"挫折"和"批评"甚至是"体罚"等同起来,严重的丧失自信与尊严。

二、体育教学中克服胆怯心理的方法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让学生和胆怯心理告别,还须尽早抓起,从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辟捷径:1.对比鼓励法即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唤醒沉睡的自尊、自信意识,逐渐消除胆怯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之时,存在着形形式式的运动心理阴影。

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势必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

因此很有必要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这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
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消极型:练习中缺乏信心,总觉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对批评或表扬漠不关心,练习时总想蒙混过关。

糊涂型:练习中缺乏清醒认识,易受他人影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地随众练习。

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为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训练。

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

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

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惯。

以上五种存在于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

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

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
影,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

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

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

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

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

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

总的来说,从生理机质上看,他们与成年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的。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半少年半儿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不乏对成人的依赖性,既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不自觉中仍时时表露其幼稚性。

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这几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思想还不稳定、不成熟,所以,虽然模仿力极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

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正确地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阴影的重要前提,因为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具有的,任何的消极、被动都无利于人的正常身心发育。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体育运动对于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极端重要的。

另外,从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机体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理需要,活动具有生物学的涵义。

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生命。

然而体育运动心理是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的,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消极势力,是足以在未成年的小学生当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心理阴影的。

我们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任务就在于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以培养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以达到“增强
体质,陶冶精神”的最终目标,为21世纪的中华民族培养出体格强健、心理素质过硬的一代新人。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
围绕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心理阴影的问题,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能视此为小问题,或个别现象,而不加以重视解决,更不能对存在心理阴影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公开批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阴影无法消除,反而会有扩散之危险。

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呢?本人认为,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所谓点面结合地抓,那就是要让学生普遍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教师每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们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另外,在每堂新授课也不妨结合体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

例如,上短跑课可以讲讲美国的刘易斯,上长跑课也提提中国的“马家军”,让学生们在心中树起榜样,激励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积极投身体育运动。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应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气氛。

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学生,只有让他们“乐学”——乐于学,也快乐地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有针对性地结合游戏开展饶有趣味的体育活动,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于热烈的大集体中。

然而,只是面上的工作还不足以消除部分学生的运动心理阴影,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具体到每个具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身边,了解造成他们运动心理阴影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

例如,对于保守型的学生,要根据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在体育方面的上进心,指出他在能力上的优势,并时时根据他的实际承受能力,给他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也不妨在需要学生演
示动作时找他出来,客观上给他显示自己的机会,并多给他赞扬,刺激他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消除学生运动心理阴影是极有效果的。

因为对于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运动机能的差别在后天培养上的差别还不是非常明显,成绩的高低,关键问题乃在于心理的影响。

但是对于一些学生仅有心理疏导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通过在练习中确保其动作的正确性、安全度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例如,前面提到的“小心型”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拘促的心理反应,同时还要对他们的练习多加注意,多予以必要的技术保护,特别是在一些器械项目上,教师站在一旁,报以一个信任的目光,一句勉励的话语,对他们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心理安全点,会提高他们的动作成功率,从而逐步消除紧张的心态。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多种途径,努力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阴影的学生,不仅有利于这些学生身心的正常成长,甚至还能造就出一些难得的体育人才。

例如,我曾上一个四年级班的课,其中有一个男孩子在力量型项目上天分极高,但是他却偏偏存在运动心理阴影,所以成绩总是不高不低。

分析起来,原来这个学生在家中是几代单传的独子,从小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爱运动。

家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满足他,他什么都不缺。

唯独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是属于“懒惰性”和“保守型”的综合表现。

面对这块天生的运动好料子,作为体育教师,我深感可惜。

于是我开始设法帮助他消除运动的心理阴影。

先是在课堂上有意多让他作表演,尤其是掷实心球之类的,并屡次赞扬他的表现,还要全班为他鼓掌,以激发他的荣誉感。

又利用课余时间做他的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同意他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推铅球。

开始他总想偷懒,我就盯紧他,不让他有偷懒的机会,又多方指导他,他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他自己也惊奇地发现了自己进步之快。

平常,我又时时和他交谈,帮助他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弱点,终于使得他有了较大的热情投身到训练中,并在第二年的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了铅球冠军。

从此,他渐渐地克服了自身的懒性,在学习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体育锻炼是人类促进自身健康的一种高级形式。

毛泽东主席在建国之初就曾经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

今天阔步迈向21世纪的
中国更需要一代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

让我们从小学生抓起,培养起一代有良好身体素质、竞争意识、进取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