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的意思

合集下载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全诗翻译赏析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全诗翻译赏析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全诗翻译赏析“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这两句是对李、王二少府之遭贬,给予无限同情和关怀——李少府贬往峡中,那巫峡哀凄的猿啼,能催人泪下;贬往长沙的王少府何日归来,他能否让北归的大雁给我捎来几封书信?言李、王二人路途艰险,回归无日,语意哀伤,隐含对二人遭贬的不平之鸣。

出自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巫峡啼猿:《水经注·江水》描写巫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此处写李少府去后的悲凄之情。

衡阳归雁:衡阳,即今湖南衡阳市,唐时衡阳郡治所。

衡阳南有回雁峰,是衡山七十二峰的首峰,峰势如雁在回旋。

据传,冬天北方来雁,至此不过,遇春而回。

雁为候鸟,定时往返。

清枫江:指清枫浦一带的浏水。

据清《一统志》:“浏水迳浏阳县西南三十五里曰清枫浦,折而西入长沙县。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瞿塘峡。

译文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译文二嗟叹你们这次的离别,不知你的心情如何?停下马饮着酒询问被贬的地方。

巫峡的猿猴啼叫声音悲凉让人落泪,衡阳的归雁为我捎来几封书信。

秋天枫江上的船帆渐渐远去,白帝城边的古木枝叶已经稀疏。

如今圣明年代,皇帝常降恩泽,暂时分手不要苦闷烦恼。

赏析《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

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

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

七言律诗鉴赏

七言律诗鉴赏

七言律诗鉴赏【七言律诗鉴赏】《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黄鹤矶上,背靠蛇山,俯瞰长江。

昔人:传说中的仙人。

其说有二:一说三国时蜀人费文跨鹤登仙,曾在黄鹤楼上憩息;一说仙人子安曾乘鹤经过黄鹤楼。

这句一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

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

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

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

【简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

这首诗历来为人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行经华阴》[崔颢]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

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

仙人掌:指华山仙人掌峰。

汉武帝曾登此峰,筑巨灵祠。

秦关:指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简析】这首诗对仗工整,结构严谨,但似有雕凿的痕迹。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投笔吏:指汉人班超。

【简析】在大雪中来到边防要塞,又值边疆峰火正浓,诗人不禁心潮澎湃。

其景色和气势都不俗。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崔曙]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怀。

【注】三晋: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

二陵:指肴山二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

令尹:老子西游至涵谷关,关令尹喜留他著《道德经》五千言,后随老子而去,不知所终。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解析版)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32: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诗】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

2.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该句中的“迷”字用的好。

“迷”意为辨认不清。

“迷”写出了地方的遥远,远到都看不清楚了。

所以这里表现出对于朋友的同情,要被贬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

2.修辞:运用了拟人修辞。

甲诗把月亮当作人去写;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去写。

情感:甲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

【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赏析。

首先“秋色遥看入楚迷”大意为“秋天的景色进入到楚地就看得不是那么明显和清晰了”。

在这里其实是想说路途的遥远,让诗人无法目送朋友这么远。

所以表达出的是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和关心。

2.本题考查诗词比较。

甲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大意为“我将自己的忧愁和担忧之情寄托给明月,希望可以一直陪伴你到夜郎的西边”,由此我们知道这是将月亮当作人去写的,表达出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和担忧之情;同样乙诗“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大意为“谁会可怜被驱逐的人呢?只有白云送你去江西了”,这一句也是把白云当作人,会护送朋友去江西,这也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和担忧。

3.(2022·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梦江南》《送沈子福归江东》《山中问答》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梦江南》《送沈子福归江东》《山中问答》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如梦令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玉笙:笙这种乐器的美称,喻珍贵的管乐器。

②《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分)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人与绿杨俱瘦”用了拟人手法,一个“瘦”字,写出了主人与绿杨的消瘦与憔悴,人物因伤春而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春忧思哀伤之情。

2.前二句直笔写春,写莺歌啄花,写燕翔点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一个“冷”字,一个“寒”字,一个“瘦”字,表达了伤春凄冷之情。

由赏春到伤春的变化。

本词用了反衬的手法,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表达了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感,因伤春而引发怀人之悲苦与忧伤之情。

译文: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

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

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赏析】:《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的词,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

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

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

“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

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

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

送别诗: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原文翻译及赏析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代: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译文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注释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谪居:贬官的地方。

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

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衡阳:地名,今属湖南。

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

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青枫江:地名,在花溪。

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创作背景此诗作年究在何时,已难以考定。

旧编在《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后,可能是高适在封丘尉任内,送别遭贬的李、王二少府(唐时县尉的别称)往南方之作。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是一首边塞诗,同时送别两人,且两人均为遭贬而迁。

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个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

“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

“此别”、“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

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来,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意何如”、“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无怪乎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常侍(即高适)每工于发端。

”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

离别祝福朋友的诗句

离别祝福朋友的诗句

离别祝福朋友的诗句【篇一:离别祝福朋友的诗句】关于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朋友离别的诗句大全,整理后列表如下:《》作者为文学家。

其古诗全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所著。

其全文古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

其全文古诗如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其全文古诗如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

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

其古诗全文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

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离别的古诗

离别的古诗

离别的古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别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

其全文古诗如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

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离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

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翻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

高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高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高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1. 高适的边塞诗啊,那风格就像凛冽的寒风中燃烧的篝火,又猛又烈。

你看《燕歌行》里“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把那种战场上的萧瑟和残酷一下子就给你扔到眼前了,就像有人猛地拉开了一道黑暗的幕布,让你直面那残酷的景象,你能不被震撼吗?2. 高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特别实在,就像一个朴实的老兵在讲述自己的经历。

他不会给你玩虚的,像在《封丘作》里“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直抒胸臆,心里咋想就咋说,这多痛快!就像你跟好朋友聊天,有啥说啥,根本不需要拐弯抹角。

3. 他的诗有着豪迈的气概,像奔腾的骏马,谁也拦不住。

就拿《塞下曲》来说吧,“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这诗读起来,就感觉自己也跟着充满了力量,仿佛能跟着他一起在边塞纵横驰骋,那种豪迈劲儿,你能体会到不?4.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是很接地气的,就好像邻家大叔给你讲边塞的故事。

在《营州歌》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的画面多真实,你看那胡儿小小年纪就能骑马,就像你看到自己村里小孩从小就会放牛放羊一样熟悉,让人感觉边塞并不遥远。

5. 他的诗充满了悲壮之美,像落日下的残旗。

《燕歌行》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那些战士们明知生死未卜,却依然奋勇向前,这种悲壮的情感,就像你看到英雄走向末路,心中怎能不泛起波澜?6. 高适写边塞诗的风格如同一位高超的画家,几笔就勾勒出边塞的全景。

你瞧《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简单几句,雪后的边塞、牧马的场景、戍楼的羌笛都有了,就像看一幅画似的,是不是很厉害?7. 他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像流感病毒一样,一读就被感染了。

比如《别董大二首·其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那种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你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也被鼓励到了,就好像有人在你低谷的时候拍着你的肩膀说加油呢。

8. 高适写诗就像一个有故事的行者,把边塞的各种事儿都融入诗里。

古诗己亥杂诗其六

古诗己亥杂诗其六

古诗己亥杂诗其六[清]龚自珍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诗句解析:此诗首句“亦曾橐笔侍銮坡”,是说自己也曾以文笔为皇上效力于内阁。

次句“午夜天风伴玉珂”,是说自己在内阁值夜班时能够听到皇宫里风吹珠帘发出的声音。

二句有虽然自己官小,但总算离皇上不远的意思。

现在辞官南归,将告别京城,远离皇上,临行回首,不免有所眷念。

三四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心情。

这也是封建时代士大夫文人的常情。

刘逸生先生《龚自珍己亥杂诗注》:“我任内阁中书时,常到乾清门外军机处领事,早晨入朝,衣上染有露水。

现在弃官归去,要把衣服洗干净,总觉得有点可惜。

……乾清门:在北京紫禁城保和殿北,清帝常在这里御门听政。

门西有军机处。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页)按:这里的“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露水,还双关着皇上的“恩泽”。

须知这不是一般的露水,而是“乾清门外”的露水呵!古诗文中,以雨露比皇恩的例证不可胜数。

如: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诗:“圣君宵旰望时雍。

丹诏西来雨露浓。

”宋苏舜钦《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时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诗:“皇威瞻斗极,曙色辨崔嵬……熊罴驱禁卫,雨露覆兰台。

”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诗:“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金李献能《丹阳观竹宫中移赐》诗:“福地根茎蒙化育,中天雨露借恩荣。

”元汪泽民《送耿左丞赴中台侍御》诗:“黄封雨露来天上,白笔风霜近日边。

”明王恭《宫人入道》诗:“雨露恩宁薄,烟霞思独迷。

”康太和《仲秋国学陪祀》诗:“吾道宫墙在,清秋雨露多。

”清严沆《怀季天中辽左》诗:“柳条渐识阳和近,未必君恩雨露疏。

”查慎行《洪武御碑歌》诗:“百年雨露在山泽,惟有松柏参天枝。

”皆是,可以参看。

另有一首己亥杂诗其六,因为1899年为己亥年,黄遵宪仿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例,作《己亥杂诗》八十九首。

己亥杂诗其六[清]黄遵宪跳珠雨乱黑云翻,事外闲云却自闲。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长安三万里》高适的诗词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长安三万里》高适的诗词

高适是唐代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

高适科举不中后,投往边塞效力。

他的边塞诗,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人如其诗,想了解高适,就一定要读一读他的诗。

最经典的送别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宝六年春,宰相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了长安。

冬天时,两人在睢阳相会,面对即将离别的友人,高适挥笔写下这首《别董大》。

离别诗一般都是悲伤的,而高适这一首却是慷慨豪放的。

千里之间,黄云蔽日,天色昏沉沉的,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景象悲凉,诗人又该怎样话别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试问这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真是豪迈呀。

董大听到这一句,一定瞬间振奋起来,充满了信心。

这首诗成为小学四年级课本的选读诗词,启蒙并激励着小学生。

最富有生气的诗: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营州在唐代东北边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适都在边塞,见识了边塞人的生活方式,有了这首诗。

这是一个喜欢武艺的少数民族的青年形象。

营州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十岁就能骑马奔跑。

与中原孩子的温文尔雅不同,东北边塞,原野丛林、民族杂居,以放牧打猎为主,从小习武,风格粗犷。

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世界之大之美在于,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民族,依然可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最真诚的送别诗: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唐多令·惜别》宋词注释及译文鉴赏

《唐多令·惜别》宋词注释及译文鉴赏

《唐多令·惜别》宋词注释及译文鉴赏《唐多令·惜别》是由吴文英所创作的,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多令·惜别》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唐多令·惜别》宋朝: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唐多令·惜别》古诗简介《唐多令》,词牌名。

《唐多令·惜别》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作。

吴文英系浙江宁波人,景定时,受知于丞相吴潜,往来于苏杭之间。

他一生大都是做一点掌管文笔的小职务,生活很不得意。

这首词便反映了他飘泊生涯中的失意情怀。

词的上阕是就眼前之景抒发离别之愁。

下阕拓宽一步,展示自己的心灵背景和深层意绪,把与友人的惜别赋予了较深层的内涵,使读者更能体会词人命笔时的复杂心情和离别之际的纷纷意绪。

《唐多令·惜别》翻译/译文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寓意:相互惦念的情感)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这里的雨,触景生情,暗喻:思念的泪水,)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便会令我滋生(思念的)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年事:承接上秋,一年的收获在梦幻中)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的联想)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

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唐多令·惜别》注释①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

②飕(sōu):形容风雨的声音。

这里指风吹蕉叶之声。

③年事:指岁月。

④“燕辞归”句: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悉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青枫江上秋帆远全诗

青枫江上秋帆远全诗

青枫江上秋帆远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青枫江上秋帆远全诗《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高适原文: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1、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2、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3、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

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衡阳:地名,今属湖南。

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

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5、青枫江:地名,在花溪。

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诗意: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是一首边塞诗,同时送别两人,且两人均为遭贬而迁。

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

“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

“此别”、“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

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来,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意何如”、“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无怪乎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常侍(即高适)每工于发端。

”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

当时,这里路途遥远,四野荒凉,《巴东三峡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描写离别的诗句

描写离别的诗句

描写离别的诗句关于离别的诗句大全《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

其全文古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

其全文古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别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

其全文古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

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离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

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高适(共9篇)

高适(共9篇)

高适(共9篇)高适(一): 高适《别董大》的原文别董大第一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二首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注释】①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 ⑤知己:知心的朋友. ⑥谁人:哪个人. ⑦君:您.这里指董大. ⑧翮:翅膀. ⑨飖:随风摇动.[3] 【译文】第一首: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第二首: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4]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高适(二): 高适的《别董大》【高适】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高适(三): 高适的诗句有那些别董大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二首(其二)高适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封丘作封丘作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卷211_1 「铜雀妓」高适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卷211_2 「塞下曲」高适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卷211_3 「塞上」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卷211_4 「蓟门行五首」高适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卷211_5 「效古赠崔二」高适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卷211_6 「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卷211_7 「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高适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卷211_8 「过卢明府有赠」高适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君观黎庶心,抚之 ... 展开全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适(四): 王维:字(),号高适:字(),号王维字摩诘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世称“高常侍"高适(五): 高适的别董大别董大二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高适(六): 高适有哪些送人的诗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简析】这首赠别诗,既凄清缠绵,又慷慨悲歌,别意浓重,劝慰有加,除结句外,余皆“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别董大作者: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赏析:唐人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留恋低徊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七): 赏析高适《蓟中作》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高适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三、四句 ,则写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风呼啸的“萧条”荒凉景象;纵目远眺,只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天地玄黄.开始四句叙事写景,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境界阔大,人物虽尚未出场,但通过“策马”“长驱”的壮烈之举,落日黄云的苍茫之色,特别是“落日何萧条”句中的“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这两句既是由前面的叙事写景到下文议论抒情的转折,又是具体揭示前文“边城何萧条”的原因:征战不息,原来是“胡虏”的反叛造成的,同时也暗示对安禄山以“边功市宠” ,引起战端.据《通鉴·玄宗天宝四载》记载: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可见天宝时期东北边境的“边患”,主要是安禄山进行不义战争造成的.尽管当时安禄山手握三镇雄兵,是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的显赫人物,而高适“ 栖迟一尉”,人微言轻,对此倒行逆施却已难捺愤怒,因此感情的激流勇掀波澜,以一强烈的反诘:“岂无安边书”对统治者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高度自信心.史言高适“喜言王霸大略”,“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旧唐书·高适传》)对给国家、人民带来苦难的不义战争,高适坚决反对.但现实却是贤者沉沦,奸邪得志.“诸将已承恩”一句回答,包含着诗人多少深沉的愤慨!这一起一伏之中,诗人的感情又由激越转向沉痛.这样自然引出末尾两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这两句各用一典 ,孙、吴指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末年大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 ,栖迟养老”(见《后汉书·陈寔传》).此二句含蕴的情感十分深厚强烈,有言少意多之妙.不过,第二句的“闭门”之说,是对现实极为不满的反语,其实高适对现实是十分关注的 ,对政治是极为热中的.正如钟惺所评:“欲言塞下事 ,天子不召见,归咎于君;‘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成恩’,归咎于臣.”“‘已承恩’三字偷惰欺蔽二意俱在其中,可为边事之戒.”(《唐诗归》卷十二).此诗描写了边境的荒凉、边患的严重,抨击了统治阶级的失策,同时也抒发了“安边”的壮志难酬的巨大悲愤 ,为高适第二次出塞到蓟北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含蕴深广;实为天宝末年东北边境现状之形象写照,可以“诗史”视之.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全诗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此诗为天宝十二年(753),高适离长安前去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甘肃武威)上任途中,登陇山有感而作.此时高适已四十九岁.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为当时去西北的必经之地.《秦州记》载:“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岭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之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诗的头四句以陇上流水来映衬诗人的独身远行.“远行客”是诗人自称.诗人登上陇山之巅,想起乐府民歌《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歌辞中说的是何其相似啊.“陇上分流水”既是写实,也是衬托作者只身远游的孤寂悲凉心情.据《三秦记》:“陇山顶有泉,清水四注,俗歌:陇头流水 ,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诗的第三、四句运用顶真法紧承头两句而来:“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以流水不尽来比喻人的行程无尽.对诗的头四句,明代的唐汝询评论说:“首叙陇头之事而即以流水与行人之不休,盖赋而兴也.”(《唐诗解》)诗的后四句是诗人以大丈夫自许,抒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浅才通一命”,意思是自己才疏学浅,只能作卑职小官.命即官阶,一命为最低级的官.这里是指诗人即将就任的左饶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实际上这是幕府中重要的文职军官,地位仅仅次于判官.诗人称“浅才通一命”不过是谦词罢了.“孤剑适千里”,是说孤身一人持剑奔赴千里边关,大有慷慨行侠的意味.《史记·淮阴侯列传》:“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适是走、往的意思.结尾两句“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指明了诗人此番远行的原因.诗人并非不眷恋思念自己的故乡,他之所以离乡远行,全都是为了报答知己的知遇之恩呵.此前,诗人曾作过河南封丘县尉之类的小官,此次他是受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荐举.哥舒翰喜文重义,颇得当时文人的好感.高适也是一个很重友情的人,他对哥舒翰的荐举是非常感激的,当时世风,要作官除考试一途外,若无人荐举是作不成官的,因此高适说“从来感知己”.“感知己”也仅是表层的一面,深层的原因则是高适想借此荐举机会,入幕从戎,一展身手,实现他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抱负.正是这种内在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奠定了诗的后半部分昂扬的基调.这正如沈德潜所评论的:“感知忘家,语简意足.”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是以简洁的诗句表达了尽可能丰富的思想,诗中既有游子思乡的情思,又有仗剑戍边的豪情,既有报答知己的侠肝义胆,又有为国效力建功的雄心壮志,思想感情波澜起伏,曲折多变.从全诗的情感流动看,是先抑后扬,最后以昂扬的调子结束全篇,给人以奋发向上之感.胡应麟评说高适的五言古诗“意调高远”,“深婉有致”,由此诗可见一斑.希望对你有帮助高适(八): 高适诗《别董大》中的董大是什么人别董大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二首(其二)高适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适在写此诗时,应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高适(九): 高适的诗4个句子有哪些别董大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二首(其二)高适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岑参王维。

高适的古诗

高适的古诗

高适的古诗高适的古诗1《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第一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第二首诗写老朋友相逢连买酒的钱都没有,自是穷困不堪,但诗人没有因此沮丧、沉沦,而是想到要奋翮高飞,其慷慨豪放之气自不可掩。

全诗语言质朴,格调豪迈。

1、高适别董大古诗带拼音版bié dǒng dà èr shǒu别董大二首táng dài:ɡāo shì唐代:高适其一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mò chóu qián lù wú zhī jǐ,tiān xià shuí rén bù shí jūn?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二liù hé piāo yáo sī zì lián,yī lí jīng luò shí yú nián 。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hàng fū pín jiàn yīng wèi zú,jīn rì xiāng féng wú jiǔ qián 。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2、高适别董大的意思译文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就像鸟儿四处奔波无果只能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的阅读理解及赏析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的阅读理解及赏析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的阅读理解及赏析《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的阅读理解及赏析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后人评价高适的诗“每工于发端”,请分析首句中“嗟”字的妙处。

(5 分)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请简要阐述。

(6 分)参考答案1. “嗟”,叹惜的意思。

(1分)奠定了全诗叹惋的感情基调,(2分)既表达了对二位友人遭贬的同情,又暗含了离别的悲伤之情。

(2分)2.全诗运用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首联与尾联“嗟”“莫踌躇”直接抒情,(1分)颔联、颈联借峡中与长沙冷清苍凉的环境抒情。

(1分)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贬的同情和惋惜,(1分)也有对分别的'担忧牵挂,(1分)还有对友人的劝慰和前景乐观的展望。

(1分)赏析《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

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

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

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

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

最后两句,是劝藉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

全诗情感不悲观,也不消极。

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

“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

“此别”、“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

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来,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意何如”、“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边塞诗人的意思是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与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

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与军旅生活。

那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呢?高适高适(700-765),字达夫。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期精神。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岑参岑参(715—770),南阳人。

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也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

以后曾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

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

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

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

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

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

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

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

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

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

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的意思“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

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⑷衡阳:地名,今属湖南。

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

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⑸青枫江:地名,在花溪。

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翻译】
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赏析】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上句想象长沙的自然风光。

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

这句写李少府到了长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望着那明净高远、略无纤尘的蓝天,自然会洗尽烦恼。

下句想象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的名胜古迹。

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

这句写王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

这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有一种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

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浦到白帝城,十分开阔,而分写二人,更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

作者在两联中,一句写李、一句写王,然后一句写王、一句写李,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并且采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中的对句互见的方法,在一联中上句隐含着下句,下句隐含着上句,“巫峡”一联上句写贬谪荒远的凄凉,下句说要多通音信,表面看是对李、王分开讲的,实际上是对两人共同而言。

同样,“青枫江”一联上句说流连光景,下句说寻访古迹,实际也是对二人共同讲的。

这样,在精炼的字句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照顾到了二人不同的地点,又表达了对双方一致的情意,诗人巧妙的处理,使写分送二人的困难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诗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

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这里用来和
贬谪相连,也还深藏着婉曲的微讽之意。

重点是在后一句“暂时分手莫踌躇”。

全诗在这里结束,不仅与首联照应,而且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

叶燮在《原诗》中,曾经指责此诗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地名太多。

其实,高适此诗情真意挚而又气势健拔,虽然连用了四个地名,但对诗意并无影响,反而使意境显得更为开阔。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