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 讲话中指出: 努力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 各项事业, “ 同时又着 眼于人 民素质的 义关于建设社会 主义新社会 的本质要求 ” 。党 的十 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六届 四中全会 ,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要求 , 是社会主义新社会 的一个发展 目标和具体体现 , 因
V 18 N . 0. o 1 Ma . 0 6 r2 0
构 建和谐社会与人 的全面发展
张 友 谊
(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 , 山东 济南 202 ) 50 1
摘 要: 构建社 会主 义和谐 社会 与人 的全 面发 展是 一个统 一 的过 程 。人 的 全 面发展 是 马克 思
维普资讯
1 . 2
南京航 空航 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第8 卷
小康社会 、 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
会的关系 , 真正融人 自 、 然 融入社会、 融人集体。二
提和条件 。但 自 然界向人类提供 的资源是不可再生
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 了我 国改革发展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 自 适应 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 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 民群众 的
义和谐社 会 交 互作 用 , 同促进 人 类社会 的进 步。 共
关键 词 : 和谐 社会 ; 建设 ; 的全 面发展 人
中图分类号 :6 1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 1920 )1 0 1 — 5 1 1 22 ( 60 — 0 1 0 6 0 而从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社会的本质 要求” 这一思想 , 与马克思主义人 的发展学说是一脉 相承的。恩格斯 晚年 , 当有人请他用一句最简短的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全面发展”理论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吕美烨 (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5 10 4 04)
摘 要 :人的全 面发展是 一个历 史过程 ,马克思 关于 “ 的全 面 的一个动 态 的发展过 程 ,其 中比较有 代表性 的是 : 人 早 在 1 4 年 ,马 克 思在 《 格 尔 法哲 学 批 判 导 言》 中就指 83 黑 应从 马克思关 于人的发展 的三大形 态理论 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马克 思关 出: “ 就 是人 的 世界 ,就是 国 家 、社 会 。 ” … 从 中就 可 以看 人 于 “ 的全 面发 展 ” 理论 ,进 而把 握 其 对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意 出,马 克思 对此 的 阐述 已经包 含着 人要 受制 于一 定社 会生 产关 系 人 义。 的 思想 。 关键 词 :人 的全 面发展 ;人的发展 的三大形 态理论 ;社 会主义 在 《84 14 年经 济 学哲 学手 稿》 中 ,马克 思又提 出了个体 是社 和谐 社 会 会 的存在 , “ 以一种 全 面的 方式 ,也就 是说 ,作 为一个 完整 的 人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通 就必须 将之 与各 国 的具体 实 际有 机 结合 。毛 泽东深 谙这 一 点 ,因 变 ”思想 内涵 也不 是 意谓着 行 而上 学那种 静止 的连续 , “ ”永 变 此 ,他 在 开辟马 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的道路 上首 先就 从哲 学开始 的。 远 内含 一个 具体事 物 与其 他事 物互 系上 的 “ ”。通 观马 克思主 但 是 ,如何 把马 克思主 义 哲学理 论 与中 国革命 具体 实践 、与 中华 义 中国化 的进 程 ,静止 地研 究 马克 思主义 是不 能 达到指 导我 们革 民族文 化传 统相 结合 ,使其 成 为具有 中 国风格 的 民族 的、实 践 的 命和 建设 的 目的 ,离 开中 国的 实际和 时代 发展 来谈 马 克思主 义 中 国化 是没 有实 际意 义 的。 因此 ,深刻 理解 毛泽 东 同志 “ 变 ”思 通 和大 众 的哲学 ,是必须 思考 的一个 重要理 论 问题 。 中 国共产 党 自成立 之 目起就 把马 克思 主义 作为 自己的指 导 思 想 的内涵 ,努 力挖 掘 民族优 秀文 化 ,有助 于我 们在 新 的历史 条件 想 ,但 它如 何指 导半殖 民地 半封 建 中国进 行革 命 ,在党 内却存 在 下 沿着 毛 泽 东 同志 所 开 辟 的 这条 具 有 中国 风格 的道 路 上继 续 前 严重 分歧 。又 由于 异域 文化 和语 言翻译 上 的障碍 ,我们 只能通 过 进 ,把握 中 国与世 界 的联系 ,娴 熟地 运用 马克 思主义 基本 原 理来 阅读 译本 而不是 原 著去 领会 他的精 神实 质 。毛 泽东 同志虽 然 也能 解 读 中国 的发展 方 向 、解 决 中 国的实 际 问题 ,继 往开 来 ,在前 人 阅读 一些 英译本 ,但 始 终没有 像对 待 中 国传 统文 化那 样娴 熟 。在 的基础上 不断 开拓创 新 、丰 富和 发展 马克 思主义 。 经历 了 “ ”和 “ ”的错误 思想 使革 命受 到严 重挫 折后 ,为 了 左 右 从根本 上解 决党 内认 识偏 差 问题 ,让更 多人 能够 深刻 理解 、接 受 参 考文献 1 】田辰 山著 , 《 中国辩证 法:从 ( 易经 )到马克思主 义》 【 】 M . 和 运用 马克 思主 义 ,引导 中 国革命 走 向胜利 ,毛 泽东 同志 从 中国 [ 革 命和 建设 的实 际需要 出发 ,对 马 克思主 义哲 学 的重要 世 界观进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 年版。 08 行 大胆 的改造 ,将 它 与 中国的 民族特 点相 结合 ,用 中华 民族 的表 【 徐素华著 ,艾思奇、毛泽 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2 】 J .江 苏行政 08 期 现 工具和 表现 手法 来阐 述马 克思 主义 哲学 原理 和观 点 。他批 判地 学院学报 ,2 0年 第 1 。 继 承中 国文化 的表 现手 法 ,引经据 典 ,巧 妙运 用 中国传 统文 化 中 f 周连 顺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途径再 思考 【 】 3 ] J .理论探 索, 的经 典概念 、大量 比喻和 形象 描述 ,浓 缩 而又 十分精 准地 阐释 了 2 0 年 第 1 。 08 期 马 克思主 义哲 学 的唯物论 、辩 证法 、认 识 论等基 本 原理 ,把深 奥 [】田辰 山著 ,辩证唯物主 义在 中国的再 阐释——一个 关于和谐 与通 4 的哲 学理论 转变 为大 部分 人喜 闻乐 见 的道理 , 实现 理 论 内容和 形 变的话题 【 】 I .济南大学学报 ,20年第2 。 03 期 式 的转 换 ,实现 了哲 学形 式 的 民族 化如 “ 实事求 是 ”本是 ~种 致 [ 庄福龄著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进程 中发展观的演 变与创新 【 】 5 】 I. 学 求实 的学 风 ,主要 是指 为学 治事 ,注 重从 实际 出发 ,详 细地 占 理 论 视 野 。2 0 年 第 4 。 07 期 有 材料 ,毛 泽东在 《 改造 我们 的学 习》 中则借 用它 来 揭示 马克 思 主 义哲 学唯物 论 的 内容 ; “ 一分 为二 ”最 早源 于 《 易经 》 中 “ 一 注 释 阴 - ̄N 之道 ”的万物 两极 分法 说 ,毛泽 东运 用它 来很 好地 说 明 1田辰 山著 , 《 H . 中国辩证 法:从 ( 易经 )到马克思主义 》 【 】 M .北 了马克思 主义 哲学 的辩证 法 思想 ; “ 知行 统一 ”原 是 中国古代 哲 京: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2 0 年版 ,第2 页。 08 2 学家们 争 论不休 的 哲学观 点 ,毛泽 东运 用 马克 思主义 的实践观 点 2 黎永泰著 , 《 中西文化 与毛 泽东的早期思想 》,第2 4 3 页。 对 这 一古 老哲 学命题 作 出 了马克思 主义 认 识论 的总结 :还 有大 家 3田辰 山著, 《 . 中国辩证法 :从 < 易经 )到马克思主义 》 【 】 M .北 熟知 的 “ 两个对 子 ”、 “ 眉头 一皱 计上 心来 ”、 “ 菜吃 饭 ,量 京:中国人 民大学 出 看 版社2 0 年版 ,第1 4 08 3 页。 体裁 衣 ”等 等 ,通 俗 准确 、生 动 活 泼 ,将 中国 的传 统 文 化 这 个 4【 田辰 山 著 ,萧延 中译 ,毛泽 东:中国 “ . 美】 唯物 辩证 法”的形成与 “ ”和 马克思 主义 这个 “ ”成 功 的衔 接起 来 , “ 此 彼 通变 ”思 想 成熟 【 】 南科技 大学学报 ( J 湖 社会科学版 ),20 年3 0 6 月。 贯 彻其 中 ,使马克 思主 义 的 内容 内化 为具 有 “ 中国性 ”的 思想 , 形式 也极 富于 “ 国特 色 ”。 中 作者 简介 韦琼姿(9 3 ) 1 8 年一 ,女 ,壮 族,广西 罗城人 ,广 西师范大学政治 三 、毛 泽东 “ 变 ”思 想的 当代 价值 通 “ ”意 味 着 延 续 ,但 “ ”不 是静 止 的延 续 ,它 只 有通 与行政学院硕 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 :思想政 治教 育。 通 通 过 “ ”才会 可 能永远 进行 下去 。正 如 田辰 山先生所 说 的 , “ 变 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
的 构 建 注入 内在 活力 、 供 强 大动 力 。 有 推 动 和谐 社 会 建 设 , 能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发展 ; 有 促 进人 的全 面发 展 , 能推 提 只 才 只 才
的存 在 无不 历 史地 受 到 他所 在 的具体 的社会 关 系 中 的地 位所 制约 , 的发展 也无 不现实 地 表现在 具体 的 人 社会 关 系变 革 中 ,社 会 关 系实 际 上决 定 着一 个 人 能 “ 够发展 到什 么程度 ” ]因此 , 这个意义 上说 . 的全 _。 2 从 人
社 会 活 动 的贫 乏化 、 面 化 和 固定 化 , 是 每个 人都 片 而
可 以根据 自己 的天 赋 、 趣爱 好 和 特 长 , 兴 自由地 选择 自己 的职业 和活 动领域 .不 仅 可以从 事体力 劳动 , 而 且 可 以从 事 脑力 劳动 :不仅 能够 参加 物质 生产 劳动 ,
本, 树立 全 面 、 协调 、 持续 的 的发展 观 , 进 经 济社 可 促
会和 人 的全 面发 展 ” 构建 以促进 人 的全 面发展 为 目 和
标之 一的社会 主 义和谐 社会 的执政 理念 。
一
的一 切能力 ” “ ,每个 人都 无可 争辩地 有权 全 面发展 自 己 的才能 。”x I作为 人 的本质力 量表 现 的主体 能力 , 是
系不再 作 为异 己的力 量与 自身相 对立 , 个人 才 能充分
含 着互 相联 系 的三个 方 面 :
( ) 的 活 动 及 其 能 力 的 全 面 发 展 一 人
面发展也 就是人 的社 会关 系的丰 富和全面发展 。每个 人 都在 自身 所处 的社会 关 系 中 , 人所 创造 的社 会关 个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致性(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他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对未来社会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的规定。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能力尤其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不是抽象、孤立的人,而是指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全面”,而且包含着“和谐、自由发展”。
胡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六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社会体系。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是彼此相关的历史过程。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追求。
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其他领域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我们所要确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各种利益得到均衡协调,社会各种矛盾得以妥善解决和人们生活美满幸福、安居乐业的富足社会。
这样的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众多有益的社会条件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营造和谐社会的保证。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各种权利不断得到维护和实现的过程。
再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
建设 的决 定 》提 出了 “ 建社 会主义 和谐 社会 ”的新 命题 , 构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 到与物质文 明、政治文 明和精神 文
人类社会而言 ,人 的全 面发展实质是人类社会从必然 王国向 自 谐社 会作出 了科学论 断。他指 出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
由王 国的过渡 ,它强调 人的社会化程度 ,即整个人类社会 在政 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化 、生态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社会物质 文明、精 定 有序 、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的社会 。这一论 断是对 以往人类思
美体现 ,是人的全面发展 与社会 的和谐发展相协调。
推动人 的全 面发展 同推 进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
明相并列的突 出位置 ,号召全 党要最 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 人 民物质 文化生活与生存环境是 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个性
极 因素 不 断提 高构 建社会 主 义和谐 社会 的能 力 。它的提 出是 和能力 的全面 发展 依赖于整个社会 的和谐 ,高度发展的社会 生
展 不 可能脱 离社 会 ,社会 的发展 以人 的发展 为先 决条件 。
[ 关键词 ] 的全 面发 展 和谐 以人 为本 科 学发展 人
所谓人 的全 面发展 ,就是人 的社 会交往 的普遍性 和人对社 涛总书记在2 0 年2 1 0 5 月 9日的省部 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构 会关 系的控制程度 的高度发展。它有两个层面 的含义 :就 整个 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 上的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和
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作者:赵舒然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任务和战略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平等发展、应有发展、社会特性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其实质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发展。
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作用,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思想文化历史演进的精华所在,是人类有史以来优秀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涵盖了政治观、经济观、社会观、文化观和生态观五大逻辑层面。
本文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属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观里的社会和谐论的内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要点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两方面。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我国各阶段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憧憬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但是马克思同时坚定地认为:“人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所以,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
1.2 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o0
《 中共 乐山市委 党校 学报 》 新e ) e
p. 00 2 9
上把 实现人 的 全 面发 展 作 为社 会 发 展 的 根 本 目的和 最 高尺 度 。 会 的和 谐 发 展 , 实现 人 的 全 面 社 为
人 全面 展 社 主义 谐 的 发 与 会 和 社
鑫
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统一于 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建设 事业的历 史进程 中。 ( , 山东师范大学 政治法律学 院 山东 济南
关键 词 : 谐社 会 和 人 的 全 面发 展 文 献标 示码 : A di1. 9 9 ji n 1 0 6 2 .0 9 0 . 0 o: 0 3 6 / . s. 0 9— 9 2 20 .4 0 3 s 中 图分 类号 :9 2 1 C 1.
、
一
切 人 的 自 由发 展 的 前 提 ”在 《8 7 15 。 15 — 8 8年 经 济 学 手 稿 》 马 克 思 在 叙 述 其 “ 大 社 会 形 态 ” 中, 三 理 论 时 进 一 步指 出 : 人 的依 赖 关 系 ( 初 完 全 是 自然 发 生 的 ), 最 初 的 社 会 形 态 , 这 种 形 态 “ 起 是 在
黼 / VS1 N。.- - 。 1 o4 e 1 O S CA T E . 和 W . 1 第 1 第 卷 4期 JU AO TE ATSH OO L H N UIPL O M I O CPC 棚 唔 暑 J NL FH PRYCOL FE A MN I CM 1E F . 0.
摘 要 :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是 以人 民 为 本 位 、 追 求人 的 全 面 发 展 为 目标 的 社 会 形 态. 本 质 社 以 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观提高到统筹全局的高度,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使发展的内涵更清晰,明确了发展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明确的指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方面来理解。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帮助人民;“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浅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开辟了认识的新境界,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欢迎阅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篇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概论》[摘要]和谐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伴随着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失去诚信,人与自然产生对抗,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南北矛盾激化。
这些都使人们更加珍惜和谐,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和谐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社会和谐;本质特征;理论贡献和谐社会,作为人类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在21世纪,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的希冀便成了中国人的现实要求。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时代最强音,也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是我们党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宝库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到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认识的一次飞跃。
一、和谐的生动内涵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
“和谐”,就是在“中和”的前提下,事物的状态或关系达到相生相宜、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美妙境界。
[1]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许多汉语成语,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及俗语“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各因素共处共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有机、协和与均衡的良性发展态势。
对立统一规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对立统一规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进入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其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而在新世纪新阶段突出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显然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倡导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是以承认我国存在种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为前提的。
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矛盾是事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认识和解决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毛泽东早在1937年的《矛盾论》中,就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也是我们长期不懈奋斗的现实目标,需要我们在发展中求和谐,在解决和化解矛盾中求和谐。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重要使命,就有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日起,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自己的既定目标,并且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法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全面发展2010级马哲吴兆华 20101007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集中体现唯物史观的经典性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书中对“现实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一、“现实的人”的提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从“现实的人”这一现实的前提出发的,但这里的现实的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人,而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这样的人既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也是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承担者,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人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形成的自然基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必要条件;“现实的人的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等,但其中最根本的内容就是物质生产活动。
这三者之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又是与他们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诠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的充分的发展,能够在众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并进行独立创造;再次是指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的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1.根本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不仅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人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个性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导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包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国家安全、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通过全面评估和分析这些实践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并为现代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社会稳定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国家维护统一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等目标,通过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城市等来实现社会稳定。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价值观念,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从而促进社会稳定。
二、经济发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得人们在和平与稳定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基础。
和谐社会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和谐社会要求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相协调,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人民幸福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民幸福提供了保障。
和谐社会追求人民的全面发展和福祉,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人民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关注每个个体的需求,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增加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也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工作环境、和谐社会环境等方面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
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摘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
鉴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此重要,围绕此中心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因而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展开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今天我就来做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综述。
先介绍什么是个人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地、自由地和和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具体来讲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人的智力和体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生命体存在和人从事一切活动的身心基础。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低级形式还是高级形式的活动都是对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二、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三、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必然要求社会关系高度丰富和发展。
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物质前提。
二是自由时间的增加。
马克思用大量论述表明,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与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给所有人增加自由时间,充分的自由时间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是社会关系的丰富,这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的矛盾 , 从而达 到人 的智力和体 力的统一 , 神劳 动 、 精 物质劳
动 和享 受 的 统 一 , 存 和 发展 的 统 一 马 克思 f恩 格 斯 关 于 生 u 人 的全面发展学说 的 涵义 , 《 国工 人 阶级状 况》、 德 意 在 英 《 志意识形态》 《 、 共产主义原理》、 资本论》、 反杜林 沦》 著 《 《 等 作 中 , 过 多 种表 述 。 作 ( ) 一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的涵义 , 必须从 多种 表 述 的 内在 涵 义的 完整 性 上 去 把 握 1 .人 的全 面 发 展 是 指 人 的体 力 和 智 力 、 力 和 忐 趣 、 能 道 德精神和审 美情趣 的 多方面 的发展。人 的发展 所表示 的无 非是人发展什 么 和发展 到 什 么程度 , 只能解 释 为人 的体 它
( o. . o3 V 18 N . )
.
一 j., - . - .
.lຫໍສະໝຸດ l _理 论探讨
昌 寻 面 恳 竞 拘 浚 理
邓- k 卢 立峰  ̄ . A
( J 大 , , 宁 沈 t 1o 4 尔 匕 、 辽 : 1o o )
撇
黼
[ 摘 要] 人的全面发展足马 克思主 义理论 的重要 内容, 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 的 内涵和 实现 条件 , 对构建和谐社会 的 启示: 和谐社会是 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 的必 由之路 ; 社会的和谐关键是 实现人与 自身的和谐。 [ 键词] 关 人 的 全 面发 展 ; 谐 社 会 和 [ 图分类号]A 1 中 8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4 5 (0 6 O —0 3 . 0 文 0 8 - 03 2 0 )3 o 1 _2 -
个人 生 活 中 的 交 往 关 系 d随 之 改 变 和 发 展 。然 而 , 人 的这 三 工 种发展状况的明显改善 , 并不意味着他们 已经 逐步成 为全面 发展的人 , 因为他们 的发展仍然带 上了“ 特有的畸形” d就 。 三 是说 , 种发展状况 的改 善是 片 面的 , 然没 有脱 离人是物 这 仍 的 附 属 物 、 足 物 的 工 具 这 一畸 形 的 发展 特 征 。 人 2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也 指 人 的 自 由发 展 。 马 电 心 和 恩 格 斯 指出 . 共产主义社会是 ” 个人 的独创 的 和 自山的发展不 再是 句空活的唯 一的社 会” 。这 里所 说的 自由发展 , 至少具 有以下几层涵 义 : 第一 , 自由发展 , 就是 说每 个人 的发展不屈 从 于强 加给他 的任何活 动和条件 。例如 , 屈从于奴隶般 的分 工, 屈从 于他被迫从事 的某种活动等 。第二 , 自由发展 , 指的 是人 的发展能 为个人所驾驭 。在这种情况 下 , 予是 , 才在 “ 人 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 了动物界 , 从动物 的 仔条件进 入真 正人 的生存 条件。……一直 统 治着历史 的 各观的 异己的 力 量, 现在处于人 们 自己的控 制之 下 了。只足从这 时起 , , 人们 才完全 自觉地 自己创造 自己的 历史” , 而这就 息味 着人类 真 正 实 现 了从 必然 王 国 向 自由 工 国 的 飞跃 3 .马 克 思 关 于 人 的 全面 发 展 的思 想 , 々他 的 会 主 义一 共 产 主 义 的崇 高 理 想 是 完 全结 合在 一 起 的 , 过 人 的 全 面 通 发展 , 最终要达到以下三个 目标 : 首先 , 底消除 资本 主义制 彻 度下 的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 的片面性 , 消灭资本 对工 人特 别是埘童工的体力和智 力的摧残 。其 次 , 过人的逐 步的全 通 面发腮 , 而推 动社 会的 发展 , 灭人 剥 削人 的社 会制度 。 进 消 再次 , 最终达到人 与 自然 之M 、 与社 会之 『 的矛盾 的真 正 人 甘 ] 解决 , 也就是在共产 主义 制度 _ 实现 观念与现 实 、 F, 观念 与人 的发展的完全 一 致
继承与创新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主义关于人的哲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和提升。因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的协调
他直接 接进 往的 一 或间 行交 其他 切人的 展。 ] 发 ,q1
( 1)资本主义的现实说明, 55 工人经常地为满足最迫 切的生存需要而进行斗争, 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可 能性, 而剥削、 压迫工人的资本家也得不到全面 发展,精神空虚的资产阶级为他们 自己的资本 “ 和利润所奴役;律师为他的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只是把工人作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一个条件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
第 18 卷 第 4 期
2006 年 8 月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upanshui Teachers College
终极 目标。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
展 目标的设想
形 展 役” []37 发 所奴 。 (1) 2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事物发展是永恒的, 人
收稿 日 期:2006- 5- 11 0
作者简介:段媛(1965一女, , 云南弥勒县人,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化研究. 讲师,
也是这样。 那么马克思讨论每个人的发展还有什 么意义呢? 这说明, 这里的“ 人的发展” 不是就发 展的一般意义来说的, 不是关于人的发展的抽象 议论, 而是有着特定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论述是建立在对资 本主义全面剖析的基础之上的。要 了解“ 人的发
的片面性, 但它是迄今为止最具有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条件的社会形态, 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 阶段。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人的 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和机遇, 带 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人的全面发展获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 和谐社会
彩 的 文 明成 果 , 而 促 进 人 的 全面 发展 。 从 能 提 供 的 各 类 资 源 必须 相 适 应 。我 们 在 追 求发 展 进 步 的过 程 中 出现 32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为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的 构 建 提 供 必要 条 件 和 . 了人 与 自然 不和 谐 的现 象 , 态环 境 的破 坏 制 约 了经 济社 会 的 发展 , 生 保 证 构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需要 诸 多 条件 。 从 主 体 因素 看 , 的全 人 也 影 响 了 人 民 生 活 水平 和 生 活 质 量 的提 高 , 维 护 人 类 利 益 的 同 时 , 面 发 展 是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重 要 保 证 ,只 有 人 发展 了 、完 善 在 应 当维 护 自然 界 的平 衡 , 高 资 本 利 用 效 率 , 善 生 态 环 境 , 保 社 提 改 确 了 ,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社 会 的 过程 才会 真 正 获 得 内在 的推 动 力 。 会 构 社 会 系 统和 自然 生态 系统 的协 调 发 展 。 主义和谐社会 是经济协调发展 、 文化教育繁 荣、 会安定团结 、 民 社 人 1 社 会 结 构 及 各 系统 间 的 和 谐 社 会 各 系 统 之 间 的和 谐 包 括 . 2 安居 乐业 的社会 ,它的实现归根到底依赖于全体社 会成 员自身素质 社 会 各 阶 层 之 间 的和 谐 , 乡 之 间 的 和 谐 , 域 之 间 的 和 谐 , 质 文 的大 力提高和主观能动作用 的充分发挥 , 城 区 物 依赖于人 的发展。 而人 的发 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和谐 。社 会各阶层之 间的和谐 , 即社 展则是人在经济、 政治 、 文化多方面 需要和 能力全面发展 的基础上实 会各阶层 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 ,各社会阶层都享有平等的发 现 的。 因此 , 有不 断地 推 进 人 的全 面 发 展 , 能大 大激 发 人 的创 造 只 才 展 机 会 , 能从 改 革 发 展 中受 益 , 入 差 距 控 制 在 合 理 的 范 围 之 内 , 都 收 力和创造精神 , 生产 出 更 多 的 物质 财 富 , 社 会 充 满 活 力 、 定 有序 : 使 安 在 共 同利 益 基 础 上 实现 劳 动 合 作 和 利 益 共 享 : 乡 之 间 的 和 谐 , 改 城 即 只 有 不 断 地 推 进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能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建设 , 才 形 变城 乡 二 元 结 构 , 城 市 和 农 村 紧 密联 系 、 性 互 动 , 现 城 乡经 济 成 民 主 法 制 、 平 正 义 的社 会 : 有 不 断 地 推 进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能 使 良 实 公 只 才 社 会 一体 化 发 展 , 乡 劳 动 力 市 场 一体 化 , 镇 化 逐 步 实 现 , 乡 收 提高人 的综合 素养 , 城 城 城 形成人 与人、 人与 自然和谐相 处、 诚信 友爱的社 入差距逐步 缩小 : 区域 之 间 的和 谐 , 实 现 区 域 之 间 均 富 、 作 、 即 合 互 会 氛 围 。 坚 持 人 的 全 面 发展 ,是 构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的关 键 支 撑 补 、 等 , 互 促 进 , 同 发 展 ; 质 文 明 、 治 文 明 和 精 神 文 明 之 间 平 相 共 物 政 点 , 开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只 能成 为 无 源 之 水 , 离 构 的和 谐 , 要 通 过 生 产 关 系 适 应 生产 力 , 治 和 观 念 的上 层 建 筑 适 应 即 政 无本之木。 经济 基础 的发 展 要 求和 需 要 , 现 全社 会 的经 济 、 治 和 思 想 的 协 调 实 政 4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与 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发展 的基 本 途 径 发展 , 物质 文 明 、 治 文 明和 精 神 文 明 的 共 同进 步 。 政 41 建设 和 谐 社 会 首 先 要 实现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人 与 自然 的 和 . 1 人 自身 的和 谐 人 自身 的和 谐 ,即 人具 有较 高 的思 想 道 德 素 . 3 谐 是 社 会 和 谐 的 前 提和 基础 , 是 人 自身 发 展 的 必 需前 提 。 的 全 面 也 人 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 身体 素质 , 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 有 发展、 社会 的和谐都必须统一于人与 自然的协调 与和谐过程 之中。 随 健全 的人格、 健康 的心态 、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 自然、 , 个人与 社会的 着科 学技 术突飞猛进 的发展 , 人与 自然之间的变化 愈演愈烈 , 科学技 关 系。 从理 论 上说 , 社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是 一个 全 体 人 民和 睦 相 处 , 尽 各 术为人类创造 不可限量 的物质财 富,使人们在征服 自然中获得了极 所能、 各得 其所 的社 会 , 社 会 管 理体 制 和 社 会 服 务 网 络 不 断 创 新 和 是 大 的 解放 。 而 人 与 自然 的矛 盾 存 在 着 巨大 的 危 机 , 并 不 能 任 意 对 然 人 健 全 的社 会 , 稳 定 有序 、 是 安定 团结 , 种 矛 盾得 到 妥 善 处理 的 社 会 。 各 待 自然 界 , 目过度 地 开 发 征 服 自然 、 背 自然 规 律 , 当代 人 类 面 盲 违 使 2 人 的全 面 发 展 的 基 本 内涵 临着 严 重 的 生 态 失衡 、 境 污 染 和 人 口急 剧增 长 等 危机 。 果 人 类 不 环 如 促进人的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的重要组成部 分, 也 解决好 这些问题 , 势必会造成社会滞后、 失调、 动荡甚至灾难。 因此 , 是马 克思 所 描 绘 的 未来 社 会 的理 想 目标 之一 。 马克 思 关于 人 的全 面 发 在社 会 发展 的进 程 中 , 须 协调 好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 必 实施 可 持续 发 展 展 的理 论 具 有 十 分深 刻 而 丰 富 的内容 , 主要 包 含 以 下 方面 的 内容 : 战 略 , 人 们 在 健 康 的 生 态 环境 中 生 活。 它 使 21 人 的个 性 充 分展 现 和 自由发 展 。个性 的 自 由发展 是 指 包括 认 . 42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必 须 从 根 本 上 实 现 人 与 人 、 与 社 会 的 和 谐 。 . 人 知、 情感、 意志等构成人的生命有机体 的各要素的均衡发展和完善。 社 会是 由人构成 的 ,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 所形成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必然 要体 现 到 每个 人 的个 性 的充 分展 现 和 自由发 和 表 现 的~ 种 社 会 存 在 状 态 。 而 人 本 质 上 是社 会 的人 ,人 的不 断 发 展 上 , 既是 马 克 思 关 于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内涵和地位。
接着从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政策和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必然趋势、重要性和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为实现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政策与措施、建设、共建、必然趋势。
1. 引言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发展的事业,也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事业。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关注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个体自由的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在和谐社会中,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关系亲和和睦,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也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的发展,更在于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根本保障。
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实现“人人共享、人人幸福”的美好愿景。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方面。
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主义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 ,同以前的奴隶制 、农奴制等形式相 比, 都更有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 ,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 的创造 。 129 资本主义文明 ”[ 62 ] -7 9
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是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这就是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 占 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决定 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个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调的社会 , 中充斥着分配 的不 其 平等 、尖锐的阶级对抗 、赤裸裸的剥削和压迫 以及人的畸形发展和异化等弊端 。因而 ,和谐社会不是指前 资本主义的 “ 人的依赖性社会” ,也不是指资本主义的 “ 的依赖性社会” 物 ,而是指未来的 “ 个人的全面发 展的社会”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 为他们的社会 财富这一基础上 的 自由个 。“ 性”[ 4 2 9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 ] 6 代替那存在着 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 旧社会的 , 将是这样一个联 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 自由发展的条件” j舛 。I 也就是说 ,在存在私有制和人剥削人 、人压迫人 的情况下 ,是不可能实现和谐社会 的。尤其是 ,当资 本主义私有制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 的时候 ,“ 那就只会有贫穷 、极端贫困的普遍化 ;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 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f5 ,3。 】 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这样 ,人类应 当通过科学 的途径实
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汪盛 玉
(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 10 ) 40 1 摘 要: 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具有科 学性的社会理想, 人的全 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未来社会发展 目 标的设想 ,二者在本质上具有 内在的同构I 性。只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才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才能实现和谐社会构建 -0 06 3 8 作者简介 :汪 盛玉 ( 90 ) ,安徽安庆人 ,安徽 师范 大学政法 学院讲 师 、法学硕士 。 17 一 ,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我们所关注的两大课题,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相互促进与影响。
本文从两者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两者的关系以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现代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如何在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是有需要的,个人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
在不同的时代人的需要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前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血亲关系和权利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对物和金钱的需要,未来社会则为通过个人的劳动实现内在本质的需要,这是一种实现性需要,即劳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第一需要或本质需要。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对人情关系、权利和物的占有性需要的超越,进而通过劳动实现内在的本质力量,并发展其丰富的需要。
[1]人的多种多样的生存方式也决定了人的需要的丰富性。
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过度地追求金钱与权利,因此必须树立以自我实现需要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什么样的,个人的发展总是取决于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
[2]社会关系是各种活动的展开,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也是社会关系下的产物,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个人融入社会,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品质。
人的存在也可以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存在,人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虽然我们都知道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但马克思从来不把人的发展仅仅归结为人的能力的发展。
因为人是社会人,人的能力的发展需要靠一定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决定着一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三)人的活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就是说人们不再局限于被迫的、现有的、狭隘的职业,而是按自己的爱好自由地选择活动,不仅从事体力劳动还可以自由的选择脑力劳动,不仅仅可以参加生产劳动还可以参加管理与创造活动等。
其次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即人的本质力量充分运用和发挥的过程,也是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的能力主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表现。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发挥自己所有才能和力量。
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个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也就是人的自主创造性的全面发展。
人只有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才能迸发出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充分体现出主体意识。
其次是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
马克思追求的新人不是单个的资本主义分工表上的平均数,也不”只是作为阶级的成员”,而是作为人的人,作为个人的人。
个人独特性的增加意味着消除个性的标准化、模式化,打破个性的单调化和定型化,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观点,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总的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的社会各尽其能是指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其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了人们能各尽其能,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等,这一切反映并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的共同利益诉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各得其所是指每个人按照社会规范得其应所得的。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得其位、各享其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
社会是依赖于人们的劳动存在和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回报,使其成员有所得。
只有这样,社会关系才会融洽,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
各得其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维护全体人民合法诉求的社会。
和谐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的诉求,抑制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因此为了避免社会风险,就必须积极整合人民的各种合理要求,努力去凝聚各种有效的力量,而且还必须建立健全有效机制,疏通反映渠道。
既要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同时又要想办法解决各种利益矛盾。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相处是指社会的各方面都能全面协调发展。
一方面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
一方面指人人平等、互惠互利。
当代中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纠纷和矛盾,必须妥善处理,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冲突,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和健全有效机制,妥善处理矛盾与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因为现在是一个物质财富充裕的社会。
如果物质水平发展的高了,人们花在谋求生存的时间就会相应的减少,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个人的发展程度。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逐渐加强,这一切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因为我们构建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建立和健全民主法治建设,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就大大提高了人民参与政治的自由度,增强了人民的民主政治意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力的推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观念深入人心,让全体人民形成了互助互爱的良好社会氛围,为解决矛盾和冲突提供了良好途径。
同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挖掘了人的潜能,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等的协调一致发展,这样不但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有力地带动、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
(二)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主体保障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而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同时也在生产力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人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
【3】也就是说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人全面发展了才有可能真正驾驭生产要素,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关键。
在当今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人。
人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将会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运行的关键。
经济现代化不仅意味着要运用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还需要有细致的社会分工和管理,以保证现代复杂的经济体制能正常运行。
提高人口素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口素质的高低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当今社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可以说谁拥有高素质的劳动者,谁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现代人类越来越依靠脑力来创造新的财富,经济资源并不在于拥有多少劳动者而在于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头脑,所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己成为强烈的时代呼唤。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当代社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方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是要学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增加了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先进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对于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人类从诞生就被置于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文化是几千年来历史的沉淀,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我们的价值导向。
先进文化可以影响我们的观念,进而约束我们的行为。
为了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知识有涵养的人,必须立足实际,放眼未来,紧跟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应该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权利,确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保证人民共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以自觉而主动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并实现全面发展。
(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保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自然界孕育了人类的产生,并且为人类提供了吃、穿、住、行等一切生存发展条件。
但是,人们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乱砍乱伐树木,贪婪地攫取地下矿产,致使水土流失,耕地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