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

合集下载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直接反驳
(3-5段)
间接反驳
(6-8段)
论据: 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 梁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 (9段) 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合作研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 么在第1段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这些论据不能 证明论点,这些“事实”都是“他信力” 2、第4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 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含蓄地批评了国民党当局一些官僚和“社会 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 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 策。
探究学习
1、说说本文语言的特色。 语言尖锐、泼辣,犀利、有力,富于战斗 性,带有嘲讽意味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在今 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试写片段作文,作 一番介绍 。 鲁迅赞扬“中国脊梁”,可以鼓舞斗志, 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盘点收获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 迅
学习目标
1、学习驳论的写法(树靶 子、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相结合); 2、领悟鲁迅语言魅力。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 强民族自信心。
这篇驳论文写于1934年9, 东北沦陷,国民党的官僚政客 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 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 救国难”。反动文人也一口一 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 失掉自信力了呢?鲁迅先生写 了这篇文章批驳对抗日前途的 这种悲观论调,鼓舞民族的自 信心,揭露反对派对人民群众
自主学习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提出对方的 论点和论据

(全)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字词+批注

(全)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字词+批注

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字词+批注九年级上——16 孤独之旅文|曹文轩[批注]可分析题目,抓住“孤独”与“旅”,引导学生理解“孤独”在旅程环境变化中的变化。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批注]刚刚出发时:环境描写表现的人物心理——不舍无助。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

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

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

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前行是纯粹的。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

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跟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

它们开始觅食。

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让人觉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21世纪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 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 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 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 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 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 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 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 作文的方法。
☆2、思考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
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 在哪儿?
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 民,范围大。 敌论据中:所述“我们”仅是国民党 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
☆3、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
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 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 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自信力了吗
作者:鲁迅
选自《且介亭杂文》
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 命的主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民族英雄,爱国战士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统,
管它冬夏与春秋。
议论文包括立论和驳论两种。 驳论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直接 批驳或间接批驳,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 加以论证的议论文。 驳论
作者写作思路
树靶子 打靶子 立观点 证明自己 观点
摆出敌
驳斥敌
论点
论证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
“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 耀“地大物博”时的一幅自我炫耀、夜郎 自大的样子;“只”表现出一幅仰人鼻息、 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写出了沉迷 于其中而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 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 富讽刺意味。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析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析

〔6—8〕
论据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三)结论:
今 有确信, 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缺乏为据,看地底下
〔9〕
精读课文,争论沟通第一局部: 1、作者开篇树立的靶子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两年前总自夸 “地大物博”
不久不自夸 只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支持这个错误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 特点: ❖ 1、篇幅短小,取材〔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
出一条血路〕 ❖ 3、冷嘲热讽、幽默幽默。
作者简介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宏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 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 集》、《南腔北调集》、《坟》、《热 风》等十五部。
一、驳论文学问
2 、驳论方法
〔1〕、驳论点法 〔2〕、驳论据法
直接驳 间接驳
〔3〕、驳论证法
3、批驳方式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4、驳论文写作思路
树靶子
打靶子
立观点
摆敌论 论点
驳敌论 论证
证明自己 观点
不像一般的谈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 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谈论说理。 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
⑨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哄骗别人。
阅读思考
敌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了什么观点?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 5〕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慨叹
渺茫
有所感触而叹息。 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这篇课文属于驳论文,批驳什么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阅读1-2自然段 1、这两段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这个谬论的 “论据”是什么? 谬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2)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3)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 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002年,中国上海市获得了2010年世 界博览会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第一次 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上海市民在南京东路步行街欢庆申博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 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总”表现自夸“地大物博”的连篇累牍,又写出 自夸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夸这一点,且惟 恐别人不知,也暗含“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说明是唯一措施,没有别的办法,无能和仰人鼻 息之状跃然纸上。
5、“一味求神拜佛”的 “一味” 有什么表达作 用? 表现在日寇入侵面前,求神拜佛是唯一的应对 措施、唯一的救命稻草,极富讽刺意味地揭露了 反动政府的无能与自欺。
4、第四自然段论证了什么论点?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 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 这里的“新生路”应该是什么路? 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 救亡。 6、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 “物”,还是切实的东西„„ “还”字可以删去吗? 不可 “还”表示“勉强算得上”,表明这 “切实”其实也并不怎么切实。
特点: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

九年级上册语文PPT教学课件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PPT教学课件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版)
“脂粉”指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状元宰相的文章” 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和御用文人的言论。 “地底下”暗指处于地 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 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古代指哪 些人?在今天,又指哪些人?请分别举出三个事例,来 证明作者的话是正确的。 古代事例:
1.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 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2.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3.“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 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 4.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反驳方式?
1.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过 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1.课文作者摆出的敌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敌论据
不久不再自夸只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还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什么论点? 他用哪些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从古以来
都有“中国的脊梁”
现在
一、研读文本
2.揣摩下列红色字词的表达效果: (1)……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 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 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 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省( xǐnɡ)悟 家pǔ( 谱 ) zǎi( 宰 )相
摧( cuī )残 wū( 诬 )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讲解课件: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讲解课件: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骗子们往往用自.欺.欺.人.的手段行骗,我们可不能上当。 D.苏轼面对古战场,怀.古.伤.今.,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3.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_“__总__”__表__明__时__间__长__、__频__率__高__,__活__画__出__国__民__党__政__府__自__夸__时__扬__扬__自__得__、___ 自我安慰的丑态。讽刺性极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写作借鉴 (1)立场鲜明,爱憎分明。 (2)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 (3)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讽刺意味。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慨.叹(gài)
玄.虚(xuán)
笼.罩(lǒng)
前仆.后继(pū)
B.脊.梁(jǐ) 渺.茫(miǎo) 诓.骗(kuāng) 求神拜佛.(fú)
固不化的样子,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具有极强的讽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
◆主题解说 作者针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自信 力的论调进行了批驳,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热情歌颂了革命人 民的斗争,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 中国人的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之心。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重点) 2、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 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
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
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 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 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4、作者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 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5、“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 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 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 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2.批驳对方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 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3.驳对方论证: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 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 点就不能由论据推出。
当堂训练:
1、给带点的字注上拼音,读一读,并在 下面的横线上抄写三遍。 搽( )粉 玄虚( ) 省悟( ) 渺茫( ) 脊梁( ) 诓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 也含蓄的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 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 行妥协,不抵抗政策,所以国民党检察机关在这篇 文章发表之前就把这句话给删去了。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吗》(惠仁)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吗》(惠仁)

鲁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 树人,周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 阳县).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 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 。 毛泽 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骨头是 最硬的”。
敌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敌论点:
敌论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自夸“地大物博” 只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两年前 不 久 现 在
失掉的是“自信力”吗?
信“地” 从来没相 信过自己
信“物”
信“国联”
—他信力
现在:求神拜佛——自欺力
思考
作者怎样批驳敌论点?
驳敌论:
自夸“地大物博” 是事实 希望国联 也是事实 求神拜佛 却也是事实 “信地”
初中学过他的作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故乡》 小说集《呐喊》 《社戏》 《雪》 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风筝》
学习目标
了解驳论文,学习其写法; 体会尖锐泼辣的批驳语言; 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积累语汇
搽 chá 玄虚 省悟 xǐng 自欺欺人
作业布置
随笔:《中华脊梁》
二十一世纪 是中国的世纪
2001年7月13 日,萨马兰奇在 莫斯科宣布北京 获得2008年奥运 会主办权。
2002年,中国上海市获得了2010 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第一 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上海市民在南京东路步行街欢庆申博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员杨利 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用反问句式的题目,可强调突出正面 的肯定答复,更鲜明,更醒目体现驳论的 题旨。
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
玄虚 诓骗 渺茫
kǎi
Xuá n
Kuāng
有所感触而叹息。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哄骗。
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课文抓住对方观点的要害, 针锋相对地予以批驳的方法。 能力目标: 让学生懂得课文驳论与立论并重的 论证特点。认识课文结构严谨的特 色。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1、了解题目的作用。
2、注意文章中的重点字词。
释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题目属反问句式。
1、题目属什么句式? 2、为什么不用《论自信力的有无》 而用这样的反问句式的论题?
总自夸“地大物 博” 是事实 只希望“国联” 也是事实 一味“求神拜佛” 却也是事实
只有“他信力”, 是“他信” 现在是在发展着 “自欺力”。
是信“地”悲观论者早就失 信“物” 掉了“自信力”,
是“自欺”
论据不能证 明其论点
突破口
3、作者正面提出了什么论点?是怎么 证明正面论点的?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人 们……有 确信、不 自欺,前 仆后继、 被抹杀。
为民请命
怀古伤今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1、在文章前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 什么论点?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
对方的论点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是: 1、两年以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 公开 的文 2、不 久:只希望着“国联” 。 字的 三个 3、现 在:一味“求神拜佛” 。 阶段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四单元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四单元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督促学生的课前自学,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识记文体常识,拓展知识,为学习驳论文作铺垫。
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理解论证思路
同学们,这篇杂文批驳了什么观点?论证思路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首先倾听课文录音,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
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点拨:“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6.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点拨:“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总结:鲁迅先生在对比中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才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点拨: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8段):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正 面 立 论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从古至今有“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作者写作思路
树靶子
射靶子
立观点
结论
摆论敌
驳论敌
证明自己 观点
得出 结论
论点
论证
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 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 说明敌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 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揭示敌论点 虚假。 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直接驳论点揭 示对方论点以偏概全,以表面概实质。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式:即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 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1)立论:即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用论据来 加以论证,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2)驳论:假设一个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 然后进行反驳,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论点。

1.驳论方法
直接反驳
驳论点 间接反驳 驳论据
驳论证 2.批驳方式
阅读思考
(自主· 合作)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论据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敌方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方论据: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 1、作者的论点? • 2、采用了什么论据?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研读赏析
一、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 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2001年11月10日, 世界贸易组织 (WTO)作出决 定,接纳中国加 入WTO,历经15年 的奋争与期待, 中国终昂首跨入 WTO大门!
2002年,中国上海市获得了20 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这将是世 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上海市民在南京东路步行街欢庆申博成功。
2003年,从春到夏,突如其来的非典疫 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 市。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 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治非典斗 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论证方式
立论
驳论
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 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一般结构和形式:
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
驳论文知识
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
驳论方法 (1)驳论点
(2)驳论据
独立证明法
(3)驳论证 归谬法 批驳方式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
批驳的突破口
自夸“地大物博” 是事实 希望国联 也是事实 求神拜佛 却也是事实
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 抓住了它,就能击中 要害。
敌论据论点
(1—2)
论据 两年前: 自夸“地大物博” 不 久: 希望国联 现 在: 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点: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直接反驳
(3—5)
偷 换 概 念
思考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 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敌论点中 敌论据中 “中国人”指全体中 Nhomakorabea人,范围大 所述“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讲解)(基础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讲解)(基础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要点】1.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在今天还有哪些现实意义?【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慨.叹:玄.虚:诓.骗:2.解释词语。

渺茫:为民请命:怀古伤今:地大物博:摧残:抹杀:诬蔑:自欺欺人:【反馈矫正】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ǎi uán uāng2.解释词语。

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特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课堂探讨☆要点一: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探究活动】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教师释疑】答题格式:首先以……开篇;以……引出……话题;提出……开门见山点明中心其次,阐述……;列举……阐明……;描写……;记叙……;最后,以……~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点明……;首尾呼应,强调……【讨论明确】首先作者承认了“中国人”以前所说的“地大物博”、“只相信国联”、“一味的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事实。

后又摆出了敌论点,但是通过作者的一番论证,用敌论据推导不出敌论点,只能推导出“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的论点,这是本文的驳论部分;后作者摆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又举了“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论据部分详见7.8自然段)。

鲁迅《中国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最新整理)

鲁迅《中国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最新整理)

鲁迅《中国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省xǐng悟玄xu&aacute;n虚搽ch&aacute; 诓kuāng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古代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现代我们也不乏中国的脊梁,当今呢?


联 系 实 际
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西方一些别有 用心的人或是抛出“中国威胁论”, 或是利用所谓的“人权”,对中国大 做文章,针对这些现象,作为即将担 负起建设祖国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这一问题?做中国的脊梁?
拓 展 延 伸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 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 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 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 哀求国联”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 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 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 “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 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有些甚至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 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1934年9月25日 鲁迅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下 了这样一篇文章——
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驳斥以下论点
①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②读书不如经商
打麻将益智
整体感知:
1—5段摆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并进行 了有力的反驳。 6—9段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并进行 了有力的论证。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文章1—5自然段。
• 想一想: 对方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他 们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请大家齐读文章6—9自然段。
说一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根据我们 已有的知识,举例说说古代有哪些人 是这类人?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 高度赞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 民族解放的斗争,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主流, 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 有嘲讽意味。
• “总自夸”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 样; • “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 形象; • “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 不化的样子。 • 仿拟出“他信力”“自欺力”,就将反 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 的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前仆后继
Hale Waihona Puke pū玄 故弄xuán____虚
前赴后继 fù
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日军 占东北,进华北,妄图侵吞中华......

“九一八”以后,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 “名人”曾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 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又由国民 党著名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 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 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 会”,“请班禅大师求佛菩萨来保佑”, 说什么“古人一遇灾,上者罪己,下者修 省。……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 加被,未由消此浩劫”,鼓吹“法会”可 以“为国内消灾患,为世界祈和平”。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指广大人民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 欺力”。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 掉自信力了。 指所有的中国人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 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 都失掉了。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1935年,鲁迅居住在 上海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 筑路区域,即“半租界”, 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 名为《且介亭杂文》。“且 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 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 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 二编》、《且介亭末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
班级:九年级 学生姓名:
1、积累生字词 2、了解作者
导学案
使用时间:11 月 19、20 日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习目标】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4、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2 课时
诵读 探究 讨论 总第 课时
为民请命: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阅读课文,合作讨论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错误论点: 论据: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绩优学案》P61“预习交流”部分。
探究案——课中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九·一八”事变视频导入。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4、本文的结构是什么?请大家简单概括。(小组合作)
【重点】 【难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3、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ABC 组同学完成在作业本上。 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抄写。 慨叹 省悟 诳骗 诬蔑 脂粉 脊梁 抹杀 抹布 拐弯抹角 前仆后继 状元宰相 今: 埋头苦干: 前仆 pū 后继: 自欺欺人: 舍身求法: 地大物博:
二、预习检测:小组长批改,老师上课抽查。 三、诵读课文 四、进一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三、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一)、诵读第 1~5 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 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六、拓展迁移 “中国的脊梁”在今天是什么样的人呢?有何现实意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七、总结,反思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八、作业(一)课后作业:C 组同学:抄写课后词语,并注拼音。B 组同学完成课后题二。 A 组同学完成《绩优学案》P64阅读《历史像条棉被》 。 (二)课后练习:各学科长听写课后字词“读一读,写一写”并注拼音。 四、欣赏品味 揣摩第 1 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我的收获 (学生)/ 课后反思 (教师)
五、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 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 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 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 智慧的力量 2、第 5 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求神拜佛”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3、颂一颂鲁迅先生所说的代表中国“脊梁”的几种人。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4、说一说鲁迅先生所指的失掉自信力的代表人物。 5、评一评两种类型的人得出结论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 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二)、品读第 6~9 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