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加多宝事件原委
王老吉加多宝事件原委
王老吉加多宝事件原委渠道战:压货堵通路早在春节期间,加多宝的各级经销商就从上游感受到了某种异于往常的气氛,加多宝压货的力度明显加大,让他们倍感压力。
这些经销商觉得,虽然以前加多宝也有频繁压货狙击同行的策略,但这一次如此之大的规模,似乎另有所图。
一位与加多宝合作七八年的某省会城市大经销商表示,他仓库里加多宝王老吉的库存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而下级的各个分销商、终端也有大量库存,“很多小店都压了好多货在搞促销”。
这个经销商还透露:“往年的这个时候,经销商完成全年的生意指标都不到一半,而今年我们进货已经达到全年生意指标的70%~80%,但是这个货不是被消费掉了,而是成了各个渠道上的库存。
”现在加多宝渠道上,一半产品的包装是原红罐王老吉,另一半产品的包装是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宝”。
这一切苗头,似乎都和即将浮出水面的王老吉商标纠纷案的仲裁结果有关。
对于擅长渠道运作的加多宝来说,一旦争夺商标失利,想要站稳脚跟并且做出有效反击,必须事先在渠道和终端上做好预热措施。
当然,如果加多宝不处理好这次的库存问题,一旦经销商反弹,将对它的整个经销渠道带来很大的伤害。
不过,加多宝并非是整个渠道环节上的“话事人(注:粤语用词,即“可以决定的人”)”,在二级批发商以及二级以下的批发商渠道,通常是红罐王老吉、加多宝、绿盒王老吉同时销售,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哪家都不敢得罪、观望情绪很浓的姿态。
为了争取这些关键力量的支持,加多宝不久前将王老吉的单价提高了0.5元,终端售价变为了4元。
广药随即跟进,将绿盒装王老吉的单价也提高了0.5元,相对来说,广药的这次跟进效果更明显,因为同样是提价0.5元,绿盒王老吉带给经销商的利润更高。
袭扰战:口水壮声势同时,广药也没有一味被动地等着加多宝进攻。
在仲裁结果出来之后,广药集团市场部部长倪依东就表示,他们将追诉自2010年5月3日起加多宝“非法使用”王老吉商标的权利。
按照国际惯例,商标使用费应该是销售额的5%,如果按红罐王老吉年销售180亿元人民币计算,加多宝应付广药集团9亿元;而如果按照广药集团租给其他合作伙伴如广粮集团等的商标使用费的话,则是销售额的2.3%~3%,那么加多宝应付广药集团4.14亿元~5.4亿元。
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之争真相解密
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之争真相解密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一直未停过,自从去年5月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纷争越演越烈,甚至中间还出现过数次加多宝员工殴打王老吉员工的事件。
这样的一些恶意相向,不禁让我们广大消费者思考:为什么王老吉和加多宝两家不能和解?为何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不能良性竞争?为何王老吉加多宝官司没完没了?5月29日在广州市新闻中心召开的广州市国资委和广州市检察院领导出席的王老吉凉茶媒体沟通会上,这些问题得以首次解密:王老吉之争的所有根源皆源于英资企业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的行贿畏罪潜逃。
广州市检察院在会上表示,目前对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的追捕仍在进行中。
而近日针对加多宝精心炮制带有恶意攻击性质的《传人篇》广告,广州市公证处做出10份公证材料,权威证明广药集团王老吉185年从秘方到工艺一脉相传,拥有独家正宗秘方。
广州市国资委对此也首度表态,王老吉属于国有资产,由广药集团拥有,广药集团是王老吉唯一合法传承实体,拥有和王老吉相关的所有权益。
广药集团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王老吉官网)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陈鸿道行贿导致“史上最廉价商标租赁”去年5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终局裁定广药集团获胜,成功收回红罐和红瓶王老吉凉茶生产经营权,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过去。
全程参与了王老吉商标案的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揭秘了王老吉纷争的整个来龙去脉。
据悉,王老吉创始于1828年,主要有两个广州和香港两脉,其中香港支脉于1890年前后单独发展,民国二年正式和广州王老吉分家,一百多年间来无任何经营关系。
广州王老吉继承了王老吉的祖业和秘方,也就是今天广州王老吉药业的前身。
广州王老吉在民国时期,注册了王老吉商号、商标、王老吉公孙父子图商标等一系列无形资产。
1956年按照公私合营政策,国家以赎买方式从王老吉第四代传人手中承接了广州王老吉商标、秘方、工艺、员工等所有生产资料,成为国有企业并发展至今。
1996年广药集团成立,广州王老吉作为下属企业纳入广药集团管理,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归广药集团持有。
王老吉与加多宝纠纷案
7
消费者教育: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了解和认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 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经验教训
总之,王老吉与加多宝 纠纷案对于整个凉茶行 业以及商业竞争中的企 业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企业应该从中吸取经验 教训,加强自身的规范 化和专业化管理,推动 行业的健康发展
-
展示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Hale Waihona Puke 包装纠纷纠纷细节除了广告语之外,王老吉和加多 宝在包装上也存在纠纷。王老吉 认为加多宝的新包装侵犯了自己 的知识产权,而加多宝则认为王 老吉的包装设计过于雷同,存在 侵权行为。双方在包装设计上展 开了激烈的竞争,互相指责对方 侵权
渠道纠纷
此外,王老吉和加多 宝在渠道上也存在纠 纷。王老吉认为加多 宝在某些渠道上存在 窜货行为,而加多宝 则认为王老吉在某些 区域市场上的表现不 够积极。双方在渠道 管理上存在分歧,互 相指责对方不遵守市 场规则
PART 2
纠纷细节
广告语纠纷
王老吉和加多宝在广告语上存在 明显的纠纷。王老吉认为加多宝 的广告语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而加多宝则认为王老吉的广告 语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具体来说 ,王老吉的广告语强调"王老吉" 品牌的正宗性和历史渊源,而加 多宝则强调自己在凉茶市场上的 领导地位和品质保障
纠纷细节
到以下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尊重知识产权: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加强自身
1 的知识产权保护,防止被他人侵权
遵守市场规则:企业在市场运作中要遵守市场规则,不进行不正当竞争和窜货等行为。同时也要加强对
2 渠道的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3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正名之争
加多宝的困境
王老吉等于凉茶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撼动和改 变。经过多年的经营,王老吉在消费者心目中就等 同于凉茶,这个印象和认知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牢 牢扎根,在消费者心目中王老吉就等于凉茶,凉茶 的正宗就是王老吉。王老吉的诉求:怕上火,就喝 王老吉!这句诉求朗朗上口可以说已经妇孺皆知。 其他凉茶为什么一直无法超越王老吉,原因在于王 老吉的诉求是无法超越的,这句诉求很好的把产品 功能和消费者利益建立了关联并且和品牌很好的融 合到了一起,再加上王老吉本身历史的厚重感,王 老吉俨然成为凉茶代表凉茶正宗。
王老吉热销,加多宝功不可没。 品牌需要持续经营才可保持美誉度据报道,4 月份王老吉药业的儿童药已经换上了王老吉的 牌子,“金罐王老吉”绞股蓝饮料也开始在全 国招商,王老吉新品类绿豆爽、固元粥和龟苓 膏均已上市。 当市场上充斥着同一品牌的各类产品,提起王 老吉人们还会首先想到这是一个凉茶品牌吗? 广药集团在品牌经营上的做法并不专业。
消费认知很难改变最终将作用于渠道和经销商,渠道和 经销商将存在被招安和颠覆的可能。渠道和经销商是干 嘛的,渠道和经销商是要生存的,是要盈利的,而渠道 和经销商是卖依附于产品的品牌,是服务于消费者的, 消费者买不买账将决定渠道和经销商的最终选择。
王老吉的诉求是很难超越的,王老吉等于凉茶的认知已 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牢牢扎根很难改变,即使加多宝凭借 自己目前较强的渠道掌控能力把货铺下去了,终端也有 很好的陈列,也有相关的活动和推广来促进,但这一切 取决于消费者买不买账,消费者不买账,你所有的计划 都会落空,可以想见,消费者不买账,渠道滞销,经销 商的掉头和反水是早晚的事,毕竟经销商群体要生存要 盈利,他们做的是生意而不是陪太子读书。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
王老吉这个商标被租给加多宝公司,时间是截止到2010年,时间到了,而这时就出问题了。
据说是在2002年的时候,加多宝公司的投资人陈鸿道,私下通过王老吉的老东家、也就是总经理李益民,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延期至2020年,对此双方各执一词,在2011年年,这个“使用期延期至2020年”被判无效。
不得已,王老吉被广药收走,加多宝公司不得不换了个商标,就是后来的加多宝凉茶。
然后,王老吉和加多宝两个品牌,开始了竞争。
其实,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改名成加多宝,对加多宝销量的影响并不大,真正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是红色罐装包装的归属问题,以及和原来的王老吉相似的宣传广告。
加多宝还是沿用的王老吉的那种红色罐装,广告语也是“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广药反对加多宝继续使用,意思是包装和广告不能和原来的王老吉一样,两家开始互相诉讼。
王老吉VS加多宝
“王老吉”商标纠纷案仲裁结果的讨论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就广药集团 (“申请人”)与鸿道(集团)有限公 司(“被申请人”)之间的“王老吉”商标许可协议争议。仲裁案作出裁决如下 : (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 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 (二)被申请人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三)本案仲裁费由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各负担 50%。 以上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 出之日起生效。
老 吉年 一解 分放 为后 二王
49
广州王老吉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 归入国有企业, 隶属广药集团
香港王老吉 则由王老吉创始人 王泽邦的后人发展, 拥有香港和海外 商标注册权。
95年,陈鸿道与王健仪进 行了接触,并获得“王老吉" 凉茶专属配方的使用权
97年,羊城药业与陈鸿道 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 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第四十三条 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 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 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 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应当将其商标使用许 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商标使用许可未经备案不得 对抗善意第三人。
该商标纠纷案主要涉及三份合同
双方在2000年签的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合法有效,双方不 存在争议 广药认为,两份协议是李益民 受贿后所签,因此无效
分别在2002和2003 年签订的两份商标 使用许可补充协议
是否有效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经过仲裁认为鸿道集团以贿赂的方式签订和同,主观上具有恶 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故意,其目的是为了低价获得“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权,并裁决加多 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签订的两份“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补充协议无效并停止使用 “王老吉”商标。
加多宝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加多宝危机公关案例组长:刘晓冰小组成员:刘晓冰、李杰、岁诗琪、赵雨菲、张凯琳、吴玛瑞雪1.事件背景1.1.王老吉和加多宝王老吉凉茶由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
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
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
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
按理说,王老吉分家后隶属不同主人,本应互不相干,怎又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品牌诉讼案件?这要从一名东莞籍商人陈鸿道说起。
陈鸿道是一名活跃于粤港两地的贸易批发商,1995年,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
然而,王氏后人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2.合作和共赢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与陈鸿道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
为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团提供配方,经广州王老吉药业特许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加多宝集团在内地先后设立了四个加工厂,把广药集团授权的王老吉凉茶品牌运作的风生水起。
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浙南一带。
为此,陈鸿道聘请成美公司对“王老吉”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
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纠纷案
这给所有的企业也提了一个醒,就是你在转让你的 商标的时候,你不要低估这个商标的价值,你完全可以 做一个比较灵活的合同。比如说,随着这个品牌价值本 身增加等等,能不能每年有一个浮动?因为从国际上商 标转让来看,比如欧美这些发达市场,它对商标的使用 转让都是非常贼的,绝对不会让对方占很大的便宜,他 非常担心小土鸡有一天可能会变成凤凰,那么我绝对不 会让你一个人占有凤凰的价值。
加多宝集团的销售 额达到160亿元,而广 药的王老吉销售额只有 不到20亿元。
问题一 赢下了商标,能否赢下市场?
就在王老吉商标
仲裁结果公布的前一天 ,广药集团发布招聘公 告,为王老吉大健康特 薪急招三千快消人员, 广药设定的目标是,“ 十二五”末,实现五百 亿元,占其2015年全集 团销售目标的八成以上
商标本身的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 是关键是什么?
是品牌背后有很多因素来支撑,包括 你的营销、品牌的策划以及整个经营。当 然,我们从股市本身的表现来看的话,最 起码市场非常认可这三个字,也就是这三 个字本身可能它不止一千多个亿,但是最 起码来讲,它的市场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问题二
王老吉之争给企业敲响警钟,商标的
鸿道集团成立加多宝公司负责王老吉在内地的生 产和经营。
2000年时再签合同,双方续约至2010年5月2 日。
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广药集团原副董 事长李益民分别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 鸿道100万港元,并在2002年11月时,双方签 署了补充协议,将商标续展期限延长至2013 年。2003年6月,李益民再次收受陈鸿道100 万港元,并在同月签署了第二份补充协议, 约定将王老吉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 今年5月9号,就王老吉商标许可协 议争议仲裁做出裁决,广药集团与 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 订地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 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
广药与加多宝之争
广药与加多宝之争一前言广药王老吉与加多宝凉茶红罐装潢权之争号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其涉及金额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牵涉范围之广,影响效力之深远,恐怕是现有的其它任何同类案件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谈这个案件,就有必要从这件案例的始末由来说起。
早在1995年,香港的鸿道集团就从广药的手中取得了“红罐凉茶”王老吉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并在1997年筹建了加多宝集团负责运营这一品牌。
2000年,两家正式签署了为期10年的主商标合同,规定到了2011年初,加多宝就不得在生产、销售印有“王老吉”字样的凉茶。
这件事的脉络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能发展蔓延到这个程度的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的,在这十年间,发生了另一些事情,才让整件案子变得耐人寻味。
2002年11月,两家代表签署第一份补充协议,将使用时限延长至2013年,但是据调查,此前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港币200万元;2003年6月,第二份补充协议签署,讲时限再延长至2020年,李益民收受陈鸿道港币100万元,随后李益民落马。
按照常理,一个商标,仅仅在鸿道集团接手两年后就让其董事长花费300万元港币去贿赂李益民,想要延长这个商标的使用权一倍的时间。
这样的一个商标,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广药与加多宝的争端从2010年,期限的截止年份而起,该年11月份,广药集团宣布“王老吉”品牌价值108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品牌,而紧随其后,加多宝集团发表声明,红罐王老吉由香港鸿道(集团)内地公司加多宝生产和销售,与广药无任何隶属关系。
显然,依据前文的事实,两家企业之间明明是有协议存在的,这个“王老吉”的商标很明显是鸿道集团从广药处买来的。
但是鸿道集团也确实没有信口雌黄。
资料显示,王老吉由王泽邦于1830年创立,解放后一分为二,中国内地的王老吉商标被归入国有企业,而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王老吉”品牌则仍由王泽邦后人传承。
所以导致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商标也认为是理直气壮。
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87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十大危机事件2011年,广药集团要求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一场长达7年的诉讼拉锯战自此展开。
王老吉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创始人王泽邦被公认为凉茶始祖。
随着时代的变迁,王老吉凉茶成为广药集团下属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产品。
该公司掌握着王老吉的配方,并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1993年,鸿道集团得到王老吉后人王建仪授权,可永久使用王老吉配方,同时也允许集团下属公司加多宝集团使用相应授权。
鸿道集团分别与广药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广药集团签署商标许可权,获准使用王老吉商标。
也就是说,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加多宝集团使用的配方均为王泽邦当年研制的配方。
因拥有商标使用权,所以,在1993至2011年间,加多宝集团一直使用着广药集团的商标“王老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销售的红罐王老吉主要由加多宝集团生产,而绿盒王老吉主要由广药集团生产。
它们虽都名为“王老吉”,但由于加多宝集团的成功营销,红罐王老吉一路呈现爆炸式增长。
相比之下,绿盒王老吉要逊色很多。
如此巨大悬殊下,广药集团坐不住了,一系列争夺自此开启。
按照最初签署的王老吉商标许可协议,加多宝集团可使用王老吉商标至2010年。
也就是说,2011年,加多宝集团对于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已超出限期。
但当时,王老吉商标已被估值超过1000亿元,对加多宝集团而言,物归原主如同割肉。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以及下属公司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同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终审裁定驳回加多宝集团二次上诉。
广药集团首战告捷。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不通换一条。
2012年,加多宝集团开始对红罐王老吉“变身”,强化“加多宝”品牌,并开始在红罐王老吉罐身上,印上同等字号的“王老吉”与“加多宝”。
广告语也随之更换,开始投放“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广告语。
由此也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的第二次大战。
中国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中国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一、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纠纷案。
1. 背景。
王老吉这个品牌那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
广药集团呢,拥有王老吉商标。
后来加多宝公司从广药集团那里获得了王老吉商标的授权,然后加多宝就像开了挂一样,把王老吉凉茶做得超级火,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红色罐装的王老吉。
2. 争端。
可是呢,授权到期之后,广药集团想要收回商标自己做。
这时候加多宝就不干了,它觉得自己把王老吉品牌做起来可费了不少劲呢。
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纠纷。
加多宝继续使用和王老吉相似的包装装潢,这就好比两个人分手了,一方还穿着和对方类似的情侣装,广药集团肯定不乐意啊。
3. 判决结果。
法院判决加多宝停止使用与王老吉红罐凉茶相似的包装装潢。
这就像给这场品牌大战划了一条界限,明确了知识产权的归属。
这一判决也提醒了企业们,商标授权到期后,就得守规矩,别再打擦边球啦。
二、腾讯诉老干妈服务合同纠纷案。
1. 事件经过。
这事儿可太戏剧性了。
腾讯以为自己和老干妈签了服务合同,帮老干妈做了好多广告推广之类的事情。
结果老干妈一脸懵,说根本没这回事儿啊。
后来一查,原来是有三个家伙伪造了老干妈公司的印章,骗了腾讯。
2. 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腾讯在这个过程中,它在自己的游戏等平台上为老干妈做推广,这涉及到广告投放的相关权益,以及腾讯自身的品牌信誉问题。
腾讯以为自己是在合法地为合作伙伴推广,这就涉及到对合作方身份认定的失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也是对自身推广资源等权益的一种错误使用。
3. 结果。
腾讯和老干妈握手言和,那三个伪造印章的家伙就惨了,被依法惩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在进行商业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核实好对方的身份,别被假合同给忽悠了。
三、乔丹体育商标纠纷案。
1. 情况说明。
乔丹体育注册了很多包含“乔丹”字样的商标,大家一听就觉得这和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有点关系啊。
乔丹本人就觉得自己的姓名权被侵犯了,他可是全球闻名的球星,他的名字就像他的金字招牌一样。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之争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之争第一部分(多加宝与广药之争)历时600多天的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以广药集团胜诉结局。
广州药业11日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不过,对于广药集团及加多宝公司而言,在凉茶领域的正面竞争也许才刚刚开始。
对于加多宝而言,短期内失去“王老吉”使用权会有不小的影响,加多宝需要重新将产品诉求植入消费者,长期来看加多宝仍然有其市场空间,未来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可能会针对自身的罐装产品在终端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但双方的执行力、管理机制、市场操作经验、市场基础都有一定的差异。
“加多宝是轻车熟路、老马识途。
”加多宝的优势在于短时间广药集团难以企及的销售网络的控制力和良好的市场基础,且其进行自有加多宝品牌的切换已经初步完成。
600多天的博弈资料显示,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授权鸿道集团方面在内地生产销售红罐王老吉。
2000年双方再签合同,续约至2010年5月2日,这被广药集团方面称为主合同。
其后,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分别收受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贿赂,签署补充协议,将商标续展期限延长至2013年和2020年。
对于补充协议的合规性问题,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方面各执一词,并最终于2010年引发“王老吉”商标之争。
从广药集团向加多宝发出第一封律师函,至今已经过去600余天。
“我们没有抹杀他们的(做大王老吉品牌)功劳。
”广药集团代理人12日对记者表示,在双方合作的上世纪90年代,尽管鸿道集团方面存在外包装修改王老吉商标标识的情况,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愉快的,广药集团甚至会出具打假证明帮助鸿道集团打假,到2010年之后,广药集团希望与鸿道集团针对商标使用“好好谈谈”,但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
上述代理人对本报记者表示,2010年8月,广药集团第一次针对合同问题向鸿道集团下属公司加多宝方面发去了律师函;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启动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王老吉品牌价值被评估为1080.15亿元,这引起了加多宝方面的强烈反应。
王老吉和加多宝官司
王老吉和加多宝官司王老吉与加多宝官司纷争的背景王老吉和加多宝是中国饮料市场上的两个知名品牌,因为它们在产品包装上的相似之处而引发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官司。
这场官司成为中国商业法律领域的经典案例,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分两篇详细介绍这场官司的经过和双方的辩论。
王老吉和加多宝官司纷争的始末(上)2000年,加多宝公司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名为“王老吉凉茶”。
这款凉茶在包装设计上与王老吉品牌的产品非常相似,以至于引起了王老吉公司的不满和抵制。
王老吉公司认为加多宝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权和知名度。
随后,王老吉公司向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起了商标侵权行政投诉,并要求撤销加多宝的商标注册,追究其法律责任。
王老吉公司认为,加多宝公司经营的王老吉凉茶与其王老吉品牌产生混淆,严重损害了其商标权益和声誉。
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经过调查认为,加多宝公司的产品包装设计确实存在与王老吉品牌相似的地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以与已注册商标相近似或相同的方式发布商品。
因此,加多宝公司被认定存在商标侵权行为。
加多宝公司对此不服,立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复议诉讼,要求撤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裁决。
加多宝公司辩称,凉茶行业中的包装设计风格相似度较高,并非独自造成了与王老吉品牌的混淆。
随着官司的持续发酵,公众对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争议也越来越关注。
两家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和保护自身品牌声誉站在了正面交锋的位置。
而这场纷争的结果,也将对中国商标保护和侵权行为相关法律的适用产生重要影响。
(待续)。
沈志勇:太任性不能无底线 也评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官司
沈志勇:太“任性”不能无底线也评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官司加多宝和王老吉这么炒下去,你烦不烦?三年来,加多宝与王老吉两家凉茶公司从“商标之争”到“广告语之争”,再到“红罐包装之争”,已经接连爆发了十余起官司,打了无数口水仗。
如果我是CCTV财经频道的主编,一定要搞一个投票:加多宝和王老吉这么炒下去,你烦不烦?反正我是看烦了。
真心建议媒体主编朋友们搞搞这个投票。
2014年12月19日,广东省高级法院判定红罐归王老吉所有,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构成侵权,责令其在判决生效七日之内赔偿王老吉经济损失1.5亿元等。
面对判决结果,加多宝当庭提出上诉,并于12月22日召开发布会,抛出“阴谋论”,控诉广东省高院助纣为虐,并指责广药集团内部提前三天得知判决结果,毫无公理可言。
此后双方展开舆论战。
昨天,加多宝同时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列漫画,暗讽王老吉与法院勾结,但就营销而言加多宝做的有创意,也很及时。
加多宝擅长营销,有钱任性,但其对于法律尊严的漠视,令人担忧。
作为企业和公民,有义务遵守法院的判决,如果不服判决可以上诉,如果有证据证明法院不公,也可以起诉法院,这些都有法定的程序。
但加多宝公然在媒体上指责法院与王老吉勾结,判决不公,无疑是给广东高院抹黑,给中国司法形象抹黑。
如果今后谁败诉了不服判决就随意散布舆论说法院与对手勾结,那法律的尊严何在?司法机关的权威何在?社会岂不乱套。
期待广东高院和相关法律人士应该站出来积极发声,维护国家审判机构和法律的尊严。
任何组织做营销传播都应该有底线意识,不能僭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这些年各种无底线的炒作和各种煽动舆论裹挟所谓“民意”的案例屡见不鲜,很多组织和个人更是打着所谓“公平正义”“尊严”的幌子,为一己私利肆意炒作,混淆视听,制造混乱。
我相信,这样走不远,也不可能赢得尊重。
商场如战场,不管你打的是情怀还是法律,归根结底还是利益,所谓“民族牌”“悲情牌”不过是换取利益的筹码罢了。
所以少谈论一些空洞的情怀,多研究一些产品和服务创新。
加多宝王老吉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加多宝与王老吉是中国知名的凉茶品牌,两者在市场上长期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加多宝曾因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被王老吉公司起诉。
本文将围绕这一法律案例,分析商标侵权与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关问题。
二、案件概述1. 案件起因2012年,王老吉公司发现加多宝公司在其生产的凉茶产品上使用了“王老吉”字样,且在广告宣传中暗示其产品与王老吉公司有关联。
王老吉公司认为,加多宝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遂将加多宝公司诉至法院。
2. 案件经过王老吉公司认为,加多宝公司在未取得商标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王老吉”字样,构成商标侵权。
此外,加多宝公司在广告宣传中误导消费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就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问题展开辩论。
3. 案件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加多宝公司在未取得商标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王老吉”字样,侵犯了王老吉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同时,加多宝公司在广告宣传中误导消费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据此,法院判决加多宝公司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王老吉公司经济损失。
三、案例分析1. 商标侵权本案中,加多宝公司未经王老吉公司许可,在其产品上使用“王老吉”字样,侵犯了王老吉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商标侵权。
2. 不正当竞争本案中,加多宝公司在广告宣传中暗示其产品与王老吉公司有关联,误导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四、法律启示1. 商标保护意识的重要性本案提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商标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企业应加强商标注册、管理和维权工作,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2. 合法竞争的重要性本案也提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循公平、诚信的原则,合法竞争。
王老吉与加多宝品牌之争
997年广药集团由于缺乏经营能力,将旗下商标品牌“王老吉”的使用权租赁给香港鸿道集团子公司加多宝使用,加多宝出品了红罐凉茶产品,2000年,双方的合作续约至2010年。
由于加多宝成功的营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2009年销售额达到了160多亿元。
早在2003年,鸿道集团看到了凉茶巨大的潜在市场,通过对广药集团的某位高管行贿将合同期限续至2020年。
2004年,该高管东窗事发。
2010年王老吉商标被广药收回。
加多宝和广药围绕合同期限开始了法律诉讼,最后加多宝败诉,给加多宝带来了巨大损失。
单纯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加多宝没有按照自身行业的特点构建一套严密的内控制度,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表现之一:加多宝公司高级管理层没有对企业经营的合规性进行控制。
广药集团之所以在王老吉商标争议中胜诉,最关键的证据就是合作双方在2003年签订的续延合同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获得的。
这种手段显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而加多宝高级管理层没有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的要求,对合同签订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得企业的发展缺乏了基础。
表现之二:加多宝公司高级管理层缺乏对企业战略的整体控制。
加多宝公司的主导产品就是红罐凉茶,而其品牌的使用权却是租赁得到的。
这种企业战略会导致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对于产品线的概念,对于单一品牌的依赖度过大。
一旦出现了品牌危机,将直接导致公司整体战略的失败。
二是将主导产品的品牌放在一个仅靠租赁得来的品牌,缺乏长期可持续的稳定性,而且这种方式容易带来收益权的纠纷。
表现之三:公司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非常混乱,缺乏对品牌资产的有效控制。
企业应当关注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可能导致的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风险。
相对于并购或者合资的方式,品牌租赁的方式风险过大,而加多宝的管理层从来没有注意到其中的风险。
一旦品牌租赁期到期,那么公司先期投入到品牌建设的巨大资金耗费可能就只会“为别人做嫁衣”,成为品牌所有者的资产。
“王老吉”和“加多宝”事件案例分析
“王老吉”和“加多宝”事件案例分析2012041106 陈之勤一、事件背景:始于2008年的商标追溯案,王老吉之所以有红绿之分,系因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后者授权子公司加多宝集团在国内销售红罐王老吉,2000年时再签合同,双方续约至2010年5月2日。
可是,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分别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100万港元,并在2002年11月时,双方签署了补充协议,将商标续展期限延长至2013年。
2003年6月,李益民再次收受陈鸿道100万港元,并在同月签署了第二份补充协议,约定将王老吉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
如今,李益民早已因受贿罪被判刑,陈鸿道也早已保释外逃,至今未能将其抓捕归案。
但王老吉商标却由此被贱租给了鸿道集团,从2000年至2011年,广药集团的商标使用费仅增加56万元。
从2008年开始,就与鸿道集团交涉,未果之下,2010年8月30日,广药集团就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申诉李益民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
2010年11月,广药启动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彼时王老吉品牌价值也被评估为1080.15亿元,跻身目前中国第一品牌。
2011年4月,广药向贸仲提出仲裁请求,并提供相应资料;5月王老吉商标案立案,确定当年9月底开庭;后因鸿道集团一直未应诉,开庭时间推迟至2011年12月29日,但当日仲裁并未出结果。
2012年1月,双方补充所有材料,确定2月10日仲裁;但贸仲考虑到王老吉商标价值,建议双方调解,并将仲裁时间再延期3个月至5月10日。
而因鸿道集团提出的调解条件是以补充合同有效为前提,广药无法接受,调解失败。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贸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加多宝艰辛的更名历程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加多宝艰辛的更名历程王老吉和加多宝是中国凉茶市场的两个老大,他们之间的竞争力不言而喻,其实,现在的金罐加多宝在以前就是现在的红罐王老吉。
可是为什么曾经的一个凉茶到如今变成了两个?还成了仇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老吉这个饮料的由来。
王老吉的创始人叫王泽邦,是个生活于清朝年间的人物,此人小名叫阿吉,后来年老了就被人称为老吉,这就是王老吉名字的由来。
他研制了治暑热瘴疠的亦药亦茶的饮料“王老吉”,后来他家族中的后人接力他经营这款饮料王老吉。
在上世纪末,加多宝所属的香港鸿道集团从广药集团那里获取了“王老吉”商标10年使用权。
并在02年续签。
鸿道集团拿到王老吉商标后,配以王泽邦后人的凉茶配方,生产出了红罐王老吉凉茶。
开始在市场上大展拳脚,斥巨资广告宣传。
王老吉销量也是从02年开始稳步上升。
尤其是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为国人熟知,也彻底完成了王老吉凉茶从保健食品到功能性饮料的定位转换,上火要喝王老吉这句话更是深入老百性心中。
深入之后,就要进行品牌升华。
在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后来的玉树地震,鸿道集团王老吉都向灾区捐出了高达1亿的救灾款。
并适时推出口号“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这一口号。
而通过这一系列慈善活动后,王老吉的品牌文化得到极大的升华。
国人提起王老吉,除了“怕上火,喝王老吉”就是王老吉的地震捐款了。
在当时,鸿道集团的王老吉这一品牌估计高达1080亿。
而法律上王老吉这个商标则是属于广药集团的。
看着鸿道集团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每年就只分得几百万的商标使用费,心生不满的广药集团使用了一个最愚蠢的办法。
广药集团宣布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
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
而这一切计划,都是在稀释鸿道对王老吉这一品牌享有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吉加多宝事件原委
渠道战:压货堵通路
早在春节期间,加多宝的各级经销商就从上游感受到了某种异于往常的气氛,加多宝压货的力度明显加大,让他们倍感压力。
这些经销商觉得,虽然以前加多宝也有频繁压货狙击同行的策略,但这一次如此之大的规模,似乎另有所图。
一位与加多宝合作七八年的某省会城市大经销商表示,他仓库里加多宝王老吉的库存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而下级的各个分销商、终端也有大量库存,“很多小店都压了好多货在搞促销”。
这个经销商还透露:“往年的这个时候,经销商完成全年的生意指标都不到一半,而今年我们进货已经达到全年生意指标的70%~80%,但是这个货不是被消费掉了,而是成了各个渠道上的库存。
”现在加多宝渠道上,一半产品的包装是原红罐王老吉,另一半产品的包装是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宝”。
这一切苗头,似乎都和即将浮出水面的王老吉商标纠纷案的仲裁结果有关。
对于擅长渠道运作的加多宝来说,一旦争夺商标失利,想要站稳脚跟并且做出有效反击,必须事先在渠道和终端上做好预热措施。
当然,如果加多宝不处理好这次的库存问题,一旦经销商反弹,将对它的整个经销渠道带来很大的伤害。
不过,加多宝并非是整个渠道环节上的“话事人(注:粤语用词,即“可以决定的人”)”,在二级批发商以及二级以下的批发商渠道,通常是红罐王老吉、加多宝、绿盒王老吉同时销售,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哪家都不敢得罪、观望情绪很浓的姿态。
为了争取这些关键力量的支持,加多宝不久前将王老吉的单价提高了0.5元,终端售价变为了4元。
广药随即跟进,将绿盒装王老吉的单价也提高了0.5元,相对来说,广药的这次跟进效果更明显,因为同样是提价0.5元,绿盒王老吉带给经销商的利润更高。
袭扰战:口水壮声势
同时,广药也没有一味被动地等着加多宝进攻。
在仲裁结果出来之后,广药集团市场部部长倪依东就表示,他们将追诉自2010年5月3日起加多宝“非法使用”王老吉商标的权利。
按照国际惯例,商标使用费应该是销售额的5%,如果按红罐王老吉年销售180亿元人民币计算,加多宝应付广药集团9亿元;而如果按照广药集团租给其他合作伙伴如广粮集团等的商标使用费的话,则是销售额的2.3%~3%,那么加多宝应付广药集团4.14亿元~5.4亿元。
随后,广药于5月下旬对外宣布,红罐王老吉将于6月初登陆市场,与现有的盒装王老吉形成互补,并且新广告语定为“凉茶就喝王老吉”。
加多宝在这方面同样不甘示弱,他们借发布会推出了去除“王老吉”字样的新品“加多宝”凉茶,广告语由此前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更为“怕上火喝正宗凉茶”。
双方最新的一次你来我往,导火索是广药6月3日如期正式推出红罐王老吉。
这款新装王老吉产品外观与之前加多宝生产的王老吉极为相似,仍然延续了此前的红色罐体,“王老吉”三字为黄色,红底黄字罐身添加了中国结等元素,罐体下方换成了“广药集团”字样。
当日,加多宝就对外界表示:“在北京一中院裁决未有定论前,广药无权推广有王老吉字样的红罐凉茶,广药集团今天推出红罐凉茶,侵犯加多宝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
同时,加多宝还强调,广药在加多宝上诉期间推红罐王老吉违法,无视司法程序。
鉴于广药推出的红罐王老吉与其产品高度相似,已侵犯了加多宝红罐装潢专利权,加多宝决定起诉。
人才战:提薪保墙脚
如果说双方那还看不见影的起诉声讨只能算是“口水仗”的话,广药的挖墙脚行动与加多宝的回击就算是实打实的肉搏战了。
5月10日,商标纠纷的仲裁结果还没有公布,广药集团就迫不及待地发布了一则“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注:广药全资子公司)第一期紧急招聘”的信息,这次招聘的人数规模相当于一家国内中型企业的销售队伍——3 000人。
同时,大健康公司还突破体制束缚,不仅高层持股而且允许员工持股,以股权激励的方式来运作。
业内人士纷纷猜测,这次招聘的目的就是为了挖加多宝的人才,因为以广药目前的营销和管理能力,根本无法接手一个年销售额180亿元的品牌。
而对于广药挖加多宝人才之说,倪伊东没有正面否认,他认为,人才可以自由流动,加多宝的员工可以自由选择。
加多宝对此也早有防备,在今年4月份开始,加多宝广东分公司给所有业务员提薪,基本工资每月涨200元,绩效奖金基数每月涨100元,摩托车油费每月涨150元。
加多宝内部员工表示,广药集团绿盒装王老吉的业务员薪资在行业内基本没有竟争力,过去平均基本工资比加多宝要低200~300元,现在要低至少400元了。
此外,广药绿盒装王老吉的销售员要主管级以上才能成为正式员工,其余都是劳务派遣,而加多宝销售员在2010年遭派遣员工起诉后,目前已经全部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诸侯战:缠斗丢江山
在双方持续的明争暗斗中,整个凉茶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根据2012年中国凉茶十大品牌企业排名,王老吉排名第一,黄振龙、何其正、徐其修、白云山和邓老凉茶依次分列其后。
在加多宝失去核心品牌、广药尚显稚嫩的局面下,原本被压得喘不过气的二线品牌开始借势发力。
5月23日,广州,中国凉茶市场发展趋势研讨会上,邓老凉茶正式宣布改换原有邓老凉茶外包装,推出升级版凉茶,希望借“高端凉茶”定位,抢占市场份额。
另一凉茶品牌“黄振龙”也对外宣布,未来计划以每年新开不少于200家的店铺数量扩张。
除广东本土凉茶企业之外,港资品牌“清酷凉茶”也已经杀入市场,国内饮料巨头娃哈哈更是积极拓展其金银花凉茶抢占凉茶市场。
甚至连原本做日化的霸王集团,也趁加多宝“去王老吉化”的间隙,加大了自身一直呈亏损状态的凉茶饮品的推广。
如此规模的市场,新兵虽然暂时还谈不上多大威胁,但已经深耕多年的二线品牌借机发力,将很可能加速行业洗牌。
如果广药与加多宝已显疲态的斗争再继续下去,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借机上位。
是危机,也是契机
“我今天穿的是黑色的西服,我明天穿另外一件西服,你凭什么判断我是不是正宗的庞振国呢?”
这是加多宝品牌总经理庞振国对外界开的一个玩笑,意在表示不管外包装如何变化,真正的王老吉还是加多宝出品。
实际上,从红罐王老吉到红罐加多宝,外包装上3个字的变化,对加多宝来说可谓是“不能承受之轻”,然而,失去一个经营十余年的品牌,既是危机,也可能是契机。
毕竟租赁他人品牌,始终都会受人掣肘,品牌重建也许会经历阵痛,但之后就不会再有养子“回家”反目为敌的尴尬,加之就目前各种调查结果来看,加多宝的市场认知度还算比较乐观。
漫长的商标争夺战对加多宝来说,其实是一次难得的品牌推广,很多原本只知道“王老吉”不知道其生产商的消费者在相关新闻持续曝光的过程中,慢慢有了初步的认知。
对于加多宝(母公司为香港道鸿集团)来说,错误并非在1995年租用王老吉品牌时就注定:凉茶市场当时高度区域化,加多宝做梦都想不到靠一己之力可能在全中国遍地开花,于是,租用当时在两广和海外最知名的凉茶品牌王老吉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前几年跌跌撞撞摸到一些门道后,2003年加多宝准备投入巨资进军全国,这时就必须要“谋定而后动”了。
所以,在任何大规模投入之前,品牌和商标权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所有权界定。
像加多宝这样通过联盟方式获得商标使用授权,单枪匹马拓展市场,就好像在“挖坑”:坑挖得越大,自己就陷得越深,再也无力爬出!后来者需要对此保持警醒。
鸿道加多宝与广药王老吉的红罐凉茶竞争,是巨人之间的较量,固然可以善意地希望这种竞争可以实现中国凉茶品类的大赢与多赢,但市场竞争总要分出输赢,“恐怖均衡”也不会自动到来,需要实力对等才会出现。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不是比拼单项领先,而是真正的“铁人三项”:渠道、产品、品牌,都要硬。
市场正道是沧桑。
谁在走正道、谁在侥幸投机;谁在耕耘市场,谁在坐收其成,是鸿道加多宝与广药王老吉“红罐凉茶”霸主之争的分水岭与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