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第2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2.2 DNA贮存遗传信息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表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的表达【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解释中心法则3、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遗传信息的转录【基因的表达403852遗传信息的转录】(1)转录的概念:指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
(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3)转录的模板:DNA分子(基因)的一条链(模板链)(4)所用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5)酶:RNA聚合酶(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7)转录产物及去向: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编码蛋白质r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构建核糖体t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携带氨基酸2、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2)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3)模板:mRNA(4)所用原料:20种氨基酸(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U―A、G―C、C―G(6)翻译过程:mRNA形成以后,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蛋白质合成被启动。
tRNA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将氨基酸运至核糖体上,并确定氨基酸在多肽链上的位置,同时,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而连接成多肽,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一个密码子的位置;前一个tRNA移走,再去运载相应的氨基酸;另一个tRNA运载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如此反复进行,使肽链不断延长。
形成的多肽再进一步加工修饰形成能体现生物体性状的蛋白质。
要点诠释:(1)对于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来说,遗传信息贮存在RNA 上。
(2)密码子共有64种,但有3种为终止密码子;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tRNA 上反密码子所含的碱基有3个,但整个tRNA 不止3个碱基。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2节DNA贮存遗传信息》448北师大PPT课件
三、学情分析
已知
知识: 1.一切生物都有蛋白质和核 酸。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承担者。 能力:
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空 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疑惑
困难
核酸在生命 活动中扮演 着什么角色?
学生思维正处 于由具体向抽 象过渡的阶段, 不注重寻求事 物发展的本质
四、教学重难点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分析,促进学生主动 完 成概念的构建 合作交流法: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意识
六、教学用具 导学案 幻 灯片
磷酸、五碳糖、碱基的纸板模型
七、教学过程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思维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思
【播放视频】山西临汾6岁儿童郭斌眼睛被害事件 【教师引导】为什么通过DNA检测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活 动 阶 段
环节二 穿越历史 重温经典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阅读核酸发现过程的相关资料,并思考问题: 【资料一】:由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要研究DNA首先要制取细胞核。1868年,当时还是研究生的瑞士籍的米舍尔(J .F.Miescher),在研究脓血细胞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用酒精处理掉细胞中的脂 肪性物质,再用猪胃黏膜的酸性提取液(一种能除掉蛋白质的胃蛋白酶粗制品)进 行处理后,细胞的大部分被分解了,而细胞核只是缩小了一点儿但仍然完整。他 得到了细胞核,随后对细胞核的物质进行化学分析,于是为人类揭示自己拉开了 序幕。 实验结果:发现细胞核内含有与细胞内其他有机物明显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为 一种含磷很高的强有机酸,而且对蛋白酶有耐受性。后被米舍尔的导师霍佩·赛 勒所验证,并把这种新物质命名为“核素”。 【教师引导】最初的实验推断细胞核中含有什么成分? 【资料二】:德国的科塞尔(A.Kosel1).在研究来自胸腺和酵母的核素时,发现 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并且证明了存在着2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和 核糖核酸,他小心地水解核酸,发现2种核酸都含有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这3 种碱基,在DNA 中第4种碱基是胸腺嘧啶.而在RNA中则是尿嘧啶。除了含有这 些碱基以外.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的物质和磷酸。斯托伊德尔(H.Steude1)又确 定了这些物质的比例,他通过分析发现糖类物质、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的 比例为1 :1:1。 【教师引导】:核酸的种类有哪些?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是什么?这些成分的比 例是什么?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能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掌握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DNA和R 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学会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DNA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临时装片的制作都不熟练,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血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显微镜、生理盐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消毒牙签、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201X_201X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2.2DNA贮存遗传信息北师大版必修2 (1)
一 二三四五六 七 八
七、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多样性 1.遗传信息:DNA上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一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3.DNA遗传信息的多样性: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排列 顺序。
一 二三四五六 七 八
八、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基因: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2.DNA分子、基因以及遗传信息的关系: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 基因,不同基因所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同,因此控制着不同性状的表 达。
结 S 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
论 细菌
一二 三四五
3.转化因子的探究实验
研究人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们
过 程
分析 结论
S 型细菌的 DNA 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S 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 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 S 型细菌体内只有 DNA 才是“转化因子”,即 DNA 是遗传物质
一 二三四五六 七 八
(3)结论 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2.遗传物质的特点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决定生物体的性状,控制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一 二三四五六 七 八
四、DNA的提取 1.DNA的粗提取原理 洗涤液中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碱,它们可使细胞膜破裂,蛋白质 变性,使蛋白质与DNA分离开来。DNA能溶于氯化钠溶液中,但不 溶于酒精,加入酒精可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2.DNA的鉴定原理 利用DNA遇二苯胺变蓝的特性对DNA进行鉴定。
一二 三四五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 1.实验材料: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第2章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件
6. 组成细胞的分子
以碳链为骨架的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 厦的基本框架
细胞中的这些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 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细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
小结
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 核酸可以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是由各种物质组成 的
活动2 制作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模型,仿照示意图完成四个 核苷酸的连接
活动2 制作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模型,仿照示意图完成四个 核苷酸的连接
活动2 制作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模型,仿照示意图完成四个 核苷酸的连接
核苷酸链
碱基
磷酸和 五碳糖
不同排列顺序的核苷酸链
核酸的空间结构
tRNA
碱基
碱基对
磷酸和 五碳糖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 特异性
基因和基因检测
基因是核酸的特定片段,这些片段有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控 制特定的生物性状。
基因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
基因
GJB2 SLC26A4 12S rRNA
GJB3
病征
先天聋 迟发聋 药物聋 高频聋
正常人携带比 聋人中携
例
带比例
3%
21%
2%
14.5%
0.3%
4.4%
核酸分子具有多样性、特异性
组成细胞的物质的结构
与其功能相适应 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第2章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 息的携带者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什么是核酸检测? 不同生物的核酸具有特异性!
1. 核酸的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 DNA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2节DNA贮存遗传信息》441北师大PPT课件
A.58
B.78 C.82 D.88
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A
T
氢键
T
A
G
C
C
G
平面结构
立体结构
二、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 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 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 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模型建构3】
DNA双链平面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4:DNA要保持稳定结构,双链之间的距离一定,配对的碱基 对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
资料5:1948年古伦德提出了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之后奥地利生物 化学家查哥夫测定部分生物的DNA 的分子组成,发现 DNA 中的 4 种碱基的含量:A总是等于T的量,G总是等于C的量
【模型建构1】: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碱基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2:磷酸二酯键为DNA分子中连接两个相邻核苷酸的化学键, 可连接上一个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与下一个核甘酸的磷酸基团。
【模型建构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3:20世纪50年代,富兰克林和其同事富兰克林得到的DNA 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根据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尝试了多种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后进行改进,最终构建了一个磷 酸——脱氧核糖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螺旋 结构。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果你需要制作一个含10对碱 基的DNA双链片段模型,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各 代表什么?
(2016·上海高考)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用订书钉将脱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本册总结含答案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学习目标] 1.了解核酸的分类及其基本功能。
2.结合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化学成分比较DNA 和RNA 的异同点。
3.通过实验,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知识点一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知识梳理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1)材料:口腔上皮细胞。
(2)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01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蒸馏水。
(3)原理①染色⎩⎨⎧⎭⎬⎫□02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03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显示核酸分布情况②水解:□04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05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4)实验流程(5)实验结果及结论①细胞核区域呈现绿色→□1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②细胞质区域呈现红色→□13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典题分析题型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分析[例1]下列有关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增强B.在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染液先后滴在载玻片上C.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实验结果是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解题分析在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其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A错误;在实验中,需将吡罗红和甲基绿染液混合后滴在载玻片上,B错误;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还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错误;因为被甲基绿染色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而被吡罗红染色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所以实验结果是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D正确。
[答案] D题后归纳(1)实验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经过酒精灯烘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已经死亡。
第二章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解析】根据左栏“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相关知识可推知B正确,A、C、D错误。
知识点2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例2-2 (2024·北京人大附中期中)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甲代表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乙代表五碳糖,DNA和RNA中的乙有所不同
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两种核酸有三种完全相同的基本组成单位
B.一般情况下,核酸甲是双链,核酸乙是单链
C.生物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在核酸甲中
D.在真核细胞中两种核酸的分布是相同的
)
【解析】核酸甲的组成部分中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是T、A、G、C,故核酸甲表
示脱氧核糖核酸;核酸乙的组成部分中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是U、A、G、C,故核酸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题型 DNA与RNA分子组成的比较
例6 如图表示化合物a和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B.组成a的元素为C、H、O,组成b的元素为C、H、O、N、P
C.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可存在于人体细胞中
D.若a为核糖,则m可能为尿嘧啶、胸腺嘧啶、腺嘌呤
C.碱基T、C、G可参与合成 6 种核苷酸
D.图示化合物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
【解析】图示核苷酸链含有碱基T,据此可判断该核苷酸链是构成DNA一条链的部分
区段,元素组成为C、H、O、N、P,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A、D错误,B正确;T、C、G可参与合成5种核
啶,DNA中没有核糖和尿嘧啶,C符合题意。
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第2节 DNA贮存遗传信息 第3课时 DNA双
第3课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及基因的本质1.体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过程,学会制作DNA分子的模型。
2.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并会进行相应的碱基计算。
3.理解DNA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及基因的本质。
一、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1.制作原理: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2.制作方法(1)使用各种材料分别“制作”若干个磷酸、脱氧核糖、碱基;将各种配件整合在一起,并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拼成DNA分子平面结构图;再“旋转”成双螺旋结构。
(2)根据设计计划,对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检查,对模型的不足加以修正。
3.注意事项(1)熟悉制作模型用的各种零件代表的物质,写出4种碱基的字母名称。
(2)两条链的长度、碱基总数一致,碱基互补、方向相反。
(3)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之间的连接部位要正确。
(4)制作中各零件连接应牢固,避免旋转时脱落。
(5)各组模型制作以不同数量和顺序的A—T、C—G、T—A、G—C四种碱基对排列,领悟DNA分子的多样性。
二、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多样性1.生物的遗传信息是指D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从DNA的化学结构来看,是碱基的排列排序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功能和蛋白质的种类与特性。
2.特点(1)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2)特异性:每一个DNA分子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3.与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关系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三、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不同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所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同,因此控制着不同性状的表达。
判一判(1)制作DNA双螺旋模型时,碱基一定存在如下数量关系:A=T,G=C。
(√)(2)不同DNA分子的不同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遗传信息的特异性。
(×)(3)基因是DNA上的一个个片段。
(×)(4)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必然导致基因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高中生物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 3 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学习目标中心涵养1.经过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1.观察并区分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相适应的生命观。
分布。
2.经过对 DNA和 RNA的比较,养成比较与分类的科2.理解并掌握DNA和 RNA在组成上的学思想方法。
差异和功能。
( 重难点 )3.经过观察实验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提高3.说出核酸的功能。
实验推行和观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一、核酸的分类和功能( 1)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1.种类( 2)核糖核酸,简称RNA2.功能(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2)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NA+甲基绿→绿色1.原理RNA+吡罗红→红色2.实验步骤3.实验现象及结论(1)绿色明显集中且凑近细胞中央,说明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2)绿色周围的红色范围较广,说明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1.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分类依照:五碳糖的不同样(1) 种类种类: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2)分子组成①脱氧核苷酸: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②核糖核苷酸: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2.核酸的种类和组成3.核酸的多样性(1)原因:核苷酸数目不同样和排列序次多样。
(2)核酸中遗传信息的储藏①绝大多数生物,其遗传信息储藏在DNA分子中。
②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储藏在RNA中,如 HIV、 SARS病毒、流感病毒等。
1.DNA的全称是核糖核苷酸,R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 2.核酸的主要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
() 3.真核细胞的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 4.在“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 5.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藏于DNA中。
() 6.组成 DNA和 RNA的核苷酸共有 5 种。
高中生物《第2章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同步练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1)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A.使细胞中的DNA解旋成脱氧核苷酸单链B.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全部水解,DNA能游离出来C.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酒精去浮色→晾干→观察B.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C.与甲基绿结合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涂片的目的是冲洗掉()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D.酒精4.组成DNA的基本成分是()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有4种6.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7.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A.4种脱氧核苷酸B.5种含氮碱基C.1种五碳糖D.8种核苷酸8.下列所示的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9.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篇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紧承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而继续介绍生物大分子,又在课程内容上呼应必修第二册的遗传分子基础部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的一节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学生打好生物学框架的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1. 考虑学生的已知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相关概念与知识,对其中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教师可结合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相关知识介绍核酸与核苷酸。
2. 考虑学生的未知知识:学生从初中至高中,第一次接触分子结构模型图,对核苷酸分子组成与结构陌生,需重点讲解。
3. 考虑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对DNA亲子鉴定,DNA指纹识别有相应的解并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加以讲解【课时数】1课时(40分钟)【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录像,教师自制挂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功能。
运用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描述核苷酸的分子结构,简述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与练习2. 能力目标体验知识的迁移与相互联系,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DNA与RNA结构的科学探究历史,关注生物探究式的方式,认同生命科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核酸的分类及其功能两种核酸的细胞定位以及其实验探究方法2. 教学难点核苷酸的结构,碱基和五碳糖的相互组合方式【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充当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点明,蛋白质为一种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而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另一种生物大分子——核酸,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2节DNA贮存遗传信息》450北师大PPT课件
无多糖类荚膜 菌落粗糙 无毒性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
结论:一定存在某种特殊的物质,将R型细菌转化为了S 型细菌。
这种物质被称做“转化因子”
探究活动一:探究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设计实验探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技术支持:同位素标记法 离心技术
(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
感染 烟草
实验 结果
DNA是主要的遗分离传物质蛋,白也质有少数病毒的不遗出传现物病质斑是RNA
感染 烟草
RNA
实验 结果
出现病斑
实验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谢谢!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1944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转化因子”是DNA
(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类别:病毒
爱好:细菌
职业:寄生
技能:鸠占鹊巢、金蝉脱壳
T2噬菌体
性格:狠毒、狡猾 大肠杆菌
吸附 注入DNA 复制DNA,合成蛋白质
(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DNA 贮 存 遗 传 信 息
城口中学 肖芳
or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菌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
蛇蝎美人
实验材料
我很丑 但是我很温柔
S型肺炎双球菌
R型肺炎双球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的物质基础--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
遗传的物质基础--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
教学目的
1.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理解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和意义。
3.通过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设同—议论—补充—结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重点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教学难点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教学用具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DNA分子复制过程图解。
3.自制的幻灯胶片。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讲述相结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DNA分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讲
DNA分子的复制。
利用两课时之间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为了能使学生制作成功,在第一课时多用些时间,适当补充些有关DNA的生化知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DNA“双链、螺旋,平行,反向,配对”的空间结构,为第二节DNA分子的复制的学习打下基础。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第1课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理解科学家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2.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一、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1.肺炎双球菌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项目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有多糖类荚膜无多糖类荚膜毒性有毒性无毒性2.格里菲斯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能使两种肺炎双球菌相互转变,称为转化因子。
3.艾弗里转化实验(转化因子的探究)(1)设计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实验过程及结果(3)结论: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DNA。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的特点①结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
②生活方式:寄生。
③增殖特点:在自身DNA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过程及结果 ①标记细菌细菌+含35S 的培养基→含35S 的细菌。
细菌+含32P 的培养基→含32P 的细菌。
②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 的细菌→含35S 的噬菌体。
噬菌体+含32P 的细菌→含32P 的噬菌体。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a .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细菌――→培养子代噬菌体中没有35S 。
b .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细菌――→培养子代噬菌体中有32P 。
(4)结果分析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②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 来遗传的。
(5)结论:DNA 是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二、RNA 也是遗传物质 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
2.实验过程及结果 (1)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烟草被感染→烟草未被感染(2)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S 型病毒的蛋白质HR 型病毒的RNA ―→杂合病毒――→侵染烟草与HR 型病毒产生的病斑一样⎭⎪⎬⎪⎫S 型病毒的RNAHR 型病毒的蛋白质→杂合病毒――→侵染烟草与S 型病毒产生的病斑一样 3.结论:RNA 也是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1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二...》487北师大PPT课件
继续抽题
9.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 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
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
析(回1)答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睾__丸____,图B、图C所示的 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Ⅰ___、__Ⅱ___。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____4_____,图C所 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4_:___8___。
点名
继续抽题
5.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
其中错误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继续抽题
6.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
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根据图分析可得出( )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名 继续抽题
一对正常的夫妇,他们有一个XXY的色盲孩子,孩子为 “XXY色盲”的原因可能是( ) A.正常卵细胞和异常的精子结合,初级精母细胞中性染 色体没有分开
B.正常卵细胞和异常的精子结合,次级精母细胞中性染 色体移向同一极
C.正常精子和异常的卵细胞结合,初级卵母细胞中性染 色体没有分开
有
MⅡ 丝
有丝 MⅠ
后 期
M Ⅰ 后 期
继续抽题
10.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
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
数小菌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DNA贮存遗传信息基础巩固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将其中含32P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
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并非“主要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染色体,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内;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硫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3下图是一个DNA分子片段的部分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DNA是双链结构B.碱基严格互补配对C.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DNA是双链结构,且两条链之间碱基严格互补配对,即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从图中不能看出两条链的方向。
4赫尔希和蔡思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有机物,下列被标记部位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R基,②代表核苷酸的磷酸基团,③代表五碳糖,④代表含氮碱基,可能含S的是①,含P的是②。
5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
现有4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B.含腺嘌呤17%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D.含胞嘧啶15%的样品分子双螺旋结构中,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而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氢键越多稳定性越强,因此,G 和C含量多的生物稳定性大于G和C含量少的生物。
6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上述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DNA酶会将DNA水解,R型细菌无法转化为S型细菌,故小鼠存活。
②中有S型细菌,小鼠死亡。
③中虽然有S型细菌的DNA,但R型细菌已经被高温杀死,无法转化为S型细菌,故小鼠存活。
④中S型细菌被高温杀死,酶也失活,仅有R型细菌的DNA,不会产生S型细菌,故小鼠存活。
7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下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其中圆圈代表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方形可能代表A、T、C、U四种含氮碱基B.两个圆圈可用曲别针(代表化学键)连接,以形成DNA的单链C.曲别针(代表化学键)应该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圈上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两个模型方向相同8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DNA既溶于氯化钠溶液也溶于蒸馏水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有白色絮状物析出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鸡血细胞会破裂,DNA因在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不会析出。
能力提升9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数为( )A.8B.7C.5D.4DNA,也有RNA。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为4种核糖核苷酸。
但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遗传物质中的核苷酸种类有4种。
10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对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绿—焦宁染液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除朊病毒外)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胞生物和病毒,A项错误。
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对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B项正确。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碱基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相同,C项错误。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无DNA,用甲基绿—焦宁染液染色SARS不可能观察到DNA,D项错误。
11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下列有关结构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A.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B.A和T构成n个碱基对C.G的数量为m-nD.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A(腺嘌呤数)=T(胸腺嘧啶数)=n,G=C=(m-2n)/2。
A—T有n对,形成的氢键有2n个。
G—C有(m-2n)/2对,形成的氢键有3(m-2n)/2个。
氢键总数为2n+3(m-2n)/2=(3m-2n)/2。
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
12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
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碱基类型C.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核糖类型,如果含T则为DNA,如果含U,则为RNA;如果(A+G)/(T+C)=1,为双链DNA,否则就是单链DNA;如果(A+G)/(U+C)=1,则是双链RNA,否则就是单链RNA。
13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A1、T1、G1、C1,其互补链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2、T2、C2、G2,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T、G、C。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C)/(T+G)=1,A曲线应为水平,A项错误。
(A2+C2)/(T2+G2)=(T1+G1)/(A1+C1),B曲线应为双曲线的一支,B项错误。
(A+T)/(G+C)=(A1+A2+T1+T2)/(G1+G2+C1+C2)=(A1+T1)/(G1+C1),C项正确。
(A1+T1)/(G1+C1)=(T2+A2)/(C2+G2),D项错误。
综合应用14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和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型细菌转化成型细菌。
(3)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型细菌的后代是(填“有”或“无”)毒性的型细菌。
(4)本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5)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
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从图解中可以发现只有用S型细菌的DNA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才会出现S型细菌,同时把转化成的S型细菌单独培养时,其后代都是S型细菌。
从题图可以看出,本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多糖蛋白质R(2)DNA 部分R S(3)S 有S(4)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5)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只有通过大量生物实验,明确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才能得出该结论15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有关碱基比例如下表。
(1)由表可见,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中(A+T)/(G+C)碱基比例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
(2)牛的肾和肺的DNA比例相同,原因是;但精子与肾和肺的DNA碱基比例稍有差异,原因是。
(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A+C)/(G+T)或(A+G)/(T+C)的比例差异显著吗?。
因为。
(4)比较表中不同生物的DNA的碱基比例,中DNA分子热稳定性最高,原因是。
对于双链DNA分子而言,互补碱基和之比在不同生物体内有显著差异,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2)在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各体细胞内DNA分子相同,其碱基比率也相同。
(3)无论在哪种生物体内,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以(A+C)/(G+T)或(A+G)/(T+C)的比率均为1。
(4)G—C碱基对比例越高,热稳定性越高。
特异性(2)它们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构成的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3)不显著比值相等,均为1(4)酵母菌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