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教学资料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本文由润德教育整理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小试牛刀】
1.[最佳选择题]下列不良事件中,属于假劣药事件是
A.“康泰克PPA事件”
B.“万洛(罗非昔布)事件”
C.“亮菌甲素事件”
D.“拜斯亭(西立伐他汀)事件”
E.“阿糖胞苷儿科事件”
2.[最佳选择题]患者因扁桃体炎给予头孢拉定治疗。
服用4小时后。
面部出现皮疹。
无其他
不适,停药后皮疹消失,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该病例用药与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可能无关
E.无法评价
上一期小试牛刀答案:1.C 2.B。
从临床药理学角度看合理用药与药物警戒
评价临床合理用药的一些背景情况(1)
最近15年许多类全新的药物, 最近 年许多类全新的药物,包括生物技术与基 年许多类全新的药物 因工程产物已被批准上市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批准300余种中西药物和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批准 余种中西药物和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每年批准数十种新药进口 国际上US FDA每年批准 余种新药上市 每年批准40余种新药上市 国际上 每年批准 绝大多数的医师处方用药在其医学院学习时期尚 未发明 我国处方药的总零售额平均以每年14.36~ 我国处方药的总零售额平均以每年 ~ 19.5%(2000~2002)的速度递增 ~ 的速度递增 去年我国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销售额估计分别为 910亿和 亿元 亿和390亿元 亿和
要作出合理治疗的决策除了明确诊断和了解 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以外, 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以外,临床医生还需要了解人 体如何处置药物-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 体如何处置药物 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如何影响 人体-药效动力学。医生同样必须明白, 人体-药效动力学。医生同样必须明白,当处方 药物时许多病人需要特殊考虑,例如, 药物时许多病人需要特殊考虑,例如,有肾脏或 肝脏疾病的病人、儿童或老年人、 肝脏疾病的病人、儿童或老年人、妊娠或哺乳妇 女都不能接受通常的标准剂量药物。其次, 女都不能接受通常的标准剂量药物。其次,医生 与临床药理学家必须知道如何区分药物毒性和疾 病症状, 病症状,并且能够发现或预测哪些药物可能与其 他药物产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他药物产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的药物治疗
病史讨论( 病史讨论(续) 作为类风湿关节炎,选择阿司匹林作为一线药物是合适的, 作为类风湿关节炎,选择阿司匹林作为一线药物是合适的,相对比较 安全和有效,价格低廉。 安全和有效,价格低廉。在这一案例中阿司匹林可能是次佳 应用, (suboptimal)应用,但是由于所采用的阿司匹林剂量没有达到药物的 应用 最佳血浓度, 最佳血浓度,未考虑增加剂量的必要性就过早地放弃了阿司匹林而改 用氨甲蝶呤,一种强效但可频发毒性反应的药物。 用氨甲蝶呤,一种强效但可频发毒性反应的药物。医生开出了氨甲蝶 呤处方却并不完全明白该药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不良反应特性。 呤处方却并不完全明白该药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不良反应特性。同时又 对病人的无症状轻度血尿酸偏高作了不恰当的羧苯磺胺处理, 对病人的无症状轻度血尿酸偏高作了不恰当的羧苯磺胺处理,它是肾 小管分泌弱有机酸的强效抑制剂,同样可抑制氨甲蝶呤的肾小管分泌 小管分泌弱有机酸的强效抑制剂, 及肾廓清,引起药物蓄积而导致全身毒性反应。 及肾廓清,引起药物蓄积而导致全身毒性反应。最后发展为氨甲蝶呤 所致的特异反应-间质性肺炎。 所致的特异反应-间质性肺炎。尽管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炎都进行 了治疗,但未及时停用氨甲蝶呤。 了治疗,但未及时停用氨甲蝶呤。最后虽已意识到是药物引起的不良 反应,病情已经不可逆转导致患者死亡。 反应,病情已经不可逆转导致患者死亡。
药物警戒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物警戒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药物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规范药物警戒与不良反应报告工作,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为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相关医务人员和药物管理工作人员,涉及患者用药、药物警戒与不良反应报告等内容。
第三条定义1.药物警戒:指对药物的特定警戒标识和相关不良反应的识别、管理和报告的工作。
2.不良反应:指在正常使用药物期间,因药物治疗产生的不良生理反应或病理变动。
3.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指医务人员和药物管理人员在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后,按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报告的行为。
第二章药物警戒管理第四条药物警戒标识1.医院设立药物警戒标识,标识包含药物名称、特定警戒内容、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相关信息,在医院内部明显位置呈现。
2.药物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更新药物警戒标识,并确保标识的清楚可读。
3.医务人员在处方和发药过程中,应认真查阅药物警戒标识,确保用药安全。
第五条药物警戒培训1.医院应定期组织药物警戒培训,包含药物名称、特定警戒内容、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
2.医务人员和药物管理人员应参加药物警戒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药物警戒标识解读、不良反应的识别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培训完成后,医务人员和药物管理人员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从事相关工作。
第六条药物警戒记录1.医院应建立药物警戒记录台账,记录每个药物的警戒标识、药物管理人员的检查情况、警戒更新情况等内容。
2.医务人员和药物管理人员发现警戒标识有误或需要更新时,应及时向药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更新标识,并进行记录。
第七条药物警戒例会1.医院应定期召开药物警戒例会,由药物管理部门主持,并邀请相关医务人员参加。
2.例会内容包含药物警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不良反应案例共享、新药物的特定警戒标识讨论等。
3.例会记录应认真记录每次例会的议题、讨论内容和提出的建议,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 药物方面因素 ➢ 机体方面的因素 ➢ 其它因素
*
41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2、药物作用的延伸 3、药物的附加剂 4、药物的剂量、剂型 5、药物的质量 6、服药的时间
*
42
1、种族差别 2、性别 3、年龄 4、个体差异 5、用药者的病理情况 6、其他
*
43
➢ 给药途径 ➢ 联合用药 ➢ 用药时间 ➢ 医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己烯雌酚引起女儿阴道腺癌 反应停引起 “海豹肢畸形(phocomelia)”婴儿
*
55
➢ 队列研究是对曾经暴露于某种特殊药物的人群和未暴露 该药物的人群中发生的一种或多种ADR的频率进行比较 所作的研究。有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两种。
➢ 回顾性研究用来分析、确定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各 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G类(genetotoxcity)反应:基因毒性反应 许多药物能引起人类的基因损伤。
H类(hyPersensitivity)反应:过敏反应 不是药理学上可预测的也不是剂量相关的,减
少剂量通常不会改善症状,必须停药。 U类(unclassified)反应:未分类反应
为机制不明的反应,如药源性味觉障碍、辛伐 他汀的肌肉不良反应,气体全麻药物的恶心呕吐等
尼达尔加心律平致皮肤反应
尼达尔加心律平致皮肤反应
•苯甲醇与儿童臀肌挛缩症
国家药监局要求停止西布曲明生产、销售和使用
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 大于效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 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 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更多与给药时程有关而不 是剂量;
常见的可引起撤药反应的药物有阿片类,苯 二氮卓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可乐定、尼古丁等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评价与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
量小的联系仍可能具因果性, 量小的联系仍可能具因果性,量小有可能因研 究设计方面的问题所致。一般认为相对危险度在2 究设计方面的问题所致。一般认为相对危险度在2 以下的为弱联系。吸烟与肺癌的相对危险度, 以下的为弱联系 。 吸烟与肺癌的相对危险度 , 多 方面研究的结果是10 10. 30. 是强联系。 方面研究的结果是10.0至30.0,是强联系。
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标准
2. 联系的一贯性
–科学的标志之一是可以重现 。 如果 1 项发现是 科学的标志之一是可以重现。 如果1 科学的标志之一是可以重现 真的,就应该可以以不同的研究方式, 真的 ,就应该可以以不同的研究方式 , 在不同 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群中得到重现。 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群中得到重现。 如消化性溃疡和阿司匹林、 如消化性溃疡和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 抗炎药的联系已在多种地点、 抗炎药的联系已在多种地点 、 多种的研究方式中 得到证实。不能相信1项发现仅会出现1 得到证实。不能相信1项发现仅会出现1次。
–即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其他类型信 即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其他类型信 息的观点来看因果联系的合理性 ――与现有的生物学基础理论是否 ―― 与现有的生物学基础理论是否 一致。 一致。
其他类型信息是指其他人体研究的数据,其他 其他类型信息是指其他人体研究的数据, 有关问题研究的数据, 有关问题研究的数据,如动物实验的数据以及 科学的病理生理学理论。 科学的病理生理学理论。如果某项发现能为已 有的资料和理论所解释,一般更令人信服。 有的资料和理论所解释,一般更令人信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评价 与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
临床药理学重点
一、绪论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监测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治疗。
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①、药效学研究;②、药动学研究;③、毒理学研究;、④临床试验;⑤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4.临床药理学的职能:①、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②、市场药物的再评价;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④、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⑤、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5.临床试验方法学:⑴对照:①安慰剂对照②空白对照③剂量—反应对照④阳性药物对照⑤外部对照。
⑵随机:①单纯随机抽样②均衡随机③均衡顺序随机。
⑶盲法单盲:双盲:第一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临床药动学,是药动学的分支。
它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1)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分布:指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3)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
4)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第四章临床药效学临床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作用、机制及“量”的规律的科学,也包含药物、人体以及环境等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对机体的基本作用是增强或减弱机体的原有功能,增强者称为兴奋或激动,减弱者称为抑制或拮抗。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具有选择性(指导临床选药和拟定治疗剂量的依据)和两重性。
两重性包括治疗作用(符合防治疾病目的的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与防治疾病无关的对人体不利甚至有害的作用)治疗指数:即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量反应和质反应的量效曲线(P41)量效关系: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或浓度呈一定关系,以药物效应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为量效关系曲线图。
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与药物警戒(研)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反应停是一种用于治疗妊娠反应的药物, 但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它会导致 严重的出生缺陷和死亡。这一事件进一步 强调了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性和对药物不良 反应的监测。
05
药物警戒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药物警戒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 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 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信号。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总结词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根据其发生的时间、机制和结果进 行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发生的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即发型反应 和迟发型反应。即发型反应发生在用药后不久,而迟 发型反应则发生在长期用药后或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 。根据发生机制,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免疫性反应 、药理反应、药物代谢性反应等。根据结果,药物不 良反应可以分为严重不良反应和轻微不良反应,前者 可能危及生命,后者可能只引起轻微的不适。
自动化报告系统
建立自动化报告系统,通过自然 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提取病例报 告中的关键信息,提高报告的质 量和效率。
预测模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预测模型, 预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为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个性化医疗与药物警戒
1 2
个体差异
关注个体差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建立基于个体 的药物警戒体系,提高预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认识和意识。
04
药物警戒案例分析
案例一:沙利度胺事件
总结词
沙利度胺事件是一个著名的药物警戒 案例,它导致了严重的出生缺陷和死 亡。
详细描述
沙利度胺是一种用于治疗妊娠反应的 药物,但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 它会导致严重的出生缺陷和死亡。这 一事件导致了药物警戒的重要性和对 药物安全性的严格监管。
临床药理学PPT课件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与ADR相关;
•住 院 病 人 ADR 发 生 率 约 10-20%(500 万 -
1000万);
•残 疾 人 5000-8000 万 中 1/3 聋 哑 人 , 60-
80%与氨基苷类抗生素相关;
治疗ADR的费用
•1992年全国住院患者5222万人,45.3元/日; •抽样调查:10%因ADR平均延长住院6.6天; •照此推算:共需3300万个住院日,所需费用
本质多数是药理作用的延伸,和剂量有关。急性中毒和 慢性中毒(硝苯地平)
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遗传多态性或合用其 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 质性损害。
因服用剂量过大而发生的毒性作用,不属于药物不良反 应。
过度作用(excessive effect):指使用推荐剂量时出现过 强的药理作用,在定义上与毒性作用相符。
ADRs监测范围
•有关新药的任何可疑的不良反应; •明显影响病人治疗的可疑不良反应;
*引起病人死亡或危及生命的可疑药物不良反应; *导致病人住院或延长住院期的可疑药物不良反应; *导致明显丧失劳 动力的可疑药物不良反应; •导致增加住院费用或调查费用的可疑药物不良反应; •引起罕见的或尚未有过报道的可疑药物不良反应; •妇女妊娠期,服用药物和引起畸胎的详细情况; •可疑的药物相互作用
40.43 % 12.50 % 9.57 % 8.16 % 5.10 %
4.46 %
—1995年全军ADR中心784份ADR报告
药物上市后监测(PMS)的必要性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动物实验的局限性 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上市前临床试验的缺陷主要表现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第6页,共81页。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毒性作用在性质、程度上均不同于副作用,且危害较大
过度作用(excessive effect):指使用推荐剂量时出现过 强的药理作用,在定义上与毒性作用相符
第12页,共81页。
3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 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遗留时间可长可短、危害轻重不一
idiosyncrasy)
•如慢乙酰化者,肝脏NAT2活性低,
异烟肼被代谢减慢
•药物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
第8页,共81页。
表12-1 A型不良反应和B型不良反应特点比较
A型不良反应 B型过敏反应 B型特异质反应
剂量
高
低/正常
正常
持续时间
短
不定
不定
遗传性
否
可能
肯定
代谢酶功能 正常
正常
缺陷
皮试
-
+
-
•应大量、长期监测
第18页,共81页。
致畸作用:指药物影响胚胎发育而形成畸胎的 作用,可导致胎儿死亡、婴儿出现机体功能或结构异
常
•畸胎的发生取决于遗传因素和胚胎组织解除致畸原的数量和 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和致畸原等危险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 •妊娠的第3-8周(器官形成期)是药物致畸作用的敏感期,胚胎 对药物等大多数致畸原都很敏感,表现为结构畸形伴随胚胎死 亡和自发性流产 •药源性先天性畸形约占整个先天性畸形的1%,避免用药
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一、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使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分析,做出客观评价,提出临床合理用药,淘汰疗效不确切、毒副作用大的药品,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三、责任:药物警戒总负责人、部长、ADR专员,以及各部门协助管理。
四、内容:1、定义1.1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1.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1.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3.1导致死亡;1.3.2危及生命;1.3.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1.3.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1.3.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1.3.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1.4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1.5药品群体不良反应,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1.6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
1.7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1.8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的药品。
1.9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1.10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2、公司设置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负责从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其应当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02
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意识
03
加强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药品不良反应的控制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建设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发现的不良反应问题,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如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销售等。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案例分享
分享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的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经验总结
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促进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
0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 戒的挑战与展望
挑战:数据质量、技术手段、国际合作
数据质量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但目 前数据来源多样,质量参差不齐,给监测和警戒工作带来 挑战。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个性化用药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性化用药成为研究热点,将有助于更精 准地监测和评估药品不良反应。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高药品不良 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的效率和准确性。
疫苗安全监测
疫苗作为特殊药品,其安全监测成为研究热点,将推动疫苗安全 监管水平的提升。
随着技术的发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 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提高监测和警 戒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各国监管体系、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统一,提高药品安全监管 的全球协同性。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临床药理学
05 药物警戒的未来发展
国际药物警戒的趋势与挑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药物警戒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个性化用药
药物警戒在个性化用药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个体差异 的分析,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
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
疫苗安全监测
疫苗作为特殊药品,其安全性监测 尤为重要,药物警戒可以提供全面 的疫苗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的发展需要药物警戒提供 药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 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
药物过敏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某些人对某些药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机体 出现异常免疫反应。
药物副作用
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引起其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通 常与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
药物毒性反应
药物在体内蓄积过量,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通常与药物剂量和使 用时间相关。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监测
2
临床药理学研究可以为药物的再评价和再注册提 供科学依据,为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 支持。
3
临床药理学研究还可以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 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权益。
04 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
总结词
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但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呼 吸急促等症状。
医学知识之药物警戒
药物警戒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药物警戒的定义和目的如下: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药物警戒不仅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对没有充分科学根据而不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
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早期发现未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互作用。
(2)发现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的增长趋势。
(3)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
(4)对风险/效益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发布相关信息,促进药品监督管理和指导临床用药。
一、国内外发生的重要药害事件的评价(记住重要药害事件)近年来,药品不良事件濒发不断,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医药工作者、广大公众、社会与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
国内外无数次惨痛的ADE,促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只管好事后监测和善后是远远不够的。
所有的ADE 都是以血和生命代价为起始,同时又以巨大经济损失和法律制裁而告终!因此,对待ADE应像对待疾病一样,要彻底转变观念——▲药物警戒的宗旨——做到预防为主,通过各种警戒措施,尽可能把ADE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引发药物警戒的概念。
▲近年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表▲考试几率最大的:①苯丙醇胺(PPA)召回事件——脑卒中危险增加②西立伐他汀(拜斯亭)召回事件——横纹肌溶解症、肌痛③马兜铃酸(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事件——肾损伤和肾衰竭④罗非昔布(万络)召回事件——心血管事件⑤加替沙星(天坤)召回事件——血糖异常、糖尿病⑥亮菌甲素加入助溶剂二甘醇(齐二药)事件——肾衰竭⑦培高利特(协良行)召回事件——心脏瓣膜病⑧替加色罗(泽马可)召回事件——心绞痛、心脏病、脑卒中二、药物警戒信息(记住实例,记忆量大,请酌情记忆)(一)国外药物警戒信息(1)美国FDA警告丙硫氧嘧啶的肝损伤风险。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管理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管理第一部分概述一、药物警戒概述(一)药物警戒的定义与范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一词首次出现在法语中,当时被用于“集中的药物警戒”和“自愿的药物警戒”词义的对比。
1973年,法国建立药物警戒系统,包括31个区域药物警戒中心。
1994年,法国药物流行病学家B.Bégaud认为药物警戒代表了用于检测、评价、通知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所有活动和方法,主要涉及药品上市后阶段。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日内瓦召开“药物警戒中心的设置与运行专题研讨会”,药物警戒概念在全球开始推广。
2002年,WHO将药物警戒定义为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同时,将药物警戒的关注范围扩大到草药、传统药品和辅助用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疫苗。
与药物警戒相关问题不仅涉及药品的不良反应或事件,还包括不合格药品、用药错误、缺乏药效、使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或未被批准适应证的药品、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品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品的滥用和错用以及药品与化学药品、其他药品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
药物警戒的特定目的一般包括六个方面:①改进因使用药品和进行所有的医疗与辅助治疗相关的患者服务与安全性;②提高与用药有关的公众健康和安全;③发现与用药相关的问题并及时公布结果;④致力于药品的效益、危害、有效性和风险的评估,从而预防危害和最大化收益;⑤鼓励安全、合理和更有效(包括具有成本效益)地用药;⑥促进对药物警戒的认识、教育和临床训练以及与公众有效的交流。
(二)国际药物警戒体系1.美国的药物警戒体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下属的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CDER)设有监测和流行病学办公室(Office of Surveillance and Epidemiology,OSE)。
临床药理学 12第十二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A
(
与
型用
不药
良剂
反 应
量 有 关
)
与药物剂量有直接关系,其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
容易预测、发生率较高、死亡率低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应、 停药综合征等 例如: 普萘洛尔与心脏传导阻滞;抗胆碱能药物与口干
13
B
( 与 型用 不药 良剂 反量 应无 关
)
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在具体病人身上是否会 出现、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是由于药品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为治疗 矛盾。
药品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并不是药品本身的效应。
21
继发反应
例如: ➢二重感染 :如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导致许多敏感菌株抑制, 以致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如耐药性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大 量繁殖,引起葡萄球菌伪膜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病等继发感染。 ➢如噻嗪类利尿药引起的低血钾使患者对强心苷不耐受。 ➢青霉素引起的赫氏反应。
7
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不利医学事件称
( 为药物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 ADE
药
品
不
良 事
)
件
包括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不良反 应、用药失误和药品滥用等揭示不合理用药及医 疗系统存在的缺陷,是药物警戒关注对象。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 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 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 处置的事件。
A型不良反应 B型过敏反应 B型特异质反应
剂量 持续时间 遗传性 代谢酶功能
皮试 肝功能 家族性 种族性 动物实验
高 短 否 正常 ? 无 无 易
临床医学中的药物警戒
临床医学中的药物警戒摘要药物警戒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在目前药物使用不规范现象严重、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在临床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对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药物警戒的概念和目的出发,总结了在临床医学中开展药物警戒的主要方法,阐述了药物警戒在临床医学中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药物警戒;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临床医学药物警戒(pbarmacovigilance)是药物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它已被描述为一门对有效临床实践和公众健康有关键作用的科学。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药”品种不断涌现,不仅使整个医药市场混乱,而且给临床医师增加了药物选择难度。
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药物治疗决策的任务几乎完全由医生来承担。
然而,研究显示,医生在治疗决策中经常会出现错误。
尽管相当部分的错误并没有造成损害或及时地被阻截,仍有一部分错误最终造成药物不良事件,给病人、医院及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损失和影响。
国外研究表明,临床开展药物警戒能够减少药物不良事件(ADEs)的发生。
因此,在药品使用终端一临床开展药物警戒显得尤为重要,它在科学合理的用药、防范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药品费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 药物警戒的概念与目的随着全球药害的日益严重,使得药物警戒受到WHO的关注而在全球迅速推广。
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PVG)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提出的(1974年)。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出版的《药物警戒的重要性:药品安全性监测》一书中明确将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描述为:“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药物警戒”对于大多数人还比较生疏,常被理解为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及提供药物的安全信息。
但随着药物警戒的概念已扩展,它不仅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还包括着对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和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
第三十条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 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 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2020/11/14
40
(一)如何报告?向谁报告?
1、报告程序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以上做法都是片面的
只要是药品,就存在不良反应 只要使用药品,就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2020/11/14
27
ADR监测与报告
2020/11/14
28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发展和现状 如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监测模式探讨
2020/11/14
29
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发展和现状
2020/11/14
4
国内外重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回顾
2020/11/14
5
1.沙利度胺事件
2020/11/14
6
2.苯甲醇致儿童臀肌挛缩症
2020/11/14
7
3、药物性耳聋
2020/11/14
8
以上严重事件给我们的思考
药品是治病防病的,为什么会出现 如此严重的事件?
2020/11/14
第28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有关工作人员在药品不良反 应监测管理工作中违反规定、延误不良反应报告、未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严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 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 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 质量事故的依据
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2020/11/14
药物警戒专题培训资料
药物警戒专题培训资料药物警戒专题培训资料1. 介绍药物警戒是指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警戒的目的是减少药物错误使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将全面了解药物警戒的重要性、常见的药物警戒措施以及在医疗实践中如何有效应用这些措施。
2. 药物警戒的重要性药物警戒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警戒措施的执行能够降低医疗误差率,减少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药物警戒还有助于建立医疗机构的声誉,增加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3. 药物警戒措施3.1 服药须知- 强调患者需要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剂量、用法和使用频率等。
- 告知患者关于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防患者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2 质控手段- 药物配送前需要进行双人核对,确保给药过程中药品的准确性。
- 对于液体药物,需要使用专用标有刻度的医疗器械进行剂量计量。
3.3 用药监测- 在患者用药期间,通过实施药物监测,及时发现用药效果和副作用的异常情况。
- 对于需要依赖肝脏或肾脏代谢的药物,应定期检测相应的生化指标,确保患者在用药期间的安全。
3.4 不良反应报告- 医务人员应鼓励患者和其家属密切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
- 医务人员应对不良反应进行登记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改善警戒措施。
4. 在医疗实践中应用药物警戒措施的建议4.1 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 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药物知识,了解药物的特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警戒措施。
- 医疗机构应提供定期培训和科学的学习资料,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4.2 广泛宣传药物警戒的重要性-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提醒他们正确使用药物,并主动了解药物的注意事项。
- 在医疗机构内部,应定期开展药物警戒措施相关的培训和讨论,增加医务人员对药物警戒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器官。 结构异常:发育异常。
14
唇裂
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18
19
妊 娠 期 和 药 物 致 畸 的 关 系
20
已证实或高度怀疑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氨蝶呤钠、雄激素类、白消安、 苯丁酸氮芥、秋水仙碱、环磷酰 胺、己烯雌酚、异维A酸、巯嘌呤、 甲氨蝶呤、苯妥英钠、丙卡巴肼、 孕酮类、沙利度胺(反应停)、 丙戊酸钠
其它类药物 氯霉素 氯仿 己烯雌酚 甲硝唑 呋喃妥因 呋喃西林 非那西丁 苯妥因钠
12
11. 致畸作用 (Teratogenesis):
a.引起发育细胞或组织发生改变 b.引起不同类型的病理性异常 c.引起局部形态发生异常、影响功能成
熟或引起生长和分化异常 d.最终导致胎儿畸形
13
有胚胎毒性的药物引起的胎儿异常:
5
二、分类
(一)传统分类: A型反应:
与药物剂量有关,可预测。 B型反应:
与剂量关系不密切,难预见 。 C型反应:
与药理作用无关,长期用药、潜伏期长、无 明确时间关系。
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机制不详。 如非那西丁和间质性肾炎;氯喹和视觉毒性。
6
A、B型不良反应比较
A型反应
剂量
有关
持续时间
短
遗传性
35
(2)前瞻性研究:
对预先设定的用药和不用药人群进行 观察、比较。其优点:
可收集的所有资料、可持续随访、相对 和绝对危险度可估价、假设可产生,亦可 检验。 缺点:
不能发现罕见的ADR、若ADR发生率低需 扩大人群或延长时间、费用高。 西米替丁:1976年在英国上市,1978年开始 监测,用药者9928,对照者9351。
3.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4.首剂效应
8
5.继发反应 6.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7.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8.依赖性 9.停药综合征
9
10.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
测试致癌的实验方法: 1.长期体内试验:
2.药品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ADE) 包括ADR、标准缺陷、质量、用药失误、 药物滥用。
4
药品、保健品批准文号格式:
药品: 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国药试字+ 1位字母+8位数字 如:国药准字H(Z或S)20190035
保健品: 国食健字G年份+4位数字 国食健字G20192143 国食健字J年份+4位数字(进口): 国食健字J20190025 卫食健字(2019)第1005号 卫食进字(2000)第0009号(进口)
临床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2.短期体外试验: ①测试代谢物和DNA共价结合的能力 ②药物对染色体的损伤能力 ③致突变试验 ④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观察肿瘤生成
10
药 物 致 癌 作 用 机 理
11
具有致癌作用的药物
抗肿瘤药物 阿霉素 苯丁酸氮芥 环磷酰胺 柔红霉素 美法仑 丝裂霉素 丙卡巴肼 链左星 尿嘧啶、氮芥
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龚新荣
1
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与药物警戒
2
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 的定义和分类
3
一、定义
1.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出现的非期望的 有害反应。 不包括治疗失败、药物过量、药物滥用、 用药差错。
我国于2019.3月加入该组织。
31
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1.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 2.自愿呈报制度 3.安全分析趋势 ①检查出现某种ADR的病人中使用某
种药物的趋势,推测发生ADR原因。 ②检查某种疾病发生趋势,是否由
ADR造成,趋势是否相符。
32
4.病例对照研究
为回顾性研究。 分为患病组和对照组(未患某病) 要有很好的设计和正确的解释。 优点:能迅速进行、费用不高。 缺点:易出现资料偏差,资料不全 时难以选择对照。
智利、北欧妇女用避孕药易引起胆汁淤积 性黄疸。 男性较高:
药物性皮炎
27
3.年龄 4.个体差异 5.病理因素 6.其他
28
(三)其他因素 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用药时
间。
29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方法和报告系统
30
简介: 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
合作中心”,简称乌普萨拉监测 中心(UMC)。
33
注意的问题:
1.正确选择所要研究的因素。 2.病例的选择。 3.对照组的选择。 4.资料的收集。 5.资料的分析(即进行相关检验)。 6.结果的解释。
如在1966-1967年对己烯雌酚的 研究。
34
5.队列研究 (1)回顾性研究
将发生特定反应者分为: 用药组和未用药组
可分析、确定药物最常见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及促进因素。
21
12.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
a.生殖细胞突变: 可致遗传缺陷: 显性、隐性性状。
b.体细胞突变: 可致恶性肿瘤
抗癌药烷化剂、咖啡因
22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新分类 A类、B类、C类、D类、E类、
F类、G类、H类、U类等9类。
24
三、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一)药物方面因素
剂量、剂型、质量、选择性、作用延 申、附加剂。
36
6.Meta分析法
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多个独立 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合并与
否
代谢酶功能 正常
皮试
-
肝功能
?
家族性
无
种族性
无
动物实验
易
过敏反应
低/正常 不定 可能 正常
+ 正常 无 无 难
特异质反应
正常 不定 肯定 缺陷 正常 显著 有 难7
(二)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
1.副作用(Side effect) 2.毒性作用(Toxic effect)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25
(二)机体方面因素
1.种族差别 特异反应性: 乙酰基转移酶数量差异: 异烟肼代谢:白种人引起神经炎 黄种人引起肝损害。 G-6-PD缺乏 环氧化物酶缺乏:超敏反应综合征 谷胱甘肽转移酶缺乏:氟烷引起肝损害
26
2.性别
女性较高: a.对地高辛、肝素、卡托普利的全身反应。 b.保泰松、氯霉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c.氯霉素引起的再障。 4.未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