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心理学
1
课前问题
在你眼里,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是 学习什么的?
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的规律的科学。
在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 依赖科学的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 门科学。从科学的分类上讲,心理学有它的独特性。因为心理活 动在头脑中产生,必然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人是物种发展 中最高等的社会性生物,一切活动又都不能摆脱社会、文化方面 的影响,具有社会科学性质。所以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的双重性质。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华生 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这是因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必须是能 够重复的,而心理带有主观的性质,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重复,这样就不如把心理看作是 一个黑箱,我们不必去管里面装了什么和如何活动,只需要知道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联系就 可以了。在剌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因此, 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于是,华生的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S一 R)来表示,他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8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四、 格式塔心理学
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同时,德国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心理学派别,这就是" 格式塔心理学"(Cestalt psychology),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 创始人有魏太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苛勒(Wolfgang Kohler,1886~1941)等人,这一学派主要 活跃于1912年到20世纪40年代,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 于部分之和"。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精编课件).ppt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精编课件).ppt
2、种类:一年 28天 24小时(日节律) 90分钟
精品课件
二、睡眠与失眠
(一)睡眠
意识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形态
脑电波形态 Beta(β) Alpha(α) Theta(θ) Delta(δ)
频率 13-24 8-12 4-7 2-4
典型的意识状态 正常清醒状态、思考解决问题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 轻度睡眠 深度睡眠
(二)运动知觉 (三)时间知觉:
(1)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借助计时工具。
(2)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一定精时品课间件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第五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1、定义: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 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内容(1)对人知觉;(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1、知觉对象的独特性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的特殊性
(三)随意后注意
1、定义: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 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2、特点: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 努力,因此有利精品于课件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1、定义:人和动物的一些心理和行为会发生周期性的 变化,这些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它是有机 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 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 视着时间的进程。
精品课件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最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最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第十一页,共30页。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fāzhǎn)与 教育
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最近发展区) ①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提出了两种心理机能:
一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的高级心理 机能。个体心理的成熟,就是一个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有 四个表现:A、随意机能不断发展。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B、抽象——概括机 能的提高。C、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 介的心理结构。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②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jièzhù)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 的结果。认知发展遵循“社会语言----自我语言----内部语言” 的路线。 ③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他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jièzhù)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 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④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教育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 童今天达到的水平,还应看到正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 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 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B、青年初期(14、15~17、18岁):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 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 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 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 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2、关键期 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 (yǐngxiǎng)很小或没有影响(yǐngxiǎng)。 “2岁——口语发展”,“4岁——形状知觉”,“4~5岁——学习书面语言”,所以,我们应 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讲ppt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讲ppt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生心理辅导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服 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支持学生个性化 发展,促进潜能发挥。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教育评价标准
01
教育心理学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
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
02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
移是指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03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
学习中去,具体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
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知识的应用
概念辨析
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 本质属性,掌握概念的内 涵和外延,能够正确地使 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问题解决
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 造性活动,具备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
认知建构主义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 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 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认为学习是 人的潜能的发挥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需要,通过发挥个 人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来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教师资格心理学上课课件课件

教师资格心理学上课课件课件
教师资格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教师资格心理学经历了初步探索、理论构建、实 践应用等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3
教师资格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师资 格心理学将继续发展,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 量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02 教师心理素养
教师的认知能力
教师的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 等方面的能力。
师生关系与情感交流
0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师生间的情
感交流。
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 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社会性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沟通和解决人际关系中的 问题。
道德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正 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值观,引导其成为 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公民。
教师期望的消极影响
如果教师的期望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对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 我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下降。因 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合理设置期 望值。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心理策略
倾听与理解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理解学生的 需求和感受,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教师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对 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重要影响。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 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情感与意志
教师的情感与意志是指教师在 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品质。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介绍课件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介绍课件
人际交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同事、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职业发展意识,能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适应教育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
婴儿期(0-2岁):感知运动阶段,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05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如学习动机、教学方法等
06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认知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特点
情感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社会交往: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自我认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运用心理学原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如认知发展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心理策略的效果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测试和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01
学生的心理发展: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情绪、动机、认知等方面的变化
02
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
03
教学环境的改善:观察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变化,评估教学心理策略对教学环境的影响
04
谢谢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介绍课件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心理学基础
教师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发展
教学心理策略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的2
心理学研究包括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方面。
0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04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医疗、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ppt课件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8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自然科学的性质 • 社会科学的性质 • 超科学的人文性质 • 综合交叉的性质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般方法论和研究原则
(一)一般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二)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伦理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异强度。 • 阈限的值不是固定不变 • 阈下刺激对后续刺激的加工有易化或阻碍作用 • 感觉适应:阈限提高
完整最新版课件
35
感觉的作用
• 功能剥夺研究 • 感觉不仅是认识的起点,而且是人们维持正常心
理活动的先决条件 • 特异性传导通路(感觉)和非特异性传导通路
(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性)
完整最新版课件
36
完整最新版课件
19
(五)内省法
自我观察法,依靠对自己意识经历的反省, 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两种方式: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审视 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口头或书面报告出来加 以研究
完整最新版课件
20
常用研究手段和技术
• 实验和研究设计法 • 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 • 逻辑思维推理法
完整最新版课件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教育心理学: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
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 管理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消费心理学: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过程中的心理行
为规律 环境心理学: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法律心理学: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实验法:
优点:①实验条件严格控制,得出的结果比较精确。 ②研究者可主动选择时间、地点和控制实验条件。 ③能把握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索心理发展规
律;并可以重复进行,反复验证。 缺点:实验情境具有人为性,导致实验结果的客观
性不足,应用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 调查法
▼问卷法
优点:①可在短期内搜集同类问题的许多资料 ②可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
缺点:①问卷的回收率 ②被调查者的合作程度
▼谈话法
优点:①简单易行 ②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与条件
缺点:①谈话对象有限 ②效果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 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㈠认识内外世界 ㈡调整与控制行为 ㈢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总之,二十一世纪将是两大科学发展最迅速 的时期;即:生命科学和心理科学。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
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①对人的知觉 ②对物的知觉 ③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认知的过程 ㈠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㈡信息的整合过程
教师资格认定考前辅导
心理学
№ 心理科学的发展历史
艾宾浩斯概括为:“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历史的科学。” 为什么?
★长远的过去: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孔子的《论语》。 ★短暂的历史:1879年,冯特,实验法。
&心理学的应用
▼理论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实践领域:如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即:一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
▼睡眠与失眠 △睡眠: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
的脑电波。
△失眠的种类:①情境性失眠 ②假性失眠
③失律性失眠 ④药物性失眠
▼梦
★ 意识的特殊现象
▼什么叫催?
催眠是指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和意识恍惚状态。
运动心理学等。
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和心理科学得到蓬勃发展 的世纪。
第一章 心 理 学
★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行为和心理 ▽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 ▽研究心理和行为相互关系的规律
★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 科学的方法: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 其重要标准: ①客观性 ②准确性 ③可检验性
● 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声波,即可听声。 声波的物理性质:§频率 §振幅 §波形
↓↑ 声音的感觉特性:*音高
↓↑
↓↑
*音强 *音色
●知 觉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 ①整体性(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和
良好图形等原则——格式塔原则) ②选择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大小、形状、颜色、亮度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 ☆深度知觉(立体知觉) ☆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意识的功能
可观察的行 为
知觉的层次 性、整体性 无意识或下
意识
心理测量 教育实践 实验法 (强化) 实验法
精神分析法
马斯洛 罗杰斯 皮亚杰
人的社会性、 思辩的方法 独特性
内部心理活 信息加工方
动规律

20世纪 30年代前
20世纪 30年代 20世纪 20~50年代 20世纪 20~4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 50年代后 20世纪 60年代后
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也称之为边缘 学科或交叉学科或中间学科。
★ 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发展年代
构造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冯 特 意识的结构
铁钦纳
要素
实验法 内省法
詹姆斯 杜威 华生 斯金纳 魏太默 苛勒 弗洛伊德
★ 什么叫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 个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 物变化的觉知。
★ 意识的状态
㈠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㈡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㈢白日梦状态 ㈣睡眠状态
●注 意
★ 注意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概念: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和组织性。 ▼功能:选择、维持和调节。
▼ 测验法 优点:①能有效地把握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并进行定量分析。 ②能研究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③可以把握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缺点:①测验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②测验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培训。
▼ 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优点: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 缺点:实验情境难以控制。
●视 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光波,即可见光。
▼视觉现象
㈠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
㈡色觉
光波的物理属性:波长
波幅 纯度
↓↑
↓↑ ↓↑
颜色的感觉属性:色彩(调) 明度 饱和度
▼视觉的机制
△眼睛的构造
[角膜→虹膜(瞳孔)→水晶体→视网膜]
△色觉理论
①三原色说,又称杨-黑理论(杨和黑尔姆兹)
②拮抗理论,也称四色说(黑林)
★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区别:①概念的内涵不同
②两者的功能不同
▼联系:①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注意集中,意识清晰。
②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下,注意很少,意识参与也少。 ③在睡眠状态下,即无意识状态,注意基本停止。
▼ 注意的种类
㈠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㈡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㈢随意后注意
★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
△优点:①自然条件,简单易行,资料客观真实。
②保持被观察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的自然 性和客观性,不需要特殊条件。
△缺点:①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预
期的行为。 ②观察所得到的材料比较肤浅,难于确定
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易作出数量分析。 ③观察结果易受观察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①感觉麻痹 ②感觉扭曲与幻觉 ③解除抑制 ④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镇静剂 △兴奋剂 △迷幻剂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 何谓感觉?
感觉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映。
★ 感觉的生理机制(了解)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E)与感觉阈限(R):E=I/R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K=△I/I ▼费希纳定律:E=K㏒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