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施工图关于梁的问题解释

合集下载

(23)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二)

(23)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二)

的下部配置3 20的通长筋。
3 22
3 20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配置——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 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 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 值,且对称配置。
举例: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
共配置4φ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
下部 梁侧构 受扭 纵筋 造筋 钢筋
4 20 2 10
梁顶面 标高高 差
-0.100
L2 3 250x φ10@
650 100(2)
4 22
4 20
L3 1 300x φ8@
550 200(2)
2 16
2 16 -0.100
L4 1 250x φ8@
450 200(2)
2 14
3 18
-0.100
举例
2 22——用于双肢箍,为通长筋 2 22+(4 12)——用于六肢箍,其 中2 22为通长筋,4 12为架立筋。
Hale Waihona Puke 4 122 22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 时,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 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 下部纵筋的配筋隔开。
举例:3 22;3 20
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 22的通长筋,梁
100/200(2)
4φ10
KL5 3 250x
700
φ10@
2 22
100/200(2)
4φ10
KL6 1 250x
500
φ8@
2 22
100/200(2)
4φ10
-1.200
作业——集中标注
梁编 跨 截面 箍筋 号 数 尺寸

梁平法施工图的看图要点

梁平法施工图的看图要点

《梁平法施工图的看图要点》譬如记住各构件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等看图要点:1、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尺寸;2、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3、仔细检查每一根梁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箍筋、相对标高。

首先根据梁的支承情况、跨数分清主梁或次梁,检查跨数是否注写正确;同样的问题对梁,搭接处也必须要加密而且间距不是100,而是5d纵向钢筋连接区域的箍筋加密,与抗震非抗震无关4、若为主梁时,检查附加横向钢筋有没有遗漏,截面尺寸、梁的标高是否满足次梁的支承要求。

5、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的相对标高与建筑图洞口尺寸、洞顶标高、节点详图等有无矛盾。

检查集中标注的梁上部通长钢筋与原位标注的钢筋有无矛盾;6、检查集中标注的梁上部通长钢筋与原位标注的钢筋有无矛盾;问清楚往往某些图纸出现一些梁什么也没有标注7、检查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是否没有支座这是很普遍的设计通病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没有支座,是很普遍的设计通病因为楼梯梁、平台板一般搁置在后砌填充墙上在施工主题需要人员上下的时候,后砌填充墙还没实施,就需要先上楼梯,于是就有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没有支座的问题发生8、结合平法构造详图,确定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锚固长度、附加横向钢筋及梁侧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9、非矩形截面梁,还得结合截面详图看图,且应看与建筑图中的详图有没有矛盾非矩形截面梁,如果没有剖面图,就得盯着设计要非矩形截面梁,如果没有剖面图,就得盯着设计要剖面详图——因为非矩形截面梁——平法写不到家——唯有画图,才可以看出那个角角落落有或者没有钢筋这主要是一些装饰线条等非矩形截面类梁构件10、初学者可以通过亲自翻样,画出梁的配筋立面图、剖面图、模板图、甚至画出各个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动手画画,看图识图,用图来配合思考11、检查各设备专业的管道、设备安装与梁平法施工图有无矛盾,楼层较大设备基础下方,一般应设置梁。

平法疑问解答

平法疑问解答

平法疑问解答一、柱问题 (2)二、墙问题 (4)三、梁问题 (10)四、综合问题 (19)五、筏形基础问题 (24)六、勘误 (32)一、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1.5 倍的laE )②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⑤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

是这样的吗?⑥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

是这样的吗?■答柱问题1: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

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识读 3.2 非框架梁的平法识图与应用

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识读  3.2 非框架梁的平法识图与应用

L-2平法施工图
实操训练 L-2立面钢筋排布图
实操训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之分,只有计算才能确定是否加 密。
附加箍筋 当有二级次梁时,可能只设附加
和吊筋
箍筋,或同时设附加箍筋和吊筋
非框架梁的钢筋构造
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
非框架梁纵向钢筋的锚固 内
非框架梁纵向钢筋的连接

非框架梁的箍筋
非框架梁侧面钢筋
非框架梁的钢筋构造
图集p86
非框架梁的钢筋构造
框架梁平面布置图
非框架梁以梁为支座,不参与抗震计算。 框架梁
框架梁
非框梁(二级次梁) 非框梁(一级次梁)
框 架 梁 框架梁
框架梁与非框架梁、主梁与次梁的关系与区别见下表
梁名称 框架梁
非框架梁 主梁
次梁
代号 支座情况
确定方式
KL
框柱或
梁是否以混
剪力墙
凝土柱或剪
L

力墙为支座
来确定
柱或墙
以梁的主次
(混凝土、砖) 关系来确定
梁的钢筋构造
实操训练
非框架梁实训操练
1.单跨次梁
实操训练
工 程 信 息
混凝土强度:C25 抗震等级:三级 环境类别:一类 主梁直径:d=22 梁保护层:bhc=25
L-1平法施工图
实操训练 L-1立面钢筋排布图和截面钢筋排布图
2.双跨次梁
实操训练
工 程 信 息
混凝土强度:C25 抗震等级:三级 环境类别:一类 主梁直径:d=22 梁保护层:bhc=25

一般情况
框架梁一般为主梁 非框架梁一般为次梁
注:当多跨连续梁支座又有柱又有剪力墙又有梁时,仍称为框架梁。

平法施工图关于梁的问题解释

平法施工图关于梁的问题解释

平法施工图关于梁的问题解释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

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

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 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 梁问题(3):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条”:“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平法施工图关于梁的问题的解释

平法施工图关于梁的问题的解释

平法施工图关于梁的问题的解释
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
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

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
■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

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

梁平法图的认识与解释

梁平法图的认识与解释

梁平法图的认识与解释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的两种注写方式:一、平面注写方式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2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见下表: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悬挑梁XL XX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3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标注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一)梁编号,见上表,该项为必注值。

(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h×b表示;当为加腋梁时Y C1×C2表示,其中为C1腋长,为C2腋高;当有悬挑没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图4-2-3b)。

(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是南昌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平法梁识图3

平法梁识图3
(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
『梁编号表』
• 『例图解析』 • KL5(3A):5号框架梁,3跨,一端带悬挑 • KZL2(2):2号框支梁,2跨,无悬挑
2)截面尺寸 • 注写梁截面尺寸b×h,其中b为梁宽,h为 梁高;
• 当梁有加腋构造时,注写方式为b×h Yc1×c2,其中为c1腋长,c2腋高; • 当梁为变截面悬挑梁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方式为b×h1/h2,其 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h2为梁端部较小 高度值。
集中标注内容: 1号框架梁,两跨,截面尺寸 为300×700 箍筋为φ10,加密间距 100mm,非加密间距 200mm,2肢箍 上部贯通钢筋为2φ25,构造 钢筋为4φ10
原位标注内容: 上部钢筋:A轴支座、B轴 支座左右两侧和C轴支座上 部钢筋6根HRB335钢筋, 直径25mm ,第一排4根, 第二排2根; 下部贯通纵筋:6根RB335 钢筋,直径25mm ,第一排 2根,第二排4根。
架立筋(p36)
构造腰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构造腰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15d)+一级弯 钩(12.5d)+搭接(15d)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
•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 当梁高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 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 •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 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箍筋的配置长度 箍筋根数 = n 1 箍筋间距 @
• • • •
式中:箍筋的配置长度取法为: 柱:柱全高 梁:梁净长Ln-2×0.05 0.05是指梁端部第一根箍筋的配置位置,它应为 结构净长内侧向梁跨中方向50mm处。

详解梁平法施工图

详解梁平法施工图

详解梁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在相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的构造。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梁编号的规定:在平法施工图中,各类型的梁应按下表进行编号。

梁平面注写方式1.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梁集中标注内容为六项,其中前五项为必注值,如图所示。

框架梁集中标注(1)梁编号注写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

其中,对井字梁,编号中关于跨数的规定见梁编号规定。

梁编号带有注在“()”内的梁跨数及有无悬挑信息。

应注意,当有悬挑端时,无论悬挑多长均不计入跨数。

(2)截面尺寸注写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须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其中b为梁宽,h为梁高。

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L1×L2表示,其中L1为腋长,L2为腋高,如图所示。

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当为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 1/h2,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h2为梁根部较小高度值。

如图所示。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3)箍筋注写梁箍筋,该项为必注值。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当为抗震箍筋时,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用“/”分开,箍筋的肢数注在“()”内。

当为非抗震箍筋,且在同一跨度内采用不同间距或肢数时,梁端与跨中部位的箍筋配置用“/”分开,箍筋的肢数注在“()”内,其中近梁端的箍筋应注明道数(与间距配合自然确定了配筋范围)(4)上部跨中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梁平面注写方式: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注写其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梁平面标注分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示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示梁的特殊数值•读图纸时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梁代号XXA 表示一端悬挑,XXB 表示两端悬挑(悬挑不算在跨内)例如: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悬挑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梁集中标注:1 编号 2 梁截面 3 箍筋 (XX)、(XXA)、(XXB)XX JZL 井字梁 (XX)、(XXA)、(XXB) XX XL 悬挑梁 (XX)、(XXA)、(XXB) XX L 非框架梁 (XX)、(XXA)、(XXB) XX KZL 框支梁 (XX)、(XXA)、(XXB) XX WKL屋面框架梁 (XX)、(XXA)、(XXB) XX KL 楼层框架梁 跨数及是否带悬挑序号 代号 梁类型4 通长钢筋5 构造筋6 相对标高•1、梁编号:对图纸中不同的梁进行编号••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是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 c1×c2表示。

当有悬挑且根部和端部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 / h2梁集中标注的内容•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用“/” 区分。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为150,两肢箍。

18Φ10@15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为10,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的跨中部分箍筋间距200,两肢箍。

•4、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筋配置。

当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加号连接,角筋写在前面,架立筋写在后面。

2Φ22+(4Φ12):其中2Φ22表示通长筋,4Φ12为架立筋3Φ22 ;3Φ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Φ22 的通长筋,下部配置3Φ20 的通长筋•5、梁的侧面纵向构造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当梁复板高度h≥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基础梁钢筋平法

基础梁钢筋平法

基础梁钢筋平法一、梁的编号与识别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是重要的承重构件。

为了方便施工和管理,需要对梁进行编号,以便在图纸和施工现场进行识别。

根据不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梁的编号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包括梁的序号、跨数、截面尺寸等信息。

在施工前,应仔细核对图纸上的梁编号,确保施工的正确性。

二、梁上各部位钢筋的类型与数量梁上不同部位的钢筋具有不同的作用和要求,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等。

在平法中,需要明确标注每种钢筋的数量、规格、直径、间距等参数,以便施工时准确安装。

三、梁钢筋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要求梁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构造要求,需根据施工条件、钢筋材料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如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

四、梁钢筋的锚固长度与弯钩形式梁钢筋的锚固长度和弯钩形式是保证结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在平法中,需要明确规定每种钢筋的锚固长度和弯钩形式,以便施工时准确操作。

同时,为了满足抗震要求,还需要考虑地震作用对梁钢筋的影响。

五、梁钢筋的搭接长度与位置梁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位置也是保证结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在平法中,需要明确规定每种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位置,以便施工时准确操作。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条件和工艺要求,合理确定搭接长度和位置。

六、梁的箍筋类型与间距要求箍筋是梁中用于增加结构稳定性和提高剪切承载能力的钢筋。

在平法中,需要明确规定箍筋的类型和间距要求,以便施工时准确安装。

同时,还需要考虑箍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满足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七、梁的吊筋类型与间距要求吊筋是用于固定和支撑梁的钢筋。

在平法中,需要明确规定吊筋的类型和间距要求,以便施工时准确安装。

同时,还需要考虑吊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满足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八、梁钢筋的附加要求与注意事项除了上述要求外,在梁钢筋施工中还有一些附加要求和注意事项。

关于结构施工图中梁编号的误区及在PKPM中的运用

关于结构施工图中梁编号的误区及在PKPM中的运用

有很多人在绘制梁平法施工图的时候都用点迷惑,两端与柱相连的叫KL,两端与剪力墙水平相连的叫LL,两端与主梁相连的叫L,这大家都知道,那么除此之外呢?一端和柱相接,一端和主梁相接的叫什么呢?一端和剪力墙平行接,一端和剪力墙垂直相接的叫什么呢?是不是概念有点模糊了?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首先有个概念,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连梁也好,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水平抗震时从一个竖向抗侧构件到另一个竖向抗侧构件的力的传递模式上的区别1.两端与柱相接框架梁,两端都是固结,可以在水平荷载下传递,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间为0,所以框架梁有加密区,中间部分不用加密。

2.两端与主梁相接,次梁,两端都是铰接,次梁相接的不是竖向抗侧构件,因此不传递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

所以次梁不用设置加密箍。

3.两端都和剪力墙水平相接这种情况有2种结果1)跨高比小于5,且剪力墙长度能满足梁水平筋锚进剪力墙的水平长度大于600---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是要求连梁有足够的刚度,不光是在联肢墙内部传递剪力,还要平衡两端剪力墙的弯曲应力,连梁的箍筋要求是按同等级的框架梁加密箍的要求全长加密)2)跨高比大于5 ----框架梁(梁刚度太小,不足以平衡剪力墙的平面弯曲应力,只考虑传递水平剪力,所以此梁允许开裂,所以在PKPM中就有连梁刚度折减的定义,一般取0.6此梁在PKPM中须按普通主梁输入)由于在PKPM中对连梁的定义是两端与剪力墙相交的梁,为了区别,第一种情况在PKPM里应按剪力墙洞口输入计算(此洞口不允许开裂,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对洞口无效)否则会导致1.结构刚度失真,2连梁受力模式不正确,计算结果无参考价值。

梁构件的刚度对结构周期的影响我做完上次那个复杂超限的工程是深有体会了:按洞口输入后结构抗扭的周期大大降低原来算了一个月算不下来的T3/T1<0.9 T3/T2<0.85终于通过了。

4.一端与竖向抗侧构件相连,一端与次梁相接---次梁5.一端与竖向抗侧构件相连,一端与KL相接---框架梁6.一端与框架柱相连,一端与剪力墙平行相连---框架梁7.一端与框架柱相连,一端与剪力墙垂直相连---框架梁(剪力墙也有平面外刚度,可以近似看做一个长扁柱,按照新高规JGJ3-2002 7.1.7的要求,应控制剪力墙的平面外弯距,应至少采用下面的一个措施1)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2)在梁与墙相交处设置扶壁柱3)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设置暗柱,并按计算配筋*经验:由于剪力墙厚度一般较小,梁与剪力墙垂直相交,按框架梁的梁端水平锚固长度0.4Lae有时候不能满足,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是减小钢筋直径,加大钢筋根数,来满足要求。

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

————————————

• •
G2φ12
(-0.05)
—— 受扭钢筋、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集中注写的形式
任务一:
• 识读图集P34页,描述KL1的平法施工信息;
任务二
读梁详图,并将其用平法标住
16 16
16
18
已知:该梁为框架梁,截面 宽300,高500,箍筋直径为8, 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 间距为200
二、比较屋面框架梁与楼层框架梁构造不 同点。(图集79页和80页)
三、描述图集34页KL4悬挑端的钢筋构造。 (挑梁配筋构造参见图集89页)
16
16
18
加掖梁
挑梁
A代表一端悬挑
B代表两端悬挑 悬挑梁根部和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 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
大小跨梁
附加箍筋和吊筋
任务三
一、读识图实训教材54页,找出KL7,绘 出该梁在AD轴间 跨中断面详图 两支座断面详图 计算该梁钢筋工程量
计算该页LL1的钢筋工程量
剪力墙
框支梁也是需要参与抗震的梁
锚固长度用 l aE
剪力墙
框支梁 框支柱
• 非框架梁:L
非框架梁不需要参与抗震
锚固长度用 l a
食堂的“井字梁”
挑梁
认识梁的跨数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 • • •
KL-1(3)300×600 — 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 φ8@100/200(2) 2Φ25;3Φ25 —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 区间距(箍筋肢数)。 —— 上部通长筋架立筋根数、直径; 下部纵向钢筋根数、直径

关于梁下部纵筋在支座的锚固或贯通问题

关于梁下部纵筋在支座的锚固或贯通问题

1、其实平法有个原则就是纵向受力钢筋:能通则通,图集中只是注明了该跨梁的配筋方式,具体施工时还是能通就通,只不过要注意钢筋的接头位置。

2、在实际施工中,一跨计算一个锚固是正常的,因为施工时钢筋象软件所设置的钢筋长度在施工中是无法施工的,但计算了钢筋锚固的接头,相应的钢筋的机械接头也相应的减少,总价区别不是很大的。

3、理论上同种型号筋遇支座是断开锚固的,没有那么长的通长钢筋不断开的,通长布置钢筋要加直螺纹套筒的量。

4、在实际施工中是按每跨锚固的。

5、断开是应为考虑施工方便,不断开钢筋进料较长不利于施工,你应该按断开计算给施工方。

5、参照03G101图集的要求。

关于《03G101-1》的解释2007年04月25日星期三下午03:56摘录部分:《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解释我收集到的03G101有关解释:梁下部钢筋本着能通则通的原则,CDF 老师请问03G101-1中P60页中的“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中的下部钢筋中没有画出贯通筋的钢筋。

这样我们在搞决算审计的过程中老是要有这方面的争论。

这一点和03G101中P45页“L配筋构造”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

如何解释下部的通长筋的布置?请予以赐教!!1、03G101-1图集第60页中的“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该图的重点是说明“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把它与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加以对比。

2、钢筋配置上的“能通则通”,是陈教授反复强调的原则,在图集里没有配套的图示说明。

而且,在施工实践中也因为钢筋“定尺长度”而带来许多问题,因为梁的下部钢筋的连接点是比较难以确定的。

对于“非抗震”的情况,可以避开“跨中Ln/3范围”进行钢筋连接。

对于“抗震”的情况,就复杂多了。

从前我们与陈教授有过讨论,也没有明确的结果。

现在抄录于下,供大家参阅:CDF:请教陈教授:梁下部纵筋在哪儿连接?(2004-3-8 18:34:14)这是一个施工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1、框架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下部纵筋如果规格、直径相同,应该尽可能贯穿支座,而不要在中间支座内锚固。

平法知识--梁

平法知识--梁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框架梁钢筋计算
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03G101-1P24、62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39
箍筋长度计算

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 *2+d*2)*2+1.9d*2+max(10d,75mm)*2
框架梁钢筋计算
箍筋根数计算03G101-1 P62、63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 /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框架梁钢筋计算-拉筋
41
拉筋的计算03G101-1P24、62

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4B20 6B20 4/2 2B18
吊筋,加筋分别是 2B16,4A10 支座宽为400,假设中 到中
6000
4B20 2/2 6B20 4/2
2B18+2B16(-2) / 2B16
A1 A2
A3 A2
A3 A2 20D
A3 A4 20D
拉筋的排数=腰筋根数/2
45°
50
50
平法原则计算梁钢筋量难点
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框架梁钢筋计算下部通长钢筋丌伸入支座钢筋计算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框架梁钢筋计算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03g1011p2462抗扭筋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箍筋长度计算39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根数计算03g1011p6263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框架梁钢筋计算拉筋拉筋的计算03g1011p246241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框架梁钢筋计算吊筋的计算03g1011p62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长度同箍筋长度400030006000a1a2a3a2a3a2a3a4kl13400700a81002002b20g4b144b204b206b20424b20222b186b20422b182b182b16220d20d505045吊筋加筋分别是2b164a10支座宽为400假设中2b2043平法原则计算梁钢筋量难点边支座锚固判断钢筋类型判断及列式箍筋根数长度精确计算

梁平法设置参数解释

梁平法设置参数解释

TSPT梁平法参数设置一、基本设置:设置梁的搜索范围和出图效果1、默认设置点击后,梁设置内容恢复成安装软件后的初始值。

2、参数设置的导入导出调用以前的梁设置*.ini文件,则当前梁设置内容全部修改。

将当前梁设置中的内容存成*.int文件,以便以后做相似工程时调用。

3、梁选项3.1 梁平法图的出图设置有两种方法:水平竖直分开、合并。

:同一归并平面分开表示时水平梁和垂直梁分别出图,有利于图面整洁。

梁平法水平和垂直梁的划分以45度角为分界,当未可判定时为水平梁。

如果采用一个归并平面出图时,则可选择表示,对于比较复杂的图面,程序会自动进行文字避让。

当选用分开表示时,下面的亮显出来,如果勾选,则可以用简繁转换命令把两种梁互换所在图纸位置,用来调整方向不确定的斜向梁。

3.2 TSPT接SATWE的计算结果,自动生成施工图。

在接SATWE 计算结果时,数值单位一直在困扰着工程师对于TSPT的使用。

SATWE的文本计算结果数值单位为毫米,图形计算结果为厘米。

这样就造成了两个计算结果显示的值有误差,这个误差就造成了配筋标注的差异,有的时候配筋已经满足毫米计算数值了但是不满足厘米单位的数值,这使一些工程师不能接受,审图时不能通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SPT在设置中增加了单位选择。

这样当用户面对审图单位时就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来显示计算结果数值,如果选择单位为则显示如下图如果选择单位为则显示如下图在这里值得提醒用户要注意的是:两种单位的配筋结果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厘米为单位的配筋结果比毫米为单位的配筋结果的用钢量多出10%。

3.3 对集中标注产生影响,如不选中,则集中标注文字都在线右,如选中,则允许集中标注文字在线左的情况发生。

选中标注允许向左不选中标注允许向左3.4 选择在自动绘制梁集中标注的基本行数,结果如图:3.5 多行集中标注的行间距设置,间距做字高的倍数的调整。

4、搜索设置程序识别图中梁的宽度最大值,也就是当两条梁线的宽度超过此值时,不再认为是一对有效的梁线,主要用于滤除用户绘制的在梁线层,但与梁无关的线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

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

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 梁问题(3):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条”:“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然而在后面两本图集中,这一条不见了,但“图4.2.4a”依然存在中间一跨的上部跨中进行原位标注的实例。

再以《03G101图集》的“图4.2.7”为例,在KL3、KL4、KL5的中间跨,也都采用了“上部跨中注写”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还是很适用的。

建议在《03G101图集》中,肯定《96G101图集》“原位标注”中的“第4条”。

■ 答梁问题(3):应该在03G101修版时还原该条规定。

● 梁问题(4):《03G101-1图集》第24页“注: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锚固长度为la 或laE ”。

现在的问题是:当抗扭钢筋伸入端支座时,若支座宽度(柱宽度)太小,不满足直锚时,是否进行弯锚?如果进行弯锚,“弯折长度”如何取定?我想到两种办法:(1)弯折长度=laE - 直锚部分长度(这可能不合适)(2)弯折长度为“多少倍的d ” (不会是“ 15d ”吧?)■ 答梁问题(4):应当勘误。

应改为“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 梁问题(5):框架梁钢筋锚固在边支座0.45LAE+弯钩15D,可否减少弯钩长度增加直锚长度来替代?■ 答梁问题(5):不允许这样处理。

详细情况请看“陈教授答复(二)”中的“答梁问题(2)”。

● 梁问题(6):● (1) 《03G101-1图集》第19页《剪力墙梁表》LL2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负数。

如:第3层的LL2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1.200 ,即该梁的梁顶面标高比第3层楼面标高还要低1.2m ,也就是说,整个梁的物理位置都在“第3层”的下一层(即第2层上)。

既然如此,干脆把该梁定义在“第2层”算了(此时梁顶标高为正数),何必把它定义在“第3层”呢?(2)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同一表格的LL3梁上,该梁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0 (表格中为“空白”),这意味着该梁顶标高与“第3层”的楼面标高一样,即该梁整个在三层的楼面以下,应该是属于“第2层”的。

(3) 在“洞口标注”上也有“负标高”的问题。

同一页的“图3.2.6a”上,LL3 的YD1洞口标高为-0.700(3层),该洞D=200,也就是说整个圆洞都在“3层”的下一层(2层)上,既然如此,何必在“第3层”上进行标注呢?以上提出这些“负标高”问题,主要影响到“分层做工程预算”。

因为在分层预算时,是以本楼层楼面标高到上一层楼面标高之间,作为工程量计算的范围。

因此,上述的(1)、(2)、(3)都不是“第3层”的工程量计算对象。

不少预算员都对上述的“负标高”难以理解。

所以,我认为,上述(1)、(3)的“负标高”可以放到下一楼层以“正标高”进行标注。

上述意见妥否?或许有些道理没考虑到?特此请教。

■ 答梁问题(6):这个问题看似不大,实际并非小问题。

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协同工作,但在“层的”定义上,建筑与结构恰好差了一层。

建筑所指的“某”层,实际是结构计算模型的“某减一”层。

例如:一座45层的楼房,建筑从第37层起收缩平面形成塔楼,此时,结构分析时其结构转换层是第36层而不是第37层(关于这一点要引起结构师的注意,搞错的情况并不少见)。

建筑设计的某层平面图,是从该层窗户位置向俯视的水平剖面图。

例如:建筑学专业有首层建筑平面布置图,而结构专业通常为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亦为俯视图),且结构意义上属于第一层的梁(与第一层的柱刚接形成第一层框架且承受二层平面荷载的梁)在基础平面(俯视)图上是看不到的,实际设计时也不在该图上表达。

搞建筑设计,建筑学专业是“龙头”,结构师有必要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师保持一致,以使建筑师与结构师对话方便。

因此,某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应当与该层的建筑平面布置图相一致。

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学专业保持一致后,结构所说的某层梁,就是指承受该层平面荷载的梁(站在该层上,这些梁普遍在“脚下”而非在“头顶之上”)。

为将结构平面的“参照系”确定下来,03G101-1对“结构层楼面标高”做出了明确规定(详见第1.0.8条),并对“梁顶面标高高差”也做出明确规定(详见第3.2.5条三款和第4.2.3条六款)。

以上规定已经受了全国十几万项工程实践的检验,结构设计与施工未发生普遍性问题,但对施工预算员则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完美的(哲学意义上的美都是带有缺陷的美),这也许正是“平法”的缺陷之一。

● 梁问题(7):在03G101第29页中第4.5.1条中"当梁的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为0.1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可是在00G101中第23页,却规定的统一取为0.05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请问陈总这两个取值一哪个为准,是03G101修改了以前的数据?还是印刷上的错误?■ 答梁问题(7):以03G101-1为准。

应当注意,结构设计师在采用该措施时,一定要细致地分析。

钢筋的截断点无论定在何位置,都是一个“参照点”。

结构设计师要从该参照点往跨内推算出:1、该点距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的距离;2、该点距抵抗弯矩图上“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长度”的距离。

两个距离推出后取较长者,并以此决定截断几根钢筋。

因此,截断点位置距离支座边缘的多少,均不会影响梁的安全度。

00G101提出该项措施,处于以下考虑:1、当梁的正弯矩配筋较多时,例如配置两排甚至三排正弯矩钢筋,没有必要全部锚入支座;2、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内的钢筋“安排”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把不必要的钢筋也锚入节点,十分拥挤,严重影响节点的刚度;3、把不需要锚入节点的钢筋在节点外截断,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由以上思路出发,似乎只要将不需要的钢筋从节点外断开就可以达到目的,于是确定了截断点距支座边缘1/20净跨值。

但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在0.05ln位置截断一部分钢筋,距离支座很近,可能会影响伸入支座的钢筋的受剪销栓作用,如果距离大约一个梁的高度,即1/10净跨值,对受剪销栓作用的影响就很小了。

应该说,03G101-1的规定在概念上更趋于合理。

当然,究竟截断几根钢筋,既要符合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受力要求。

现在的问题是,规范对此并未“直接”做出明确的规定。

应该理解的是,规范不会去“包打天下”,也不可能做到“包打天下”,结构方方面面问题的处理,还要依据结构基本理论、概念设计和经验。

前面所述“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和“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长度”就需要结构设计师细致地分析而后决定。

● 梁问题(8):请教陈总,在03G101-1中,楼层框架梁纵筋构造分一二级结构抗震等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两种构造,我对照半天,硬是没看出一二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构造有什么区别,请陈总指教。

若是没区别,何不合并?像屋面框架梁一样。

■ 答梁问题(8):二者的确没有区别,可能会在下一次修版时合并。

03G101-1修编初稿和中稿的一、二级抗震等级与三、四级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将35页右上角的构造规定用于一、二抗震等级(以后再过渡到所有抗震等级甚至非抗震等级)。

后经校对、审核、评审与再思考后,感到时机尚未成熟,需要再做一些前期工作来创造彻底改变这种传统做法的条件。

现阶段先把该构造放到35页的共用构造中,观察一下我国结构施工界对其反应。

03G101-1定稿保留这个样子,考虑到一是不影响使用,二是为修版保留可能需要的空间(通常新规范体系最初需经若干次修定才会稳定下来,规范一改,国家标准设计也要跟着改)。

我国结构施工的传统做法是将两边(等高)梁的下部筋并排锚入柱节点中,这是发达国家已经废弃的做法。

混凝土里并排紧挨着的两根钢筋,存在一条线状通直内缝,当受力时,这条内缝就可能发展成破坏裂缝,这对于抗震结构可能是严重隐患。

再者,假如两边梁(约80%的梁)的下部钢筋刚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相向并排锚入柱节点后,就不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了。

抗震结构要求做到的“三强”:“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中的强节点强锚固便得不到保证。

由于节点内先天存在多条线状通直内缝,以及钢筋之间净距不足,将会影响节点区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高抗震等级的结构而言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 梁问题(9):P62.63页中,KL.WKL箍筋加密区大于等于2hb且大于等于500,在注中,指出hb 为梁截面高。

而在同页,“梁侧面纵向钢筋构造和拉筋”中,hw为梁截面高,当然,这里有文字标注,不会不明白,可在P66页,纯悬挑梁中l<4hb时,这里hb没文字说明,就让人糊涂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