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有关高血压的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有关高血压的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通过对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生理及功能恢复训练,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和并发症的预防。
结果治愈者达到80例(66.6%),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治及细致科学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1 临床资料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45~76岁,平均56.2岁,经头颅CT确诊,均有高血压病史,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治疗结果:120例中,基本痊愈80例,部分恢复34例,死亡6例。
2 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患者均为中老年患者,由于起病后丧失自理能力,病程长,患者多有焦虑、恐惧,抑郁或烦躁情绪,这些因素妨碍病情的康复,治疗中应语言和蔼、动作轻柔,紧凑而不慌乱,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除恐慌、悲观情绪。
及时告知病情及转归,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合作。
2.2 饮食护理患者多吞咽或咀嚼困难,进食进水应缓慢,防止呛咳。
经治疗3 d后仍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汁饮食,少量多餐,注入速度勿快,保持温度适宜,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
2.3 专科护理2.3.1 病情观察应用脱水剂时应保持快速静脉滴注或推注,以保证体内高渗脱水作用,随时观察血压和尿量记录24 h出入液体量,定时测T、P、R、BP,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如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
2.3.2 肢体和皮肤的护理患者手腕和足踝应置于关节功能位置,定时变换体位和皮肤按摩,尤其帮助受压部位定期翻身、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
但发病24 h内只能小范围动肩、臀部,以免因翻身而牵动头部。
高血压论文脑溢血论文:高血压脑溢血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高血压论文脑溢血论文:高血压脑溢血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因高血压导致脑溢血患者,进行微创外科治疗的观察,了解微创外科对于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110例因高血压导致脑溢血患者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微创开颅血肿清除组、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组。
并对该11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过程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内科保守治疗组成活率7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29%;微创开颅血肿清除组患者术后成活率87.3%,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为7.9%;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组手术成活率81.5%,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为19.6%。
结论对于高血压脑溢血的患者来说,微创开颅血肿清除为目前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高血压;脑溢血;微创外科[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leads to cerebral haemorrhage, with observ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oozing hypertension treatment. method choose 110 cases with hypertension leads to cerebral haemorrhage, divided into medic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craniotomy group andstereotactic biopsy clear drainage of haematomas group, and observed the treatment method, proces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110 patients. result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medic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was75%,complications rate was 29%;the survival rate of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craniotomy group was87.3%,complications rate was 7.9%;the survival rate of stereotactic biopsy clear drainage of haematomas group was 82.8%,complications rate was 19.6%.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leads to cerebral ha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craniotomy hematoma cleared was the best way.[keywords] hypertension;cerebral haemorrhage;minimally invasive高血压脑溢血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急性病症。
高血压并脑出血护理论文
高血压并脑出血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51-01【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临床实施护理。
结果:通过本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死亡3例,占据4.8%,好转患者41例,占具66.1%;治愈患者共18例,占据29.0%,总有效率为95.2%,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论:临床通过对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脑出血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的一种病症,也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
其中脑出血主要是指毛细血管破裂和脑内小动脉等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神经内科治疗的难点,所以在临床护理的过程实施优质的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致残率致死率的发生,而且还能为患者的治愈后创造有利的条件。
下面主要进行分析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护理措施,现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为56~86岁,平均年龄为72.8±4.2岁)。
患者“高血压”病史最长达10年以上,其中12例患者为新发患者(家属及患者均否认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病史)。
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24例,原发性高血压史和入院时血压高者28例,不同程度肢体瘫患者10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外伤性出血、梗死后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
1.2 方法利用microsft access 2000软件建立患者信息库,记录患者的详细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2)入院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出生地、民族、职业、单位、家庭住址、入院日期等;(3)体格检查;(4)实验室及体格检查;(5)病程记录。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114-01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残废率、死亡率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我科2010年1月~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和微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36~72岁,平均52.2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大多未系统治疗。
出血部位多见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叶、脑干、小脑等,出血量30~60ml,发病时间均在6小时内,住院时间15~28d。
1.2 治疗方法和结果在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中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恢复良好者47例,恢复欠佳者10例,未恢复者9例,死亡2例。
2 护理2.1 体位护理术后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血压平稳抬高床头15~30[1],以改善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
切勿卧于手术侧,以免压迫手术部位的血管,影响血流。
2.2 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提示病情变化,予以持续心电监护,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每15min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待病情稳定24h后改为q1h监测,如出现一侧瞳孔变大,呼吸变慢,血压升高,可能为颅内再出血,要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3 呼吸道护理术后昏迷行气管插管者,应做好带管护理。
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交代家属注意带好病人的手,防止意外拔管。
护士每4h观察插管深度并做记录,每班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有无单侧气管插管。
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根据痰液粘稠程度进行气道湿化,保证200~400ml/d.q2h予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脑出血占卒中比例的15%,在亚洲占30%。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其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颅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脑出血预防大于治疗,切实做好预防护理,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5~2007年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男100例,女50例,年龄45~85岁。
恢复良好110例,中残20例,重残12例,死亡8例。
2预防措施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脑出血:①稳血压:控制血压是关键,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维持在20·0~21·3/12·0~13·3kPa为宜;②调情志: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讲究心理精神卫生;③戒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④调节饮食:“三低一高”,即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维饮食,宜食高蛋白饮食,少吃胆固醇含量高及油炸食物,少吃鹌鹑蛋,多吃鱼类、豆制品、蔬菜水果,忌饮浓茶、咖啡,忌暴饮暴食,晚餐不要过饱;⑤避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劳过累;⑥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 `番泻叶通便;⑦不蹲便:避免蹲便,防止用力大便导致血压升高;⑧防跌倒:老年人应防止跌倒,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伤;⑨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负担,又能锻炼大脑右半球。
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
最好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⑩饮足水:平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11保暖:冬季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以不感疲劳为宜;○12摇头晃脑可减少脑出血脑卒中;○13美国研究出咖啡+酒精混合食用可使中风损害下降80%;○14重先兆:脑卒中先兆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文献浅析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文献浅析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对其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的文献进行浅析。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压疮和静脉血栓等。
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导致的。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应激性溃疡或药物副作用引起的。
电解质紊乱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呕吐、进食不足或腹泻等引起的。
压疮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的。
静脉血栓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血液浓缩和血流缓慢等因素引起的。
二、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肺部感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为预防肺部感染,应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预防消化道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往往伴有消化系统疾病,应积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容易引起消化道溃疡的药物。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物和大便性状,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并给予相应处理。
3.维持电解质平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往往伴有呕吐、进食不足或腹泻等症状,应注意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4.预防压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
为预防压疮,应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同时,使用气垫床、减压垫等辅助器具来减轻皮肤受压。
5.预防静脉血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静脉血栓。
为预防静脉血栓,应定期给患者翻身、按摩下肢肌肉和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使用弹力袜、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等辅助器具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论文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手术治疗的2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81例,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尿激酶冲洗65例,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82例。
结果:大骨瓣开颅组死亡10例,优良生存27例(25.2%);小骨窗开颅+尿激酶冲洗组死亡13例,优良生存30例(32.3%);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组无死亡,优良生存50例(45.5%),后一组的疗效优于前两组(p50ml66例,中线结构移位0-18mm。
1.4 手术方式: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手术治疗。
选择大骨瓣开颅,于全麻下经颞中回将大脑皮层切开约2至3厘米,可于直视下将血肿清除,同时彻底止血,在残腔将引流管放置后,以去骨瓣减压。
而锥颅置管的血肿清除术则在患者头颅ct显示下,于血肿其最大层面的血肿长轴同头皮的交点,以及血肿的中点自颅骨外投影的最近点处进入,其中钻孔引流还需将头皮切开并钻孔后予以引流管的置入,而术后的引流不通畅者则可予以3万至5万u 的尿激酶注入,2至3次/日,以促进血肿的液化。
如脑室内有出血者则同时予以脑室外的引流术。
2 结果大骨瓣开颅组死亡10例,优良生存27例(25.2%);小骨窗开颅+尿激酶冲洗组死亡13例,优良生存30例(32.3%);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组无死亡,优良生存50例(45.5%),后一组的疗效优于前两组(p<0.01)。
3 讨论3.1 hich(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残率与死亡率不断增高最主要的原因为,患者急性血肿出现占位并压迫损伤其丘脑与丘脑下部或者脑干等重要的脑组织与神经以及血管[1,2],由于血肿的代谢还可出现各种有害的产物,从而对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呈继发性侵害。
而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则在于将脑内血肿清除[3,4],从而降低患者颅内压,并减少血肿压迫周围的脑组织,进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让受压神经元能够实现恢复的,以减少出血后产生的病理变化,最终减少继发性的脑损伤[5]。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观察,使对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更系统化,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02-01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高血压病群逐量增多。
由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病人在临床中属于高发病。
根据病人脑出血量不等,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长期高血压造成的血管病变和突发血压增高是脑出血的两个重要发病原因,而二者只具其一时不足以发病。
重症脑出血通常表现:1.突出的全脑损害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2.明确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如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3.迅速的脑外器官系统功能损伤如高血压、心率失常、急性肺损伤、急性胃粘膜病变伴消化道出血[1]。
ct检查是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脑出血发生后局部脑组织被破坏,颅内压增高,昏迷加深,瞳孔散大,甚至脑疝死亡[2]。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 60例,年龄以大于50岁多见,其中一般保守治疗38 例,手术 22 例。
通过护理观察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2 护理2.1一般护理2.1.1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分管床位医生、护士,使患者熟悉住院环境,保持情绪稳定。
2.1.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病情演变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适当处理。
2.1.3 严密监测血压,进行心电监护,勤测血压,做好记录,遵照医嘱按时、按量使用降压药物,合理控制血压。
2.1.4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压疮、感染等发生。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指导患者床上活动,预防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饮食指导,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解大便,以免诱发再次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一定的指导。
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60例患者痊愈49例,痊愈率为81.7%,基本恢复10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1.7%;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脑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
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临床治理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61-02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简称hich)是指由脑内动脉、静脉或者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并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症状。
当患者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吸收缓解,当出血量较多时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中枢性衰竭,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
[1]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中老年中比较常见,在进行手术后恢复较慢,因而必须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
为了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本文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54-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7±2.4)岁,病程从1至25年不等,平均为(11.4±2.9)年;出血部位:脑室3例,脑叶4例,小脑4例,脑干5例,丘脑5例,基底节39例;出血量10ml-20ml者30例,21ml-30ml者26例,大于30ml者4例;其中首次发病56例,第二次发病4例;伴有心、肾功能不全患者12例。
高血压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诊治分析
参 考 文 献
1 程 华 东 . 析 高 血 压 性 脑 出 血 术 式 及 手 术 浅
全 科 医 学 , 0 7 5 5 7 20, :0.
[ 收稿 日期 :0 0 0 - 】 2 1— 7 1 ]
( 辑 : 未伟 ) 编 胡
5 许 支 平 , 世 清 , 明 灿 , .自发 性 小 脑 陈 吴 等
疗作用。 另外对极严重型者 , 疗效极差 , 因 对
时 机 选 择 【1 J. p国 临 床 神 经 外 科 杂 志 ,
2 o .1 : 6. o 5 0 28
脑 C DS 黄 等 离 手 术 治疗 宜 取 慎 重 态 度 ,再 则 应 结 合 年 2 隋 邦 森 . 血 管 疾 病 MR、 T、 A 与临 床 6 赵 冬 冬,赵 文 京 , 光 福 , . 血压 小脑
11 一 般 资 料 : 组 病 人 共 l . 本 7例 , 中 拒 绝 手 术 或 其 它 原 因 行 保 守 治 疗 者 5 其 其 自动 出 院 1例 , 复 恢 男 性 1 , 性 5例 ; 龄 4  ̄ 9岁 , 2例 女 年 26 平 例 , 中 死 亡 3例 , 均 5 . 。有 高 血 压 史 1 。 75岁 4例
结论 对 于 高 血 压 脑
1 7例 , 其 临 床 表 现 , 像 学 特 点 及 治 疗 经 过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对 影
佳 , 保 守 治 疗 5例 , 行 死亡 3例 , 自动 出 院 1 , 复轻 残 1 , 钻 孔 外 引 流 术 l 例 恢 例 行 2例 , 床 症 状 及 体 征 均 有 较 大 改 善 。 临 出 血 张 力 性 血 肿 , 能 及 时 作 出 诊 断 , 颅 内 血 肿 穿刺 引 流 术 , 情 会迅 速 改 善 , 如 行 病 预后 较好 。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穿刺术;护理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
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4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
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0a,平均55a;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0~280/90~140mmHg;CT检查:额叶出血10例,颞叶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20例;出血量30~110ml;发病时间6h~7d。
1.2治疗方法为患者剃头,根据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然后将直径0.3cm、长35cm的硅胶管经钻孔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引流,末端与无菌引流瓶连接。
2护理2.1做好术前准备,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里负担,取得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
2.2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置于穿刺部位以下10~15cm处,将其固定于床头,患者枕于钻孔对侧,使穿刺部位悬空,头部作适当的限制,活动不可过频,幅度不可过大,在翻身治疗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缓慢,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发现问1/ 3题及时解决。
若血肿未液化,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给予尿激酶1万μ加生理盐水5ml随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待30min后放开,每日1次,以溶解血凝块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高血压脑出血论文: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论文: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ct 特点及预测因素。
方法对88例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继续出血确诊距发病时间在7d以内,多在24h以内。
出血部位可在丘脑、壳核、脑叶、脑干,但以丘脑为多。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主要与止凝血功能异常、入院前超急性期用甘露醇者、血压水平、血肿形态、出血部位等有关。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包括镇静、调整血压、止血、降颅压等保守治疗或手术清除血肿治疗。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是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继续出血有效干预有可能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从而改善预后。
本文对我院2008-2010年住院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6月-2010年12月年共收住高血压脑出血266例,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
其中继续出血者88例,男性56例,女32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8.6岁。
保守治疗65例,脑外科手术23例。
共死亡16例。
1.2 方法入院后全面体格检查,获取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发病时间、院前超急性期用药情况,全部病例均在接诊时进行首次头颅ct 检查,在入院168h内必须进行第二次ct检查,治疗过程中发现有意识障碍加重、肌力进行性下降等可疑继续出血情况,及时复查ct,明确出血部位、形状、出血量大小,并与首次ct对比。
对有与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相关的预测因素的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密切观察血压、测颅压、及时进行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检查,以便明确肝肾功能、止凝血功能、血糖水平等。
1.3 预测因素1.3.1 既往病史长期饮酒者31例,肝肾功能不全6例,止凝血功能异常10例,患糖尿病27例,服用阿司匹林超过6个月以上者72例。
1.3.2 院前超急性期用药情况用甘露醇者77例,用止血药者55例,误诊为脑梗塞用血栓通、银杏达莫者10例。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的探讨【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14-01【摘要】:脑出血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由于脑内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出血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的特性。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烦躁、嗜睡或昏迷等意识障碍。
血肿对侧出现肢体瘫痪、瞳孔改变。
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时,出现颅内压力增高,引起血肿一侧的瞳孔散大,并导致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随后出现大脑功能衰竭。
早期容易形成脑水肿,从而造成脑疝引起患者死亡。
本文分析了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中的时机与方法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病;脑出血;手术治疗1 rich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时机及方法1. 1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现今,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当中。
其适应证如下:①浅部出血要优先考虑手术。
②通常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半球出血量大于10ml或或血肿直径>3 cm,伴有脑干压迫和伴有脑积水的患者,即有手术指征。
③血肿占位效应明显、意识障碍重,内科治疗病情无好转的病人。
④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但在下列情况是不适宜手术治疗的,一般多采用保守治疗:①出血量较小的病人。
一般认为大脑半球出血小于30ml 小脑半球出血小于10 ml或血肿直径在3cm以下。
②出血后意识一直清楚或仅仅嗜睡的病人。
③病情危重,已发展至脑疝终末期,丧失手术时机的病人。
④患者年龄太大,合并有心、肺及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
对于rich的治疗,通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资料研究,适当的外科治疗效果优于规范化的内科治疗,且预后较好。
1.2手术时机的选择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出血会形成颅内血肿,造成继发性的脑水肿,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从而脑干受压,严重时脑疝形成,造成患者的死亡。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护理论文
浅谈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27-01【摘要】目的:探求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对35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心理调节,保持血压稳定,开展专科护理及加强一般护理,尽早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
结果:35例中25例基本痊愈,8例部分好转,2例死亡。
结论:对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危重病,发病快,死亡率致残率高。
有文献报道[1]此种病人发病30天内死亡率44%-52%且发病率趋于年轻,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所以提高本病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现将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35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整理了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通过ct确诊,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28岁—81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21例曾有过脑血栓和脑出血史,入院时清醒6例,嗜睡9例,浅昏迷10例,深昏迷10例,出血量10-100ml,出血部位:基底节13例,丘脑9例,小脑5例,脑干6例,脑室2例。
入院后全部患者均采取控制血压、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细胞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基本治愈25例,治疗好转8例,死亡2例。
2护理体会2.1专科护理2.1.1 病情观察:第一,生命体征的观察:1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原发病85%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血压过高易导致再出血的可能,易致脑疝形成,预后差;血压过低,脑灌注不足,致使血肿周围局灶性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也可诱发脑疝形成。
我们应把血压控制在140-1601/90-100mmhg 左右。
除用好脱水剂外,根据血压的监测数据,可采用静滴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可进食或有胃管者改为口服降压药 .2体温:初期增高多系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若初期体温正常,后来逐渐升高,多系合并感染,特别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率高达87.3%[2]。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探讨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探讨【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论文摘要】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有效的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结果:患病高发年龄在48~68岁,死亡67例,占39.9%,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
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脑出血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据有关专家报道:近年来脑出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约为81/10万,脑出血的病死率为38.43%。
该病的年轻化趋势促使我们重新关注。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68例脑出血病人进行临床探讨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1998~2007年我院收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患者共168例,占全院住院病人的0.21%,男78例,女90例,男女之比为1:1.4;发病年龄48~68岁组最多,死亡67例,占39.9%。
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
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节较多。
既往都有高血压病史者87例,占51.79%;有高血压家族史者10例,占5.95%。
有一次性卒中发作史者3例,占1.79%;有2次以上卒中发作史4例,占2.38%;有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发作史者6例,占3.57%。
无高血压病史者81例,占48.21%。
1.2方法对起病方式、患病年龄、并发症、病死率等进行分析。
2结果2.1起病方式①发病时状态和起病方式:一般活动中发病91例,占54.16%;剧烈活动中发病10例,占5.95%;睡眠中发病6例,占3.57%;安静时发病8例,占4.76%;起病不明原因者53例,占31.55%;3h内出现典型症状、体征者101例,占60.12%;3h以后逐渐出现典型症状、体征者67例,占39.88%。
②有前驱症状者71例,占42.26%;前驱症状中,剧烈头痛、头晕分别为32例和23例,其他为肢体麻木、烦躁、听力下降等。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46例,均为发病后6h内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6.7岁。
脑出血量均>30ml。
入院时深昏迷6例;中度昏迷8例;浅昏迷12例;嗜睡20例。
4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Glasgow评分:4~5分8例,6~8分22例,9~12分16例。
入选标准为基底节、丘脑、小脑或脑干区出血患者。
排除标准:(1)全身衰竭状态、体温过低或并发低血压者;(2)伴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
随机分为亚底温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2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亚低温组:全组患者均于入院或开颅手术后6h 内行亚低温治疗。
行床旁心电监护和颅内压监测,q12h抽血测定血气、血糖及电解质。
降温方法采用冰毯降温,同时输液泵控制静脉滴注冬眠肌松合剂(NS500ml+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哌替啶100mg),冬眠合剂用量和滴速根据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肌张力等进行调节。
肛温均在8h内降至33℃~35.5℃研究表明此低温区间对脑出血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本组亚低温治疗时间为1~7d。
对6分以上非手术治疗者维持48~72h,4~5分病情危重者维持3~7d。
采用控制性复温方法逐渐减少冬眠药物剂量,调整冰毯的温度,平均每4h复温1℃。
在12~16h之后将患者肛温缓慢恢复至36.5℃~37.5℃左右,在24h内停用冬眠肌松合剂。
(2)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监测项目与亚低温组相同。
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等方法将患者肛温控制在36.5℃~38.5℃。
1.3疗效评定2组患者均于3个月后根据GLS评估法判定疗效。
结果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文献浅析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文献浅析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高血压病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出血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同时,高血压脑出血还容易引发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将从护理角度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进行浅析。
首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常出现颅内高压和脑水肿。
脑出血造成的血液积聚在颅内会增加颅内压力,进一步损害脑组织结构和功能。
脑水肿是由于血肿的存在,脑组织受到挤压,导致细胞通道的关闭,细胞内液体无法正常流动。
针对这两个并发症,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大小、肌张力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辅助通气、降低颅内压等,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其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易发生脑积水。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和脑膜下间隙内积聚,导致脑室扩张和颅内压升高。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等,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脑积水的迹象。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脑积水患者,护士还需要进行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和安全。
第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也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由于血管壁的痉挛和狭窄,导致局部脑血供不足。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加重、意识障碍等,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脉搏。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脑血管痉挛患者,护士还需要进行防护和药物治疗,如维持患者平卧位、予以钙拮抗剂等。
最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体温,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道感染。
此外,护士还应该积极进行患者的体位转换、口腔护理和气道清理,以预防并处理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应该包括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的观察和处理、脑积水的护理、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和处理,以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高血压论文脑出血论文:注重血压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血压论文脑出血论文:注重血压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血压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入院时血压>180/110mmhg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进行了降压药、脱水药和严格的血压管理。
结果对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血压干预使患者的血压降至160-180/90-100mmhg,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及血压护理干预对控制血肿扩大有益,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链词】血压管理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情况下,发生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早期最高血压可达200/100mmhg(1mmhg=0.133 kpa),年发病率在我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1]。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出血的病死率最高达30-40%[1],与缺血的的卒中相比脑出血更为凶险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
血肿扩大和血肿周围周围水肿形成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学过程,因此脑出血血压管理和降压药的治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严格进行有效的血压管理在临床上获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008年—2010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入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入院时血压均>180/100mmhg,平均血压>130mmhg 符合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改制定制定的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核查证实。
纳入标准:(1)年龄>40岁,(2)入院时血压至少高于>180/100mmhg或有明显高血压病史,(3)在观察病程中给予内科保守诊疗,(4)血压记录完整。
其中男55例,女37例平均年龄(64.8±11.8)岁,其中基底节出血57例,丘脑出血21例,小脑出血2例,脑叶出血12例,血肿破入脑室29例。
2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2.1 做好血压管理有助于提高降压疗效密切观察血压遵医嘱严格给药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如:用降压药(卡托普利、尼福达等)服用后血压是否降下来,患者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用降压药时严格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每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并记录,降血压控制在160-180/90-100mmhg,防止或避免血压不降或骤降,告知患者收缩压升高血肿扩大比例亦随之升高,舒张压控制不良时颅内小动脉压增高,动脉壁易受损伤加重脑水肿,告知患者不得停服或加服降压药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同时告知患者规律的服用降压药是预防脑出血发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不同治疗方法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不同治疗方法分析发表时间:2012-12-06T11:41:37.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孙冰[导读] 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效果。
孙冰(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71002)【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组(A组),开颅手术组(B组)和微创手术组(C组)。
比较不同方法的死亡率、预后。
结果①A组死亡率、预后均差(P <0.05);②B组死亡率、预后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于张力性血肿应尽早选择手术治疗,微创及开颅手术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开颅微创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致死、致残率较高,随着目前诊疗水平的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临床上有一少部分高血压性脑出血会发展为张力性血肿,因其会使临床症状加重,且治疗效果差,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现将我院于2001年-2010年收治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病人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2000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病人共35例。
其中男22例, 女13例, 年龄43-81岁, 平均62±12.4岁。
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标准是[1]:(1)原发性脑出血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部位多在基底节区。
(2)出血量<30ml。
(3)经脱水治疗后高颅压症状缓解,而在吸收期高颅压症状又重新出现,呈渐进性加重,再行脱水治疗症状不再缓解。
(4)复查头颅CT见原血肿高密度影明显缩小,血肿密度低且边缘模糊,在缩小的高密度影周围出现大范围的混杂密度影,占位效应明显。
(5)增强CT显示血肿周围出现环状强化影,范围大于原血肿范围。
或者头部MRI检查显示血肿周边有环状高信号,中心可见等信号或略高信号的未吸收血凝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81-01
一般来说,单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脑内血肿,从第2周开始,从外向内逐渐溶解,吸收,血肿体积随之缩小。
但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血肿,不但血肿体积不缩小,反而逐渐扩大,血肿的张力也随之增大。
在ct片上显示与脑组织密度相似,血肿周围脑组织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把这种血肿称之为张力性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标准是:(1)原发性脑出血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2)出血量多<30ml,占位效应轻,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3)经脱水治疗,高颅压症状缓解,而在吸收期高颅压症状又重新出现,呈渐进性加重,再行脱水治疗,症状不再缓解;
(4)复查头部ct,见原血肿的高密度影明显缩小,密度降低,边缘模糊,其周围出现新低密度、等密度的血肿影,或为大范围的混杂密度血肿影。
因血肿体积明显增大,占位效应亦明显增重。
增强扫描,血肿周围有环状强化影,环影明显大于原血肿范围。
张力性血肿应与包膜化的脑内血肿和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相鉴别。
包膜化的脑内血肿实际也是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张力性血肿与慢性扩展性脑血肿在临床经过和ct表现上有极为相似之处,两者的区别是后者多为青少年,出血部位多在皮层下,出血原因系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所致。
因此,两者发病机制很可能相同或
相似,为不同病因的同一类疾病。
若就诊较晚,张力性血肿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改变,还应与脑肿瘤和脑脓肿相鉴别,详细了解病史是鉴别的关键。
张力性血肿形成了类包膜样结构,限制了液化血肿的吸收,又使血肿腔内形成胶体渗透性高压,使周围脑组织中的液体成分进入血肿腔内,至其逐渐增大。
而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是由于血肿包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管壁脆弱,可以反复出血或渗血,使得血肿逐渐增大,包膜增厚。
然而,血肿的包膜在血肿正常溶解吸收过程中自然形成和存在,它本应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其形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清。
张力性血肿的脱水治疗几乎无效,故不适合内科治疗,一经确诊,即应尽早手术。
单纯去骨瓣减压术是基于把低密度血肿误认为水肿的错误基础上的不适宜术式,如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效果均较满意。
如延误诊断,常可导致死亡或影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