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女人 文学评论
闻香识女人 文学评论
我来说《闻香识女人》一说在前头在这篇评论里,我只是用简单的文艺理论、哲学观点谈谈对《闻香识女人》这部影片的理解,仅仅为我个人的主观理解,如果与诸君理解有所差异,觉得不妨事,因为对于事物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在相对的条件下存在,对与错是相对的,丑与美也是相对的,对于事物的理解,要尊重别人的观点,但也坚持自己的见解,对于事物要有怀疑的态度,认识世界才有突破。
话回主题说《闻香识女人》。
我们从课本中学到,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文艺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苏联学者们提出的,它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审美性质。
所以,这样一来,我的理解是来谈论审美意识形态要从两个部分切入。
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也是研究美学的一种方法,再者,审美意识形态表现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的因子,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且较浅的谈论下该片与社会现实基础的关系和社会功用。
二是从审美性质来讨论,应用一些课本知识和我的观点,较浅的谈论一下《闻香识女人》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二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把文艺比作一种生物,文艺作品是种族、社会氛围、时机三种因素造就的,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清造就《闻香识女人》的这三种因素。
弗兰克和查理士是美利坚民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弗兰克的孤傲、刚愎自用和那份英雄主义,反观查理是内敛、羞涩的学生形象,两种性格交织在一起,展开故事。
他们生活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弗兰克之前是中校享受过无数荣誉,然后眼盲后,他感觉被这个社会抛弃了,显得那么孤僻,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代表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一些被时代抛弃即将老去的人们。
再来看查理,作为博德学院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无数憧憬,但是他贫穷,在学校里遇到不公,因为家里没有势力,生怕因戏弄老师而被开除。
《闻香识女人》怀旧故事中的遗憾与温情
《闻香识女人》怀旧故事中的遗憾与温情电影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
而《闻香识女人》这部经典之作,更是让人们陷入了怀旧的情感中。
影片中的遗憾与温情,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首先,影片中的遗憾让人唏嘘不已。
故事围绕着一位失去嗅觉的男主角展开,他通过嗅觉来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爱情。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让他失去了这一宝贵的感官。
这种遗憾让人深感无奈,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有时命运会以一种无情的方式打破我们的希望。
这种遗憾让人触动,也让人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然而,正是因为遗憾的存在,影片中的温情才显得格外珍贵。
男主角通过嗅觉来追寻女主角的身影,虽然无法亲身体验到香味的美妙,但他却通过其他感官来感受到了爱情的存在。
在他的眼中,女主角是如此美丽动人,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这种温情让人感到心动,也让人相信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即使在遗憾的阴影下,爱情仍然能够在心灵深处绽放,给人以温暖和勇气。
除了遗憾和温情,影片中的怀旧情怀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纽约,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氛围都被精心还原。
电影中的服装、道具和音乐都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的街头巷尾。
怀旧情怀让人怀念过去的岁月,也让人对现在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能够停下脚步,感受生活的美好?影片通过怀旧情怀,提醒了我们珍惜当下,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总的来说,《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情感描绘,给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
影片中的遗憾与温情让人思考人生的无常和珍贵,怀旧情怀则让人对当下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迪。
或许,每个人在观影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但无论如何,《闻香识女人》都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的电影。
它通过遗憾与温情,怀旧情怀等元素,给予观众以深度和内涵。
迟暮的英雄-《闻香识女人》
迟暮的英雄——简评《闻香识美人》在美国电影中,以英雄为主角的影片占了极大一部分比例。
《闻香识美人》也可算作其中之一,但是它却与一般讲述英雄的片子有着近乎是本质上的差别。
究其原因,只因为片中的英雄已经迟暮。
迟暮的英雄,身上的荣耀已经成为过去时,在无形中为人物增添了一抹悲剧色彩的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设置了悬念。
弗兰克中校作为这部影片的灵魂人物,在他的身上导演赋予了太多的深意。
在此仅以我个人观点,为弗兰克中校此人做一个简单的评析。
影片主要讲述了弗兰克中校在因一次意外眼盲后想要自杀,却因一个男生的劝慰与鼓励而重获新生的故事。
导演采用了两套故事主线一主一副同时发展的方式,为故事的叙述与承接作了极好的铺垫。
声音是影片的亮点之一,将弗兰克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丰满。
台词作为展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方式,在本片中被使用得恰到好处。
片中当查理走过房子的走廊将要见到弗兰克时,观众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但语言却粗俗异常。
从听觉上使观众首先对人物产生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而后类似的手法导演又重复使用了两次,更加加深了观众心目中人物的形象,从而为之后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合理的解释。
导演也同时通过其他人物口中的弗兰克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查理初次去见弗兰克的路上,弗兰克的侄女嘱咐他说:“别叫他长官,他不喜欢别人这么叫他…….别问太多,他站不起来时别去扶他。
”仅依靠这一句话便为观众勾勒出一个自尊心极强、固执、要面子、不愿接受自己成为弱者事实的盲眼中校形象。
之后,在感恩节的晚宴上,弗兰克的大哥威利的儿子对于弗兰克之前行为的一大段近乎于控诉的带有极度嘲讽意味的台词,则向观众描述了发生在故事之前的故事,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前提,同时也加深了弗兰克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
而独白作为台词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影片中被多次使用,在加深了弗兰克这个人物本身的悲剧意味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他极其矛盾的心理。
他说“我是个坏人”但他又马上接着说“我也不坏”。
闻香识女人英文观后感
闻香识女人英文观后感简介《闻香识女人》(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是由德国作家帕特里克·波兰尼克(Patrick Süskind)创作的一部小说,于1985年首次出版。
该小说描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闻香识别女性的气味,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完美香水的故事。
被誉为现代文学中一部杰作,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还探讨了社会道德和个人自由的问题。
故事梗概小说的主人公让·贝纶(Jean-Baptiste Grenouille)是一个在18世纪法国贫民窟出生的男孩。
他具有卓越的嗅觉,并以闻香识别香气特点而闻名。
贝纶追求完美的气味,认为唯有拥有完美的气味才能获得生命的力量和真正的爱。
贝纶经历了一系列冒险,从香水商人贾希尔那里学习了制作香水的技艺。
但他对普通的香水不满意,他追求的是更加纯粹和完美的香气。
为了达到目标,他开始谋划绑架并杀害年轻的处女来收集她们的香气。
贝纶成功地杀害了多个女孩并提取了他们的香气,最终创造了一款无与伦比的香水。
但他渐渐陷入了疯狂,并最终被抓获和判处死刑。
在他被处决的那一刻,他用自己的香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崇拜。
主题与意义《闻香识女人》探讨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贝纶在创造完美香水的过程中,对香气的追求实际上是对美和真正的爱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拥有完美的气味,才能真正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心灵上的联系。
这暗示着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对完美和美的追求,无论是外貌、气味还是其他方面。
此外,小说还探讨了社会道德和个人自由的问题。
贝纶的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但他的追求却源于内心对自由和个人欲望的渴望。
他将自己的欲望置于社会准则之上,忽视了伦理和道德的规范。
这使读者反思道德和社会准则对人类行为的限制和影响。
人物塑造小说中的主人公贝纶是个独特而复杂的角色。
他从小生活在贫民窟中,没有得到爱与温暖,缺乏人性的教育。
这使他发展出了特殊的嗅觉,以此来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浅析影片《闻香识女人》的经典魅力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浅析影片《闻香识女人》的经典魅力董睿 辽宁大学摘 要:《闻香识女人》是1992年公映的美国电影,外文名Scent of a Woman.由阿尔•帕西诺、克里斯•奥唐纳等主演。
电影叙述了一名贝德学院的学生,为一位脾气暴躁的眼盲退休军官担任助手期间的故事。
该电影翻拍于1974年迪诺•莱希的片子《女人香》,而本次的版本除阿尔•帕西诺取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外,还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三项奥斯卡提名。
影片《闻香识女人》具有浓厚的艺术价值和赏析价值,不仅展示了两位男主人公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父子”之情,更是从人文层面上向我们展现了人的良知,人的灵魂的完整性,在每一帧画面中,每一句台词中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艺术气息和经典魅力。
关键词:《闻香识女人》;救赎;经典;良知;灵魂的完整性作者简介:董睿,辽宁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148-02年轻的学生查理(克里斯•奥唐纳饰)无意间亲眼看到几个学生准备奚弄校长的过程,校长让他说出恶作剧的主使,否则将对查理进行惩处。
查理带着烦扰来到退伍军人史法兰中校(阿尔•帕西诺饰)家中做周末做兼职。
中校曾经是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的幕僚,经历过战争和许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眼被炸瞎。
失明的日子使得弗兰克中校对嗅觉和听觉非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辨别其发色、身高乃至眼睛的颜色。
其实这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每天在家里无所事事,已经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他计划用最后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妙的生活。
他带着查理出行、吃美食、飙车、跳探戈、住豪华酒店,然后想就此结束自己。
查理极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杀行为,从此他们之间萌发如父子般的感情。
使弗兰克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影片最后弗兰克在贝德学院礼堂激情澎湃的讲演,挽救了查理的前途,嘲讽了学校的伪善。
闻香识女人 书籍简介
闻香识女人书籍简介
《闻香识女人》是一本由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苏斯金创作的经典小说。
这部小说于1984年首次出版,随即引起了广泛的阅读和讨论。
故事以主人公让-巴蒂斯特·格里诺与他的故事展开。
格里诺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嗅觉天才,他能通过闻香辨别出任何香水的成分和配方。
他的敏锐嗅觉让他成为了一个香水调配师,受到了业内的赞誉。
然而,格里诺追求完美的味觉体验导致了他与人性和爱情的碰撞。
他遇见了劳拉,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女人。
这个遇见让格里诺被她深深吸引,并开始追求她的香味。
然而,在追寻劳拉的过程中,格里诺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涉及到香水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闻香识女人》揭示了人性、欲望和狂热的复杂性。
苏斯金通过描述主人公对香味的迷恋,探索了人们对于感官体验和个人吸引力的力量。
小说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精确的描写而闻名,充满了悬疑和情感冲突。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嗅觉和香水的故事,它也探索了关于人类欲望和寻求自我认同的深层次问题。
《闻香识女人》被誉为近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和评论家的赞赏。
如果你对于人性、爱情和欲望的探索感兴趣,那么《闻香识女人》将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小说。
它将带领你深入思考香水的魅力,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无论你是否对香水有兴趣,这本小说都能带给你一个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闻香识女人 书籍简介
闻香识女人书籍简介
摘要:
1.书籍简介
2.作者简介
3.内容概述
4.主题思想
5.读者评价
正文:
《闻香识女人》是一本由意大利作家卢卡·克劳迪奥·德·阿米奇斯创作的小说。
该书讲述了一个盲人退伍军人与一名高中生之间的感人故事,以及他们之间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卢卡·克劳迪奥·德·阿米奇斯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和导演,他的作品以情感丰富、描写细腻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等。
《闻香识女人》的内容概述主要围绕着一名盲人退伍军人与一名高中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展开。
书中的主人公弗兰克是一个盲人退伍军人,他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眼,但他却通过闻香识人的方式,发现了一名高中生的天赋,并在他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该书的主题思想是,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并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的人生价值。
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动了他们。
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
首先,电影中展现的情感深度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通过嗅觉来寻找真爱的旅程。
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引发了观众对于爱情的思考和感受。
电影中的主人公让我深入思考了爱情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感官来感知和理解它。
这种情感的探索让我对于自己的感情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电影的视觉呈现令人叹为观止。
导演通过精美的摄影和布景设计,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世界。
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细节和美感,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特别是在描述香水制作过程的镜头中,观众可以感受到香气的弥漫和色彩的绚丽,这种视觉盛宴让我陶醉其中。
最后,电影的音乐也是其亮点之一。
配乐巧妙地融入了故事情节,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音乐的选择与电影的主题相得益彰,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到情节中。
尤其是电影中经典的主题曲《Scent of a Woman》,每当这首曲子响起,我都会被它的旋律所打动,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
总的来说,电影《闻香识女人》通过情感、视觉和音乐等方面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它让我思考和感受到爱情的力量,欣赏到美丽的画面和音乐。
这部电影是一次完美的感官盛宴,值得每个人去体验和品味。
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是一部让人心驰神往的电影,它不仅在情感上
打动了观众,更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影片
中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动人。
主人公通过对香味的敏感,勾勒出了
一段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其次,影片的音乐和画面也极具震撼力,配乐的优美和画面的唯美
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与主人公一同感受爱情的酸甜苦辣。
最后,影
片中对香味的描绘也让人印象深刻,通过香味的传递,观众可以更
加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起伏,以及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
总
的来说,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视听上的享受,更让人在情感上产生
共鸣,让人不禁陷入对爱情和生活的深思之中。
闻香识女人 书籍简介
闻香识女人书籍简介
摘要:
1.书籍基本信息
2.书籍主题
3.作者简介
4.内容概述
5.读者评价
正文:
《闻香识女人》是一本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乔治·阿罗。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位失明的退伍军人与一名高中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该书的主题是勇敢面对生活,坚持自己的信念。
书中的主人公,退伍军人弗兰克,在战争中失去了双眼,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生活。
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去面对。
作者乔治·阿罗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深受读者喜爱。
《闻香识女人》的内容概述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弗兰克与高中生查理的感人故事展开。
弗兰克在失去了双眼后,通过闻香来识别周围的世界。
他的这种特殊能力,让他在与查理的相处中,逐渐成为了查理的人生导师。
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
他们认为,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弗兰克的形象,让他们看到了
生活中的英雄,也让他们明白了,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
总的来说,《闻香识女人》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闻香识女人》永恒的爱与遗憾之旅
《闻香识女人》永恒的爱与遗憾之旅电影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
而《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则是一次关于爱与遗憾之旅。
它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永恒的世界。
影片以主人公让·贝尔蒙多(Jean-Baptiste Grenouille)的故事为线索展开。
让·贝尔蒙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他拥有超人般的嗅觉,能够闻到世间万物的气味。
然而,他内心却缺乏爱的渴望。
在他的追寻中,他遇到了一个名叫劳拉(Laura)的女人,她的气味让他着迷。
为了拥有她的气味,让·贝尔蒙多展开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动。
电影以浓烈的气味为线索,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世界。
通过对气味的描述和呈现,观众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导演汤姆·提克威尔(Tom Tykwer)运用了精致的摄影和音效,将气味的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
在电影中,气味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刺激,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它让人们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
而让·贝尔蒙多这个角色的刻画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他是一个孤独而又渴望爱的人,他对气味的追求实际上是对爱的追求。
他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在劳拉的气味上,试图通过拥有她的气味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然而,他最终发现,爱是无法被占有的,它只能是一种自由的存在。
这种对爱的理解,让观众对于爱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闻香识女人》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它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冷漠。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让·贝尔蒙多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以及社会对于他的冷漠和无情。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让观众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对于他人的态度。
同时,电影还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描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独特的时代背景。
影片的布景和服装设计都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让观众仿佛穿越到了18世纪的法国。
闻香识女人的观后感
闻香识女人的观后感一直以来,闻香识女人这个词语都代表着一种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而对于我来说,香水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情感和记忆的催化剂。
在我每次闻到香水的时候,都会联想到某个特定的女人,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回忆和情感。
香水可以说是一种女人的标志,它代表着她的个性和品位。
就像一位知名的作家说过的那样:“香气是心灵的一面镜子”。
每个女人所喜欢的香水都能够反映出她的性格和气质。
有的女人喜欢淡雅清新的花香,代表着她温柔而婉约;有的女人喜欢浓郁热烈的木香,代表着她坚韧而豪放。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我第一次闻到了一种淡雅清新的花香。
那是一位陌生女性身上的香水,让我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存在。
我没有直接去问她使用的是什么香水,而是静静地观察着她,试图通过她的举止和言谈来揣摩她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渐渐地,我发现她紧张而谨慎的态度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人。
后来,当我了解到她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时,我恍然大悟,香水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对于美与艺术的追求。
有时候,从一个女人的香水中,可以看到她曾走过的路。
一种香水所散发出的味道总会唤起我对于过去的记忆。
有一次,在一个艺术展览中,我突然闻到一种散发出浓郁果香的香水,瞬间将我带回到了童年。
那是我曾经的朋友在学校里总是使用的香水,每次闻到这种味道,我都会想起当时我们一起玩耍、分享秘密的日子。
这种香水让我感觉温暖而亲切,仿佛重新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而有的女人则选择具有独特香调的香水,她们希望通过香味来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一次晚宴上,我偶然闻到一种散发出浓郁草本香气的香水,这种味道强烈而具有冲击力,正符合了那位女士自信而独立的形象。
她的举止言谈坚定而果敢,从她身上散发出的自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女人总是挑战常规,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
每个女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水故事,与每一瓶香水都有一段独特的情感联系。
正因为如此,每次我在某个场合闻到熟悉的香水味,我总会立刻想起那个曾经的女人,她的容颜、她的微笑、她的一举一动都仿佛活在我眼前。
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首先,电影通过主人公让·巴蒂斯特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男人对女人的迷恋和痴迷。
巴蒂斯特是一个有着卓越嗅觉的年轻男子,他通过嗅闻女人的香味来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
这个概念非常引人入胜,让观众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方式有了新的思考。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非常出色。
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巴蒂斯特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又令人着迷的人物形象。
他的嗅觉天赋和对女性的痴迷使他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
同时,安娜·玛格丽特饰演的劳拉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神秘和复杂性使得观众对她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电影的剧情也非常引人入胜。
巴蒂斯特通过嗅觉追寻劳拉的香味,最终揭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阴谋。
这种紧张的情节发展让观众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
同时,电影还通过对巴黎的描绘和巴蒂斯特与劳拉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对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此外,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非常出色。
摄影师斯万·尼姆克鲁特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感的巴黎。
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美感。
而音乐家乔尔·格雷特为电影创作的音乐更是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奇妙的感官体验。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让观众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情感和人物内心的理解。
总的来说,《闻香识女人》是一部充满感性和深度的电影。
它通过独特的故事和角色,引发观众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同时,出色的剧情、摄影和音乐也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了强烈的感官和情感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艺术品。
闻香识女人读后感
闻香识女人读后感《闻香识女人》是一部以香水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男人通过嗅觉来认识女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电影,更是一部关于嗅觉、记忆和情感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香水不仅仅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达。
通过香水,男主人公让我们看到了嗅觉的力量,以及嗅觉对于人类情感和记忆的影响。
电影中的男主人公让人印象深刻,他对于香水的独特嗅觉和对于女人的独特感知能力让人感到惊讶。
他通过嗅觉来认识女人,能够通过香水的味道来感知女人的情感和性格。
这种对于嗅觉的敏感和对于香水的独特理解让他在香水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让他在感情生活中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但是,这种对于嗅觉的过度依赖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孤僻和冷漠,无法真正地和别人建立起情感联系。
这让人不禁思考,嗅觉对于我们的情感和记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她对于香水的独特理解和对于味道的敏感让她成为了男主人公的挚爱。
她用香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性格,通过香水来吸引和感动男主人公。
她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香水的另一面,它不仅仅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达。
女主人公用香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性格,通过香水来吸引和感动男主人公。
她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香水的另一面,它不仅仅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达。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嗅觉对于人类情感和记忆的影响。
我们的嗅觉器官直接与大脑连接,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记忆。
香水的味道可以让我们回忆起过去的记忆和情感,它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记忆。
这种对于嗅觉的敏感和对于香水的独特理解让他在香水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让他在感情生活中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但是,这种对于嗅觉的过度依赖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孤僻和冷漠,无法真正地和别人建立起情感联系。
这让人不禁思考,嗅觉对于我们的情感和记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嗅觉对于人类情感和记忆的影响。
闻香识女人文学评论
闻香识女人文学评论第一篇:闻香识女人文学评论我来说《闻香识女人》一说在前头在这篇评论里,我只是用简单的文艺理论、哲学观点谈谈对《闻香识女人》这部影片的理解,仅仅为我个人的主观理解,如果与诸君理解有所差异,觉得不妨事,因为对于事物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在相对的条件下存在,对与错是相对的,丑与美也是相对的,对于事物的理解,要尊重别人的观点,但也坚持自己的见解,对于事物要有怀疑的态度,认识世界才有突破。
话回主题说《闻香识女人》。
我们从课本中学到,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文艺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苏联学者们提出的,它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审美性质。
所以,这样一来,我的理解是来谈论审美意识形态要从两个部分切入。
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也是研究美学的一种方法,再者,审美意识形态表现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的因子,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且较浅的谈论下该片与社会现实基础的关系和社会功用。
二是从审美性质来讨论,应用一些课本知识和我的观点,较浅的谈论一下《闻香识女人》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二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把文艺比作一种生物,文艺作品是种族、社会氛围、时机三种因素造就的,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清造就《闻香识女人》的这三种因素。
弗兰克和查理士是美利坚民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弗兰克的孤傲、刚愎自用和那份英雄主义,反观查理是内敛、羞涩的学生形象,两种性格交织在一起,展开故事。
他们生活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弗兰克之前是中校享受过无数荣誉,然后眼盲后,他感觉被这个社会抛弃了,显得那么孤僻,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代表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一些被时代抛弃即将老去的人们。
再来看查理,作为博德学院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无数憧憬,但是他贫穷,在学校里遇到不公,因为家里没有势力,生怕因戏弄老师而被开除。
《闻香识女人》——通往天堂的窄门
一、黑暗和蜜蜂******瞎眼的金丝雀***大多数为生存忙碌的人是不相信奇迹的。
那是只存在于书本或者遥远梦想中的奇葩,当年天真的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便不再做梦。
如果人们看不见奇迹,他们便不再留有梦想。
就像瞎了眼睛的金丝雀便不再歌唱一样。
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剧本的改编弱化了弗兰克•史雷德中校的缺点、压抑和阴暗的一面,他虽然险些败给生活,却仍旧是一个勇敢的斗士。
他对女人的喜爱与对气味超越常人的判断力让他更像个魔术师,创造奇迹的人。
他对世界的仇视与热爱同在。
而他的原型,意大利作家乔瓦尼•阿尔皮诺笔下的上尉法乌斯托,更加真实、平凡。
他没有对气味的敏锐,整天躲在一副厚重的墨镜下,最大的兴趣是用恶毒的方式让自己高兴。
他用尖刻的语言让身边人的痛苦昭然若揭。
这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暴风雨比阳光更好,因为阳光只能制造寂静和安宁的假象,而暴雨让你知道身在何处。
跟着法乌斯托游历罗马和那波利的大学生是典型的迷失的年轻人。
他不喝酒,不玩女人,从没有任何想法,也从不作什么决定。
他反而更像在黑暗中摸索踌躇不前的盲人。
他像大多数人那样,对生活从不做过多思考,逆来顺受地忍受着痛苦,却不知道如何摆脱。
九年前军事演习的一次意外让法乌斯托失去了视力和一只手。
这让他的负伤没有任何英雄主义色彩,也谈不上什么荣誉奖章。
仿佛刚刚还走在阳光普照的大街上,下一秒却突然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
不过,他仍旧不同于普通的盲人,不同于和他处境相似的温琴佐中尉(他们是战友,温琴佐中尉也双目失明),因为他像“一张底片上的影像,突出于世间万物之外,以讥讽世间万物,使它们更显平庸,更显遥远”。
防御外壳下,他心中的世界不断被摧毁着,剩下了断壁残垣。
不过,他仍旧向世间万物开炮。
不管你喜欢他与否,都得承认他让人心生畏惧。
法乌斯托凶狠、刻薄的诅咒常常让人咬牙切齿,觉得他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
对此,他自有一套观点来回击——奇迹是伴随着魔鬼的。
世界正因为惧怕魔鬼,才分好坏、善恶,奇迹是因为苦难而存在的。
闻香识女人读后感
闻香识女人读后感《闻香识女人》是一部由美国作家汤姆·希根斯执笔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备受读者喜爱。
这部小说以香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充满悬疑和情感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的闻香辨人,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引发了读者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杰奎琳的女性,她是一位香水调配师,擅长通过气味来辨别人的情感和性格。
杰奎琳对于香水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她相信每一种香味都能够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然而,在她调配香水的过程中,却意外地卷入了一场阴谋和谋杀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挣扎,还要解开一个个谜团,最终找到真相。
小说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吸引了无数读者。
作者通过对杰奎琳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柔情,以及对于爱情和生活的执着。
杰奎琳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展现了女性的聪明和勇敢,也让人感受到了她内心的脆弱和孤独。
这种复杂的性格和情感让读者对她产生了共鸣,也引发了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
除了主人公的形象,小说中对于香水的描写也是一大亮点。
作者通过对不同香味的描述,展现了香水的神奇和魅力,也让读者对于香水的奥秘产生了好奇。
在小说中,香水不仅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记忆的载体。
它能够唤起人们的回忆和情感,也能够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香水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让人对女性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尊重。
在阅读《闻香识女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所吸引。
作者通过对女性的刻画,展现了她们的坚强和柔情,也让人对女性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同时,小说中对香水的描写也让我对这种神秘的气味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兴趣。
通过这部小说,我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也对女性和香水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闻香识女人》是一部充满魅力和情感的小说,它通过对女性和香水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拆书-世界因你而在——《闻香识女人》观后感
世界因你而在——《闻香识女人》观后感文/明媚月光有些人活着像死了一样,随波逐流,无声无息;有些人长着眼睛却像瞎了一样,不辨事非,没有底线。
——作者按他是个退伍的老兵,立过战功,出过风头,现在瞎了眼。
他的世界是黑的,心在这个黑的世界里日趋消沉。
整日关在家里,不愿外出,不想见人。
儿女对他日渐暴戾的脾气,无能为力,他拒绝别人的任何帮助,哪怕只是搀扶,都会让他暴跳如雷。
因为他尖锐的心里很清楚,别人把他当成废物,当作累赘,他这颗骄傲的心,怎么能接受?这只让他绝望,他不想看到自己的生命变得虚弱而无意义。
如果没有碰到这个出国深造勤工俭学的高中生-查理,他在剩余剩下的漆黑的日子里或许会一直这样矛盾、消沉,又或许生命早就结束了。
是的,痛苦的日子他早已厌倦,所以终点他一急著在终点到来之前,做点有意义的想法。
他只是不想放有遗憾,中都记忆中才那些来自亲人的最深的伤疤,偶而地在午夜梦回的时候,隐隐作痛。
现在他一厢情愿地以为到了弥补的时候。
他几乎取悦地放下高傲与随性,和每一个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笑脸相迎,可是超额回报他的不快只有鄙夷与不快,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他分明能感受到忧心挥之不去的冷漠与尴尬。
在他们一起,他若无其事地开着并不好笑的玩笑,其实心里的心碎像瘟疫内心深处一样,一点点蔓延。
直到他忍无可忍,大打出手。
他的那点可怜的希望终于烧尽。
他从未想过,当所有的亲人与朋友嫌弃他的时候,还有谁能让他对这个世界抱有最后温情。
可是上帝在停住一扇门的时候,总为温柔地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在他以为没有退路的时候,认识了查理,不知冥冥之中是他选中了查理,还是查理选上了他。
俩个完全没交集的人,却最终成了彼此的太妃。
这个素不相识的查理,只是临时请来的护工,按约定只陪他一周。
可是他知道一周已经足够了结人生了。
他买了俩人去纽约的机票,而给自己的是单程票。
纽约将是他灵魂的终点站。
他一心以为,纸醉金迷之后在那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以了无遗憾。
可是在纽约,计划始终不能如愿或进行,查理的关心无微不至,实际上细心的查理能样貌感受到他不羁的外表下以,悲观厌世的内心。
《闻香识女人》真谛——艺术和美,让生活不破碎
《闻香识女人》真谛——艺术和美,让生活不破碎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演员阿尔.帕西诺,曾经七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最终也是凭借这部影片,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金像奖。
编剧博·古德曼,从一个非常空洞的委托案写起,却写出了自己毕生的代表作。
正是通过这个作品,他获得了最佳编剧大奖。
《闻香识女人》这部经典之作,时隔多年,仍然散发着无穷魅力。
阿尔.帕西诺,曾在《教父》中饰演“迈克尔.柯里昂”,凭借这个角色,他一举成名。
在之后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又连续为观众带来很多优秀作品。
这期间,他七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但是一次也没有得奖。
甚至,帕西诺都被提名到害怕了。
他曾经在访谈中抱怨,被提名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一旦没得到奖项,大家便都来慰问你、鼓励你,感觉好像很失败似的。
所以,他后来都不敢亲临颁奖现场。
而《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终于让阿尔·帕西诺拿到了小金人。
▲《教父》剧照当《闻香识女人》找上门时,面对退役的盲眼中校这个角色,他原本并没有什么奢望,甚至一开始还辞演。
后来,经纪人好说歹说,他才勉强答应下来。
确实,在筹拍阶段,这部电影并不起眼。
因为,导演布莱斯特,比较擅长的是诙谐动作片,例如《比佛利山超级警探》、《午夜狂奔》。
所以,他并不指望,能借助这个片子获奖。
但就是这部不起眼的《闻香识女人》,最终让帕西诺实现了愿望,拿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金像奖。
萦绕在编剧心中的基调:菲茨杰拉德的人生际遇《闻香识女人》的编剧是博·古德曼。
他在这个作品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慨等,都恰到好处地融入了剧本中。
他从一个非常空洞的委托案写起,却写出了毕生的代表作,最终获得最佳编剧奖。
▲博·古德曼《闻香识女人》的剧本原型,是一部1974年的意大利电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来说《闻香识女人》
一说在前头
在这篇评论里,我只是用简单的文艺理论、哲学观点谈谈对《闻香识女人》这部影片的理解,仅仅为我个人的主观理解,如果与诸君理解有所差异,觉得不妨事,因为对于事物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在相对的条件下存在,对与错是相对的,丑与美也是相对的,对于事物的理解,要尊重别人的观点,但也坚持自己的见解,对于事物要有怀疑的态度,认识世界才有突破。
话回主题说《闻香识女人》。
我们从课本中学到,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文艺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苏联学者们提出的,它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审美性质。
所以,这样一来,我的理解是来谈论审美意识形态要从两个部分切入。
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也是研究美学的一种方法,再者,审美意识形态表现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的因子,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且较浅的谈论下该片与社会现实基础的关系和社会功用。
二是从审美性质来讨论,应用一些课本知识和我的观点,较浅的谈论一下《闻香识女人》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二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把文艺比作一种生物,文艺作品是种族、社会氛围、时机三种因素造就的,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清造就《闻香识女
人》的这三种因素。
弗兰克和查理士是美利坚民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弗兰克的孤傲、刚愎自用和那份英雄主义,反观查理是内敛、羞涩的学生形象,两种性格交织在一起,展开故事。
他们生活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弗兰克之前是中校享受过无数荣誉,然后眼盲后,他感觉被这个社会抛弃了,显得那么孤僻,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代表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一些被时代抛弃即将老去的人们。
再来看查理,作为博德学院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无数憧憬,但是他贫穷,在学校里遇到不公,因为家里没有势力,生怕因戏弄老师而被开除。
因为社会上存在不公,这位青春无限的年轻人未来蒙上了无数阴影,代表了家族没有权贵,因社会不公平,在社会上竞争处于不公的年轻人们。
两个不同性格、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在美国社会新老人民群众交替的大背景下,偶然走在一起,他们相互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对方排忧解难,最终他们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对未来又充满期待。
这样我们知道了这部影片创造的相关因素,现在让我用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来分析一下相关故事情节。
这里必须要交代一下一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它最主要是讲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闻香识女人》存在很多社会意识。
我们知道美国社会思想上较为自由,允许一些自由思想存在,美利坚的社会意识多种多样,《闻香识女人》中也包含很多社会意识。
在查理看见弗兰克因对生活失去希望而自杀时,他没有离开弗兰克,
300美元不足以让他送出自己的性命,但是他义无反顾的抢下弗兰克的手枪阻止他自杀。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乳臭未干的查理阻止了弗兰克轻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良知。
这就是查理的价值观,他认为社会上应该存在人性的良知,应该存在这样一种社会意识去帮助别人。
当查理遇到被开除了麻烦,弗兰克为查理在会议上辩论。
在弗兰克看来学校里存在不公平,因为不公平查理要被开除,弗兰克就作为正义的化身去学校里为查理伸张正义,他认为社会应该存在正义,法律是站在正义的一边。
虽然弗兰克眼盲,但是他的心是明亮的,世界应该存在正义,没有正义,世界将没有规则可言。
无论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走向未来,还是人类站在历史的长河去发展,都应该有正义的价值观,彰显人类良知的社会意识,才能更和谐的发展。
即使社会存在不公,但是我们应该竭力维护正义。
弗兰克与查理的价值观,它们都是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缺少的社会意识,无论在的美国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都应该激发每个人的人性良知,让人民群众来创造出这种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并且由人民群众来创造出法治社会,而不是人治,让公平正义的社会意识来作用社会的存在。
文艺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不是仅仅符合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应该像柏拉图说的那样,文艺的好坏应该首先用政治标准来衡量,它应该符合全人类的标准,不是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做服务。
三说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要说审美属性我先要较浅的说什么是美学,再说什么是审美,最后再展开讨论。
美学,是一种认识论,最早是哲学的附属部门,是一种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人类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情感关系,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条件下去追求世界的真理。
一、功利与无功利
该片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的目的,创造者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
文艺作品是对客观社会的摹仿,是反应社会存在的表现。
但是在无功利的背后,还是存在某种功利。
该片讲述了一位退伍的眼盲中校弗兰克,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在感恩节之际,希望出游享受最后一次人生快乐。
就在此时,一个乳臭未干在学校惹了麻烦的查理,来陪伴弗兰克去纽约游玩。
失去双目的弗兰克却有敏锐的嗅觉,他可以闻出身边女人用的香水,感觉出她们头发的颜色。
在此期间,弗兰克想轻生,查理用他的良知劝阻了弗兰克,带他去跳探戈、开法拉利,让弗兰克又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弗兰克也为这位亲如儿子的朋友在学校会议上辩论,揭露了学校的虚伪,伸张了正义,挽回了查理的前途。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功利,作者通过创作出一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的影片,来唤醒人类正在渐渐丢失的人性良知和揭露虚伪的勇气,无论人类文明多么发展,都不能丢失人性的良知,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揭露一些伪善,伸张正义,让社会有公平可言。
同时,通过为读者展现弗兰克有敏锐嗅觉这一细节,让人们认识到,即使你的世界是黑暗的,也应该用自己的方
式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们身边的环境在不断变换,所以要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改变就是蜕变。
就算眼盲也要努力的生存,因为这个世界有你而精彩。
这就是该片的一些功利,功利的存在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现实生活和自己的人生。
二、形象和理性
弗兰克和查理两个形象,是作者塑造的两个想象,他们是虚构的、不存在的,模糊的。
但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看,两个形象也依赖理性存在。
在享受过无数荣誉之后,中校弗兰克失明了,人生有了很多落差,他心中的生活不是黑暗的,是开着法拉利搂着女人的。
理想与现实社会发生冲突,所以人格开始分裂,性情暴躁,但是以前作为军官,性格直爽,敢于揭露伪善,从弗兰克的人生背景来看,发生一系列这些情节也是合情合理。
再看查理,一个穷小子,家里没有权势,质朴纯洁,性格内敛,正是这样一些品质让他拥有人性最初的良知,他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劝阻弗兰克的轻生,会冒着被开除的危险,愚蠢的为朋友守着秘密,这样看来,乳臭未干穷小子的故事也合情合理。
三、情感与认识
文学富于情感,但也带有某些认识性。
弗兰克因为失明,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希望最后享受一次游玩快乐后自杀。
查理因为在校惹了麻烦变得忐忑不安,生活失去了节奏,每天关切事情的发展状况,又不敢从正面解决。
这两个人相遇后,先是查理带弗兰克跳探戈、开法拉利,让他重获信心和勇气。
而后,弗兰克又为查理在学校伸张正义,揭露学校的虚伪。
流露出作
者对于弗兰克因失明而生活不快乐的同情和他用敏锐的嗅觉观察周遭世界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查理不勇敢从正面解决问题的失望。
从这些流露出的情感上我们认识到,生活属于自己,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与困苦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视觉可以用嗅觉,即使连视觉和嗅觉都没了,也可以用心倾听这个世界。
即使自己没有权贵的依靠,在面对社会存在的不公与虚伪要敢于去揭露,伸张正义应该是每个人的义务,而不是委屈求全。
世界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不应该是一个国家的世界,不应该有民族主义。
世界的秩序不应该由一部分人说了算,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维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样的世界才算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仅以此影评,同看过《闻香识女人》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