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8~21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二、增长核算 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学者将导致经济增长的原因区分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为了说明经济增长 的决定因素,学者提出了如下生产方程:
Yt f Kt , Rt , Nt , At , St
其中,Yt 为一个经济的总产出。Kt 、Rt 和 Nt 分别表示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和劳动投入, At 表示该经济应用知识的储量,变量 Bt 代表基本因素,或称其为“社会文化环境”或“社 会能力”,这是经济运行所不可缺失的。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 1.基本假定和思路 (1)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 (2)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
3 / 3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4)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
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 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
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式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投资)-资本广化
3.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考 虑 技 术 进 步 的 情 况 下 , 产 出 Y 是 资 本 k 和 有 效 劳 动 AN 的 一 次 齐 次 函 数 , 即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 6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9 章 经济增长
19.1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
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gy
yt yt 1 yt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圣才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圣才出

MR
=
P 1 −
1 ed

当 ed 1 时,有 MR 0 。此时,TR 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 随销售量 Q 的增 加而增加。
当 ed 1 时,有 MR 0 。此时,TR 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厂商总收益TR 随销售量 Q 的增 加而减少。
当 ed = 1 时,有 MR = 0 。此时, TR 曲线斜率为零,表示厂商的总收益 TR 达到极大值。 以上三种情况在图 7-1 中都得到了体现。
4 / 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利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获得了利润,在长期中,它通过对生产规模的 调整,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
(2)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 = LMC = SMC 。 6.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1)价格歧视的含义 由于在垄断市场上,一个卖者面对的是无数个买者,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垄断厂商以 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称为价格歧视。由于垄断厂商具有垄断势力,它有能力以不同 的价格销售同种产品以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2)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 ①市场的消费者偏好不同,且这些不同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 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 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3)价格歧视的种类 ①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个消费者每买进一单位的产品愿意并能够支付的 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来逐个确定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从而榨取全部消费者剩余。 ②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来确定不同价格的方法,这样可以 榨取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较多地出现在社会公用事业中,其产品必须是易于度量和记录并成批出售。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圣才出品】

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

甲在两期各收入1000元,乙在第一期的收入为0,第二期收入为2100元,储蓄或者借贷的利率均为r 。

(1)如果两人在每一期都消费1000元,利率为多少?(2)如果利率上升,甲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3)如果利率上升,乙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解:(1)消费者跨期消费预算约束为:()()221111c y c y r r +=+++,其中12c c 、分别为甲乙两人在第一期、第二期的消费;12y y 、分别为甲乙两人在第一期、第二期的收入。

将12000c =、22000c =、11000y =和23100y =代入消费者跨期消费预算约束方程式解得:利率10%r =。

(2)如果利率上升,甲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以增加储蓄,增加第二期的消费,从而在利率上升后其消费状况变好。

分析如下:利率上升会使得预算约束线围绕两期收入的组合(12,y y )点顺时针旋转,变得更加陡峭,从而影响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消费决策。

如图20-1所示,随着利率的上升,预算约束线由AB 顺时针旋转为A B '',最优消费组合由0E 移动到1E 点,即第一期消费减少,第二期消费增加。

根据显示偏好原理,可以判断出该消费者的消费状况变好,因为利率上升以后该消费者的新的均衡点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2I 上。

图20-1 利率上升对甲消费者的影响(3)如果利率上升,乙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第二期的消费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根据替代效应,利率上升,使得第二期消费相对于第一期消费变得更便宜,故消费者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而增加第二期的消费。

同时,由于乙所有的收入都在第二期,利率的上升增加了乙的借贷成本,因此,相当于减少了乙的收入。

根据收入效应,又减少了第二期的消费。

因此,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乙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第二期的消费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

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

5,Q e=22.5。

如图2—3所示.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 =20时,有P d=P s=P e=6。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生产电
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
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
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这份资料是2年前上过人大专业课考研辅导班的一个朋友的笔记。历经千心万苦才整理出电子版来,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希望好好利用一下这些资料!更希望版主别删掉!!!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需求曲线的特例
(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
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
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
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高鸿业教授编写的一本经济学教材,该教材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档为该教材的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共计1200字。

第一章供需和市场机制1.1 供给和需求1.1.1 习题1.解答: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备注:在这道习题中,要求解答供给和需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2.解答: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增加,一部分买方愿意放弃购买;价格下降时,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减少,买方的购买欲望增加。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需求曲线的负斜率,以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3.解答: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出售商品或劳务的利润增加,卖方愿意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利润减少,卖方愿意减少供给。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供给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供给曲线的正斜率,以及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1.1.2 答案1.答案: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3.1 复习笔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社会产出水平究竟由社会总需求还是由社会总供给能力决定,这实际上是从凯恩斯开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学的分水岭。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编者注:建议读者结合大萧条的背景来理解凯恩斯学说的理论体系),凯恩斯在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生产和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的理论。

1.短期分析假设前提(1)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生产能力的闲置包括两层含义:①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失业;②厂房、机器等资本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开工率不足。

(2)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价格机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机制,即存在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在劳动力市场,即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会下降;②在产品市场,即使存在生产过剩,物价也不会下降。

(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

反映在图表上,体现为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

其经济含义为:由于存在资源闲置,在固定的价格水平下,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4)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总需求分析)在短期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这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产量由总需求决定,是就非充分就业状态而言的,而非充分就业是一种通常的状态。

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在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暂时不考虑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在后面的章节会引入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

c、i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17.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都已经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特指劳动就业。

由于劳动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难以衡量,故通常用充分就业来表示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况,即在经济学分析中,“充分就业”是指狭义的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失业一般分为以下三类:①摩擦失业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所引起的失业。

②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③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2)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NEW)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

(NEW)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

目 录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证明题
六、计算题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第一章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1.1复习笔记一、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1)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1d d b e P M f P r r w Y u P t ⎛⎫=⋅ ⎪⎝⎭,,,,,式中,M 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P 为一般价格水平;b r 为市场债券利息率;e r 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1d d P P t⋅为预期的物质资产的收益率,即价格的预期变动率;w 为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Y 为名义收入;u 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1k)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轻微地波动。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因此,货币数量说所要研究的主要是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①总财富。

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财富可以用永久性收入y 来衡量。

②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弗里德曼把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部分,这两种财富的形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人力财富转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因而,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大,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小,则对货币的需求也越大,反之亦然。

③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选择保存资产的形式除了各种有价证券外,还包括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有形资产。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圣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圣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货币数量理论(东北财经大学2011研)答:(1)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 MV =)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 kY kPy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即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并成正向关系。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2)弗里德曼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提出货币需求函数为:(),,,,,b e p M f r r r w y u P =式中,M P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与市场债券利息率、预期的股票收益率等因素有关。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1k)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中国人民大学2005研)答: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是由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

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考察微观经济中的基本单位——企业的行为引申出来的,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

卢卡斯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ˆy y P P λ*=+-式中,参数>0γ,ˆP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它表明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卢卡斯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主要原因是其前提假设中的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说,当市场中的价格水平ˆP P=时,总供给等于自然率的水平;当现实价格水平超过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即ˆ>P P ),产出就会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圣才出品】

第18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1)在经济理论中,均衡价格理论被用来作为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说,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所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上。

如果外汇的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如图18-1所示。

图18-1 汇率的决定E 点即为由外汇供给曲线SF 与外汇需求曲线D F 所决定的均衡点,E R 即为均衡汇率。

如果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听任汇率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那么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是通过外汇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节,最终实现均衡的。

但在固定汇率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的供求状况使汇率保持在固定的数值上,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办法来实现汇率的均衡。

当然,这种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固定汇率而实现的均衡汇率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2)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①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

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买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币供给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方向变动。

②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

如果本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本国的出口会增加,减少从本国的进口,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本币贬值的方向调整。

③利率变化也影响汇率。

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资产,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将会升值。

2.说明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

答: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在一定的幅度之内。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为本国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价格,并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维持既定的汇率水平。

当国际收支盈余,本国货币有升值压力时,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买进外币,维持外汇稳定;当国际收支赤字,本国货币有贬值压力时,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入本币,抛出外币,维持外汇稳定。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圣才出品】

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两者分别从个体和总体分析了经济的运行状况,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对个体行为的分析。

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单个消费者选择的结果,而投资也同样来源于单个厂商的选择。

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

因而,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②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③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 6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8 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18.1 复习笔记
一、汇率和对外贸易 1.汇率及其标价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 互换关系,这种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被称为名义汇率。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 率。 用这种标价法,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减少,即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 国货币升值。反之,若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增加,即汇率上升表示外国货币升值或 本国货币贬值。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 率。 用这种标价法,一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增加,表示本国货币升值或外国货币 贬值。反之,如果一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减少,表示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简称 M F 模型)是 IS LM 模型在 开放经济中的形式,同样假定物价水平是固定的,并说明是什么因素引起总产出的短期波动。 该模型扩展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 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下“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
1 / 13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值。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直接标价法表示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的
国家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在本章的论述中,用字母 e 表示没有考虑到两国价格因素的名义汇 率,并约定: e 用间接标价法来加以表示,即 e 是本币的外币价格。
该国存在贸易逆差。
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有很多,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般地说:净出
口反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将净出口简化地表示为:
nx
a
y
nபைடு நூலகம்
a
y
ne
P Pf
上式被称为净出口函数,式中, a 、 和 n 均为正参数。参数 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
e P Pf
2 / 13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式中, 为实际汇率; P 和 Pf 分别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 e 为名义汇率。 5.净出口函数
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当一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即当一国净出口
为正时,该国存在贸易顺差;反之,当一国出口额小于进口额时,即当一国净出口为负时,
4 / 13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8-2 IS* 曲线 3.货币市场与 LM * 曲线 与封闭经济一样,开放经济的 LM 曲线可从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入手。根据蒙代尔-弗莱 明模型的假设,即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 r 必定等于世界利率 rw ,可得开放经济的 LM 方 程式即 LM * 方程式如下:
2.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 求关系自发地决定。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前者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 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 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 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3.汇率的决定 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机制有所不同。自由浮动制度下,如同商品价格取决于 供求并且影响供求一样,汇率取决于外汇供求并影响外汇供求,因而可以从供求关系角度对 汇率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既定的汇率制度会在外汇 市场上进行干预。 4.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 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实际汇率被定义为:
y c y i rw g nxe
根据开放经济的 IS 方程式可得出开放条件下的 IS 曲线,如图 18-2 所示。图 18-2 中, 开放条件下的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汇率和总收入(总产出)负相关,其原因在于, 较高的汇率减少了净出口,这又减少了总收入。与封闭经济的 IS 曲线一样,在其他因素不 变时,政府购买增加时,IS* 曲线即开放经济的 IS 曲线向右方移动,当政府购买减少时,IS* 曲线向左方移动。
1.关键假设: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个关键假设是所考察的经济是资本能够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 济。这里的“小型”是指所考察的经济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从而其本身对世界利息率 的影响微不足道。这里的“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该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特 别是,该国政府并不阻止国际借贷。 在这样的假设下,所考察的这样的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 r 必定等于世界利率 rw ,即 r rw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套利资本的存在使小国利率与世界均 衡利率水平保持一致。 2.开放经济的 IS 曲线 与封闭经济一样,开放经济的 IS 曲线的推导也要从国民收入恒等式入手。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即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必定等于世界利率以及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是 同比例的,可得开放经济的 IS 方程式为:
即净出口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收入变动的比率。
从上式可看出净出口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实际汇率越低,净出口越大;反之,则越
小。净出口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 18-1 表示。
图 18-1 净出口与实际汇率
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3 / 13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