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1.2《六国论》 4学案 鲁人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12(六国论) 2学案 鲁人版必修4 学案

高中语文 12(六国论) 2学案 鲁人版必修4 学案

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鲁人版必修4)1. 了解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宋仁宗嘉祐年间,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诣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

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 了解背景: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高中语文 1.2六国论4学案 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2六国论4学案 鲁人版必修4

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3(鲁人版必修4)一.记诵:1.唐宋八大家:韩柳(唐)欧王曾三苏(宋)。

2.背诵并默写全文。

3.内容理解:①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引用《史记•魏世家》的句子: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得出的结论与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理解重点字词句:1.一词多义:非兵不利,战不善。

兵器、武器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亲附兵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与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和斯用兵之效也军事行动朝过夕改,君子与之赞赏则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邑,大则得城。

就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那么,表判断语气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或或未易量或许为邯郸为郡成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或异二者之为。

也许治理/被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介词)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洎牧以谗诛因为(连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让以秦以攻取之外用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得到以地事秦用、拿得此言得之适当、得当、正确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而(连词)诚不得已能够、可以举以予人来(连词)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超初苟以天下之大……凭借始速祸焉才招致固不在战矣本来举以予人拿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举众议举宠为督推荐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殆且燕赵且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改变、除去殆:近于,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同“倘”如果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据,把守当窗理云鬓对着,面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2.古今异义: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目。

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

至于颠覆:以致,以至于。

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

3.其它重点词语:破灭之道也途径暴霜露,斩荆棘冒着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既然这样,那么同“餍”,满足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李牧连却之击退、打退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这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确实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运数,理数,指命运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如果跟从这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4.词类活用:义不赂秦:名作动,坚持大义李牧连却之:使……却退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以礼相待日削月割:名作状5.特殊句式:赵尝五战于秦:状后洎牧以谗诛:被动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三.名句填空: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鲁人版-语文-高二语文鲁人版必修四学案 第一单元第2课六国论

鲁人版-语文-高二语文鲁人版必修四学案 第一单元第2课六国论

◆2 六国论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李兴濂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

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

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

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

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

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

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

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

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

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微感言: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赏读: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第一单第2课 六国论》(无答案)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第一单第2课 六国论》(无答案)

六国论一、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

2.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

二、基础知识1.题目解说“六国论”意思即为论六国。

“论”为分析、评论之意。

作者在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时,从反面否定与正面肯定两个方面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其灭亡“弊在赂秦”。

本文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醒世人。

2.作者名片生平简介:苏洵,北宋散文字,字明允,自号老泉,四川眉山人。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今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赏识并被推荐,文名因而大振。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

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他为“老苏”。

主要作品:《嘉祐集》十五卷。

3.背景资料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秦本来是个弱小的国家,经商鞅变法,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六国因循守旧,日渐衰落。

秦向东发展,夺取六国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抗秦,但他们各有打算,所以“合纵”政策难以施行。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韩、魏、楚三国因紧靠秦国被秦灭掉;齐、燕、赵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割地赂秦。

作者以此立论,有其深意。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为求苟安,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0万斤。

其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1.2 《六国论》 共2课时 学案1(07版鲁人必修四)

1.2 《六国论》 共2课时 学案1(07版鲁人必修四)

1.2 《六国论》共2课时学案1(07版鲁人必修四)【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2、培养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3、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内容和过程】【预习学案】1、认识作者(略)2、整体感知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

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赏析学案】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从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论证。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本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从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研读第三段,本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本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鲁人版-语文-高一-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语文第2课《六国论》教案

鲁人版-语文-高一-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语文第2课《六国论》教案

第2课《六国论》教案: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教学步骤]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二、解题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2《六国论》学案(07版鲁人必修四)

.2《六国论》学案(07版鲁人必修四)

《六国论》学案一、基础训练1、实词理解(解释含义,并指出是否属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互:完:小:大:其实:祖父:厌:判:礼:至于:智力:故事:日削月割:2、实词归类(解释加点的含义)得: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此言得之诚不得已吾得兄事之相:与秦相较狼不曾前,眈眈相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其势弱于秦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数:则胜负之数,存之之理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3、虚词归类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非为织作迟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秦以攻取之外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或以为死,或以为之则胜负之数,存之之理,为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句式理解(指出下句子句式)(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洎牧以谗诛(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举以予人(5)赵尝五战于秦(6)后秦击赵者再(7)苟以天下之大5、翻译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课外延伸(对全文翻译)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泰妻即姨妹也。

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日,汝可娶其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

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伏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

泰亟往还之。

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

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

居两月,泰回,停舟徙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

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

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常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鲁人版高一必修四)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而苏洵的《六国论》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作者正是通过论古来寄托自己的感慨,针砭宋代当时的外交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文言文教学要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新课标》和《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由于《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议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所以我制定的难点是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和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能力目标: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四、教法和学法想要使学生实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我主张对课本中的文言文做到“字字落实”,对课本中的文言知识要切切实实掌握。

因此,在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我选择了朗读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等进行学习。

在学法上以朗读法讨论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这篇课文设计了四个步骤(一)导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我将苏洵大器晚成的求学经历故事制成课件,向学生展示,这样可以缩小学生与历史人物、文言文的疏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讨论,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重视积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归纳文言基础知识,可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教师适时点拨解惑,指导学生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2课《六国论》课件 鲁人版必修4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2课《六国论》课件 鲁人版必修4
(5)事① ②以 而地从事六.秦国破__动亡__词_之_,_故_侍_事._奉____名____词___,__事__情___
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6)犹_②__良动__将词__犹,.__在像__,__好__像__________ ___副__词__,__还_________
(7)之① ② _代_后 较 _词_秦 秦 _,_之 击 _它._所 赵 _,_得 者 _指__, 再代__与 ,秦__战 李军__胜 牧_而 连得 却之 者. __结__构__助__词__,__的_年要向契丹 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 、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 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 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为讽谏 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奋起御侮,便写下了本文 。以六国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 ,勿蹈覆辙。
【思考】 该诗如何进一步表现黄河特点的?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六国互丧.(sànɡ) 暴.霜露(pù) 革灭殆.尽(dài) 或未易量.(liànɡ) 为.国者(wéi) 洎.牧以谗诛(jì)
率赂.秦耶(lù) 奉之弥.繁(mí) 胜负之数.(shù) 不得下咽.(yàn) 思厥.先祖父(jué) 与.嬴而不助五国(yǔ)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__连__词__,__因__为_____ (8)以② ③ ___秦 暴连__以 霜词.__攻 露,__取,表__之 斩顺__外 荆承___棘,____,才__介__以.__词__有__,__尺_用_寸__之__地_
四、古今异义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__到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表示达到某种 程度 (2)其.实.亦百倍 古义:__那__实__际__情__况______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2+六国论+Word版含答案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2+六国论+Word版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二)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4412003】A .思厥.先祖父 厥:其,他的,他们的 B .率.赂秦耶 率:一律 C .胜负之数.数:次数 D .洎.牧以谗诛 洎:及,到【解析】 C 项,数:天数,命运。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②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C.⎩⎨⎧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②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①非兵.不利,战不善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解析】 A 项,本来;B 项,冒着/残暴;C 项,丢失/灭亡;D 项,兵器/军队。

【答案】 A3.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日削月割”相同的一项是( )A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D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解析】 A 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B 项,判断句;C 项,状语后置句;D 项,状语后置句。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D.思厥先祖父..【解析】A项,“其实”:古: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

B项,“颠覆”:古:灭亡;今: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

D项,“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爷爷。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导学号:64412004】A.近日,学校为了让学生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减轻心理压力,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书“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B.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张强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张强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1单元 2 六国论 Word版含解析.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1单元 2 六国论 Word版含解析.doc

2 六国论本课话题——协作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本来有很好的抵抗秦国的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却走上了一条靠贿赂求得一时安宁的错误道路。

六国的势力虽然无法单独与秦国抗衡,但作者认为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并力西向”协作抗击秦国,因为不懂得协作的巨大作用,竟为秦国的积威所吓倒,而导致“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结局。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敦煌保护,因合作而美好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敦煌的保护离不开国际合作。

从20世纪80年代起,樊锦诗率领敦煌研究院在全国文物界首开国际合作先河,先后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一些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将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

曾有人说樊锦诗崇洋媚外,但这个认准了道路决不回头的老太太,坚持走自己的路。

事实证明,也只有这样,敦煌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守护,发挥它更大的价值。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

——马克思2.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3.不管一个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塞缪尔·巴特勒[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六国互丧.(sàn ɡ) 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草芥.(jiè) 颠覆.(fù) 与.(yǔ)嬴 洎.(jì)牧以 谗.(chán)诛 革灭殆.(dài)尽 胜负之数.(shù) 为.(wéi)国者 积威之所劫.(jié) 苟.(ɡǒu)以天下之大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武力)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2)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动词,丧失,丢失)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动词,灭亡) (3)暴⎩⎨⎧暴.霜露(动词,暴露,冒着。

六国论学案(鲁人版高一必修)

六国论学案(鲁人版高一必修)

六国论学案(鲁人版高一必修)主备人:郭海霞一、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借古讽今的写法;2、理解与则以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二、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著名的散文家。

文章结集《嘉祐集》。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人们称赞“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2、时代背景:北宋中期,民族矛盾进一步严重,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纳银、绢和茶叶。

这样“陪邻”的结果,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针对这种现实撰写了二十多篇著作,陈述他对于当前内政外交问题的意见,《六国论》就是其中的一篇。

3、文体知识: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3)洎()牧以谗诛(4)胜负之数()范增数()目项王(5)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赢()粮而景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7)贻()笑大方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三、文本探究:1、诵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和最后的结论。

2、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3、第二段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四、当堂训练: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1)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2)秦以()攻取之外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暴秦之欲无厌()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6)思厥()先祖()/父() 6)此言得()之()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3、一词多义:则:小则得邑,大则得城金就砺则利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四)翻译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高中语文 1.2《六国论》学案 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2《六国论》学案 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2《六国论》学案鲁人版必修4 学习要点1. 鉴赏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评析作者的观点。

2.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欣赏本文充沛雄劲的气势。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4.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文的论证结构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

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

采用对比论证: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争战得到的土地从数量上比较,说明弊在赂秦;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最后引证苏代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弊在赂案”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

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就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

于是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把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国论》中“食之”解《六国论》后半篇有这样一句话:“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对于引文中带黑点的词句,一些选本是这样解释的:“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食’,吃饭。

‘之’,等于‘而’。

”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

2020高中语文 1.2六国论1学案 鲁人版必修4

2020高中语文 1.2六国论1学案 鲁人版必修4

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1(鲁人版必修4)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鲁人版必修4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4.背诵本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四、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教学方法1、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鲁人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 1.2《 六国论》同步练习鲁人版必修4

鲁人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 1.2《 六国论》同步练习鲁人版必修4

第2课六国论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革灭殆.尽(dài)暴.霜露(bào)B.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i)C.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D.不得下咽.(yàn) 洎.牧以谗诛(jí)解析A项“暴”应读为“pù”;B项“为”应读为“wéi”;D项“洎”应读为“jì”。

答案 C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分开)矣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解析B项应是“清楚”之意。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至于..,理固..④至于颠覆..③师不必贤于弟子..颠覆,理固宜然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宜然⑤可谓智力..之数,存亡之理⑦思厥先祖父..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孤危⑥胜负而得者,其实..百倍A.③④⑥B.①⑤⑦C.②③⑤D.①③⑥解析①到……;②旧事,前例;⑤智谋力量;⑦祖辈父辈;⑧那实际上。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3分)①思厥先祖父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③⑤解析②第一人称;④第二人称;⑥没有人称代词。

答案 C5.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句读之不知②惟弈秋之为听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皆不可限以时月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⑦唯利是图⑧吞舟是漏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解析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必备】最新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第2课 六国论学案 鲁人版必修4

【必备】最新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第2课 六国论学案 鲁人版必修4

六国论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李兴濂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

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

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

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

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

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

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

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

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

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微感言: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赏读: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课《六国论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课《六国论

(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秦 赂秦的各国
(8)此言得之 代词,指上文说的道理 (9)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助词,的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代指“秦”
助词,的 (11)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的标志
3、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介词,因为 (2)秦以攻取之外 介词,凭借 (3)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相当于“而”,才 (4)举以予人 连词,来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 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 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 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 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用秦国与六国对比, 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 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虚词
1、而 (1)赂秦而力亏 连词,表因果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表修饰 (3)而秦兵又至矣 表转折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表转折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表转折 (6)燕虽小国而后亡 表转折
字明允,号老泉。眉 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长于散文,尤擅 政论,议论明畅,笔 势雄健。有《嘉祐 集》。亦有一女,名
课题解释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 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 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 国破灭之论”。
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 ,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 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 、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 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 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 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鲁人版必修4)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鲁人版必修4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4.背诵本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四、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教学方法1、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

2、学案导学:见本课学案。

3、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内容,识记字词的音形义,熟读前三段。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习小组。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语: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第一课时:1、文学常识积累:(1)、走进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理解文章写作背景: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朗读(1—3段):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正音辩形,明确句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

3、积累文言词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4、整体感知:(1)、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答案: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2)、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答案: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5)、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答案:“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6)、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答案: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7)、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答案: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课时1、朗读(3—6段):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正音辩形,明确句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

2、词汇积累: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斯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整体感知:(1)、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答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提问: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答案:“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5)、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答案: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6)、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答案: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7)、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答案: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8)、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练习背诵:(1)、第一课时作业:熟读、背诵课文1—3段。

(2)、第二课时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2、做导学案:(1)、第一课时作业:完成本课学案的课后作业第1题。

(2)、第二课时作业:完成本课学案的课后作业第2题(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总结:本文课文特点: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