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pcba验收标准

pcba验收标准

pcba验收标准
PCBA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PCBA外观应该无明显划痕、变形、变色、氧化、焊接不良等缺陷。

2. 尺寸检查:PCBA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焊接质量检查:包括贴片元件焊接、插件元件焊接、焊盘、焊接翘曲、焊接短路等方面的检查。

4. 电气性能检查:包括电路连通性、电路板的功耗、电路板的信噪比等方面的检查。

5. 环保检查:PCBA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含有害物质,如铅、汞、镉、六价铬等。

6. 功能测试:根据PCBA的设计要求进行功能测试,确保PCBA能够正常工作。

以上是PCBA验收标准的一些常见方面,具体的验收标准还需要根据PCBA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在进行PCBA验收时,应该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PCBA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PCBA检验标准本检验规范的制定旨在为生产和检验过程提供可依据的标准。

定义:CR——严重缺陷:指单位产品的极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其中包括可靠性能达不到要求,可能对人身及财产带来危害或不符合法规规定,外观极严重不合格(降低产品等级,影响产品价格),与客户要求完全不一致等。

MA——主要缺陷:指单位产品的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其中包括产品性能降低,产品外观严重不合格,功能达不到规定要求,客户难于接受的其他缺陷等。

MI——次要缺陷:指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其中包括轻微的外观不合格,不影响客户接受的其他缺陷等。

短路和断路:短路是指两个独立的相邻的焊点之间,在焊锡之后形成接合,造成不应导通而导通的结果;断路是指线路该导通而未导通。

沾锡情况:良好沾锡是指接触角度小于等于60°,焊锡均匀扩散,焊点形成良好的轮廓且光亮。

要形成良好的焊锡,应有清洁的焊接表面,正确的锡丝和适当的加热。

按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可分为全扩散(0°<接触角≤30°)和半扩散(30°<接触角≤60°)。

不良沾锡是指接触角度大于60°,焊锡熔化后形成不均匀的锡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上,而未紧贴其上。

形成不良沾锡的可能原因有不良的操作方法、加热或加锡不均匀、表面有油污、助焊剂未达到引导扩散的效果等。

按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可分为劣扩散(60°<接触角≤90°)和无扩散(90°<接触角<180°)。

不沾锡是指焊锡熔化后瞬间沾附于金属表面,随后溜走。

不沾锡的可能原因有焊接表面被严重玷污、加热不足、焊锡由烙铁头流下、烙铁太热破坏了焊锡结构或使焊锡表面氧化等。

按部品的外观形状,将SMT实装部品分为有引脚产品和无引脚产品。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PCBA检验标准。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即印刷电路板组装,是指将元器件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形成功能完整的电子产品的过程。

PCBA检验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PCBA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首先,PCBA检验应该从外观质量入手。

外观质量检验主要包括焊接质量、组装质量和外观缺陷等方面。

焊接质量包括焊点的形状、焊接渣、焊接位置等,组装质量包括元器件的位置、方向、贴装质量等,外观缺陷包括氧化、划伤、变形等。

只有外观质量良好的PCBA才能保证电子产品的整体质量。

其次,PCBA检验还应该包括功能性测试。

功能性测试是通过给PCBA加电进行测试,验证电路板的功能是否正常。

功能性测试主要包括通电测试、信号测试、电源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验证PCBA的工作状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另外,PCBA检验还需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

环境适应性测试是指将PCBA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验证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测试主要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湿热试验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PCBA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确保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最后,PCBA检验还需要进行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是指通过对PCBA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测试,验证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老化测试、振动测试、冲击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PCBA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综上所述,PCBA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检验、功能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全面评估PCBA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在PCBA检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子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pcba外观检验标准与手法

pcba外观检验标准与手法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外观检验标准与手法如下:一、外观检验标准元件焊点:焊锡球应符合最小电气间隙,焊锡球应固定在免清除的残渣内或覆盖在保形涂覆下。

焊锡球的直径应≤0.13mm,否则会被拒收。

元件侧立:宽度对高度比例不超过二比一,元件可焊端与PAD表面应完全润湿,元件大于1206类时将被拒收。

元件立碑:片式元件末端翘起(立碑)将无法通过检验。

元件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偏移:最大侧面偏移不大于引脚宽度或0.5mm(0.02英寸),否则会被拒收。

圆柱体端帽可焊端侧面偏移:侧面偏移≤元件直径宽度或PAD宽度25%,否则会被拒收。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侧面偏移:侧面偏移≤元件可焊端宽度或PAD宽度50%,否则会被拒收。

J形引脚侧面偏移:侧面偏移≤引脚宽度50%,否则会被拒收。

元件反向:元件上的极性点与PCB二极管丝印方向一致,否则将被拒收。

元件锡量过多:最大高度焊点可以超出PAD或延伸至可焊端的端帽金属镀层顶部,但不可延伸至元件体,否则将被拒收。

元件空焊:元件引脚与PAD之间焊接点良湿润饱满,元件引脚无翘起,否则将被拒收。

元件冷焊:回流过程锡膏完全延伸,焊接点上的锡完全湿润且表面光泽,否则将被拒收。

元件少件或多件:BOM清单要求某个贴片位号需要贴装元件却未贴装元件或不需要贴装元件却已贴装元件,将被拒收。

元件损件:任何边缘剥落小于元件宽度或元件厚度25%,末端顶部金属镀层缺失最大为50%(各末端),否则将被拒收。

元件起泡和分层:起泡和分层的区域不超出镀通孔间或内部导线间距的25%,否则将被拒收。

二、外观检验手法目视检验:通过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对PCBA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查看上述问题点。

自动光学检测(AOI):通过高倍放大镜和摄像机对PCBA进行自动扫描,对图像进行识别和处理,发现和记录存在的问题。

电子显微镜检测(SEM):利用电子显微镜对PCBA进行高倍放大,以便发现更细微的问题。

最新PCBA质量检查标准(最)

最新PCBA质量检查标准(最)

最新PCBA质量检查标准(最)最新PCBA质量检查标准(最完整版)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完整的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装配)质量检查标准,以确保PCBA产品具备优质和可靠性。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与PCBA相关的质量检查工作,包括原材料检查、工艺检查和最终产品检查。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完整的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装配)质量检查标准,以确保PCBA产品具备优质和可靠性。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与PCBA相关的质量检查工作,包括原材料检查、工艺检查和最终产品检查。

1. 原材料检查1.1 元器件质量检查- 检查元器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规格和参数要求。

- 检查元器件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明显的变形或损坏。

- 确认元器件的批次和生产日期,并核实其与采购记录是否一致。

1.2 PCB板材质量检查- 检查PCB板材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PCB板材的颜色、纹理和表面光洁度是否合格。

- 核实PCB板材的型号和批次,并与采购记录进行比对。

1.3 焊料和助焊剂质量检查- 检查焊料和助焊剂的型号和批次,并与采购记录进行比对。

- 检查焊料和助焊剂的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其未过期或受到污染。

2. 工艺检查2.1 手工焊接检查- 检查焊接是否均匀、牢固,焊接点是否完整且无冷焊现象。

- 检查焊接的位置、角度和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2.2 焊接过程控制检查- 确保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压力控制合理,避免过热或冷焊等问题。

- 检查焊接过程中是否有明显的焊接留痕或未焊接到位的情况。

2.3 绝缘和包装检查- 检查绝缘层是否完整且与焊点隔离良好。

- 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且与运输过程中的标准保持一致。

3. 最终产品检查3.1 外观检查- 检查产品外壳的加工和涂装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产品的尺寸、标识和标志是否清晰可辨。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第一章:前言PCBA的质量是影响整个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保证PCBA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完整的PCBA检验标准,帮助您进行准确、高效、有效的PCBA检验。

第二章:PCBA检验目的2.1 保证产品质量PCBA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2.2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对PCBA进行全面、准确、有效的检验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故障率,提高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全面检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修率,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章:PCBA检验内容3.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用于判断PCBA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包括:•确认PCBA板面无明显瑕疵、变形和氧化;•确认PCBA连接部件是否有氧化、变形、松动、断裂等缺陷;•确认焊点是否完整、齐全、无虚焊、错位、多焊等问题。

3.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用于判断PCBA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包括:•确认PCBA的长度、宽度及厚度是否符合标准尺寸;•确认组件间距和组件贴附位置是否准确。

3.3 组件安装检验组件安装检验用于确认PCBA组件的安装是否正确,主要包括:•确认组件的安装方向是否正确;•确认组件与PCBA板面焊点是否正确对接;•确认组件是否缺失、脱落或存在异物。

3.4 电气性能检验电气性能检验用于测试PCBA的电气性能,主要包括:•确认PCBA的输入输出是否稳定;•确认电容、电阻及其他元器件的数值是否正常;•确认板间连接电阻是否正常。

3.5 环境适应性检验环境适应性检验用于测试PCBA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确认PCBA在不同温度、湿度、震动和冲击条件下的工作状况;•确认PCBA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EMC性能是否正常。

第四章:PCBA检验工具为了保证PCBA检验的准确性,我们需要配备相应的检验工具,主要包括:•显微镜:用于检查焊点情况和检验组件是否正确安装;•万用表:用于测试电气性能和元器件数值;•热风枪:用于检验焊点锡膏情况和测试环境适应性;•多功能测试仪:用于测试电气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摘要:一、引言二、PCBA 检验标准的定义和作用三、PCBA 检验标准的分类1.过程控制检验标准2.最终产品检验标准四、PCBA 检验标准的内容1.外观检验2.功能检验3.电气性能检验4.可靠性检验五、PCBA 检验标准的实际应用1.生产过程中的检验2.产品出厂检验六、PCBA 检验标准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检验2.绿色环保检验七、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件)作为电子产品的基础组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PCBA 的质量,制定和执行一套完善的PCBA 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二、PCBA 检验标准的定义和作用PCBA 检验标准是对PCBA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最终产品进行检验的一套规范,用以评价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客户需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PCBA 检验标准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企业和客户提供一个共同评价产品质量的依据。

三、PCBA 检验标准的分类1.过程控制检验标准: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生产工艺进行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靠。

2.最终产品检验标准:主要对成品进行检验,以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客户需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PCBA 检验标准的内容1.外观检验:检查PCBA 表面是否有缺陷、氧化、污染等问题,以确保产品外观质量。

2.功能检验:测试PCBA 的电气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连通性、信号完整性、电源稳定性等。

3.电气性能检验:测试PCBA 的电气性能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绝缘电阻等,以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4.可靠性检验:评估PCBA 在实际使用环境下的寿命、耐久性、抗干扰能力等,以保证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

五、PCBA 检验标准的实际应用1.生产过程中的检验:通过实施过程控制检验标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PCBA检验标准。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印刷电路板组装,是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PCBA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PCBA检验的标准,以便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首先,PCBA检验的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功能检验和可靠性检验。

外观检验是指对PCBA产品外观的缺陷进行检查,包括焊接质量、元件安装位置、焊盘质量等。

功能检验是指对PCBA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包括电气性能、通信性能、控制性能等。

可靠性检验是指对PCBA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测试,包括耐久性、环境适应性、温度湿度试验等。

其次,PCBA检验的标准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如GB 标准;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用于规范行业内产品质量的标准,如IPC标准。

在进行PCBA检验时,应当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另外,PCBA检验的标准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具体制定。

不同类型的PCBA产品,其检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高端电子产品,其PCBA检验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包括更多的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而对于一般电子产品,其PCBA检验标准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

因此,在制定PCBA检验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和用途,以确保检验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后,PCBA检验标准的执行应当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

检验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检验设备,并能够准确判断产品的质量状况。

同时,检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检验标准,不偏不倚地进行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PCBA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和执行PCBA 检验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和用途,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1. 目的:为使生产、检验过程中有依据可循,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2. 定义2.1 CR——严重缺陷单位产品的极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2.1.1可靠性能达不到要求。

2.1.2对人身及财产可能带来危害,或不符合法规规定.2.1.3极严重的外观不合格(降低产品等级,影响产品价格)。

2.1.4与客户要求完全不一致.2.2 MA——主要缺陷单位产品的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2.2.1产品性能降低。

2.2.2产品外观严重不合格。

2.2.3功能达不到规定要求。

2.2.4客户难于接受的其它缺陷。

2.3 Ml——次要缺陷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2.3.1轻微的外观不合格。

2.3.2不影响客户接受的其它缺陷。

2.4短路和断路:2.4.1. 短路:是指两个独立的相邻的焊点之间,在焊锡之后形成接合,造成不应导通而导通的结果2.4.2. 断路:线路该导通而未导通2.5沾锡情况:2.5.1. 良好沾锡:0 ° <接触角W 60° (接触角:焊锡与金属面所成的角度),焊锡均匀扩散,焊点形成良好的轮廓且光亮.要形成良好的焊锡,应有清洁的焊接表面,正确的锡丝和适当的加热.按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可分为全扩散(0 ° <接触角W 30° )和半扩散(30 ° <接触角W 60° ).如图:2.5.2 不良沾锡:60° <接触角<180° ,焊锡熔化后形成不均匀的锡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上,而未紧贴其上•形成不良沾锡的可能原因有:不良的操作方法,加热或加锡不均匀,表面有油污,助焊剂未达到引导扩散的效果等等•按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可分为劣扩散(60 ° <接触角W 90° )和无扩散(90 ° <接触角<180° ).如图所示:2.5.3不沾锡:焊锡熔化后,瞬间沾附于金属表面,随后溜走•不沾锡的可能原因有:焊接表面被严重玷污,加热不足、焊锡由烙铁头流下,烙铁太热破坏了焊锡结构或使焊锡表面氧化部品分类:按部品的外观形状,将SMT 实装部品分为:2.6.有引脚产品2.6.1. 异形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本体伸出,弯曲后向外侧凸出•如:QFP、SOP等.2.6.2. 平面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下面平直伸出.如:连接器、晶体管等.2.6.3. 内曲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侧面伸出,向内伸卷曲.如钽质电感、J形部品等.2.7无引脚部品.2.7.1. 晶体电极:部品两端面被镀成电极.如电阻、电容、电感等.2.8良好焊点:2.8.1. 要求:2.8.1.1. 结合性好:光泽好且表面呈凹形曲线.2.8.1.2. 导电性佳:不在焊点处形成高电阻(不在凝固前移动零件),不造成短路、断路.2.8.1.3. 散热性好:扩散均匀,全扩散.2.8.1.4. 易于检验: 焊锡不得太多, 务必使零件轮廓清晰可判.2.8.1.5. 易于修理: 勿使零件重叠实装.2.8.1.6. 不伤及零件: 烫伤零件或加热过久(常伴随有松香焦化), 会损及零件寿命.2.8.2. 现象:2.8.2.1. 所有表面沾锡良好.2.8.2.2. 焊锡外观光亮且成凹形圆滑曲线.2.8.2.3. 所有零件轮廓清晰可见.2.8.2.4. 若有松香锡球残留, 则须作清洁而不焦化.2.8.3. 形成条件:2.8.3.1. 正确的操作程序:手工作业时, 应注意烙铁、焊锡丝的收放次序及位置.2.8.3.2. 应保持两焊锡面清洁.2.8.3.3. 应使用规定的锡丝并注意使用量.2.8.3.4. 正确使用焊锡器具并按时保养.2.8.3.5. 应掌握正确的焊锡时间.2.8.3.6. 手工作业时,应注意冷却前不可移动被焊物, 以免造成焊点结晶不良,导致高电阻.3. 检验内容:3.1. 基板外观检查标准:3.1.1. 在任一方向,基板弯曲变形量:每100mm不可超过0.75mm.3.1.2. 基板不可出现分层、气泡、裂痕及凹陷现象.如有分层,只允许距离铜箔1mm以上开始轻微分离,不允许从铜箔下开始分离; 如有轻微凹陷, 则应小于线路厚度的30%.3.1.3. 经过焊锡后,允许保护漆起皱,但不可以脱落.3.1.4. 基板线路不可因铜氧化而发黑; 基板上铜箔氧化不可.3.1.5. 非导线区域内的保护漆最多可脱落5点,每一点的面积都必须在0.5mm以内,各点相距须在0.25mm 以上且距离导线0.25mm以上.3.1.6. 零件符号、印字不可印在焊点上.3.1.7. 基板上不可有油墨残渣、油污或其它异物.3.1.8. 基板不可因过热烧焦而变色; 基板上不可有铜箔浮起.3.1.9. 基板上的锡渣或锡球不可造成任何短路, 且外径小于0.3mm. 焊接的部品上不可残留锡渣或锡球.4. 不良图标SMT部分4.1零件贴装位置图标图示说明1、鸥翼形引脚理想状况1、弓I线脚在板子焊垫的轮廓内且没有突出现象。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PCBA 检验标准1.0⽬的⽤以规范和统⼀本公司所有内部⽣产和外协⼚加⼯的PCBA 检验。

2.0 适⽤范围2.1 适⽤于本公司内部⽣产和外协⼚加⼯的所有PCBA产品的检验。

2.2 可供本公司各相关单位参照使⽤3.0名词定义3.1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s Assembled是指已经经过部分或完整的零件贴装(SMT)或插件安装的PCB板。

3.2 冷焊:在焊点固化阶段,被焊零件发⽣移动,焊接后吃锡表⾯具有⼀层“霜”⼀样的外观层,造成吃锡层脆弱,零件易脱落。

如果出现裂缝或引脚起焊点断裂,那就定义为焊接裂纹。

3.3 连焊:不同线路的两焊盘或焊点被锡连接,会造成短路。

3.4 虚焊:由于电极或引脚氧化造成吃锡不良,被焊物体与锡接触但并没有完全焊接上,会造成焊接不牢,元件易脱落。

4.0作业程序4.1 缺陷分类定义A 类:有明显或潜在的危及使⽤者安全之缺陷(如:漏电,爆炸等);B 类:影响使⽤者正常使⽤之缺陷(如:缺件等)C 类:不影响使⽤者正常使⽤之缺陷(如:焊接外观不良等)4.2 元器件缺失或多出:将所要检验的PCBA 和图纸进⾏⽐较,主板上任何元器件缺失或多出都是不可接收的。

4.3 极性相反:任何有极性的元器件的⽅向必须与图纸⼀致,不⼀致的都是不可接收的。

4.4 元器件缺陷:4.4.1 任何元器件的断裂,破损,翘起或引脚缺失都是不可接收的。

4.4.2 元器件两端⾦属层宽度少于50%或长度少于75%都是不可接收的。

4.4.3 任何元器件受损导致内在材料暴露都是不可接收的。

4.4.4 任何元器件的镀层氧化,腐蚀都是不可接收的。

4.5 元器件上料错误:元器件的标记、颜⾊、代码、机械尺⼨与图纸、资料有不⼀致都是不可接收的。

4.6 元器件偏移:4.6.1 ⽚状元器件(SMD)错位导致焊接在焊盘上的⾦属层少于50%都是不可接收的。

4.6.2 有脚元器件任何⼀只脚焊接在焊盘上的⾦属层少于50%都是不可接收的。

PCBA检测标准

PCBA检测标准
孔内
• 极性元件的方向安装错误 • 多引腿元件放置的方向错

可接受
• 元器件与PCB板平行,元件本体与PCB板 面完全接触。
• 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距 离板面最少1.5毫米,如,高散热器件。
不可接受
• 无需固定的元件本体 没有与安装表面接触。
• 在需要固定的情况下没 有使用固定材料。
• 每6002毫米多于5个焊锡球。
§ 锡珠、碎
不可接受
• 焊锡球/泼溅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 未固定的焊锡球/泼溅或未粘附于金属表面。
§ 桥接 § 毛刺

不可接受
• 焊锡在不同导线或元 件间形成桥接。
不可接受
① 焊锡毛刺违反组 装的最大高度要求
② 焊锡毛刺违反最 小电气间隙

§ 不润湿
不可接受
需要焊接的引脚 或焊盘不润湿
§ 助焊剂残留物
可接受
• 对需清洗焊剂而言, 应无可见残留物.
• 对免清洗焊剂而言, 允许有焊剂残留物.
不可接受
有需清洗焊剂的残留 物,或者在电气连接表 面有活性焊剂残留物.
§ 助焊剂残留物
不可接受
• 表面残留了灰尘和颗粒 物质,如:灰尘、纤维丝、 渣滓、金属颗粒等.
§ 电气绝缘距离
可接受
满足指定的最小电 气绝缘距离。
不可接受
紧固件安装后导致 指定的最小电气绝 缘距离减小。
不可接受
不可接受
安装孔上过多的焊锡
对于过大的穿孔和槽
(不平)影响机械组装。 形孔缺少扁平垫片。
§ 插机(定位)
可接受
• 元器件放置于两焊盘 之间位置居中
• 元器件的标识清晰。
不可接受
• 未按规定选用正确的元件 • 元器件没有安装在正确的

pcba板检验及接收标准

pcba板检验及接收标准

pcba板检验及接收标准
PCBA板的检验及接收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外观检查:检查PCBA板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表面处理以及
电气安全。

尺寸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孔径、线宽、线距等。

位置精度应准确,无偏差,如元件间距、焊盘位置等。

表面处理应符合要求,如是否有划痕、氧化、油污、裂纹、凹陷、变色、腐蚀等。

电气连接应可靠,无短路、开路现象。

2.允收条件:零件有损坏,但本体保持良好,内部金属组件无外露,
并且文字标示规格,极性可辨识。

IC虽有损坏,但无破裂现象。

IC脚与本体封装处没有破裂。

零件脚无损伤。

零件面吃锡以孔内填锡量达PCB板厚的75%以上。

焊点上的针孔大小小于零件脚截面积1/4,任一点之针孔都没有贯穿过PCB。

这些标准都是为了确保PCBA板的品质和性能,以保证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PCBA检验标准。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印刷电路板组装,是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PCBA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PCBA检验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PCBA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检验和功能性检验两部分。

外观检验主要是对PCBA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焊接质量、元件安装位置、焊盘状态等。

而功能性检验则是对PCBA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包括电气性能、信号传输、温度稳定性等。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注意焊接质量是否良好,焊盘是否出现虚焊、短路等情况,元件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元件是否倒装、漏装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PCBA产品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无划痕、变形等情况。

而在进行功能性检验时,需要根据PCBA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

例如,对于电源板,需要测试电压、电流是否稳定;对于通信板,需要测试信号传输是否正常;对于控制板,需要测试程序运行是否正常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检验内容外,还需要根据PCBA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特定的检验。

例如,对于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PCBA产品,还需要进行耐高温、耐低温、耐湿热等环境测试。

在进行PCBA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使用专业的检验设备和工具,以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PCBA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检验。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保证PCBA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 检验标准1 目的为了建立PCBA 外观检验标准,为生产过程的作业以及产品质量保证提供指导。

2 范围2.1 本标准通用于本公司生产任何产品 PCBA的外观检验(在无特殊规定的情况外)。

包括公司内部生产和发外加工的产品。

2.2 特殊规定是指:因零件的特性或其它特殊需求,PCBA 的标准可加以适当修订,其有效性应超越通用型的外观标准。

3 定义3.1 标准①【允收标准】(Accept Criterion):允收标准为包括理想状况、允收状况、拒收状况等三种状况。

②【理想状况】(T arget Condition):此组装情形接近理想与完美之组装结果。

能有良好组装可靠度,判定为理想状况。

③【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此组装情形未符合接近理想状况,但能维持组装可靠度故视为合格状况,判定为允收状况。

④【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此组装情形未能符合标准,其有可能影响产品之功能性,但基于外观因素以维持本公司产品之竞争力,判定为拒收状况。

3.2 缺点定义①【致命缺点】(Critical Defect):指缺点足以造成人体或机器产生伤害,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缺点,称为致命缺点,以CR 表示之。

②【主要缺点】(Major Defect):指缺点对制品之实质功能上已失去实用性或造成可靠度降低,产品损坏、功能不良称为主要缺点,以MA 表示之。

③【次要缺点】(Minor Defect):系指单位缺点之使用性能,实质上并无降低其实用性,且仍能达到所期望目的,一般为外观或机构组装上之差异,以MI 表示3.3 焊锡性名词解释与定义①【沾锡】(Wetting) :系焊锡沾覆于被焊物表面,沾锡角愈小系表示焊锡性愈良好。

②【沾锡角】(Wetting Angle) 被焊物表面与熔融焊锡相互接触之各接线所包围之角度(如附件),一般为液体表面与其它被焊体或液体之界面,此角度愈小代表焊锡性愈好。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是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工艺标准所制定的检
验指标。

其中一些常见的PCBA检验标准包括:
1. IPC-A-610:这是国际电子行业协会制定的PCBA检验标准,主要针对电子组装产品的外观、焊接、布局、尺寸和电气连接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检验。

2. IPC-A-600:这是IPC制定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电路板)检验标准,主要涵盖PCB的尺寸、外观、焊盘、布局、线路通断等方面的要求。

3. J-STD-001:这是电子工业联合会(JEDEC)制定的电子组
装技术标准,主要针对电子组装的焊接工艺进行检验。

4. ISO 9001: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
系标准,包括了PCBA制造过程中的检验控制要求,如材料
采购、生产过程和出货检验等。

5. UL认证: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是一个独立的安
全科学机构,其认证标志表示产品已经通过了相关的安全测试和评估。

6. ROHS指令: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是欧盟制定的限制有害物质的指令,要求电子产品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含量必须在特定限制范围内。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PCBA检验标准,具体的检验标准可能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pcba出货检验标准

pcba出货检验标准

pcba出货检验标准PCBA出货检验标准。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印刷电路板组装,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

在PCBA生产过程中,出货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PCBA出货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检查。

1.1 外观检查是PCBA出货检验的首要步骤,包括检查焊接质量、元器件安装质量、PCB板表面状态等。

焊接质量应该均匀、光滑,无明显的焊接飞溅和虚焊现象;元器件应该安装牢固,无偏位、漏装等现象;PCB板表面应该整洁、无划痕、氧化等现象。

1.2 外观检查还需要关注PCBA的标识和标签,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是否清晰、完整。

二、功能检测。

2.1 功能检测是PCBA出货检验的关键环节,通过对PCBA进行电气测试,验证其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包括通电测试、信号测试、通讯测试等。

2.2 在进行功能检测时,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和测试标准。

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要求。

三、环境适应性测试。

3.1 为了验证PCBA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

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湿热试验等。

3.2 环境适应性测试可以有效评估PCBA在极端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对于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包装检查。

4.1 包装检查是PCBA出货检验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防静电措施是否到位等。

4.2 合格的包装可以有效保护PCBA免受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确保产品在出货后的安全到达客户手中。

总结:PCBA出货检验标准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出货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PCBA产品,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因此,我们每一个PCBA 出货检验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将已经完成印制电路板(PCB)上贴有电子元器件的组装过程。

在PCBA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各种检验。

本文将介绍PCBA的常见检验标准及其内容要求。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通过目视观察和使用显微镜等设备来检查PCBA的外观表面。

外观检验的标准包括:1.焊接质量:焊接点是否完整、焊接是否有虚焊、漏焊、锡球、破损等情况。

2.元器件安装质量:元器件是否平整、正立、定位准确、引脚对称等。

3.印刷错误:印刷电路板上的标识、文字、图形是否正确、清晰。

二、电气性能检验电气性能检验是通过使用电气测试设备来评估PCBA的电气特性。

电气性能检验的标准包括:1.引脚连通性:检查PCBA上各元器件引脚的连通性是否良好,避免开路或短路等问题。

2.电压测试:在给定电源电压下,检查PCBA上各电路的电压是否正常,避免电压偏离范围。

3.信号测试:检查PCBA上各信号线路的传输是否正常,避免信号干扰或失真。

三、功能性检验功能性检验是通过应用场景或特定工作负载来评估PCBA的功能和性能。

功能性检验的标准包括:1.开机测试:检查PCBA在通电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行。

2.通信测试:测试PCBA上的通信接口是否能够正常连接和传输数据。

3.特定工作负载测试:对特定功能模块或处理器进行负载测试,如处理器性能、温度等。

四、环境可靠性检验环境可靠性检验是通过将PCBA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环境可靠性检验的标准包括:1.温度循环测试:将PCBA放置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循环测试,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温度变化。

2.湿度测试:将PCBA放置在高湿度环境下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抗潮湿性能。

3.振动和冲击测试:对PCBA进行振动和冲击测试,以评估其抗震性能。

五、安全性检验安全性检验是评估PCBA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气、机械和环境安全性能。

pcba外观检验标准判定

pcba外观检验标准判定

pcba外观检验标准判定
PCBA外观检验标准判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焊盘:通过观察焊盘是否整齐,在表面是否有明显氧化或损伤,是否有拼焊、漏焊、棱焊等现
象来判断焊盘的质量。

2.元器件位置:不同元器件在不同区域的位置要求不同,位置不准确的元器件会影响到整个电路
的通断。

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判断元器件的位置是否准确,是否与设计相符。

3.元器件旁的夹具:元器件旁通常会有夹具,用作固定元器件呈现统一的姿态,外观检验时应判
断夹具的大小、颜色和夹紧力度是否与设计文档相符。

1。

PCBA外观检验标准_完整

PCBA外观检验标准_完整

PCBA外观检验标准_完整PCBA是电子产品中十分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它也是电子产品中的大脑,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PCBA外观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品牌忠诚度,同时也是评价电子厂商技术水平和态度的重要标准。

一、PCBA的外观检验标准1.焊盘:通过观察焊盘是否整齐,在表面是否有明显氧化或损伤,是否有拼焊、漏焊、棱焊等现象来判断焊盘的质量。

2.元器件位置:不同元器件在不同区域的位置要求不同,位置不准确的元器件会影响到整个电路的通断。

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判断元器件的位置是否准确,是否与设计相符。

3.元器件旁的夹具:元器件旁通常会有夹具,用作固定元器件呈现统一的姿态,外观检验时应判断夹具的大小、颜色和夹紧力度是否与设计文档相符。

4.自动贴装的质量:在现今的工厂中,大量的PCBA要使用自动化贴装技术,自动贴装的PCBA质量好坏影响较大。

外观检查时,应判断自动贴装元器件的间距、排列情况、元器件是否倾斜以及是否拼装在错误的位置。

5.清晰度:检查PCBA时,应该是清晰明确的,看是否是完整的。

如果是人工焊制的PCBA板,需要检查捆绑是否整齐,焊点是否精细,清晰度和一致性是否符合要求。

6.元器件的表面质量:判断元器件表面是否有污垢或污迹,如发现元器件表面有污迹,则需要进一步查明污迹来源,并采取必要步骤处理。

7.钝化子:如果PCBA板使用了钝化剂,检查电路板上的钝化子是不是均匀的,颜色是否相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印刷标签:印刷标签是PCBA中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内容是组装电路板的相关信息。

外观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印刷标签是否缺失、完整,字体大小和颜色是否清晰,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二、PCBA质量影响1.元器件焊接质量:PCBA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如果PCBA焊接不良,将会导致整个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故障,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产品使用安全。

2.元器件的插座质量:如果PCBA板的插座质量不理想,容易出现卡插、松动、焦糊等现象。

PCBA检验标准

PCBA检验标准
8.相关表单:
8.1【来料检验记录表】(WPP21-01A)
8.2【IQC来料检验报告】(BHP21-01A)
拟制
审核
批准
4.2MA:制品单位使用性能不能达到预期之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质的缺点。
4.3MI:实际上不影响制品的使用目的之缺点。
5.检验方式:
5.1 外观检测以放大镜检视器件焊接,焊锡面,零件外观……等
5.2 用游标卡尺量测尺寸
6.PCBA检验规范:
6.1 以下尺寸,外观,性能等都需符合承认书中相关标准要求

焊脚长超过规格(>1.5mm)
卡尺
每批

短路
目视/放大镜
每批

PCB脏污(含残留助焊剂)
PCB白化
锡球、锡珠(实际大小会造成零件之间及两PIN短路)

未贴VERSION 卷标

检验项目/标准
检验工具
检验 频率
缺点类型
CR
MA
MI
空焊
目视/放大镜
每批

锡洞> 50%
焊锡面插件及PTH焊点锡尖高度不可超过100 mils

SMD零件焊点锡裂者,不可接受

SMD零件(含正背面)焊点锡尖高度不可超过20 mils
非相同电位之焊点短路者,不可接受,相同电位短路者,可以接受

零件接脚跨于未相通之导体上,若导体上印有绝缘体且接脚与绝缘体有3 mils以上间隙者可接受

SMD电阻文字标示须朝上,反面或侧立者不可接受
SMD电容若厚度≧宽度之80%,则侧立可以接受

确认外箱料号,品名,数量,是否正确,有无GP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BA检验标准版本:A编写:日期:2005-08-15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一、标准总则1.1、目的:规范公司产品质量标准,对外观检验不良判定准确,使产品质量准确的满足公司内外顾客的需要。

1.2、范围:本标准制定了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在整个流程中焊接和成型外观检验不良判定标准。

1.3、标准使用注意事项:1.3.1 本标准中的不合格就是指导符合标准里面规定的不合格判定。

1.3.2 如果没有达到不合格判定内容的当合格品。

1.3.3 如果符合不合格判定内容的则作为不合格产品,按照不合格产品处理方法去处理。

1.3.4 示意图只作参考,不是指备有图的元件才做要求。

1.3.5 有的产品元件类别无示意图,则可以参照其它类别的示意图。

1.3.6 标准中的最大尺寸是指任意方向测量的最大尺寸。

1.4、产品识别及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1.4.1 对于不合格产品有缺陷处标记(用小红标贴标记),在检验报表上相应的缺陷栏记录好,不合格品应同合格品分开,以免与合格品混淆。

1.4.2 所有不合格产品均要退回供应商或相应的生产工序返修(或返工),对于特殊情况的基板,如起铜皮、PCB绿油脱落、绿油起泡、PCB补线、线路上锡、PCB补油、PCB起泡等基板,则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并单独处理。

1.5、定义:1.5.1 标准:1.5.1.1 允收标准(Acceptance Criteria):允收标准为理想状况、允收状况、不合格缺点状况(拒收状况)。

1.5.1.2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此组装状况为未符合接近理想与完美之组装状况,能有良好组装可靠度,判定为理想状况。

1.5.1.3 允收状况(Accetable Condition):此组装状况为未符合接近理想状况,判定为允收状况。

1.5.1.4 不合格缺点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 Condition):此组装状况为未能符合标准之不合格缺点状况,判定为拒收状况。

1.5.1.5 工程文件、生产工艺文件及品质工作指引的优先级...等:当外观允收标准之内容与工程文件、生产工艺文件、品质工作指引内容冲突时,优先采用所列其它指导书内容。

1.6、若本标准没有的项目可参考IPC-A-610(Ver:C)《Acceptability of Electronic Assemblies》。

1.7、参考文件:IPC-A-610(Ver:C)《Acceptability of Electronic Assemblies》。

1.8、检验前的准备:1.8.1 检验条件:对某些PCBA进行目视检查时,如需要可使用放大装置协助观测。

放大装置的公差为所选用放大倍数的±15%,所选用放大装置须与被测要求项相匹配。

用于检查焊接互连情况的放大倍数应根据被测件的最小焊盘宽度来确定。

当要求进行放大检测时,采用放大倍数如下表所述。

只有在对拘收条件进行确认时才使用仲裁放大倍数的放大装置。

当PCBA上个器件焊盘宽度大小不一时,可以使用较大倍数的放大装置检查整个PCBA。

焊盘宽度或焊盘直径用于检测放大倍数用于仲裁放大倍数>1.0mm(0.039in) 1.75X 4X0.5至1.0mm(0.020-0.039in) 4X 10X0.25至0.5mm(0.00984-0.020in) 10X 20X<0.25mm(0.0984in) 20X 40X1.9、不合格判定项目描述与示意图:全部详见附页。

二、机械组装3.1 元件安装--绑带固定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单独跳线须平贴于基板表面。

2、固定用跳线不得浮高,跳线需平贴元件。

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单独跳线垂直和倾斜高度≤0.6mm。

2、固定用跳线须触及于被固定元件。

3、符合元件脚长度标准。

4、元件本体与绝缘层无损伤。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单独跳线垂直高度> 0.6mm。

2、(振荡器)等固定用跳线未触及于被固定元件。

三、元件安装、定位3.1 元件定位—水平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元件正确组装于两焊锡孔中央。

2、元件文字印刷标示可辨认。

3、无极性元件文字印刷标示辨识排列方向统一。

(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1、极性元件与多脚元件的放置方向正确。

2、组装后,能辨认出元件极性符号。

3、所有元件按规格标准组装于正确位置。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极性元件文字印刷标示辨认排列方向不一致。

2、使用的元件规格错误(错件)。

3、元件插错孔。

4、极性元件组装极性错误(反向)。

5、多脚元件组装错误位置。

6、元件缺组装(缺件)。

3.2垂直元件的安装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无极性元件文字标示辨识由上至下读取。

2、极性元件的文字标示在元件的顶部。

1、极性元件组装于正确位置。

2、极性元件的标示无法辨识。

3、标有极性元件的地线较长。

4、无极性元件文字标示辨识由下至上读取。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极性元件组装极性错误。

(反向)3.3 水平元件浮件与倾斜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元件与PCB板平行,元件本体与PCB板完全接触。

2、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距离板面最少1.5mm。

(例如高散热器件)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元件体与PCB之间的最大距离(D)小于0.7mm。

2、符合元件脚长度标准。

1、元件体与PCB之间的最大距离(D)大于0.7mm。

2、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距离板面少于1.5mm。

3、元件脚未露出焊盘孔。

3.4 安装—水平—径向引脚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元件本体与板面平行且板面充分接触。

2、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

1、元件至少有一边或一面与PCB接触。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无须固定的元件本体没有与安装表面接触。

2、在需要固定的情况下没有使用固定材料。

3.5 垂直元件倾斜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元件本体到焊盘之间的距离(H)大于0.4mm,小于1.5mm。

1、元件本体到焊盘之间的距离(H)大于0.4mm,小于1.5mm。

2、元件与板面垂直。

3、元件的总高度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2、倾斜角度低于8 o(与PCB元件面垂直线之倾斜角)。

3、符合元件脚长度标准。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元件本体到焊盘之间的距离(H)小于0.4mm,或大于1.5mm。

2、倾斜角度高于8o。

3、元件脚折脚未出孔或元件脚短路。

3.6 径向元件的倾斜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元件垂直于板面,底面与PCB板面平行。

2、元件的底面与PCB板面之间的距离在0.3-2mm之间。

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元件倾斜但仍满足最小电气间隙的要求。

2、元件的底面与PCB板面之间的距离在0.3-2mm之间。

1、元件的底面与PCB板面之间的距离小于0.3mm或大于2mm。

2、不满足最小电气间隙要求。

注:安装在外罩和面板上有匹配要求的元件不允许倾斜,如:触点式开关、电位器、LCD、LED等。

3.7 元件引脚末端的凸出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引脚或导线伸出焊盘的长度为(L=1.0mm)或依照作业指导书和图纸的要求而定。

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引脚伸出焊盘的长度(L)在0.5至1.5mm 之间。

1、元件引脚伸出焊盘的长度(L)小于0.5mm,或超过1.5mm。

2、元件引脚伸出焊盘长度减小最小电气间隙。

3.8 引脚的成型3.8.1 元件引脚的弯曲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安装在镀通孔中的元件,从元件的本体、球状连接部分或引脚焊接部分到元件折弯处的距离,至少相当于一个引脚的直径或厚度或0.8mm中的较大者。

①焊锡珠②焊缝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元件引脚没有扭曲和裂缝。

2、元件引脚的延伸尽量与元件本体的中轴线平行。

3、元件引脚内侧的弯曲半径符合下表要求。

①距形引脚使用厚度(T)作为引脚直径(D)。

引脚的直径(D)或厚度(T)引脚内侧的弯曲半径(R)<0.8mm 1X直径/厚度0.8mm—1.2mm 1.5X直径/厚度>1.2mm 2X直径/厚度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元件引脚弯折处距元件体的距离,小于引脚的直径或0.8mm中的其较小者。

2、元件的本体、球状连接部分或引脚焊接部分有裂缝。

3、元件内测的弯曲半径不符合上表的要求。

3.8.2 元件引脚的损伤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元件引脚上没有任何刻痕、损伤或形变。

1、元件引脚上的刻痕、损伤或形变不能超过引脚直径的宽度或厚度的10%。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元件引脚的损伤超过了引脚直径的10%。

2、元件管脚由于多次成形或粗心造成的引脚形变。

3、引脚上留有夹具造成的夹痕,管脚的损伤超过了引脚直径的10%。

3.8.3 元件破损(DIP&SOIC)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元件内部芯片无外露、IC封装良好,无破损。

1、IC无破裂现象。

2、IC脚与本体封装处不可破裂。

3、元件脚无损伤。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IC破裂现象。

2、IC脚与本体连接处有破裂。

3、元件脚破损,或影响焊锡性。

①残缺触及到管脚的密封处②管脚暴露③管脚的密封处3.8.4 水平元件的破损允收状况(ACCEPTABLE CONDITION)1、没有明显的破裂及内部金属组外露。

2、元件脚与封装体处无破损。

3、封装体表皮有轻微破损。

4、文字标示模糊,但不影响读值与极性辨识。

拒收状况(NONCONFORMING DEFECT)1、元件脚弯曲变形。

2、元件脚破损、裂痕、扭曲。

3、元件脚与封装体处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