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美育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音乐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关键课程,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重视知识与德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课堂中,达到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让其能够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老师就需要将德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使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提升。
从而使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改善,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教学策略一、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相互作用音乐具有天生的美育功能,音乐能带给人美感,使人在音乐中体验美与爱,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
而德育是与美育共生共存的,都是人类层面的高尚教育之一,音乐带给人美的感受,同时也带来思想品德的教化,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不是在培育一批未来的音乐家,而是在通过音乐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爱国精神,培育学生的正能量的精神状态和正直、善良、诚实、坚强的品质,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德育的渗透策略1.开展课堂活动,提升道德素养初中音乐教学教师除了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教学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以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这一心理特质,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实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爱我中华》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各个合唱团演唱这首歌曲的视频,使学生先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更强,并意识到自己与一些大型合唱团之间的差距,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教师随即可以将所有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让他们在组间进行一场合唱比赛。
谈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谈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美育《音乐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
”“音乐教育应把握音乐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乐感的培养和美的熏陶。
”而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应是一次美的熏陶。
这是因为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
可见,美育在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
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美育呢?一、理解歌曲的情感美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今天,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
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二、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幽婉、深邃、淡泊的含蓄美,视虚实结合、阴阳相辅、意象共存为最高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音乐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传统的意境美。
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音乐2020年第2期MODERNMUSIC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意义高㊀洋㊀丁湲旖[摘㊀要]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ꎬ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变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ꎮ随着初中音乐教学标准逐渐提升ꎬ美育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ꎮ本文从美育概念出发ꎬ阐述美育素养的必要性和初中音乐美育教学的重要性ꎬ对音乐教育与美育的关系进行探讨ꎬ并重点阐述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教育策略ꎬ旨在加强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全方位地培养ꎮ[关键词]初中ꎻ音乐教学ꎻ审美教育ꎻ融合[中图分类号]G613 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2-0059-02[收稿日期]2019-10-23[作者简介]高㊀洋(1995 ㊀)ꎬ女ꎬ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ꎻ丁湲旖(1997 ㊀)ꎬ女ꎬ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ꎮ(长春㊀130000)㊀㊀审美教育是音乐课堂的主要特性ꎮ在当前形势下ꎬ音乐课经常被看作是一门学习歌唱㊁传授技巧的课程ꎬ这并不能充分发展和实现审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ꎮ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与审美成长的成熟时期ꎬ在这一阶段实施美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ꎮ美育与音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ꎬ音乐教育中须加强审美观念的建立ꎬ结合二者的艺术魅力ꎬ进行艺术教育的普及ꎬ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ꎮ一㊁音乐教育与美育的关系音乐教育指借助音乐对人的思想情感㊁思维品质㊁知识技能等进行有组织㊁有计划㊁有目的的音乐教育ꎮ [1]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ꎬ需要实现学生德㊁智㊁体㊁美㊁劳的全面发展ꎬ这其中美育和音乐教育是不能分割的ꎮ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ꎮ 美德不但可以叫作审美教育ꎬ也可以称作美感教育ꎮ美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对美的认知能力㊁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ꎬ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㊁高尚的情操㊁健全的品格和卓越的素养等ꎮ美育的主要目标在于从多角度多方面提高人的审美水平ꎬ培养人的感悟能力㊁情感表达能力㊁创新能力等ꎬ并且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途径使其充分了解和感知艺术之美㊁音乐之美ꎬ进而拥有更加良好的审美心态和更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ꎻ音乐教育则是帮助学生提升美学感知能力㊁训练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ꎬ让学生拥有对美的品鉴能力ꎬ进而提升其自身素养和人生追求ꎮ二㊁美育的必要性(一)美育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ꎬ音乐教育是一项发展和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ꎬ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ꎬ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ꎮ柏拉图认为: 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ꎬ如果教育方式适合ꎬ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ꎬ使它也就因此而美化ꎮ[2]从新课程标准来看ꎬ美育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其通过情感共鸣ꎬ对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ꎮ音乐教育以追求人的快乐㊁自由和和谐为主要内容ꎮ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与方法ꎬ我们要在音乐表演中与生活紧密联系ꎬ艺术来源于生活ꎬ又是生活的升华ꎬ将技巧与人文内涵结合起来ꎬ通过对情感的刺激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性格ꎮ例如ꎬ老师在上八年级音乐课时ꎬ通过四三拍的节奏型㊁脍炙人口的旋律导入«雪绒花»ꎮ观看电影片段作为桥梁ꎬ学生直观感受奥地利军官的孩子们的学习方式ꎬ从而直接产生浓烈的爱国情怀ꎮ而相对于欢快活泼的歌曲«踏雪寻梅»ꎬ学生通过欣赏«雪绒花»的优美抒情㊁饱含深情的曲调ꎬ就会由衷感受生活的真实和美丽ꎮ(二)美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中学时代进行音乐教育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3]ꎬ处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ꎬ音乐教育在这一时期具有独特而强大的艺术魅力ꎮ它不仅满足了学生自身审美的需要ꎬ而且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㊁情感美学进行培养ꎮ正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说: 音乐ꎬ是人生最大的快乐ꎻ音乐ꎬ是陶冶性情的熔炉ꎮ [4]音乐之美能使人与自然完美地融合与升华ꎮ例如ꎬ在初中学习第一首歌«茉莉花»时ꎬ老师通过讲授法描绘江南的美景ꎬ再用多媒体播放歌曲ꎬ带领学生学习江南的精细语言ꎮ学生们首先就会被细腻而圆滑的曲调所吸引ꎬ继而仔细分析歌词ꎬ以达到了解民歌特点和方言元素的目的ꎮ表现美丽女孩对芬芳花香的羞涩依恋和喜爱ꎬ赞美纯洁的情感和美好的生活ꎬ从而让学生喜爱地方民族民间音乐ꎮ在学习中ꎬ对于客观世界学生不断扩大理解ꎬ借助手㊁脑㊁眼㊁耳等感官ꎬ在深层次的意象里理解音乐ꎬ在积极的思维中提高想象力ꎬ这便是无形的智力启发ꎮ三㊁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一)音乐教学是初中阶段美育的主阵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方向ꎬ其中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950方面ꎬ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ꎮ尽管在初中教学中有许多实施音乐教育的方法ꎬ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ꎬ初中音乐教学还是过于倾向专业化[5]ꎮ音乐本是最感人㊁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㊁最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最喜爱的艺术门类ꎬ所以音乐教学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需要转变ꎬ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ꎮ中学音乐的教育历来为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ꎬ从有关音乐教材和书籍的编写ꎬ到老师的个人品质ꎬ还有«音乐教学大纲»«音乐课程标准»[6]的颁布和实行ꎬ以及对课时教育效率的评估等ꎬ这些都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ꎮ尤其是在多次修改基础教育课程中提出音乐教学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ꎬ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ꎬ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之后ꎬ严格规定中学教育阶段一定要进行音乐教育ꎬ并规定了中学音乐课的准则ꎮ(二)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鉴赏艺术㊁领悟艺术的重要前提就是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ꎮ由于音乐教育的独特性ꎬ审美成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ꎮ在初中音乐教学中ꎬ老师让同学们适当了解一些音乐专业知识ꎬ可以让同学们更能体会音乐的魅力[7]ꎮ有自己的体会便是对音乐所表达的美的一定理解ꎮ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ꎬ还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音乐审美观㊁良好的道德情操ꎮ我国近代的教育家蔡元培认为: 审美教学应该和日常的教学相对应ꎬ这样就可以改善品德教育ꎮ [8]这个观念尤其解释了把艺术教育加入素质教育中的作用ꎮ四㊁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教育策略(一)创设教学情境ꎬ让学生感受美音乐的课堂教学应该将重心放在欣赏音乐与聆听音乐上ꎬ因为艺术的声音是音乐本身ꎬ所以应该让学生通过音乐本身来有所感悟ꎮ所以ꎬ初中的音乐课堂上需要老师创造出一个适合学生欣赏教授的音乐作品的氛围和环境ꎬ学生在这种情况下ꎬ全身心地聆听感受和赏析音乐ꎬ达到从心到身都融入音乐中的美的效果ꎮ要想设置好音乐的情景ꎬ第一步就要将背景交代清楚ꎬ内容应该包括作品所讲述的时间㊁地点ꎬ作品中出现的人物ꎬ以及人物内心的波澜变化ꎮ老师在进行音乐讲解时ꎬ要提前将音乐创作者的情况和此作品的所处背景交代清楚ꎬ让学生具备了解作品的基础ꎮ再去欣赏作品时ꎬ学生会设身处地地思考ꎬ音乐的美便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中ꎮ在欣赏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伏尔塔瓦河»时[9]ꎬ木管乐器的演奏像是在讲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树木交错的山间缓缓流过ꎬ管弦合奏像是在讲述一条大河汹涌澎湃㊁奔流不止㊁宏伟壮丽ꎬ长笛吹奏出的音乐热烈活泼ꎬ整个乐队合奏时表现出的欢乐氛围ꎬ就像是在举办大型舞会一般ꎮ生动形象㊁冲击力强的画面加上令人动容的曲调ꎬ通过营造出的艺术氛围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ꎮ(二)有目的地开设欣赏课ꎬ唤起学生情感理解好音乐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倾听ꎬ它对听众的思想有净化和拓展作用ꎬ对听众的心灵有启发作用ꎬ还对听众的精神境界有升华作用ꎬ在倾听音乐时听众会跟着律动有着极其丰富的情绪波动[10]ꎮ因此ꎬ音乐教育作为中学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ꎬ它的重大意义必将凸显ꎮ(三)探究学习ꎬ多角度地分析音乐的美研究与学习是需要身心投入的ꎮ[1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ꎬ这就是发现㊁研究㊁探索ꎮ而在孩子的心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ꎮ 教育的行为就是教育者觉得人需要进行学习是因为内心深处所需要的ꎬ意思就是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习行为是正常的ꎮ现代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教育的新方法ꎬ在进行探索的时候让学生主动去感悟ꎬ如ꎬ以有趣的音乐主题为开头进行简单的引导论述ꎬ或以主题为基础进行讨论的时候进行答疑引导ꎬ或最后针对老师得出的哲理来进行探讨㊁熟知方法ꎬ进行使用等ꎮ[12]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ꎬ以音乐为中心ꎬ把和音乐有关的科目与课堂结合起来进行赏析ꎬ充实教学内容ꎬ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寄托情感的地方ꎮ小㊀结教学体制内的课程教育计划是学校教育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办法ꎬ其中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ꎬ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是提高审美水平的主要办法之一ꎮ初中音乐课堂不能只是单纯地获得知识的教育ꎬ还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ꎬ增强学生的品格和情感节操ꎬ这样才能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ꎮ注释:[1]曹㊀理ꎬ何㊀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ꎬ2000:17 20.[2]章连启.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14:25 28.[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11:32 36.[4][美]恩里科 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ꎬ2005:28 30.[5]曹㊀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10:39 42.[6]陈㊀越.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ꎬ2018(25):35.[7]卢㊀玥.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学[J].音乐天地ꎬ2018(10):25 27.[8]于㊀洁.声乐教学 美育全程 实践方略[J].当代音乐ꎬ2018(12):34 35.[9]刘舒婷.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美育初探[J].宁夏教育ꎬ2018(Z1):30 32.[10]赵㊀莲.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A].2015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ꎬ2015:2.[11]顾㊀军.美育赋魂ꎬ让00后拥有一颗丰盈的 诗心 [N].文汇报ꎬ2018-03-16.[12]柴伦党.少儿音乐美育教育教学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17ꎬ31(03):117 119.(责任编辑:张洪全)060当代音乐 2020年第2期。
美育与初中学科教学结合的案例
美育与初中学科教学结合的案例
美育与初中学科教学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以下是一个美育与初中学科教学结合的案例:
案例:音乐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
目标:通过音乐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过程:
1. 选择一首适合的诗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
2. 让学生朗读诗歌,并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主题。
3. 播放与诗歌情感相符合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4.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5.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并与音乐中的元素进行比较。
6. 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7.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并配以合适的音乐。
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分享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创作成果,评估教学效果。
这个案例将音乐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音乐的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论初中音乐教学与“美育”教育
0 2 4Leabharlann 0 0 5 ) 、补 的作 用 和功 能 得 到 有 效 的发 挥 , 利于学生形成健康 、 高 尚 的 审 美情 趣 和积 极 乐 观 的生 活 态 度 , 为其终身热爱音乐 、 热 爱 艺 术、 热 爱 生 活 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2 . 音 乐 本 身就 是 一 门 情 感 艺 术 , 任 何 形 式 的音 乐都 有 它 不 同的 感情 色彩 。 贝 多芬 说 : “ 音 乐 尽 管 千 变 万化 。 但 归 根 结 底 是精 神 生 活 同感 官 之 间 的桥 梁 。它 能 够 确 切地 反 映 个人 和 人 民 的精 神 品质 并 反 作 用 于 人 的思 想 意 识 及 整 个 情 感 世 界 。 ” 音 乐通 过 刺 激 人 类 的审 美感 观 , 迅速影响人 类情绪 、 调节情 感 。 引起 听者 共 鸣 。音 乐 的审 美 教 育 不 仅 能激 发 学 生对 音 乐 的 兴 趣 与 热 爱 .而 且 能 让 他 们 的情 绪 感 官 随着 音 乐 的节 奏起 伏 发 生 变 化 ,这 种 情 感 交 融 与 碰 撞 是 达 到 审美 教 育 最 终 目的 的必 然 阶段 。 审美 教 育能 让 学 生 从 形 式 、 气质 、 形象、 情 感 等 各 方 面
论 初 中 音 乐 教 学 与 “ 美 育 夫 目" 李 教 育 罔 _
任 丽 娟
( 赤峰市松山二中 政治组 , 内蒙 古 赤 峰 在 素 质 教 育 中 , 艺 术 教 育 担 负 其 他 学 科 不 可 替 代 的 特 殊 的历史使命。 促 进 人 的 全 面发 展 , 音 乐 教 育是 一个 不 可 或 缺 的 环节 . 而音 乐 教 育 以 审 美 教 育 为 核 心 , 注 重 提 高 教 育 者 的 审 美 能力。音乐的“ 美育” 教 育 能 够提 高 受 教 育 者 的 文 化 艺 术 素 养 和 审 美评 价 能 力 。 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 发 展 和 谐 的 社 会 交往能力。 音乐“ 美育” 教育的主要任 务包括 : 一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感 受 美 的 能力 : 二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鉴 赏 美 的能 力 : 三 是 培 养 和 提 高学 生 表 现美 、 创造美的能力 ; 四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追 求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音乐歌唱课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音乐歌唱课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明确目标音乐课不单纯是唱歌课,但仅唱会歌曲的多,如何唱好歌曲的少。
他们在课堂的相当部分时间里专学唱歌,长久以来,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里。
器乐课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问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
欣赏课并非文学课。
有些老师的欣赏课,语言文宇解说的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
因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二)准确定位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
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己设计好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突发,临时应变等。
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理解.(三)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就应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治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潜力。
1.透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2.透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潜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问乐器,民问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四)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必须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资料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到达开拓视野,提高审美潜力的目的.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潜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闲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米,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资料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潜力有明显提高. 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用心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潜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浅谈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从古至今乃至全人类都离不开音乐。
人类的文明,人类的进步更离不开音乐教育。
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普及的一种音乐教育途径。
本文主要探讨了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育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3-019-01音乐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音乐是可学可不学的一门课程,而语文、地理、历史、英语等课程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是必修课。
一、我国音乐教育的类型和历史进程中国音乐教育大体可分普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及专业音乐教育4种类型,现分述于后。
1.普通音乐教育:是指在中、小学校中,通过音乐课向青少年儿童进行的美感教育,如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活动,"五四"以后,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前一时期学堂乐歌基础上,有着鲜明的改进与提高。
2.社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在提高人民音乐文化素质方面,与学校音乐教育具有类似的功能,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清末民初,随着学堂乐歌在中国的推行,早期社会音乐教育也同步开展起来。
3.音乐师范教育:辛亥革命后,为适应中小学普通开设音乐课的师资需求,音乐师范教育开始受到较大的重视。
4.专业音乐教育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五四"后,在蔡元培积极倡导与萧友梅等归国留学生的努力开拓下,中国开始出现最早的几所专门音乐教育机构,最早设立并具有代表性的当首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
二、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1.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
浅谈音乐课中的美育教学
浅谈音乐课中的美育教学发布时间:2021-01-21T14:11:00.303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期作者:周瑜[导读]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围绕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而设定的,当然这也是重塑新时代我国教育生态的必然路径。
辽宁鞍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周瑜 114001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围绕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而设定的,当然这也是重塑新时代我国教育生态的必然路径。
初中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音乐课是通过以聆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所以,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而音乐又是想象和联想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
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的一生。
以美施教 以乐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析
-125-2023年第28期(总第368期)美育在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从培育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角度出发,音乐教师要不断优化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为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综合素养教学课堂的构建方式,以丰富学生的参与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现状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又注重学生音乐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与传统的音乐教学相比,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师可将陶行知的生命教育、创造教育等思想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将被束缚在教室中的传统音乐课堂转变成发散性的音乐课堂,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升华和发展。
音乐教师要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理论与教学方法,并将其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为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许多学校都意识到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课程进行了改革。
但是,部分中学音乐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也没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教学模式。
他们在音乐课程中讲授的内容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单纯地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
在信息时代,学生能通过信息技术接触到许多新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就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
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帮助学生提升音乐学科能力;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核心素养培养对初中生音乐学科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不知该从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综合素养。
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必须结合班级学生音乐学科能力开发现状做出一系列的改变。
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一)唱歌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
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
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初中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
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
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
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1、在初中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
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认真学习、领会上述文件和大纲的精神,提高执行本大纲的自觉性。
(二)中学音乐教学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
要注意思想品德教育与音乐兴趣和音乐能力培养、音乐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教材的选编应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还应注意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
(三)唱歌教学是教养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
题材丰富、内容健康、风格突出、形象鲜明的歌曲,富有表情的歌唱,最能感染教育学生。
唱歌教学应重视唱歌兴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对唱歌和识谱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过程要注意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所选歌曲应在注意教育性的同时,充分体现艺术性与趣味性的特点,应好听易唱,音域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同时要注意时代感。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审美教育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审美教育作者:吕华华来源:《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2年第04期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音乐审美逐渐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贯穿于音乐课堂的始终,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
不难看出,音乐审美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理解,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音乐家,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死板的音乐规律抑或是学会一项音乐技能,音乐教育真正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在学生心中埋下欣赏音乐美的种子,利用“美的感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涵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与乐感,从而全面塑造新一代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音乐教育音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进化的一种特殊艺术,自古以来,音乐就具有寄托人们情感,抒发人们志趣,净化人们的心灵以及启迪人们的智慧的作用,但是音乐对人类的培养是非智力的。
依据这一点,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已经从传统的歌唱教学、乐理教学转变为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转变可以体现当前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音乐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而这样做的目的是适应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为此,我们应该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挖掘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和宗旨,明确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开展音乐审美教育做铺垫。
优秀的音乐审美教育不应当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该由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一起在音乐世界中感受、发现、表达和创造音乐,让学生参与到与音乐相关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基于音乐本身的特性,笔者发现音乐通常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音乐的表现手法常常受到时间、情感、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与审美教育的结合赋予了音乐审美教育情感性、表现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诸多特点。
1.1情感性情感是音乐的生命,没有承载情感的音乐是空洞的,因此,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
初中音乐课程的美育意义
初中音乐课程的美育意义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音乐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音乐课程的美育意义。
一、学好音乐课程的重要性1.提升审美素养:音乐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情感,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丰富心灵世界:音乐课程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内心世界,培养和谐人格。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音乐表演类课程需要学生相互配合,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提高综合素质:音乐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主要学习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阶、节奏、音符、和声等基本概念。
2.音乐欣赏:欣赏各类音乐作品,如古典、民乐、流行等,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3.歌唱与演奏:学习歌唱和乐器演奏技巧,培养音乐表现力。
4.音乐创作:尝试作曲,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情感。
三、学习注意事项1.保持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探索音乐世界,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和作品。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练习,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歌唱、演奏等实践活动。
四、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音频视觉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音乐表演视频,提高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学习:与他人共同演唱、演奏,互相借鉴,提高自身水平。
3.跟唱跟奏:模仿优秀音乐作品,培养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
五、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了解中考音乐考试的要求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强化基础知识:重点掌握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概念,确保基础题型不失分。
3.提高歌唱、演奏能力:经常进行歌唱、演奏练习,熟悉常见乐器演奏技巧。
六、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相协调。
2.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活动,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3.寻求专业指导:请教音乐老师或专业音乐人士,不断提高自身音乐水平。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反思范文(2篇)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反思范文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
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内涵上。
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以情感感人,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一、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在这里的“开放”,本人诠释为问题的答案范围宽;而“关闭”则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小范围问题去思考。
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偏重开放式地提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反之,则要尽可能地避开关闭式地提问题。
学生是教学最有用而广泛的资源,我们应从多方面去开发他、塑造他,如果把学生引入一种思维或关在一个“峡谷”,以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会出现三种结果:1、不适应或这种思维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感,甚至恐惧感;2、就算是适合某位同学的强项思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也会成为定向思维,出现智力偏向;3、整个课堂会很冷清,因为它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四面鲜花齐放的创设。
据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
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
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
初三学生美育素质评语
初三学生美育素质评语美育是指通过美的规范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初三阶段,美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关于初三学生美育素质的评语,供参考。
1. 艺术修养方面:(1)学生在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2)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能够准确地把握并表达艺术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
(3)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较强,能够独立地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独特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
(4)学生善于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能够用敏锐的艺术眼光发现其中的美和价值。
2. 文学素养方面:(1)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学生对文学作品有广泛的阅读和研究,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有深刻的理解和解读。
(3)学生热爱写作,能够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欣赏和评价水平,能够领悟其中的哲理和思想。
3. 戏剧表演方面:(1)学生具有一定的戏剧表演才能,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特点。
(2)学生具有较好的舞台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表演中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戏剧的主题和情感。
(3)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戏剧有一定的了解和欣赏能力,能够发现其中的美和艺术价值。
(4)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体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 人文素养方面:(1)学生对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对人文精神具有较高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能够正确判断和选择人生道路。
(3)学生关心社会、关注他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4)学生热爱自然,对自然界的美有较高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5. 美学素养方面:(1)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能够准确地感知和欣赏美的存在和表达。
(2)学生对美的要素和原则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运用美的规律来评价和创造美。
“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路径
“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路径摘要:音乐这门科目作为副科,一直不受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他们都认为音乐无关乎成绩,应付一下就可以,音乐老师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学生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写其他科目的作业,不认真听讲。
现在的音乐教学现状很不乐观,需要做出极大的改变,本文基于现代音乐教育现状,论述音乐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实施。
关键词:音乐课堂创新双减背景引言:双减背景旨在减轻学生压力,紧扣我国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明确教育概念和教育目的,做出正确的教学规划,在音乐教学上,教师必须要加大重视度,加大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重在提高学生审美。
美育能促进德、智、体劳方面的发展是教学目标中重要的板块。
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大单元教学这一教学方法,针对初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出建议。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音乐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要求老师处理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体系标准和对应的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科目,明确教学思路,确定教学方案,做好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
向学生灌输一定的音乐知识,建立好课后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学生纠错,吸取经验教训。
引导学生懂得音乐的重要性,懂得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将课程设置的环环紧扣,使学科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大单元教学,并不是指跨学科,跨学段,综合性的大单元,而是基于本学科核心素养下,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基础,紧扣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构建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大单元教学是对学科内容研究之后作出的二次开发和整体的设计。
二、音乐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2.1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并且适应终身发展的与社会相关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是该学科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不单单指学习成绩。
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确培养核心素养的概念,纠正教学理念,不但要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初中音乐教学的美育意义
初中音乐教学的美育意义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一、学好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美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创作和演奏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4.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力,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奏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陶冶情操。
5.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音乐教学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主要学习内容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歌唱、器乐、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等四个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识谱、演奏和指挥等技能,同时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
三、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实践: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演唱、演奏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学生应该多听、多看、多思考,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坚持练习:音乐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不懈的练习,学生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加以练习。
四、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视听结合法: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聆听音频等方式,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2.分散练习法:将复杂的音乐片段分解成若干小部分,逐一进行练习,最后再将各部分合成整体。
3.模仿法:学生可以模仿优秀音乐家的演奏和演唱,从中学习技巧,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五、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学生需要了解中考音乐考试的要求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初中音乐课中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探究
初中音乐课中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探究摘要:初中生处于身体和心智的成熟发展期,其心理问题也是频繁出现,而初中音乐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开设,其音乐课程主要以净化学生心灵,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主,在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也称美育功能的教育,对学生情感价值体验和心理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此,本文结合初中音乐课程美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行了阐述分析,旨为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程美育教育心理健康前言音乐课程从本质上说是情感教育,其通过音乐创作背景和音乐情感价值,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正面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诸多美好,以此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美育教育概述何谓美育教育?简单来讲美育教育就是审美教育。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到音乐文字背后的情感内容,是一种有意识的审美教学活动,其教育的目的是为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提升学生对美的定义和感知。
在当下中学生心理问题频出的网络时代,注重美育教育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它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最重要的是美育教育不是一种强制灌输的教学理念,是结合初中音乐课程渗透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心理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影响初中学生虽说心理已经接近成熟,但社会阅历上浅,对许多事物还是缺乏深刻的认知,加上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叛逆期的发展阶段,心理敏感,情绪波动也较大,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学生难免会出现焦躁厌学的心理,如果长期压抑学生的心理,会让学生心理问题堆积,久而久之易让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而在焦躁的情绪下,优美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舒缓紧张和不安,在舒适的音乐环境中,也易让学生放下戒备心,对于心理疏导者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心理辅助教育工具。
而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同样有着疏导学生心理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中通过音乐本身体现而来的不同美感,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资源,将其开发和应用,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
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摘要: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形式的变化,音乐学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借助音乐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将来步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对“以美施教、以乐育人”,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当前,人们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建构有效的音乐课堂也就越来越重要。
建构有效的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初中音乐课堂之中,音乐教师更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将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和促进学生美育健康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教学任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音乐有效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1.学校气候及音乐教学的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很多学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创新,教师也认识到了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性。
然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没有找到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音乐教学的新模式。
同时,一些教师的音乐教学内容也没有相应地发生改变,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音乐教学。
现在的学生见识了很多新鲜事物,如果音乐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就会觉得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非常枯燥,便对音乐课没有了兴趣。
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音乐教学的进步,更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拓展,进而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策略分析(一)融合理念——有效课堂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是综合性的课堂,不仅要重视教材中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学生音乐情感以及其他方面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柯尔文手势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运用
柯尔文手势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运用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将柯尔文手势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让音乐变得更具有艺术性和独特性,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运用;柯尔文手势引言柯尔文手势是初中音乐重要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也能够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渴望。
但是根据目前的音乐教学现状,教师没有掌握音乐教学的核心,没有将两者进行有效地结合。
因此,教师要广泛运用柯尔文手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主要根据柯尔文手势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学者些许建议。
一、柯尔文手势的含义柯尔文教学手势是属于柯达伊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影响着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活。
柯尔文手势是音乐歌唱教学主要的方法,教师要通过柯尔文手势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
首先,柯尔文手势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手势,这几种不同的手势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够让声音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
柯尔文手势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能够将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的联系,来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柯尔文手势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唱歌,让学生在唱歌时更加标准。
对于教师而言,柯尔文手势能够让学生唱准音,能够锻炼学生的音准。
但是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第一组同学负责做柯尔文手势,另外一个小组可以唱音阶,这样可以加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还可以让两个小组变得更加配合,从而锻炼学生。
柯尔文手势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让学生对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变得更好相处。
二、柯尔文手势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一)教师利用柯尔文手势,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给学生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很多事物都没有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很难进入到音乐教学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丛刊》2018.08
19
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美育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许丽丽/铁岭市第五中学
摘 要:所谓的音乐教学,指的便是美育与审美教育,相关人员将会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以便于培养人对于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激发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此外,音乐也是一门当前较为流行的艺术形式,这门艺术的“美”,是通过人的听觉来感受的。
因此,在音乐教学之中,教育者应将这种“美”的感觉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懂得并欣赏这种美,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美育形成 重要作用
所谓的“美育”,指的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容的审美教育,即教育方式是教师通过对音乐作品中包含的情感进行体会,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正常的审美观念,并让学生具有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拥有关于美的品格,与其对应的正确观念。
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所有初中音乐教师所应达到的目标。
在课堂之上,教师除了应教会学生如何唱歌外,还应使学生能够懂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通过音乐审美教学,使学生拥有正常的审美观念,便是当前初中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然而,这一目标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之中,教室并没有把这一门学科当成培养学生情感与审美能力的课程,例如在进行歌唱教学时,很多教师仅仅一味的教学生如何唱某一首歌曲,并认为学生会唱某一首歌曲,便达到了最终的教学目的。
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大幅度的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美育”(一)用情感引导学生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程度往往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其对于本科目的热情程度。
若是学生喜欢某课的老师,便会认真的学习某样课程,并对此门课程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因此,教师可通过提升自身的魅力,增加学生对自身的喜爱程度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程度,以便于更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感情,引导学生了解并认识音乐作品中的美,并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此外,教室还应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不单单对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述,这点对于音乐教师尤为重要。
因音乐作品中本身便蕴含了创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注重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内容的兴趣,主动的去进行音乐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为容易的挖掘出学生在学校中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人格,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用言语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而言,积极的表扬学生,用语言鼓励学生,能够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并激发出自身的潜能。
然而,有很多的初中老师认为通过打压性的语言,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反抗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但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步下降,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而言,这种打压式的言语会严重的影响其心理状态,使得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出现严重的心理阴影。
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就是应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言语,使学生能够有效的走出困境,并培养出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不回避的积极态度,使学生能够拥有遇到不会问题是便进行提问的良好习惯,并使其能够主动的表达出自身的
意见。
在学生进步时,教师也应表扬学生,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能够拥有积极阳光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用多媒体呈现乐趣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普及,并在日常教育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使其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课堂之中,学生只能听见音乐,却不能全面的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这可以在听音乐的过程之中,了解其创作背景,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普及,也能够有效的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初中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截止目前,为保证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教师不可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而是围绕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这一终极目的,扩展音乐教学的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学手段,并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于教学之中,以便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
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帮助学生培养出正确的审美观念,并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份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唐欢.初中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探析[J/OL ].黄河之声,2018(04):98.[2]周国晓.浅谈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J/OL ].学周刊,2018(14):157~158.作者简介:许丽丽(1978-),女,辽宁铁岭人,本科,铁岭市第五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