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及进展片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1)
12 : :1
1:1 :0
2 .38 0. 20
0. .- . 0 25 -0 5 0. -D. 5 ; 7 0. 5 0. 0. 5 y0. 5 7
19 5
0
1 : :1 0
0. 1 16
0^ 3
X
0 3人
F。 F止 B C, B C,
8 9
102
不育 系 (罕 ) 湘矮 A
咦J ‘
元赢卜' 蔽 d } 逻
有生 活力花粉% 与 保持系差值
保持 系
9 3 4.
花叶恢
93. 9 一 0. 4
S5 7 -1
垦 CI2 -
9 8 3.
一 0. 5
埃可
9 2 5. 十 0。 9 97. 1 十 2. 5
96. 4
1 1 81 一1 9 6 5. + 13 。
25
花 叶恢
17 6
1 15
肠 7
0 0
1 1. 8 0. 8 : 8: 9 1 1。 3 0 : 1: 1 1. 7: : 0 0
12 : :1 1 10 :1 1 10 ::
0. 2 22 0. 6 6 0. 7 14
0. . 0. 75 - 蛤 0. .- 5 25 . 0. 0 0. 0-0. 5 5. 7
.
狡 , 截脸材转的名称友来.
材 料 名 称 细 胞 质 类 型 来 湖南 农业 科学院 同上 同上 陕 西渭南农垦科教中心
同上 同上 同上
源
湘矮 A
p t S o C M
N. ) p t M S o C
湘矮 B 花叶 恢 肤 2 A 陕 2 B
S5 7 -1
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的上 述 性 状 进行 改 良。 关键词 : 蓝型油菜 ; 甘 萝 质 雄 性 不 育 系 ; 复 系 ; 传 恢 遗 中 图分 类 号 :5 5 4 3 ¥ 6 .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7 9 (O 0 O O O 0 1 0— 0 1 2 l ) 4一 1 2— 5 0
W EN n c e g, ra — h n ZHANG h f n, ANG Ja — i g, HU i — h n , S u—e W in p n Z Ja c e g ZHAO Le , i CAO i — u Jn h a
(n tueo n u t a rp , n nAc d myo r utrl ce c s Z e gh u 4 0 0 C ia Isi t f d sr l o s He a a e f i l a S in e , h n z o 5 0 2, hn ) t I i C Ag c u
( R) 现 有 的 甘 蓝 型油 菜 均 为 萝 卜 雄 性 不 育 系 的保 持 系 , 因型 均 为 N r) R , 质 基 (r 。与 当地 甘 蓝 型 油 菜 相 比 , 20 R 0 8生 育
期 长 ( 4 ) 芥 酸 和硫 甙 含 量 高 ( 别 为 1 . 3% 和 7 . 3 t o g 、 角 率 低 ( 4 8 % ) 角 粒 数 少 ( O 6 20d 、 分 29 86 m l ) 结 x / 7.9 、 1 . 9粒 ) 冻 ,
Cord fe efp l n to sa d t sco s sfrmoe t a 0 y a s Cord sm itr fRCMS h b i to tp l ri a atrs l o l ai n n e tr se r h n 1 e r . ria wa xu eo i o y rd wih u o-
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及其繁育技术
JOURNALOFCHANGJIANGVEGETABLES长江蔬菜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及其繁育技术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直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几乎都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育成的。
21世纪初,一些国家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开始面市。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甘蓝雄性不育系的研究,90年代末至今,已分别采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和胞质不育系途径配制出一批甘蓝新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区、市)级审定,在各地区推广,这些新品种的特点是杂交率达100%,整齐度好,深受生产者和市场的欢迎。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近年用雄性不育系配制出的7个已通过审定的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繁育技术要点。
1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1.1中甘16号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
植株开展度约53cm,外叶15片左右,叶色绿,蜡粉中等。
叶球紧实,近圆球形,中心柱长约6cm,单球重1.5 ̄2.0kg,667m2产量可达4000kg左右。
从定植到收获约65天。
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早秋种植。
华北地区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667m2定植密度3500株,生长过程中注意防治病虫害。
该品种也可春季种植,一般延至2月上中旬播种,4月上中旬定植,6月中下旬收获上市。
1.2中甘17号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2000年通过国家审定。
植株开展度约45cm,外叶12片左右,叶色绿,蜡粉中等。
叶球紧实,近圆球形,中心柱长约6cm,平均单球重0.9 ̄1.2kg,产量约3500kg/667m2。
叶质脆嫩,品质优良。
从定植到收获50天左右。
主要适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部分地区作春露地或冬春保护地种植。
华北地区春季露地种植,1月中下旬在温室或薄膜改良阳畦育苗,2月中旬分苗,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露地,定植密度约4500株/667m2。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
( 1 中国农业科 学 院蔬 菜 花卉研 究所 北京 1 0 0 0 8 1 :
2 河 北省农 林科 学院经 济作 物研 究 所 河北 石 家庄 0 5 பைடு நூலகம் 0 5 1 1
摘 要 以甘蓝纯合显性不育材料 ( D G M S ) 0 3 — 0 1 Z 6 0 8 — 1 、0 4 Z 5 2 1 — 1 2为 试 材 ,在 1 8  ̄2 0  ̄ C的环 境 条 件 下 ,研 究 不
YAN Hui l i n g - ) F ANG Zhi yu an ’ ) L I U Yu mei )
Y ANG L i me i
ZHUANG Mu ’
ZHANG Y a n g y o n g ’ )
(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Ve g e t a b l e s a n d F l o we r s ,C A AS ,B e i j i n g 1 0 0 8 1 ;
a s f o l l o we d: Th e s t e m wi h t s i n g l e s h o o t wa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ma t e r i a l 0 4 Z5 21 . 1 2 c o n s e va r t i o n a n d 2 ~ 3 s ho o t s
f o r 0 3 Z一 0 1 Z6 0 8 — 1 c o n s e v  ̄i r o n r e s p e c t i v e l y;s e a l b o t t l e s b y v e n t i l a t i o n il f m p l u s o n e l a y e r p l a s t i c f il m c o u l d d e l a y s u b c u l t u r e t i me ;t he s u c r o s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7 % a nd 4 % c o u l d l e a v e g r o wt h o f O 4 Z5 2 1 . 1 2 a n d 0 3 . 01 Z6 0 8 . 1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ma t e r i a l s a te f r c o n s e vi r n g we r e t r a ns f e r r e d t o f r e s h c u l ur t e me d i u m.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EA的发现与遗传研究
d u l— w l trl l e L 4a d J 1 r rd t r u h c n iu l a k r  ̄ig t A sn o be o bel maese i i sJ 一 n L一8 wee b e h o g o t al b e co n o NE u ig d u l— o en n y
维普资讯
中 目农 业 科 学
2 0 .5 1 :2— 8 02 3 ( )7 7
c e i rc hu s Si c S inta Ag iu r nia
甘蓝 型 油 菜 细胞 质 雄 性 不 育 材料 N A的 E
发 现 与 遗 传 研 究
蒋 梁 材 蒲 晓斌 张 启行 陈 , , ,
四川 省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 研究 所 , 都 成
放
6 06 ) 10 4
606 ; 川大学, 都 10 6 四 成
摘 要 :9 3年 在 甘 蓝型 油 革 9 P 甘 蓝 型 聚 生角 果 油 菜辐 照 后 代 中发 现 的 不 育 材 料 NE 其 天 然 种 或 剥 变 后 19 2× A, 代 不 育 株 的 币 育 度 均 为 10 。用 性状 优 良的 震 低 甘蓝 型 油 菜 自变 系连 续 回变 , 成 了 J, 4 J -8两 份 双 低 不 0% 育 I1 、 L 1 育 系 。 研 制 出 能 恢 复 J _、 L l 4 J -8币 育 性 且 优 势 强 的材 料 6 2 L 70和 6 2 7 2两债 。 经 过 J -、 L 1 L4 J . 8恢 保 关 系 测 定 和 恢 复 基 因的 遗 传 研 究 表 明 , 它们 是 不 同于 P l s和 陕 2 的 不育 胞 质 粪 型 . 复 基 因为 一对 显性 梭 基 固。 om c A 恢 关键 词 : 蓝 型 油菜 ;不 育 系 ;恢 复 系 ;遗传 甘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标记快速测定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标记快速测定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甘蓝型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菜栽培类型,它于20 世纪40 年代和50年代分别从英国和意大利引入到中国的四川和陕西,并从中育成了分别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广泛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油菜和跃进油菜。
在随后的20 多年中,中国育种者通过系统选择、与白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培育出了一批适应中国不同生态环境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20世纪70 年代后期,中国从波兰引进甘蓝型低硫代葡萄糖苷品种Bronowski,从加拿大引进甘蓝型低芥酸品种Oro,通过杂交选育出了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的优质油菜品种,使中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我国人民现代生活水平的的逐步提高,对优质、安全的食用植物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甘蓝型油菜的“两低”品种已成为中国食用油的主要来源。
为了获得数量更多的、优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以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更有效、快速地培育更高产、优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迫不及待,而为了实现该育种目标,在该育种过程中采用其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目前对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虽已有重大突破,但因研究刚刚起步,成果比较少,所设计引物可能繁而不简,鉴定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工作繁杂,成本也较高,所得出的结论范围也比较狭窄,在实际育种过程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本项目欲通过设计更多的引物,并进行简单的引物扩增,从中筛选出能够快速鉴定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且成本较低的引物,旨在实际育种中充分发挥其测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目标筛选出能高效、快速鉴定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引物。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1)根据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基础设计一定数量的相应引物。
(2)对所有参试品种分别运用所设计的引物进行扩增。
(3)比对扩增结果,由已经明确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类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及其获得的相应扩增产物,可确定所采用引物能否用于该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测定,再比对所用引物扩增效果,从中选出测定速度又快又准确的引物。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312A形态学及细胞学研究
S t u dy o n Mo r ph o l o g y a nd Cy t o l o g y o f Ma l e St e r i l e Li n e 3 1 2 A i n Br a s s i c a na pu s L.
G E P u y u , CU I Gu i me i 2 , W ANG Ya o h u i , W ANG J i n g x u e , DU C h u n f a n g 3 , S UN Yi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 育 系 3 1 2 A形态 学及 细胞 学研 究
葛 璞 玉 , 崔 贵 梅 , 王 耀 辉 , 王 景 雪 , 杜 春 芳 , 孙 毅
( 1 .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2 . 山西省农业科学 院生物技术研究 中心 , 山西 太原 0 3 0 0 3 1 ; 3 . 山西省农 业科 学院棉 花研究所 , 山西 运城 0 4 4 0 O 0 )
( 1 . C o H e g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 S h a n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6 , C h i n a ; 2 .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
s t e i r l e l i n e 3 1 2 A a n t h e r s a b o r t i v e c h ra a c t e r i s t i c s , e t c , t o p r o v i d e e f e c t i v e b a s i s f o r 3 1 2 A f u r t h e r u s e . T e s t e d r a p e s e e d v a r i e t i e s re a f r o m b r e e d i n g h y b i r d s o u t o f s t a b l e ma le s t e r i l e l i n e 3 1 2 A nd a ma i n t a i n e r l i n e 3 1 2 B.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3 1 2 A a n d 3 1 2 B d u i r n g b u d
甘蓝雄性不育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 . 腋芽外植体的获取 .1 2 甘蓝雄性不育系开花时 , 在主茎处用锋利刀片 将腋芽切下, 先放在 1 %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片刻 , 流水冲洗 3 m n 转入 7 %的乙醇溶液中振荡灭菌 0 i, 5
1 . 试管苗炼苗 、移栽、定植 .4 2
当试管苗长到 56m高、 . c 根系发达时,进行炼
MS 2 / - 。 + mg L6 BA
隐性核基 因控制的雄性不育两用系 , 繁殖亲本比较 容易 , 但制种过程中要拔除一半的可育株 ,不仅费 工耗时 ,而且如果没有及时拔除 ,将严重影响杂交 率。细胞质雄性不育(MS 可保证杂交纯度 ,但筛 C )
选优良的保持系 , 具有相 当的难度 。许多育种工作 者都将工作 的重点转移到如何用快繁 的方法保 持 雄性不育系。关于甘蓝的组培研究 ,是从 2 0世纪 6 、0 0 7 年代开始 , 现已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 从叶片 、 子叶、下胚轴 、 、 根 花器 ( 包括花球、花托、花茎 、 花茎叶等 )及花序梗 等都获得 了完整 的再 生植株
2 mg LB9。 0 /
蓝雄性不育 系的腋芽繁殖技术进行探讨 ,并研究其 子代的性状,以期为甘蓝的快速繁育和种性保持寻 求新的有效途径。
1 材 料 与方 法管苗转入 5 种生根培养基中培养 。 每种培养基接 1 ,每瓶接 3 ,重复 3 ,分 0瓶 株 次
养。
但甘蓝腋芽繁殖在 国内少见报道 , 本项 目对甘
1 . 试管苗的生根 、壮苗培养 .3 2 生根培养基作五种处理 , 各培养基均附加 3 0 g / L蔗糖、7/ g L琼脂、p 5 。( ) ;() 2 ; H . A MS B 1 MS 8 /
( M S 01 /I A ;( B + . / I A ;( ) S C) + .mgLB D) 5 01 L B mg EM +
雄性不育“国甘”系列甘蓝品种
北 京华 比种苗 公 司于2 0年 采用 国际新 品种育 02 种 技术 开展 了雄性 不 育甘 蓝新 品种 的选 育 ,并首 次 选 用 了来 自欧洲 甘蓝 自然 群体 胞质 显性 不育 源 , 从 中发现 两个 不育 株 ,连续 5代对 其进 行 回交 ,得 到 了两个性 状 稳定 的不 育系 A 和A3 最 终培 育 出 “ 2 。 国
可根据植株长势、高矮 、分枝习性和花瓣颜色等特 征分辨杂株,及时拔除。父本谢花后 ,要及时拔除 父本系植株,防止父本种子混杂 ,影响杂交种的纯
度。
27 适时采收 . 当8 0%以上 的种 荚呈 黄色 后可 以收 获 , 一般在
晴天 的早晨 进行 。收割 的枝 条要 及 时晾 晒 ,晒干 晒 透 ,并趁 下午 2— 3 钟种 荚干 燥 时脱粒 ,未晒 干 点
不要脱粒。脱粒后及时晒干 ,精选人库。 固
.
23.
1 0% 。 0
7 ,抱球 紧 实 ,耐裂 球 ,到 采收 期 可在地 里 保持 层 1 ~2 0 5d不裂球 ,抗病性 强 。 1 “ . 2 国甘 4号 ”主要 特征 特性 用雄 性不 育 系育成 的早 熟 品种 。定植 后 5 左 0d 右 可采 收 。长 势强 ,开展 度 5 m,外 叶 1 ,叶 5c 9片 球 圆球形 , 茎 约 1 m,单球 质量 1 ~18 g 球 6c . .k ,叶 4 球绿 色 ,有 光 泽 ,结 球 紧实 ,耐裂 球 ,可 在 田间长 时 间保存 。适应 性 强 ,耐 寒 耐热 ,抗病 ,可用 于春 播 、夏播 及早 春小 高棚 栽培 。
1 品种 特征 特性
1 “ . 1 国甘 2号”主要特征特性
雄性 不育 系育 成 的早熟 品种 ,定植 至采 收 4 ~ 5 5 ,长势 强 ,开展 度小 ,可 以密植 。外 叶 1 , 0d 9片 根 茎高 4c m。叶球 高 圆型 ,球横 径约 1 5c m,纵 径 约 1 m,单球 质量 1 g 7c .k ,叶球深 绿 ,绿 叶层 6 5 ~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遗传效应分析及纯合不育株的离体保存
后未见带毒率增加。
离体保存的甘蓝DGMS材料在保存过程巾虽然发生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以及TuMV病毒在甘蓝组培材料体内存在,但尚未发现对组培材料的田『日J生长和植物学性状产生影响,这说明甘蓝课题组现有的离体保存程序对甘蓝DGMS材料的保存是可行的。
5.在18.20℃下,研究了保存甘蓝纯合DGMS材料的适宜条件。
单芽苇段适合042521.12的保存,2-3芽筝殴适合03Z-OIZ608一I的保存。
用封[J膜+塑料膜封u可减少042521.12和03Z.012608.1的继代次数。
03Z-012608.1在MS+6.BA0.2mg/L+NAA0.Img/L+甘露孵0.3.;}+活性炭0.02.j}+蔗糖3%的条件下,042521—12在MS+6-BA0.2mg/t,卜NAA0.Irag/L+蔗糖7%的条件下长期保存后存活率屉高。
保存后的材}:I转入新鲜的培养基中,98%以上的茎段均能恢复生长。
6.以042521—12,03Z-012608—1,IMZ.-012126-1三个不同球犁的甘蓝DGMS材料为试材,研究了适合它们组培快繁的方法。
适合042521.12快繁的培养基为:MS+6.BA0.5+NAA0.1+蔗糖3%、pa6.1,适合03Z-Of7-608.1快繁的培养基为:MS+6.BA0.5+NAAo.I+蔗糖2.%、pH6.1,适合04Z-012126-1快繁的培养基为:MS+6-BA0.5+NAA0.1+蔗糖2%,pH6.0;培养过程【{I封u膜作为封口材料最佳。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由于基冈型的不同增殖系数宵很大的芹别。
圆球类犁的甘蓝DGMS材料042521.12增殖系数晟高,尖球类掣的甘蓝DGMS材料03Z-012608.1增殖系数最低。
关键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遗传效应,纯合不育株,离体保存nAbstractThe dominant genie male sterile DGMS 79—399-3 in cabbage(as follows abbreviating DGMS)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seed producion in China,but there still have some defects in practice.:(1)smile materials ale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sensitive lnale sterile plants which occasionally produce a few pollens。
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及进展片50页PPT
60、生活的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及进展片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甘蓝雄性不育系PM· QM及其保持系的开花结实特性研究
甘蓝雄性不育系PM QM及其保持系的开花结实特性研究刘娇娇;王超;王帅【摘要】[目的]研究甘蓝雄性不育系PM、QM及其保持系PF、QF的开花结实特性.[方法]以甘蓝雄性不育系PM、QM及其保持系PF、QF作为材料,从其物候期、枝干数量及形态、开花结实方面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甘蓝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物候期基本一致,能与之配套.不育系与保持系在枝干数量及形态、花器官结构形态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明显的特点,不育系表现出来了雄性不育的特点,结实情况良好.[结论] PM、QM可作为甘蓝雄性不育育种的新材料.该研究可为人工合成保持系或者合理利用雄性不育系提供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3【总页数】3页(P16-17,47)【关键词】甘蓝;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开花;结实【作者】刘娇娇;王超;王帅【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5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起源于中国, 在我国各地区尤其是南方被广泛栽培, 是国内重要的绿叶菜之一[1]。
但是鉴于利用自交不亲和性育种主要依赖于人工授粉,去雄麻烦,劳动力成本较高,且连续自交易导致优良性状的退化,种子纯度也不能保证[2]。
作物育种上采用雄性不育系配制F1代,具有杂交率高、亲本繁殖成本低等优点,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又具有保持、转育简便等有利因素[3]。
不育系在初花期如遇低温,会出现花粉微量、植株黄化、雌蕊育性降低及败蕾等不良现象,这将会影响亲本和制种的纯度[4]。
蔬菜种子是蔬菜生产研究必需的材料,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种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5]。
笔者通过对甘蓝(Brassicaoleracea L. var. capitata)雄性不育系PM、QM及其保持系PF、QF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鉴定, 进一步了解其材料间的差异,为充分鉴定不育系PM、QM不育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8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大规模制种获得成功
8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大规模制种获得成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1页(P14-14)【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课题组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培植出一批优良甘蓝新品种,并获得了一代杂种规模化大面积制种的成功。
2012年5月9~10日,蔬菜所组织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大规模制种观摩会。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朱英国院士、方智远院士以及农业部科教司、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蔬菜花卉研究所、制种基地所在地党政部门、种子企业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
据专家鉴定,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是甘蓝育种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已于2001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深入研究表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与具有相同的细胞核背景的国外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相比,死花蕾较少,花朵较大,蜜腺较发达,有利于吸引蜜蜂传粉,制种产量可提高10%以上。
不仅如此,显性核雄性不育系还可克服应用胞质雄性不育系带来的胞质单一可能造成的风险,有利于保护甘蓝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用显性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培育的中甘17、中甘18、中甘21等甘蓝新品种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不仅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效益好,而且性状整齐,杂交率达100%,已在20多个省(区、市)大面积推广,是华北、西北各省市早春露地和高原夏菜的主栽甘蓝品种,深受市场和农民欢迎。
甘蓝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蔬菜品种,在我国蔬菜周年供应和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杂种优势利用是甘蓝主要育种途径。
在上个世纪,国内外蔬菜育种单位主要利用自交不亲和途径培育甘蓝一代杂种,但该途径存在亲本长期自交易退化、亲本繁殖需人工花期授粉,成本高、杂交率不能达到100%等缺陷。
BoMS1和BoAOS基因控制甘蓝雄性不育的功能研究
BoMS1和BoAOS基因控制甘蓝雄性不育的功能研究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长期以来利用其花期自交不亲和的特点进行甘蓝优势育种,但因自交不亲和系的配制杂交率难以达到100%而存在假杂种问题,且繁殖依赖人工蕾期授粉,效率低,成本高。
进入本世纪以后,甘蓝优势育种逐渐转向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
扩大雄性不育源,创制雄性不育的突变体材料成为甘蓝育种的重要内容。
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基于AG(AGAMOUS)基因通路下的花粉发育调控网络日臻清晰,MALE STERILITY1(MS1)是该网络中的一个关键基因,其编码PHD-finger结构转录因子,在拟南芥、油菜、水稻、大麦中被发现参与雄性不育调控。
茉莉酸合成代谢除参与自身防御系统外,在花药的开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甘蓝基于雄性不育途径的优势育种主要利用来自萝卜的ogura-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存在不育源单一的问题,为扩大甘蓝雄性不育资源,同时解决其自交不亲和影响繁殖的问题,本文应用RNA干扰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对BoMS1基因、BoAOS 基因和自交不亲和的关键基因BoSRK基因协同调控及编辑突变,创制甘蓝与保持系杂交亲和的雄性不育材料。
本研究获得的结果如下:1.构建针对拟南芥突变体ms1ms1的功能回复载体pCA13BarPMS1MS1和用于转化甘蓝的BoMS1基因的RNAi干扰载体pCA13BarPMS1iMS1。
通过花序侵染法获得拟南芥T1代植株,经500ppm的PPT筛选后获得12株转基因拟南芥。
经过基因型鉴定,得到3株基因型背景为ms1/ms1的pCA13BarPMS1MS1转基因拟南芥,结果发现转基因植株在开花以后花粉正常,其余表型也与基因型为MS1/ms1的拟南芥无差异。
与对照ms1ms1不育株相比,角果正常伸长并膨大。
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蒲全明;白立伟;邓溧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12(006)008
【摘要】综述甘蓝雄性不育的来源和类型及其在细胞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介甘蓝雄性不育的选育及育种应用,最后作了展望。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蒲全明;白立伟;邓溧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5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Ⅳ.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减数分裂过程观察
2.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3.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4.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Ⅰ.NCa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选育初报
5.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Ⅱ.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的酸酶同工酶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 展望
经过50多年的 不断探索,甘蓝雄 性不育的应用研究 已取得显著效益, 新品种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但是其 基础研究还有待进 一步完善。
为了今后更充分地将甘蓝雄性不育应用于优 势育种、基因改良等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其基 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甘蓝雄性不育机理尚处于研究中,例如不 育性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的具体关系尚不明确; 至于激素诱发雄性不育发生的机制也有待进一 步深入研究。
由隐性雄性不育 基因控制的材料其 侧交后代最多达到 的可育株,如用该 材料配制杂交种, 需拔除 的可育株, 费工费时,实际应 用困难。
而在利用转基因技术把雄性不育基因转 入甘蓝获得雄性不育植株方面,由于基因 的作用点是基因组 ,所表现的雄性不育为 核基因所控制,具有核基因的主要特点, 不育性在后代中表现分离,则将对这种新 种质的直接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加以改善。
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利用
一、背景介绍 二、甘蓝雄性不育的分类 三、甘蓝雄性不育系的来源 四、甘蓝雄性不育的基础研究 五、甘蓝雄性不育的选育 六、甘蓝雄性不育的育种应用 七、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八、展望
一 背景介绍
甘蓝属十字花科
(Cruciferae)芸薹属 (Brassica )的一二 年生蔬菜,是栽培历 史最长、面积最大的 蔬菜之一。 甘蓝类蔬菜风味品质独 特,含丰富的维生素、 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 成分,其维生素C的含 量更为蔬菜之首。
当前虽然在胞质 雄性不育、细胞核 雄性不育以及通过 分子生物学技术培 育雄性不育系等方 面的研究取得了一 定的成功,但仍存 在不少的问题需要 做进一步的研究。
1.胞质雄性不育 虽然能获得百分之 百的不育株,但由 于它自身存在的一 系列的缺点对它的 应用构成了严重的 障碍,今后仍需改 进和寻找更好的胞 质不育源,并在研 究中进一步扩大对 回交父本的筛选。
谢谢您的批评指正!
2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方智远等以经济性状优良且较整齐稳 定的胞质不育系为母本,与不同类型优良 甘蓝自交系杂交配制了50多个杂交组合, 鉴定结果表明: 比较突出的是用CMS R37014 与自交系8180配制的新品种中甘 22,在秋季种植时表现优质、抗病、丰产, 生长势及产量与用保持系( 回交父本) 配制 的杂交组合基本一致,明显优于用CMS R27014配制的同类组合。
植物雄性不育与脯氨酸关系的研究 很多,多数研究者认为不育花药内 缺乏脯氨酸与不育性关系密切。
脯氨酸在甘蓝不育花蕾氨基酸 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4.6%,其含量 在甘蓝花蕾发育过程中的呈现动态 变化,在小孢子二核花粉期不育花 蕾的含量明显低于可育花蕾。
3 遗传研究和分子标记
甘蓝上雄性不育分子标记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筛选与雄性不育连锁的RAPD、 RFLP分子标记方面。 甘蓝显性核不育基因DGMS 是中 国农业科学院方智远院士首次发现的 不育类型,并且已经在甘蓝的杂种优 势中加以利用。
2.而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制种,因其显 性雄性不育基因 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具有 环境敏感的特征,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 为了减少使用该不育材料时由于环境敏感 带来的危险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温度与与 该不育性的具体的量化关系。 而且为了增加获得不带环境敏感基因 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的机会,还需要进 一步研究环境敏感基因的遗传行为。
五 甘蓝雄性不育的选育
1 甘蓝核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研究表明,甘蓝显性雄不育材料 DGMS79-399-3的不育性除受主效基 因DGMS 399-3 控制外,还受修饰基 因的影响。
因此,部分雄性不育株存在环境敏 感性。在微量花粉不育株自交后代中, 可分离出显性不育基因纯合的雄性不 育株,用纯合显性不育株作母本与一 般可育自交系杂交,即可获得不育株 率达100%的显性雄性不育系。
甘蓝雄性不育的应 用研究来源于对其机 理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随着人们对不同类型 甘蓝雄性不育材料及 其分子机理更加深入 的研究与完善,甘蓝 雄性不育的选育效率 肯定会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实现雄性不育 性基因的人工调控也 为时不远,从而推动 甘蓝雄性不育在甘蓝 育种中的广泛应用。
七 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RFLP 标记是基因组研究中使用最 普遍的分子标记之一,重复性好,可 信度高。但RFLP分析耗时长,需放射 同位素检测,费用较高,因而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RFLP标记在育种上的广 泛应用。 与RFLP、RAPD 等相比,SSR 在 基因组中具有丰富的分布,多态性高, 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易行,因此该标 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刘玉梅等应用SSR 标记,采用集群 分析法进行了甘蓝雄性不育基因连锁 的分子标记研究,在398 对SSR 引物 中,仅引物0113C03 在397 、398 两 个回交群体中都表现出差异片段,进 一步研究发现: 该标记的2 个回交群体 中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间的连锁 距离分别为4.3cM 、8.94cM。
构被破坏或解体; (2)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 (3)花粉母细胞和小孢子外被一层很厚的 膜状物包被,生长发育异常; (4)绒毡层提前解体; (5)四分体不能分开。
许忠民等以Ogura胞质甘蓝雄性不 育系CMS158 及其保持系B158为对象 的解剖观察比较表明: 甘蓝胞质雄性不 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有明显不同, 不育系CMS158 小孢子的败育发生在 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相比于可育花 粉,不育系的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 小孢子受到挤压,导致其相互粘连, 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花粉粒以致败育。
Wang 等 (2005) 将DGMS 基因间接定位于 甘蓝第3 号染色 体,比较基因组 研究发现这一区 段对应于拟南芥 第5 号染色体差异 显示技术对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进行 了研究并获得24个差异表达片段,测 序分析表明: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与果 胶甲醋酶,果胶裂解酶,硫氧环蛋白, 快速碱化因子以及脯氨酸富足蛋自表 达受抑制有关,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 甘蓝显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有了较为深 入的认识。
方智远等利用回交转育方法,以 25个不同类型甘蓝自交系作父本进行 显性雄性不育系的转育,鉴定回交、 测交组合150 多份。王晓武等通过连 续回交、自交及测交等步骤,结合分 子标记辅助选择,先后在以不同类型 自交系作父本的回交后代中,鉴定出 纯合显性雄性不育株69个。
可采用以下3 种方法选育优良纯合显性雄性 不育系: (1) 以不育性敏感的不育株为母本,经济 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好的自交系为父本,连 续回交5 代以上,选敏感不育株自交; (2) 选择经济性状优良育性敏感的不育植 株连续自交; (3)将不育株与优良自交系先杂交,然后 在其后代中选经济性状优良不育性敏感的 不育株连续自交。
因此雄性不育的研究
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高 度重视。
二 甘蓝雄性不育的分类
根据遗传特点,可遗传 的雄性不育可分为细 胞核雄性不育(即 雄性不育性由核基因 控制,包括显性雄性 不育和隐性雄性不育) 和细胞质雄性不
育(即雄性不育性取
决于细胞质基因)2种 类型。
三 甘蓝雄性不育系的来源
甘蓝雄性不育系 主要来自于自 然突变、品种 间的杂交和回 交、原生质体 融合以及理化 诱变等。
四 甘蓝雄性不育的基础研究 1.细胞学研究
甘蓝的小孢子形成一般要经过单核期、双 核期和三核期等几个时期。
刘玉梅等以甘蓝 DGMS 材料为对 象的研究表明, 甘蓝显性雄不育 花药败育最早发 生在花粉母细胞 早期,败育高峰 期在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前期至 小孢子单核期。
败育的主要特征是: (1)细胞核、内质网、质体、线粒体等结
(2 )筛选出的理想的与雄性不育性相关的 分子标记还不够充实,同时对标记在甘蓝 中表现的特殊性还不明确。在应用过程中, 不少具环境敏感性的不育材料尚需进一步 克服对日照长短、气温高低等环境因子的 影响。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培育 雄性不育系日渐升温。 基础研究是应用的基础,应用是基础研究的目 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我们只有加强对二者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才 能充分发挥甘蓝雄性不育的价值。
我国显性核不育类型除受显性 不育基因控制外,还受修饰基因的 影响。 因此,部分雄性不育株存在环 境敏感性,即在一定遗传背景和环 境条件下,有些不育株可能出现少 量具生活力的花粉。
方智远等根据这一特性,在微量花粉不 育株自交后代中,鉴定出显性不育基因纯 合的雄性不育株,进而利用组织培养进行 快繁,用纯合显性不育株作母本与可育保 持系杂交,获得了不育株率达100%的显性 雄性不育系,并已陆续配制出中甘16、17、 18、19和21号等5 个甘蓝新品种,从而使 我国结球甘蓝显性不育利用取得了重大的 突破。
例如:
1.Pearson用黑芥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再用 青花菜做轮回父本回交,在回交3 代改用结 球甘蓝为父本杂交,得甘蓝核不育系; 2.Bannerot 等在1974年将Ogura萝卜雄性不 育材料与结球甘蓝杂交,再连续回交,获 得萝卜细胞质结球甘蓝不育系。
3.Kirti等通过原生质体融 合的方法得到了苗期 低温不黄化的Oug CMS甘蓝不育系; 4.Jourdan 通过萝卜胞质 花椰菜不育系与抗阿 拉津的甘蓝型油菜进 行原生质体融合获得 抗阿拉津Oug CMS的 甘蓝类蔬菜。
王晓武等采 用集群分析 (BSA )法进行 了甘蓝显性雄性 不育基因连锁的 分子标记研究, 筛选并获得了与 该不育基因遗传 距离为7.148cM 的RAPD 标记。
娄平等利用DH群体将显性核不育基 因连锁标记MS3247定位于DH群体第 四连锁群上。 刘玉梅等运用RFLP技术,获得最小 遗传距离为1.787cM 的RFLP连锁标记 pBN11 。
六 甘蓝雄性不育的育种应用
近50年来随 着对甘蓝雄性不 育的不断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已 经开发出了许多 甘蓝雄性不育材 料,但是由于遗 传缺陷,其中很 多类型难以应用。
隐性核不育类型的生产应用限制来源于其配 制杂种一代时需人工去除50% 的可育株,因此 利用效率不高。由于抱子甘蓝较易进行无性繁殖, Ruffino-Chable(1993)利用无性繁殖扩繁甘蓝纯 合雄性不育植株,从而成功地将 一个甘蓝隐性 不育和一个显性不育类型分别应用于商业杂交种 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