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案全套

合集下载

《统计学课件》全套课件

《统计学课件》全套课件
19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
统计工作,先后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统计 体系。如图:
社统 会 经 济计
社会统计
人口统计 教育统计 ……统计 工业统计 农业统计 ……统计


经济统计
自然技术统计
图:统计的分支
20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㈡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学是在长期的统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强国须知十三数——仓、府
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 弱之数,官、士 之数,以言 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 马、牛、雏、蒿之数。欲强 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 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4
统计的重要性
齐国管仲,在《管子·七法》中写到: 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
虚实也,远近也,多少也, 谓之计数。不明计数,而举 大事,犹无舟楫而渡水险 也。……举事必成,不知计 数不可。
1.弄清基本概念、主要指标、重要问题。对
于相关的概念、指标、问题,要在比较中理 解、记忆。 2.切实掌握主要方法和计算公式,要理解其 计算原理,注意其应用条件,多做练习。
10
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 提高同学们对统计重要性的认识;
掌握统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
本技能; 学会进行一般的统计信息搜集整理和 分析研究工作; 为学习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财经工作 奠定基础。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统计资料是指用来说明或描述现象数量特
征的一系列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
统计学是研究和指导如何进行统计工作的
一门方法论科学。
16
◎统计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全套课件)

统计学(全套课件)
3. 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1 -7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经济学
医学
管理学
统计学
工程学
社会学

1 -8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应用统计的领域
actuarial work (精算)
agriculture (农业)
animal science (动物学)
anthropology (人类学)
Copyright 1994-2000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不列颠百科全书)
1 -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
(一些例子)
1. 正常条件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比为107:100
2. 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 率各为1/2;投掷一枚骰子出现1~6点的频率 各为1/6
统计学
统计学的性质
1. 数量性
▪ 有大量数据出现的地方,都要用到统计学
2 .方法论学科
3 . 规律性
▪ 统计学所研究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的规
律性
1 - 1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的作用
一. 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决策服务 二. 为企业单位和社会事业单位管理服务 三. 为广大人民了解社会服务 四. 为科研机构和人员进行理论研究服务 五. 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发展国际交流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3. 按计量单位
实物指标、价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1 - 35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指标体系
由若干个相互联

统计学教案全套pdf

统计学教案全套pdf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反映 数据的集中趋势。
10
离散程度度量:方差、标准差、极差
方差
各数据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 数,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用s表示。
极差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数据 的波动范围。
2024/1/25
11
数据分布形态描述:偏态与峰态
偏态
数据分布不对称的程度和方向。偏态系数>0为右 偏,<0为左偏。
指数平滑法原理
通过赋予历史数据不同的权重进行平滑处理,从而预测未来趋势 。
指数平滑法类型
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三次指数平滑法等。
2024/1/25
指数平滑法优缺点
优点包括对历史数据利用较充分、能够自适应调整权重;缺点包括 对异常值敏感、需要选择合适的平滑系数等。
26
季节变动预测方法
1 2
2024/1/25
假设检验
介绍假设检验的基本原 理,演示在SPSS中进行 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 等过程。
方差分析
讲解方差分析的概念及 在SPSS中的实现,包括 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 素方差分析等。
31
时间序列分析在SPSS中实现过程演示
时间序列数据的导入与预处理
介绍如何将时间序列数据导入SPSS,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 等。
概率论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概率论为统计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我们理解随机抽样、假设检验等统计方 法的原理和意义。同时,概率论也为我们提供了计算置信区间、进行贝叶斯推 断等工具和方法。
2024/1/25
7
02
描述性统计方法
Chapter

2024年度-第一章统计学总论教案pdf

2024年度-第一章统计学总论教案pdf
4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数据,包括数据 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等 方面。
任务
统计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 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揭示数据 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
5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1
与数学的关系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
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 的名称。按其性质不同, 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 志。
变量
可变的数量标志,即数量 标志的具体表现值。按其 性质不同,可分为确定性 变量和随机变量。
变量的分类
根据取值的不同,变量可 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 变量。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
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
社会学
在社会学研究中,统计学可以帮助分析社会现象、调查数据等,从而揭示社会规律和问题。例如,通过 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就业状况等社会指标。
20
统计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 断发展,统计学将更加注重与这 些技术的融合。例如,利用机器 学习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自动分 析和挖掘,提高统计分析的效率 和准确性。
,以满足分析需求。
数据筛选
数据整合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 的样本或变量,去除无
关或冗余信息。
14
将不同来源或格式的数 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
的数据集。
04
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15
描述统计方法
数据收集与整理
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收 集数据,并进行分类、分 组、编码等整理工作,以 便后续分析。

统计学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统计学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统计学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的第二课时。

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能够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难点:如何设计统计图来更清晰地展示数据,如何通过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2.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强调注意事项。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来解决。

4. 学生自主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数据,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5. 交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条形统计图板书内容:1. 绘制方法:确定统计项目,收集数据,绘制坐标轴,画直条。

2. 注意事项:直条长短与数据大小成正比,坐标轴标注清晰。

3. 解决问题: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七、作业设计年级人数一年级 50二年级 60三年级 70四年级 80科目分数语文 85数学 90英语 8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和饼状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重点关注如何确定统计项目、收集数据、绘制坐标轴、画直条。

工程数学新编统计学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工程数学新编统计学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2002.11.29 2002.12.26
10.37
9.62
2003.1.2
9.25
民生银行 12.89
10.94
9.83
8.90
招商银行 10.79
9.21
8.47
8.06
从以上数据你能否比较这三个银行股在 这一时间段内的走势的强弱?
§1.1 引言
一切由数据说话


方 法 的 特 点
统计数据是统计研究的 出发点,又是统计方法 加以实施的载体,而且 也是推断结论的唯一实 证依据。因此可以说,
随机现象及 统计规律性
随机试验和 随机现象
随机性和 规律性
§1.2 随机现象及随机规律性
随机试验
随机现象
每次试验将会 发生什么结果 是事先无法预
知的试验
与随机试验 相伴的现象
§1.2 随机现象及随机规律性
掷骰子
投掷一枚均匀骰子,观察出 现朝上一面的点子数,则可 能的结果可以是1点,2 点,…,6点中的一个。
这里有个潜在变量的问题。网上修课学生的平均 年龄大且底子比较好;受教育多的人平均来说家
境比较好。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
§1.1 引言
股票价格的波动
股票价格是经常波动的,而且有时股价的波动是非理性的。下面 是中国A股市场中三个银行股四天的收盘价(单位:人民币元)
时间 名称
浦发银行
2002.9.2
12.52
等都是 统计量,而
1 n
n
i1 ( X i )不2 是统计量,因为里面含有未知参数
§2.3 数据的简单整理
统计图形
对于实际问题,比较直观的方法就是将数据用图来表示。大堆的数据往往让人 眼花缭乱,不容易抓到本质的东西。借助于一些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统计学教案全套完整版

统计学教案全套完整版

抽样分布原理及应用
抽样分布的概念及
种类
介绍抽样分布的定义、种类及其 特点,包括正态分布、t分布、F 分布和卡方分布等。
中心极限定理及应

阐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原理及在统 计学中的应用,解释为何在样本 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样本均值的 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抽样误差与置信区

讲解抽样误差的概念、计算方法 及其在置信区间构建中的应用, 介绍如何利用抽样分布原理确定 参数的置信区间。
卡方检验
介绍卡方检验的原理、适用条件及计算步骤,包括拟合优度检验和独 立性检验两种方法,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CHAPTER 04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应用
方差分析原理及步骤
01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 理
通过比较不同组别间的方差来推 断总体均数是否有差别的一种统 计方法。
02
方差分析的步骤
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计算 检验统计量、确定P值并作出推 断结论。
集中趋势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
均值
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个数,反映数据的平均 水平。
中位数
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反映数据的中心趋势。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值,反映数据的集中情况。
离散程度度量:方差、标准差、极差
1 2
方差
各数据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反映数据的 离散程度。
常见假设检验方法介绍
单样本t检验
介绍单样本t检验的原理、适用条件及计算步骤,举例说明如何应用 该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双样本t检验
阐述双样本t检验的原理、适用条件及计算步骤,包括独立双样本t检 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两种方法,举例说明应用场景。

《统计学》课程学习指南及答案

《统计学》课程学习指南及答案

广西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统计学》课程学习指南主编:万欢甘平2010年1月《统计学》模拟试题 《统计学》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开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离散系数的作用主要用于比较_不同_总体或样本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越大,说明均值的代表性_越差_;离散系数越小,说明均值的代表性_越好_。

2、 标志是用来说明__总体单位__的特征的,指标是用来说明__总体数量__特征的。

3、 统计总体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_同质性__、__大量性_和_差异性_。

4、 X~N(12、100),则EX=___12__,DX=_100_。

5、 抽样调查的优点包括科学性、经济性、__及时性_、__准确性_。

6、 代表性误差通常是__无法消除_,但可以计算和控制。

7、 均值的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 0 ;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的_离差平方之和_等于最小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回归直线01Y X ββ∧=+中,回归系数1β表示( D )A 、当0x =时,y 的期望值B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额C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量D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量2、帕氏质量指数公式的同度量因素采用( D )A 、基期的质量指标B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 、基期的数量指标D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3、若销售量增加,而销售额不变,则商品的销售价格指数( B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判断4、对某城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8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C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愈大,则( A )A、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差B、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差C、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好D、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好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A、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值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为原来的(C )A、2倍B、3倍C、4倍D、5倍8、下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A )A、所有制B、收入水平C、考试分数D、年龄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D )A、0≤r<1B、-1≤r<0C、-1<r<1D、-1≤r≤110、人均粮食消费量是一个( A )A、强度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D、离散程度指标三、简答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7分,共15分)1、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二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P12—P13)2、抽样组织形式有哪些试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统计学教案

教育统计学教案

教育统计学教案教育统计学教案一课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育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和重要性。

2. 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步骤。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教育统计学中非常基础但又很重要的一部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大家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数据收集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做调查的时候,比如了解同学们喜欢的科目。

教师:非常好!那我们来看看数据收集都有哪些方法。

(展示相关内容)比如普查,就是对研究对象的每一个个体都进行调查。

还有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那么,大家说说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呢?(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普查能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但花费时间和精力多;抽样调查比较节省,但可能有误差。

教师:说得很对!那我们在实际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学习数据整理。

大家分组,完成一个小任务。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杂乱的数据)请你们把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并用合适的统计图表表示出来。

(巡视指导各小组)小组代表:我们组整理出来了,用柱状图表示不同数据的数量。

教师:很好,其他组也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各小组展示交流)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教育统计学的基础,通过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推断打下基础。

在教材中,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作业设计: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案,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制作成报告。

结语: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统计学教案二课题:集中趋势的度量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意义。

(完整版)统计学教案全套,推荐文档

(完整版)统计学教案全套,推荐文档
2011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 国内生产总值为 471564 亿元 同比增长 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7712 亿元, 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220592 亿元,增长 10.6%;第三产业增加值 203260 亿元,增长 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0.1%,第二产业增 加值比重为 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3.1%。
统计研究并不排除从个别现象入手,但统计研究个体是为了综合个体而认识总体,是手 段而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认识总体。例如,2000 年 11 月 1 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 普查,逐一登记了全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 政区、台湾省)的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等特征,但人口普查的目的并不是要了解关于某个人的 特征,而是为了通过对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关于我国人口总体的特征资料,从 而达到对全国人口现象总体的认识。汇总后结果显示, 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26583 万人。同第四次全国 人口普查 1990 年 7 月 1 日 0 时的 113368 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 13215 万人,增 长 11.66%。平均每年增加 1279 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 1.07%。同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 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4.80%,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39%。从总体着 眼,从个体入手,体现了统计工作中总体和个体之间的辨证关系。
技工院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 A-3)
共1页
科 统计学 目 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授课日期 10.10

2024《统计学原理》教案

2024《统计学原理》教案

《统计学原理》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统计基本概念与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推断性统计方法•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初步•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初步•指数分析与综合评价初步•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应用领域统计学原理课程结构统计学原理课程概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科学,是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统计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工程学、商业等各个领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包括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实验设计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技能。

1 2 3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特点和处理方法,熟悉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的含义和应用。

知识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具备基本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素质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统计学原理》(第X版),XXX主编,XXX出版社。

参考书目《统计学导论》、《应用统计学》、《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等。

同时建议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和案例资料。

02统计基本概念与方法统计总体与样本统计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量。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用于推断总体的性质。

数据类型与测量尺度数据类型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的特征,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测量尺度对变量的测量精度和度量单位,包括类别尺度、顺序尺度、等距尺度和等比尺度。

不同数据类型与测量尺度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变量特征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和测量尺度。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案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案

根据需要展示的数据类型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
Excel、Tableau、Python等。这些工具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
05
描述性统计分析
Chapter
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
01
02
03
均值
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 的个数,用于表示一组数 据的中心位置。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 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用于统计学中的中心位 置测量。
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按时完成作业,达到规定 的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与重点
内容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 理、统计图表、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概率与概率分布、抽样分布与参数 估计、假设检验等。
重点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概率与概率分布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抽样误差
由于抽样导致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 参数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参数估计的方法与步骤
点估计
用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 计值,例如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
参数估计的步骤
确定估计对象、选择合适的估计量、 计算估计量的值、给出区间估计和置 信水平。
区间估计
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的 一个可能取值范围,并给出该范围的 可信程度。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和发展趋势,以便跟上时代步伐。
在后续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6.1获取数据的途径及统计概念》教学设计及学案全套

《6.1获取数据的途径及统计概念》教学设计及学案全套

《6.1获取数据的途径及统计概念》教学设计及学案全套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知道获取数据的两条途径一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具体包括统计年鉴、统计报表、社会调查、试设计、普查抽样互联网等;了解总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的区别与优缺点,了解数据的随机性.二、教学目标1.知道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包括:统计报表和年鉴、社会调查、实验设计、普查和抽样、互联网等。

2.了解总体、样本、样本量的概念,了解数据的随机性。

3.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积累用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点:了解获取数据的途径和总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四、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总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和数据的随机性,了解普查和抽样的区别于联系.五、教学过程(一)简短引入,自主学习概念:统计学是利用科学方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所得数据资料,并以此进行推断和决策的学科。

1.要求:学生阅读P206——2082.思考:(1)数据统计的两条途径是什么?(2)什么是总体?什么是个体?什么是样本?什么是样本容量?什么是抽样?(3)统计与抽样调查分为几种?(二)检验自学,强化概念1.数据来源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两条途径:间接来源和直接来源。

常见的间接来源数据有:国家各级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公报、定期出版的各类统计年鉴,各类经济信息中心、专业调查机构、各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信息和行业发展的数据情报,各类专业期刊、报纸、图书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从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等等。

间接来源数据又称为二手数据。

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就要通过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来直接获得。

调查通常是对社会现象而言的。

例如,经济学家通过搜集经济现象的数据来分析经济形势,社会学家通过搜集有关人的数据以了解人类行为,管理学家通过搜集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数据以分析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和效率等等。

实验大多是对自然现象而言的。

例如,化学家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元素结合后产生的变化,农学家通过实验了解水分、温度对弄作物产量的影响,药学家通过实验验证新药的疗效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院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共 1 页科目统计学基础第一章总论:授课日期10.10 课时 2班级会计J2班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作业题数拟用时间90分教学目的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熟悉统计的性质及职能3、了解统计的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选用教具挂图教具:板书+多媒体重点。

重点:掌握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及学科性质、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国家统计的职能难点难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回顾说明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培养利用数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2 页导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快速看课本“开章案例”,重点是第三段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以上示例中涉及了一些具体数字,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其中,既有百分数(9.2%,10.6%),又有基数471564亿。

这些数字在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如何应用?我们本学期的新课《统计学原理》主要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第一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一、统计的含义及性质Statistics 统计语源最早出自中世纪拉丁语的Statas(各种现象的状态和状况),由这一词根组成的意大利语Stato,表示国家的概念及关于国家结构和国情这方面知识的总称。

统计一词作为学科名称最早使用的是18世纪德国哥丁根大学政治学教授阿亨瓦尔,他把国势学称为Statistik,即统计学。

在英国,早在17世纪就出现用数字来说明社会的科学,但使用的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名称:“政治算术”(Political arithmetic),直到18世纪未,英语Statistics才作为德语Statistik的译文传入英国,即用数字表示事实。

汉语中,“统”的意思是指丝绪的总束,“计”原指计算。

统计就是总计的意思。

随着社会经济和统计学自身的发展,“统计”的涵义已经起了变化,它包含三种意义:统计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第 3 页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是指用来反映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的数字资料,也可称为统计指标。

它反映在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年鉴、统计手册、统计图表、统计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是阐述统计方法的一门科学理论和方法。

就其性质而言,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量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即统计理论。

例如工业统计、劳动统计等。

“统计”的这三种涵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科学取得经验总结与概括指导−−→−−−−−−−←−−→−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科学与统计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即: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即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多少、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二)统计对象的特点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时,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形式和研究特点。

表现如下:(1)、数量性社会经济统计学最基本的研究特点就是以数字为语言,用数字说话。

具体地说,是用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比例关系等,去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测事物发展的前景。

但应注意,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不同于数学上研究的纯数量,它不是抽象的数量,它是以现象质的规定性为基础的,是带有一定具体内容的数量。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辨证统一,没有质也就没有量。

例如:要了解哈尔滨市重工业产值,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工业。

所谓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制造工业。

然后要确定重工业产值的含义和统计口径以及哈尔滨市哪些企业属于重工业企业,这些都是质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还要解决怎样搜集、整理和汇总重工业产值资料,最后才能得到哈尔滨市重工业产值的具体数值。

(2)、总体性总体性又称大量性或综合性。

统计研究的着眼点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而不是少量或个别现象,它是通过对个别事物大量观察,占有丰富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来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例如,200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教学过程(代号A-4)第 4 页上涨3.9%,这个数量反映的是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总的平均上涨水平,而不是指哪一种具体消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水平。

而要对这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情况进行调查,就必须先对每一种个别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汇总综合,从而达到对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总体认识。

统计研究并不排除从个别现象入手,但统计研究个体是为了综合个体而认识总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认识总体。

例如,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逐一登记了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等特征,但人口普查的目的并不是要了解关于某个人的特征,而是为了通过对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关于我国人口总体的特征资料,从而达到对全国人口现象总体的认识。

汇总后结果显示,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

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从总体着眼,从个体入手,体现了统计工作中总体和个体之间的辨证关系。

(3)、具体性统计研究的总体数量是一个有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限定的数量。

如利润额800万元,在团结看来,它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抽象数量。

如果说2004年12月某企业利润额800万元,这就是统计中所说的具体数量了。

可见具体性就是指在时间、地点、条件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4)、社会性社会经济统计学通过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反映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

其定量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前提的,而定性使其在客观上就有了社会关系的内涵。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技术问题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差别较大的结论。

这些都体现出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社会性。

技工院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共 1 页科目统计学基础第一章总论:授课日期10.11 课时 2班级会计J2班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作业题数拟用时间90分教学目的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熟悉统计的性质及职能3了解统计的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选用教具挂图板书+多媒体重点掌握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及学科性质、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国家统计的职能难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回顾上节课讲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说明审阅签名:第 2 页一、统计的职能统计是在质的规定的前提下,对客观事物进行量的研究。

它既可以观察量的活动范围,又可以研究质的数量界限,还可以观察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

因此,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统计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得到统计资料,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提炼筛选,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为社会服务。

统计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的服务功能,也就是指统计部门利用所掌握的大量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判断,为宏观和微观决策,为科学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

统计咨询分为有偿咨询和无偿咨询两种。

统计咨询应更多地走向市场。

统计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部门以定量检查、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等为手段,揭示社会经济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使社会经济决策及其执行过程按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

统计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职能能够发挥作用的保证,反过来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职能的强化又会促进统计信息职能的强化。

统计的三种功能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故又称为整体功能。

请思考:试从统计职能的角度说明统计的现实意义。

第 3 页二、统计的基本任务统计的职能决定了统计工作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与其相适应的具体任务是:调查、整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字资料;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经济活动过程极其结果进行主观与客观、横向与纵向、静态与动态的综合分析,提供信息产品;判断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状态,提出相应的咨询意见,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统计工作必须做到“准确、公正、及时、方便”,这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统计工作的程序⒈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环节所作的通盘考虑和安排,它的结果表现为各种设计方案,如统计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统计报表制度等。

⒉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

⒊统计整理:对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分类等。

⒋统计分析:在整理的基础上,对统计资料进行多种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或评价、论证,得出科学结论,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统计工作的过程是经过统计设计(定性)到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定量),最后通过分析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定性)的,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认识的一个主要特点。

注意:贯穿于整个统计认识过程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对待量和质的关系问题。

第 4 页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具有自己完善的方法体系。

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很多,这将在后续课程中学习,而从大的方面看,其基本研究方法有:(一)大量观察法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搜集数据资料阶段(即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方法:即要对所研究现象总体中的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期认识具有规律性的总体数量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