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种类物的位置(物距u)像的位置(相距v)像的性质应用凸透镜u→∞v f→与物异侧焦点附近,实像望远镜的物镜2u f>2f v f>>与物异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2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2f 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f=不能成像得到平行光u f<与物同侧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
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上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按照一定规律形成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包括以下几点:
1. 光线从空气中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会发生折射。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越大,折射的角度越小。
2. 光线从凸透镜的光轴上入射时,折射后会通过凸透镜的焦点。
3.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中心经过时,不会发生折射,即不改变方向。
4. 光线从凸透镜的焦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成为平行光线。
5. 光线从凸透镜的顶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沿与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射出。
6. 焦点离凸透镜越近,折射出来的光线越偏离光轴,并形成实像。
焦点离凸透镜越远,折射出来的光线越接近光轴,并形成虚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确定物体与凸透镜的位置关系,计算出成像的距离、大小和性质等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和设计光学设备。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公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公式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公式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以及相关的公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
本文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所涉及的公式。
一、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凸透镜是中间厚、两面曲率半径不相等的透明物体。
根据凸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传播方向,可以得出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1. 焦距: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是凸透镜的前焦点和后焦点,通常用字母"F"表示。
焦距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记作"f"。
焦距决定了凸透镜的成像特性。
2. 成像规律:凸透镜可以将入射到它上面的平行光线汇聚到其焦点处,或者看起来是从焦点处发出的光线汇聚到背面形成平行光线。
这是凸透镜的基本成像规律,也是凸透镜形成图像的基础。
凸透镜有两种成像情况:实像和虚像。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会形成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会形成虚像。
3. 放大缩小:凸透镜可以通过调整物距和焦距来控制成像的放大倍数。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增大时,放大倍数会增加;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时,放大倍数会减小。
二、凸透镜的成像公式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描述和计算。
以下是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公式:1. 薄透镜公式:凸透镜的薄透镜公式是描述凸透镜成像关系的基本公式。
根据薄透镜公式可以计算实像和虚像的成像距离。
公式为:1/f = 1/v + 1/u其中,f是凸透镜的焦距,v是像距,u是物距。
2. 放大倍数公式: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可以用公式来表示,用"M"表示。
放大倍数可以计算实像和虚像的大小关系。
公式为:M = v/u其中,v是像高,u是物高。
3. 成像图形公式:凸透镜的成像图形公式表示了凸透镜成像时的物体和像的关系。
成像图形公式可以计算实像和虚像的形状。
公式为:h'/h = v/u其中,h'是像高,h是物高。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υ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2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的难度较大;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2、实像和物异侧倒,虚像和物同侧正。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分,并不影响射向透镜的其它光线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线减少,所以屏上像的亮度会变暗。
透过凸透镜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钟表,秒针的像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倒着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时倒立,有时正立,有时放大,有时缩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1)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由此看来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2)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时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由此看来像的虚实与物距有关.3、合作互动探究新知图1(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f=10cm)、蜡烛、火柴。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1所示摆放.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如何使物体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活动1:如图2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之外,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2活动2:如图3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上,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3活动3:如图4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4活动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上,这时调整光屏,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活动5:如图5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之内,同时用眼睛观察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54、实验计录及实验结论∣V∣表示像距的绝对值二、凸透镜成像的图像1、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光路图如图甲(A、B为二倍焦距处,后同)所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5)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视察和测量。
小于2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6)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视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7)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 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镜视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3.预备知识 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1.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3.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4.设计实验
目的: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设计表格:
课堂小结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2.你得到这个规律用的是什么方法?
巩固练习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 一个亮点, 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 到的像是( D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焦距与二倍焦
距之间);物在间、像在外。 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的变化:物近像近像变小。
8.分析归纳
(1)u=f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且像越大。
(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 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与步骤
•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光屏、尺子等。
实验器材与步骤
步骤 1. 安装调试实验装置,确保透镜、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合适。
2. 调整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使光线平行于光轴射向透镜。
实验器材与步骤
3. 在光屏上观察并记录成像的位置、大小、正倒和虚实。 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焦距,重复步骤3。
详细描述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会在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 像。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来表示,即 1/f=1/u+1/v,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根据这个公 式,可以推导出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反比关系。
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总结词
像的性质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
详细描述
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的性质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距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时,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像的性质为正立、放 大的虚像。
学习目标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 规律。
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凸透镜的 成像情况,如物距、像距、焦 距等参数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 动手能力,通过实验验证凸透 镜成像的规律。
02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折射
01
02
03
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 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 发生改变,形成折射现象。
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 镜,能够将平行光线会聚于一 点,即焦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之内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 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 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相关推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
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
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
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完整版)中学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归率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会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和总结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方法指导:一、要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同学们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现在,我们利用这三条光线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作法:①画一直线表示主光轴;②把透镜放在主光轴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轴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③物体分别放三个位置(u<f、f<u<2f、u>2f );④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的光线•;⑤ 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相交于一点;⑦ 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这就是物体的像;⑧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不相交,反向延长,交于物体与透镜的同侧;⑨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用虚线表示其成的像为虚像,如图所示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诀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口诀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口诀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八年级上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集结知识元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讲解1.物距u>2f时,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实像,如图所示:2.物距u=2f时,像距v=2f,成倒立缩小实像,如图所示:3.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f<u<2f,像距v>2f如图所示:4.物距u=f时,折射光线平行,不成像。
5.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如图所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物距像距物像位置像的性质分界应用举例u>2f2f>v>f物像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眼睛u=2f v=2f物像异侧等大、倒立、实像大小分界实验室测焦距2f>u>f v>2f物像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v=±∞不成像实虚分界构照平行光线u<f*v<0物像同侧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u、v、f三者的大小关系大小上看,成实像时:要么f<v<2f<u,要么f<u<2f<v,要么要么f<v=2f=u。
凸透镜成像动态变化根据之前学的口诀来判断: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对于普通光学照相机,拍摄的范围越小,则实像越大(比如同一个人的全身照和半身照相比,半身照所成的像比全身照)。
成实像时,由于比例关系,,物和像,谁离透镜远,谁就大,移动时,谁就运动得快。
也就是说“大——远——快”是一体的。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概念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2、像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即成最清晰的像时光屏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3、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调节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观察像时应以最清晰,最明亮时为准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注意: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成像规律1、焦点:成实像与成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内(u<f)时成虚像,物体在焦点外(u>f)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上时(u=f)不成像2、二倍焦距点: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f<u<2f)成放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上(u=f)成等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u>2f)成缩小实像。
3、实像都是倒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异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注意:远近都是指距凸透镜的距离,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物体越靠近焦点,像离焦点越远,但所成的像越大。
判断像是放大还是缩小,除了用物距和焦距比较外,还可以用像距和物距比较。
如果像距大于物距,即v>u,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如果v<u,那么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易考点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有两个一致性:像随物体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像的大小随像距大小变化的一致性2、透镜一部分被遮挡,仍能生成完整的像,只不过像变暗,透镜破裂去掉一半后也能成完整的像,相当于遮挡了一部分,像大小,位置不变,只是变暗些。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前预习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2.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且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课堂练习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烛焰所成的像;这是因为凸透镜与蜡烛的距离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所致,应将蜡烛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时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10cm。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那么所成的像是( B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3.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 凸透镜成的是虚像C. 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 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4.(2019·南充)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五:实验步骤:1:测焦距:将透镜对着太阳光,在 透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张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又小又 亮的光斑,测量光斑到透镜的距离,既是焦距。 f=10cm,2f=20cm
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点燃蜡 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的距离; 的距离;
此实验中:像是呈现在 光屏 上,
光屏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是像距。
实验思路:为了 尽可能地全面地研究凸透镜
的成像规律,应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 尽可能远的地方,然后漫漫地向透镜靠近, 再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记下每一次的物 距和像距,以便研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大 小,虚实,倒正)。物距和都是和焦距相比 较,即F,2F 。也就是说,物距首先在2F之 外,然后在2F和F 之间,在F以内。另外照相 机成像时,被拍照的景物和像在镜头的两侧, 所以我们在实验时候,也要将蜡烛和光屏分 放在透镜的两侧。
那么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是否与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远近有关呢?
我们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把物体与透镜的距离
叫物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一:探究课题: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是否 与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等
上图中几个元件的名称为:
A是: 光具座
,B是: 光屏
C是: 凸透镜 ,D是: 烛焰
, 。
预备知识:
1.焦距(f): 焦点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此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 10 厘米
2.物距( u ): 物体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此实验中:物体是: 烛焰 ;
八年级物理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中力图体现:学习知识是一种探究的活动。
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以更利于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新,学习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体验性目标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3.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教学准备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
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你玩过凸透镜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二)演示:用投影仪把细小的灯丝投影在天花板(墙壁)上。
让学生观察灯丝的像与灯丝相比怎样?演示:灯丝开口向下,在像上开口怎样?演示:灯丝开口向上,在像上开口又怎样?成什么样的像,1.如何区别像的正立、倒立?什么情况像明亮、清晰?2.怎样区别实像和虚像?像与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3.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回答: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无法用光屏承接。
像的正立、倒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比较的结果。
“变大”、“变小”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
4.什么是物距、像距?灯丝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三)设问: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能猜想一下吗?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不同位置时,成像的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有以下规律:
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成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2.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不成像。
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时,成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4.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上时,成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5.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像是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这些规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例如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观察蜡烛的成像情况。
通过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成像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律只适用于薄透镜,即透镜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
对于厚透镜,成像规律会有所不同。
此外,成像的性质还会受到透镜的曲率、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 镜 焦 距
像的性质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物距)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距) 正立 放大 虚像 或倒 或缩 或实 立 小 像 左右 相同 或相 反
u>2f u=2f f f<u<2f u=f u<f
f<v<2f
倒 缩小 实像 相反
v=2f v>2f
—
倒 等大 实像 相反 倒 放大 实像 相反
u>2f u=2f f f<u<2f u=f u<f
f<v<2f
倒 缩小 实像 相反
v=2f v>2f
倒 等大 实像 相反 倒 放大 实像 相反
—
正 放大 虚像 相同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A B
B′ A′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实验器材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物距u
像距v
物距: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 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等高共轴调节
2F
F
F
2F
2F
F
F
2F
2F
F
F
2F
透 镜 焦 距
像的性质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物距)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距) 正立 放大 虚像 或倒 或缩 或实 立 小 像 左右 相同 或相 反
答案:C
1、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 则( B ) • A.成像在2倍焦距处
• B.成像在焦点上
• C.成像在焦点内
• D.不成像
2、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 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 立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A.6cm • C.25cm B.10cm D.无法确定
3、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 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C.放大的实像
• D.放大的虚像
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 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 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 系式( ) C
不 成 像 正 放大 虚像 相同
—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F
F
F
F
F
F
F
F
F
F
典型习题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 f<9 cm<2f 9cm>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 A.f<6cm • B.6cm<f<18cm • C.9cm<f<12cm • D.18cm<f<24cm
5、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 将透镜中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C )
• A.缺少中部
• B.变小
• C.性质不变,像变暗
• D.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