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数学上册2三角形综合测试卷课件(新版)湘教版
2017年秋季新版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2.3、等腰三角形课件19
等腰三角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腰(边)三角形的判定及运用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____ 等角对等边 角形(简称“ ”) .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三个角都是
60°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 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分)在△ABC中,若∠A=70°,∠B=40°,则( A.AB=AC B.AC=BC C.AB=BC D.AB=AC=BC
100°
°(填一个即可).
14.如图,在△ABC 中,∠B=90°,AB=12 cm,BC=16 cm,点 P 从 A 点开始沿 AB 边向 B 点以 1 cm/s 的速度移动, 点 Q 从 B 点开始沿 BC 边向 C 点以 2 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 P,Q 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 4s 后△PQB 为等腰三角形. 出发,那么____
9.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 AB=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 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D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 120°,则另外两个外角相等的 三角形是( C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1. 如图, 在△ABC 中, 点 D 是 BC 边上的中点, 过 D 点作 DE∥AB 交 AC 于点 E,BF 平分∠ABC,交 DE 于点 F,若 BC=6,则 DF 的长 是( B ) A.2 5 C.2 B.3 D.4
12.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 A, B 为两格点,如果 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 点 C 的个数是( C ) A.6 个 B.7 个 C.8 个 D.9 个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测试卷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测试卷第2章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3c,5cB.5c,6c,10cc.1c,1c,3cD.3c,4c,9c2.如图,图中∠1的度数为( )A.40°B.50°c.60°D.70°第2题图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若|a|=-a,则a>0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只有锐角才有余角4.已知△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标出了某些元素,则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甲和乙D.乙和丙5.如图,△ABc≌△ADE,∠B=80°,∠c=30°,∠DAc=30°,则∠EAc的度数是( )A.35°B.40°c.25°D.30°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Ac,若Bc=20c,AB=12c,则△ABD的周长为( )A.20cB.22cc.26cD.32c7.如图,已知AB∥cD,AB=cD,AE=FD,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8.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1,AE=2,则cH的长是( )A.1B.2c.3D.49.如图,△ABc中,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D,E两点,并连接BD,DE.若∠A=30°,AB=Ac,则∠BDE的度数为( )A.45°B.52.5°c.67.5°D.75°10.在等腰△ABc中,AB=Ac,边Ac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B.11c.7或10D.7或1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把手机放在一个支架上面,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这是因为手机支架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_____性.第11题图12.把“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已知∠1=∠2,要得到△ABD≌△AcD,还需补充一个条件,则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是△ABc的高,∠BAc=40°,则∠AFE的度数为_________.15.如图,AD、BE是△ABc的两条中线,则S△EDc∶S △ABD=________.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过点E作DE∥Bc交AB于点D,若AE=3c,△ADE的周长为10c,则AB=。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检测卷2
湘教版初中数学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 11.如图,在△ABC 中,AB=AC,点 E 在 CA 延长线上,EP⊥BC 于点 P,交 AB 于点 F, 若 AF=2,BF=3,则 CE 的长度为__________.
1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 20°,则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 14.如图,△ABC 中,∠A=90°,DE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AD=DE,则∠C 的度数是 __________°.
TB:小初高题库
湘教版初中数学
②若 AB≠A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 2,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请分别指出它 们.另第①问中 EF 与 BE、CF 间的关系还存在吗? ③若△ABC 中,∠B 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 的平分线 CO 交于 O,过 O 点作 OE∥BC 交 AB 于 E,交 AC 于 F.如图 3,这时图中还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EF 与 BE、CF 间的 关系如何?为什么?
TB:小初高题库
湘教版初中数学
21.如图,△ABC 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 D,AE 平分∠BAD,交 BC 于点 E,EH⊥AB,垂足是 H.在 AB 上取一点 M,使 BM=2DE,连接 ME.求证: ME⊥BC.
22.如图,在△ABC 中,DE,FG 分别是 AB,AC 的垂直平分线,连接 AE,AF,已知 ∠BAC=80°,请运用所学知识,确定∠EAF 的度数.
TB:小初高题库
湘教版初中数学
A.114 B.123 C.132 D.147 7.如图,在△ABC 中,AB=AC,∠A=30°,E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ABC 与∠ACE 的平 分线相交于点 D,则∠D 的度数为( )
第2章 三角形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湘教版(含答案)
第2章三角形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湘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②去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和12,则它的周长是()A.22B.29C.22或29D.173、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P为BC上一点,△APQ为等边三角形,PQ与AC相交于点M,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AB∥CQ;②∠ACQ=60°;③AP2=AM•AC;④若BP=PC,则PQ⊥AC.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如图,在△ABC,∠C=90°,AD平分∠BAC交CB于点D,过点D作DE⊥AB,垂足恰好是边AB的中点E,若AD=3cm,则BE的长为()A. cmB.4cmC.3 cmD.6cm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4,一边等于9,则它的周长为()A.17B.17或22C.22D.20或226、等腰三角形底边长10 cm,腰长为13,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A.40B.50C.60D.707、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8、△ABC的一个内角的大小是40°,且∠A=∠B,那么∠C的外角的大小是 ( )A.80°或140°B.80°或100°C.100°或140°D.140°9、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 ( )A.SASB.ASAC.AASD.SSS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为内部一点,则的最小值等于( )A. B. C. D.11、若等边△ABC的边长为2,那么△ABC的面积为()A. B.2 C.3 D.4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为()A.9B.17或22C.17D.2213、下列说法: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必是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③若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则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是底角的二倍;⑤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长相等.其中正确的共有()A.5个B.4个C.3个D.2个14、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腰长8厘米.在底边上有一个动点P,则P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A.4cmB.6cmC.8cmD.10cm15、如图,直线a//b,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A=60°)按如图所示放置.若∠1=43°,则∠2的度数为( )A.101°B.103°C.105°D.107°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已知等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直线的夹角为,则的度数为________.17、在Rt△ABC中,∠A=30°,∠C=90°,AB+BC=12cm,AB=________.18、如图,AC,BD 相交于点 O,,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19、如图所示,在中,,,若,则________.20、如图,△ABC中,△ABD的周长是6,BC的垂直平分线DF与AC相交于点D,AC=4,则AB的长为________.21、如图,CD是△ABC的角平分线,∠A=55°,∠B=70°,则∠1=________.22、如图,△ABC中,点E是BC上的一点,EC=3BE,点D是AC中点,若S△ABC=36,则S-S△BEF=________.△ADF23、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100度,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_度.24、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四个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①P在∠A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25、如图,BD平分∠ABC,DE⊥AB于E,DF⊥BC于F,AB=6,BC=8.若S△ABC=28,则DE=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分别是∠A、∠B、∠C,若∠A=30°,∠C=2∠B,求∠B的度数.27、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E,F分别在AB,AC上,且DF丄DE. 求证:BE+CF>EF28、如图,点B,D在射线AM上,点C,E在射线AN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求∠A的度数.29、在△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30㎝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30、如图,五边形ABCDE的内角都相等,且∠1=∠2,∠3=∠4,求x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B3、D4、A5、C6、C7、D8、A9、D10、D11、A12、D13、C14、B15、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8、30、。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三角形
O
∠A = ∠C
A__O_ =_C__O_
D
C
∠AOD =∠COB
∴△AOD≌△COB(ASA)
牛刀小试
2、如图:要使△ABC≌△ABD,隐含的条件是 AB = AB ,请根 据所给的判定方法补充条件并填写证明过程。
C
1
A
2
(1)证明:
在△ABC与△ABD中
D
_A_B_ = _A_B_
∠__1_ = ___
在△ABC与△DEF中:
B
D
∠B = ∠E C
BC = EF
∠C = ∠F
E
F
∴△ABC≌△DEF(ASA)
牛刀小试
1、 如图,要证明△AOD≌△COB,已知∠A=∠C,
隐含的条件∠AOD =∠COB,根据所给的判定方法, 需要补充条件 AO=C,O请填写证明过程。
A
B
证明:
在△AOD与△COB中:
_A_C_ = _A__D
∴△ABC≌△ABD(SAS)
3
B
4
(2)证明: 在△ABC与△ABD中
∠_1__ = _∠_2_
A__B_ = _A_B_ _∠_3_ = _∠___4__
∴△ABC≌△ABD(ASA)
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B∥DC,AB=CD,∠B=∠D。求证:△ABE ≌ △CDF
作业
1、必做题: 第87页A组第3题,第4题。
2、选做题: 搜索一道关于全等三角形判定ASA定理应用的习 题,提交到班级QQ群和微信群里讨论分享。
3、相关网站: 数学中国 / 12999数学网/index.html
实际问题。
2017年秋季新版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2.1、三角形课件34
7.(4 分)如图,已知 BD 是△ABC 的中线,AB=4,AC=3,BD =5,则△ABD 的周长为( B ) A.12 B.10.5 C.10 D.8.5
8.(7 分)如图所示,D 是 BC 边的中点,E 是 AB 边的中点,请 指出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解:S△BDE=S△ADE,S△ACD=S△ABD
9.如图,以 AE 为高的三角形有( D ) A.2 个 B.3 个 C.5 个 D.6 个
10.如图,在△ABC 中,D 为 BC 边上的一点,且 S△ABD=S△ADC, 则线段 AD 是△ABC 的( C ) A.高 B.角平分线 C.中线 D.不能确定
11. 如图, AD, AE 分别是△ABC 和△ABD 的角平分线, 且∠BAC =60°,则∠EAC 的度数是( B ) A.50° B.45° C.30° D.60°
17.(9 分)如图,已知 AD,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中线,AB=6 cm,AC=8 cm,BC=10 cm,∠CAB=90°,试求: (1)AD 的长; (2)△ABE 的面积; (3)△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
1 1 1 解:(1)∵S△ABC=2AB· AC=2×6×8=24(cm2),S△ABC=2AD· BC, ∴AD=4.8(cm); 1 (2)∵AE 是△ABC 的中线,∴S△ABE=2S△ABC=12(cm2); (3)∵AE 是△ABC 的中线,∴BE=CE,∴C△ACE-C△ABE=AC+ CE+AE-(AB+BE+AE)=AC-AB=8-6=2(cm)
2.1 三角形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对边所在的直线作____ 垂线,顶点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____ 线段 叫作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____ 垂足之间的____ 高 和____ . 2.在三角形中,一个角的 平分线 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 顶点 线段 叫作三角形的角平 个角的 与交点之间的 分线. 顶点与它的对边____ 中点的线段 3.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____ ____叫作三 角形的中线. 一点.我们把这三条中线的交点 4.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____ 重心 叫作三角形的____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测试卷
第二章三角形1.(1)如图1,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ABC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请你完成图形(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判断BE与CD的大小关系为:BE CD.(不需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连接BE、CD,BE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3,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B、E的距离.已经测得∠ABC=45°,∠CAE=90°,AB=BC=100米,AC=AE,求BE的长.2.雨伞的中截面如图所示,伞骨AB=AC,支撑杆OE=OF,AE=AB,AF=AC,当O沿AD滑动时,雨伞开闭,问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说明理由.3.如图,有一湖的湖岸在A、B之间呈一段圆弧状,A、B间的距离不能直接测得.你能用已学过的知识或方法设计测量方案,求出A、B间的距离吗?4.如图,A、B两建筑物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一条直线MN,且使MN⊥AB于点B,在BN上截取BC=CD,过点D作DE⊥MN,使点A、C、E在同一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5.如图,工人师傅要在墙壁的O处用钻打孔,要使孔口从墙壁对面的B点处打开,墙壁厚是35cm,B点与O点的铅直距离AB长是20cm,工人师傅在旁边墙上与AO水平的线上截取OC=35cm,画CD⊥OC,使CD=20cm,连接OD,然后沿着DO的方向打孔,结果钻头正好从B点处打出,这是什么道理呢?请你说出理由.6.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D=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应用:如图2,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4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8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50海里/小时的速度,同时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70海里/小时的速度各自前进2小时后,在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两舰艇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7.如图,A,B,C,D,E,F,M,N是某公园里的8个独立的景点,D,E,B 三个景点之间的距离相等;A,B,C三个景点距离相等.其中D,B,C在一条直线上,E,F,N,C在同一直线上,D,M,F,A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游客甲从E点出发,沿E→F→N→C→A→B→M游览,同时,游客乙从D点出发,沿D →M→F→A→C→B→N游览.若两人的速度相同且在各景点游览的时间相同,甲、乙两人谁最先游览完?请说明理由.8.如图,有一池塘,要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9.如图,一条输电线路需跨越一个池塘,池塘两侧A、B处各立有一根电线杆,但利用现有皮尺无法直接量出A、B间的距离,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出A、B 间的距离,并说明理由.10.小华用四根竹棒扎成如图的风筝的框架,已知AE=DE,BE=CE,你认为小华的风筝两脚的大小相等(即∠B=∠C)吗?请说明理由.1.如图,把一个三角板(AB=BC,∠ABC=90°)放入一个“U”形槽中,使三角板的三个顶点A、B、C分别槽的两壁及底边上滑动,已知∠D=∠E=90°,在滑动过程中你发现线段AD与BE有什么关系?试说明你的结论.2.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CBA=32°,求∠EFD的度数.3.如图,要测量池塘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过D点作出BF的垂线DG,并在DG上找一点E,使A、C、E 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量DE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4.小明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画角平分线,在∠AOB的两边分别取OC=OD,再分别以C、D为垂足,用三角板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作射线OP,则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5.阅读材料,解答问题:在数学课上,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的平分线,作法如下:①如图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OC就是∠AOB的平分线.小聪只带了直角三角板,他发现利用三角板也可以作角平分线,作法如下:①如图2,利用三角板上的刻度,在OA和OB上分别画点M、N,使OM=ON;②分别过点M、N作OM、ON的垂线,交于点P;③作射线OP,则OP就是∠AOB的平分线.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平分线.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李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2)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3)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要求:画出图形,并简述过程和理由)6.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并使点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只要测得ED的长就知道AB的长.请说明这样测量正确性的理由.7.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防洪堤坝的横截面,AE⊥CD,BF⊥CD,且AE=BF,∠D=∠C,问AD与BC是否相等?说明你的理由.解:在△ADE和△BCF中,∴△ADE≌△BCF ()∴AD=BC ()8.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到野外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营地看到一池塘,同学们想知道池塘两端的距离.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设计方案: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E(AB为池塘的两端),连接AE,BE,并分别延长AE至D,BE至C,使ED=AE,EC=BE.测出CD的长作为AB之间的距离.他的方案可行吗?请说明理由.若测得CD为10米,则池塘两端的距离是多少?9.某班同学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几种方案,下面介绍两种:(I)如图(1),先在平地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并分别延长AC到D,BC到E,使DC=AC,BC=E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II)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I)是否可行?,理由是;(2)方案(II)是否切实可行?,理由是.(3)方案(II)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II)是否成立?(4)方案(II)中,若使BC=n•CD,能否测得(或求出)AB的长?理由是,若ED=m,则AB= .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与三角形、四边形的综合1.(雅安中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5 B.7 C.5或7 D.102.(广安中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9C.13 D.12或93.(罗田县期中)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 +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 B.12 C.16或12 D.244.(烟台中考)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A.9 B.10C.9或10 D.8或105.(齐齐哈尔中考)△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8x +15=0的根,则△ABC的周长是.6.(西宁中考)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2x2-16x+m=0(0<m≤32)的两根,则矩形的周长为.【方法8】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 +k2+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5,求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易错4】◆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综合8.(泸州中考)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9.(安顺中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m +1)x+m-1的图象不经过()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10.(葫芦岛中考)已知k、b是一元二次方程(2x+1)(3x-1)=0的两个根,且k>b,则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1.(广元中考)从3,0,-1,-2,-3这五个数中抽取一个数,作为函数y =(5-m 2)x 和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mx +1=0中m 的值.若恰好使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使方程有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m 的值是 .12.(甘孜州中考)若函数y =-kx +2k +2与y =k x(k ≠0)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类型三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根式的综合13.(达州中考)方程(m -2)x 2-3-mx +14=0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m >52B .m ≤52且m ≠2 C .m ≥3 D .m ≤3且m ≠214.(包头中考)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1.B 2.A 3.A 4.B 5.86.16 解析: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 、y ,根据题意得x +y =8,所以矩形的周长为2(x +y)=16.7.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2k -1)2-4(k 2+3)>0,即-4k -11>0,∴k<-114,令其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x 1+x 2=1-2k ,x 1·x 2=k 2+3,∵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且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x 21+x 22=52,∴(x 1+x 2)2-2x 1·x 2=25,∴(1-2k)2-2(k 2+3)=25,∴k 2-2k -15=0,∴k 1=5,k 2=-3,∵k<-114,∴k =-3, ∴把k =-3代入原方程得到x 2-7x +12=0,解得x 1=3,x 2=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8.B9.D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Δ<0,∴Δ=4-4×1×(-m)=4+4m <0,∴m <-1,∴m +1<1-1,即m +1<0,m -1<-1-1,即m -1<-2,∴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10.B 11.-2 12.k>-12且k ≠0 13.B 14.k ≥1。
2017年秋季新版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2.1、三角形课件8
B
C
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练 习
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 66.5 ° ∠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______
解析
∵∠B=47°,
∴ ∠BAC+∠BCA=180°– 47°=133°, ∴∠CAD+∠ACF=360°–133°=227°, 又 AE和CE是角平分线, ∴∠CAE+∠ACE=113.5°,
叫作三角形的外角.
A
对外角∠ACD来说,∠ACB是 与它相邻的内角,∠A,∠B 是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B
C
D
在图中, 外角∠ACD 和与它不相邻的 内角∠A, ∠B 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
A
因为∠ACD +∠ACB = 180°, 我觉得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 ∠A +∠B +∠ACB = 180°, 和等于180° ” 的结论. 所以∠ACD -∠A -∠B = 0 (等量减 等量, 差相等). 于是∠ACD =∠A +∠B.
C
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例3 在△ABC 中, ∠A 的度数是∠B 的度数的3倍, ∠C 比∠B 大15°,求∠A,∠B,∠C的度数.
解
设∠B为x°,则∠A为(3x )°,∠C为(x + 15) °,
从而有 解得 所以 3x + x +( x + 15 )= 180. x = 33. 3x = 99 , x + 15 = 48.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可用符号“Rt△”来表示,例 如直角三角形ABC可以记作“Rt△ABC”. 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边叫作直角 边,直角的对边叫作斜边.
2017年秋季新版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2.2、命题与证明课件24
7.(8分)用反证法证明(填空):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
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l1 ,l2 被l3 所截,∠1+∠2=180°. 求证:l1____l ∥ 2. 证明:假设l1 不平行于 l2,即l1与l2相交于一点P,
则∠1+∠2+∠P____180 ), = °(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 假设 所以∠1+∠2____180°,这与____ 矛盾,故____ 不成立. 已知
2.2 命题与证明
第3课时 证
明
1.三角形的外角和为
360°
.
2.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时,一般有以下步骤:
3.当直接证明一个命题为真有困难时,
我们可以先假设命题
不成立 ,然后利用命题的条件或有关的
矛盾 结论,通过推理导出____ ,从而得出假设 的命题____ , 正确
不成立 ,即所证明
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reduction to absurdity).
12.如图,若AB∥CD,截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M,N两 点,请你从中选出两个你认为相等的角 ∠1=∠5 .
13.(2015·乳山期末)用反证法证明“若m是整数,且m2是偶 数,则m一定是偶数”,应先假设 m不是偶数(或m为奇数) .
14.(5分)完成下列证明:
如图,已知AD⊥BC,EF⊥BC,∠1=∠2.
求证:DG∥BA. 证明:∵AD⊥BC,EF⊥BC(已知), ∴∠EFB=∠ADB=90°( ∴EF∥AD( 垂直的定义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BAD(
∴DG∥BA(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AD=∠2(等量代换),
又∵∠1=∠2(已知),∴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三角形》测试卷
∠A
+
∠ABC)
=
180
°
-
1 n
(∠A
+
180
°
)
=
(n-1)n×180°-1nα.
(2)因为△AEB≌△DEC,
所以 AB=CD=5.
20. (10 分)已知 D,E 分别是等边△ABC 中 AB,AC 上的点,且 AE=BD,求 BE 与 CD 的夹角∠EFC 是多少 度?
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
∴在△ABE 和△BCD 中,
AB=BC, ∠A=∠DBC=60°, AE=BD, ∴△ABE≌△BCD(SAS),
13. 如图,△ABC 的周长为 32,且 AB=AC,AD⊥ BC 于点 D,△ACD 的周长为 24,那么 AD 的长为 ____8____.
14. 如图,∠AOB=40°,OC 平分∠AOB,直尺与 OC 垂直,则∠1 等于___7_0_°___.
15. 已知等腰△ABC 的腰 AB 上的高 CD 与另一腰 AC 的夹角为 3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6_0_°__或___1_2_0_°__.
16. (2018·甘 孜 州 ) 如 图 , 已 知 AB = BC , 要 使 △ABD≌△CBD,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 ___∠__A__B_D_=__∠__C__B_D__或__A_D__=__C_D______________.(只需写 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7. 如图所示,BD 是∠ABC 的平分线,DE⊥AB 于 点 E,S△ABC=36 cm2,AB=18 cm,BC=12 cm,则 DE =____2_.4___cm.
类比研究:
(3)BO,CO 分别是△ABC 的外角∠DBC,∠ECB 的 n 等分线,它们交于点 O,∠CBO=n1∠DBC,∠BCO= 1n∠ECB,∠A=α,请猜想∠BOC=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湘教版第2章滚动周练卷(四)
三、解答题(共58分) 15.(10分)如图13,直线m表示一条公路,A,B表示两所大学.要在公路旁 修建一个车站P,使它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上找出这点P.
图13
解:如答图,点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m的交点. 第15题答图
16.(12分)如图14,在四边形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点F是CD的中 点,AE⊥BC,AF⊥CD.试问:图中除BE=CE,CF=DF外,还有其他线段相等 吗?若有,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图17
证明:(1)∵DA=DC,E为AC的中点, ∴BD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C⊥BD; (2)∵BD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B=BC, ∴△ABC是等腰三角形. ∵E为AC的中点, ∴BD平分∠ABC, ∴∠ABD=∠CBD.
答案
点击进入答案PPT链 接
点击进入答案word链 接
底角为( C )
A.65°
B.65°或80°
C.50°或65°
D.40°3.ຫໍສະໝຸດ 2017·徐州一模]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110°,若点C在AB, AD的垂直平分线上,则∠C为( D )
A.90° C.120°
图2 B.110° D.140°
4.如图3,在△ABC中,点D,E在BC边上,且BD=DE=AD=AE=EC, 则∠BAC的度数是( C )
图16
解:∵∠A=60°,AB=AC, ∴△ABC为等边三角形. ∵BD平分∠ABC, ∴D为AC的中点. 又∵CD=4, ∴AD=CD=4, ∴AE=12AD=2.
19.(12分)如图17,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DA= DC,E为AC的中点.求证:
(1)AC⊥BD; (2)∠ABD=∠CBD.
湘教版数学八上2.1《三角形》ppt课件2
点的对边边缘重 B 合 (2) 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们吗?
(3) 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每人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使折痕过顶点 , 顶 (1)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F E O C
D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 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外部?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1) 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练习
(2)如图,在△DBC 中,写出 ∠D 的对边, BD 边的对角.
答:∠D的对边是BC, BD边的对角是∠BCD.
2. 三根长分别为2cm,5cm, 6cm的小木棒能首尾相接构成 一个三角形吗?
答:能.
相关知识回顾
1.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
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2.线段中点的定义: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画出这个三角形三条 边的中线,你发现了什么?
做一做
F
E
D
事实上,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我们把这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作三角形的重心. 如图,△ABC的三条中线AD,BE,CF 相交于点G,则点G为△ABC的重心.
F
E
G
D
例2 如图,AD是△ABC的中线, AE是△ABC的高. (1)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列 举出来.
3.如图,在ΔABC中,AE是中线, 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填空:
1 (1)BE= CE = 2
BE
;
1 = 2
∠BAC
A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三角形综合检测卷课件新版湘教版
证明:∵CD⊥AB,BE⊥AC,∴∠ADO=∠AEO=90° .∵AO 平分∠BAC, ∠ADO=∠AEO ∴∠1=∠2.在△ADO 和△AEO 中,∠1=∠2 ,∴△ADO≌△ AO=AO ∠BDO=∠CEO=90° AEO(AAS). ∴OD=OE.在△BOD 和△COE 中, , OD=OE ∠3=∠4 ∴△BDO≌△CEO(ASA).∴OB=OC.
三、解答题(共 72 分) 17. (6 分)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并写出它的逆命题. (1)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 (2)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解:(1)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它们不是对顶角. 逆命题: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它也是等腰三角形. 逆命题:等腰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9.建高楼时需要用塔吊来吊建筑材料,而塔吊的上部都是三角形建构,这 是应用了三角形 稳定性 的性质. 10.如图,AC 与 BD 相交于点 O,且 AB=CD,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 ABO≌△CDO,你添加的条件是 ∠A=∠C或∠B=∠D或AB∥CD
(任一答案即可) .
7.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B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E,交 BD 于点 F,连接 CF,若∠A=60° ,∠ABD=24° ,则∠ACF 的度数为( A ) A.48° C.30° B.36° D.24°
8.在等腰△ABC 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 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 成 15 和 12 两部分,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D ) A.7 C.7 或 10 B.11 D.7 或 11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三角形
解:在△DBC中,∠D的对边为BC, BD边的对角为∠BCD.
特殊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
如图4.在等腰△DEF中,ED=EF,找出△DEF
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D
解:△DEF腰为:线段ED, EF
底边为:线段DF
顶角为: ∠E
E
F
图4
底角为: ∠D, ∠F
所以可以组成三角形,此时另外两边的长度分别为6,2. ②当6为底边时,三边组合为6,4,4,因为4+4>6,
所以可以组成三角形,此时另外两边的长度分别为4,4.
因此三角形另外两边的长度为6,2或4,4.
方法归纳:先列组合,再判断。
1.三角形的定义及构成的基本元素;
2.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方法归纳:等腰三角形中并不一定在上方的角就是顶 角, 也不一定在底部的角就是底角.
特殊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
长度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
A
A
A
c
b
c
b
CB
a
C
c+b>a
b+a>c
c+a>b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小技巧:较小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线
段即可构成三角形,否则不能. 数学思想方法:先列组合(分类讨论),再判断。
有四根木棒的长分别为3cm,7cm,10cm,12cm,从 中任选三根有几种不同的组合能构成三角形?
谢谢聆听!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