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牧区青春期女性生理和心理状况研究

牧区青春期女性生理和心理状况研究

牧区青春期女性生理和心理状况研究摘要:为掌握牧区青春期女性健康教育现状、第二性征出现时的心理特点、所需青春期健康知识,对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民族中学200名女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5份。

结果显示:调查的女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为18岁,最小的为12岁,平均年龄为14.8岁,其中17.4%表示没有受过青春期健康教育。

但受过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女学生中18.12%表示并不清楚乳房发育是否为正常生理现象。

乳房已经发育的175名女学生中仅有30.3%能用正常心理对待这一生理现象。

在已出现月经的175名女学生中能正确对待初潮的仅占9.1%。

其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目前牧区女性青春期健康教育开展并不到位,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都急需改进。

关键词:青春期初中生健康教育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生活条件及质量的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生长发育出现了加速的趋势,青春期发育时间也发生了提前的现象,但因为传统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束缚,性教育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禁区,牧区等偏远地区尤其严重,导致青少年得不到相应所需的青春期知识。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给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获取各类书籍、影视等的平台,但网络环境中存在很多对青少年不宜的内容及误导式的思想,因青少年心智并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使青少年早恋、堕胎、性犯罪比例不断上升,因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缺乏导致生、心理疾病的也日益增多。

为了解和掌握牧区女性青春期教育现状,也为学校有的放矢地展开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重要依据,并使中学生平稳、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本文通过对河南县民族中学200名初中女学生的问卷调查,对牧区女性青春期健康教育现状及相应对策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河南县蒙古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南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西南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海南州同德县毗连,北与泽库县相邻,总人口4万,海拔3600米,与相邻地区在各方面发展程度相近,可选做代表性地区(牧区),选其地区民族中学作为调查学校。

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探讨其相关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我们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青少年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与社会经济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和解决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引言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少数民族青少年面临着多重压力,如文化冲突、身份认同、教育机会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和解决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收集。

我们选择了多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学校作为研究样本,并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调查。

在问卷中,我们涵盖了心理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心理评估工具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

3. 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少数民族青少年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包括焦虑、抑郁、自卑等。

(2)社会经济因素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经济困难和社会地位低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家庭环境是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等问题与心理问题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4)教育水平也与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4.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与多个因素相关。

在社会层面上,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在家庭层面上,加强家庭关系、提供心理支持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农牧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化解途径

农牧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化解途径

理特征 , 也呈现 出 自身特有 的心理 问题 。本 文以农 村牧 区蒙古族大 学生心理 问题及 化解途径 为研 究对 象, 探 析其心理特征及 问题 , 而探 索化解农村 牧 区蒙古族 大学生心理 问题的有效途径 。 进 [ 关键词] 农村牧 区 ; 蒙古族 大学生 ; 心理特征 ; 心理问题 ; 化解途径 [ 中图分类号 ] 6 1 [ G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0 1 (0 0 0 —0 1 6 1 2 5 2 1 )2 17—0 3
Ma.O 0 r2 l Vl . 6No。 0 3 1 2
第3 6卷
第 2期
农 牧 区 蒙 古 族 大 学 生 心理 问题的产生及化解途径
格 日勒 图
( 内蒙古 民族 大学 化 学化 工学院 , 内蒙古 通辽 0 8 0 20 )
[ 摘
要] 市场 经济条件下 , 在 蒙古族 大学生与其他 民族 学生在 同一 平 台上参 与各种竞 争 , 成 了共 同心 形
( 超 负荷的 学习压 力导致 的 困惑和危机心理 三)
蒙古族 大学生主 要来 自偏远 的农 村 、 区 , 们所 处 的 牧 他
教育环境与发达地 区学 生相 比存 在着 明显 的差距 。落后 的
教育导致了不少 的学 习心理 问题 , 具体而言 : () 1语言环境 的变化 带来 的不适应。长期 生活 在闭 塞落

造 成 蒙古 族 大 学 生 心 理 问题 的 诱 因
( ) 化 认 同 引发 的 心理 问题 一 文
文 化 传 统 是 形 成 民族 差 异 的 主 要 因 素 。 蒙 古 民族 文 化
有着 鲜明的 民族特点 , 比如 , 受生 存环境 的影响 , 深 蒙古草 原 辽 阔平 坦 , 马驰骋 , 跨 形成 了开放 、 豁达 、 宽容等心理 特征 ; 游 牧生活方式 十分脆 弱 , 当天灾人 祸来 临 , 民族成 员连 基 每 其 本生存都无 法得到 保障 , 因此他们 不得 不驱 马 四处 奔 波 , 交 换粮食或物 品来 弥 补生 活的 不足 , 形成 了勇敢好 胜、 开拓进

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

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第 25 卷第 1期(Social Sciences)Vol. 25 No. 12016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李向阳I’2(1.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2.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为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状况及其关系,采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蒙古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蒙古族大学生心理适应各因子与活跃、坚韧、随和三个人格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严谨因子与学习适应、总体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校园生活适应和择业适应呈正相关;处世态度因子与情绪适应呈正相关;重情与自我适应呈负相关。

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活跃、坚韧、重情等人格因子分别进人心理适应各因子的回归方程,对心理适应有一定预测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适应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心理学中,适应是指个体在生活环境中随环境 的限制或变化而改变调节自身的同时,又反作用于 环境的一种交互互动的动态过程,个体通过这一过 程达到与环境之间和谐平衡的状态。

在适应的过程 中,人格特质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影响 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效果。

大学阶段是个 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备的时期,是人格发 展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环境变化、人际拓展、情感多 样等各种适应问题。

因此,了解人格在心理适应过 程中的机制对人格发展与教育、心理适应与成长有 重要的意义。

尽管对于大学生人格或心理适应的研 究并不少见,但是真正探索二者关系的文献资料还 比较少。

以往的研究者运用EPQ调查发现社会适 应能力与内外向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稳定性和精神 质成显著负相关。

蒙古族青少年应对风格特征研究

蒙古族青少年应对风格特征研究

激情境 中都 可能会 表 现 出来 的、 有个 人 特 点 的应 带 对 方式 的组合 形式 。一个人 的应 对风 格是其 人格特
征在应 对 活 动 中 的表 现 , 有 跨 情 境 的一 致 性 J 具 。
大量 的心理 学研究 表 明 , 心理 应 激 和健 康 的联 系 在 中 , 一个重 要 的调 节 ( 中介 ) 有 或 变量 , 就 是应 对 这
[ 要】 笔者采用‘ 摘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 ・ 应对分量表> 调查了 l 6 名蒙古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应 , 8 7
对水 平 及 发 展 趋 势 和 特征 。 结 果表 明 : 1 蒙 古族 青 少年 群 体 的 应 对 水平 部 分 维度 存 在 显 著 的性 别 差 异 , 中在 注 () 其 重情 绪表 达 的 应 对 策 略 方 面 男 生非 常显 著 高 于女 生 , 而在 针 对 情 绪 的 身体 策 略 方 面女 生 显 著 高 于 男 生 ; 2 重 点 学 () 校 青 少年 应 对 水 平 均 高 于 一般 学校 ;3 不 同 家庭 来 源的 蒙古 族 青 少年 心 理 应 对 水 平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现 出城 市 > () 呈 乡镇 >农 牧 区的 递进 层 次 ;4 蒙 古 族 青 少年 心 理 应 对 水 平 存在 显 著 的年 级 差 异 , () 总平 均 分 上 呈 现 出初 二 >初 一 >
式 的调 节或 中介作 用 的研 究 已经成为 心理学 各个领
( 为一 表达 策略 ) 该 维度 得 分高 意 味着 受测 者 较 行 :
多地采用 各种 情绪宣 泄和压 制等行 为方式 处理情 绪 困扰 。( ) 5 针对 情 绪 的 认 知表 达 策 略 ( 知一 表 达 认

蒙古族大学生个性心理问题探析

蒙古族大学生个性心理问题探析

蒙古族大学生个性心理问题探析个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容众多庞大的概念和实质;既包含生理学的概念和内容,也包含社会学的概念和内容。

就内容来说,有积极的、生气勃勃向上的内容,也有消极的、暮气沉沉下降的内容。

个性问题的研究和了解,不仅有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的意义,当前更重要的是社会学的意义。

现代社会,特别强调人性、人本位。

而人的品质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个性心理。

为了搞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在2010年对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170名蒙古族大学生中进行了心理测试。

尝试通过测试发现和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的一些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发展民族教育提供一定的心理学依据和参考。

1 使用16PF人格测验进行测验和数据统计(1)我采用了著名的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验。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运用一系列严密的科学手段研制出的16PF量表(如表1)。

(2)蒙古族大学生16PF人格因素标准分均值分析。

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

计算出每一因素的原始分。

根据常模将原始数据换算成标准分,求出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差异性检验等。

从表1可见,蒙古族大学生的16PF人格因素标准分均值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说明总体来说蒙古族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且有自己的独有的特征。

例如:、F-兴奋性、H-敢为性因素的均值较高。

说明、蒙古族大学生活泼、热情、健谈、比较大胆、冒险敢为等性格特征。

G-有恒性因素上女生比男生更具有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责任心强,工作细心周到,有始有终的特征,而且差异显著。

E-恃强性因素上表现出蒙古族大学生具有好强固执,独立积极、有主见,独立性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等性格特征。

L-怀疑性、N-世故性因素上表现出信赖随和,容易与人相处。

无猜忌,不与人竞争,顺应合作,善于体贴人的、坦白、直率、天真、思想简单、感情用事等性格特征。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允许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对于蒙古族这一少数民族群体来说,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蒙古族家庭中,孩子们可能会面临着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在家庭关系、教育环境、社会压力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及所面临的困境,以期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心理支持。

调查范围及对象本次调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蒙古族家庭,以及具有二孩家庭的孩子为主要调查对象。

在调查中,共选取了100个二孩蒙古族家庭,涉及到200名孩子,其中包括100名初中生和100名小学生。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和需求。

调查结果1. 家庭关系紧张在调查中,65%的家长表示,他们对于如何照顾两个孩子感到困惑和疲惫,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成为了家庭中的一大问题。

62%的孩子们也表达了对家庭关系紧张的感受,他们表示在家庭中感到无法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很多时候只能一个人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

2. 学业负担重在调查中,有75%的孩子反映出他们的学业负担很重,作业多、课业繁重,使得他们常常感到焦虑和压力。

这部分孩子表示,他们很难在学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长期以来的学习压力也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

3. 社交困难在面对调查中,有80%的孩子们表示他们在与同学及朋友之间存在着种种尴尬和困难。

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同学们的排斥和不理解,有的孩子甚至因为家庭状况而感到自卑和孤独。

4. 缺乏心理支持在本次调查中,有90%的孩子们表示他们缺乏家庭和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很多时候面对情绪问题,他们感到无处倾诉。

由于缺乏心理支持,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讨论与解决方案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解决方案:在面对二孩政策带来的新挑战时,家长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家庭关系的建设。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随着中国政府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家庭选择生育二孩。

随之而来的是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1. 家庭角色调整困难:在许多蒙古族家庭中,长子/长女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亲和亲戚眼里的骄傲。

随着二孩的出生,长子/长女的地位和角色可能会受到挑战。

这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感到被取代或无用武之地。

2. 注意力分散问题:在一个本来就拥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父母的关注和照顾会被分散。

长子/长女可能会感到被忽视或缺乏关爱,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3. 忌妒与竞争心理:与兄弟姐妹的竞争心理在这样的家庭中十分常见。

长子/长女可能会表现出对二孩的忌妒,感觉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被挤压,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4. 独立性与责任感:在蒙古族传统的家庭观念中,长子/长女通常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和照顾弟妹的责任。

这样的压力可能会给长子/长女带来过重的负担,对他们的发展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对于解决以上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措施:1. 家庭平等意识的建立:父母要向孩子们传达平等对待的观念,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平等的关爱和关注。

父母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2. 建立正面竞争的氛围:父母可以通过营造一个积极的竞争环境,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潜力和才华。

父母也应该教育孩子们要尊重和关心兄弟姐妹,培养他们之间的友爱和合作精神。

3. 多元化的兴趣培养: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们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提高自我价值感。

需要强调的是,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主题,不能一概而论。

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摘要:本文通过对蒙古族家庭中二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蒙古族家庭二孩子存在着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尊心较低、自我评价困难、社交能力不足、情绪波动大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调查和分析,能够引起家长和教育机构对于蒙古族家庭二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一、引言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生育二孩。

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差异,不同民族家庭中的二孩子面临着不同的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蒙古族家庭中二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机构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蒙古族家庭二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调查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蒙古族家庭中的二孩子进行调查。

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1份有效问卷。

根据问卷结果,对二孩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蒙古族家庭二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尊心较低: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二孩子的自尊心普遍较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2. 自我评价困难:部分蒙古族二孩子在自我评价方面存在困难,不知道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常常对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不满意。

3. 社交能力不足:部分蒙古族二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情绪波动大:蒙古族二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失控的现象。

四、解决方法针对上述蒙古族家庭二孩子心理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 家庭教育:家长应重视对二孩子的心理教育,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

2. 学校教育:学校应注重培养蒙古族二孩子的社交能力,组织适当的团队活动和交流活动,提供积极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随着我国的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要二孩,其中包括蒙古族家庭。

随之而来的是二孩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年龄跨度在3岁到12岁之间,共计100名,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40%的调查对象为家庭独生子女,60%的调查对象为有姐妹或兄弟的家庭。

二、调查内容1. 孩子的情绪状态调查内容包括孩子的情绪状态、是否容易受到刺激而情绪失控等。

2. 孩子的行为表现调查内容包括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行为表现、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情况等。

3. 孩子的心理需求调查内容包括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对父母的需求等。

三、调查结果1. 孩子的情绪状态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易怒或焦虑等情绪问题,而兄弟姐妹相处的问题也成为了一些孩子情绪困扰的来源。

2. 孩子的行为表现在家庭中,大约有30%的孩子出现了嫉妒、自私等问题,而在学校中有10%的孩子出现了攻击性行为或社交问题。

约有40%的孩子表示在与兄弟姐妹相处时感到孤独或被忽视。

3. 孩子的心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关爱和支持有较高的需求,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权。

4. 家庭教育和支持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父母都对孩子有爱心和关怀,但也有一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着过于严厉或溺爱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些家庭存在着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支持不足的情况。

四、心理问题成因分析1. 家庭独生子女问题家庭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孤独感、嫉妒情绪和社交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同龄伙伴以及对家庭资源的争夺。

2. 兄弟姐妹相处问题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孩子之间的相处问题也成为了一些孩子心理困扰的来源,如嫉妒、攻击性行为等。

3. 家长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溺爱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损,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推进二孩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有了二胎。

而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有很多家庭有了二孩。

对于这些家庭的孩子,他们会面临着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来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家长压力传递给孩子在蒙古族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比较高。

因为蒙古族文化重男轻女,父母通常更希望生个儿子。

但是,生了二胎之后,很多父母面临着经济压力、教育压力等多重压力。

对于这些压力,有些家长会把他们的焦虑、不满和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到压力重重。

解决方案:父母应该尽量减轻自己的压力,并不把自己的情绪和焦虑传递给孩子。

同时,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等方式,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二、缺乏父母的陪伴随着父母的年龄增长,很多家长很忙于工作和生活,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和陪伴。

尤其是新生二胎,很多家长需要照顾两个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孩子们缺乏父母的关爱,感到被忽略和孤独。

解决方案:父母应该尽量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保证和孩子的交流和陪伴时间。

同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活动、一起做饭、一起玩耍等方式来增进亲子关系。

三、二孩兄弟姐妹间的矛盾新生的二胎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关系,特别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二胎的到来可能会引发老二的嫉妒和不满,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

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之间的兴趣和性格也可能产生分歧,容易发生冲突。

解决方案:父母要平等对待子女,不给兄弟姐妹之间制造优劣对比。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沟通和自我控制,培养和谐相处的能力。

如果发生矛盾,父母可以及时沟通和干预,帮助孩子处理问题。

四、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将来的变数和不确定性总是让他们感到不安。

他们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和收入会不会变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二孩家庭的孩子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加重了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解决方案:父母应该与孩子讲解家庭的状况和未来的规划,让孩子感到安心和稳定。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家庭开始二孩计划。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通过对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其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二孩蒙古族家庭的孩子,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调查了100名孩子。

问卷主要包括孩子个人基本信息、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深度访谈则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探讨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所遇到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 学习压力大调查显示,70%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很大,其中约有30%的孩子每天都需要额外参加各种补习班。

孩子们表示,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被迫每天都要学习。

2. 家庭关系紧张有近一半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常常因为事情不和而产生矛盾。

有些孩子甚至表示父母经常对他们进行攀比,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

3. 社交能力较弱有约30%的孩子表示自己没有很多朋友,经常感到孤独无助。

他们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不够强,很难主动和别人交往。

有些孩子甚至因为这个原因而选择了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手机里。

4. 缺乏自信心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孩子认为自己不够自信,容易紧张害怕。

他们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们认为,自信心是在与他人交往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家庭和学校都需要给与足够支持和鼓励。

三、导致问题的原因1. 教育理念不当一些父母存在传统观念,认为男孩比女孩更重要,因此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兴趣和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孩子的个性特点,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由和支持。

2. 家庭氛围不好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照顾,家庭氛围冷漠,缺乏亲情。

他们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孤独感和沮丧情绪。

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与家庭成员进行交流,积极寻求心理治疗。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使得许多家庭都迎来了第二个孩子。

在这蒙古族家庭也不例外。

在这个背景下,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二孩蒙古族家庭的孩子,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共选择了10个不同的家庭作为样本,分别针对他们家中的孩子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了家庭背景、家庭关系、学习生活、性格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问卷共计50道题目,以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

二、调查结果通过对10个家庭的孩子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结果。

在这些家庭中,大部分孩子都表示对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感到兴奋和好奇,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表示因为要和妹妹或弟弟分享家长的关注而感到不满。

这表明在二孩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适应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调查还显示了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压力。

由于家庭的收入有限、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大部分孩子表示在学习上感到压力较大,很难达到父母的期望。

这也成为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家庭关系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孩子对于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感到困惑和不安。

家长对于分别对待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之间的疏远感到痛苦,孩子们也由此受到了影响。

他们在与家人沟通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调查还显示了孩子们的性格特点。

大部分孩子表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讨论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适应问题、学习压力、家庭关系和性格特点等方面。

在这家庭关系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需要更加注重对孩子的关爱和关注,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个孩子,从而减少孩子们在家庭关系上的困惑和焦虑。

家长也需要适当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缓解内向性格带来的困扰。

《适应分量表》在蒙古族青少年群体中使用的信、效度检验

《适应分量表》在蒙古族青少年群体中使用的信、效度检验

《适应分量表》在蒙古族青少年群体中使用的信、效度检验杨伊生
【期刊名称】《心理与行为研究》
【年(卷),期】2008(006)003
【摘要】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凋查表·适应分量表>对内蒙古自治区10所蒙古族中小学的1768名蒙古族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其结果分析表明,量表中的22个项目均符合测量学要求,高低分组被试在所有因子上的得分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为0.803;探索性因素分析均揭示了量表结构效度较好;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本量表数据与6因子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达到可接受的各项标准指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蒙古族青少年群体使用.
【总页数】5页(P192-196)
【作者】杨伊生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2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8.9
【相关文献】
1.人际素质分量表在蒙古族青少年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J], 杨伊生
2.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CAMM)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J], 刘晓凤;迟新丽;张洁婷;段文杰;温宗
3.强迫性网络使用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J], 马林;李巾英
4.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J], 尚亚飞
5.数学家庭作业动机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J], 刘影;柴晓运;张少华;丁雪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特征研究

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特征研究

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特征研究
杨伊生;张瑞芳
【期刊名称】《民族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0(021)003
【摘要】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调查了1768名蒙古族中小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发展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族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生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人际适应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学校类型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除生理适应外的所有因素,重点学校青少年适应水平均高于一般学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蒙古族青少年在适应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城市>乡镇>农牧区的递进层次;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和高一发展较好,初三出现低谷,随年级的增高,蒙古族青少年的适应性水平呈起伏式增长的发展趋势.
【总页数】6页(P69-74)
【作者】杨伊生;张瑞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58
【相关文献】
1.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 [J], 李向阳
2.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发展特征研究 [J], 杨伊生;格根图雅;杜晓燕
3.蒙古族青少年应对风格特征研究 [J], 杨伊生;张明月;格根图雅
4.蒙古族青少年认知风格发展特征研究 [J], 杨伊生;李向阳
5.呼和浩特市蒙古族青少年之蒙古语的音节特征研究 [J], 包南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点的比较研究

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点的比较研究

5前沿62003年第11期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点的比较研究郑莉君(杭州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杭州310036)[提要]良好的个性是大学生高效率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前提。

心理卫生学的研究证明,人格缺陷、人格偏离正常会直接影响人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是导致心身障碍乃至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格的发展受遗传、性别、环境、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必然受不同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特征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客观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进行人格测验的比较研究,也可以为心理测验的跨文化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人格特点[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03]11)0158)03一、调查对象与工具本项研究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教授编制的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为测试工具,对内蒙古6所大学1800名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了调查。

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蒙古族汉族大学生的16种人格特点和8种次元人格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人格差异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调查结果表1内蒙古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卡特尔16PF测试分数的比较及差异性检验蒙古族(543人)汉族(1233人)因素名称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T值A乐群性1017531181013631521188B聪慧性1012331211110121994125**C稳定性1511631771413531843151**E恃强性1218831781215741091128F兴奋性1510131871319141913188**G有恒性1219131031212231183163**H敢为性1315941501118241776120**I敏感性1015131071114931275103**L怀疑性91442180914321980160 ##158M幻想性111873131121803127417**N世故性918121551011221791188O忧虑性91384105916941221123Q1实验性1119721751211021510184Q2独立性1019831221213231246186**Q3自律性1216121911219021921165Q4紧张性111614102111844110193注:*表示P<0105,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表示P<0101呈现出极显著性差异(以下各表均同)。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

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家庭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

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心理问题的增加。

作为少数民族,蒙古族家庭在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时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教育经验,因此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蒙古族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家庭教育模式传统与现代观念碰撞的困扰,也可能在社会交往中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困扰。

二孩政策下的家庭压力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在家长经济负担增加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感受到家庭的紧张氛围,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对于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措施,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字数:246】2. 正文2.1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是在进行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心理问题调查时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和家长的问卷来获取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教育情况。

问卷内容包括家庭背景、孩子行为表现、情绪状态等方面,以多角度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我们进行了现场观察和深度访谈。

在现场观察中,我们去到二孩蒙古族家庭,亲身感受孩子的日常生活环境和与家长的互动情况。

通过深度访谈,我们与家长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内心的诉求和困惑。

我们还邀请了专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参与调查,从专业角度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观点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确保了调查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为后续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2.2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二孩蒙古族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压力过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较高,孩子们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焦虑、紧张甚至抑郁。

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发展特征研究

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发展特征研究

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发展特征研究
杨伊生;格根图雅;杜晓燕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7)002
【摘要】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调查了1768名蒙古族中小学生的归因风格状况及发展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1)蒙古族青少年群体的归因风格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不同学校类型的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重点学校青少年的归因风格得分均高于一般学校;(4)不同家庭来源的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城市和城镇>农牧区的递进层次;(5)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增高,蒙古族青少年的归因风格得分呈起伏式增长的发展趋势.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杨伊生;格根图雅;杜晓燕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公共管理系,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9.6\"212\"
【相关文献】
1.蒙古族青少年应对风格特征研究 [J], 杨伊生;张明月;格根图雅
2.蒙古族青少年认知风格发展特征研究 [J], 杨伊生;李向阳
3.青少年归因风格、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J], 谢冉;葛明贵
4.壮族青少年归因风格特征实证研究 [J], 王馨
5.青少年审美特征研究--当代青少年审美特征及其归因分析 [J], 李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 特和鄂尔多斯市的10所蒙古族中小学中,选取在 校五年级至高三7个年级的蒙古族学生为被试, 所有受试者的授课语种均为蒙古语,呼和浩特的 蒙古族学生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共收集 到样本1 848份,删除填写不全和不规范的部分样 本,以及非蒙古族的部分被试,有效被试为l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模型拟合指数表 越
194


疋2 469
Ⅳ2/彤
2.41 8
GFI 0.976
AGFI 0.969
NFI O.904
CFI 0.94l
lFl O.94l
RMSEA O.028
表2
蒙古族青少年适应的性别与学校类别差异 性别
男生(755) 女生(1 013)
2.84±O.64 2.93±O.51 2.96±0.54 2.88±O.57 2.92±0.59 2.74±O.61 2.89±0.39
社会
2.75±0.63 2.77±0.68 2.99±O.61 2.99±0.61 2.99±O.53 3.01土0.58 3.03±O.52
生活
2.79±0.63 2.83±O.63 2.79±O.59 2.78±O.67 2.76±0.59 2.69±0.6l 2.74±O.58 1.472
适应分量表
[摘要】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袁》,调查了l 768名蒙古族中小学生的心理适
应状况及发展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族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生理适 应和社会适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人际适应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学校类型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 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除生理适应外的所有因素,重点学校青少年适应水平均高于一般学校。独生子女与 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蒙古族青少年在适应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 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城市>乡镇>农牧区的递进层次;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 二和高一发展较好,初三出现低谷,随年级的增高,蒙古族青少年的适应性水平呈起伏式增长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理适应
情绪适应
3.02±O.65 2.92±O.52 2.87±O.57 2.90±O.59 2.97±0.62 2.81±O.60 2.9l±O.39
5.914…
—0.78
—1.634
人际适应
学习适应 社会适应
—3.569…
O.618 1.54 2.494‘‘ 1.194
—5.918… —4.482… —4.733… —3.74…
期的心理适应性的标准化量表。青少年心理适应 性量表包括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生理适应,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 为反应状态; (2)情绪适应,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 为反应状态; (3)人际适应,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 和行为反应状态; (4)学习适应,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 为反应状态; (5)社会适应,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 和行为反应状态; (6)生活适应,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 和行为反应状态。[3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内蒙古范围内的 蒙古族青少年进行较大样本的测试,系统考察蒙
一3.082+。
生活适应 适应分量表
—6.092…
‘p<O.05,一p<O.01,…p<0.001(以下同)
表3 城市(A)
蒙古族青少年适应水平的家庭来源差异 乡镇(B)
2.95±0.66 2.94±O.49 2.90±0.55 2.89±O.56 2.96±0.58 2.75±0.59 2.90±0.37
农牧区(C)
2.83士O.62 2.87±O.53 2.91±0.56 2.86±O.58 2.88±O.6l 2.74±0.6l 2.85±O.39

生理适应
情绪适应 人际适应
3.00±0.65 2.98±O.51 2.94±O.56 2.92±0.60 3.0l±0.60 2.82±0.63 2.95±0.40
蒙古族;
青少年;
心理适应;
发展特征 [文章编号】100l一7178(20lO)03—0069—06
[中图分类号]G758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 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 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 程。从现代意义上讲,适应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 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满 足自己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体和环境的 和谐。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这种使自己的机体和 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国 内外围绕适应和适应性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 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编制了大量的适应性 行为及心理适应行为的量表。一“o 国内学者张大均从心理健康素质角度界定了 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定义,并编制了针对青少年时

学校类别 一般(777)
2.89±O.67 2.85士O.52 2.85±0.57 2.8l±0.58 2.88±O.62 2.72±O.62 2.83±O.39
重点(991)
2.94±0.63 2.99±O.50 2.97±0.54 2.94±0.57 2.99±O.58 2.8l±O.60 2.94±O.38
768
人。样本的具体分布情况是:五年级188人,初一 259人。初二309人,初三149人,高一341人,高 二309人,高三213人;男生755人,女生l
013
人;重点学校991人,非重点学校777人;家庭来 源城市者478人,乡镇614人,农牧区676人;独 生子女672人,非独生子女l 096人(非独生子女 大部分来源于乡镇和农牧区)。 2.研究工具 采用天津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 查研究”课题组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 查表》,其中适应分量表由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 编制,该量表包括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 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6个方面,共22个 项目组成。采用“kert量表记分,施测时采用4 点量表记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4”表示 “完全符合”。累加被试在22个项目上的得分即 为适应分量表的总分(量表满分为88分)。该量 表预测时(被试为初二学生)各因素的内部一致 性系数在0.526—0.827之间,总量表0【系数为 O.827,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84~0.418 之间,呈现中低程度相关。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 间的相关在0.488—0.639之间,表明量表具有较 高的信度和良好的结构效度。"j 3.数据收集与分析 所有被试以学校自然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 试,每班50人左右,总的测试时间大约为90分钟 左右。主试为两名心理学专业的蒙汉兼通的蒙古 族研究生或教师,测试时由主试说明指导语,等学 一70一
人际
2.8】±0.59 2.83±O.6l 2.97±O.58 2.9l±O.59 3.02±0.52 2.95±O.5I 2.83±0.5l
学习
2.84±0.6l 2.83±O.63 2.99±0.59 2.89±0.64 2.93±0.52 2.84±O.56 2.83±O.53 3.309。‘
三、结果与分析
1.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对该量表作了进一步信效度分析,结 果表明量表各因素的Cronbacha系数在0.453— 0.602之间,其中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 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各因素的内部一致 性系数分别是:0.447、0.533、0.502、0.602、O.486、 0.453。总量表的q系数为0.803。表明该量表在 蒙古族青少年中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各项目与 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O.072~0.723之间,大 部分呈现中低度相关。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 系数在0.328~O.526之间,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 相关系数在0.159一O.761之间,这说明量表各项 目的鉴别力都比较好。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 提取6个因子比较合理,碎石图也显示在6个主 要的因子以下发展平缓。6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 为45.48%,说明量表的结构效度非常好。 采用Amos6.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模 型的拟合指数如表1。本研究结果非常符合理论 要求,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6个因子的模 型最为合理,量表的多维性结构得到了证实。H1 2.蒙古族青少年适应性的性别与学校类别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男女生的适应水平在有些因 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理适应方面男生显著 高于女生,人际适应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社会 适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其他因素总体上不 存在性别差异。表2还显示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 的蒙古族青少年适应水平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 异。除生理适应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所有因素上, 重点学校青少年的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学校。这说 明重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比较好。 3.蒙古族青少年适应性的家庭来源差异 表3的ANOVA分析显示,来源于城市、乡镇 和农牧区的蒙古族青少年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 社会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量表总分显示存在 非常显著的家庭来源差异。事后检验(LSD)表 明,生理适应、情绪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城市和 乡镇青少年的适应水平都显著高于农牧区青少 年,城市与乡镇青少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
一69—
万方数据
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家 庭来源和是否独生等社会人口变量间的差异性, 以深人研究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的整体状况、 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而构建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 应状况的常模。
生完全理解后开始作答,在测试中被试遇到不理 解的项目可随时向主试个别询问。所有数据采用 sPssl3.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值
16.924”’
7.616…

一7l一
万方数据
4.蒙古族青少年适应性的年级差异 表4的ANOVA分析显示,除生活适应不存 在显著年级差异外,其他各因素都存在显著的年 级差异。整体上蒙古族青少年适应水平存在显著 的年级差异(F=7.759,p<0.001)。从趋势上 看,随年级的增高,蒙古族青少年的适应水平呈起 伏式增长态势。图1显示,在总平均分上呈现出 高一>高二>初二>高三>初三>初一>五年级 的年级发展趋势,其中初二和高一是发展的高峰 期,初三是一个低谷,高中阶段呈下降趋势。但 是,各因素年级趋势不尽相同。生理适应呈增长 趋势,高二最高;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呈增长趋 势,但在初三出现低谷,高一最高,但高中阶段呈 下降趋势;学习适应呈倒“u”型,表现为初二最 高,高中阶段呈下降趋势;初二以后,社会适应增 长趋势,平稳发展;生活适应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初一最高,高二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