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四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
的艰难起步
汇报人:XX
20XX-01-25
• 近代中国转型背景与原因 • 近代化历程梳理 • 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贡献 • 近代化过程中重大事件分析 • 近代化艰难起步表现与特点 • 总结:近代中国转型与近代化意义和
影响
01
近代中国转型背景与原因
西方冲击与民族危机
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战争背景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
战争过程
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军民 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
结果与影响
战争以中国胜利告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取得了胜利,中国的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05
近代化艰难起步表现与特点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内容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鼓励 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 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 播新思想。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 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
戊戌变法的背景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 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发起戊 戌变法。
清末新政的内容
辛亥革命的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济文化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状况
01
北洋政府实行军阀专制统治,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
安。
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状况
02 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封
孙中山等革命派领袖人物
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他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 张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 晚清时期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1840-1912)【课件】(117张)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 晚清时期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1840-1912)【课件】(117张)
阶段一 阶段二 热考预测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通史
9.(2015·全国卷Ⅱ,28)创设情境,考查洋务运动期间中外思想观 念的冲突。
10.(2014·全国卷Ⅰ,28)创设情境,考查小农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 的抵制。
阶段一 阶段二 热考预测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通史
热考一 从双重影响角度理解列强侵华的影响 1.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危害性 (1)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 权、外交权等都逐渐失去,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 族危机逐步加深,导致中国国际地位逐步下降。 (2)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和商品倾销市场、资本投资场所,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阶段一 阶段二 热考预测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通史
解析:选 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大战在即,但即便像林则徐这样 的封建地主阶级开明之士都没有意识到战争的风险,依然自欺欺人地高 估“天朝上国”的影响力,故选 B 项。林则徐已经对当时的世界局势尤 其是英国侵略扩张的野心有了初步认识, A 项错误;此时的林则徐身 份是朝廷的钦差大臣,且此时清王朝对英国采取的遏制而非怀柔政策,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的清王朝完全没有在认真备战, D 项 错误。
阶段一 阶段二 热考预测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通史
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1.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1)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客观促使中 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2)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 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阶段一 阶段二 热考预测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通史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课件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课件
宗教信仰在许多国家具有重要地位,有时成为保守主义和抵制变革的力量。
外来侵略的阻碍
领土丧失
一些国家在近代化过程中遭受外来侵略,领土丧失,资源被掠夺,导致国家发展 受阻。
经济剥削
外来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对国内经济进行剥削和压榨,导致国家经 济畸形发展。
04
近代化的成果与影响
Chapter
政治体制的变革
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
近代化进程中,个人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 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培养全球视野和国际主义精神
在全球化时代,个人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主义精神,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命运和未来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政体制改革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国家治理,近代化过程中还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 优化政府机构和职能,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经济结构的调整
总结词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近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促进了产业 升级和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近代化过程中,各国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 色化方向发展。
工业化进程加速
近代化过程中,工业化进程加速,传统农业经济逐渐向现 代工业经济转变,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成为国家经济增长 的重要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
近代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 撑,铁路、公路、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提高了国家经济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社会观念的更新
社会观念的更新是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推动了 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之思想部分【课件】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之思想部分【课件】
——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 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
学读史(信息知多 少) Nhomakorabea本材料属于论证型材料,重在抓论点,明论据。此类材料往往采取“总—分—分” 或“分—分—总”的形式,因此论点往往在材料的开头或结尾。本材料的论据在 开头第一句,而论据则在两个省略号后,即俗称的“答案就在省略号后”,分别 从保守派和务实派(洋务派)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深化拓展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与顽固派) (1)焦点:是否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 (2)表现:洋务派:中体西用;
顽固派:原封不动维持原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本质上:没有区别,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秩序,手段不一样而已。 (3)评价 局限:仅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不涉及封建制度。 积极:冲破了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 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推动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逐 渐过渡到“制度”。
一、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840—1894)——思想文化
• 明线——晚清中国的思想文化 1、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萌发 2、洋务运动期间的“中体西用” 3、早期的维新思想 • 暗线:交流与传播(西学中用) • 重点 • 1、 “中体西用” • 2、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 3、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 4、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区别 • 5、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不利因素 • 难点: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
6.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 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
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高三复习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教学课件(共20页PPT)

高三复习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教学课件(共20页PPT)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 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 以简要分析。
解: 信息:1898年秦皇岛、三都奥
、岳州开放,标志着近代中 国自开商埠的开始 说明:①这些开商埠与约开商 埠有本质的不同,即权自我 操。清政府自行开放形式扼 要之区,商贾荟萃之地。② 原因是近代重商思想的结果 ;③以自开抵制约开,挽回
权利;④解决财政困难。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随着中西方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开始发生变化。
[核心整合(1840—1894)]
一、政治: 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系; ②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汉阳铁厂
江南制造总局
(3)思想上: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
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步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太平天 国运动兴起,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 动势力。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①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②洋 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 向近代化迈进。
实战训练
6. ( 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 28 )开平煤矿正 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 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 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 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PPT教学课件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PPT教学课件

链接历史
慈禧太后简介 (1835~1908) 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 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 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联军进 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 避暑山庄。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 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 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在 中日战争中,她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 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 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 谭嗣同等6人。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 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8 年11月14日, 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三岁的 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结束了 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箱型车身
各国汽车诞生史
在法国,定居在巴黎的里诺于 1858年发明了煤气发动机, 该发动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作动力,。一种使用液体燃料并采 用原始化油器的发动机,于1862年制成,且于1863年被装在 一辆三轮小客车上,从巴黎到乔维里博达来回跑了18公里。
在美国,第一辆汽车是 1891年约翰· 兰伯特制造的三轮 汽车。 1896年,亨利· 福特制造出一辆四轮汽车。
电话、电报为迅速传 递信 息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地的 经济、政治 和文化联系 进一步加强
4、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卡尔·本茨先生是 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 之一(1844-1929), 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 创始人,被称为“汽车 鼻祖”。
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 1886年1月29日获汽 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 的诞生日,车速最快 为15km/h
链 接 历 史
1908年伦敦奥运会海报 第四届夏季奥运会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课件]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课件]

史实梳理
(三)1840年至1894年的思想文化变化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睁眼 地主阶 林则徐、 “师夷长技以 启迪人们关注世 界,迈出了向西 制夷” 看世界”级抵抗 魏源 派 方学习的第一步 思想文化特征 地主阶 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 指导了洋务运动。 “天朝上国”观念收到冲击,思想界萌发了向西 洋务思 级洋务 曾国藩、 自强” 促进了西学在中 方学习的新思潮,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器 想 张之洞等 “中学为体, 国的传播 派 物”),“西学东渐”局面再度形成。
思想主张没有付诸实践
关注高考
1.(2014· 北京文综· 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 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 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注高考
3.(2014· 江苏单科· 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 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史实梳理 (二)1840年至1894年的经济变化
手段:列强对华进行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列强对 的经济侵略方式。 华经济 结果: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 侵略 经济特征 经济发展的附庸
时间划分
1840 1912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7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
清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第二单元复习近代化的艰难起步ppt

第二单元复习近代化的艰难起步ppt

6.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
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
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7、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
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B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0.“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
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
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
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
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
此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
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
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
能力突破
近代化探索的对比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科学技术 特点 (器物)
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思想文化
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世纪 60~90年 代
1898
1911
1915
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未能实施
相同点
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未能真正 实施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 ) 1. 1894 年 7 月,日本军队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 军运兵船, 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主要战役: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 海卫战役。 2.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列强侵略进 入资本输出阶段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整合二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鸦片战争后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 ,攫取经济特权。第二次鸦 片战争增开 11 个通商口岸,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 扩大了外国 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2.在外国经济侵略的冲击下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原 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全面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
社会性质 社会政治 社会经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 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导致清朝政局开始变化,出现洋务派 开始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 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 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 化,农民起义爆发 “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
《天朝田亩制度》 背景 经济 主张 群众 基础 特点 作用
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
颁布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企图在自然经济基 础上消灭私有制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 资本主义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 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 平达到最高峰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 国运动的发展

高考历史大二轮人教全国通用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高考历史大二轮人教全国通用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为后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奠定了工业基础
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等自强 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兴办近代工业,为后来中国
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培养了人才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如京 师同文馆、新式学堂的设立 ,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知识 和技能的人才,为后来的现 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传播了现代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如新文化运动等,传播了民 主、科学等现代思想,为后 来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 基础。
轻工业显著发展
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民族企业家 和品牌,如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等。
03
工人队伍壮大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
要力量。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经济政策调整及效果
经济政策调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如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领袖思想贡献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积极倡导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专制和迷信,为思想 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 发展。
五四运动对思想解放推动作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 主主义的开始。
妇女地位提高和女权运动兴起
妇女地位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 庭,参与社会工作,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女权运动兴起
女权运动逐渐兴起,呼吁保障妇女权益,争取男女平等 。一些女性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47张ppt)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47张ppt)



愿望和要求,也缺乏实施的必要的社会环境
自然经 济的逐
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中国农 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步瓦解

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地 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

文 明
洋务 运动
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业
化进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 运动的失败
(1)掌握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 实,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中国近现 (2)归纳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成就, 代社会生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活的变迁 (3)掌握中国近代以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发展成 就,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 响,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
解析
本题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获取的权益为切入点,旨在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从题干
提供的信息美国只是 “ 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 ” 分
析,美国没有直接派兵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当然也不能够要 求赔偿军费,A项排除;B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排除;C 项是《马关条约》后列强逐渐获取的权益,排除;当时的美国 也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思想
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 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实行 君主立宪制度
考向一
近代列强侵华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典例1】 (2013·北京文综,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
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
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C.在华开设工厂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反帝反封建思想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推动了国人民 族意识的觉醒和爱国主义的
高涨。
新民主主义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 程中,逐渐形成了新民主主 义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 提供了理论指导。
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各省 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 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02
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背景
01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状态,政治动荡不安,但经
济领域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崛起
02
在轻工业方面,如纺织、面粉等行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民族企业家和品牌。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03
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促进了商品
流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维新变法与思想启蒙
维新变法的背景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掀起 了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的内容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和文化教 育。
维新变法的意义
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觉醒,为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制度建立
辛亥革命的背景
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孙中山等革 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7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名师课件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7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名师课件

角度3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过程 【典例3】 (2013·全国Ⅱ卷,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 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 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D 材料信息反映了当时中国中央政权乏力,地方军阀混战。材料中 的“皖直交斗”是指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冲突,据此可知该时局出现在北 洋军阀统治时期。选D项。
【思维深化】 一、晚清新政与中央集权的衰落 1.19世纪50~60年代中央集权体制危机和洋务新政的发生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陷入统治危机中,导致其统治危机的直接事件是两 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政府试图采取新政来缓解危机,却造成中央集权 的进一步弱化。 (1)设立总理衙门。政府设此机构,只是权宜应付,未打破原有军机—六部—督 抚体制。 (2)地方势力大办地方团练,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扩大财权、军事权,实 力增强,因而获得了影响中央决策的条件。 (3)兴办洋务企业时,中央将企业的权力交给经办督抚,提高了经办督抚的地位, 增强了省级政府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省级政府的职能。
解析:B 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 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此事件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 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也使清政府威信扫地,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 面临危机,故选B。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由地方总督与列强签订协议可知列 强在华势力并未受到有效遏制;C项地方实力派旨在维护地方利益,进而维护 国家利益,并非列强代理人;D项夸大了当时地方实力派的实力。
解析:B 材料大意为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以后公文不能用“夷”来称呼 英国的官民。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 交观念”明显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夷”是旧时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一种 蔑称,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 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B项正确。《天津条约》是英国强 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 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故C项错误。当时中西交往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是 西方文化广泛影响的结果,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