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与变化单元(1013)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新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新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新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新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生长变化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植物生长变化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深度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生长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原因。

2.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变化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水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个体差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生长变化的原因。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需要、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原因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观察过植物的生长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水等。

3.准备分组讨论的和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原因。

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促进植物的生长?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原因。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变化实验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生长的具体过程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生长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植物生长实验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的具体过程和条件,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实验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植物生长变化的课件或图片。

2.植物生长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实验记录表和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生长实验的操作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2021年新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个课时)

2021年新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个课时)

2021年新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是针对四年级学生编写的一篇教科书。

本单元主要围绕植物的生长变化展开,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身边的植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学生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掌握种植植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学会关爱植物,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种植植物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

2.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变化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器材,如种子、土壤、水等。

3.准备种植植物的容器和肥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生长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呈现种植植物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的生长变化特点。

教师点评并补充。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如何照顾植物?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和种植方法。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花生和豆芽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和原因,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生和豆芽植物,让学生观察和实验。

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长过程等。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和原因。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材分析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材分析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在原有的科学教材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增加了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强调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身边的科学”、“生活中的材料”、“水和空气”以及“植物的生长”。

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二、单元教材分析1、身边的科学本单元主要围绕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探究,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科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例如,通过制作小车、飞机等模型,学生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原理和力学性质;通过观察影子、反射等现象,学生可以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和光学性质;通过探究物质的溶解、沸点等现象,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热学性质。

2、生活中的材料本单元主要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及其性质,包括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材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如,学生将探究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等性质,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不同非金属材料的硬度、透光性等性质,了解非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调查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应用,了解复合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3、水和空气本单元主要介绍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和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循环过程,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空气的变化过程。

例如,学生将探究水的密度、浮力等性质,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雨水的形成过程,了解水的循环过程;通过观察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变化,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和空气的变化过程。

4、植物的生长本单元主要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学生将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力;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和实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思维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

2.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观察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植物生长变化的课件和视频。

2.植物的生长实验材料。

3.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工具。

4.教学场地和设备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物生长的特点和生长需要。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讨论如何保护植物和环境。

小学科学生长与变化教案4篇

小学科学生长与变化教案4篇

小学科学生长与变化教案4篇小学科学生长与变化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长大的相关事实。

2.科学探究:会收集我们在生长变化的感性事实,学会测量身高、体重、手脚、胸围、肺活量,学会观察记录测量数据,能够对结果作初步统计。

3.情感态度: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锻炼、睡眠有关,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人文精神。

活动器材:体重秤、皮尺、直尺、三角尺、气球、吸管、胶管、自制仪器表格、小医生服装、帽子及红袖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课前咱们先来聊聊天吧!这些时天气变冷,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穿了新衣服。

买的衣服是大一点的还是刚刚合适的衣服为什么要买大一点的呢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在生长》。

二、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1.提问:你用哪些现象来说明感觉到自己在生长呢2.学生汇报:个子长了、体重变重、手脚长大、胸围大了。

三、测量自己身体生长变化情况1.提问:是呀,我们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变重了,手、脚也变大了,胸围也变大了,长了多少呢你用什么办法来了解生长变化情况2.四人小组讨论。

3.指导测量方法①身高怎么量谁会,请你来教教我们。

②体重怎么测你是怎么读出来的③手、脚大小有变化吗怎么知道手、脚变大了多少④胸围大了怎么测你们认为这样测准确吗⑤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测身高、称体重、测手、脚大小以及量胸围的办法来了解身体的生长变化。

⑥学测肺活量: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两边分别派出1名同学参加吹气球活动,这两名同学必须个子差不多,吸一口气吹完为止,看看你能吹多大a.提问:两个人个子差不多,吹的气球大小怎么不一样b.谈话:肺装气的多少,我们称为肺活量,他们俩谁的肺活量大,大多少知道吗怎么知道c.活动:我们现在就来测测这两个同学的肺活量。

4.讲述:今天玩了这个小游戏,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新的测量办法叫什么你想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吗现在,我们就要运用这些办法进行一次体检。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9《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整理教案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9《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整理教案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9《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9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变化。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并能观察到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植物生长变化方面,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知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了解其变化。

2.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2.准备植物标本或实物。

3.准备观察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呈现植物标本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植物的生长变化。

5.拓展(5分钟)讨论:为什么植物会经历生长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长变化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并思考生长变化的原因。

2021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光、水等基本条件,并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特点及功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各个器官的特点及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各个器官的特点及功能。

2.难点: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光、水等基本条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各个器官的特点。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水、光线等。

3.分组讨论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物的各个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5.拓展(10分钟)讨论植物的生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身边的植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本质规律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对植物生长变化规律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3.记录法:引导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他们的记录和表达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3.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4.记录与交流:引导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变化。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反思自己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的不足。

教科版四下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新教材解读)

教科版四下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新教材解读)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项目 单元
1 2 3 4 5 6 7 8
三年级下(旧版) 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茎越长越高 开花了 结果了 我们的大丰收
四年级下(新版) 植物的生长变化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种植凤仙花 种子长出了根 茎和叶 凤仙花开花了 果实和种子 种子的传播 凤仙花的一生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新四年级教材特点:
02 内容整合
将原三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四年级《新的生命》两个单元 内容进行整合,并按照凤仙花器官出现的现后顺序进行编排,凸显 了大单元主题教学。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新四年级教材特点:
03 课程外延
新版教材中,设置了拓展版块,融入知识拓展和工程设计等元素。 例如增设做种子画、凤仙花模型等项目化活动。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新四年级教材特点:
04 文本语言
(1)科学词汇。本单元科学词汇数量达到28个。
课时
科学词汇
1
种子 种皮 胚 胚根 胚芽 子叶
2
播种 种子萌发 生长条件 观察计划
3
根 芽 直根系 须根系 变态根
4
茎 叶 运输 蒸腾 纵切 横切
5
花萼 花瓣 花粉 雄蕊 雌蕊 传粉
6
果实 果皮 种子
7

四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
形 成

三年级的《动物一生》


一年级的《植物》、《动物》

教材单元设计意图
2.为什么选择凤仙花作为载体?
01
生命力强,易栽培,具有普适性。
02
生长周期短。
03 能完整呈现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的科学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和生长过程。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植物的生长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和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长需要和生长过程。

2.观察和实验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实验材料和工具。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正确性。

4.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生长需要和生长过程。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

●根具有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
●茎具有运输水分、养分以及支撑植物的作用。 ●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 ●叶能通过蒸腾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以维持其生存 。 ●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 ●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后,雌蕊可以发育 成果实和种子。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 子的方式不同。 ●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 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
影响。
12.3 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实例。
01 种子中孕育着新生命 02 种植风仙花 03 种子长出了根 04 茎和叶 05 凤仙花开花了 06 果实和种子 07 种子的传播 08 凤仙花的一生
体现大单元教学特点:在整个单元活动中反复建构,而不是告诉一个事实
01 单元设计思路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
3.种子长出了根
3. 研讨活动3---集体论证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证据来源:生活经验--- 拔出植物不 容易 价值:引发学生对生活中观察到现象 的思考。
强调有依据的陈述观点
3.种子长出了根
(三)认识不同形态的根---拓展 教材中的图片分别是:
直根系(凤仙花);须根系(大葱); 气生根(榕树) 水中植物的根(浮萍);戈壁滩植物的根 (胡杨);沙漠植物的根(仙人球) 目的:感受根的多样性、进一步理解根的作用, 构建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生 11.1 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长 11.2.1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

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12.1.1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共有4课,分别是《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植物的传播》和《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材内容以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观察不细致、实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细节观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3.观察与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4.讨论与交流: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5.总结与拓展: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的条件,布置课后小研究,拓展学生对植物生长的了解。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2023新课标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2023新课标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说课稿(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植物的生长变化为主线,设计了多个观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究。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植物的生长变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还不是非常清楚,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实验的操作和观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尊重和保护植物。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条件。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细节。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观察记录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

2.探究活动1:观察植物的生长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条件。

3.探究活动2:植物的生长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的生长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细节。

4.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条件。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报告、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科版(1)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科版(1)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中的第一章《植物的身体》。

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的基本结构,即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植物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发芽和植株成长的过程;植物的繁殖方式,简要介绍花朵和种子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繁殖方式。

2.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即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包括根、茎、叶)、放大镜、种子、花盆、土壤、浇水工具、PPT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植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发放植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基本结构,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3. 新知讲解:b.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PPT展示种子发芽、植株成长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c. 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展示花朵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4.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种一颗种子,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b. 学生用画笔、画纸制作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5.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植物基本结构、生长过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身体a. 根b. 茎c. 叶2. 植物的生长过程a. 种子发芽b. 植株成长3. 植物的繁殖方式a. 花朵b. 种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图画和文字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示例:a. 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b. 配以文字说明,如:“这是小麦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到成熟,共经历了播种、发芽、生长、抽穗、成熟五个阶段。

《我们的生长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我们的生长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我们的生长变化》导学案《我们的发展变化》导学案一、导入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有关发展变化的知识。

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过程,但你知道身体是如何发展的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目标1. 了解人体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2. 掌握人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3. 讨论发展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三、导学1. 人体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原理人体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细胞增大三个阶段。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不息割裂增加数量;细胞分化是指细胞根据功能的不同而发育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细胞增大是指细胞体积逐渐增大。

这三个过程共同促使我们的身体不息发展发育。

2. 人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人体发展受到遗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指父母的基因决定了我们的身高、体型等发展特征;营养是指摄入的营养物质对身体发展发育的影响;环境是指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对发展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发展发育。

3. 发展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发展不良是指身体发育不良或发展迟缓的情况。

发展不良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营养不良、缓性疾病等因素。

为了预防发展不良,我们应该注重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疾病等。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人体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原理,掌握了人体发展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发展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希望同砚们能够重视自己的发展发育,保持健康成长。

五、作业1. 思考一下,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你的发展发育?2. 了解一种发展不良疾病,写一份关于该疾病的简要介绍。

六、拓展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发展发育的知识,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健康成长,茁壮成长。

《我们的生长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我们的生长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我们的生长变化》导学案《我们的发展变化》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人类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 掌握人类发展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3. 探讨发展发育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增进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人类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掌握人类发展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三、教学难点:1. 探讨发展发育对个体的影响。

2. 如何增进健康成长。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人类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各个阶段的特征。

2. 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人类发展发育的过程。

3. 视频:展示发展发育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增进健康成长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发展发育的过程,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讲解: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讲解人类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各个阶段的特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发展发育对个体的影响,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进健康成长。

4. 实践:通过小组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发展发育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类发展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进健康成长。

6. 拓展:安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践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发展发育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类发展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掌握发展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同时,学生也能够思考发展发育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增进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与变化》单元(10—13)教材分析岑海平10、周围的生物(1~2课时)从本课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与变化,首先要帮助他们搞清楚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所以教材在本单元的起始课就设计了“周围的生物”,目的是通过学生对自己周围生物的观察,理解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同时在进行了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生物的主要特征,并以此去判断,为本单元以后几课对生物生长与变化的观察奠定基础。

在了解生命特征的同时,培养学生制定较为完整的研究计划的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通过与同学分工合作制定研究计划、进行观察记录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和谐相处、分工协作的合作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制定较为完整的观察计划,总结和归纳生物的主要特征。

建议关注①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②能说出3条以上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③教师用书第94页“评价建议”。

11、种茄子(2课时)本课是在学生知道如何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对周围的生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从植物入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种植、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本课和下一课《植物的生长》共同组成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一个完整内容。

首先,从引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入手,然后,让学生选择一种适合在本地生长、又能在短期内观察到其生长全过程的植物亲自种一种。

教材以茄子为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种植过程,目的是给学生一个种植植物的范例。

教材共安排了4个活动,“种茄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给茄子准备‘营养’”“记录茄子的一生”,这些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本课只是提供了这些活动方法、步骤和记录表格,活动实施时间和间隔由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植物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活动,观察、发现、总结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解决。

在科学态度、情感方面,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长期观察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亲自播种一种植物,并设计制作记录植物生长的表格,其中种植活动的趣味性较强。

指导并鼓励学生坚持持久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本课的难点。

建议关注①教师用书第103页“评价建议”。

12、植物的生长(2课时)本课是对“种茄子”一课的汇报和总结,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种植、培养和观察,学生一定有了许多收获和感受,对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教材安排了这节汇报课,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梳理,将本小组观察的结果向大家进行总结汇报。

经过梳理,学生平时对植物生长变化的一些认识会得到升华。

所以本活动虽然安排在了本单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茄子生长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时间。

首先,从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开始,把植物从种子到果实一生的生长过程、经历的主要时期及主要变化总结整理出来,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里,当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文中给出的表格来记录。

通过整理这些记录,学生会回忆起在照顾自己的植物时的种种做法和感想,这时课文适时安排了交流活动“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更多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和条件,同时对种植活动有进一步的情感上的认同,从自身的经历体会到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辛苦,懂得更加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尊重农民伯伯。

鼓励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关于种植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周围的环境,这就是拓展活动“绿化校园,美化生活”的目的。

科学在线“在天上种地”,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有关种植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最新成果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整理自己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在此基础上发现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建议关注①能根据自己的记录描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②能归纳出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因素。

③教师用书第111~112页“评价建议”。

周围的生物前进小学黎景倩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制定较完整的观察计划。

2、能通过观察发现生物与其生活相适应的一些特点。

3、能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并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制定研究计划,进行观察、记录、发表观察结果。

2、在观察中始终不伤害生物,保持对生物的珍爱态度。

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制定较为完整的观察计划,总结和归纳生物的主要特征。

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大自然中生物、非生物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引入1、引导学生观看单元页插图,感受诗句中意思。

2、谈谈对生物的了解。

二、制定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到生物园(校园)观察生物的计划。

1、谈谈观察计划中的内容,如目的、方法、顺序、用具、注意事项等等2、参考课本所提供的小组计划3、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出小组的观察计划4、简单交流各自的计划,互相补充、完善计划三、观察活动学生到生物园(校园)实施计划,并做好记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注意保护动植物。

第二课时1、各组汇报观察记录情况,发现了多少种生物2、交流:介绍某种生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3、讨论:怎样判断研究对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生命的,4、得出结论,找出共同特征。

5、阅读科学在线,了解判断生物、非生物的标准。

6、根据标准,检验各自的记录7、练习:给图中的物体进行分类8、讨论机械狗、机器人、流星、钟乳石等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9、拓展:认识更多的生物《种茄子》教学设计天河区骏景小学陈秋香课程分析:本课在学生初步了解周围生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种植活动,观察、发现、总结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长期观察的习惯。

探究目标1. 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植物生长过程和变化的相关信息。

2.能按照植物种植方法的提示种植选定的植物。

3.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自己所种植的植物生长全过程进行记录情感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完成种植植物的各种活动。

2.能坚持长期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观察、记录。

知识目标1.能说明如何应用计算发芽率的公式。

2.通过观察能找出植物一生经历的主要过程。

教学重点: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植物生长过程和变化的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能采用不同方法对自己种的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

课前准备: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植物生长过程的资料,并根据兴趣选定自己所要种植的植物。

老师:有关太空植物和农民收成的视频资料,种植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如种籽、锄头、肥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播放有关太空植物和农民丰收的视频资料,激起学生兴趣。

活动二:学生分享交流自己通过上网、看书、看报、看电视、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亲身实践等方式得来的有关植物生长过程的知识,还可请亲自动手种植过的同学说说具体感受和经验。

活动三:师提供多种植物让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课前准备和个人兴趣选定自己种植的植物,师帮助学生组成各个试验小组,如茄子组、番茄组、苦瓜组、豆角组、西瓜组等等。

活动四:小组讨论种植计划,汇报交流,得出种植的基本步骤: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

师引导学生讨论种植过程中各步骤的注意事项,并给予必要的补充。

第二课时一、布置种植任务:可在学校的劳动基地进行,也可让学生回家自己种植。

二、指导设计生长记录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记录方式记录茄子的一生,如表格记录、拍照、写日记等等。

在植物生长周期,指导学生施肥、浇水、除虫,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可采用小组之间比赛、班级之间比赛、植物生长知识小测试、“我是种植小能手”选拔赛、“我是最佳观察员”比赛等等方式,促使学生在长期的种植观察记录中保持高涨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长期观察的习惯。

三、收成时节,开个“庆功交流会”,指导学生整理资料,计算发芽率,撰写种植小报告,让学生在收获的喜悦中交流心得体会。

植物的生长天河区华阳小学杨柳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记录描述事物生长的全过程及其变化。

2、能利用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画、照片、实物等)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

3、能归纳出是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因素。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中植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能表现出对太空种植粮食的科学研究感兴趣。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推测出农业技术和设备在种植植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自己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课时安排:2课时(1、活动一2、活动二及拓展)课前准备:平时的观察记录或植物生长各个时期的图片或录像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描述植物的一生1、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是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不同,你能说说植物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吗?(如果学生有记录,则由学生展示)2、出示图片或录像或课件3、归纳植物的生长过程——把下列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按植物的生长过程排列:A种子的萌发C长出根和幼芽B长出幼G根和茎的长长、长高、长粗H 枝繁叶茂E长出花蕾D开花I 结果F形成新的种子活动二:怎样使植物生长得更好?1、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体会、感受或印象深刻的事吗?2、出示P44王涛的种植记录:在种植过程中你的一些感受和发现,可以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文字或漫画等。

3、请根据你自己的种植经验或自己的所见所闻,与你的同学交流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4、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更好,把大家的意见总结下来P45。

拓展:1、到目前为止,除了地球人们还没有找到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其他星球,所以,自古以来,人类都是在地球上种植植物的。

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的科学家却想把植物种到天上去,那么结果怎样呢?——阅读P45科学在线。

2、课后尝试搜集一些和植物种植有关的科技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