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十四章第五节 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护士资格习题第十四章 第五节 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章第五节血友病病人的护理一、A11、5-血液病病人的白细胞低于下列哪项时需进行保护性隔离A、1.0×109/LB、1.5×109/LC、2.0×109/LD、2.5×109/LE、30×109/L2、5-区别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A、病程长短B、发病年龄、性别C、贫血程度D、骨髓幼稚白细胞的成熟程度E、血白细胞剧增的程度二、A21、5-患者,男性,突发高热,严重贫血及皮肤广泛瘀斑,以下哪项检查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确诊A、尿化验B、血生化检查C、B超D、骨髓象E、CT三、A3/A41、5-患者女性,20岁。
感冒后持续高热、咳嗽、胸痛、鼻出血、面色苍白。
抗生素治疗无效。
体检:胸骨压痛,右中肺叩诊浊音,闻及湿啰音,肝脾肋下触及。
化验:全血细胞减少。
胸片显示右中肺片状渗出性改变。
<1> 、应高度怀疑患有A、急性白血病B、肺炎C、败血症D、再生障碍性贫血E、淋巴瘤<2> 、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A、抗核抗体B、出血时间C、骨髓穿刺D、凝血时间E、血清肌酐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液病病人由于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易致细菌侵袭而引起继发感染。
当病人白细胞低于1×109/L、粒细胞低于0.5×109/L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
【该题针对“[新]14-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节血友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7454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和白血病自然病程。
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骨髓及外周血中多为原始及早幼细胞,病情发展迅速,病程仅数月。
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白血病细胞多为成熟和较成熟的细胞,病情发展慢,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以上。
其中,区别的主要依据是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
【该题针对“[新]14-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节血友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74540】二、A2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骨髓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血友病护理常规
血友病护理常规【一般概念】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①血友病甲,即因子Ⅷ(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②血友病乙,即因子Ⅸ(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或称Christmas病;③血友病丙,即因子Ⅺ(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
发病率约为5/10~10/10万,以血友病甲最为常见(约占75%)。
其共同特点为终身在轻微损伤后发生长时间的出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血友病甲、乙为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多数有家族史,约30%病例无肯定的家族史,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家族中轻型病例未被发现。
血友病丙为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双亲均可传递,是一种罕见的血友病。
因子Ⅷ、Ⅸ、Ⅺ缺乏,使凝血过程第一阶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减少,引起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临床表现】本组疾病的主要表现为出血症状,终生有轻微损伤或小手术后长时间出血的倾向。
血友病甲和乙大多在2岁时发病,重型者新生儿期即发病。
发病后即终生易出血,出血程度重,且与血浆因子Ⅷ、Ⅸ的活性水平相关。
常有皮肤瘀斑,粘膜出血,皮下及肌肉血肿,关节腔出血、积血。
也可见消化道、泌尿道等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少见,但常危及生命。
关节出血以膝、踝关节最常受累,且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
急性期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初发者血肿可于数日或数周内完全吸收,疼痛消失,功能恢复。
反复关节出血,血肿吸收不全,可致慢性关节炎,滑膜增厚、骨质破坏、关节纤维化,而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
血友病丙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与因子Ⅺ活性高低不相关,可无出血症状(杂合子患儿)。
出血多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
血友病发病年龄越早,程度越重,预后越差,重症患儿多于5岁内死亡。
随着年龄增大,逐渐知道保护自己,受伤机会减少,可使病情好转。
【治疗要点】目前尚无根治疗法,关键是预防出血,止血和替代疗法。
1.止血(1)尽快输注凝血因子:血友病甲应用Ⅷ因子浓缩制剂。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第五节 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五节血友病病人的护理一、A11、关于血友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血友病甲型缺乏凝血因子ⅧB、血友病乙型缺乏凝血因子ⅨC、甲、乙两型血友病均是伴隐性遗传性疾病D、女性发病,男性传递致病基因E、反复关节腔出血后可留有后遗症2、血友病出血具备的体征不包括A、出生即有,伴随终身B、软组织血肿C、负重关节反复出血D、血友病关节E、皮肤紫癜3、血液病病人的白细胞低于下列哪项时需进行保护性隔离A、1.0×109/LB、1.5×109/LC、2.0×109/LD、2.5×109/LE、30×109/L4、血友病的发病机制是A、血小板量异常B、血小板功能异常C、凝血因子缺乏D、抗凝物质增多E、血管壁异常5、关于血友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下列错误的是A、出现深部组织血肿和关节腔出血时,应避免活动,早期可加压冷敷或压迫止血,并固定患肢B、可以输新鲜血、血浆、抗血友病浓缩剂,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C、颈部或喉部软组织出血时,应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D、平时活动要适量,行走、慢跑、持重物时间不宜过长E、头痛、发热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二、A21、患儿男,10岁。
因外伤后出血不止收住入院,诊断为血友病B,下列检查项目会异常的是A、出血时间B、凝血时间C、血小板计数D、白细胞计数E、血块回缩试验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血友病为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男性患病,女性作为缺陷基因携带者。
【该题针对“第五节-血友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友病出血具备下列特征:①出生即有,伴随终身;②常表现为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③负重关节(如膝、踝关节等)反复出血甚为突出,最终可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可伴骨质疏松、关节骨化及相应肌肉萎缩(称血友病关节)。
【该题针对“第五节-血友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血液病病人由于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易致细菌侵袭而引起继发感染。
2020护士资格考试1401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血友病病人的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由血液系统及造血器官组成。
血液由血细胞及血浆组成。
造血器官有骨髓、胸腺、肝、脾和淋巴结。
一、血细胞的生成及造血器官血细胞主要在骨髓生成。
1.血细胞起源于卵黄囊的中胚层造血干细胞,不断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
2.在胚胎期24周前,胎肝为主要造血器官。
3.婴儿出生后,肝、脾造血功能迅速停止,红骨髓成为主要造血器官。
4.5~7岁以前的儿童全身骨髓都参与造血。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替代,仅留下髂骨、胸骨、肋骨、脊椎骨、颅骨和长骨近端骨骺处有活跃的造血功能。
髓外造血在骨髓造血不能完全代偿时,肝脾可恢复部分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但成年人如果出现骨髓外造血,则是造血功能紊乱的表现。
二、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一)血液组成血液又称外周血,由血浆及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成分有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3种。
(二)血细胞的生理特征及功能1.红细胞正常成熟红细胞有很大的可塑变形性。
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2.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1)粒细胞:①中性粒细胞—最主要。
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②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
③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破坏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具有抗过敏、抗寄生虫作用。
(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时,能吞噬、消灭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如真菌、疟原虫、病毒),清除衰老组织,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执业护士习题章血液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一、A1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A.进行性贫血B.皮肤感染C.败血症D.肝、脾、淋巴结肿大E.全血细胞减少【正确答案】:D【答案解读】: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而肝、脾、淋巴结无肿大,所以此题选D.2、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A.出血和感染B.进行性贫血C.进行性消瘦D.肝、脾、淋巴结大E.黄疸【正确答案】:A【答案解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迅速,早期表现为出血与感染。
随着病情的延长出现进行性贫血。
所以此题选A.3、血液病患者最应警惕的情况是A.皮肤黏膜血肿B.呼吸道出血C.消化道出血D.泌尿生殖道出血E.颅内出血【正确答案】:E【答案解读】:各型血友病临床表现:出血常见部位是皮肤黏膜(口腔、鼻腔、牙龈等)、关节腔、内脏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及阴道出血)。
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多危及生命,颅内出血先兆常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继之昏迷,血小板测定常在30×109/L 以下,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颅内出血。
4、小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第二次相等(第二次交叉)发生在A.4~6天B.4~6周C.4~6个月D.4~6岁E.6岁以后【正确答案】:D【答案解读】:小儿白细胞分类主要是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出生时中心粒细胞约占30%,随着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必烈也逐渐下降,生后4到6天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以后整个婴幼儿期均以淋巴细胞占优势,至4到6岁时再次相等(第二次交叉),6岁以后逐渐与成人相似。
5、下列有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提倡母乳喂养,早产儿4月龄开始添加富含铁的辅食B.指导服用铁剂治疗的患儿可与钙片同用C.采取措施增加患儿食欲,纠正偏食习惯D.指导家长于餐前给孩子口服铁剂E.如注射铁剂则尽量选用同一部位【正确答案】:C【答案解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饮食,告知家长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A.巨幼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恶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A.蛋黄B.牛奶C.豆类D.黑木耳E.瘦肉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C.空肠下端D.结肠E.直肠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A.慢性失血B.铁的摄入不足C.铁的吸收不良D.铁的需要量增加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妊娠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C.育龄妇女D.月经过多E.缺乏维生素B12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A.红细胞计数B.红细胞沉降率C.网织红细胞计数D.血红蛋白定量E.血清蛋白定量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A.血清铁蛋白B.含铁血黄素C.血清铁D.总铁结合力E.骨髓铁染色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B.口服铁剂C.注射铁剂D.去除病因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皮下注射D.皮内注射E.口服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A.黑便B.便秘C.腹泻D.破坏牙釉E.腹痛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A.头晕B.记忆力减退C.皮肤黏膜苍白D.心悸E.耳鸣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A.面颊B.口腔粘膜C.前胸D.睑结膜、口唇、甲床E.手背14.缺铁性贫血患者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会出现A.面色苍白B.疲乏C.头晕D.耳鸣15.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的护理错误的是A.宜于进餐后服用B.可与维生素C同服C.禁饮浓茶D.如有消化道反应,可与牛奶同服E.液体铁剂应经稀释后用吸管服用,以防破坏牙釉16.关于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叙述错误的是A.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胃肠道反应B.与维生素C同用可增强效果C.服药后常出现大便发黑D.血象恢复正常后可马上停药E.服药2小时内禁止饮浓茶17.缺铁性贫血患者应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是A.低蛋白质B.低维生素C.动物内脏D.牛奶E.谷类【A2型题】18.患者女性,35岁。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 第十四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节血友病病人的护理血友病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
病理机制为凝血因子基因缺陷导致其水平和功能低下,而使血液不能正常地凝固,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关节和组织出血,以及出血引致的畸形。
根据病人所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区分为血友病A(Ⅷ因子缺乏)、血友病B(Ⅸ因子缺乏)和遗传性FXI缺乏症,以血友病A最为常见,血友病B次之,血友病C罕见。
一、病因为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男性患病,女性是缺陷基因携带者。
1血友病B所缺乏的凝血因子是A.Ⅷ因子B.Ⅸ因子C.X因子D.Ⅺ因子E.Ⅻ因子二、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出血轻重与血友病类型及相关因子缺乏程度有关,且缺乏程度与出血轻重呈正相关。
1.出血:是血友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出生即有,伴随终身。
血友病A出血较重,B出血较轻。
出血部位以皮下软组织及肌肉出血最常见,关节腔反复出血(主要是负重关节)突出,最终可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畸形,内脏出血较少见,颅内出血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肌肉及关节腔内出血是血友病病人的特征。
2.血肿压迫的表现: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可致局部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压迫血管可致相应供血部位缺血性坏死或淤血、水肿;口腔底部、咽后壁、喉部及颈部出血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重型病人可发生呕血、咯血等症状。
2下列不属于血友病的临床表现A.关节畸形B.肝脾肿大C.关节疼痛D.呕血、咯血E.肌肉萎缩三、辅助检查本病主要为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凝血时间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PCT)不良及简易凝血酶生成试验(STGT)异常,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四、治疗原则血友病目前无根治方法且需终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替代治疗,其目的是将病人缺乏的凝血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以预防或治疗出血;其治疗原则为尽早、足量及维持足够时间,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预防性治疗。
五、护理问题1.组织完整性受损:与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第十四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1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11.以下不属于造血器官的是A.肝B.脾C.淋巴结D.胰腺E.骨髓答案:D2.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应除外A.高热量B.高营养C.高蛋白质D.高维生素E.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答案:E3.易引起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原因是A.恶性贫血B.骨髓造血功能不完善C.骨髓造血器官功能活跃D.缺乏黄髓,造血代偿潜力很低E.红髓过多,造血代偿潜力过高答案:D4.贫血患儿,活动量稍大时气促、心悸,Hb40g/L,该患儿的贫血程度为A.轻度B.中度C.重度D.极重度E.特重度答案:C5.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需铁量多而摄入不足B.胃肠功能紊乱,吸收差C.长期、少量的慢性失血D.骨髓抑制,利用铁的功能低下E.餐后即饮浓茶、咖啡答案:C6.下列实验室指标中,最能反映贫血的是A.红细胞计数B.红细胞沉降率C.网织红细胞计数D.血细胞比容E.血红蛋白定量答案:E7.不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A.血红蛋白异常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海洋性贫血D.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导致的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答案:D8.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最重要的措施是A.补充铁剂B.中药治疗C.输血治疗D.应用促红细胞生长素E.病因治疗答案:E9.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的最佳时间是A.餐前B.餐后C.两餐之间D.空腹E.睡前答案:C10.患者,女性,42岁,3年前曾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近一年常觉头晕、心悸,体力下降,入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患者口服铁剂的过程中,护士向其强调的护理要点应除外A.多进食动物铁B.可与维生素C同服C.餐后不要即刻饮茶D.如有消化道反应,可与牛奶同服E.消化不良者可少食多餐答案:D11.由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大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B1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A.营养缺乏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C.失血过多D.严重感染E.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答案:B13.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大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答案:C14.能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粒性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A.红细胞含量B.外周血有幼红细胞C.外周血有幼粒细胞D.血红蛋白含量E.骨髓象检查答案:E1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出血的特点为A.贫血重而出血轻B.贫血轻而出血重C.有贫血而无出血D.可无贫血但有皮下出血E.贫血与出血一致答案:D16.患者,女性,21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患者女。
40岁。
近1个月来自觉疲乏、无力、头晕。
医嘱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为减少不良反应。
正确的给药指导是(2016)A.饭前服用B.直接喝取C.茶水送服D.牛奶送服E.服药后及时漱口2.患者女。
36岁。
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
查体:四肢皮肤散在瘀斑。
口腔多处溃疡。
最大约1.0cm×1.5cm。
触痛。
牙龈渗血。
咽部轻度充血。
针对目前情况。
预防口腔感染的护理措施是(2016)A.住单人病房B.瞩患者带上口罩C.根据pH选择消毒漱口液。
每日3次D.每日刷牙3次以上E.暂时不要外出活动3.患儿男。
1岁。
近来出现厌食。
呕吐。
反下。
少哭不笑。
查体见患儿颜面虚胖。
皮肤苍白。
表情呆滞。
肢体及头部震颤。
医嘱应用维生素B12治疗。
若治疗有效。
该患儿最先出现的改变是(2016)A.网织红细胞上升B.血红蛋白上升C.精神。
食欲好转D.震颤缓解E.面色转红4.患者男。
26岁。
血友病16年。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2小时出现烦躁不安。
术后敷料渗血。
值班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2015)A.监测血糖变化B.监测生命体征C.观察皮肤受压状况D.查看患者病历E.查看四肢活动情况5.患者女。
32岁。
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睾丸酮注射治疗一个月余。
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前应首先检查 (2015)A.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硬块B.面部有无痤疮C.有无毛发增多D.有无皮肤黏膜出血E.口唇。
甲床的苍白程度6.患儿男。
10个月。
今晨家长发现其眼眶周围密集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特发性(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为及早识别颅内出血的发生。
应重点监测患儿的(2015)A.骨髓象巨核细胞比例B.血小板计数C.红细胞计数D.白细胞计数E.血红蛋白含量。
执业护士第十四章 练习题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一、A1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A.而色苍白B.皮肤紫癜C.肛周感染D.肝、脾、淋巴结大E.全血细胞减少2、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A.出血和感染B.进行性贫血C.进行性消瘦D.肝、脾、淋巴结大E.黄疸3、血液病患者最应警惕的情况是A.皮肤黏膜血肿B.呼吸道出血C.消化道出血D.泌尿生殖道出血E.颅内出血4、小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第二次相等(第二次交叉)发生在A.4~6天B.4~6周C.4~6个月D.4~6岁E.6岁以后5、下列有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提倡母乳喂养,早产儿4月龄开始添加富含铁的辅食B.指导服用铁剂治疗的患儿可与钙片同用C.采取措施增加患儿食欲,纠正偏食习惯D.指导家长于餐前给孩子口服铁剂E.如注射铁剂则尽量选用同一部位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停药的时间应是A.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时B.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1周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2周D.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1个月E.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2个月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的关键是A.去除病因与补充铁剂B.输血与添加辅食C.去除病因与输血D.添加辅食E.输血与补充铁剂8、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A.铁利用不良B.铁摄入不足C.铁吸收不良D.慢性失血E.缺乏叶酸9、生理性贫血出现在小儿出生后A.2个月以内B.2~3个月C.4~6个月D.6~8个月E.8个月以后二、A21、患者女性,30岁。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x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2、患者女性。
28岁。
下肢有紫癜,无其他部位出血。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减少。
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A.抗核抗体B.出血时间C.骨髓穿刺D.凝血时间E.血清肌酐3、患者女性,3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入院后告知患者禁用的药物是A.泼尼松B.阿司匹林C.红霉素D.阿莫西林E.地西泮4、患者男性,50岁,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A.皮肤黏膜B.消化道C.泌尿道D.生殖道E.颅内5、患儿男,7个月。
护士资格证考试重要知识点汇总-第十四章
护士资格证考试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患者的护理
1.小儿贫血的分度:轻度贫血Hb为90~120g/L,中度贫血Hb为60~90g/L,重度贫血Hb为30~60g/L,极重度贫血Hb为<30g/L。
2.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次交叉的时间分别是:4~6天和4~6岁。
3.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最早反映铁剂的治疗效果的是:网织红细胞。
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重度以上贫血(血红蛋白<60g/L)应卧床休息;中轻度贫血应休息、活动交替进行。
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脑出血。
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若出现脉搏增快、视力模糊、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出血。
8.肝素是DIC首选的抗凝疗法。
血友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血友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血友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血友病乙。
两者均通过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女性传递者一般无出血表现。
主要表现为出血,以软组织、肌肉、负重关出血为特征。
临床上依据因子活性将血友病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及亚临床型。
出血部位以四肢最易多见。
可出现深部组织水肿。
对血友病的治疗原则就是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预防出血与局部处理(止血)第三个方面。
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潜在并发症--出血;②疼痛;③躯体移动受限;④清理呼吸道无效;⑤恐惧。
一、潜在并发症--出血【相关因素】血液循环中缺乏凝血因子,如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与Ⅺ因子。
外伤诱发。
【主要表现】若并发出血,则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常见鼻、口腔、牙龈、舌与唇损伤后出血。
肌肉出血:以小腿肌、大腿肌、臀肌、前臂肌、腰大肌等处多见。
关节出血:各关节均可发生出血,最多见为膝、踝、肘,其次髋、腕、肩部关节。
内脏出血及其她:胃肠道、泌尿道、神经系统出血。
还可以有骨膜下及骨内出血、脐部出血。
【护理目标】组织损害情况有改善。
病人受伤出血的危险性降低。
【护理措施】尽量避免做手术,必段做时,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输注缺乏的凝血因子Ⅷ因子等,术后在伤口上用无菌纱布覆盖,如有活动性出血,可在出血部位加压,严密观察敷料,了解出血程度,直至伤口愈合。
一切药物均应口服,避免肌内注射。
向病人介绍一般防治措施以在紧急出血情况下可作急救处理。
若关节腔出血,可抬高患肢,减少活动,给予冰袋冷敷止血,对反复出血者应注意功能位置,出血停止后,肿痛消失,可适当活动,防止畸形。
按常规输注血制品、Ⅷ因子,并作记录。
严格无菌操作,认真核对所输注的血制品。
输注冻干的血制品时,应严格掌握解冻后立即输入的原则。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就是血压的变化,有紫癜者要观察紫癜出现的时间、部位、数量与形态的变化,有无局部肢体肿胀。
告诫病人及家属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外伤,有出血倾向时要限制活动。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霸笔记14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4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重点考核重点内容为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主要考查内容为临床表现、首选治疗药、护理措施。
学霸笔记1.小儿贫血的分度:血红蛋白(g/L):轻度120~90,中度90~60,重度60~30,极重度<30。
2.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小细胞低色素样改变。
铁剂治疗有效者首先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铁剂在两餐之间服用,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促进铁吸收。
3.巨幼细胞贫血: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患儿多虚胖,面色蜡黄。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减少较血红蛋白减少明显。
4.再生障碍性贫血: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的一类贫血。
引起再障最常见的药物是氯霉素。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无肿大。
血象为全血细胞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显著减少。
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5.血友病A(Ⅷ因子缺乏)、血友病B(Ⅸ因子缺乏),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替代治疗。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以40岁以下女性常见。
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
7.过敏性紫癜:单纯型(紫癜型)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腹型是最具潜在危险和最易误诊的临床类型;肾型:是病情最为严重且预后相对较差的一种临床类型。
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微血栓形成是DIC的基本和特异性病理变化。
病因中感染性疾病最多见。
按发展过程分为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期。
自发性、多发性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使用肝素抗凝治疗。
内科护理学血液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内科护理学血液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内科护理学血液病病人的护理精选试题护理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整理的内科护理学血液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B型题(1).A.硫酸亚铁 B.叶酸、维生素B12 C.白消氨D.丁酸氮芥E.雄激素1.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2.治疗缺铁性贫血首选3.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首选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2).A.硫酸亚铁 B.糖皮质激素 C.雄激素D.白消安(马利兰)E.苯丁酸氮芥1.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宜首选2.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宜首选3.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宜首选4.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宜首选(3).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为2.缺铁性贫血为3.急性失血性贫血为(4).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属于2.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3.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属于(5).A.细菌感染 B.增进食欲 C.发现口腔黏膜损害D.去除氨臭E.预防真菌感染1.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2.尿毒症患者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6).A.血小板量异常 B.血小板质异常 C.血管壁功能异常D.凝血功能异常E.血中有抗凝物质1.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是由于2.血友病主要表现为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是由于(7).A.外周血涂片检查 B.骨髓检查 C.网织红细胞计数D.血清铁测定E.血红蛋白测定1.判断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2.确诊白血病的方法是(8).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属于: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属于:3.维生素B12 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属于:4.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9).A.预防或减少出血 B.增进食欲 C.去除口臭(氨味)D.防口腔真菌感染E.观察口腔部膜病变1,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2.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3.尿毒症患者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10).A.0.l%肾上腺素棉球填塞 B.明胶海绵贴敷止血C.肌注止血敏D.碘仿纱布填塞E.双腔鼻导管压迫止血1.牙龈出血时用:2.鼻腔出血量少时用:(11).A.血染片染色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骨髓铁染色检查D.血清铁测定E.骨髓检查1.评估血红蛋白性贫血最可靠的方法是:2.评估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3.评估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的最可靠依据是:4.评估是否为白血病的确诊依据是:(12).A.泼尼松 B.6一流基瞟吟 C.环磷酸胺D.长春新碱E.阿霉素1.易引起出血性膀肌炎的药物是:2.易引起末梢神经炎的药物是:3.易引起心脏毒性的药物是:4.易引起柯兴综合征的药物是:(13).A化学药物治疗B雄激素治疗C糖皮质激素治疗D抗生素治疗E维生素治疗1、治疗再障的首选药物是( )2、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首选方法是( )(14).A 120~160g/LB (4-10)×109/LC 0.5%~1.5%D (100~300)×109/L1、血小板的正常值( )2、男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 )(15).A化学药物治疗B雄激素治疗C糖皮质激素治疗D抗生素治疗E维生素治疗1、治疗再障的首选药物是( )2、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首选方法是( )(16).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 )2、大细胞性贫血是( )(17).A 120~160g/LB (4-10)×109/LC 0.5%~1.5%D (100~300)×109/L1、血小板的正常值( )2、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 )。
2024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真题题库 (14)
2024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真题题库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二、单选题(每题2分)1.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护士应首先评估患者的?A.出血部位B.出血速度C.生命体征D.出血原因答案:C解析: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病情危急,首先需要评估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休克等严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因脑出血后遗症导致偏瘫,长期卧床。
问题: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应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A.定期为患者按摩肢体B.限制患者活动C.给予大剂量抗凝药物D.增加脂肪摄入答案:A解析: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缓,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护士应通过定期为患者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限制患者活动、给予大剂量抗凝药物和增加脂肪摄入均不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甚至可能带来风险或副作用。
3.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A.戴口罩和手套B.B.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C.C.跨越无菌区域D.D.保持操作环境清洁答案:C解析:无菌操作是医疗护理中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包括戴口罩和手套、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保持操作环境清洁等。
跨越无菌区域会破坏无菌状态,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是错误的操作。
4.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床旁地面上有积水,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A.立即通知医生B.B.放置防滑标识C.C.清理地面积水D.D.询问患者情况答案:C解析:地面积水可能导致患者滑倒,造成意外伤害。
护士在发现这一问题时,应首先清理地面积水,消除安全隐患,然后再放置防滑标识,并询问患者情况,了解是否有受伤或其他问题。
5.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下列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立即给予退热药物B.将患儿包裹严实以防受凉C.保持呼吸道通畅D.限制患儿饮水答案:C解析:高热惊厥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以确保患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