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要点(精心整理,考前必背)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要点(精心整理,考前必背)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大纲中国文学的源头:远古歌谣和神话。

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标志书面文学萌芽。

特点是诗乐舞结合,文史哲不分。

夏商原始宗教文化。

西周春秋礼乐文化。

战国百家争鸣。

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的演变。

先秦文学五大内容:神话诗经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楚辞一、神话《山海经》、《楚辞·天问》、《淮南子》。

山海经包括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

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女娲的神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发展过程。

中国神话蕴涵民族精神?厚德载物(奉献精神、厚生爱民、博大襟怀、大公无私等)自强不息(忧患意识、勤劳勇敢、奋进抗争、顽强不屈等)。

二、《诗经》最早诗歌总集。

收录自商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存目311篇,其中六篇笙诗有目无辞。

地域北方。

作者包括社会各阶层人士。

春秋之前都是乐歌。

西汉初年,被奉为经典。

根据音乐的特点来分风、雅、颂三部。

“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区的地方土乐。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分为大小雅。

大雅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作者是社会各阶层。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为周、鲁、商颂。

风多为春秋时期作品,采自民间。

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

《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隔句押韵。

结集有三说:采诗、献诗、删诗说。

四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

前三家为今文,后一家为古文。

后汉郑玄为毛诗作笺后,齐鲁韩三家诗亡,毛诗独存。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言志。

使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现实主义。

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三、比兴手法。

赋、比、兴艺术开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四、体裁结构、语言艺术。

四言诗创作;四六句基本句式。

古人用“温柔敦厚”四字评《诗》,这是中国儒家的传统诗教。

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止乎礼义”,“怨而不怒”,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证论散文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课集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

《吕氏春秋》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逐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

《吕氏春秋》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毎览8篇;六论,每论六篇。

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

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他们组成了一个所谓的“法天地”的完整体系。

《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其中不少文章平实畅达,说理生动,可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吕氏春秋》还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淮南子》:《淮南子》是汉初南王刘安招致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原称《淮南鸿烈》,约成书于汉武帝初期。

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

其文风新异瑰奇,行文也多形容铺张,注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3.《论衡》为东汉王充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现存文章有85篇。

王充选取当时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分别加以阐述,其中包括人的遭遇、命运、天性、才气、骨相等颇有深度的议题,都是围绕着人类自身的困扰而展开的,体现了王充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同时流露出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论述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史书虚妄夸大的记载、天人感应之说、灵魂不死观念等。

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世俗的虚妄之说,而且对圣贤之言、经典之文也多有辩驳,指出其夸大失实,不可尽信之处。

《论衡》作为一部辩论性著作,是一部“实论”型散文,用事实说话,援引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批驳各种虚妄之论。

文字既准确精炼,又通俗易懂。

1.《谏逐客书》文学成就①《谏逐客书》是古代一篇优秀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著的实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知识

中国古代⽂学史复习知识⼀、名词解释:1.韩孟诗派:(贾岛、姚合)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个影响较⼤的诗派。

其代表⼈物是韩愈、孟郊。

此外还有贾岛、卢、刘叉。

他们遵循“不平则鸣”、务去陈⾔的诗学原则,追求探险怪僻、刻意推敲,以独特的炼字之⼯,怪异的想象艺术,营造幽奇冷艳的艺术风格。

他们努⼒变新,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但由于刻意求新,在⼀定程度上破坏了诗歌的节奏美、形象美,也存在明显的弊病。

2.江湖派:南宋时期的⼀个诗派,因书商陈起所刊诗歌集——《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得名。

《江湖集》中所录诗⼈⼤部分是布⾐,或为下层官吏,以江湖习⽓标榜,因⽽被称为江湖诗派。

他们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排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3.豪放诗派:宋词风格流派。

内容侧重于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题材⼊词,使词能象诗⽂⼀样地反映⽣活,所谓“⽆⾔不可⼊,⽆事不可⼊”。

它境界宏⼤,⽓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

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各词⼈风格亦有微差:苏词轻放,⾟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

代表⼈物及其作品:⾟弃疾《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苏轼《念奴娇》(⾚壁:怀古)岳飞(《满江红》)4.婉约诗派:词的风格流派。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软词风。

宋代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承其余绪,宛转柔美,但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成⼀家。

南宋姜、吴⽂英、张炎等⼤批词家,皆受影响。

婉约词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侧重⼉⼥风情,结构深细缜密,⾳律婉转和谐,语⾔圆润清丽,有⼀种柔婉之美。

词本为合美⽽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这与婉约(婉转含蓄)的风格最适合,所以⼈们形成了词以婉约为正的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第一章元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元曲:是人们对元代文学的一种习惯性称谓,代表了世人对元代文学创作成就的认识和概括性评价。

包括剧曲和散曲。

剧曲是指元杂剧的曲辞,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

元曲元代文学的标志。

2.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元杂剧是融文学创作和多种表演成分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真正走向成熟。

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楔子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

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著名作家关白马郑。

3.元代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是我国古代最后成熟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在民间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小令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联系有一定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和尾声,前期代表作家:关白马,后期代表作家张可久,张养浩,乔吉,睢景臣,刘时中。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戏剧化。

4.说话四家:说话的本义是口传故事。

宋代的说话有四家之说。

各有门庭,自成路数。

四家是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所谓说话的家数(种类)是以故事题材作划分标准的。

前三类以叙事取胜。

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

说经即演讲佛书。

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

合声: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

5.南戏:是北宋末叶至明嘉靖末期由最初“温州杂剧”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繁衍而成的性质相类的民族艺术的总称,亦称南词。

一般认为南戏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和规范的曲牌连套体,主要角色是生旦,另有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所有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所有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知识点一、知识点: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

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p.21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

p.27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

p.34-P.494、《尚书》以记言为主。

p.58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

p.77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

p.79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

p.85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p.91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

《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p.92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

p.94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

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p.1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汉代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商颂,周颂,鲁颂,它们分别有5 篇31 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7、《诗经》内容来源献诗、采诗、删诗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宴飨诗。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商周铜器铭文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尚书》艺术成就:一单独成篇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完整对先秦叙事散文有直接影响;二文风古朴,不饰藻华;三萌芽阶段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四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5、《春秋》泛称,百国史书。

中断公元前481(绝笔已获麟)。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6、《左传》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书,是中国散文典范,标志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史转文学达到新高度。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三操、丕、植二、建安风骨的定义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是广泛的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流露从胡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三、七子。

蔡琰”等。

三、论述植诗歌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的诗“骨气奇高,辞彩华茂”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一、植诗歌创作的分期前期: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情调悲凉,如同他父亲的诗一样。

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传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名都篇》。

后期:起后期诗歌受到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幽愤悲伤。

作品的容和风格出现了明显变化。

相对早期而言取而代之的是反映个人命运的失望和对丕政治集团的不满和怨恨。

其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如:《吁嗟篇》《赠白马王彪》等。

《赠白马王彪》全诗共七章,感情丰富而复杂,表达出自己对于不能就朋友的悲伤,以及想救朋友的愿望。

表现出了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的怀疑和否定的倾向。

二、植诗歌艺术特点1.写景、叙事、抒情结合。

2.章章蝉联,层层顶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遭遇到人生际遇,层层加深感情抒发,其感情迂回曲折,反复深入。

3.比喻,设问等民歌常用手段。

4.多次转韵,有流转变化之美。

三、植诗歌成就1.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

不在拘泥于传统乐府诗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辟。

如《吁嗟篇》的转道,以带有强烈感情的自然景观开头,极力渲染了气氛。

而且其诗歌工于起调,如《赠徐干》。

3.更加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

古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一、原始歌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1)祭祀歌《蜡辞》;劳动歌《弹歌》;情歌《候人歌》(2)特点及影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诗歌、舞曲、音乐三位一体;尝试用韵。

二、上古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三、《诗经》解读:1、《诗经》常识:第一部诗歌总集、抒情诗集。

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其中,风诗160篇,雅诗105篇(小雅74,大雅31),颂诗40篇。

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2、《诗经》分类:《诗经》按“音乐”类型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指地域,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雅:正,指王畿的音乐。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3、《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②、赋、比、兴手法的开创性使用。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③、重章叠句。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④、探索了用韵的规律。

有的一章一个韵部,如《蒹葭》;有的隔句用韵,韵脚置于偶句,如《采薇》;有的换韵,如《溱洧》《七月》;还有的用“腰韵”(在句子中间用韵),如《芣苢》。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元明清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元明清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关汉卿创作题材: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1)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2)以《望江亭》、《救风尘》、《拜月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

(3)以《单刀会》、《西蜀梦》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2.关汉卿创作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歌颂弱者的胜利(浪漫手法《窦娥冤》)(2)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善于以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等方法。

(3)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4)戏剧语言本色当行。

关汉卿熟悉城市下层社会生活,又熟悉他们的语言,他在人民群众的语言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文学语言。

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事,境无旁溢,语无外假”的地步。

3.《窦娥冤》的艺术成就:(1)首先表现在它的悲剧的审美价值。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一个善良的弱女子惨遭刑罚,最终屈死的命运,而且更在于它写出了这个弱女子终于以自己的悲惨遭遇回击了威严、强大的封建制度,并由此而引发了读者或观众的深刻而严肃的思考,激起了他们对凶残丑恶的封建社会的憎恶乃至反抗。

因此,其审美效果,既是“悲戚”的,也是“悲壮”的,二者融合,感人肺腑。

(2)《窦娥冤》的语言,无论唱词和道白,都是元杂剧中的上乘。

优秀的元杂剧作品,大多具有本色、自然、“雅俗兼收、串合天痕”的特点,而《窦娥冤》的语言,更为直白而有意蕴。

4.《窦娥冤》思想的核心: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1)女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贤惠、孝顺、勤劳、贞节、毫无过失等等,作者这样写,一是强调她的无辜;二是要增加悲剧的力量。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第六章建安文学一、名词解释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汉末魏初时期诗歌,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一部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难复习,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

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论。

注意掌握主要的作家流派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要多参看历届的真题,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从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文学创作的特点、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和基本内容、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及文学理论作品等方面对文学史有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类,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2)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3)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4汉语言田昭波一、填空1.元曲(体制:科范、宾白):A.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

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B.科范,也就是科(介),科介是指古代戏曲创作与表演中,用于表达人物动作、表情以及舞台效果的提示。

“科”,通常指唱、白以外的动作。

亦作"科泛"。

指戏曲程式动作。

C.宾白,是古代汉族戏曲剧本中的说白。

汉族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

明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

”一说“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明单宇《菊坡丛话》)。

2.《西厢记》(来源《莺莺传》、《董西厢》延续):《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

元稹曾作《莺莺传》,其中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想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一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

“董西厢”又称《西厢记诸宫调》、《弦索西厢》,是金代戏曲家董解元根据元稹《莺莺传》所创作的叙事体诸宫调小说作品。

该作品对于原作进行了大量修改:改变了原来故事结局,重新确立了矛盾冲突,大大扩充了故事内容,丰富了人物语言,比较完整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该作品对王实甫《西厢记》有重要影响。

3.《牡丹亭》:《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汉本宋元复习范围一、填空1.其词被评为洗尽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的词人是苏轼;被王国维称为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的词人是周邦彦;其自度曲缀有音谱,为研究宋词乐谱的主要资料的词人是姜夔。

2.在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和新的接受对象,有力地促进了歌词、话本、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兴盛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从此出现转折,诗歌、散文等,正统文学日趋衰落,世俗化的戏曲、小说日渐发展,及至元、明、清,终于成为文学的主流。

3.《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的代表作。

4.南宋以诗和词这两种体裁突出地表现爱国主题的诗人分别是陆游和辛弃疾。

5.淮海居士指_秦观,他的词集是《淮海集》;清真居士指周邦彦,他的词集是《清真词》。

6.元杂剧这朵奇葩,最初是在北中国的广袤大地上绽开的。

钟嗣成《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共56人,可以说是元杂剧创作的第一批作家。

他们的籍贯基本上在北方,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北方进行的。

他们相互交流,形成了以大都中心的戏剧圈。

7.王实甫的《西厢记》以惊世骇俗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而熠熠闪光,流传不朽,贾仲明说他是“天下夺魁”;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三部戏并称元杂剧四大爱情戏。

8.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借鉴金代_董解元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9.《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汉元帝,王昭君,10.名句填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此造物之无尽藏也。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及作品赏析一、先秦时期文学•《尚书》:记载了周代官方文献,内容包括历史、政治、宗教等方面。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合,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楚辞》:代表作如《离骚》等,充满豪放激昂的激情表达。

二、秦汉文学•楚辞:南方地区文人的创作集中体现。

•汉赋:是汉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代表作有《离骚》、《大哉乾元》等。

•《史记》:记载了全面的中国历史,是古代文学巨著之一。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乐府诗集》:汇集了各个地区的民间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期风土人情和士人风度。

•《南朝四百八十八家诗》:四百八十八家诗人的作品汇编。

四、唐代文学•唐诗:代表了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包括风、雅、颂等各种体裁。

•唐诗人物:李白、杜甫、王维等,代表了唐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传奇:代表作有《霍家骑》、《白蛇传》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

五、宋元文学•宋词:是宋诗的重要形式,多以爱情、离别为题材,代表作有《声声慢》、《青玉案》等。

•元杂剧:代表作有《西厢记》、《长生殿》等,是中国戏剧的瑰宝。

六、明清文学•四大奇书:《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是中国古代文学巅峰之作。

•明清白话小说: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写成,受到广泛欢迎。

•明清戏曲:京剧、评剧、越剧等各具特色。

七、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历代文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古代文学史的复习和作品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当今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先文学第一节《诗经》一、《诗经》的概况1、《诗经》在先时期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经》被正式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

唐代,《葩经》。

2、《诗经》中的作品共305篇,按风160、雅105、颂40来编排,另有“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仅存篇名无诗,一般认为是有声无词的笙曲。

所收作品大约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3、《诗经》的编辑A、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俗“---《孔丛子•巡守篇》采诗的目的: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B、删诗说:汉人认为《诗经》305篇是经过孔子删定的。

(不合理)4、诗经的流行与研究:《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诗经》的容1、周族史诗P4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记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邰地的史实;《公》记述了周族酋长公率领周人自邰地迁往豳地发展农业,开始定居生活的历史;《绵》写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往岐之周原,创业立国,设置官司、宗庙,建立政治机构;《皇矣》歌颂文王之祖太王、王季的美德,并描述文王伐崇伐密的胜利;《大明》记述王季娶太任生文王,文王娶太娰生武王,再写武王牧野大战,伐纣灭商。

记录了自先公先王壮大部落到武王灭商建国的整个历史。

2、颂歌和怨刺诗P5中国古代诗歌有所谓的“美刺“的传统,也就是“颂美”和“怨刺”的传统。

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怨刺又称变风和变雅,是王道衰落、礼乐崩坏的产物)颂歌的作品有《大明》、《丰年》,怨刺的有《风•硕鼠》3、婚姻爱情诗P7婚姻诗,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

有情人约会的《静女》、有恋人同歌共舞的、有热恋互赠信物的《溱洧》有野外相遇而相爱的《关雎》、有久别重逢的、有礼教束缚《将仲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题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元白诗派: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上官体: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

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似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传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或称唐传奇。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达了成熟阶段《花间集》: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古文运动: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新乐府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口号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沈宋体:在当时是指经沈宋诗为规范的、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

代表作如沈的《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宋的《麟趾殿侍宴应制》、《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等等。

它的贡献在于使唐律诗的体制得以定型。

长吉体: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李贺字长吉,故名长吉体、李长吉体。

“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

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

在遣辞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的字眼以及“冷艳怪丽”的风格,使诗歌带有伤感冷艳的风格。

简答题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手法:全诗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

其中“春”“江”“花”“月”“夜”运用了“发生法”使其出现,又用“消归法”使其消失。

月光是一条贯穿性的线索,有它将哲理性思索,将思妇,游子紧紧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情,景,理有机统一的完整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情是升华了的情,景是奇妙的景,理是深邃的理。

在开篇诗人用神来之笔给人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图画后(全诗以月、水为经纬,以春为质地,以花为图案,以夜为底色,织就了一幅光彩斑斓的春江月照图),转入了对永恒宇宙和有限人生的探索。

1、诗人在空灵而神秘的景象中,想到了永恒的明月和代代的人生。

2、诗人把对人生意义的满足引向了男女相思相恋的情爱上。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结构精妙严谨而又自然天成,韵律圆美流转而又富于变化,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处处扣住“春江花月夜”五个字,而且这五个字在诗中反复出现;诗以“月”为中心,月色和江水互衬,春夜和离情相映。

李煜词真的特点:李煜的词,无论是前期对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帝王生活的迷恋和陶醉,还是后期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哀吟,无不显示其真诚直率的个性和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不虚伪,不做作悲喜皆出天性,字字句句真情,表现出真诚直率的性情。

如写亡国哀思,“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均明白如话,真诚地表露自己亲身的感受,体现出李后主直抒胸臆、率真诚挚的特点。

李煜词的情感意蕴是丰富的,爱恨悲欢如丝如缕,或柔婉或沉郁,都出自肺腑,自然流露,不事雕饰。

这些词句无不从心里自然流出,毫无扭捏姿态,感情纯真自然。

李煜善于以飘逸笔法表达难以言传的情愫,即使是后期的哀痛之作亦不掩纯真自然的特点,尽显纯情本色。

另外,李煜用情之专注深致,在历代词人中也是相当突出的。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通篇写宫廷晚宴的盛况,虽然思想意义方面无甚深刻之处,但词心真挚,感情投入,是李煜典型品性的体现。

整首词笔法自然灵动,语言纯实清新,沉湎忘返情深款款,用心之专,用情之真,在历代词作中实属少见。

后期由于身世零落、国破家失,李煜内心蓄满如江水般奔涌激荡的愁绪,其词更是字字句句皆血泪。

有人称后主词是“亦歌亦哭的诗篇”,他毫无保留地把心中的悲欢情愁袒露出来。

这种至真至情的艺术个性,这种情真意切、自然流露、全情投入的情感倾诉,使李煜词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

李白乐府歌行诗的特点:李白的乐府诗虽然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但无论是直接引用其意,还是翻案另出新意,都能曲尽拟古之妙,并且最重要的是处处有“我”存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摹拟的个性色彩。

如他最富浪漫主义的《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难》古辞本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李白则用古题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追求功业未成的悲愤,再三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读者清楚看到一副诗人在蜀道之下仰望感叹的情景,从语调到气势,飞腾想像,虚实相间,既不讲平仄,也不求对仗,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直都在以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君”前途的忧虑,实际也是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李白的浪漫主义,是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这种独特的艺术个性表现在他的写作手法上,便是运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巧妙的比兴,对于客观的山水图画、历史人物和生活情景,进行创造性生发和联想,这样就可以把一时十分激动的不易形诸于笔墨的心情痛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先声夺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而且这种丰富的想象“实由内心真实情感之驱使使然,而绝非异想天开,徒发空想,故做惊人之语。

”从而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其实。

善于写景,然而更善于抒情,而且多从自我入手,在强烈的抒情气氛中,写出鲜明的自我形象,使诗具有词显而情深的特点,用一种喷发式的抒情方式,使一刹那间的感情浪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李白的诗歌不仅意境浪漫磅礴,更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在其中,这种动感体现在字句音节中,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的乐府中尤为明显。

另外在歌行中,诗人的感情一气直下,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初唐以来,乐府歌行的形式,一般都是七言古体诗。

但李白却创造了新的形式,既不讲平仄,也不讲对仗,善于把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各种句法混合运用,成为一种不同于魏晋的新型杂言体,甚至大胆地在诗里运用散文句法,如《蜀道难》中,七言句不到一半,其余全是不拘一格的杂言,而且用韵自然,一气奔注,有种音乐美。

乐府歌行在李白手中达到艺术的极致,结合了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与行云流水般的流畅。

李白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

柳宗元的散文创作成就:古文大致为五类。

1.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2.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代表作有《黔之驴》等篇。

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3.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

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 大都取材于封建社会中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如《种树郭橐驼传》借郭橐驼养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讽刺了统治者政令烦苛对人民所造成的无穷干扰和奴役。

4.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

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

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5.骚赋:独具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