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言课(第一课)
高一历史导言课(第一课堂)高中一年级历史精品计划课件PPT
高中(2020年修订)
知道甲骨文是已 必修: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
知最早的汉字。 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
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 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人类历 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国家管理: 内外服制
其他佐证判断依据? 即丰收。
如何理解这一记录? 卜辞:大(王)令众人曰【:唯物史观】 中国历史发展地位? 协田。其受年?十一月。
中华文明的体现 【家国情怀】
早期国家的特征
点
线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面
经济 政治 文化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知识点 经济
政治
文化
夏
线商
索西 周
青铜器发展 木石农具
青铜器繁荣 仍木石农具 井田渐普及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神话
神巫 礼制 人文
生产力水平低 国家治理体制 神化王权到 需要协作劳动 逐步形成发展 重人文礼制
早期国家的整体面貌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知识点 经济
政治
文化
夏
线商
索西 周
青铜器发展 木石农具
青铜器繁荣 仍木石农具 井田渐普及
分栏笔记
阅读:从纲目开始
统一多民族国家 建立和巩固 发展
壮大
统一多民族国家 更趋稳固
近代社会和 国家转型
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终结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
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转折
向社会主义过渡和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
曲折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一第一节历史导言课
导言课:认识历史课程一、什么是历史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说:“历,过也,传也。
”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意思是说,“史”是纪录事情的人,“史”这个字由“又”(手)和“中”两部分构成,表示纪录的人要秉笔中正实录。
“历史”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指的是人类的全部过去;另一方面,历史指的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
前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本体,后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认识,当这种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时,就成为历史学。
从历史本体的角度而言,历史是客观的,它是一种独立的和外在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和行动所左右;从认识的角度而言,历史是随着人们的理论指导和认识深浅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特点。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恰恰正是历史的独特美感之一。
二、历史学的特点和精神。
历史学既然是人文学科,那么它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对此,姜义华等著的《史学导论》曾作过分析,认为与人文科学中其他所属学科语言学、哲学、文学等相较,历史学的重要特征:一是时序性;所谓时序性,是说历史学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的,而不像有的学科那样是按照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的。
二是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说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全部历史,并不仅仅是它的某个方面。
三是实证性;所谓实证性,是说历史学的评价和结论是由史料支撑的,要经过史料的证明,而不像有的学科那样从理论到理论,甚至可以无限的想像。
正是这三大特征,使历史学取得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有的学者认为,基于人类所具有的求知的欲望、探秘的好奇和保留历史记忆的观念、面向未来的自信,历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即历史学精神。
它包括七个方面:1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2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3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4品评历史人物的抑恶扬善精神;4记录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精神;5培植民族凝聚力的聚合精神;6与文明共进的时代精神;6关怀社会生态的人文精神;7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尚智精神;这些精神,与其他人文学科是不同的,也是对历史学的独特要求。
人民版高中历史第一课——导言课
古 奴隶社会(先秦) 代 BC2070年-BC5世纪 中 会 封 B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制度的确立 国 )建 C 5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社世 会纪 - ( 古 代年 社
1840
两汉(前202年—220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大分裂时期 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279年)国家分裂到统一 明、清朝前期(1368—1840年)封建社会晚期
盘庚迁殷
(今河南安阳)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知道周朝的建立;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萌芽时期: (1)时间:距今约5000年前-公元前2070年 (2)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 (3)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 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_____的初步形成。 (4)特点: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交接通常以_____的 方式实现。
二、 什么是“文明”: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文明”都具有以下的基本含义:文 明是和蒙昧、野蛮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详见必修二P81 1、“文明”,指的是人类的一种进化状态。
2、“政治文明” ,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 进步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 的发展水平。
A.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宋代
“封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封邦建国”的分封 制,另一个指的就是五种社会形态之一的封建社会 也就是战国到清朝的历史。
以史为鉴,完善制度
自仲丁(商王)以来,废嫡而立诸弟子, 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 —《史记· 殷本纪》
历史开学导言课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第二篇 为何学历史? 第三篇 如何学历史?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是对过去的事
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甲
历:甲骨文: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
骨
林。《说文》:历,过(空间)也,
文
传(时间)也 。
篆 书
史:甲骨文:表示一种特殊身份、职 位的人。《说文》:史,记事者也 (手在记事),从又持中。中,正也 。
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事实本身,
利具,整理一切可逢 识,有选择的记录。
着的史料。史学便是史料
——葛剑雄
学。——傅斯年
第一层面是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真实发生过的
事情,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
史学就是研究和阐述 发展的历史。第二层面是用文字或其他方
(2)按学术价值分类 ①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指原 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 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资料, 直接反映当时情况。 ②二手史料:是指后人的记录、转 述或研究成果,间接反映当时情 况。史料价值:一般而言,一手 史料比较客观、真实,史料价值 较高,二手史料主观色彩较强, 史料价值偏低。(注意:不是绝 对,需要甄别)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
要素。(5分)
答案: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
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通史
高中历史教材
专题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史:人对过往事物的理性认识。
导言课 开学第一课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其点评“二十四史”为很多史学家所赞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诗词堪称“一绝”。
三 .如何学好历史?(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1. 首先明白: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侧重不同 (1)知识编排上:
初中:国别史(通史体例),注重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基础性 主要侧重:知道、了解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是什么”?
2. 因此: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在学习方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课后
如何高效、有效课后总结? “反思”
时间安排上: ①当日事、当日毕。课后反思,必须在当日完成 ②时间安排上:一般情况,只需要5~10分钟即可
反思什么? ①条理是否清晰?(可以利用空白或夹页,写出本课知识框架) ②考点知识是否明白:细化几个考点?从几个角度把握? ③本课重点、难点是否补充完善:主要是教师补充内容是否完善 ④史料是否弄懂:课中材料有效信息;“学思之窗”的问题;
人物(事件) 过程(是什么)
(纵向史实、史论)
结果(怎么了)
二 .为什么学历史?(历史学科作用?) 1. 直接目的:考试
高考历史三大题型:
1. 单项选择; 2. 材料解析题; 3. 问答题。
2. 间接目的:以史鉴来、以史正风、以史化人
二 .为什么学历史?(历史学科作用?)
(1) 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符合题意;符合史实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史实性错误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不符合题意;史实性错误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史实性错误: 审题失误
高考选择题专项训练
变化比较类
(2016年新课标全国I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
高中历史导言课第一课
三是人们记忆和想象中的历史,如今人想像中的孔子不同 于汉唐时期人们想象中的孔子,也异于明清时期人们想象 中的孔子。就二三而言,历史又是主观的,是时时变动的。 四是指一门学科或是专业(不在讨论之列)。
“历史事实一旦如此就永远如此而无可更改,但历史学(即对历史事实的
理解和诠释)却必然不断地在更新。
——何兆武《对历史教学的若干反思》
一样历史(客观、不变)多样解释(主观、变动)。影响历史解 释多样化并不断更新的因素有哪些?
(一)立场的不同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 》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 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 明
从政治上 康有为是要减少变法的阻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从文化上 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文化上衔接东西、贯通古今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
(五)史观的不同
例: 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吴宗宪 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好像11年吧,吴宗宪告诉 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才打了8年耶!
日本丰田汽车要出 2000万美元(1.6亿人民 币)找姚明拍广告。姚明 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就是两个字:不行。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高中历史导言课
1、什么是历史?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 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 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导言课 开学第一课课件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 什么是文明?
• 1.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
• 2.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 3.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 4.光明,有文采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 文明: 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 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 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 史实是构成整个历史的零部件,准确地把握每个史实是理解历史 发展线索的基础; 不能把握史实,就无从理解认识历史。
• 3.要注意理解与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 4.学会思考:
• 中学的历史知识将来只是你的一些常识; 即使你学文科,将来靠 历史知识来谋生的,可能只是极少人; 所以对你们将来一生有用 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对历史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包括观 察 阅读 理解 分析 归纳 比较 表达 阐述等能力,而思考是解 决这些必不可少的。
三.高中历史怎么学才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包括观察 阅读 理解 分 析 归纳 比较 表达 阐述等能力
我们所学习的历史课只研究解决三个问题:
是什么? 要多读、多想、多问,熟能生巧;
为什么? 怎么样?
不要带着功利心来学历史,你会发现历史别有一翻滋 味; 学习历史不提倡所谓的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
• 3.为了你的一生:
• A.如果你有幸成为国家领导人,如何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少不得 向历史寻找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向历史寻找智慧。
• B.如果你成为了一个企业家,也要运用历史学科的一些方法去分 析总结经验教训。
高中历史导言课(第一课)
表
五代 907——960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6
元 1271——1368
明 1368——1644
清 1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
五、中国历史的分期
• 三皇五帝始 • 夏商与西周 • 春秋和战国 • 三分魏蜀吴 • 南北朝并立 • 宋元明清后
尧舜禹相传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二晋前后沿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高中歷史
导言课
一、什么是历史? 二、历史有什么用? 三、怎样学好历史? 四、高中历史学什么
唐高祖开元通宝(621)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十文,1912)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渡江作战
一、什么是历史?
歷
史
“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从 又持中,中,正也。”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二、学历史的意义
从名人身上看看历史的价值: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 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 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 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
读史可以明智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对过去的事情所 做的客观记录。
History
英 语 词 源 : 古 印 欧 语 weid-( 知 道 , 看 )> 希 腊 语 historia(了解),historein(询问),histor (智者, 裁决者) >拉丁语historia (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古法语estoire, estorie(纪年,故事,历史)>14 世纪晚期中古英语/早期现代英语history。
高中历史导言课
知识—能力—智慧—思维方式—情怀
情怀 思维方式
视野
我去死, 而你们继续活着, 哪一条路更好, 只有神才知道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历史有什么用?
愤青?爱国? ——历史之于国家社会 和民族
下午看《新青年》; • 1923年9月6日 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 1923年10月13日 晚看《共产党宣言》 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923年10月 18日 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 ,乐而不 能悬卷。
猜猜他是谁
“历史既不是子虚乌有的过去,也不是凝固的实体性的存
——入江启四郎
二、历史有什么用?——于世界和人类而言
只了解一个国家,等于不了解任何国家。
——(美)李普塞特
如果你不读中国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伟大;如
果你不读世界历史,你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落后。
勃兰特华沙之跪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伟大的学者需要的不。”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
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
有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知其 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以往历史有深 厚之认识。” ——钱穆《国史大纲》
●历史有什么用?
康乾盛世?腐朽落后? 一个暑假的跨越! ——历史之于世界与人 类
二、历史有什么用?——于世界和人类而言
看自己的国家相对主义很重要,特别是对学历史的人,
更要意识到别的国家的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的历史—— 要极力避免认为自己的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独一无二的 ‘例外主义’。因为,例外主义常常会走向非他主义。” ——麦卡弗里
高中历史第一课 导言课
高中历史新史观介绍?
1、文明史观;---人类文明(渔猎、农耕、工业)的
演进。(侧重宗教,文化,制度,思想等精神层面)
2、全球史观;---人类由孤立到联系为整体 的过程。 3、近(现)代化史观;--由农耕到工业文明 的过程。(侧重物质层面,政治民主化和 经济工业化是其核心) 4、社会史观;----人类生活习俗、衣食住行 的演进
– “历史”的两个层面: – 一是指人类过去的往事。(客观) – 二是指对那些往事的记述和研究。(即历史 学,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 人的相似。”。 • 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柯林伍德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二、学历史的意义
五、中国历史的分期 隋秦唐 唐汉尧 五三虞 代国舜 又晋夏 十统商 国一周 ,,, 宋南春 元朝秋 明北战 清朝国 帝是乱 王对悠 休头悠 。。
中 国
古
代
朝
代
表Leabharlann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隋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约前1046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25年——220年 220——280 266——316 317——420 420——589 439——581 581——618 618——907 907——960 960——1127 1127——1276 1271——1368 1368——1644 1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
四、高一历史学什么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基本线索简介
历史第一课—高中历史导言课件-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课后任务
• (1)历史的两个含义 •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 • (3)历史思维有哪些。 • (4)背诵朝代歌
好书推荐——中国史插图版
好书推荐——中国史简洁版
好书推荐——中国通史大部头
好书推荐——世界史(通史版)
好书推荐——世界史(专史版)
谢谢您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
思考:材料2和3中的“史”的含义。
材料1:历史学探过的主题并不就是过去本身,因 为我们的感官根本不能直接触及过去。我们只有 关于过去的证据。有的原始资料能够提供具体的 线索,告诉我们过去的人真正做了些什么,……绝 大多数原始资料都只能反映出留下这些原始資料 的人的内心世界。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人们 内心世界之外的世界的描述总是尝试性的、可修 正的。
• (2)广泛阅读,勤于思考。 • (3)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4)养成历史思维。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养成什么样的历史思维
(1)实证主义:就是要讲证据,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史料 不充分,话不能说的太绝对,不能说的太满,不要以偏概全。
(2)历史主义:是指把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 环境下去理解和评价,能搞成历史相对主义。
材料2: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 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 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 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 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 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清代的名臣左宗棠
怎样学习历史
• (1)基本要求:态度端正认真;做好笔记;课 前预习,按时完成作业;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 和历史常识;总结掌握答题技巧。 (立规矩)
纲要-第1课 高中历史导言课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核心能力历史解释
史 认
任何阐释都蕴含价
识
值追求和人文情怀
核心价值观 家国情怀
程标准》
● 单元导语:本单元内各课的核心内容,了解学习本单元的目的要求。 ● 情景导入:导入图和导入图图解,用简略的说明文字简洁地引出本课要讲述的内容。 ● 学习聚焦:以简练的文字总结、提炼该目的核心内容。 ● 史料阅读: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学习阅读史料、分析史料,深入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历史纵横:正文难以展开又必备历史概念、事件等。 ● 思考点:紧密结合正文,简短设问。 ● 学思之窗:结合阅读材料提出思考问题,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 图表: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的各种插图和表格。 ● 探究与拓展:包括“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两部分,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和思考,综合锻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磨制石器
种植粟稻 饲养家畜 彩绘陶器 养蚕缫丝
生活稳定, 母系氏族公社
黑陶
玉器、祭坛、神庙 父系氏族公社
知识拓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01年正式提出,期间通过对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等众多遗址开展大规 模考古发掘,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2)阅读课本《姜寨聚落遗址 复原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村落形成、氏族公社……
3.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千年)
思考: (1)结合课本图文资料,你能指出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哪些代表文化吗?他们生产生活 状态如何?
思考: (2)中国原始社会发展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是如何进入阶 级社会的?
(3)约前1600年,商汤灭夏。
阅读思 考
历史必修一导言课1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学史使人明智----个人需要
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看看伟人们是怎么做的
古代中国帝王的必读之书就是历史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汉武帝
唐太宗
康熙—帝 李世民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3.爱国主义教育----民族需要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宁
——列
“历史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 约翰·肯尼迪
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 的。……丧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世人应当 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
——雅克·勒高夫(法)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4、存在即合理----考试需要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之路等)
历史课,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量变决定质变! 过程决定结果!
让我们共同努力,体会 历史学习的快乐!
中国古代《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史上三个大一统时期: 秦汉——隋唐——元明清
周杰伦做客《鲁豫有约》,据报道当时演播 厅的观众创记录坐满了。周杰伦的号召力可 想而知。但在谈话中,谈到不同时代偶像对 青年的影响,谈到雷锋,周杰伦居然不知道 雷锋,还反问“他会不会唱歌”这件事被网 友批为“杨丞琳第二”。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历史架起沟通桥----社会需要
陌生人交流时,喜欢找都认识的人为话题。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有共同的历史
• 河阳古民居公元932年,原吴越国掌书记朱清源兄弟俩为避唐末 五季之乱,携带家眷,寄籍这一方山水。他们耕读传家,渐渐繁 衍出一个望门大族:在宋绍圣元年(1094)以降的250年里,前 后中了8位进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历史的意义
从名人身上看看历史的价值: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 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 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 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
读史可以明智
谈一谈:你有什么看法? 现在日本修订本国历史教科书,认为“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发动战争的 目的是为了把亚洲从白人的殖民统治下解放 出来。 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吕秀莲授意修订 历史教科书,把台湾史作为一本书单列,把 大陆史列为世界史范围,就是向广大青少年 灌输台独意识,分裂祖国。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适
二、学历史的意义
名人眼里的历史 1、读史可以明智。——弗兰西斯•培根 2、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3、“国可灭,而史不可灭”。——连横《台湾 通史》自序 4、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5、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 6、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晋代织履
明高底弓鞋
靴
清儿童绣花鞋
清 代 旗 鞋 清帝朝靴
明朝皇帝各种服装
袞冕、 通天冠服、皮弁服、武弁服、燕弁服, 袞服
简而言之,history和story是同源词。故事和历史这 两个语义发生分离的时间不过 600 多年。因为古法语 转到英语只保留了历史的意思,而古法语传到现代法 语,histoire既表达故事的意思,又表达历史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对“历史”给了4种解释: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指某种事 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如地球的历史, 人类的历史。②过去的事实,如这件事早已成 为历史。③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如中国的《二 十四史》。④指历史学(即我们从初中就学的 这门历史学科)。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对过去的事情所 做的客观记录。
History
英 语 词 源 : 古 印 欧 语 weid-( 知 道 , 看 )> 希 腊 语 historia(了解),historein (询问),histor (智者, 裁决者 ) > 拉丁语 historia ( 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 古法语 estoire, estorie (纪年,故事,历史) >14 世纪晚期中古英语/早期现代英语history。
三、怎样学好历史?
• 1、课前:预习,读一遍,看图片 • 2、课堂:静听、快想、速记、热论 (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发言,做好笔记) • 3、课后:完成作业
必 修 1 必 修 2 必 修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政治文明历程
经济成长历程 文化发展历程
必修模块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与实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考雷人作文
• 汨罗江边,项羽手持利剑于颈间,他高呼 …… • 韩愈跟着刘邦去打仗,一天,…… • 一代史学家司马迁自愿接受宫刑,就是因 为他心中的伟大愿景——那就是大唐还没 有一部自己的史书,于是他忍辱负重为大 唐完成了《史记》。
历史要会考、高考。
考试需要:存在就是合理
个人需要: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国家需要:培养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自信心。
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
政治文明发展史
经济文明发展史
思想文化发展史
历 史 上 重 大 改 革 回 眸
近 代 社 会 的 民 主 思 想 与 实 践
20 世 纪 的 战 争 与 和 平
中 外 历 史 人 物 评 说
探 索 历 史 的 奥 秘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荟 萃
选 修 模 块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不同要求
五、中国历史的分期
• • • • • • 三皇五帝始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尧舜禹相传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二晋前后沿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清明上河图》一段
村民拜见皇帝。南宋不具名卷轴一段,上海博物馆
鞋子的变迁
汉代丝履
唐代锦鞋
• 初中: “是什么” (时间、事件、人物)。 • 高中: “为什么”(原因);“怎么样” (影响、评价);横向纵向的相互关联等。
中
国
古
代
朝
代
表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隋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约前1046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25年——220年 220——280 266——316 317——420 420——589 439——581 581——618 618——907 907——960 960——1127 1127——1276 1271——1368 1368——1644 1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
高中歷史
导言课
一、什么是历史? 二、历史有什么用? 三、怎样学好历史? 四、高中历史学什么
唐高祖开元通宝(621)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
(十文,1912)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渡江作战
一、什么是历史?
歷
史
“史,记事者也。从 “历,过也,传也。” 又持中,中,正也。”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学”的解释是:历史
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 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
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历史”的两个层面:
一是指人类过去的往事。(客观) 二是指对那些往事的记述和研究。(即 历史学,带有一定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