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主产区的重要病害。

本文系统阐述小麦赤霉病的规律以及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以发病年份为周期间歇性发生,在气象、生物学、农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预测、预警和防治措施应根据不同发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耐病品种选育和农业管理措施等。

一、引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但由于病害的严重危害,导致小麦产量不断下降。

其中,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维护小麦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发病周期间歇性发生。

在气象、生物学、农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年际变异较大。

赤霉病发生与气象因素、小麦品种、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有关。

下面从气象、生物学等角度分别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1. 气象因素2. 生物学因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仅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还与小麦品种、病原菌种类、数量和农业生态环境有关。

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直接影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抗病品种不易感染,可有效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但是,由于品种的基因组成不同,抗性也有所区别。

不同的病原菌株对不同的小麦品种有不同的致病性,从而导致小麦赤霉病的不同程度发生。

此外,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如土壤酸化、化肥过量等都会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造成影响。

针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品种选育和农业管理措施等。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引入天敌、细菌等有益生物,抑制病原菌的增殖、发育和传播,从而达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目的。

生物防治的方法包括种植结缕草、草甘膦合作草等,提高土壤生态环境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在小麦种植区域周围种植防护林,形成微生物间的协同生态系统,增强小麦抗病性。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由赤霉菌引起的小麦病害,在中国的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并对小麦产量和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需要了解其发生规律并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1.气候要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温暖潮湿的气候更有利于赤霉菌的繁殖和传播,从而增加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风险。

2.生物因素:小麦赤霉病主要由赤霉菌引起,其主要来源包括种子、秸秆、土壤和周围的野生植物等。

种子是赤霉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种子的检疫和处理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

3.栽培措施:种植密度和播种期等栽培措施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传播有一定影响。

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和播种期可以降低小麦植株间的密度和湿度,从而减少赤霉病的发生风险。

二、综合防控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是预防和控制小麦赤霉病的重要举措。

农民可以咨询农业专家或种子公司,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小麦品种种植。

2.土壤改良措施:赤霉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传播,因此通过土壤改良可以减少赤霉菌的存活和传播机会。

农民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有机肥料施用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中赤霉菌的数量和活性。

3.种子处理:种子是赤霉菌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对种子的处理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热水处理、种子浸泡药剂等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种子中赤霉菌的数量。

4.合理施肥:适量施肥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量施肥容易造成小麦植株生长过旺,增加了赤霉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农民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5.病害监测与防治: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控制措施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关键。

一旦发现感染病株,应及时采取剪除、烧毁或喷洒药物等方式进行防治。

6.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种植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小麦赤霉病防控的认识和意识,是预防和控制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生物因素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常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了解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下面就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病原菌: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侵染的小麦种子传播,菌丝体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生长发育,侵染小麦根部后形成病斑。

2.气候条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而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温度在15-25℃之间,湿度在90%以上时较为适宜。

3.土壤条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有关。

土壤酸碱度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影响较大,弱酸性土壤较易发生此病害。

4.病害发生阶段: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一般分为苗期和稻穗期两个阶段。

苗期主要表现为根腐病和伏长病,稻穗期主要表现为穗枯病。

5.病害发病规律:小麦赤霉病一般在秧苗期初出现病斑,随着生长季节的延长,病害逐渐扩展,最终导致小麦植株的凋萎死亡。

为了综合防控小麦赤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选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2.良好的管理措施:做好土壤调查和肥料施用,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3.合理的种植密度: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小麦植株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

4.病害监测和预防:定期巡查小麦田,发现病害早期症状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如喷洒药剂等。

5.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积渍,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降低病害的发生。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小麦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小麦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农田中。

赤霉病的发生对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治赤霉病对于小麦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1. 发生规律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潮湿气候下发生,尤其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更容易发病。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小麦更容易受到赤霉病的侵害,因为春季多雨潮湿,非常有利于赤霉菌的生长繁殖。

小麦连作也容易导致赤霉病的发生,因为赤霉菌在土壤中可以长时间存活。

赤霉病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菌条形成、侵入宿主、感染和生长繁殖几个阶段。

首先是赤霉菌在受精子体内形成菌条,然后通过受精子体进入小麦叶片内部进行侵染,形成病斑,最后赤霉菌在病斑上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拮抗子,使病害继续扩大。

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为了防治小麦赤霉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农民朋友们在种植时应尽量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过量施肥会使小麦植株生长过旺,造成氮素和磷素的积累,促使赤霉菌的生长繁殖。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尽量避免过量施肥。

3.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适当的轮作可以降低土壤中赤霉菌的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农民朋友们在种植小麦的可以适当种植一些非寄主作物,如玉米、豆类等,来打破小麦的连作,减少赤霉菌在土壤中的存留。

4. 种植密度调控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过密的种植会加大小麦植株之间的湿度,造成赤霉病的易感性增加。

在种植小麦时应根据品种和地块情况合理调控种植密度,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5. 防治措施如果小麦田中已经出现赤霉病的病害,农民朋友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小麦病害,它会使小麦品质降低,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发生规律的了解对于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1.影响因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麦种植地区的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田间管理措施、小麦品种、病原体等。

2.发生趋势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成熟期容易发生,而且相对稀有。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在每年的4月至5月份,或者是9月至11月份发生。

3.传播途径小麦赤霉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如空气传播、水传播、土传播、植物残体传播、虫害传播等。

4.病害特点小麦赤霉病主要特点表现在叶片上,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斑点。

这些斑点呈现出一种比较明显的红色或者橙色颜色。

同时,这些斑点还会蔓延到小麦穗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1.选用抗性品种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重要的一步是在小麦种植时选择适合的品种。

选择适合的小麦品种,是防止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病害监测定期对小麦赤霉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病害,缓解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3.加强管理对于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定期去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受病害影响的植物残留物、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等。

4.采用农业防治技术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技术为主要手段。

这包括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采用轮作、间作和混作方式,增加田间植被覆盖,培育病虫防治生物等。

5.化学防治如果小麦赤霉病较为严重,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应选择适宜的杀菌剂进行防治,按照说明书使用,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要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需要根据病害的特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选用抗性品种、加强管理、采用农业防治技术等,可以有效防止和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保障小麦生产和安全。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由赤霉菌感染引起的小麦病害,其发生规律与气候、土壤、病原菌等因素相关。

为了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需要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控。

发生规律:1. 气候条件: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湿、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是赤霉病的有利环境。

一般在气温为20-25℃,相对湿度在85%以上,连续降雨3天以上,有利于赤霉菌的传播和繁殖。

2. 土壤条件:小麦赤霉病健康土壤要求高,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好、水分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利于赤霉菌的生长。

3. 病原菌:赤霉病的病原菌是赤霉菌,该菌多存在于种子、秸秆和土壤中,通过风、雨水、农具等途径传播。

综合防控措施:1. 良种选育: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升植物的抗病能力。

2. 病田清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秸秆等植物残留物,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 轮作休闲:实行小麦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减少赤霉菌的滋生环境。

4. 施肥调节:合理施肥,尤其是有机肥的运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的免疫力。

5. 化学防治:在小麦生长期间,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6. 有害生物防控:控制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有害生物,如蚜虫、飞虱等,防止它们对小麦造成伤害,从而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7.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真菌等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以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

8. 清洁种植材料: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和苗木,杜绝赤霉菌感染来源。

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定期巡视田地,及早发现病情,防治措施及时、合理、灵活,确保小麦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病原菌等。

为了有效地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需要综合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本文将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1. 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潮湿、高温的气候条件下,小麦赤霉病易发生并迅速扩散。

特别是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原菌更容易侵染小麦植株,从而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2. 土壤因素土壤的肥力和湿度也会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如果土壤养分丰富、排水良好,小麦生长健壮,对抗病原菌的能力强;相反,贫瘠的土壤和积水多的地块则容易滋生病原菌,加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3. 病原菌传播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种子传播和农田残体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

一旦病原菌侵染到小麦和田间杂草上,就会形成病源,进而引发小麦赤霉病的爆发。

4. 种植密度小麦种植密度的大小也会对赤霉病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

当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时,通风不畅,湿度较大,病原菌易在植株间传播,从而促进小麦赤霉病的产生。

二、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科学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小麦品种,这样即能减轻病害风险,又能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对于控制小麦赤霉病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施肥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施肥原则,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

3. 合理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品种特点,采取合理的种植密度,使小麦植株之间通风良好,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4. 合理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农田杂草和残体,减少病原菌的滋生,避免病害的蔓延。

在早病期密集的地块要加强通风透光,减少露水浓度和湿度。

5.化学防治当小麦赤霉病大面积发生时,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对策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对策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对策小麦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小麦病害。

其主要危害小麦的穗,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

下面将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对策。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小麦赤霉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几乎可发生在所有种植小麦的区域。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赤霉病的发生的重要因素。

通常在20℃至25℃的温度下,相对湿度在85%至95%之间,赤霉病最容易发生。

种植密度过高、缺乏病害轮作、土壤肥力偏低、栽培管理不当等也会增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风险。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对策:1. 防治初期病源:采用健康种苗,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基本措施。

在撒播前用甜蜜素浸种,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 种植管理措施: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栽培措施对控制小麦赤霉病很重要。

种植密度过高会降低空气流通性,增加湿度,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应根据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以促进空气对流,降低湿度。

合理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及时清除病株和残茬,以减少病菌的繁殖。

3. 化学防治:及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也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防治药剂有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等。

在大田防治中,一般在小麦赤霉病流行期间喷洒。

注意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使用,保证喷洒均匀。

4. 生物控制:利用赤霉菌阻挡非致病的菌株的侵染,进行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初期,可以用寄主固定型生物肥料涂覆小麦种子,以防止病原菌的侵染。

5. 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抗小麦赤霉病的品种也是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通过筛选小麦的抗病种质资源,进行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性强的品种。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种植密度、品种选择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种植管理、化学防治、生物控制和遗传改良等综合措施应该相结合,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由小麦赤霉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不仅会造成小麦产量的大幅下降,还会对人畜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需要了解其发生规律,并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条件:小麦赤霉菌对气温、湿度和光照等条件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常见发病的气候条件是在20-3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长时间的高湿度有利于小麦赤霉菌的生长繁殖。

2.土壤条件:小麦赤霉病菌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耐干性,但对土壤湿度有较高的要求。

过度湿润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小麦赤霉菌的存活和繁殖。

3.种植历史:连续种植小麦会导致土壤中赤霉菌的积累,从而增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风险。

合理的轮作制度和间作作物的选择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

4.病原菌侵入方式:小麦赤霉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和空气传播侵入小麦植株。

种子传播是主要的侵染途径,种子处理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重要环节。

1.合理轮作:避免连续种植小麦,可以选择间作作物,如油菜、豆类等,以减少小麦赤霉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2.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风险。

进行良好的管理,保持植株健壮,增加抗病能力。

3.适时播种:避免在发病高峰期播种小麦,可以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尽量选择在天气干燥、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播种。

4.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小麦赤霉菌的传播和侵染。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如种子热处理、酸处理、药剂浸种等。

5.药剂防治:可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三唑酮、噻菌脒、五氯硝基苯等,可根据病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喷洒。

6.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维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合理施肥和灌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7.病害监测: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发生的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情扩大。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构成 威胁 【 为 了做 好小麦 赤 霉病 的防 治工 作 , 合徐 淮 地 l J 。 结
病, 菌丝体 继 续 沿穗 轴 蔓 延 到 上 下相 邻 两小 穗 , 湿 多 雨 潮 高温 时病 害 扩展 较快 。 发病 后 病穗 上产 生 的分 生孢 子 在 多
雨条 件 下 可 迅 速 传播 , 进 病 害 的扩 展 蔓 延 。 旦 满足 高 促 一 温 、 湿 的条 件 , 害便暴 发 。 高 病
及 易 感病生 育期 。 目前生 产上 利用 的多为感病 或 中抗 品种 , 某 些高抗 品 种 ( 望水 白 、 如 苏麦 3号 等 ) 因农 艺 性状 或 丰产 性 不佳 而难 以应 用 。 同一 品种 不同生 育期感病 性差 异很大 , 抽 穗 至扬 花期 是病 菌 侵染 并 引起 发病 的最 适 时期 。 研究 发
摘 要 介绍 了徐 淮地 区小麦赤霉 病的病 原物及 危 害症 状 , 分析 了发 生规律 和流行 因子 , 结合 该地 区小麦 的 生产 实践 , 因地 制 宜地提 出 了以农 业防 治和化 学防治为 主的 防治小麦 赤霉病技 术 . 以指导 小麦生产 。 关 键 词 小 麦 赤 霉 病 ; 害症 状 ; 生 规 律 ; 行 因 子 ; 治技 术 ; 淮 地 区 危 发 流 防 徐 中 图分 类号 ¥ 3 . 1 + 文献标 识码 B 4 51 . 5 24 文 章编号 10 — 7 9(0 0 2 — 2 0 0 0 753 2 1)100 —2
的颖 花直 接侵 入 内部 。 赤霉 病 菌最 有 利 的侵 入 时期 为小 麦
抽穗 期 至扬 花末 期。 乳熟期 以后 . 非遇 上持续极 为潮 湿的 除 天气 , 一般 不会 再侵 入 。 菌侵 入后 3 5d受侵 小穗 开始发 病 —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由小麦赤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害。

小麦赤霉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只要有适宜的气温和湿度条件,即可引起病害流行。

本文将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入手,探讨综合防控措施。

1. 发生时间: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麦育秧期和拔节至抽穗期之间的生育阶段。

具体而言,每年3-5月份是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高峰期,而6月中旬则是小麦赤霉病的流行期。

2. 影响因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小麦赤霉病的温度适宜范围为12℃-25℃,湿度适宜范围为90%以上。

此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栽培方式不当、作物不良生长等因素也会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1. 种植抗病小麦品种:通过选育和推广抗病小麦品种,可以减少小麦赤霉菌的繁殖和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危害程度。

2. 调整田间管理:合理调整作物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灌溉水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合理轮作:小麦是冬季作物,所以可以通过合理轮作,降低小麦赤霉菌在土壤中的繁殖和传播,达到控制病害的效果。

4. 病虫害监测:通过科学的病虫害监测手段,及时发现病害和虫害的早期发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5. 化学防治:病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化学防治只能是应急手段,长期使用会使小麦赤霉菌产生抗药性,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五点均为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的主要措施。

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并为小麦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沿淮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之一,然而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却频发且呈现趋势逐年加剧的现象,给当地小麦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探究小麦赤霉病频发的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1. 气候变化:沿淮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

气候变暖和多雨的气候条件为赤霉病的发生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境,特别是连续多日的高湿度和高温条件更容易造成小麦赤霉病的重发。

2. 种植结构:沿淮地区的小麦种植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的种植方式,使得小麦病虫害易于大面积扩散。

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小麦抗病能力减弱。

3. 技术管理不到位:一些种植户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常见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工作不到位,因而不能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防治措施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赤霉病品种进行种植,这是预防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抗病品种不仅对病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药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磷肥等,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小麦的病害发生。

3. 合理密植:控制适当的密植密度,可以减少小麦植株之间的空隙,降低赤霉病的传播速度。

4. 杀菌剂防治:小麦生长期间,定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预防性喷洒,以降低赤霉病的发生。

5. 合理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加强小麦生长环境的整洁,降低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6. 定期监测:建立小麦赤霉病的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对田间小麦进行病虫害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重发频发给沿淮地区的小麦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性、全方位的防治措施,保障当地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沿淮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也是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给当地的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1. 气候因素河南省沿淮地区气候湿润多雨,是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发育繁殖的良好环境。

在气候条件下,赤霉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

2. 土壤因素沿淮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小麦生长,但同时也容易滋生赤霉病的病原菌。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过多,容易导致赤霉病的大面积发生。

3. 种植结构沿淮地区种植小麦的品种结构单一,抗病性较弱的小麦品种种植比例较高。

这些品种容易受到赤霉病病原菌的侵害,导致病情扩散。

4. 种植管理沿淮地区的小麦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农民在播种、施肥、浇水等环节存在不规范操作。

这些不规范操作容易导致扩大病情。

二、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1. 种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赤霉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沿淮地区农业部门应加大对抗病性强品种的培育推广力度,引导农民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播种前,应在田间施加适量的基肥,并根据小麦生长需要进行追肥,避免因施肥不当导致土壤养分过剩,影响小麦生长。

3.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的密植可以使小麦植株之间产生适量的遮阴效应,减少叶片间的湿度,从而减少了赤霉病的发生。

4.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播种后,应加强对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除杂草,保持通风透光,及时喷施农药等。

5. 科学防治在小麦赤霉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对病灶进行防治,遏制病情蔓延。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沿淮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之一,小麦赤霉病频发严重,给当地农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深入研究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沿淮地区小麦种植过程中,赤霉病的发生主要受气候、土壤、病原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是目前常用的防治手段,但是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生物防治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赤霉病的病原特点、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频发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为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1.2 问题表述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频发且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使得病害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问题在于,当前的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抑制小麦赤霉病的传播和发作,导致病情频繁反复。

急需对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频发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根本原因,并据此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小麦产量,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

【问题表述】2. 正文2.1 赤霉病的病原特点赤霉病是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侵害小麦等禾谷作物。

该病原菌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迅速繁殖生长,对庄稼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镰刀菌属真菌具有较强的侵染力和毒力。

一旦被感染,真菌会快速扩散,造成病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迅速加剧。

赤霉病病原菌在庄稼上会形成黑色霉层,对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减少。

镰刀菌属真菌的生活史较为复杂,能在土壤和植株上形成休眠子,使得病害的防治难度增加,且容易引发病害的再次暴发。

沿淮晚播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沿淮晚播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沿淮晚播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沿淮地区是我国小麦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小麦赤霉病是该区域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赤霉病属于真菌病,其发病特点是在小麦的穗中孕育繁殖,在小麦灌浆期与成熟期向外侵染。

该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绿色防控小麦赤霉病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气候条件。

小麦赤霉病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于发生,沿淮地区在春季气温升高、多雨的时期,小麦赤霉病易于发生。

2. 土壤条件。

小麦赤霉病菌在酸性土壤环境下的存活能力较强,沿淮地区土壤酸性较强,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3. 孕穗阶段。

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孕穗期,这个时期小麦受到病害攻击比较严重。

4. 弱势品种。

沿淮地区小麦品种单一,经过长期种植,抗病性能差,容易发生赤霉病。

1.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氮肥过多引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2. 种植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抗病性强,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种植新品种时应注重生长期、抗病性等因素的考虑。

3. 合理管理。

合理管理包括枝叶修剪、间隔植株、杀灭病虫害等,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控制病虫害也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

4. 病毒防控。

预防病毒的侵袭同样有效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通过生产健康种子、防止病毒传播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病毒传播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5. 农药防控。

重点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对于沿淮地区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是农药防控。

应该加强农药的使用管理,选择适合该地区特点的药剂,严格控制剂量。

总之,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生产条件、品种特点、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绿色防控小麦赤霉病中,应该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加强综合防控。

具体措施可参考上述技术,以期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沿淮晚播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沿淮晚播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沿淮晚播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沿淮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之一,而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

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研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以及绿色防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1. 病原特性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是镰刀菌属真菌,主要通过种子和霉素传播。

其主要特点是喜好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间,气温偏高、湿度偏大的条件下,病菌容易迅速繁殖,导致病情加重。

2. 发病特点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拔节至抽穗期间发病,具有季节性特点。

在发病初期,小麦叶片上出现一些散在的红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融合扩大,形成赤霉斑。

赤霉斑上会产生赤霉菌子囊,随着气候条件的适宜,病害会不断扩大,导致叶片干枯脱落,甚至影响小麦穗部的发育,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3. 传播途径小麦赤霉病主要通过种子和空气传播,病害在小麦种子上的残留以及霉素的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水稻、玉米等相邻农作物的残余秸秆,也可能成为赤霉病的潜在传播源。

二、小麦赤霉病的绿色防控技术1. 种子处理种子是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首要任务。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种子处理剂可供选择,如拜尔、多莱、百镁等,这些种子处理剂可以有效抑制赤霉病的发生,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在种子处理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种子处理剂,并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处理。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氮肥用量过大会使小麦植株过于茂盛,易诱发赤霉病的发生。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的生长期,科学施肥,合理控制氮肥的用量。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控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链格孢菌等,通过土壤施用或叶面喷施的方式,来提高小麦根系和叶片的抗病能力,减少赤霉病的发生。

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陈香华;赵桂东;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期刊名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4【摘要】在江苏徐淮地区,根据小麦的主栽品种与生产实践,研究并明确小麦赤霉病在本地区发生危害与发展的规律及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子等,因地制宜地集成创新了以生物-化学协同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技术及方法,不但能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危害和减少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的污染,而且还能有效延缓或减少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并应用于小麦的生产实践.符合我国农药减量增效、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总页数】5页(P58-62)【作者】陈香华;赵桂东;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作者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S512.1【相关文献】1.淮北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J], 汪静;张绪科2.徐淮地区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J], 陈香华;汪立新;赵桂东;李茹;熊战之;王宏宝;付佑胜;周长勇;刘伟中;郭小山3.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J], 陈香华;王宏宝;汪立新;熊战之;付佑胜;赵桂东;李茹;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4.江苏徐淮地区樱桃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J], 曹秀芹;李馨宇;宋维春5.徐淮地区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J], 刘高琼;黄保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是由小麦赤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常见于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将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一、发生规律1.病原及侵染:小麦赤霉菌主要通过风、水和种子传播。

常在收获前后、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

主要侵染小麦籽粒的外层,尤其是胚乳部分。

2.气候条件:温暖湿润的气候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发生条件。

温度在20-30摄氏度时,湿度在70-90%之间时,病害易发生。

3.分部侵染:小麦赤霉菌首先侵染小麦麦穗顶部,逐渐向上部和下部扩散,最后侵染整个麦穗。

二、综合防控措施1.选择耐病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抗病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2.优化种植措施:合理选择种植时间,避开高温潮湿的季节;适当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3.健康种子管理: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抗病好的种子进行播种;定期清理栽培区域的秧苗残体和杂草,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4.加强田间管理:采取间套作、轮作和合理间隔,减少病害的发生。

及时清除病株和病穗,及时处理病害严重的部分。

5.控制温湿度:对存储和运输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干燥通风,控制温湿度,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6.化学防治:遇到病情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选择低毒、高效、无残留的药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7.监测预警: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掌握病害发生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8.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是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原通过风、水和种子传播引起的。

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选择耐病品种、优化种植措施、健康种子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温湿度、化学防治、监测预警和科学施肥。

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达到保护小麦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原因及防治措施沿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区之一,但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这一地区重发频发,给小麦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1.气候变化沿淮地区的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生长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及气候湿度等变化使得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同时,气候变化也增加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难度。

2.耕作措施沿淮地区的农民多采用连作或者轮作不当等耕作措施,使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中的病原菌逐渐增加,从而加剧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此外,施肥和土地管理措施的不当也容易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病。

3.品种因素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和小麦品种的抗病能力有关。

许多沿淮地区的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较差,从而造成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

二、防治措施1.加强科学管理科学耕作和管理能够改善小麦生长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切断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途径。

同时,对于连作地块,应做好轮作措施,从而降低土壤病害的发生率。

2.实施综合防治采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小麦赤霉病。

例如,兼顾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早期防治和后期治理相结合。

同时,加强小麦品种分类管理,根据小麦种植区域和生长条件,选择对赤霉病抗性强的小麦品种种植。

3.加强病害监测定期对小麦病害进行监测和分析,掌握病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及时采取对策,预防和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传播。

及时修剪杂草、喷洒杀菌剂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保持小麦生长环境和营养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生长条件。

5.加强科研攻关不断开展对小麦赤霉病的研究,研究小麦抗病性的基因结构,培育对赤霉病抗性强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并研究利用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

综上所述,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主要与气候变化、耕作措施和品种因素有关。

为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应从科学管理、实施综合防治、加强病害监测、加强养护管理和加强科研攻关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危害,提高小麦生产能力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作者:陈香华汪立新熊战之付佑胜赵桂东李茹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王宏宝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1期摘要介绍了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及危害症状,分析了发生规律和流行因子,结合该地区小麦的生产实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以指导小麦生产。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流行因子;防治技术;徐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200-02由于徐州和淮安地处黄淮地区,小麦生长中后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小麦赤霉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该地区小麦的常发病害,现已成为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

赤霉病[Gibberella zeae(Schw.)Petch]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和多雨、气候潮湿地区,该病害发生时造成穗腐;同时也可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能达到80%~90%,且感病麦粒中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不可取食,给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1]。

为了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结合徐淮地区小麦的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

1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及危害症状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Petch],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孢(Fusarinm graminearum Schw.),半知菌亚门镰孢属。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其中以穗腐危害最大,穗腐发生在小麦扬花期,最初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

通常,一个麦穗的少数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使病部呈现枯褐色。

穗轴发病后,由于穗轴输导组织被破坏而影响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因而使上部其他小穗迅速枯死而不能结实,或形成干瘪粒。

发病后期,在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或分生孢子)。

在高湿条件下,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

受害籽粒皱缩、体积变小,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发生规律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一种流行性病害,多发生在穗期高温、多雨、气候潮湿的地区,每年小麦抽穗扬花期正值该地区高温多雨的4—5月,正适合玉蜀黍赤霉生长发育所需高温、高湿的条件[2]。

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病菌越冬后在各种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在大麦、元麦和小麦混栽的地区,分生孢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源。

各地形成数量和发育进度取决于气温和土壤湿度,高温、高湿有利于子囊壳的形成和发育成熟,尤其要求基质湿润。

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98%的条件即能释放子囊孢子,相对湿度≤95%不能释放。

因此,在雨后,尤其小雨后最有利于孢子的释放,孢子释放后借风雨传播,微风至2~3级风有利于传播,以作物层中孢子最多,因此小麦赤霉病的传播以本田或本地区为主。

小麦赤霉病的病菌主要以败谢的花药为跳板,在其上短暂腐生立足,从而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花直接侵入内部。

赤霉病菌最有利的侵入时期为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末期。

乳熟期以后,除非遇上持续极为潮湿的天气,一般不会再侵入。

病菌侵入后3~5 d受侵小穗开始发病,菌丝体继续沿穗轴蔓延到上下相邻两小穗,潮湿多雨高温时病害扩展较快。

发病后病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多雨条件下可迅速传播,促进病害的扩展蔓延。

一旦满足高温、高湿的条件,病害便暴发。

3流行因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否及流行强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及易感病生育期、适宜发病的暖湿气候条件与大量的菌源这3个因素及其吻合程度。

一是品种的感病性及易感病生育期。

目前生产上利用的多为感病或中抗品种,某些高抗品种(如望水白、苏麦3号等)因农艺性状或丰产性不佳而难以应用。

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感病性差异很大,抽穗至扬花期是病菌侵染并引起发病的最适时期。

研究发现,扬花期最敏感,抽穗期次之,乳熟期病菌侵染明显降低,糊熟期后病菌基本不能侵入。

二是菌源量。

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稻桩等残体带菌率、空中子囊孢子与分生孢子浮游量及穗部孢子粘附量是反映菌源数量的标记,是具备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必要条件,能否流行还取决于气候条件。

三是气候条件。

温度和湿度是决定小麦赤霉病能否流行的重要因子。

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决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小麦赤霉病发病的起始温度为15 ℃,随着温度的升高,病菌侵入的速度加快,潜育期缩短,发病加重。

最适发病温度为25 ℃,徐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的温度均能满足发病要求,故温度并不成为病害发生或流行的限制因素,但气候明显的异常变化对加速或延缓病情发展仍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小麦抽穗扬花期长期处于相对湿度≥85%以上、又遇3 d或3 d以上连续阴雨天气时,病害极有可能流行。

4防治技术4.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适期播种,开深沟排水,合理施肥,增施钾肥等栽培管理措施,都可以减轻田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一是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

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但是由于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的影响,导致一些抗小麦赤霉病品系在徐淮地区的抗性效果并不显著。

目前徐淮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淮麦、烟麦、豫麦系列小麦品种,而这些小麦品种在田间对赤霉病均表现为中抗(MR)以下水平。

另外,要提高种植品种的纯度,使小麦扬花抽穗整齐,缩短病菌侵染危险期。

二是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

避免播种过迟,适时早播,避开小麦赤霉病危害时期,可利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使抽穗扬花期避过有利于赤霉病发病的气候条件,产生时间上的避病作用,也可以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另外,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和田地肥力水平,控制好播种量,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形成不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环境。

三是合理施肥,增施钾肥等加强田间管理。

施足基肥,重施腊肥,巧施返青拔节肥,并实行配方施肥,增施钾肥,避免氮肥施用量过大,促进麦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搞好田间沟系配套,在小麦扬花期之前,挖沟起垄,注意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这对控制病害蔓延十分重要;在冬前、春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轻田间郁闭度,抑制病害的滋生蔓延。

4.2化学防治鉴于目前生产上利用的多为感病或中抗品种的事实,化学防治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手段。

防治效果不取决于施药次数,而取决于首次施药的时间。

通常最佳施药时间为扬花期,若遇穗期高温,小麦边抽穗边扬花,则应提前至齐穗期施药。

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750 g/hm2、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0 g/hm2、12.5%治萎灵(水杨酸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 kg/hm2。

在当前生产实际中,部分农户采用以多菌灵为主的化学药剂在小麦扬花期进行喷雾防治,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多菌灵是一种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其作用位点单一,小麦赤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

近年来徐淮地区虽然还没有关于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报道,但是建议多菌灵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3]。

为更及时有效地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危害,建议在病害大发生年份用30%多·酮可湿性粉剂在适期内用药2次,第1次在田间发病始盛期,第2次视病情发展情况而定[4]。

应掌握在病情高峰期前(一般间隔7~10 d较好)用药1.5 kg/hm2为宜,若病害发生程度在中等偏重以下时,宜提倡在发病始盛期用药1.5 kg/hm2防治1次,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效。

一般在关键时期喷1次即可,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于5~7 d后再喷1次:一是品种严重感病;二是首次用药后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三是生育期不整齐,扬花期持续7 d以上[5-6]。

4.3生物防治目前也有学者提出采用生物制剂来防治小麦赤霉病,但是要求使用的生防菌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遗传上稳定;二是低浓度下有效;三是对营养要求简单,在廉价培养基上能培制;四是防效能与化学杀菌剂媲美,至少要能及时控制病害;五是对寄主无致病性;六是必须有足够的市场。

目前,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批量生产与应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历史短,尚未发现非常理想的生防菌;另一方面是其防效或者与化学杀菌剂不相上下,或者不及后者,且防治成本较高,因此近期内不会取代化学杀菌剂。

5参考文献[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7-131.[2] 王东海,贾文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2006(11):28.[3]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等.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J].上海农业学报,2000,16(1):62-66.[4] 叶正荷,朱建祥,苏卫华,等.兼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复配药剂筛选及毒力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1996,4(2):22-25.[5] 王玉雪,袁小丽,司剑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9):177.[6] 宋玉立,何文兰.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0(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