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解:设在他工作后的第x年,他当年的存款额为
Y=1000(1+20%)x
由1000(1+20%)x=4000,
得1.2x=4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x㏒1.2=lg4
利用计算器求得x= ≈7.6
所以,从他工作后的第八年开始,他当年的存款数额超过4000元
例2通常候鸟每年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若某种候鸟的飞行速度y(m/s)可以表示为函数y=5log,其中x为这种候鸟在飞行过程中耗氧量的单位数。
(1)该种候鸟的耗氧量是40个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该种候鸟的飞行速度为15 m/s时,它的耗氧量是多少个单位?
解:(1)由题意,y=5㏒2 =5㏒24=10
因此,候鸟此时飞行速度为10m/s。
(2)由题意,15=5㏒2
所以3=㏒2 , =23
X=80
因此,候鸟此时耗氧量是80个单位。
1.认真读题,找出函数解析式模型
2.解题过程中主要步骤:
(1)阅读理解
(2)建立目标函数
(3)按要求解决数学问题
3.转化为对数式、指数式求未知量
作业布置
延伸体验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实际应用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目标:指数型函数、对数型函数的实际应用;
能力目标:掌握由指数型函数求幂的问题转化为求对数值的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数学应用于实际的理念。
教学重点
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函数模型的方法

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案

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案

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算法则;3. 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算法则;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指数函数的引入(5分钟)1. 通过例子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2. 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介绍指数函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2. 讲解指数函数的性质,如指数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等;3. 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来了解指数函数的特点。

3. 指数函数的运算法则(15分钟)1. 介绍指数函数的乘法法则、幂法则和除法法则;2.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指数函数的简化和计算。

4. 对数函数的引入(5分钟)1. 通过例子引入对数函数的概念;2. 引导学生思考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5. 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介绍对数函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2. 讲解对数函数的性质,如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等;3. 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来了解对数函数的特点。

6. 对数函数的运算法则(15分钟)1. 介绍对数函数的乘法法则、幂法则和除法法则;2.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对数函数的简化和计算。

7.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应用(20分钟)1. 介绍指数函数在复利计算、人口增长等领域的应用;2. 介绍对数函数在测量震级、pH值等领域的应用;3.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应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进行求解。

8. 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领域中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应用;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举例和演算,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教案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教案

4.6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对数函数x y a log =的图像和性质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log x y a =; (2))4(log x y a -=; (3))9(log 2x y a -=例2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① 121-⎪⎭⎫⎝⎛=xy ②3)21(12+=+x y )0(<x例3.画出函数y=3log x 及y=x 31log 的图象,并且说明这两个函数的相同性质和不同性质.(1)y=3log (1-x) (2)y=x2log 1(3)y=x311log 7- x y 3log )4(=例5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y=x4(x ∈R) (2)y=x25.0(x ∈R) (3)y=x)31((x ∈R) (4)y=x )2((x ∈R) (5)y=lgx(x >0) (6)y=24log x(x >0) (7)y=a log (2x)(a >0,且a ≠1,x >0) (8)y=a log 2x(a >0,a ≠1,x >0)(1)32log x y = (2)34log 5.0-=x y【当堂训练】EG1、若方程021411=+⎪⎭⎫⎝⎛+⎪⎭⎫ ⎝⎛-a x x 有正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2,(--∞ (C )()2,3-- (D )()0,3- B1-1、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 )A .xy -=215B .xy -=1)31( C .1)21(-=x y D .x y 21-= B1-2、关于x 方程)1,0(22≠>++-=a a a x x a x且 的解的个数是 ( )A. 1B. 2C. 0D. 视a 的值而定B1-3、 已知函数)(x f y =是奇函数,当0≥x 时,13)(-=x x f ,设)(x f 的反函数是)(x g y =,则=-)8(g .EG2、.函数y=log a (-x 2-4x+12)(0<a <1))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 (-2,-∞)B. (-6,-2)C. (-2,2)D. (-∞,-2]B2-1. 若关于x 的方程(2-2-│x │)2=2+a 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 B. 0≤a ≤2 C. -1≤a <2 D. -2≤a <2B2-2.函数y =log 21(x 2-ax +3a )在[2,+∞)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4) (B )(-4,4] (C )(-∞,-4)∪[2,+∞] (D )[-4,4]B2-3.若1log 12a<,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02a <<或1a > B .1a > C .102a << D .2a >B2-4.若函数)10(log )(<<=a x x f a 在]2,[a a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A.42 B.22 C.41 D.21 B2-5、函数y=log 2(1-x)的图象是(A)(B ) (C ) (D )1、 函数y =-e x 的图象 ( )A.与y =e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B.与y =e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C.与y =e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D.与y =e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2、函数y=(31)x -2x在区间[-1, 1]上的最大值为 . 3、记函数13x y -=+的反函数为()y g x =,则(10)g = ( ) A . 2 B . 2- C . 3 D . 1-4、 若函数f (x )=log x a 在[2,4]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则a=___ 5.函数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6.f (x )=⎪⎩⎪⎨⎧〉〈-)1(log )1(281x x xx则满足f (x )=41的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 7.设)(1x f-是函数)1(log )(2+=x x f 的反函数,若8)](1)][(1[11=++--b f a f ,则f (a +b )的值为 ( )A. 1B. 2C. 3D. 3log 28.函数)(log )(2x ax x f a -=在]4,2[∈x 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0≠>a a C. 10<<a D. φ∈a .9、 如果2log 3log 2121ππ≥-x 那么x sin 的取值范围是( )A 、⎥⎦⎤⎢⎣⎡-21,21 B 、⎥⎦⎤⎢⎣⎡-1,21 C 、⎥⎦⎤ ⎝⎛⋃⎪⎭⎫⎢⎣⎡-1,2121,21 D 、⎥⎦⎤ ⎝⎛⋃⎪⎪⎭⎫⎢⎣⎡-1,2323,21 式内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 )10、a若不等11.函数)1(log 21)(4-+=x x f 的反函数为)4(),(11--f x f 则等于( )A .3log 214+B .-7C .9D .-7或912.已知函数)1(log )(x a a x f -=(其中0>a ,1≠a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必修上册《指数函数》教案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必修上册《指数函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指数函数是在学习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及其图象、性质,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并将幂指数从整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之后,学习的第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函数》一章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第二、三课时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本课为第一课时。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既是函数内容的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在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蕴含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培养学生的函数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重点:本节课是围绕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并依据图象特征归纳其性质展开的。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1、对于和时函数图象的不同特征,学生不容易归纳认识清楚。

因此,弄清楚底数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之一。

2、底数相同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三、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过程性目标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完善认知结构,领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严谨及数与形的和谐统一美,展现数学实用价值及其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学生刚刚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已经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2.不利因素本节内容思维量较大,对思维的严谨性和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五、教法学法根据对教材、重难点、目标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本着教法为学法服务的宗旨,确定以下教法、学法:探究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学习法,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职数学(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4.2.1 对数

中职数学(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4.2.1 对数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册全册教案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2.1 对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转化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3. 通过对数概念的建立,明确事物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及性质的理解掌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精神,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参与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教案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两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

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二、学生学习况情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

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GDP的增长问题和炭14的衰减问题),已经让学生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但这两个例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

本节课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三、设计思想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依据进行设计的,针对学生的学习背景,指数函数的教学首先要挖掘其知识背景贴近学生实际,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确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指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2.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图象探索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背景材料→引出课题→函数图象→函数性质→问题解决→归纳小结(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约3分钟)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5号同学准备10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米?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该准备102粒米,大约5克重。

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案

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案

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2. 掌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3. 熟练运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指数函数是指具有形如y=a^x的函数,其中a>0且a≠1。

在教学中,我们着重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包括:1.1 指数函数的定义:y=a^x;1.2 指数函数的图像特点:与a、x的取值相关;1.3 指数函数的性质:a)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b)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c)指数为0的幂等于1;d)若指数为正,函数单调递增;若指数为负,函数单调递减。

2.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对数函数是指具有形如y=loga(x)的函数,其中a>0且a≠1。

在教学中,我们重点介绍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包括:2.1 对数函数的定义:y=loga(x);2.2 对数函数的图像特点:与a、x的取值相关;2.3 对数函数的性质:a)对数的底数不为0、不为1;b)对数与指数是互反运算;c)对数函数的增长特点:当x增大时,对数值增大;当x减小时,对数值减小;d)对数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对称性。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通过绘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让学生对其形态和性质进行直观感受。

3.1 指数函数的图像特点:a)当0<a<1时,函数图像经过点(0, 1)且单调递减;b)当a>1时,函数图像经过点(0, 1)且单调递增。

3.2 对数函数的图像特点:a)对数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1, 0);b)当0<a<1时,函数图像在y轴的正半轴上递减;c)当a>1时,函数图像在y轴的正半轴上递增。

4.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最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对数函数

最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对数函数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对数函数
4.2.4 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发现、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对数函数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以学生的研究为主体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
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教学过程】。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第四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一 教学要求1.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幂的运算法则.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了解幂函数y =x ,y =x 2,y =x 3,y = x21,y =x -1,y =x -2的图像.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4.理解对数的概念(包括常用对数、自然对数),了解对数的运算法则.5.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7.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合生活、生产实例,讲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 编写思想1.通过温故知新完成由正整数指数幂到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的逐步推广.让学生体验推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2.指数函数是中职数学学习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因此,教材先给出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然后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建立、指数函数图像的绘制、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了完整的介绍.3.教材从具体问题引进对数概念,由求指数的逆运算引入对数运算,并研究对数运算的性质.4.对数函数同指数函数一样,是以对数概念和运算法则作为基础展开的.对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也同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建立和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方法有较完整的认识.5.专设一节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单调性.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对数的概念,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二) 课时分配本单元教学约需12课时,分配如下(仅供参考):4.1有理数指数幂约1课时4.2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约1课时4.3幂函数约1课时4.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约3课时4.5对数约2课时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约2课时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约1课时归纳与总结约1课时(三) 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4.1 有理数指数幂1.指数概念是由相同因式相乘发展而来的,回顾指数运算的发展过程,对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2.讲解整数指数,是由正整数指数的意义及运算法则引入零指数、负整数指数的概念.3.在讲分数指数之前,先介绍方根的概念,在方根的定义和整数指数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引入正分数指数和负分数指数的概念,这里要让学生多做些练习,以掌握这个新的概念.4.2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1.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分数指数幂也同样适用.为此教材给出了如下运算性质:a r·a s = a r+s(a>0,r, s∈Q),(a r )s= a rs(a>0,r,s∈Q),(a·b) r=a r b r (a,b>0,r∈Q).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括号中限制条件的变化.当指数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后,-2=3-8=(-8)13=(-8)26=6(-8)2=664=2.教学中,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指数运算的三条性质.2.考虑到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只指出了“可以把有理数指数幂推广到无理数指数幂”,并未通过“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引进无理数指数幂.3.在教学中要加强计算工具的使用,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利用计算器计算实数指数幂的题目,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4.3 幂函数本节教材只介绍了幂函数的定义,以及y=x,y=x2,y=x3,y=x21,y=x-1,y=x-2等几个幂函数的图像,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这个尺度.4.4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教材由两个实例引入了指数函数的概念,然后采用约定式定义法定义了指数函数,即“形如y=a x(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这个定义要求底a>0,且a≠1.这一点学生容易忽略,教学中应加以强调.2.教材采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这一过程应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对指数函数图像形状特征的了解,为了使图像较为准确,所描的点可适当多一些,列表时,可借助于计算器.但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学生论证指数函数的图形特征、位置,对描点法作图可以不做要求.3.指数函数的性质是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得到的,其中单调性是重点.它的应用主要是两方面:(1) 比较两个同底的幂的大小;(2) 解同底的指数不等式.4.5 对数1.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需要计算大量的繁复的数据.如果利用对数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特别是在高次乘方和开方中可以极大减轻劳动强度.因此对数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在向学生进行关于对数知识和新的计算方法——对数计算的教学同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技能.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几何、三角、物理中的计算问题,还能为参加生产实践或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节教材分两部分,即对数、对数运算法则.第一部分,在学习了指数概念的基础上,由实例引入对数的定义,接着研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和互化,再介绍对数恒等式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对数运算法则及其应用.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对数的定义、运算法则.难点是对数概念的正确建立及应用,而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对数与指数关系,掌握它们的特性,加强综合练习.2.先举实例,要求出(1+6%)x=4,2x=10中的x值,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方法,来适应数值计算需要.接着通过具体数字例子到一般式a b=N,b=log a N,引入对数的定义.把对应的指数简称为对数,再用符号表示.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接受.通过指数式a b=N与对数式log a=b的对照比较,看出两个式子中a,b,N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a的b次幂等于N,只是表示形式不同而已.从而使学生再次领会对应的指数就是对数,达到正确掌握对数、底数、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目的以及对数式与指数式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加深对对数定义的理解.3.在引入对数定义后,教材简要地说明规定了a >0且a ≠1后,N >0,因此在实数集内零与负数没有对数,但对数可以是任何实数(正数、负数和零) .4.对数运算法则是对数运算的根据.利用它可以使数和式的乘、除、乘方运算化成低一级的对数的加、减、乘运算,从而简化计算.因此它也是学习对数的一个关键内容.对数运算法则是根据对数的定义和幂的运算法则导出的.教学时,可以进行对比:5.利用对数运算法则进行式子的恒等变形(包括化简),是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加强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要注意防止可能产生的错误,例如:(1) log a (M ±N)=log a M ±log a N ,(2) log a M ·log a N =log a M +log a N ,(3) log a M ·log a N =log a (M+N ),(4) log aN M =aNaM log log , (5) log a N M =log a (M-N ) , (6) log a M p =(log a M ) p ,(7) log a (-M )=-log a M .产生以上这些错误,有些是把积、商、幂的对数与对数的积、商、幂混淆起来所致,有些是把对数符号当做单独的数来使用所致.教学时,可以用具体数字(如设底数是2,M =4,N =8等)代入以上各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揭示和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纠正错误.由于计算器的出现,使得复杂的数学计算有了新的工具,从而对《对数表》和《反对数表》的教学与使用越来越趋于淡化.因此,本教材删去了关于《对数表》和《反对数表》的有关内容.而采用计算器演示操作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利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对数的有关问题,而且操作步骤与结果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4.6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教材在分析对数式x=log 2 y 的基础上引入对数函数,主要分析由对数式确定的对应法则是不是函数关系.在教学中可根据指数函数y =2x 的图像做些简单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对数函数的约定式定义:“形如y =log a x (a >0且a ≠1)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 .2.教材仍然采用了描点法画出四个对数函数y =log2x ,y =log 21x ,y=lg x ,y =log101x 的图像,并据此分析,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图像的特征.同指数函数,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记住对数函数图形特征、位置,对描点法作图可不做要求.3.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由图像直观地分析出.4.7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两道指数函数应用题,一道对数函数应用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鉴于学生水平,讲解时仍需因势力导,不能急于求成,多帮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能领会题目条件的要求,从而顺利列出函数解析式,最后使问题得解.(四) 复习建议1.构建知识结构2.梳理知识要点见本单元教材《归纳与总结》.3.需要注意的问题(1) 指数幂a n 当扩大到有理数时,要注意底数a 的变化范围.(2) 在对数式log a N =b 中要注意底数a >0且a ≠1,真数N >0等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或变形中常常用到.(3) 在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要对底数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分为 a >1与0<a <1两种情况.4.典型例题见本单元教材《归纳与总结》,其中例1复习对数函数定义域的求法;例2是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例3是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5.解题指导函数的图像是学习函数时必须掌握的内容,函数的一些性质就是由图像直接得出的,函数的图像是数形结合的体现.每学习一种函数时,应熟悉函数图像的特征,这样既便于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也便于应用图像和性质解题.应该怎样记函数图像呢?现介绍一种记忆方法——分析与实验相结合.分析——根据图像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记住图像的基本方位.实验——记住图像上的关键点,再用特殊数值实验函数的变化,从而得出函数的整个图像或不同函数图像间的关系.(1) 应牢记指数函数y=a x ,当a >1和0<a <1时图像的基本形状和位置.图像特点①:对任意的a >0且a ≠1,y=a x 图像都过(0,1)(因为a 0=1) .图像特点②:底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例如:y =2x 和y =(21)x (即y =2-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图像特点③:图像在x 轴上方,与x 轴没有交点(因为ax >0) .事实上,指数函数的图像比较好画,即使忘记了图像的形状和位置,只须取几个点就可以描绘出来.但要注意,因为y =a x (a >0,a ≠1)的定义域是R ,故取点时,x 取正数、零、负数都应考虑到.(2) 要牢记对数函数y=log a x ,当a >1和0<a <1时图像的基本形状和位置.图像特点①:对任意的a >0且a ≠1,y =log a x 图像都过(1,0)(因为log a 1=0) .图像特点②:底互为倒数的两个对数函数图像关于x 轴对称.例如:y =lg x 和y=log 101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图像特点③:图像在y 轴右方,与y 轴没有交点(因为y =log a x 的定义域为(0,+∞)).(3)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一起记.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得出:当a >1或0<a <1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直线y=x 对称(如图4-1和图4-2),因此两个图像可以一起记.(4) 对图像的高低,我们仍采用数值实验法.例如:对y =2x , y =10x ,取x =1,因为21<101,所以在x >0时,y =10x 图像在y =2x 图像上方,可以推测,在x <0时,y=10x 图像在y =2x 图像的下方,且在(0,1)点处,两图像是交叉的.图4-1 图4-2根据y =(21)x ,y =(101)x 图像分别与y =2x ,y =10x 图像关于y 轴对称,可以得出,在x <0时,y =x ⎪⎭⎫ ⎝⎛101图像在y =x ⎪⎭⎫ ⎝⎛21图像的上方,在x >0时,亦相反. 例如,对y =log 2x ,y =lg x ,取x =10,因为log 210>1,lg10=1,所以log 210>lg10,可以推测,在x >1时,y =log 2x 图像在y =lg x 图像上方,当x ∈(0,1)时,亦相反,即图像在点(1,0)外是交叉的.根据y =log 21x ,y =log 101x 的图像分别与y =log 2x,y =lg 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可以得出,在x >1时,y= log 101x 图像在y = log 21x 图像的上方,在x ∈(0,1)时,亦相反.这样,可以很快地画出y =log 2x ,y =log 3x ,y =lg x ,y = log 21x ,y =log 31x ,y =log 101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4-3) .下面利用图像来解题.例1 设a >0且a ≠1,在同一坐标系中,y =a x ,y =log a (-x )的图像只能是图4-4中的( ).图4-4分析:因为函数y =log a (-x )的定义域为(-∞,0),所以否定(A),(D) .因为y =log a (-x )与y =log a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所以在(B),(C)中,由y =log a (-x )的图像得a >1,所以选B .图4-3例2(1) log a2<log b2<0,试比较a,b,1的大小;(2) 若a>0,试比较log3a,log5a,log0.5a的大小;(3) 试比较log0.71.5,log0.82.5的大小.分析:(1) 作出图4-5,可以得出0<b<a<1.(2) 作出图4-6可以得出,当a∈(0,1)时,log3a<log5a<log0.5a;图4-5 当a=1时,log5a=log3a=log0.5a=0;当a>1时,log0.5a<log5a<log3a.(3) 作出图4-7得出log0.82.5<log0.71.5.也可以这样考虑,log0.82.5<log0.81.5,log0.81.5<log0.71.5.所以 log0.82.5<log0.71.5.。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学设计4.1实数指数幂(1)教学目标:⑴复习整数指数幂的知识;⑵了解n次根式的概念;⑶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定义.教学重点:分数指数幂的定义.教学难点: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互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20.、且∈Nn+这样就将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44.1实数指数幂(2)教学目标:⑴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⑵通过几个常见的幂函数,了解幂函数的图像特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课时安排:2课时.5教学过程:0.将下列各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幂:;20将下列各分数指数幂写成根式:79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以表中的每组,x y 的值为坐标,描出相应的点),(y x ,再用光滑的曲线依次联结这些点,分别得到函数y =x 3和函数21xy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总结: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在定义域内它们都是增函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经过坐标原点和点(1,1). 例7 指出幂函数2y x -=的定义域,并作出函数图像.分析 考虑到221x x-=,因此定义域为00-∞+∞(,)(,),由于2211()x x =-,故函数为偶函数.其图像关于y 轴对称,可以先作出区间(0,)+∞内的图像,然后再利用对称性作出函数在区间(,0)-∞内的图像.解 2y x -=的定义域为00-∞+∞(,)(,).由分析过程知道函数为偶函数.在区间(0,)+∞内,设值列表如下:x 0 41 1 4 9 … y =21x21123…x…121 2 …y… 4 114… 讲解 引领 归纳质疑分析强调 讲解领会 了解 观察 体会 思考 理解 主动 求解特点 引导 学生 掌握 描点 作图 的方 法 突出 数形 结合 的数 学思 想 注意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可以 适当10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以表中的每组,x y 的值为坐标,描出相应的点),(y x ,再用光滑的曲线依次联结各点,得到函数在区间(0,)+∞内的图像.再作出图像关于y 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到函数2-=x y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总结:这个函数在(0,)+∞内是减函数;函数的图像不经过坐标原点,但是经过点(1,1). 引领 归纳领会 观察 体会交给 学生 自我 探究 引导 学生 总结 函数 图像 的特点*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一般地,幂函数y x α=具有如下特征:(1) 随着指数α取不同值,函数y x α=的定义域、单调性和奇偶性会发生变化;(2) 当α>0时,函数图像经过原点(0,0)与点(1,1);当α<0时,函数图像不经过原点(0,0),但经过(1,1)点.引领 总结 强调 领会 理解 记忆 及时 总结 例题 中的 规律*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4.1.31.用描点法作出幂函数4y x =的图像并指出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2.用描点法作出幂函数3y x =的图像并指出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提问 巡视 指导 动手 求解 交流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 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引导回忆培养 学生 总结114.2指数函数教学目标:⑴ 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⑵ 了解指数模型,了解指数函数的应用.教学重点:⑴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⑵ 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3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归纳观察函数图像发现:1.函数2x y =和y =1()2x 的图像都在x 轴的上方,向上无限伸展,向下无限接近于x 轴;2.函数图像都经过(0,1)点;3.函数y =x 2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上升趋势;函数y =1()2x 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下降趋势.推广利用软件可以作出a 取不同值时的指数函数的图像. 展示 引导 分析 说明观察 体会 理解可以 由学 生独 立完 成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数形结合*动脑思考 明确新知 一般地,指数函数xy a =()01a a >≠且具有下列性质:(1) 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为(0,)+∞;(2) 函数图像经过点(0,1),即当0x =时,函数值1y =; (3) 当>1a 时,函数在(),-∞+∞内是增函数;当0<<1a 时,函数在(),-∞+∞内是减函数. 归纳强调体会 记忆结合 图形 由学 生自 我归 纳强 调关 键点*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判断下列函数在(),-∞+∞内的单调性: (1) 4xy =; (2)3xy -=; (3)32xy =. 说明观察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14x.10)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164.3 对数教学目标:⑴理解对数的概念,理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⑵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⑶了解积、商、幂的对数.教学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教学难点:17对数的概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9204.4 对数函数教学目标:(1)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特征;(2)了解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应用中实际问题的题意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2224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x y ,用光滑曲线依次联结各点,得到函数12log y x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观察函数图像发现:1.函数2log y x =和12log y x =的图像都在x 轴的右边;2.图像都经过点()1,0;3.函数2log y x =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上升趋势;函数12log y x =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下降趋势.展示 分析观察 体会引导 学生 细观 函数 象的 特点*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一般地,对数函数log a y x =( a >0且a ≠1)具有下列性质:(1)函数的定义域是(0,)+∞,值域为R ;(2)当1x =时,函数值0y =;(3)当a >1时,函数在(0,)+∞内是增函数;当0<a <1时,函数在(0,)+∞内是减函数. 引导 总结 强调体会 理解 记忆结合 图形 自我 归纳*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log (4)y x =+; (2)ln y x =. 分析 要依据“对数的真数大于零”求函数的定义域. 解 (1)由x +4>0得4x >-,所以函数2log (4)y x =+的定义域为(4,)-+∞;说明 强调 引领观察 思考 主动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 解对 数函0, 0. >得1,0.xx⎧⎨>⎩,ln x的定义域为[1,强化练习252627。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2《指数函数》word教学设计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2《指数函数》word教学设计

§4.2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第一册4.2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是一条纽带,把中职数学的各个分支紧紧地连在一起。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作为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指数函数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函数提供了方法和模式,并且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作为常见函数,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它。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像,并且根据图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 对于底数a>1与0<a<1时指数函数的不同性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概念及性质,掌握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

同时学生在初中已初步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知识,获得关于指数函数的初步感性认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的意识,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三、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以观察、发现、探究、归纳为线索的探究式教学法。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精品全套]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精品全套]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三章函数 (1)3.1.1 函数的概念 (1)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7)3.1.3 函数的单调性 (13)3.1.4 函数的奇偶性 (20)3.2.1 一次、二次问题 (27)3.2.2 一次函数模型 (32)3.2.3 二次函数模型 (39)3.3 函数的应用 (47)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51)4.1.1 有理指数(一) (51)4.1.1 有理指数(二) (58)4.1.2 幂函数举例 (65)4.1.3 指数函数 (71)4.2.1 对数 (79)4.2.2 积、商、幂的对数 (84)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91)4.2.4 对数函数 (95)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01)第五章三角函数 (106)5.1.1 角的概念的推广 (106)5.1.2 弧度制 (113)5.2.1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19)5.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26)5.2.3 诱导公式 (132)5.3.1 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39)5.3.2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4)5.3.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48)第三章函数3.1.1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2. 理解函数符号y=f (x)的意义,会求函数在x=a处的函数值.3. 通过教学,渗透一切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及两要素,会求函数在x=a处的函数值,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教学难点】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两个实例,分析抽象出函数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函数关系的实质以及函数两要素.然后通过求函数值与定义域的两类题目,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3.1.2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函数的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主要表示方法.2. 已知函数解析式会用描点法作简单函数的图象.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学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作函数图象.【教学难点】作函数图象.【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讨论教学法.本节课先借助一个实例,简要介绍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进一步刻画函数概念;然后通过两个例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如何由解析式分析函数性质以指导画图,避免画图的盲目性.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做铺垫.【教学过程】3.1.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2.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的严谨性,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学会运用图象法观察函数的单调性和用定义法证明一些函数的单调性.【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类比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从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类比得出增减函数的概念,然后对图象进行代数分析,得出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从形的直观感知到严密的代数分析,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方法.借助两个证明题,深化学生对单调性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从常见的美丽的建筑物图片入手,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播放动画,师生共同欣赏后,引导学生观察部分曲线的变化趋势,引入课题.联系实际,激发兴趣.1.课件展示下列函数图象师:提出问题,引新课2.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义:增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自变量增大(减少)时,函数值也随着增大(减少).减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自变量增大(减少)时,函数值也随着减少(增大).3.例1 给出函数y=f (x)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指出这个函数在哪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哪个区导观察思考:1.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怎样?2.你能看出当自变量增大或减少时函数值如何变化吗?生:观察动画,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义.学生观察图象完成此题,掌握用图象来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从图象直观感知函数的单调性.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直接给出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符合学生的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观察直观图象入手,加深对单调性定义的理解,掌握用新课间上是减函数?解函数y=f (x)在区间[-1,0],[2,3]上是减函数;在区间[0,1],[3,4]上是增函数.4.练习1(1) 观察教材P64 例1的函数图象,说出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2) 观察教材P65 例2的函数图象,分别说出函数在(-∞,0)和(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5.设y=f (x),在给定的区间教师强调,在说明函数单调性时,要指出明确的区间.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图象法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使学过的知识及时得到应用.通过练习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函数的图象来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结合,对学过的函数有更新的认识.在此图象上任取两点A(x1,y1),B(x2,y2),记∆x=x2-x1,∆y=y2-y1.教师带领学生结合增函数图象分析如何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来判断一个函数是增函数.学生类比分析如何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来判断一个函数是减函数.将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中的定性说明转化为定量分析.从而给出利用函数解析式来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升华.在板书例题的过程中,突出解题思路与步骤.新课6.例2 证明函数f (x)=3 x+2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证明设x1,x2是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则∆x=x2-x1∆y=f (x2)-f (x1)=(3 x2+2)-(3 x1+2)=3(x2-x1),∆y∆x=3(x2-x1)x2-x1>0.因此,函数f (x)=3 x+2在区间(-∞,+∞)上是增函数.7.总结由函数的解析式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教师指出利用函数图象判断单调性的局限性,引导学生从函数解析式入手证明单调性的思路与步骤.教师讲解例题2,板书详细的解题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可简记为:一设、二求、三判定.通过例题解答,加深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理解,并自然而然地将定义运用到判定函数单调性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突出重点,深化证明步骤,分解难点.通过学生讨论、老师点拨,顺利帮助新S1 计算 ∆x 和 ∆y ;S2 计算 k =∆y ∆x.当 k >0时,函数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当 k <0时,函数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8.例3 证明函数 f (x )=1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证明:设x 1,x 2是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因为 ∆x =x 2-x 1,∆y =f (x 2)-f (x 1)=1x 2 -1x 1=2121x x x x -=-2112x x x x -=-21x x x ∆.又因为 x 1 x 2>0,所以 ∆y∆x =-211x x <0.因此,函数 f (x )=x 1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9.练习2证明函数 f (x )= 3x在区间学生讨论并试解例题.老师点拨、解答学生疑难.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判断∆y∆x的正负.巩固用函数解析式来判定单调性的思路和步骤.巩固理解,形成技能.课(-∞,0)上是减函数.小结1.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 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学生阅读课本P66~68,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总结也可针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进行强调和总结.作业教材P 69,练习A组第2题;练习B组第1、2题.巩固拓展.3.1.4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1. 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掌握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特征.2. 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3. 通过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奇偶性概念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教学难点】理解奇偶性概念与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类比教学法.先由两个具体的函数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函数f(x)在x与在-x的函数值之间的关系,由特殊到一般引出奇函数的定义,再由点的对称关系得出奇函数的图象特征.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类比得出偶函数定义.结合定义与例题总结出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在解题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3.2.1一次、二次问题【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问题感知一次、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简单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简单的数学模型.【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先用列表计算与画图的方法来直观感知,然后抽象成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来研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二次函数模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3.2.2一次函数模型【教学目标】1. 掌握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研究函数性质的能力,渗透平移变换的数学思想.3. 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对正比例函数和直线的关系的理解.【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先定义一次函数,对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则采用由曲线与方程的角度来描述正比例函数与直线的关系,然后再考察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从而得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也是一条直线的结论,并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深入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将学生初中对具体的一次函数的认识上升到一般的理性结论.【教学过程】3.2.3二次函数模型【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形结合研究二次函数的方法;3.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抽象的能力.【教学难点】函数对称性的分析与数形结合研究二次函数的方法.【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本节课通过对例题中的二次三项式进行代数分析,探究二次函数性质的由来,使学生从初中对二次函数的直观感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函数的一般通性之后,以二次函数为载体较系统地呈现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其它函数的性质奠定基础.【教学过程】观察图象并完成填空函数 y =a x 2 的图象,当a >0时开口 .当a <0时开口 ,对称轴2x y =2x y -=2x y =22x y -=23xy -=y-4-2 -6 O-2yo-2 3-63.3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 会应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及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应用函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教师将四个例题与练习穿插在一起,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教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案1

【教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案1

【关键字】教案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2. 通过联系实际的引入问题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某些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体现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的应用价值.
3.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内容让学生体会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根底.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增设有关例题,突出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3《对数》word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3《对数》word教案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
2的多少次幂等于8?
2的多少次幂等于9?
推广
已知底和幂,如何求出指数,如何用底和幂表示出指数的问题.
解决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引进一个新数——对数.
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
如果 ,那么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N叫做真数.
例如, 写作 ,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 写作 , 叫做以9为底3的对数; 写作 ,−3叫做以10为底0.001的对数.
强调
对数
的写

50
*自我探索使用工具
准备计算器,观察计算器上的按键并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小组完成利用计算器计算对数的方法.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01):
(1) ;(2) ;(3) ;
(4) ;(5) ;(6) .
教材练习4.3.2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01):
(1) ;(2) ;(3) ;
法则2: (M>0,N>0);
法则3: =n (n为整数,M>0).
特别
强调
法则
中的
关键
要点
70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5用 , , 表示下列各式:
(1) ;(2) ;(3) .
分析要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法则.
解(1) = + + ;
(2) = = ;
(3) = + =2 + .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
解掌
握对
数的
(1) ;(2) ;
(3) ;(4) .
3.求下列对数的值: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4.3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4.3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101 = Ce k0, ①$ “k 1000 令190= Ce •②由①得C = 101,代入②得k 100090 门OQ*I 4e =而〜0.891 1,即1 000 k= In 0.891 1 ;1 000 k=- 0.115 3.4所以k=- 1.153 X 10 .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是—1.153X 10-4x y= 101 e . 当x= 600时,得—1.153X10-4X 600 y= 101 e 〜94.25 ,当y= 96时,得1.153X 10-4x96= 101 e .. 96—1.153X 10-x= In 而■ —1.153X10-4x=- 0.051,104所以x= 0.051 X --------- 〜442.32 .1.153因此,在咼600 m处,大气压强为94.25 k Pa;在咼442.32 m 处,大气压强为96 k Pa.练习已知某细菌的生长过程满足函数关系式Q(t) = Q°e k t,其中t为时间,单位为分钟,Q 为细菌的数量•如果一开始的细菌数量为 1 000只,而在20分钟后变为3 000只,求一小时后细菌学生体会自然对数的应用.教师在学生解答完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解答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将所选解题过程进行投影,教师进行点评.学生结合例题进行练习.般步骤.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体会现代计算技术所带来的方便.加强练习,体会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实际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实际问题(读懂问题、抽象概括)7建立数学模型(演算、推理尸数学模型的解(还原说明)7实际问题的解.其中读懂问题是指读出新概念、新字母,读出相关制约,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是指在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的基础上建立师生共同明确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一个明确的数学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总结本节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试用)☆补充设计☆板书设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实际问题(读懂问题、抽象概括)7建立数学模型(演算、推理)7数学模型的解(还原说明)7实际问题的解•其中读懂问题是指读出新概念、新字母,读出相关制约,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是指在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作业设计必做题:教材P118,习题第4题;选做题:教材P118,习题第5题.教学后记。

4.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应用(教案)-【中职专用】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4.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应用(教案)-【中职专用】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4.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应用(教案)-【中职专用】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教案课题: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应用授课形式:板书讲解、课堂练习、小组讨论教学目标:1.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掌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能熟练求解相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2.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应用,能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需要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以便能够解决相关题目。

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概述1.指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指数函数可以表示为y=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个由点(0,1)开始,向右上方逐渐增加的曲线。

2.对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对数函数可以表示为y=loga x,其中a为底数,x为实数。

对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反比例函数的直线。

3.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在经济、生物、物理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

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有一家公司每年的利润增长率是10%,现在的利润是100万元,请问过了3年后,这家公司的利润是多少?这个问题就需要用到指数函数及其应用。

2.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经济学中,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应用十分重要。

其中,经济学家用指数函数来刻画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衰退速度。

而对数函数则用于计算复合利率、解决债券投资问题等。

3.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例如:第一题:一个投资人购买了一套房,房子每年的增值率为6%,现在的房价是100万元,请问过了2年后,这套房子的价格是多少?第二题:如果十年前你在股市上投了100万元,现在的收益率是10%,请问现在你的投资价值是多少?4.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温习和理解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并评估今天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一 教学要求1.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幂的运算法则.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了解幂函数y =x ,y =x 2,y =x 3,y = x21,y =x -1,y =x -2的图像.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4.理解对数的概念(包括常用对数、自然对数),了解对数的运算法则.5.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7.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合生活、生产实例,讲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 编写思想1.通过温故知新完成由正整数指数幂到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的逐步推广.让学生体验推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2.指数函数是中职数学学习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因此,教材先给出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然后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建立、指数函数图像的绘制、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了完整的介绍.3.教材从具体问题引进对数概念,由求指数的逆运算引入对数运算,并研究对数运算的性质.4.对数函数同指数函数一样,是以对数概念和运算法则作为基础展开的.对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也同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建立和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方法有较完整的认识.5.专设一节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单调性.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对数的概念,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二) 课时分配本单元教学约需12课时,分配如下(仅供参考):有理数指数幂约1课时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约1课时幂函数约1课时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约3课时对数约2课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约2课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约1课时归纳与总结约1课时(三) 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有理数指数幂1.指数概念是由相同因式相乘发展而来的,回顾指数运算的发展过程,对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2.讲解整数指数,是由正整数指数的意义及运算法则引入零指数、负整数指数的概念.3.在讲分数指数之前,先介绍方根的概念,在方根的定义和整数指数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引入正分数指数和负分数指数的概念,这里要让学生多做些练习,以掌握这个新的概念.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1.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分数指数幂也同样适用.为此教材给出了如下运算性质:a r·a s = a r+s(a>0,r, s∈Q),(a r )s= a rs(a>0,r,s∈Q),(a·b) r=a r b r (a,b>0,r∈Q).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括号中限制条件的变化.当指数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后,-2=3-8=(-8)13=(-8)26=6(-8)2=664=2.教学中,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指数运算的三条性质.2.考虑到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只指出了“可以把有理数指数幂推广到无理数指数幂”,并未通过“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引进无理数指数幂.3.在教学中要加强计算工具的使用,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利用计算器计算实数指数幂的题目,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幂函数本节教材只介绍了幂函数的定义,以及y=x,y=x2,y=x3,y=x21,y=x-1,y=x-2等几个幂函数的图像,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这个尺度.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教材由两个实例引入了指数函数的概念,然后采用约定式定义法定义了指数函数,即“形如y=a x(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这个定义要求底a>0,且a≠1.这一点学生容易忽略,教学中应加以强调.2.教材采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这一过程应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对指数函数图像形状特征的了解,为了使图像较为准确,所描的点可适当多一些,列表时,可借助于计算器.但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学生论证指数函数的图形特征、位置,对描点法作图可以不做要求.3.指数函数的性质是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得到的,其中单调性是重点.它的应用主要是两方面:(1) 比较两个同底的幂的大小;(2) 解同底的指数不等式.对数1.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需要计算大量的繁复的数据.如果利用对数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特别是在高次乘方和开方中可以极大减轻劳动强度.因此对数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在向学生进行关于对数知识和新的计算方法——对数计算的教学同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技能.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几何、三角、物理中的计算问题,还能为参加生产实践或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节教材分两部分,即对数、对数运算法则.第一部分,在学习了指数概念的基础上,由实例引入对数的定义,接着研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和互化,再介绍对数恒等式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对数运算法则及其应用.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对数的定义、运算法则.难点是对数概念的正确建立及应用,而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对数与指数关系,掌握它们的特性,加强综合练习.2.先举实例,要求出(1+6%)x=4,2x=10中的x值,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方法,来适应数值计算需要.接着通过具体数字例子到一般式a b=N,b=log a N,引入对数的定义.把对应的指数简称为对数,再用符号表示.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接受.通过指数式a b=N与对数式log a=b的对照比较,看出两个式子中a,b,N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a的b次幂等于N,只是表示形式不同而已.从而使学生再次领会对应的指数就是对数,达到正确掌握对数、底数、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目的以及对数式与指数式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加深对对数定义的理解.3.在引入对数定义后,教材简要地说明规定了a >0且a ≠1后,N >0,因此在实数集内零与负数没有对数,但对数可以是任何实数(正数、负数和零) .4.对数运算法则是对数运算的根据.利用它可以使数和式的乘、除、乘方运算化成低一级的对数的加、减、乘运算,从而简化计算.因此它也是学习对数的一个关键内容.对数运算法则是根据对数的定义和幂的运算法则导出的.教学时,可以进行对比:式 子 a b =Nlog a N =b 运算法则 a p ·a q =a p +qa p ÷a q =a p -q(a p )q =a pqq p a =q p a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log a M p =p log a M log a q M =1q log a M 5.利用对数运算法则进行式子的恒等变形(包括化简),是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加强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要注意防止可能产生的错误,例如:(1) log a (M ±N)=log a M ±log a N ,(2) log a M ·log a N =log a M +log a N ,(3) log a M ·log a N =log a (M+N ),(4) log aN M =aNaM log log , (5) log a N M =log a (M-N ) , (6) log a M p =(log a M ) p ,(7) log a (-M )=-log a M .产生以上这些错误,有些是把积、商、幂的对数与对数的积、商、幂混淆起来所致,有些是把对数符号当做单独的数来使用所致.教学时,可以用具体数字(如设底数是2,M =4,N =8等)代入以上各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揭示和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纠正错误.由于计算器的出现,使得复杂的数学计算有了新的工具,从而对《对数表》和《反对数表》的教学与使用越来越趋于淡化.因此,本教材删去了关于《对数表》和《反对数表》的有关内容.而采用计算器演示操作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利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对数的有关问题,而且操作步骤与结果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教材在分析对数式x=log 2 y 的基础上引入对数函数,主要分析由对数式确定的对应法则是不是函数关系.在教学中可根据指数函数y =2x 的图像做些简单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对数函数的约定式定义:“形如y =log a x (a >0且a ≠1)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 .2.教材仍然采用了描点法画出四个对数函数y =log2x ,y =log 21x ,y=lg x ,y =log101x 的图像,并据此分析,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图像的特征.同指数函数,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记住对数函数图形特征、位置,对描点法作图可不做要求.3.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由图像直观地分析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两道指数函数应用题,一道对数函数应用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鉴于学生水平,讲解时仍需因势力导,不能急于求成,多帮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能领会题目条件的要求,从而顺利列出函数解析式,最后使问题得解.(四) 复习建议1.构建知识结构2.梳理知识要点见本单元教材《归纳与总结》.3.需要注意的问题(1) 指数幂a n 当扩大到有理数时,要注意底数a 的变化范围.(2) 在对数式log a N =b 中要注意底数a >0且a ≠1,真数N >0等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或变形中常常用到.(3) 在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要对底数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分为 a >1与0<a <1两种情况.4.典型例题见本单元教材《归纳与总结》,其中例1复习对数函数定义域的求法;例2是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例3是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5.解题指导函数的图像是学习函数时必须掌握的内容,函数的一些性质就是由图像直接得出的,函数的图像是数形结合的体现.每学习一种函数时,应熟悉函数图像的特征,这样既便于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也便于应用图像和性质解题.应该怎样记函数图像呢?现介绍一种记忆方法——分析与实验相结合.分析——根据图像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记住图像的基本方位.实验——记住图像上的关键点,再用特殊数值实验函数的变化,从而得出函数的整个图像或不同函数图像间的关系.(1) 应牢记指数函数y=a x ,当a >1和0<a <1时图像的基本形状和位置.图像特点①:对任意的a >0且a ≠1,y=a x 图像都过(0,1)(因为a 0=1) .图像特点②:底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例如:y =2x 和y =(21)x (即y =2-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图像特点③:图像在x 轴上方,与x 轴没有交点(因为ax >0) .事实上,指数函数的图像比较好画,即使忘记了图像的形状和位置,只须取几个点就可以描绘出来.但要注意,因为y =a x (a >0,a ≠1)的定义域是R ,故取点时,x 取正数、零、负数都应考虑到.(2) 要牢记对数函数y=log a x ,当a >1和0<a <1时图像的基本形状和位置.图像特点①:对任意的a >0且a ≠1,y =log a x 图像都过(1,0)(因为log a 1=0) .图像特点②:底互为倒数的两个对数函数图像关于x 轴对称.例如:y =lg x 和y=log 101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图像特点③:图像在y 轴右方,与y 轴没有交点(因为y =log a x 的定义域为(0,+∞)).(3)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一起记.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得出:当a >1或0<a <1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直线y=x 对称(如图4-1和图4-2),因此两个图像可以一起记.(4) 对图像的高低,我们仍采用数值实验法.例如:对y =2x , y =10x ,取x =1,因为21<101,所以在x >0时,y =10x 图像在y =2x 图像上方,可以推测,在x <0时,y=10x 图像在y =2x 图像的下方,且在(0,1)点处,两图像是交叉的.图4-1 图4-2根据y=(21)x,y=(101)x图像分别与y=2x,y=10x图像关于y轴对称,可以得出,在x<0时,y=x⎪⎭⎫⎝⎛101图像在y=x⎪⎭⎫⎝⎛21图像的上方,在x>0时,亦相反.例如,对y=log2x,y=lg x,取x=10,因为log210>1,lg10=1,所以log210>lg10,可以推测,在x>1时,y=log2x图像在y=lg x图像上方,当x∈(0,1)时,亦相反,即图像在点(1,0)外是交叉的.根据y=log21x,y=log101x的图像分别与y=log2x,y=lg x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可以得出,在x>1时,y= log101x图像在y= log21x图像的上方,在x∈(0,1)时,亦相反.这样,可以很快地画出y=log2x,y=log3x,y=lg x,y= log21x,y=log31x ,y=log101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4-3) .下面利用图像来解题.例1设a>0且a≠1,在同一坐标系中,y=a x,y=log a(-x)的图像只能是图4-4中的( ).图4-4分析:因为函数y=log a(-x)的定义域为(-∞,0),所以否定(A),(D) .因为y=log a(-x)与y=log a 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所以在(B),(C)中,由y=log a(-x)的图像得a>1,所以选B.图4-3例2(1) log a2<log b2<0,试比较a,b,1的大小;(2) 若a>0,试比较log3a,log5a,log0.5a的大小;(3) 试比较,的大小.分析:(1) 作出图4-5,可以得出0<b<a<1.(2) 作出图4-6可以得出,当a∈(0,1)时,log3a<log5a<log0.5a;图4-5 当a=1时,log5a=log3a=log0.5a=0;当a>1时,log0.5a<log5a<log3a.(3) 作出图4-7得出也可以这样考虑,,所以图4-6 图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