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出票0809行为是否应承担责任0806

合集下载

票据法案例分析

票据法案例分析

票据法案例分析票据法是指规范票据行为的法律,它对票据的种类、形式、发行、流通、支付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在商业交易中,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其在法律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票据法的相关案例对于商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票据法的适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票据法的相关规定。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票据法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票据法案例,甲公司开具一张支票给乙公司支付货款,但在支付日当天,甲公司账户里的资金不足以支付该支票。

乙公司拿着支票去银行兑现,结果被告知因甲公司账户余额不足,支票无法兑现。

乙公司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于是向甲公司提起了诉讼。

根据票据法的相关规定,支票是一种特殊的票据,其具有特定的支付方式和兑现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出票人开具的支票,应当在出票人指定的地点支付。

而根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支付行对持票人提出支付要求时,应当按照票面的金额支付。

在上述案例中,甲公司开具的支票在支付日当天无法兑现,这违反了票据法关于支付条件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出票人在出票时应当确保自己的账户具有足够的资金,以便支付支票。

因此,甲公司在出具支票时未能履行支付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支付行对持票人提出支付要求时,应当按照票面的金额支付。

因此,乙公司持有甲公司开具的支票,有权要求支付行按照票面金额进行支付。

而甲公司账户资金不足,导致支票无法兑现,这也构成了支付行未能按照票面金额支付的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根据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和上述案例的实际情况,甲公司在支票支付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乙公司的经济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票据法在商业交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票据行为的具体规定。

如何认定0809存有争议的格式合同条款0806

如何认定0809存有争议的格式合同条款0806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如何认定0809存有争议的格式合同条款0806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案情]:2005年8月1日,王国龙驾驶湘K01795大货车由宁乡县城往老粮仓方向行驶,当行至S209线40km+200m各段时,遇宁进军驾驶的湘AY463"中巴车停在路上修车,姜利民(系姜卫之夫、姜思祺之父,姜子坤、刘桂香之子)正在中巴车底盘下维修变速箱。

由于王国龙忽视安全,未与中巴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加上中巴车也未靠边停车,王国龙驾车超越湘AY4639号中巴车时,大货车右侧车门及货箱前角与中巴车左后角相挂,造成中巴车翻到路边受损,宁进军受伤,修车人姜利民死亡。

经公安交警大队认定,王国龙负主要责任,宁进军与死者姜利民负次要责任。

湘K01795大货车实际车主为陈高章,王国龙系陈高章的雇员;宁进军系湘AY4639 中巴车的车主,该车挂靠于宁乡花明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经营。

陈高章于2005年4月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乡县支公司(以下称宁乡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保险期限自2005年4月27日至2006年4月26日,第三者责任险为20万元。

湖南宁乡花明公路运输有限公司与宁乡保险公司于2004年10月18日签订保险合同,保险期限自2004年10月22日至2005年10月21日,第三者责任险20万元。

姜利民死亡后,给姜卫、姜思祺、姜子坤、刘桂香造成死亡补偿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拖尸费等各项损失201435.28元。

[裁判要点]:湖南省宁乡县法院认为,经核实本案相关证据,在本次事故中,王国龙负主要责任,宁进军与死者姜利民负次要责任。

王国龙是陈局章的雇员,对姜利民死亡给姜卫等人造成的损失,应由雇主陈高章承担。

湘AY4639号中巴车挂靠于湖南宁乡花明公路运输有限公司承包,对姜利民死亡给姜卫等人造成的损失,宁进军应予赔偿,湖南宁乡花明公路运输有限公司负连带责任。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考前检测试卷 含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考前检测试卷 含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考前检测试卷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甲在乙承包的水库游泳,乙的雇工丙、丁误以为甲在偷鱼苗将甲打伤。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乙、丙、丁应承担连带责任B、丙、丁应先赔偿甲的损失,再向乙追偿C、只能由丙、丁承担连带责任D、只能由乙承担赔偿责任2、根据《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承担。

A、个人财产B、部分成员财产C、集体财产D、家庭财产3、李桃与张风系邻居。

1999年5月,李桃借给张风1500元,后因关系不和,李桃向其索还,张风不给,反而辱骂打伤李桃。

李桃遂起诉到法院,要求张风还欠款及利息。

在审理中,李桃称张风将其打伤,要求其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对于李桃的请求,人民法院应当()A、合并审理B、裁定驳回李桃的损害赔偿请求C、延期审理D、告知李桃必须另行起诉,法院可以将两案合并审理4、甲遗失手链1条,被乙拾得。

为找回手链,甲张贴了悬赏500元的寻物告示。

后经人指证手链为乙拾得,甲要求乙返还,乙索要500元报酬,甲不同意,双方数次交涉无果。

后乙在桥边玩耍时手链掉入河中被冲走。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有权要求甲支付500元B、乙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权要求甲支付500元C、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也无权要求甲支付500元D、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有权要求甲支付500元5、甲的儿子乙(8岁)因遗嘱继承了祖父遗产10万元。

某日,乙玩耍时将另一小朋友丙的眼睛划伤。

丙的监护人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2万元。

后法院查明,甲已尽到监护职责。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因乙的财产足以赔偿丙,故不需用甲的财产赔偿B、甲已尽到监护职责,无需承担侵权责任C、用乙的财产向丙赔偿,乙赔偿后可在甲应承担的份额内向甲追偿D、应由甲直接赔偿,否则会损害被监护人乙的利益6、甲公司章程规定:董事长未经股东会授权,不得处置公司资产,也不得以公司名义签订非经营性合同。

劳动刑法0809的产生总体上应属于现当代社会的问题0806

劳动刑法0809的产生总体上应属于现当代社会的问题0806

劳动刑法的产生总体上应属于现当代社会的问题关键词: 劳动刑法;概念模型;立论基础;社会法内容提要: 劳动刑法是法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强化对劳动刑法的探究,既是刑法学学科发展的理论任务,也是劳动法制建设的现实需求。

劳动刑法属于新型刑法学分支学科,其边缘性的特征决定了该学科需要相邻学科的学术支持。

劳动刑法的起源与发展、核心命题、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等基本能揭示劳动刑法的概念模型。

法治国、社会法、福利国等理论就像三个孪生姐妹,互相支撑,共同促成了劳动刑法的形成与完善,构成了劳动刑法的共生基础。

近代以降,与西方学界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去刑法化"的思想相反,在基本劳动权利的刑法保护方面没有减弱,在某些方面反而有所加强。

对此,德、日、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交叉刑法学科--劳动刑法。

应当说,"劳动刑法"的提出与发展,既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实践中的价值。

劳动刑法研究的兴起带来了刑法学研究的扩容,劳动刑法对传统刑法理论边界的突破意味着刑法由单一思想资源变为多元思想资源,而且劳动刑法自身也遭遇了结构调整的处境。

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刑法学界对劳动刑法尚缺乏一个系统有效的科学理论模式,所以也一直难以对劳动犯罪进行全面、客观的评论。

一、劳动刑法的概念模型劳动刑法属于新型刑法学分支学科,其边缘性的特征决定了该学科需要相邻学科的学术支持。

正如金融刑法的研究与金融学和金融法学的成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样,劳动刑法的内涵如何,亟需在借鉴"社会保障学"、"劳动法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法理学的研究立场,从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刑法的基础理论出发进行分析和阐释。

至少,就目前的情形看,劳动刑法研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新的劳动刑法研究取代旧的刑法学研究,而是劳动刑法研究充实和扩充了刑法学研究。

而对劳动刑法的研究,无疑会需要新的方法论,需要理论的创新。

汇票法律行为案例(3篇)

汇票法律行为案例(3篇)

第1篇案情简介:原告王某与被告李某系长期合作伙伴,双方在业务往来中经常使用汇票进行结算。

2019年10月,王某向李某开具了一张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汇票,收款人为李某。

汇票上注明:“本汇票于2020年10月1日到期,逾期不付款,出票人承担违约责任。

”李某收到汇票后,于到期日向银行提示付款,但银行以汇票无效为由拒绝付款。

李某遂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汇票无效的后果。

案件经过:1. 起诉阶段:李某以王某出具无效汇票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承担因汇票无效而产生的所有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汇票金额的赔偿、利息损失、诉讼费用等。

2. 答辩阶段:王某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否认汇票无效,认为其出具的汇票符合《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不存在任何违法情形。

3. 证据交换阶段:双方当事人提交了以下证据:- 原告王某提供的证据:汇票原件、出票人账户信息、银行汇票申请书、汇票签发记录等;- 被告李某提供的证据:银行拒绝付款通知书、银行查询结果、汇票复印件等。

4. 庭审阶段:法院依法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审,双方就汇票的有效性、出票人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辩论。

法院判决:1. 汇票有效性: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王某出具的汇票符合《票据法》的规定,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等信息完整,汇票记载的事项真实、明确,故该汇票合法有效。

2. 出票人责任:法院认为,原告王某作为出票人,在出票时应当尽到审慎义务,确保汇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本案中,王某出具的汇票合法有效,不存在任何违法情形,故不应承担因汇票无效而产生的责任。

3. 被告李某责任:法院认为,被告李某在收到汇票后,未及时向银行提示付款,导致汇票到期后无法正常兑付。

李某作为收款人,应承担因未及时提示付款而产生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利息损失、诉讼费用等。

4. 判决结果:法院判决被告李某承担因未及时提示付款而产生的利息损失、诉讼费用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汇票法律行为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汇票的合法性: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票据,其合法性是票据行为的核心。

司法解释0809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0806

司法解释0809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0806

司法解释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案情:黄某于1999年担任甲市无线电电表厂(国有企业)厂长,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该厂拟进行改制,黄某被免去厂长职务,后经甲市某区经委下文任命其为该厂企业改制组组长,负责改制企业的资产管理和房屋拆迁工作。

改制方案为将厂区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新元实业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以固定资产换现方法买断职工工龄。

在此期间,黄某利用职务便利,为新元实业有限公司谋取利益,其向主管部门提出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新元实业有限公司用于商品房开发的建设方案,在此过程中,黄某向新元实业有限公司索要现金11万元。

分歧意见:本案的分歧意见是,黄某在接受新元实业有限公司钱财时,是否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第一种观点认为,黄某在进行清场和拆迁工作时,虽然电表厂厂长职务已被免去,但黄某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并没有解除。

后又被任命为电表厂企业改制组组长,作为政府委派从事公务管理的人,积极进行清场拆迁,其仍是在履行政府委派的职务。

第二种观点认为,黄某在清场拆迁工作中是以企业改制组组长的身份工作,因为当时黄某已被免去电表厂厂长的职务,不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评析: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

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了四类人可以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000年4月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中,将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移民、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管理、国有土地的经营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人员认定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00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也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进行了进一步解释。

该文件规定“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应该具备两个特征:在特定条件下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

社会相当0809性理论的机能0806

社会相当0809性理论的机能0806

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机能关键词: 犯罪;社会相当性;机能内容提要: 实际上,社会相当性理论是对片面强调法益侵害(危险) 的结果的法益侵害说与片面强调规范违反行为的规范违反说的克服,该理论在立法论、解释论、违法性评价、责任判断与法定刑配置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机能。

因此,社会相当性理论不仅不能“废止”,反而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所谓社会相当性理论,是指对于某些在通常情形下本属违法的法益侵害或危险行为,只要该行为符合历史地形成的国民共同的秩序而与社会生活相当,其机能则是社会相当性概念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过程中已经或正在起到的,以及应当起到的作用。

一、立法论机能(一) 合理地限定刑法的处罚范围刑法的处罚范围应当具有合理性,此乃不争之理。

然而,社会上的危害行为多种多样,究竟应当将哪些危害行为纳入刑法的处罚范围呢? 毫无疑问,这需要一个标准据以筛选,而关于这个标准,理论上历来有权利侵害说、法益侵害说、规范违反说、折中说之争。

就法益侵害说而言,该说认为,划分罪与非罪的根本界限,在于行为侵犯了某一特定的法益,或者说,是因为它侵犯了立法者力图维护的某种积极的关系。

否则,刑法规范就没必要,也没理由存在。

但是,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是对法益的侵害,在很多情况下,刑法规范的任务只是维护某些领域或某些社会关系“形式上的秩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特定的政治目的。

例如,非法(即未经合法许可) 持有或携带武器的行为,就没有侵犯任何特定的法益,但是,这种行为不符合国家对可用来进行非法活动的工具进行控制的需要⋯与此相似,规定赌博行为应受处罚,也不是为了保护特定的法益,而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需要[ 1 ] (第76277 页) 。

其次,侵害相同法益的行为在不同的国家与时代也并非都构成犯罪与遭受同种处罚,例如,同样是强奸罪,但在不同国家的刑法中,其处罚规定却大不相同,在日本刑法中处罚较轻,而在我国刑法中则较重;同样是堕胎行为,在国外刑法中属于犯罪,而在我国,政府则有计划地实施以控制人口数量;同样是重婚行为,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规定为犯罪,然而在阿拉伯世界,男人拥有数个妻子却是法律允许的。

印发中山0809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0806

印发中山0809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0806

印发中山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府〔2010〕124号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有关单位:现将《中山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九月二十日中山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合理利用城市道路资源,规范车辆停放,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包括石岐区、东区、南区、西区)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的设置、机动车辆的停放管理与服务。

第三条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建设、维护及运营工作的监督管理。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规划,并负责机动车道路停放监督管理。

市财政、物价、城乡规划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及其智能收费设备的投资、收费、管理及服务工作,由经市政府依法批准的国有城市建设投资企业(以下称“管理单位”)负责。

第四条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规划,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部门依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市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区域停车需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条件和道路路况等,经实地踏勘论证后制订。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根据道路交通状况的变化或城市道路停车泊位需求量的变化,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部门调整或修改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规划。

第五条管理单位应按照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规划及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的图纸样式,设置、漆划、调整和维护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停车标志与标线。

第六条下列城市道路可以设置停车泊位:(一)在停车需求量大,但设置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对交通影响不大的道路,可以设置全天候停车泊位;(二)人行道与建筑退让红线的公共部分,在不影响行人、非机动车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停车泊位;(三)在居民住宅区、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周边停车需求量较大且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区域,在确保道路畅通和行人、非机动车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交通实际状况设置时段性停车泊位;(四)在旅游景点、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周边停车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在对交通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尽可能设置时段性停车泊位;(五)路外停车场(库)周边道路一般不再设置停车泊位,但公共停车场(库)本身泊位已不能满足停车需求或该区域停车矛盾突出的,可以在一定范围的道路内设置停车泊位。

劳动合同0809法的利弊分析与构建和劳动关系研究0806

劳动合同0809法的利弊分析与构建和劳动关系研究0806

劳动合同法的利弊分析与构建和劳动关系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周年之际,不仅让人感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恐怕没有什么法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区区劳动合同法,全文不足百条,在设定时限征求意见,居然达20余万件。

美国商会、欧盟商会等等外观经济组织在劳动合同法起草期间,通过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纷纷扬言:制定劳动合同法,他们就撤资,实施劳动合同法中国经济必将衰退!更为惊奇的是,该法公布实施不足三个月,竟然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企业人士、乃至学者疾呼:停止执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造成了企业的困境甚至是倒闭破产。

一时间,劳动合同法几乎成了洪水猛兽,是祸国殃民的魁首。

当然,劳动合同法专家亦横空出世,简直就是空中飞人,歪批谋利,绞尽了脑汁为企业充当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总设计师”。

如果说,劳动合同法客观上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成本的话,那么,这笔巨额的“总设计师”费用应当计算在其中。

从调查中看,劳动合同法确实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在某企业个案调查,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25%。

其中包括招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工资成本包括延长工时报酬、社会保险成本等等;除此,还有一些无定形的风险成本,如职工预约辞职产生的损失、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风险成本、核心员工流失风险的成本、企业员工流动更新风险成本,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本等等。

否认,执行劳动合同法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如果认为劳动合同法是一些地方的企业成批次都停产、倒闭、歇业,这也是无稽之谈。

据调查,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沿海地区,确实出现了企业大批倒闭的情形,有些韩国投资人经理等等半夜出逃、港台资企业宣布歇业等等。

这些情形虽然夸张却基本与劳动合同法无关。

原因的根本大致有三:一是产品本身倚赖海外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的经济衰退是其直接原因;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简单地劳动密集型生产,拼的是劳动力低廉成本,激烈的竞争难以维系生存,这也是一个原因;三是一些企业本身就是依靠压低职工工资赚取微薄利润的,又把仅有的利润转移到了房产投机中蚀本而无力支撑企业的主业生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北京市人0809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0806

北京市人0809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0806

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02]2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市公安局《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市公安局二00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为加快本市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6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本市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应坚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

要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

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符合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与加快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要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相协调,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扩大规模,大量占用耕地,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改革范围和内容在本市14个卫星城和33个中心镇(名单附后)的规划区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他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凡持有本市农业户口的,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对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可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转让。

本市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自200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具体条件和办理程序参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郊区小城镇建设试点城镇户籍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1997〕41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郊区小城镇建设试点城镇户籍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京政办发〔1997〕7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由各实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拟转数量,由市公安局统一向市计委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分期、分批办理。

出票行为附条件法律后果(3篇)

出票行为附条件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出票行为是票据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行为,是指票据债务人向持票人签发票据并交付的行为。

在出票行为中,债务人通常会附加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对出票行为的法律后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出票行为附条件的概念、类型、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出票行为附条件的概念出票行为附条件,是指票据债务人签发票据时,在票据上附加一定条件的法律行为。

这些条件可以是限制性条件,也可以是解除性条件。

附条件的出票行为,其法律后果与无条件的出票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三、出票行为附条件的类型1. 限制性条件:限制性条件是指债务人要求持票人在一定期限内或者满足特定条件后才能行使票据权利的条件。

例如,债务人要求持票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其支付票款,或者要求持票人在提供一定担保后才能行使票据权利。

2. 解除性条件:解除性条件是指债务人约定在特定条件成就时,出票行为自动解除的条件。

例如,债务人约定在持票人完成一定任务后,票据权利自动消灭。

四、出票行为附条件法律后果1. 限制性条件的法律后果(1)持票人须在约定期限内行使票据权利。

若持票人未在约定期限内行使票据权利,则可能丧失票据权利。

(2)持票人须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行使票据权利。

若持票人未满足特定条件,则可能丧失票据权利。

(3)债务人对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的行为予以限制。

例如,债务人可以要求持票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其支付票款,或者要求持票人在提供一定担保后才能行使票据权利。

2. 解除性条件的法律后果(1)出票行为在特定条件成就时自动解除。

此时,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

(2)债务人无需承担票据责任。

在解除性条件成就后,债务人不再承担票据责任。

(3)出票行为对持票人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持票人可能因为解除性条件的成就而无法实现其票据权利。

五、案例分析某甲向某乙签发一张面额为10万元的汇票,约定某乙须在一年内向某丙支付票款。

汇票上注明:“本票自到期日起一年内有效,若某乙未在到期日支付票款,本票自动解除。

”一年后,某乙未向某丙支付票款。

票据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3篇)

票据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票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信用凭证,具有无因性、流通性、担保性等特点。

在我国,票据法对票据行为及其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票据行为的概念、种类、产生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票据行为的概念票据行为是指票据权利义务的设定、变更、转移和消灭的行为。

票据行为主要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贴现、追索等。

票据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影响票据权利义务的效力。

三、票据行为的种类1. 出票行为出票行为是指票据权利义务的设定行为。

出票人根据法律规定和约定,在票据上记载一定的权利义务,将其交付给收款人。

出票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1)出票人承担票据债务,即对持票人承担支付票面金额的义务;(2)收款人取得票据权利,即享有票据权利人的一切权利;(3)出票行为具有无因性,出票人对持票人承担票据债务不因票据原因关系的无效或不存在而受到影响。

2. 背书行为背书行为是指票据权利义务的转让行为。

背书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背书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1)背书人承担票据债务,即对被背书人承担支付票面金额的义务;(2)被背书人取得票据权利,即享有票据权利人的一切权利;(3)背书行为具有连续性,票据权利的转让通过背书连续进行。

3. 承兑行为承兑行为是指票据付款人承诺支付票面金额的行为。

承兑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1)承兑人承担票据债务,即对持票人承担支付票面金额的义务;(2)持票人取得票据权利,即享有票据权利人的一切权利。

4. 保证行为保证行为是指保证人对票据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

保证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1)保证人承担票据债务,即对持票人承担支付票面金额的义务;(2)持票人取得票据权利,即享有票据权利人的一切权利。

5. 贴现行为贴现行为是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获得现金的行为。

贴现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1)持票人获得现金,即实现票据权利;(2)贴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票据权利,即享有票据权利人的一切权利。

开票人的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开票人的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开票人是企业、单位或者个人在开具发票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发票是财务核算、税务管理的重要凭证,开票人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开票人在开具发票过程中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

2018年,甲公司业务员乙因工作需要,向客户丙开具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

乙在开具发票时,故意将甲公司的名称、税号等信息填写错误,并将发票金额虚报。

丙收到发票后,根据发票金额向甲公司支付了相应的款项。

不久后,税务机关对甲公司进行了检查,发现乙开具的发票存在虚假信息,涉嫌偷税。

三、案例分析1. 案件事实甲公司作为发票开具方,其开票人乙在开具发票时故意填写虚假信息,虚报发票金额,涉嫌偷税。

丙作为发票接受方,在收到发票后未对发票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存在一定的过错。

2. 法律依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发票开具人故意填写虚假信息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法律责任分析(1)甲公司作为发票开具方,其开票人乙在开具发票时故意填写虚假信息,虚报发票金额,涉嫌偷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甲公司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①被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②如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③如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甲公司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丙作为发票接受方,在收到发票后未对发票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存在一定的过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丙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①被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②如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丙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有关出票行为和票据的有效性及合法性问题

有关出票行为和票据的有效性及合法性问题

有关出票行为和票据的有效性及合法性问题本案系原告诉至法院请求所持票据的出票人支付票面金额而引发的纠纷,法庭审理主要围绕着涉案支票的出票行为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原告张某余是否享有票据权利的判断而展开,因此在分析该案件时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梳理线索:首先,对于“涉案支票的出票行为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的判定,此处主要涉及出票行为及票据有效的要件方面的内容。

所谓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出票为基本票据行为或主票据行为。

票据的效力来源包括票据所需具备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包括书面、签章和票据记载事项三项,书面是指票据行为必须以书面形式和法定格式作成方得发生效力;签章是指在票据上签章之人须照票据所载事项承担票据责任;票据记载事项包括票据名称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或承诺、确定的金额、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是汇票、本票、支票共同的绝对记载事项。

此外,汇票还必须记载付款人和收款人名称,本票须记载收款人名称,支票须记载付款人名称。

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要求行为人为票据行为是基于其真实、合法的意思表示。

具体到本案的情况来看,原告张某余表示,其在2008年6月收到涉案支票时,出票时间、收款人、金额项均为空白,相关项目均系张某余后自己填写,而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告涉案支票并非具备完整法定记载事项的支票,出票行为存在形式上的瑕疵,不具备完备的形式要件。

在实质要件方面,出票人书*香公司表示,支票是借给杨某峰的,而张某余也确认该支票是未写明金额的抵押物,其并不能体现出票人具有以支票付款的意思表示,故实质要件亦不完备,该出票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其次,对于“原告张某余是否享有票据权利”的判定,此处主要涉及方面的内容。

所谓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它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票据权利的取得包括出票取得、转让取得和依税收、继承等法律规定而取得以及善意取得。

未以上述方式合法取得票据的持票人并不当然的享有票据权利。

本票法律案例题(3篇)

本票法律案例题(3篇)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男,30岁,个体经营者。

2019年5月,张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朋友李某借款5万元。

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6个月,月利率为2%。

为了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张某向李某出具了一张本票,约定于2020年11月30日前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5.6万元。

然而,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张某却以资金紧张为由,未能按时支付本票款项。

李某多次催讨无果,遂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按照本票约定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

案件争议焦点:1. 本票的效力问题;2. 张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3. 法院应如何判决本案。

一、本票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22条规定:“本票是出票人委托付款人支付票面金额的凭证。

”本案中,张某出具的本票符合本票的定义,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25条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按照票面金额支付票款。

”张某作为出票人,应当按照本票约定支付票款。

二、张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张某未按照本票约定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104条规定:“持票人因汇票、本票、支票的拒绝承兑、拒绝付款或者逾期付款,对出票人、承兑人、付款人、保证人、背书人、被背书人、持票人以外的其他人,享有追索权。

”李某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

三、法院应如何判决本案1. 判决张某按照本票约定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5.6万元;2. 判决张某承担本案诉讼费用;3. 判决张某支付李某违约金,违约金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判决理由:1. 本案中,张某出具的本票具有法律效力,张某作为出票人,应当按照本票约定支付票款;2. 张某未按照本票约定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已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3. 根据法律规定,李某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诉讼费用和违约金。

发票经办法律责任案例(3篇)

发票经办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货物进出口业务。

甲公司于2015年5月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在货物验收合格后支付货款,并要求乙公司提供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015年6月,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该发票存在以下问题:发票金额与合同金额不符,增值税税率与法定税率不符,发票号码与实际开具的发票号码不符。

甲公司在发现上述问题时,及时与乙公司沟通,要求其重新开具发票。

乙公司表示愿意重新开具发票,但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偷税行为,遂向税务机关进行了举报。

二、案件处理过程1. 税务机关调查税务机关接到甲公司的举报后,立即对乙公司进行了调查。

经调查,税务机关确认乙公司确实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即未按照实际交易金额开具发票,而是按照虚高的金额开具发票;(2)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即发票金额、税率、号码等与实际开具的发票不符。

2.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税务机关对乙公司作出了以下处理:(1)对乙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按照虚开金额的5倍罚款,即罚款500万元;(2)对乙公司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按照发票金额的1倍罚款,即罚款100万元;(3)对乙公司负责人处以行政拘留15日。

三、案例分析本案中,甲公司作为发票经办人,在收到乙公司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现发票存在多项问题,及时向税务机关进行了举报。

甲公司的行为符合以下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人、代收代付款人等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规定开具、取得、使用、保管、报送发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发票。

出票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3篇)

出票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出票行为是票据法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出票人依法制作并交付票据的行为。

出票行为是票据流通的基础,也是票据权利和义务产生的前提。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出票行为可能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出票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出票行为无效的情形1. 出票人不符合法定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出票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若出票人不符合法定资格,则出票行为无效。

2. 票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票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包括票据的种类、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等。

若票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则出票行为无效。

3. 出票人签章不符合规定:出票人签章是出票行为的必要条件。

若出票人签章不符合规定,如签章错误、伪造、变造等,则出票行为无效。

4. 票据金额超过出票人实际承担的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票据金额不得超过出票人实际承担的债务。

若票据金额超过出票人实际承担的债务,则出票行为无效。

5. 票据记载事项不符合法律规定:票据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记载事项不完整、错误等。

若票据记载事项不符合法律规定,则出票行为无效。

三、出票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1. 票据权利消灭:出票行为无效,导致票据权利消灭。

持票人无法行使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2. 违约责任承担:出票行为无效,出票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若因出票行为无效导致他人遭受损失,出票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3. 票据追索权丧失:出票行为无效,持票人丧失票据追索权。

持票人无法向其他票据债务人追索款项。

4. 法律责任追究:出票行为无效,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如出票人因伪造、变造票据而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票据返还:出票行为无效,持票人应将票据返还给出票人。

出票人有权要求持票人返还票据。

6. 票据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出票行为无效,出票人应对票据权利瑕疵承担担保责任。

刑事和解0809与恢复性司法比较0806

刑事和解0809与恢复性司法比较0806

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比较关键词: 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澄清内容提要: 在西方,刑事和解是恢复性司法的起源与模式之一。

在我国,刑事和解起源于轻伤害案件处理方式的改革,是民事赔偿责任的和解,更强调当事人双方矛盾的化解,而非社会关系的全面恢复,属于原发性的而非继发性的、整体性的而非平行性的司法举措。

“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无疑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尤其是刑事和解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已成为我国司法改革试验的一个热点。

有关此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⑴但综观起来,一是偏重于理论介绍,译介西方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二是侧重于制度建构,或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上论证中国是否以及应当如何在立法上确立刑事和解制度,或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地域性探索为样本,对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条件、模式、参加者、具体程序和配套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立法建议。

但正如有论者指出的,绝大部分论著都主要不是以中国自身的刑事和解制度实践为基础,而是或隐或显地以西方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中心,偶有少数论者提及中国刑事和解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也只不过把这些实践装进了西方人的概念体系之中。

[]()这不仅使理论研究因为缺乏对中国实践的关照而降低成果转化的价值,而且降低了理论研究本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其集中体现就是对概念的理解不一,造成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与事务工作者之间难以在同一概念平台上进行对话。

鉴于此,本文尝试以目前我国实践为基础澄清对刑事和解概念的相关误读。

一、我国的刑事和解为原发性而非继发性的司法举措年,“刑事和解”作为“加害人与被害人和解( )”的英文译文,首次以学术论文的方式被提出来。

它指“在犯罪后,经由调停人,使加害人和被害人直接相谈、协商,解决纠纷冲突。

其目的是恢复加害人和被害人的和睦关系,并使罪犯改过自新,复归社会。

” []此后,学者们频频援引此论述,更有将其与恢复性司法视为同一事物,⑵或直接点明刑事和解即为恢复性司法,或虽未直接表明,但论证中所引资料并不区分两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案出票行为是否应承担责任?
原告南宁某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为被告广西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印制宣传画册及银菊单张,合计金额11550元,印务公司只出具1155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给药业公司,被告据此认为原告既已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贸易交割习惯,双方已钱货两清,根本不存在未支付报酬款的问题。

双方为此成讼。

横县人民法院以被告以增值税发票证明已付款,但未提供如进帐单、支票存根等付款凭证证明确实已付款的事实为由对本案作出判决,判决被告付给原告价款11550元。

2005年10月,原告为被告承印宣传画册及银菊单张,被告销售部副经理龙某出具收条给原告,载明收到原告送来宣传册4000本整,与之前送来合计5000本。

同年12月23日,龙某以经手人身份再次出具收条给原告,载明收到原告送来宣传画册5000本,每本1.55元,价款7750元,银菊单张40000份,每份0.095元,价款3800元,并加盖被告行政公章。

同日,原告把开票日期为2005年12月23日,价税合计为11550元的广西增值税专用发票交给被告。

原告经多次催收未果,遂提起诉讼。

横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对双方存在的定作合同关系均无异议,双方的定作合同关系合法有效。

原告主张于2005年10月为被告印制宣传画册5000本,每本1.55元,计7750元,印制银菊(单张)40000份,每份0.095元,计3800元,两笔价款共计11550元,有被告当时的工作人员龙某出具的收条证实,应予认定。

被告以其于2005年12月23日收到原告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为由,证明被告在收到原告发票的同时支付价款11550元给原告,但该增值税发票并不能起到物权凭证的作用。

如被告要以增值税发票证明付款的事实,还需另外举证补强,以其他证据如进帐单、支票存根等付款凭证证明确实已付款的事实,由于被告未能提供上述补强证据加以证明,故对被告
的主张不予采信。

判决:被告支付原告承印宣传画册及银菊单张价款11550元。

案件受理费470元,由被告负担。

宣判后,原、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均未上诉,现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定作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报酬。

对支付报酬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定作人应当在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时支付;工作成果部分交付的,定作人应当相应支付”;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本案属定作合同纠纷,适用上述法律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人民法院审理商事案件过程中,被告为了证明原告交货后,被告已支付货款给原告的事实,往往将原告开具给被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证据提交法院以证明其已经付款,尤其是在双方未订立书面合同或货物交接手续不完备的情形下,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时甚至是被告能提供的唯一证据,对其效力如何认定?横县人民法院认为:1、被告以收到对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已随即将现金给付完毕,因自认为属“票款两清”,但被告仅有原告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缺乏其他证据印证,而原告对被告已付货款并不认可时,该增值税专用发票属典型的单方证据,不足以证明案件事实。

2、被告以原告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为证据,而主张原告收到了被告的货款,其仅仅依据间接证据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只有间接证据尚不能形成完整的排他的证据链,故不足以据此认定原告收到货款的事实,只能认为被告的举证责任尚未完成。

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条第2项的规定,“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本案中,支付定作合同货款是被告应当履行的义务,故应由被告承担举出其已付款证据的义务。

本案被告仅以原告开具给其的增值税发票作为付款证据,但不能举出其已付款的证据,应当承担证据不足的法律后果,故应判决被告偿付承印金海堂宣传画册及银菊单张价款11550元。

增值税发票能否作为付款凭证。

仅有增值税发票不能认定付款事实,因为在使用一般发票进行买卖交易的场合,通常情况下是在付款后再开具发票,或是开具发票行为与付款行为同时进行,发票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作为付款凭证,证明已付款的事实。

但在使用增值税发票进行交易的场合,这种专用发票具有证明销售方已尽纳税义务和购买方进项税额的作用,因而它就又具有了确定最终应付价款准确数额的作用,但并不能起到物权凭证的作用。

如本案中被告主张以增值税发票证明付款的事实,其仍需另外举证补强,以其他证据如进帐单、支票存根等付款凭证来作为已付款的依据。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好资料来自互联网
共同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