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简单的数学活动,感受随机现象,了解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掌握一些简单的概率知识,并能够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加减乘除、形状、长度等,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
但是,对于概率这一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认识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概率的意义,能够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概率的意义,能够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以及如何用概率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中感受概率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简单的教具,如卡片、骰子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概率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概率现象,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体验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数学知识,他们能够理解一些不确定现象,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词语描述这些现象。
但是,学生对于概率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不确定现象。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工具,如计数器、骰子等。
3.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抽奖活动、模拟游戏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如抽奖活动、骰子游戏等,引导学生关注不确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包糖果,其中有3个是橙色,2个是红色,1个是绿色,小明随机拿一个糖果,问他拿到橙色糖果的可能性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抽奖活动、骰子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案)第六单元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六单元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大小比较。
2.能够根据情境问题进行可能性的大小比较。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性大小比较的思维转化。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可能性的概念–活动一:“雷达找救援队员”活动2.可能性大小比较–活动二:“跳绳比赛”活动–活动三:“丢硬币”活动3.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展示可能性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2.课堂讨论法: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一起分析问题,研究解决方法。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活动,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可能性的概念活动一:“雷达找救援队员”活动1.老师播放一段游戏视频,介绍雷达找救援队员的游戏规则,让学生理解该游戏的背景。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要救援的队员?3.学生分组,进行“雷达找救援队员”活动,了解不同地形下,可能性的大小及其千差万别。
2. 可能性大小比较活动二:“跳绳比赛”活动1.老师安排一场跳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前猜测自己的表现情况。
2.老师给出带有不同可能性的猜测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3.老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可能性大小比较的过程及其思维转化。
活动三:“丢硬币”活动1.老师讲解“正反面”的概念及其对应的可能性。
2.学生分组,进行“丢硬币”活动,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不同可能性的大小。
3.回到教室,学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可能性大小的结果,分析每组实验者的数据。
3.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老师示范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可能性大小比较的思路转化。
2.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解决如“雨天去游乐园”的实际问题。
3.组织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本单元教学。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六单元《可能性》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六单元《可能性》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六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学会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本单元内容包括:可能性大小的估计、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概率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和数据处理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认识不足,对概率知识的应用还不够灵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概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学会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掌握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
4.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特征。
2.难点: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概率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概率知识。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4.反馈评价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学习材料,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相应的教学工具,如骰子、卡片等。
4.课堂评价:设计有效的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关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可能性大小的概念,讲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特征。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P92-93的内容教学目标: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教学理念: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们,我们来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好不好?每人轮流摸一次球,哪个队摸到的白球次数多就取胜。
请出8名男同学和8名女同学分别组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我们来进行男女生对抗赛。
(每次摸之前把球先搅动几下。
)2、每队拿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白球和黄球。
(男生队的袋子里3白1黄,女生队的袋子里34黄1白)3.(比赛结束后)哪个队获胜?4.(取出内袋)女生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男生队为什么会赢?师:因为袋里的白球和黄球的个数不同时,摸到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了。
让学生先估计。
学生实践。
让学生结果进行讨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二、实践探索,初步体验三、做做想想,深化认识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师生互动:(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摸球?刚才在摸球比赛时大家是通过数的方法来得到他们摸球的结果,这次我们要用涂方格的方法来统计摸球的情况。
(2)请两名同学上来摸球,老师进行统计。
2、学生小组操作(出示要求):(1)在还没摸之前,请大家猜一猜,白球会摸到几次?黄球会摸到几次?(2)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组长负责记录,其他组员轮流摸球,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
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习使用自然语言和简单图形表达可能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概念介绍可能性的概念,通过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常见可能性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比如掷骰子、抽彩票等。
3. 可能性计算介绍可能性的计算方法,比如通过样本空间和事件发生的次数来计算可能性。
4. 自然语言表达可能性让学生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达可能性,比如“有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等。
5. 图形表达可能性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表达可能性,比如使用百分比圆环图来表示可能性大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自然语言和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展示、练习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多样化策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到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自然语言和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件意外事故,让学生猜测这个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15分钟)老师通过介绍可能性的概念和常见可能性,让学生对可能性有初步的认识。
3. 展示(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投影,在白板上展示一些图表,让学生看懂如何用图表来表达可能性。
4. 练习(15分钟)老师可以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图表和自然语言来表达出来。
5. 讨论(15分钟)让学生交流表达出来的可能性,看看有没有和自己的表达有不同之处,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 小结(5分钟)老师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可能存在的疑问。
六、教学评估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估:1.学生的主观评价;2.学生的练习成绩;3.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应该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能”的概念,体验“可能”和“不可能”的情境;2.能够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的概念来描述事物的可能性;3.能够在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能性分析;二、教学重点•掌握“可能”的概念;•理解“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运用;三、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能性分析;四、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1.用图片或物品让学生感知存在“可能”的情况;2.让学生描述图片或物品中的有可能存在的情况;2. 新课学习1.带领学生讨论“可能”的概念;2.通过多种具体的情境或实验让学生体验“可能”和“不可能”;3.学生理解并能准确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这三个概念;4.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情况的可能性;3. 拓展练习1.制作卡片,让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判断卡片上所描述的情况是“一定不”,“不一定”还是“一定”发生;2.通过贴纸、抽签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分析实际情况的可能性;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展示图片或物品,引导学生描述其中可能存在的情况;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发生哪些可能的事情?”2. 新课学习1.老师提问:“什么是可能?”;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可能”这一概念。
2.展示场景或实验,增加学生对“可能”和“不可能”的体验;3.引导学生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进行描述;4.针对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可能性。
3. 拓展练习1.制作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明一个场景或情况,让学生根据情境判断是否“一定不”,“不一定”还是“一定”发生;2.贴纸游戏,让学生在场景中贴上“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三种贴纸。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主要教授了“可能”的概念和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来描述事物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种情景和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内容紧凑,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掌握概率的基础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知道可能性的大小是0到1之间。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2.难点: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确定事件和可能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猜一猜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不确定事件和可能性。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例中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可能性的大小。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不确定事件和可能性。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掷骰子、抽卡片等,记录事件发生的次数,计算可能性的大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体验不确定现象,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可能性大小的估计、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等。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学会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运用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概率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不确定现象,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不确定现象,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签等,引导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呈现一组随机事件,如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抽签出现不同号码的概率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随机事件的概率大小,并尝试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可能性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可能性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必然性”、“可能性”概念。
2.能够通过画图和排列组合的方式求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区别。
2.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求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学内容1. 热身教师将桌上的纸牌抽出一张,让学生回答这张纸牌是什么花色、什么点数,伸手去摸右边的书,有没有没有人敢来说题目里的答案。
一共找四位同学来看,看得最准确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朵小花。
2. 新课展示1.给同学们看5张纸牌(黑桃2、方块5、黑桃K、红桃8、梅花A),请他们依次说出概率最大和最小的纸牌。
–答案:黑桃2最小,梅花A最大。
2.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有一个魔术明信片,正反面各印有一个数字,请问这个明信片共有多少可能性?–答案:一共有100个可能性(正反面各有10个数字)。
3.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把1、2、3、4、5、6六个数字打乱,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答案:一共有720种不同的排列方法(6的阶乘)。
3. 教学练习1.给学生分成三组,每组拿到一个由1、2、3、4、5、6、7数字组成的骰子,每组选出一个同学来掷骰子,其他同学记录下所得的数字,并画出该数字的图形。
每组掷10次骰子,比较三组所得的数据,得出骰子每个数字出现各自的概率。
2.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掏出钱包,扑克牌,看有多少张(也可以计算某张牌出现的概率),计算概率。
四、课堂小结1.归纳总结什么情况属于必然事件,什么情况属于不可能事件。
2.回顾什么是组合数以及如何计算。
3.强调概率的大小与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是有关系的,大家还要努力练习。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发放数学练习册的P22页练习。
2.可以通过自己拿纸牌、骰子、棋子等游戏试着算算概率再整理概述(不少于200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 (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进一步理解概率的初步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操作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理解可能性,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教学难点: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可能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验不确定现象。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日常生活物品、记录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如抛硬币、抽奖、猜谜语等,引导学生关注不确定现象。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现象,并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这些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不确定现象,如抛硬币、抽奖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这些现象。
(教案)第六单元 可能性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六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这两种情况的概念。
2.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例子体验和感受“可能性”的概念。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图像描述某件事情的可能性大小。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这两种情况的概念。
2.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例子体验和感受“可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图像描述某件事情的可能性大小。
四、教学内容及具体步骤1. 导入1.师生互动时间。
老师可以通过问候、话题启发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2. 引入新知识1.让学生们来举例子,如猜硬币正反面、掷骰子的点数等,让他们来说一下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引导学生感受“可能性”这个概念。
2.引入“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这两种情况的概念。
举例:狗狗会叫时,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就是“可能发生”;猫猫变成老鼠时,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就是“不可能发生”。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由每组选取一个小组长扔骰子。
然后,每组的其他学生根据骰子点数来判断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并简单描述一下判断的依据。
一定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感受和描述,不能纠正,否则会削弱学生的判断能力。
2.让学生彼此交换刚才判断的结果,并对判断的依据进行讨论和检验。
3.在游戏中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发生某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图像描述某件事情的可能性大小。
4. 小结1.老师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特别强调了“可能性”这个概念。
2.教师强调了“可能性”是基于现象、经验等所积累而来的,是非常生动、直观的。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可能性”的存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图像描述某件事情的可能性大小。
五、课后练习1.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件,由孩子们描述这些事物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验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游戏与实际生活例子作为引入和实践活动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非常感兴趣。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经典教案)
《可能性》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有的事件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不可能发生;2、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重点知道有的事件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不可能发生。
教学难点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具准备课件,转盘,口袋,小球,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一个大的转盘在讲台上;(上面有三个区域,红色占二分之一,黄色和蓝色各占四分之一)2、提出问题并请学生回答:用力转动圆盘,能确定指针落在哪个区域吗?学生亲身体验,并尝试回答问题。
二、新课1、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小组合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师:在摸球活动中,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实验后填表并回答问题。
2、“试一试”:(1)在下面的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哪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2)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学生实际操作后,讨论问题。
3、(1)把下面的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学生小组实验,讨论结果。
(2)如果把“红桃4”换成“黑桃4”,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出的扑克牌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小组合作,把上面的4张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1球,摸后放回,再打乱后继续摸,一共摸40次。
将每次摸到牌的花色记录在下表中。
统计结果能说明“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吗?学生实验后总结结果。
4、“练一练”:(1)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是红球吗?(2)从哪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学生动手实验,回答问题,总结结论。
三、拓展举例这里有五张卡片,分别画有象,虎,燕子和喜鹊,其中大象卡片有两张,从5张卡片中任取一张。
问题一:小娟喜欢燕子,她一定取到画有燕子的卡片吗?问题二:取出画有哪种动物卡片的可能性最大?学生独立思考并有答案,全班交流。
四、小结今天的内容,你学会了吗?你能判断身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随机事件,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概率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可能性大小的比较、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游戏中的可能性等。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概率知识,但对于可能性的理解和应用还相对较弱。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随机事件,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不确定现象,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和游戏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不确定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骰子、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关注不确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初步认识随机事件。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谈话:我们刚才摸球的时候,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概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摸到红球和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那么现在,如果我们把口袋里的黄球换成了另外一个红球,你们觉得摸到红球的概率会变化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示范)像这样,我把2个红球放入口袋里,再摸1个球,看一看会是什么颜色。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看你们能否摸到红球。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的概率。
展示后,让学生比较各小组的结果,发现:每个小组都摸到了红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100%。
提问:为什么换掉黄球后,摸到红球的概率变成了100%?3.教学例3.谈话:我们刚才玩了摸球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扑克牌游戏。
请看,这里有一副扑克牌,我们只取了红桃A—4和黑桃4这两种牌。
如果我从牌堆里任意取出1张牌,你们觉得摸到红桃A的概率大还是摸到黑桃4的概率大呢?(板书:红桃A,黑桃4)相机板书:可能性谈话:让我们来试一试。
(示范)像这样,我把扑克牌洗好,从牌堆里任意取出1张牌,看一看是什么牌。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看你们能否摸到红桃A或黑桃4.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牌的结果,并说说摸到红桃A和黑桃4的概率各是多少。
展示后,让学生比较各小组的结果,发现:每个小组摸到的牌不完全相同,但红桃A和黑桃4出现的次数比较接近。
提问:通过摸牌游戏,你们有什么体会?你们觉得摸到XXX和摸到黑桃4的概率相等吗?三、总结相机板书: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谈话: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对于简单的随机事件,我们可以用“可能性大”、“可能性小”来描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当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时,我们就说这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当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时,我们就说这个事件的可能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随机事件,比如摸球、摸牌、抛硬币等等,了解这些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可能性 六 可能性 教案
六可能性一、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从教材例1的图中我们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口袋,口袋里放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一名蒙着眼睛的同学正在摸球。
口袋里的球除了颜色不同外,大小、质地完全相同。
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小组合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1.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每次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即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出。
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如果把口袋里的2个球都换成是红色的,那么无论怎么摸,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像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
......二、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1.教材例2中把4张都是红桃的扑克牌:红桃A、红桃2、红桃3和红桃4放在桌上,要求任意摸出1张,判断摸出的这张牌可能是哪张。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每张牌都有可能被摸出,摸之前不能确定,摸出的可能是红桃A,也可能是红桃2、红桃3或红桃4,一共有4种不同的可能。
2.如果把“红桃4”换成“黑桃4”,从中任意摸出1张,那么摸出的扑克牌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1)我们分析调换后的扑克牌,有黑桃和红桃两种花色,但数量不等,红桃有3张,黑桃有1张。
根据每种花色扑克牌的数量确定摸出两种花色扑克牌的可能性的大小:任意摸出1张扑克牌,可能发生2种结果{摸出的是红桃;摸出的是黑桃。
(2)我们猜测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根据每种花色扑克牌的数量进行判断:红桃有3张,黑桃有1张,红桃多,黑桃少,因此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1.运用列举法解决可能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再进行判断。
2.运用列表法解决鸽笼问题...........随机思想是认识随机现象和统计规律的重要思想。
(教案)第六单元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六单元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可能性大小的判断3. 概率的基本性质4. 可能性与概率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概率的基本性质,可能性与概率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概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事件,比如抛硬币、抽奖等。
这些事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二)新课讲解1. 事件的可能性(1)定义:事件的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
(2)举例: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掷骰子,掷出6点的可能性是1/6。
2. 可能性大小的判断(1)比较两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事件的样本空间的大小。
(2)举例:比较掷骰子掷出偶数和掷出6点的可能性大小。
3. 概率的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3)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
4. 可能性与概率的应用(1)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如抽奖、彩票等。
(2)利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保险、投资等。
(三)课堂练习1. 判断下列事件的可能性大小:(1)掷骰子,掷出偶数。
(2)抛硬币,正面朝上。
(3)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大王。
2. 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掷两个骰子,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
(2)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红桃。
(四)课后作业1. 掌握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2. 熟练运用概率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了判断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江苏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第6单元 可能性
第6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教学内容】教材第64~66页例1、试一试、例2、练一练和你知道吗,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通过学习探索,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大小与数量(区域)的多少(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红、黄、绿球各2个,扑克牌等。
学生:口袋,红、黄球各1个,红桃A~4、黑桃4扑克牌。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游戏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
(揭示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谈话:先请看,这是一个不透明的空口袋,里面还有2个球,1个是红球,1个是黄球。
(2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把这2个球放入口袋里,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2.交流。
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可能)。
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搅一搅,再摸。
会做这样的游戏了吗?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
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3.展示。
反馈摸球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和黄球各多少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六 可能性 教案
可能性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摸球、摸牌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让学生在亲身设计游戏的具体情境中,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3、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学难点: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准备:红、黄球各两个,扑克一副。
(教师)铅笔和钢笔6支以上,草稿纸。
(学生)教学流程:一、小组摸球,了解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引出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好,我们先来玩一个摸球游戏,请看游戏规则。
看明白了吗?好,我们分小组来摸球。
2、分组摸球(学生活动)3、谈谈游戏感受根据你们小组摸球的结果谈谈你在摸球活动中的体会。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课题)4、小结每次摸,有可能是红球,有可能是黄球,摸之前不能确定,都有可能;两种球被摸到的机会均等。
这种事件,叫做不确定事件。
二、选人摸球,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刚才我们感受了一下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利用摸球游戏来让男女生来比一比。
1、师出示一个袋子,规定:摸到红球算女生赢。
选人来摸10次。
问:怎么都是女生赢了啊?揭开袋子看一看,说一说:都是红球,所以每次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好,那我们这次规定:摸到红球算男生赢。
选人来摸10次。
问:怎么又是女生赢了呢?揭开袋子看一看,说一说:都是黄球,所以每次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
这种事件,叫做确定事件。
3、小结所以你们觉得我刚才的游戏规则定的公平吗?我们来对比下刚才的几个摸球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会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分析简单的可能性问题,会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大小。
2.会按可能性大小设计事件。
3.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可能性有关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是互相联系的。
1.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注意设置一些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联系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进而从游戏中感受可能性。
2.在学生通过摸球实验体验可能性大小后,教师还应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可能性大”与“一定”“可能性小”与“不可能”之间的区别。
3.教师应进一步组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将教学重心从实践试验向理性思考转移,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设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2课时可能性及其大小教材第64~66页的内容。
1.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加深对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体会,能够联系实际问题,学会用可能性知识预测简单游戏的结果。
3.培养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难点:认识可能性,会按可能性大小设计事件。
不同颜色的球,口袋,纸牌等。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摸球的游戏,咱们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得好。
1.实验活动。
(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1,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①宣布规则,判断结果。
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小组合作,一人摸球,一人记录,并列表统计。
请同学猜想:可能摸到哪种颜色的球?②实验。
分组摸一摸,记一记。
把摸到球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交流。
说一说,在摸球活动中,你有什么体会?同学讨论。
教师引导,口袋里放着两个球,1个红球,1个黄球。
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每次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④对比判断。
请小组中负责记录的同学出示统计表,对比判断,引出课题。
教师小结:通过摸球活动,我们发现,口袋里的每个球都有可能摸出,这就是事件的可能性。
⑤进一步猜想。
同学们想想,如果黄球个数不变,把里面的红球换成2个、3个、4个,或更多个呢?或者红球个数不变,把黄球换成更多个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接着往下看。
(2)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例2,把下面的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①判断结果。
由前面的摸球活动可知,每张牌都有可能被摸到,摸之前不能确定。
也就是说,每张牌被摸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摸出的可能是红桃A,也可能是红桃2、红桃3或红桃4。
②深入探究。
如果把“红桃4”换成“黑桃4”,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出的扑克牌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分组摸一摸。
把摸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交流讨论。
说一说,在摸牌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同学讨论。
教师引导,把“红桃4”换成“黑桃4”以后,这时红桃有3张,黑桃只有1张,所以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
④对比判断。
请小组中负责记录的同学出示统计表,对比判断,引出课题。
教师小结:通过摸牌活动,我们发现摸到红桃的可能性大。
2.归纳总结。
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存在偏差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发生的次数多,可能性就大;发生的次数少,可能性就小。
1.小娟和小军做摸球游戏,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从哪个口袋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2.把下面的10张牌打乱,牌面朝下放在桌上。
每次任意拿出一张并记录结果,再放回与其他牌混合。
(“A”看作1)(1)任意抽出一张牌,可能是()。
(2)抽出比7大的牌的可能性()。
(填“大”或“小”)(3)抽出比3小的牌有()种可能。
(4)可能抽出比10小的牌吗?()3.击鼓传花。
想一想:下一个拿到花的是谁呢?你和同学们一起做这个游戏吧,把情况记录下来。
这个游戏公平吗?4.谁能赢得小熊猫玩具?这个游戏公平吗?有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1根火柴谁赢。
为了确保获胜,是应该先取火柴,还是应该后取火柴呢?怎样取呢?课堂作业新设计1. (1)(3)2.(1)1、2、3、4、5、6、7、8、9、10(2)小(3)2种(4)不可能3.每只小动物拿到花的可能性相等,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4.如果三局两胜的话,小男孩儿能赢得小熊猫。
这种办法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赢的可能性相等。
思维训练应该后取火柴。
甲取1根,则乙就取2根,甲取2根,则乙就取1根,保证一个回合两个人取的火柴数是3,这样就能保证剩下15-3-3-3-3=3(根),则此时无论甲取1根还是2根,都由乙取到最后。
教材习题第66页练一练从第一个口袋里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从第三个口袋里不可能摸到红球。
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1.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玩一玩游戏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虽然游戏公平但还是有输有赢的。
2.教学环节设计恰到好处。
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始终处于活动、思考的过程中,课堂氛围活跃、热烈。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兴致勃勃的学习情绪、聚精会神的思索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整个课堂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思维活跃,情感交融的浓郁气氛,收到了扎扎实实的效果。
本节课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能辨别游戏规则中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体会,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初步学会用可能性的知识预测简单游戏的结果。
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学生日后学习求可能性大小的基础。
简单说明游戏规则,直接进行游戏,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很多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将问题转变一下,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
练习十教材第67~69页的内容。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所学的有关可能性的知识,熟练掌握用可能性的大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预测能力。
2.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重点:能对身边的事件是否发生、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准确的判断。
难点:能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解决问题。
小正方体,各种颜色的小球,扑克牌,课件。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可能性,这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难题。
1.基础练习。
练习十第1题,第一个口袋里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第二个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第三个口袋里只有5个黄球。
根据上节所学,我们知道袋子里有什么球,就有可能摸到什么球。
因此,从第一个口袋里摸出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红球;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可能是红球或蓝球;从第三个口袋里摸出的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别的颜色的球。
练习十第2题,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可以判断每次口袋里应放什么球。
(1)要想任意摸出1个,不可能是绿球,那么口袋里只要不放绿球即可。
(2)要想任意摸出1个,可能是绿球,那么口袋里至少放1个绿球,其他颜色的球至少放1个。
(3)要想任意摸出1个,一定是绿球,那么口袋里只能全部放绿球。
练习十第4题,读题可知,4张扑克牌分别为两张“梅花6”,“梅花8”和“梅花10”各一张,从中任意摸出1张,都有可能摸到。
因为“梅花6”的张数多,所以可能6的可能性大。
而摸到8和10的张数相等,因此摸到这两张牌的可能性相等。
练习十第6题,解题思路和第2题一致,指名学生答题。
2.练习小结。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任何事件,发生的次数多,可能性就大;发生的次数少,可能性就小。
比如,运用对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是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的。
3.课后练习。
将练习十其他的练习题,留给学生在课后完成。
1.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4个白球和5个黄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的可能性较大。
A.白球B.蓝球C.黄球D.红球2.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白色棋子。
A.可能B.一定C.不可能3.一个盒子里有8个红色的玻璃球和2个黄色的玻璃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的玻璃球的可能性大。
A.红色B.蓝色C.黄色D.白色4.一个盒子里有1个蓝色的玻璃球和10个白色的玻璃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的玻璃球的可能性小。
A.白色B.蓝色C.红色D.黄色5.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蓝色的。
A.可能B.一定C.不可能6.如右图,抽中()A.足球票B.排球票C.篮球票D.乒乓球票抽中()的可能性最大;抽中()的可能性最小;抽中()和()的可能性一样大。
课堂作业新设计1.C2.B3.A4.B5.C6.C思维训练唱歌跳舞讲故事朗诵教材习题练习十1.从第一个口袋里摸出的可能是黄球;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从第三个口袋里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2.(1)口袋里不放绿球。
(2)口袋里至少放了1个绿球和任意1个其他颜色的球。
(3)口袋里只能放绿球。
3.略4.摸出的可能是6、8或10,摸到6的可能性大。
摸到8和10的可能性相等。
5. (1)③(2)①(3)②6.(1)口袋里放4支红铅笔,2支蓝铅笔或者5支红铅笔,1支蓝铅笔。
(2)口袋里放3支红铅笔,3支蓝铅笔。
7. (1)9种(2)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
8.(1)3朝上的可能性最大,1朝上的可能性最小。
(2)略9.略思考题公平,因为这两枚硬币落地后有4种情况,即都是正面或都是反面或一正一反或一反一正,朝上的面相同,即都是正面或反面,小明赢;朝上的面一正一反或一反一正,小刚赢,他们赢的机会相等,所以游戏规则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