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001.00 能源技术尺度
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
2.2 上海···············································15 2.2.1 能耗···············································15 2.2.2 用能结构·········································16 2.2.3 地方政策·········································17
2.5 内蒙古············································20 2.5.1 能 耗 ···············································20 2.5.2 用能结构·········································20 2.5.3 地方政策·········································20
2.6 贵州···············································21 2.6.1 能 耗 ···············································21 2.6.2 用能结构·········································21 2.6.3 地方政策·········································22
中长时储能技术读书札记
《中长时储能技术》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4)二、中长时储能技术概述 (5)2.1 中长时储能技术的定义 (6)2.2 中长时储能技术种类 (7)2.2.1 电化学储能 (7)2.2.2 物理储能 (9)2.2.3 化学储能 (10)2.3 中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 (11)三、中长时储能技术关键材料 (12)3.1 电池材料 (13)3.1.1 锂离子电池 (15)3.1.2 铅酸电池 (15)3.1.3 固态电池 (16)3.2 超导材料 (17)3.3 其他辅助材料 (18)3.3.1 基础构件材料 (19)3.3.2 导电剂 (21)3.3.3 热管理材料 (22)四、中长时储能系统设计与构建 (23)4.1 系统结构设计 (25)4.2 系统组件选型与布局 (26)4.3 系统性能优化 (28)五、中长时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30)5.1 电力系统 (31)5.2 交通运输 (32)5.3 建筑能源 (33)5.4 农业生产 (35)5.5 其他领域 (36)六、中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38)6.1 技术发展趋势 (39)6.2 行业挑战与机遇 (40)6.3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42)七、结论与展望 (44)7.1 研究总结 (45)7.2 研究展望 (46)一、内容概述《中长时储能技术》是一本关于储能技术领域的专业著作,其内容丰富,涵盖了中长时储能技术的多个方面。
本书首先对储能技术的背景、意义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来认识储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书中详细阐述了中长时储能技术的核心原理,包括电化学反应、材料科学、热力学等基础知识,为读者理解后续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中对于各种中长时储能技术的介绍是其重点之一,作者详细分析了各类储能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及挑战。
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储能飞轮技术等。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ICS 27.010A F01DB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of measur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energy in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发布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前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要求 .............................................................. 2 4.1总要求 ..................................................................... ... 2 4.2 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 2 4.3 能源计量目标 (5)4.4 能源计量人力资源 .............................................................. 5 4.5 文件和记录 ....................................................................6 4.6 文件化的管理文件 .............................................................. 6 4.7 外部供方 .....................................................................16 4.8 管理评审 .....................................................................16前言本标准按GB /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碳中和专委会各种常用化石能源的热值及折标系数
碳中和专委会各种常用化石能源的热值及折标系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碳中和专委会是负责监督和推动碳中和工作的专门机构,其工作涉及到能源利用、碳排放和减排措施等方面。
在能源利用方面,化石能源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热值和折标系数则是评估和比较化石能源品质和排放量的重要参数。
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它们是地球深层埋藏有机物质的化石经过数百万年形成的能源产物。
化石能源的主要优点是储量丰富、采集方便、利用方便、成本适中,但同时也存在着碳排放问题,给环境和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在评估化石能源品质和排放量时,热值和折标系数是两个重要参数。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化石能源所释放的热能量,通常以焦耳或千卡等单位表示。
不同种类的化石能源具有不同的热值,一般而言,煤炭的热值较高,天然气次之,石油最低。
折标系数是指单位质量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常以千克二氧化碳/焦耳或千克二氧化碳/千卡等单位表示。
通过计算折标系数,可以将热值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便于对不同种类的化石能源进行比较。
下面以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为例,介绍它们的热值和折标系数:1. 煤炭:煤炭是一种常见的化石能源,主要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煤炭的热值一般在5500-8000千卡/千克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煤炭的种类和质量。
而煤炭的折标系数约为0.8-1.2千克二氧化碳/千卡,意味着每消耗1千卡的煤炭,就会产生0.8-1.2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对不同种类化石能源的热值和折标系数进行比较,可以更科学地选择和利用能源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碳中和进程。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
碳中和专委会将继续关注和研究化石能源的热值和折标系数,监督和推动碳中和工作的开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碳中和事业向前发展。
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应用_2
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发布时间:2022-11-08T07:14:39.208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2期作者:申晓波[导读] 人类对自然界的开采越来越多,对传统能源材料的消耗不断增长,当前已经显现了枯竭的态势,全球现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减少。
从当前的发展速度上看,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的几十年中,矿石能源将会告急,全面充分做好新能源的开发是当前最为紧急的工作。
新能源推广与建设符合目前的国际国内发展现况,能够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满足现在的一切需求。
申晓波中电投涉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6400摘要:人类对自然界的开采越来越多,对传统能源材料的消耗不断增长,当前已经显现了枯竭的态势,全球现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减少。
从当前的发展速度上看,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的几十年中,矿石能源将会告急,全面充分做好新能源的开发是当前最为紧急的工作。
新能源推广与建设符合目前的国际国内发展现况,能够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满足现在的一切需求。
当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光伏发电技术,通过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处在健壮期,能够满足不同的科研与利用需求。
关键词: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一、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优越性逐步展现,因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比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小得多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有4种用于商业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
在这四种能源中,太阳能的潜力最大。
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与传统能源相比拥有众多优势,例如可再生、安全、可靠、环保,不产生任何污染排放,由此替代传统能源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效应”。
在分类上主要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产业。
二、光伏发电技术的优点光伏发电技术自身具备良好的优势,和传统发电技术比较,其优势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不污染环境,环保。
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评价方法-最新国标
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评价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评价的内容与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数据中心中能源综合利用关键性能指标的评价,可用于工业节能监测工作中开展数据中心能效专项监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32910.1-2017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第1部分:术语GB/T32910.3-2016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第3部分:电能能效要求和测量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数据中心data center由计算机场地(机房),其他基础设施、信息系统软硬件(物理和虚拟资源)、信息资源(数据)和人员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组成的实体。
[G B/T32910.1-2017,定义2.1。
]3.2绿色数据中心green data center全生存期内,在确保信息系统及其支撑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条件下,能取得最大化的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的环境影响的数据中心。
3.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一次能源的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地球上此类能源可在自然过程中再生。
注:在本标准中计算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时,仅包括直接用来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
[G B/T32910.1-2017,定义2.7。
]3.4能源利用energy utilization数据中心对支持其正常运行的能源的利用。
3.5能源目标energy objective表明数据中心的能源方针得以遵循的、有明确预期结果的具体体现。
[G B/T32910.1-2017,定义2.16。
节能评估报告模板
节能评估报告模板篇一: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前言主要说明节能评估项目的背景及任务的由来,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和进展情况,立项批文时间和文号等。
概述评估工作及报告编写简况。
1总论评估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项目的相关批复文件等评估范围和内容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评估程序2项目所在地概况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等能源供应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3建设项目概况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方案建设背景、内容、规模;产品及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辅助设施和附属工徎;能源利用方案等。
建设项目能源利用状况能源利用状况概述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否考虑了优化用能结构等(方案比选)。
能源指标及分析主要包括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以及按单一能源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主要工序(工艺)单耗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等。
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1)工程总图布置方案2)主要生产工艺系统3)主要耗能设备辅助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1)动力(热力)工程2)供电照明3)通风空调系统4)给排水系统5)自动控制系统6)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7)其它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1)建设节能生产、管理和公共附属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建筑节能综合指标、建筑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与通风、建筑采光与照明等的方案设计和设备选择;工业建筑与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特性的结合;控制指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等。
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与产品的选用。
2)其它设施能源利用状况分析4建设项目合理用能评价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工艺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辅助生产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附属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项目系统节能和能源综合利用状况评价评价结论5节能对策措施及效果分析建设项目拟采用的节能对策措施节能对策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案比选)节能效果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的节能对策措施建议 6结论与建议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节能评估结论对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合理用能的建议篇二:XX版节能评估报告范本目录第一章总论 ................................................ ................................................... . (1)第一节项目由来 ................................................ ....................................................1第二节评估依据 ................................................ ....................................................2第三节评估内容 ................................................ ....................................................3第四节评估重点 ................................................ ....................................................4第五节评估原则 ................................................ ....................................................4第六节评估目的 ................................................ ....................................................5第二章项目概况 ................................................ ................................................... . (7)第一节项目地理位置 ................................................ .. (7)第二节建设单位概况 ................................................ .. (9)第三节项目基本情况 ................................................ (10)第四节项目产品方案 ................................................ (12)第五节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与供应方案 ................................................ .. (13)第六节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 . (14)第七节辅助生产系统及附属设施配置方案 ................................................ (22)第八节项目用能方案 ................................................ (29)第九节总图布置 ................................................ ..................................................30第十节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 ................................................ (31)第十一节项目实施计划 ................................................ .. (33)第十二节项目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33)第三章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评估 ................................................35第一节行业发展概况 ................................................ (35)第二节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符合性评估 ................................................ (38)第四章区域能源供应保障评估及能源消费预测 ................................................ . (43)第一节区域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 .. (43)第二节区域能源供应保障程度评估 ................................................ (44)第三节区域能源新增量与节能目标预测 ................................................ . (48)第五章建设单位现有项目能源利用分析评估 ................................................ .. (51)第一节现有项目概况 ................................................ (51)第二节现有项目生产情况 ................................................ . (53)第三节现有项目生产工艺技术评估 ................................................ (53)第四节现有项目主要用能设备评估 ................................................ (56)第五节现有项目的用能系统评估 ................................................ . (56)第六节现有项目能耗指标核算及能源利用效率评估 (58)第七节现有项目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 (59)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 (61)第一节项目总图布置评估 ................................................ . (61)第二节项目产品方案评估 ................................................ . (61)第三节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方案节能评估 ................................................ .. 62第七章项目能源利用及能效水平评估 ................................................ .. (75)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耗量核算 ................................................ (75)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费结构与成本分析 ................................................ .. (86)第三节项目能源流向及能量平衡分析 ................................................ .. (86)第四节项目能效指标核算与能效水平对标分析 (87)第五节项目能源消耗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影响分析 (92)第八章节能措施评估 ................................................ (93)第一节节能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估 ................................................ . (93)第二节单项节能工程评估 ................................................ . (95)第三节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 . (97)第九章评估结论及建议 ................................................ (109)第一节项目评估结论 ................................................ . (109)第二节项目存在的风险及合理用能建议 ................................................ .. (110)第三节综合评估结论 ................................................ . (111)附件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附件二设备清单附件三建设单位真实性承诺附件四评估机构真实性承诺附件五评估机构资质文件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由来为进一步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格审核新投资、扩建项目及重点能耗企业,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节约能源的源头管理。
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
企业B关注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回收再 利用率、单次办公用品采购量等指标 ,通过这些参数来衡量企业内部的资 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程度。
企业C的能源基准和绩效参数体系
能源基准
企业C与供应商合作,共同制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能耗标准,确保从源头控制能源消耗。同时,企业 C还制定了工厂设施的能效标准。
能源绩效参数
PART 04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能源 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体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数据收集与整理
确定数据收集范围
明确需要收集的能源数据,包括电、水、气等各类能源的使用情 况。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
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 时性。
数据整理与分类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以便于后续分析和比较。
能源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设备性能、操作方式、维护状况等。
能耗
定义
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消耗的能源量,通常以单 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指标来衡量。
影响因素
能耗受到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技 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降低途径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节 能技术等措施可以降低能耗。
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 参数
https://
REPORTING
目录
• 能源基准概述 • 能源绩效参数介绍 • 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的关系 •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
数体系 • 案例分析 • 结论
PART 01
能源基准概述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确定能源绩效参数的基准值
能源基准为能源绩效参数提供了参考标准,帮助 企业或组织确定合理的能源消耗和排放目标。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风,通过改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3.1.3 工程设计变更后,应对建筑节能措施重新进行审核。
3.2
3.2.1 1
建筑和围护结构
建筑的体形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居住建筑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3.2.1-1规定的限值。当设计建筑不满足
表3.2.1-1规定限值时,应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 断;
page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目录toco12hzu1总则12基本规定23新建建筑节能设计331一般规定332建筑和围护结构333暖通空调634给排水电气及燃气13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诊断设计与评估2041一般规定2042围护结构2043建筑设备系统2244综合节能改造235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设计2551一般规定2552太阳能系统2553地源热泵系统2654空气源热泵系统276施工调试及验收2961一般规定2962围护结构3163建筑设备系统3564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367运行管理3871运行与维护3872节能管理39附录a建筑分类及参数计算41附录b不同气候区建筑设计平均能耗指标43附录c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44附录d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52附
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降低 30%; 2.0.3 新建公共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平均能耗水平应在 2016 年现
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降低 20%。 2.0.4 不同类型的建筑应按建筑分类分别满足相应性能要求。建筑分类及参数
计算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2.0.5 2.0.6 不同气候区建筑设计平均能耗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 建筑用能系统应设置能量计量装置,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应设置可再生
足表 3.2.2 规定限值时,应按本规范附录 C 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的权衡判断。
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读书札记
《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关于《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 (2)2. 读书札记的目的和背景 (4)二、《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概述 (5)1. 导则的重要性 (6)2. 建筑机电系统与零碳理念的关系 (8)3. 导则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9)三、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法 (10)1. 设计原则 (12)(1)可持续性 (13)(2)节能性 (14)(3)环保性 (16)(4)舒适性 (17)2. 设计方法 (19)(1)前期规划 (20)(2)系统设计 (21)(3)技术选型 (23)(4)优化调整 (24)四、零碳建筑机电系统关键技术 (26)1. 新能源技术 (27)(1)太阳能利用技术 (29)(2)风能利用技术 (30)(3)地热能利用技术 (32)2. 节能技术 (34)(1)建筑热工节能技术 (35)(2)照明节能技术 (37)(3)动力设备节能技术 (39)五、零碳建筑机电系统实践案例及分析 (40)一、内容概要《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旨在提供关于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的全面指导。
本书首先介绍了零碳建筑和机电系统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其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详细解读了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流程,包括能源系统设计、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化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涉及了最新的低碳技术和绿色建材的应用,展示了零碳建筑的实际案例和应用实践。
本导则还讨论了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法规、标准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设计视角和实用的操作指南。
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通过学习和理解本书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1. 关于《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低碳、零碳概念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旨在为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建筑行业从业者提供关于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和实践方法。
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摘要:1.引言2.能源管理体系概述3.能源基准的建立和更新4.能源绩效参数(ENPI)的识别和监视5.能源绩效参数的测量和分析6.结论正文:1.引言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很多企业开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的、战略性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能源管理体系概述能源管理体系是根据ISO 50001 标准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它帮助企业实现能源效率的持续改进和能源绩效的提升。
ISO 50001 标准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指南,包括能源基准的建立、能源绩效参数的识别和监视、能源绩效参数的测量和分析等方面。
3.能源基准的建立和更新能源基准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它是一组用于描述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和性能的数据。
能源基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找出能源效率改进的机会。
根据ISO 50001 标准,企业应该定期更新能源基准,以反映企业能源使用的实际情况。
4.能源绩效参数(ENPI)的识别和监视能源绩效参数(ENPI)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它是一组用于描述企业能源绩效的指标。
能源绩效参数可以帮助企业衡量自己的能源效率和能源绩效,从而找出能源效率改进的机会。
根据ISO 50001 标准,企业应该定期监视能源绩效参数,以确保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
5.能源绩效参数的测量和分析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企业需要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测量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找出能源效率改进的机会。
根据ISO 50001 标准,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能源绩效参数的测量和分析,以确保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
6.结论能源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的、战略性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光水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日内时间尺度运行特性分析
三、系统构成
风光水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水轮机和储能 装置等组成。其特点在于:
1、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提高了系统的能源产出效率和稳定性;
2、储能装置的引入,缓解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 靠性。
1、建模与算法的复杂性和精度问题:水风光多能互补发电调度问题涉及多 种能源形式,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非线性。如何建立更为精确、高效的数学模型, 并设计出相应的优化算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智能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问题:虽然智能优化方法在理论上具有优越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确保这些方法在大规模、实时运行的水 风光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3、系统效率:在多种能源互补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效率受各组成部分的效 率影响。提高各组成部分的效率是提高整个系统效率的关键。
五、影响因素
1、天气因素:天气条件是影响风光水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特性的主要因 素。例如,在晴朗的天气下,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会显著增加, 而在阴雨天或风力较弱时,输出功率则会降低。
参考内容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水风光多能互补发电调度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 本次演示将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发电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和发展趋势,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引言
水风光多能互补发电调度问题是指综合考虑水力、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互补特性,通过优化调度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传统 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水风光多能互补发电技术作为一种绿色、 环保的能源利
1、技术进步:随着太阳能电池 板、风力发电机等关键设备的性 能提升和成本降低
sbti零碳技术标准
sbti零碳技术标准
SBTi是指“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即基于科学的目标倡议,旨在帮助企业制定符合气候变化科学的减排目标,推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
SBTi零碳技术标准是指企业制定的减排目标符合SBTi的标准,并且实现零碳排放的技术和措施。
具体来说,SBTi零碳技术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符合气候变化科学的减排目标:企业应该制定符合气候变化科学的减排目标,将企业的减排目标与全球减排目标相一致。
2.采用可再生能源:企业应该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3.能源效率提升: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等手段提升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
4.碳捕捉和储存:企业可以采用碳捕捉和储存技术,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存下来,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
5.透明度和报告:企业应该公开透明地披露其减排目标和实现情况,接受第三方评级机构的评估和监督。
SBTi零碳技术标准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减排目标,同时推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贡献度评估及敏感性分析
张 斌(1989—),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消纳评估与运行管理。
刘 杰(198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新能源模型建模研究。
丘 刚(1977—),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新能源调度运行与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5230DK210001)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贡献度评估及敏感性分析张 斌1, 刘 杰2, 丘 刚1, 刘大贵1, 李国庆1, 肖桂莲1, 郝红岩1(1.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摘 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风能、太阳能规模化发展和技术进步,新能源将迎来高速发展,而新能源消纳问题依然严峻,准确评估新能源消纳因素对指定有效的消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新能源消纳形式,建立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贡献度评估模型,从贡献度量化指标分析主要因素;基于时序生产模拟计算各边界条件下新能源利用率,提出新能源影响因素敏感因子计算方法。
以新疆电网新能源消纳为案例,采用所提评估方法,评估各影响因素敏感性。
分析表明,负荷增长、外送能力提升、资源特性、装机规模及接入时序等多种因素均对新能源消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敏感因子;贡献度;时序生产模拟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8188(2021)11 0036 06DOI:10.16628/j.cnki.2095 8188.2021.11.006ContributionEvaluationandSensitivityAnalysisforNewEnergyAccomodationKeyFactorsZHANGBin1, LIUJie2, QIUGang1, LIUDagui1,LIGuoqing1, XIAOGuilian1, HAOHongyan1(1.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StateGridXinjiangElectricPowerCo.,Ltd.,Urumqi830011,China;2.MaintenanceCompany,StateGridXinjiangElectricPowerCo.,Ltd.,Urumqi830011,China)Abstract:Withtheintroductionofcarbonneutralityandcarbonpeakgoals,thelarge scaledevelopmentofwindenergyandsolarenergy,andtechnologicalprogress,newenergywillgraduallyreplacefossilenergypowergenerationasthedominantenergysource.Withfurtherdevelopment,theproblemofnewenergyconsumptionstillexists.Analysisofthefactorsaffectingthenewenergyconsumptionandthecontributionandsensitivityofthemainfactorsisofgreatsignificance.Thispaperproposesanewenergyconsumptioninfluencingfactorcontributionevaluationmodel,analyzesthemainfactorsfromthecontributionmetrics;calculatesthenewenergyutilizationrateundereachboundaryconditionbasedontimeseriesproductionsimulation,andestablishesanewenergyinfluencingfactorsensitivefactorcalculationmodel.TakingXinjiangPowerGrid’snewenergyconsumptionasacase,theevaluationmethodproposedinthispaperisusedtoevaluatethesensitivityofvariousinfluencingfactors.Theanalysisshowsthatvariousfactorssuchasloadgrowth,increaseindeliverycapacity,resourcecharacteristics,installedcapacity,andaccesstimingallhavevaryingdegreesofimpactontheconsumptionofnewenergy.Keywords:newenergyaccommodation;sensitivefactor;contributiondegree;chronologicalproductionsimulation—63—0 引 言我国新能源装机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由于供需结构、网架条件、可调节资源等因素的交织,新能源消纳空间较窄,所以影响了新能源消纳。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指标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指标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指标是衡量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效果的定量指标,可以用于评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果和效益。
常见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指标包括:
1. 节能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通过节约的能源量与实际能源消耗量的比值,反映了项目的节能效果。
2. 能源利用效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通过有效利用的能源量与提供的能源量的比值,反映了能源利用的效率。
3. 碳排放减少量: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通过减少的碳排放量与实际碳排放量的比值,反映了项目的碳减排效果。
4. 技术更新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通过采用和推广的新技术与总采用技术数量的比值,反映了项目的技术更新情况。
5. 资源利用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通过利用的资源量与提供的资源量的比值,反映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6. 投资回报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通过节约的成本与实际投资的比值,反映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7. 用能结构优化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通过优化的用能结构与总用能结构的比值,反映了用能结构的优化程度。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效果,指导项目的改进和优化。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
•【公布日期】2024.07.25
•【文号】国能综通科技〔2024〕115号
•【施行日期】2024.07.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
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
国能综通科技〔2024〕115号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标准化工作安排,现下达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共计774项,见附件1)、标准修订计划(共计422项,见附件2)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共计49项,见附件3)。
请组织各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起草单位、翻译工作承担单位抓好工作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1.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2.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修订计划项目
3.2024年能源领域外文版翻译计划项目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4年7月25日。
能效比单位
能效比单位
能效比是指一个单位产生的能量输出与所消耗的能量投入的比值,或者说是一个单位产生的能量输出与能源投入的比值。
它是反映能源生产、利用和消费的经济性和环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源开发、能源经济政策研究与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比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正在重点提高工业能效比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电力、煤炭、石油等工业能源的能效比管理体系,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以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和支持,加大对能源节约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比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出提高能效比的目标,制定有利于提高能效比的法律法规,并实施有力的监管措施来促进能效比的提高。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把提高能效比的行动纳入企业的经营目标,以营造节能高效的市场环境,促进能效比的提高。
同时,应加大消费端能效比的提高力度,通过强化节能监管,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展以节能减排活动和能源审计,提高消费者对节能环保的意识,以及给予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政府补贴等支持措施,来促进消费端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能效比的提高。
总之,提高能效比的行为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能效比的管理,加大政策支持
力度,给予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倾斜,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理念和新能源科技,从而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GS 能源技术标准广东省广州石油机械厂 发布1.目的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推进技术进步等途径,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本厂能源管理的职责、能源管理职能及日常能源管理要求等3.职责3.1 各部门要有主管分管、专人负责该部门能源的综合管理(包括及时根据需要统筹安排能源供应、每月核算能源、制定能源管理制度及修订)。
3.2 采购部负责对办公用纸张使用的管理和记录。
4.内容4.1本厂能源种类4.1.1本厂主要能源包括:水、电、柴油、汽油、机油、液压油、乳化油、氩气、氮气、氧气、乙炔、办公用纸等。
4.2 能源管理小组4.2.1 本厂各部门成立能源管理小组,由部门主管担任组长,并由2~3人组成。
4.2.2能源执行小组的职责:1)负责贯彻落实能源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并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节能措施,解决存在问题。
2) 建立能源统计台表格和数据。
3) 检查杜绝长明灯和跑冒滴漏现象,严禁非法耗能行为。
4) 加强耗能管理,完成节能计划,降低能耗定额。
5) 定期查抄水电表,保证计量无误,开展节能教育。
4.3 能源计划管理4.3.1 综合质管部每年初、年末对各部门生产等其他环节用能的综合单耗进行审定。
4.3.2 各部门能源管理小组根据当年计划工作量、综合单耗,编制部门年度能源消耗建议,经能源小组组长确认签名交到综合质管部。
4.3.3 本厂内用耗油、用电、用水设备的增加与减少,需向厂长办公室办理增减手续,由综合质管部存档。
4.3.4 综合质管部组织各能源小组按年度能源消耗建议、节能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对各部门指标进行考核。
4.4能源计量4.4.1能源计量作用1)能源计量是本厂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本厂的计量室统一管理,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
2)本厂计量室应做到本厂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本厂的计量室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本厂投入新项目时计量室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本厂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本厂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4.4.2能源计量管理措施1)计量室为实施本厂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具体参见本厂《计量管理制度汇编》)如下:①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②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③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
④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⑤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
⑥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
⑦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⑧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
2)本厂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①进出厂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乙炔、水等)的计量。
②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③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3)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4)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厂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
5)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原则上要达到100%,并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制订周期检定计划,保证受检率达到98-99%,抽检合格率达到95-98%。
6)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合理安装、正确使用、维修方便。
计量室还应加强巡回检定和现场监督检验,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线。
7)本厂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统计本厂能源消费量,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去向与分配。
其次是统计本厂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资料,再次是编制工业本厂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8)本厂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由综合质管部统一制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格式,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按月逐级上报。
能源统计内容必须包括各种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能源利用水平统计,能源统计的时段必须与本厂生产产品或财务报表同步。
9)本厂能源统计的汇总工作由综合质管部。
10)能源小组或节能小组根据全厂各部门或本厂的能源统计资料,定期开展本厂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或开展本厂能量审计工作。
4.5能源计量器具管理4.5.1能源计量器具的范围1) 油:流量计和认定的容器等。
2) 水:水表。
3) 电:电能表。
4) 气压表。
4.5.2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内容1)能源计量器具的分类、编号、入账、检测、修理等由计量室负责。
2)计量室要建立计量器具技术履历台帐等原始记录(注明: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出厂日期、历次检定校验日期等内容)。
3)新购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应经计量室入账检定合格后方准使用。
4)能源计量器具检定,由计量室按照检定规定周期,通知各部门或车间要求把计量器送计量室检定。
5)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相关工作人员应爱护器具,并坚持日常保养,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计量人员。
6)能源计量器具损坏、补充或淘汰产品的更新换代,由计量室提出名称、数量、型号及要求,纳入年度计划,由采购部负责购置。
7)能源计量器具由计量室负责,水、电表的更换安装由生产部负责。
4.6 检查与考核4.6.1每月生产部电房的电工负责对本厂区内的水表、电能表抄表一次,并把数据报表交到综合质管部。
4.6.2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如发现故障和疑问时,及时通知计量室,不准私自拆卸、调整。
凡私自拆卸调整者,其后果自负。
4.6.3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综合质管部负责安排,使用部门能源管理小组要按规定执行,保证其准确性和周期检定性。
4.6.4对有意损坏能源计量器具的员工视其情节按金额或加倍进行罚款。
4.7 能源消耗管理4.7.1 用电管理1)各部门能源管理小组及生产部电工必须努力确保全厂的电力正常供应,并督促与检查各车间及其各部门经济合理用电。
2)生产部对本厂生产合理调度,对一些重大耗电设备,应尽量使其集中生产,并严格控制开动班次,尽量提高负载率,降低其单位电耗。
3)为节约电能,车间作业区严禁使用500W白帜灯,逐步改用高效节能灯具。
4)凡生产必须用电加热器(电炉)或用电设备的增加与减少,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厂长办公室批准,生产部电房发放使用。
5)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4.7.2 用水管理1)严格执行关于节约用水的有关政策、规定。
2)厂里自来水管道、水笼头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各部门发现管道、水笼头有损坏漏水的,应及时通知生产部进行维修。
4)新增或开发项目用水由部门提出申请,报厂办领导批准。
4.7.3 用油管理1)严格执行厂里有关成品油的管理规定。
2)采购部应根据本厂的生产计划,编制各种供油计划,及时购进生产所需的成品油。
3)成品油进本厂后应由特定的仓库存放区统一贮存保管。
4)仓库对每次进油都要过磅、记账,并及时与进料单据核对。
如有差错,应通知采购部及时处理。
5)各部门按实际领用油,并需持领料单,领料单各栏不得涂改,仓库管理人员在发放油料时应及时核对品种、数量、严格计量。
4.7.4 用气管理1)进气时质检员应对气瓶的漆色、检验日期、外观、各种标贴、气压及其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盛装气体正确无误,气瓶安全状况良好后方可使用。
2)气瓶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及剧烈碰撞。
3)使用前应按要求将合格的减压阀连接到气瓶上,并清洁连接软管。
不同气体的气瓶使用时不要使用同一个减压阀。
4)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不少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5)员工领用气体和空瓶归还必须得到负责人批准并做好记账,使用完毕后归还到气瓶放置区分类分区存放。
4.7.5纸张管理1)采购部负责办公用纸的发放和监督管理并做领取、登记、签收记录各部门部长负责该部门纸张使用的管理,办公室应对用纸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对用纸量进行总量控制。
2)各部门负责每月向采购部领取当月的复印用纸;3)采购部负责各部门复印的材料每月并统计各部门用纸情况;4)复印后的废纸由办公室收集和处理;4.8能源消耗定额4.8.1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依据1)近两年能源消耗计量统计资料和历史最好水平资料;2)近两年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如销售收入、产值、产量、品种、质量等;3)年度生产计划、技术经济指标;4)所消耗能源的品种、品质、规格;5)生产技术及工艺的发展趋势,实施节能技改的情况;6)国内外同类产品、同类单位能耗先进水平。
4.8.2能源消耗定额制定条件1)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实际测算,适当的科学分析,精确的核算,力求达到“快、准、全、好”的标准。
①“快”即制定的定额迅速及时,走在生产之前,对生产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②“准”依靠长期的定额资料积累和经常了解分析生产情况,使能耗定额准确。
③“全”即完整齐全,本厂各生产环节、生产车间各生产工序、各类产品均应制定完整的能耗定额。
④“好”定额指标既要积极,又要可靠,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对能源单耗尚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部门,定额要从严核定,以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8.3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方法1)统计分析法:根据历年能源实际单耗的统计数据,并在分析影响定额的变化因素的基础上来确定能源消耗定额,这是最通用方法。
当本单位统计数据不足时,可参照与本单位条件相同单位的数据。
2)理论计算法:按照生产工艺及设备正常运行的能耗,进行理论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
3)实际测试法:按实际试验测试制定。
4)能耗定额每年修订一次。
修订能耗定额应当考虑产品产量和品种变化,质量提高,生产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的改变,原材料和能源品种、质量的变化以及节能、环保措施等因素。
5)修订能耗定额,应在考核定额的基础上,对影响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并用数量关系表示其影响程度,进行合理修订。
4.8.4能源消耗定额的审查1)审查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工作报告的说明;2)审查是否符合国家当前有关能源方针、政策和法规;3)审查能源消耗定额的项目;4)审查重点项目变化情况和原因;5)与历年能源消耗的资料对比,分析是否符合能源消耗的规律性;6)审查制定过程中的计算依据,并验算是否正确;7)审查是否积极采用了节能新技术;8)审查是否已采纳了群众讨论及各级审批过程中提出的正确意见;9)审查制定过程中拟定实现能源消耗定额措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