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案520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引入课题3′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
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
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一、压力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④压力的方向?(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的大小1.概念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强初中物理教案7篇
压强初中物理教案7篇压强初中物理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中,大气压强和浮力中尤其是浮力,新课标要求的要求难度有所降低,这是新教材考虑到初中生思维特点的一个体现。
对于大气压强要求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但流体压强是新增内容,它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本节课中力图通过对大量的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流体压强的知识,并会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而对于浮力,要求学生会用弹簧测力计去测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帮助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
二、复习目标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知道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会用注射器测大气压2、知道和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能力,分析归纳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并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教育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算大气压的值、用注射器测大气压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难点:用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四、教具与学具多媒体、塑料吸盘、注射器、细尼龙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装水的水槽、烧杯、热水、冷水和纸片等。
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复习相关知识,看听课笔记,对大气压、流体的压强及浮力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对这些知识有大概的印象。
六、教学过程压强初中物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初中《压强》优秀教案
初中《压强》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应用,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压强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压强的计算。
2. 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物理》相关章节。
2. 教学PPT。
3. 实验器材:压力计、海绵、砝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钉子能够钉入木板?2. 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压强的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利用PPT展示公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 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计的读数变化,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压强与受力面积、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压强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举例说明压强在工程、医学、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压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实验演示、课堂讲解和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压强》与实施篇1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的研究》2课题简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引导学生沿着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方向发展,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这是他们的心理因素,他们能够能主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效果;影想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的外部因素是他们的个性。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处理好他们的心理因素。
传统教育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育对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
这种学生观必然导致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压抑;反之,如果看不到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受教育者,高估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夸大其主体性发挥范围,忽视教师的作用,跟低估、压抑学生主体性一样有害无益。
正确的学生观是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从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又要把学生看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主体能动作用。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我在本课题中担任收集资料,汇报成果的任务。
二.本次实验研究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越来越好,他们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但究竟提高到什么程度,学生又具有哪些特点还是一项对未知的领域。
需要借助与时间来解决理论研究中遇到的迷惑。
并将研究成果付诸与实践,在实践中促进课题的研究。
本节课是《压强》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走进课堂并却在老师的引导子能够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实验计划,并把计划应用到实验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验去归纳出结论,能够在实验中积极合作,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创新,开发自己的思维是非常可贵的,这也就达到了实验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教师用:砖二块、泡沫塑料,学生用:图钉(每人一个)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感受压力的效果组织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图钉(或一只一头削尖的短铅笔),两个手指的感觉怎样呢?问:为什么感觉不相同呢?引导学生观看图11-2滑雪图,问: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雪中,而且能够在雪上滑行呢?讲述:事实上,图钉对手指、滑雪板对雪地都有力的作用。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强调压力的方向,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安排两名学生完成图11-3所示的实验。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听讲、思考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联系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压力不一定都是重力产生的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二、压强的计算讲述: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P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讲述: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 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24页例题讲评、指正。
讲述:请同学们估算自已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并思考怎样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学生听讲、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利用公式计算形象地理解Pa的大小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增大压强?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减小压强?问:课本图11-8、11-9、11-10、11-10、11-11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
压强教案优秀7篇
压强教案优秀7篇压强教案篇一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压强》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学习本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本节教材安排在固体压力压强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液体压强,是对压力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为以后学习气体压强,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的大小等奠定基础。
液体压强的规律对学生了解自然,及其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压强》教案(精选13篇)
《压强》教案(精选13篇)《压强》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4、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器材海绵、细沙、小板凳、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码、大铁钉、弹簧秤、木条、细线绳。
学情分析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
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环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轻灵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学了这一节的内容之后你就会明白了讲述,创设情境思考,进入情境新授课一、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前面我们学过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压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有小,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首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观点,然后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检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是否合理讲述压力的概念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巡回指导了解压力的概念讨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有关的因素设计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活动新授课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压强教案(最新7篇)
压强教案(最新7篇)《压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一位同学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复原,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再请这位同学吹这个气球,同学们一起观察前后两次现象:气球在空气中容易吹大,而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
提问:气球在空气中容易被吹大,为什么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当气球放在空气中,气球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放在瓶子里后,气球受到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二者压强的大小是不相等的,显然后者压强更大。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瓶子里的压强变大了呢?请同学们观察在吹气球过程中,瓶子里气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那么,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否是因为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在刚才的实验中,瓶子里的气体是被密闭的,现在我们就以密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大家观察一下我们面前的实验仪器——注射器,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气体?注射器里的气体就是实验研究的密闭气体。
1、实验目的: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注射器(出口处用橡皮膜封住)3、实验思路:(引导学生找出实验思路: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就是研究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压强”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如何变化?4、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橡皮膜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橡皮膜如何变化?)5、实验结论: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当向里推活塞,气体体积减小,橡皮膜向外突起时,表明气体压强增大;当向外拉活塞,气体体积增大,橡皮膜向内凹陷时,表明气体压强减小。
八年级《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压强》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力的概念、单位及简单计算,熟悉了面积的计算。但在压强概念的理解、公式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兴趣。
3.通过以上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向学生介绍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2.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通过实例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使学生明确压强的计算方法。
8.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章内容。
9.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气球、砖块、木板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品在用手挤压时,有的容易变形,有的却很难?”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学生回答)[实验2]将压力小桌分别正放和反放入沙盘,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还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学生回答)为了更直接方便地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引进了压强的概念。
⑴定义: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通过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压强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篇1)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垂直接触面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压力和重力相等。
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压强:物体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物理意义: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少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①液体受到重力②液体具有流动性一、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③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④在相同深度内,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二、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三、连通器特点: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液体不流动且连通器内是相同液体)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①马德堡半球②实验覆杯实验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1×105Pa=760mm水银柱=10m水柱→等效替代法大气压与高度、天气有关:晴天气压高,阴天气压低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惯性是啥(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
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压强 教案
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单位换算和使用压强公式计算压强。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际情景,引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2) 运用归纳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压强的单位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计算压强的单位换算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水平地板模型、塑料瓶、螺旋装置、气球、气泵、压力计、针管等;课件和教学PPT;实验记录表和学生作业;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1. 你们在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是否碰到过与气球爆破、压力等有关的现象和问题?2. 当你用气泵给气球充气时,气球为什么会变得饱满?3. 当你站在一个气球上时,你是否会感受到气球产生的压力?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发对压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二、知识介绍(15分钟)利用PPT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压强的概念,包括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等内容。
1. 压强的定义: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是描述固体或流体受到外力时的效果。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 ÷面积,P = F / A。
3. 单位换算:(1) 国际单位: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1Pa =1N/m²;(2) 常用单位: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千帕(kPa)、兆帕(MPa)和标准大气压(atm)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1:用压力计测量气球的压力。
(1) 实验步骤:将压力计的尖端放入气球中,观察压力计的读数。
(2) 实验总结:发现气球充气时,压力计的读数增大,说明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增加。
压强教学设计_共10篇 .doc
★压强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掌握影响物体压强大小的因素;3.明确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掌握增大和减少压强的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掌握压强公式,并能够应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准备小钉床、塑料袋密封的水、粘有胶布的玻璃板、锤子、沙箱、压强桌。
五、教学过程⒈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拖拉机的履带、飞机升空、潜艇上浮、大块的石板压在人的身上、人躺在钉床上。
提问:由这些画面,你能想到什么?引出新课内容。
并板书压力。
2.新课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请学生在下面几幅图中画出物体接触面的压力。
提问:(1)观察各图片中压力的共同点是什么?(2)物体的压力与重力之间有什么关系?(3)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是什么时候?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压力与接触面是垂直的。
建构压力的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引导学生将压力和重力区别开。
提问:力具有改变物体形状的作用效果。
请学生举例。
继续探究:多媒体出示蝉和骆驼的图片,对蝉的口器和骆驼的脚展示出特写。
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1)蝉的口器和骆驼的脚产生的压力相同吗?(2)蝉和骆驼的压强相同吗?学生探究:蝉的口器为什么那样容易插入树皮?骆驼的脚掌为什么不会陷入沙子?实验研究:压强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练习巩固:设计判断题。
3.压强引出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压强。
压强表示压力的效果,进而导出压强公式。
在这里介绍压强单位帕以及帕斯卡的来历。
出示例题:如果一本书的重力是 2.5N,平放在桌面上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为4.7×10-2m2,那么他对桌面会产生多大的压强呢?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解决例题的解答。
《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
《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名⼈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压强》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初学及易与压⼒的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让学⽣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的区别,做好探究压⼒作⽤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学⽣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让学⽣在探究中进⼀步了解影响压⼒作⽤效果的因素,获取相关的知识,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充分列举⽇常⽣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可以提⾼学⽣的学习兴趣,另⼀⽅⾯可以加深学⽣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的,符合⼋年级学⽣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通过探究“压⼒的作⽤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极⼤程度地调动了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锻炼了学⽣动⼿动脑的能⼒,实现了学⽣的主体地位。
三、学情分析 1、⼋年级的学⽣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较强的观察能⼒。
半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定的实验探究能⼒以及简答物理研究⽅法。
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发展的最佳时期。
2、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定的⽣活体验,如书包带做的宽⽐较舒服等有关事例。
本节课所学⽣涉及的内容与实际⽣活联系紧密,使学⽣具备了⼀定的⽣活体验,进⽽使学⽣由对⽣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四、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跟什么因素有关,了解增⼤或减⼩压强的主要⽅法。
压强教案教学设计3篇
压强教案教学设计3篇压强教案(一):物理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明白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明白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好处,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此刻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
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状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l)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3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压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4.教学媒体: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完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绝大多数学生能从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会对获得的信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教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引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方法,并且能按照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出结合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压强》教案设计
《压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压强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难点: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本质。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压强现象,如大气压、水压等。
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让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压强的变化。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压强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压强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对压强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压强应用的理解。
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压强的理论知识。
2. 实物模型:使用压力板和不同形状的物体,展示压强的实际应用。
3. 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和视频,生动展示压强的概念和现象。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学习材料和实例,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压强》 教案
《压强》教案课题9.1 压强课时 1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会判断压力的大小和方向2.理解压强的概念.3.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4.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考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师生随笔【学法指导】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得出压强公式,学会运用压强公式一、自学1、压力:物理学上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2、压力的三要素:(1)压力的大小:(指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关系)(2)压力的作用点:(3)压力的方向: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4、定义:叫做压强。
5、压强的计算公式:6、压强的单位:符号:7、增大压强的方法:、8、减小压强的方法:、二、交流1、①把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接触___________的手指受压的感觉较明显。
且用力___________这种感觉越明显;②一只手掌压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与___________接触的部分形变较明显,且用的力___________,形变越明显。
(二)探究21、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2、乙步骤中,为什么要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你会发现什么?3、丁步骤中,将小桌倒放的目的是什么?你会得到怎样的结论?4、本探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小结:由探究1、探究2可以得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认识压强1、压强的公式: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 F——压力——牛顿 S——受力面积——平方米3、做一做:课本第31页例题(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信息两位旅行者通过一片沼泽地时,一人不幸陷入沼泽地的泥坑中,他越是挣扎越是陷进去,急得大叫“救命”,他的同伴一边叫他“千万不要挣扎”,一边趴在地上慢慢爬过去,借助一根枯枝将他从泥坑中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
小有关。
聆听
引出课题。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 是差不多 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什么 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 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一节 压强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 探究影响 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 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 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分别研 究两个因素对压力作 用效果的 影响呢? 我们把压力作用面积 叫做受力 面积。 提供的器材有:小桌、海绵、砝 码。 PPT 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得 到实验结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 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引导:
新
课
讲
从刚才的分析可知,如果要比较 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怎么办? 那要是压力和受力面 积都不相 同,怎么办?在前面的学习中有 没有能借鉴的方法。 非常好。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可以定量的描述压力 的作用效 可以求比值。 果,我们给他起个新 名字叫压 类似于速度的定义。 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压力作用面积大小。 控制变量法。 具体说:在压力相同时, 改变压力作用面积,看物 体形变多少。 在压力作用面积相同时, 改变压力大小,看物体形 变多少。 压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与 压力大小有关。 受力面积 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 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 积大小有关。 压 力一定 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 作用效果越明显。 思考回答: 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 小。 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大 小。
聆听
完 整 学 习有 关 压 强 的知识。
使 学 生 对物 理 单 位 大小有基本的认识。 思考回答 压力的单位是 N。 面积的单位是 m2 。 所以压强的单位应 该是 N/m2 。 聆听 感受 1 Pa 的大小 聆听
梳理压强知识形 成 一 个 完整 的 知 识 体系。 同时也可以帮 助学生记忆。
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学目标达 标检 测, 及时反馈与巩固 本节课的知识点。 针 对 学 生在 不 同 的 问 题 中 出现 的 错 误 进行纠正。
引 入 课 题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 有什么不 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 况生活中 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思考回答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 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 的更 多。 进一步展示现象, 说 明 这 种 现象 的 普 遍 性。 锻炼学生的分析 能力。
锻炼分析能力。
掌 握 控 制变 量 的 研 究问题的方法。 锻 炼 观 察能 力 和 总 结能力。
对知识的应用
培 养 知 识点 迁 移 能 力 掌 握 科 学的 定 义 物 理量的方法
授
小 结 练 习
物理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 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 F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 p 体单位面 S 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 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提出问题 根据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应 该是什么? 为了纪念科学家帕斯 卡在物理 学,特别是压强知识上的贡献, 我们把 N/m2 用一个专用名称代 替:帕斯卡。 板书 2.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 符号:Pa。 将一张报纸对折一下,平铺在地 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 Pa。 1 Pa 表示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 受到的压力是 1 牛。 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 探究了影 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而形 成压强的概念,并讨论了增大减 小压强的方法和在实 际生活中 应用的事例。 1.如图所示,A、B、C 三个实 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 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A、 FB、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 为 pA、pB、pC。则三个压力的大 小关系是 ,压强 自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是 。 2.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 压强, 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 )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板书设计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F 。 p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S 2.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 1.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2.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我是直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描述压力,利用压力的示意图,让学生自己体会压力,并 对压力的概念下定义,接着让学生画出已知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说出 重力和压力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压力不等同于重力。 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 并理解压强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压力是指力的大小, 而压强是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学的兴趣,落实物理——社会。进一步落实 “生 活——物理——社会” 二、存在问题: 对学生了解不够好,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勇跃,进度比较 缓慢。学生看书回答问题,不能很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致使学生利用书本上的将要 讲的知识进行回答,常常使教师陷入窘境。 三、今后改进措施: 要认真备好学生,改进时间安排,争取在 25 分钟内结束课程,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训 练。备课时要灵活,以便能应对时刻出现的突发事件,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 课堂上要学会关注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转变为学生自主 学习的过程,并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第九章 第 1 节 压强教案
甘龙中学:张胜奎
课题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 (二)过程与方法 学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目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 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难点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 学具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参与实验 让学生亲身感受, 提 高 学 生 分析 问 题 的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