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九 选修部分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题点 3 自然灾害防御 母题导入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解析 洪灾的成因应从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地形、河流水系特征三个 方面分析。措施应从移民或修建水库和大坝等水利工程两个角度分 析。 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 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 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 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 河防洪堤。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纲原文]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4.防灾与减灾。
[网络构建]
题点 1 自然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母题导入 (2013·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 P 区域冷冻灾害 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冷害使农业减产,并对农业基础设施产生破坏。 在冷空气南下过程中,受地形阻挡在山前堆积,产生冷害;地势 高,气温低加剧了冷害程度。 第(2)题,通过灾害预警预报、管理与科技等方面防御冷冻灾害。 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 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 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 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2)干旱灾害的发生机制
预测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2 月以来,西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 20 毫米, 其中云南大部、四川大部、贵州西部等地降水量不足 10 毫米, 比常年同期偏少 5 成以上。同时,西南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 期偏高 1°C 以上,其中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气温 偏高 2.4℃。

专题09 自然灾害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专题09 自然灾害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考点01 气象灾害
【变式演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 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 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 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 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 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 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考点01 气象灾害
(三)危害与好处 危害1.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 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4.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四)我国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 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答案】(2)丙; 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 【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 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 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 沙尘运动。
【答案】(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 【解析】(3)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 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 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 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练含解析课件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练含解析课件

专题 17 自然灾祸与防治1.练高考(2015?福建卷) B. 【选修 5—自然灾祸与防治】风暴潮是指因为激烈狂风扰动,惹起近海水面异样高升,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

图19 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戒备风暴潮均匀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 1)指出该省超戒备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剖析其原由。

(9分)( 2)简述该省防守风暴潮灾祸应采纳的主要举措。

(6分)【答案】( 1)( 9 分)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天节。

原由:该省沿海夏、秋天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戒备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遇),增添超戒备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 2)(6 分)增强风暴潮灾祸的监测和预告:加固谨防;保护生物(红树森、珊瑚礁)海岸,创造沿海防备林;增强宣传教育,提升民众防守风暴潮灾祸的意识。

(其余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名师点睛】自然灾祸防守举措分为非工程性举措和工程性举措。

非工程性防守举措指成立监测与预告预警系统各应急体制;成立健全法例系统,增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增强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环境意识。

工程性防守举措指经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祸系统,最后达到减灾的目的。

详细方式:一是改变地表环境,防备或减少自然灾祸的强度;二是能够隔断或控制灾祸与人口、财富等的直接相遇;三是能够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升抗灾性能,减少灾祸损失。

(2015?山东卷) 45.(10分)【地理-自然灾祸与防治】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556 年 1 月 23 日 24 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域发生8.0 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录:“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子陷于地中,或平川突出山阜,或一日数震,华岳、终南山鸣,河清多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

”据资料剖析此次地震致使重要人员伤亡的主要原由。

【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子夜,人员来不及反响;地震涉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子坍毁严重;次生灾祸(水灾)严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九 选修部分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九 选修部分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思路启迪] 影响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因素有哪些? [获取信息] 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原因主要从震级、烈度、
地震发生时间、震区人口数、建筑物抗震水平以及地震引发的次 生灾害等方面分析。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
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 灾)严重。
发生在 7~10 月份,即夏、秋季节;原因是夏、秋季节该省东南 沿海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加上河流入海流量大, 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遇天文大潮,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会增加。第(2)问,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措施主要在于加强风暴潮灾 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海岸。
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3.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4.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及防御措施的答题规范 (1)气象灾害的分布 分析角度 空间分布 答题模板 集中分布在„„地区; 由„„向„„ 减少(或增加) 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 发,„„季节较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间分布
(2)气象灾害成因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长时间没有降水(持续性降水)导致干旱 自然原因 (洪涝);季风区气候,降水不稳定加剧了 旱涝灾害 人为原因 灾情分析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 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经济损失较大
重点透析 难点突破
考向一
地质灾害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的比较
成因 岩石圈在内力作 用下突然发生破
危害
分布
基本 特点
防御
两大地震带: 分布广 泛,危 害巨 大,伤 亡严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 田园、建筑,威胁 生命财产安全,有 可能诱发地震或引 起气候异常 主要分布在 重,突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选修)1-4-3《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选修)1-4-3《自然灾害与防治》
31
环境污 染问题
形成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影响工业生 保护水源、限
大量的工业、 水污染 农业和生活废
弃物排入水中ຫໍສະໝຸດ 产、人民生 活,危害人体 健康,破坏生 态,影响动植
制污水排放、 建污水处理 厂、合理布局 工业生产、提
物繁殖
高环保意识
32
33
34
二、1个技巧须掌握 环境污染类试题的分析思路
24
二、1个技巧须掌握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 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 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 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 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 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 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 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 坊);切沟填埋。
18
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 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 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 填埋等方面分析。
29
解析:第(1)题,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 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第(2) 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 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 惯等。
30
一、1个重难点要突破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0
②草地保护。 11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经典题型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地形地貌是崩滑流地质灾害活动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崩滑流能否形成以及形成的类型、数量(密度)和规模。

江西崇义县可划分为构造侵蚀中山、构造侵蚀剥蚀低山、构造侵蚀溶蚀丘陵和侵蚀堆积平原四个地貌类型。

该县崩塌、滑坡与不稳定斜坡主要发育于低山、丘陵等区域,泥石流主要分布于中山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丘陵区。

如图为崇义县不同地貌地质灾害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崇义县不同地貌地质灾害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丘陵区灾点数量最多B.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为泥石流C.中山区不稳定斜坡分布最多D.丘陵区的灾点密度数值最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灾点数量最多的是低山,A错误;由材料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于中山区,B错误;崩塌、滑坡与不稳定斜坡主要发育于低山、丘陵等区域,C错误;由图可知,丘陵区的灾点密度数值最大,D正确。

故选D。

2.低山丘陵区的灾点密度较大的原因是()A.植被稀少B.山体落差大C.人类活动密集D.岩溶作用强答案:C解析:低山丘陵区的植被覆盖率一般较高,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A错误;低山和丘陵区山体落差没有中山大,B错误;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低山和丘陵的沟谷或山坡坡脚地段,修路、建房大多需要进行切坡,易形成高陡边坡,从而引发崩滑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使地质灾害的密度较大,C正确;当地位于江西,岩溶地貌在当地分布面积小,D错误。

故选C。

3.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丘陵区的原因可能为()①人工抽取地下水②地下水溶蚀作用③降水季节差异大④滑坡、泥石流导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丘陵区的原因与人类过度利用地下水和地下水溶蚀作用有关,①②正确;降水季节差异大与塌陷关系不大,滑坡、泥石流不会导致塌陷,③④错误。

故选A。

[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大武山和吕泗两水位站的观测资料显示了长江口南北两岸水位的季节变化。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目录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目录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目录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是可以帮助学生从基础知识到深入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课程,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我们提供了一份完整的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目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精选课题课题1:地球表面构造与地质演化1.1球表面构造1.1.1壳构造1.1.2地构造1.2质演化1.2.1造运动1.2.2山活动课题2:地质调查与实践2.1质调查方法2.1.1质调查仪器2.1.2质调查技术2.2际操作2.2.1质勘查2.2.2质抽样课题3:风、水、土的变化与利用3.1的变化3.1.2的变化规律3.2的变化3.2.1的分布3.2.2的循环3.3的变化3.3.1壤种类3.3.2漠化及其预防3.4用风、水、土资源应用3.4.1水措施3.4.2地利用3.4.3资源的有效利用课题4: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 4.1域发展4.1.1域经济发展4.1.2域城乡发展4.2境保护4.2.1境污染及其预防4.2.2态平衡与环境保护课题5: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5.1球变化5.1.1候变化5.2持续发展5.2.1能减排5.2.2源合理利用以上就是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的完整目录,结合当前的学习特点,学生们可以根据各个课题,深入掌握和巩固地理知识,让自己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这里主要介绍了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的基本内容以及目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讨论一下各个课题的内容。

首先,课题1中涉及地球表面构造和地质演化的内容,学生们可以通过掌握地壳构造、陆地构造和构造运动、火山活动等知识来加深对地质现象的理解。

其次,课题2涉及地质调查与实践,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质调查仪器和地质调查技术,进行地质勘查、地质抽样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下面,课题3中研究风、水、土的变化及利用,学生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大气环流、风的变化规律、水的分布及循环、土壤种类、沙漠化及其预防以及节水措施、土地利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新高考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6自然灾害课件

新高考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6自然灾害课件

D.②④
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C )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融雪洪水灾害次数累计在40°N~50°N范围 最多。尼罗河流域和中南半岛都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冰洋沿岸位于北极圈 以北地区,只有亚洲中部的高大山脉地区符合,D项正确。第2题,根据统计 表格数据可知,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春季远远高于秋季。冬季的降雪量大,导 致春季地表积雪较多,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积雪融化,①②正确。秋季进入 降温阶段,秋季气温不一定低于春季,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③④错误。 第3题,混合型洪水发生频次高,破坏力不一定大;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 强不是混合型洪水破坏力更强的主要原因;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雨水混合 积雪融水,水的径流量增大,产生了更强的破坏力;由题目材料可知,升温型 洪水中也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故选C项。
辨差异 洪水和洪涝的区别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安全,甚至造成
灾害的水流称为洪水。若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则形成洪涝灾害。
(2)我国三大河流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①淮河的治理。
②黄河的治理。
③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
3.气象灾害的相关性 (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第一编
专题六 自然灾害
地理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专题总览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专项模块·素养培优
网络构建·专题总览
洪涝 滑坡
寒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监测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核心考点一 气象灾害
[归纳提升·学技法]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目录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目录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目录随着学校的安排,我们这学期的地理课程要开启第二轮专题学习了。

第二轮专题的学习内容将涉及到气候地理要素、国民经济地理要素、世界地理要素、环境地理要素等,旨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学,拓宽视野,提升分析能力。

下面是第二轮专题学习的目录:第一章候地理要素(一)候类型1.候变暖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2. 不同国家的气候差异及其原因3.候演变的历史背景(二)候与自然灾害1.域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关系2.然灾害的分类及其特征3.然灾害对地理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三)候变化对全球资源环境的影响1.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第二章民经济地理要素(一)业经济地理1.业生产要素及其地理分布特征2.业地理分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3.业技术改造的意义及其措施(二)业经济地理1.业经济地理的特征2.业技术外溢的地理空间特征3.济全球化对工业经济地理的影响(三)市经济地理1.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规律2.市经济地理的影响因素3.市化及其后果第三章世界地理要素(一) 世界文化地理1. 世界文化地理的分类及其特征2. 世界文化地理的时空特征3.文化区域的特色及其影响(二) 世界人口地理1. 世界人口地理的特征及其变化2. 世界人口结构及其时空变化3. 人口因素对环境关系的影响(三) 世界经济地理1. 世界经济地理的时空特征2. 世界经济的分区方法及其机理3.易全球化及其影响第四章境地理要素(一)地利用地理1.地利用地理的特征及其变化2.地利用模式及其规律性3.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实施措施(二)境污染地理1.境污染的分类及其特征2.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3.染物的防治技术及其措施(三)源利用地理1.源的分类及其地理分布特征2.理环境与资源利用的相互影响3.源的合理利用及其策略这次的第二轮专题学习将使我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了解地理,是一次精彩的学习体验。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勤于总结研究,努力提升自己,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自然灾害》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自然灾害》教案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自然灾害》教案【专题要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5.自然灾害防治措施【考纲要求】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整体把握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重点掌握干旱、地震、热带气旋、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知识网络】侧重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的考查。

【典例精析】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标准答案】(1)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2、(lO 分)[09山东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

(2)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6分)【试题解析】以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为材料,主要分析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原因、危害。

(1)小题分析表格三省各月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

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

(2)小题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

【标准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图涝渍灾河图123、[09高考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6自然灾害pptx课件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6自然灾害pptx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广东鹤山高三联考)冻土具有流变性,具有冻胀与融沉两种风险。随 着全球变暖,不良冻土的热融滑塌风险也在逐渐攀升,主要特点是土体结构 松散,降低导热系数,容易导致热融滑塌型滑坡。下图是我国青藏公路采用 填埋碎石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试验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专题突破练六 自然灾害
(2023·湖南邵阳高三期末)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 有突发性,水量集中且流速快,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 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下图是1983—2015年西藏山洪发生次数年际变化和 月份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碎石填埋可以有效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主要是因为( D )
A.减少到达含土冰层的太阳辐射
B.透水性强,增加含土冰层水量
C.起到固定土体结构的作用
D.减缓地温上升,保持冻结状态
8.推测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难度最大 4 5 6 7 8 9 10 11
(202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金沙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沿岸发育了一系列 古滑坡,目前整体较稳定的巧家县古滑坡是该流域迄今发现的最大古滑坡。 该滑坡体顺坡发育了多条深而长的泥石流沟,沟坡沿岸发育大量次生滑坡 及崩塌,滑坡体前缘被保存完好。下图示意该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 5~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5题,上部基岩山地,岩体较为完整,地表碎屑物较少,而古滑坡体地 表存在大量碎石土,堆积物较松散,泥石流物质来源较多,C正确;地形、降 水和植被差别较小,排除A、B、D。 第6题,河流剧烈侵蚀滑坡体前缘会造成滑坡体不稳定,且材料已说明“滑坡 体前缘被保存完好”,A错误;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运动并不 平稳,B错误;区域性暴雨频次应该不会显著减少,材料也未说明,C错误;该 滑坡体为古滑坡,故滑坡体长期受侵蚀已基本解体,D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化设计 专题九 选修模块 第2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化设计 专题九 选修模块 第2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 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2.(2010·福建高考文综,40B)下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 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退田还湖;加强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
3.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 ℃,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 ℃,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 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 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1年1月 2~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
水异常偏少
江中下游地区多伏 饮水困难,影响经济

发展和社会安定
台风 寒潮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 每年的夏秋季节,影 主要由强风、特大
带洋面上的强烈发 响我国东南沿海的 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展的热带气旋
广东、海南、福建
、浙江等省区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
某区域形成的堰塞湖位置图
(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RS)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 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 (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答案:(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危害。
伤亡
滑坡 外力 斜坡上的岩体或 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 作用 土体沿一定的滑 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 (斜 动面整体下滑 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地理考点强化训练:自然灾害与防治(二)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地理考点强化训练:自然灾害与防治(二)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地理考点强化训练:自然灾害与防治(二)一、单选题读部分地质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2.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鱼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4.六大区域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有了水和空气之后,太古宙中期才出现了最原始的生物。

读“显生宙地质年代简表”,完成下列小题。

5.地球上的水能以液态形式存在是由于()A.有月球环绕转动B.日地间距离适中C.原始海洋的形成D.体积、质量适中6.恐龙灭绝于()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早期C.中生代末期D.新时代早期7.显生宙最晚期植物演化所处的阶段为()A.藻菌时代B.蕨类时代C.裸子时代D.被子时代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①②③④地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件表明()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B.地球已不适合生物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选修课课程纲要《自然灾害》

选修课课程纲要《自然灾害》

选修课课程纲要《自然灾害》高二地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纲要任课教师:韩晓梅第一部分:教师简介韩晓梅,地理教师,199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

第二部分:课程纲要一、课程的背景与目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进展迅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灾害的羁绊。

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降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速度,减少了国民经济总产值。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摆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前。

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规律,重视环境保护,预防灾害,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产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害程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这个课程将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二、课程的要求要求班级最高人数:50人左右。

要求学生自带什么东西:会上网搜集资料、会制作幻灯片。

要求学生在选课之前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求对本课程内容用浓厚的兴趣。

要求学生在选课之前应该有哪些知识基础等:要求学生对文科知识有较广的知识面。

注意事项:上课的时候需要带笔和本,有一些理论知识需要记录下来,以备课程测试。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老师统一指挥,不迟到,不旷课,因事请假的必须出据班主任开的请假条。

三、课程的内容四、课程的实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学习方法:听课、记笔记、合作探究组织形式:个人及小组合作课外拓展性练习:上网网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设备:电子白板五、课程的评价1、成绩评定学生的课程结业成绩为100分,由三个部分构成(1)学习时间(16分)每次出席获得2分,校本课程共8次(16课时),共计16分。

每次课程后任课教师即时登记。

(2)学习表现(8分)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参与、纪律和作业完成等情况。

每次学习表现良好得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 学研究,建立灾情 监测预警系统;加 强地质灾害的管 理,建立健全减灾 工作的政策法规 体系;实施一些预 防措施;积极开展 防灾、减灾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的 防灾意识和减灾意 识
2.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地震灾害 ①世界主要地震带及其原因
②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烈 度,其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
(2)从图中获取信息:
[解析] 第(1)问,根据柱状图可知,该省超警戒风暴潮主要 发生在 7~10 月份,即夏、秋季节;原因是夏、秋季节该省东南 沿海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加上河流入海流量大, 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遇天文大潮,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会增加。第(2)问,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措施主要在于加强风暴潮灾 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海岸。
2.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 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 大;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 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 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 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 力下降。
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
灾情分析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经济损失较大
(3)防灾措施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防灾、减灾
非工程 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
措施 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河流沿
工程措施 岸建防洪大堤、建防护林、实施护坡工
[答案] (1)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 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 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 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 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生哪些自然灾害,原因是什么。例如华北地区,最常发生的自然 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洪涝、农作物病虫害等。华北地区 地处我国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定,降水 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冬季 风发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因此冬春季强劲的冬季风带来了寒潮、 沙尘暴等灾害。这些灾害大都是以季风气候为核心的气象灾害。
②评价分析思路 既要清楚地认识气象灾害的危害,也要了解其有利方面。如 埃及尼罗河沿岸,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我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和伏旱天气;大雪长时间覆盖地面,能杀 死一些农业害虫,这验证了人们常说的“瑞雪兆丰年”。
(2)主要气象灾害关联性的分析思路 ①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 共同影响,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复习时,要结合自然灾害 的成因及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找出规律,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②我国有些地区,由于出现自然灾害较多而成为自然灾害多 发区。因为自然灾害之间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因此,某一地区多 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而引发了其他 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得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因此,抓住该地 区的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气候等特点,就能分析出该地区易发
[探究追问] 除地震外,关中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答案] 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举一反三] (2015·济宁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滑坡的原因。 (2)据图说明该处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
[解析] (1)从图中可知该地海拔较高,等高线密集,坡度较 大,属于山脊地形,上部有断层发育,下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山 体的稳定性,容易引发滑坡。(2)滑坡下部有河流、村庄、道路, 滑坡会阻塞河道,摧毁村庄,冲毁道路。
[思路启迪] 影响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因素有哪些? [获取信息] 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原因主要从震级、烈度、 地震发生时间、震区人口数、建筑物抗震水平以及地震引发的次 生灾害等方面分析。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 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 灾)严重。

二 部
核心专题突破



选修部分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防治
———————————知识结构———————————
专题解读: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知,以对人类有重大影 响、普遍关注的自然灾害,或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灾害等热点材料 为切入点,以区域图、统计图表等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灾害的 分布、成因、类型及治理措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分析贡嘎县冬、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并说明沙尘天 气对飞机航行的危害。
[解析] 从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地冬、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 的原因与植被稀疏、大风日数多、地表裸露以及河流水位低、河 滩泥沙裸露、沙源丰富等因素有关。沙尘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下 降,影响飞行;且此时风力较大,影响飞机起降;沙尘还易导致 飞机发生机械故障。
海—喜马拉
害巨
定范围内的地面
雅地震带
大,伤
震动
亡严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
主要分布在 重,突
田园、建筑,威胁
岩浆沿地壳的薄
环太平洋、地 发性强
生命财产安全,有
弱地带喷出地表
中海和东非、
可能诱发地震或引
大西洋洋底
起气候异常
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 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 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 工作的政策法规 体 系;实施一些预防措 施;积极开展防灾、减 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防灾意识和减灾 意识
[举一反三] (2015·河北省石家庄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的贡嘎县属于高原干旱季风气候区, 冬、春寒冷多风,降水集中在夏季。贡嘎县素有“西藏的空中门 户”之称,拉萨机场即位于贡嘎县。每年的冬、春季节,拉萨机 场经常会受到扬沙和沙尘暴等沙尘天气影响,导致航班延误,影 响旅客出行。下图示意贡嘎县位置。
滑坡
斜坡上的岩
破坏或掩埋
体或土体在
农田、建筑物
重力作用下,
山区、坡陡
及道路,造成
沿一定的滑
谷深、岩石
人员伤亡和
动面整体下
破碎、植被
经济损失

稀少、暴雨
山区爆发的 饱含泥沙和 泥石流 石块的特殊 洪流
骤降或冰雪 堵塞江河,摧
融水汇集。 毁城镇和村
多与地震带 庄,破坏森
分布一致 林、农田、道 路
分布广 泛,危 害巨 大,伤 亡严 重,突 发性强
[探究追问] 有关海潮和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B.其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C.形成的动力都来自大气的运动 D.海潮和风暴潮对我国的影响较大 E.充分利用海潮的规律,可以在生产生活中造福人类 F.凡有暖流经过的地区,都会受到台风风暴潮的影响
[解析] 海潮和风暴潮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都有一定 的规律性,海潮的动力是天体引力,一般情况海潮不是灾害性的 自然现象,海潮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于人类。
(2)洪水治理问题的分析思路 洪水治理问题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 思考。具体要求:上游——修水库蓄洪,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 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治 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结合,对长江的治理还 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 合起来。
[答案] (1)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山脊地形,顶部有断层发 育;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2)阻塞河道;摧毁村庄;冲毁道路。
考向二 气象灾害 1.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的比较
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3.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4.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及防御措施的答题规范
(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①泥石流的发生机制
②滑坡的发生机制
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
4.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方法 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而这些灾害的 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性。
(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 年 1 月 23 日 24 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 8.0 级以上 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 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 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 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 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 冬、春季节,贡嘎县寒冷干燥,地面植被稀疏;河 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农田处于休耕期,地表裸露,增加沙 尘来源(任答两点即可)。冬、春季节贡嘎县风速较大,容易扬起 沙尘。
沙尘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沙尘天气风速大,影响飞机 起降;沙粒和尘土易导致飞机发生机械故障。(任答两点即可)
考向三 水文灾害 1.我国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
[答案] BDE
(1)主要气象灾害成因、评价的分析思路 ①成因分析思路 a.台风的成因主要从热带洋面的气温变化进行分析。 b.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时 空分布、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c.干旱的形成则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 人类活动有关。 d.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知识。
程等
(2015·福建卷)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 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 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