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2013李庆雷

合集下载

《旅游规划概论》前言-李庆雷授课PPT

《旅游规划概论》前言-李庆雷授课PPT

草坪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一个耗资2.7亿元的项目,仅建成3年之后又面临被大部分 拆迁的命运。位于河口县滨江路沿岸的“中国 —东盟河口国际 旅游文化景观长廊”,近来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学习理念与方法的新要求
表达呈现 思考创新 思维创新 积累知识


1、旅游规划是特定机构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对 既定地域范围内旅游产业要素进行统筹部署和具体 安排 ,以保证旅游系统健康发展、三大效益有机统 一的过程。 2、旅游规划师的四大看家本领是把握市场、创 意能力、整合协调、服务理念。 3、旅游规划课程的学习中应更新学习理念与方 法,实现从积累知识向思维创新和表达呈现的升级。
对轿子山及其周边资源进行整合,会产生什么?
旅游规划涉及的10大集成技术群
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生态学 园林规划设计 地理学 景观规划设计 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 管理学 绘图技术
看家本领4:服务理念
旅游是面对面的服务性消费,旅游业是典型 的服务经济。旅游者出游并非为了享受高品质的 服务,但任何低劣的服务都可能造成对区域旅游 业的致命打击。旅游规划不仅仅是对景区、景物、 景观等物质层面的规划设计,也是对服务/接待模 式、商业模式的设计。树立市场意识、服务理念, 才能规划出让游客满意的旅游系统。
旅游规划是特定机构按照一定的技术
规范对既定地域范围内旅游产业要素进行
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以保证旅游系统健
康发展、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的过程。
旅游规划包括哪些类型?
(1)旅游发展规划 (2)旅游区规划:总体规划、游规划(如营销/线路规划)
(1)旅游发展规划
(2)旅游区规划:总体规划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主干课程

特种旅游研究综述(李庆雷等)

特种旅游研究综述(李庆雷等)

引用格式:李庆雷,康涛,荣俊杰. 特种旅游研究综述[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4(1):44-48.特种旅游研究综述1李庆雷1康涛2荣俊杰2(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41;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特种旅游是西部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品,对于全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和海外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文献检索,对特种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内涵与特征、外延与类型、意义和地位功能和作用、现状与问题、对策与措施、相关领域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特种旅游;文献综述;展望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随着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和旅游需求层次的提升,旅游产品由观光向休闲度假、特种旅游转变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1]。

时至今日,特种旅游已经成为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重要的旅游产品,并在云南、四川、内蒙等地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当前特种旅游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各类事件层出不穷。

对特种旅游进行研究,不仅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探讨问题解决方法的实际需要。

本文对国内外重要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特种旅游的内涵与特征(一)特种旅游的界定国外关于特种旅游的定义大多数是将其等同于“探险旅游”,都是从探险旅游的角度来界定的,一般强调户外自然环境、挑战体验、危险成分、活动结果不确定性[2]。

相比之下,国内对特种旅游的认识则复杂得多,代表性观点见表1[3]- [12]。

表1 国内学者对“特种旅游”的界定序号作者对“特种旅游”的基本认识时间1 田里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在观光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1]19962 晓鞍旅游者自备或自驾交通工具,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通过非开放地区作长距离以科学研究、文化交流、考察探险、体育竞技等为目的的旅游服务项目总称[3]19973 钟海生有特殊兴趣和强烈自主性的旅游者,借助人力或自驾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在特殊的旅游目的地或线路上,实现带有参与性、冒险性或竞技性的个人体验的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3]19974 窦群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一种旅游活动,具有比常规旅游更强烈的刺激性、更多的参与性、成本不确定性和供给的非批量性特点[3]19975 全国旅标委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专门批准,并进行总体协调的具有竞技性和强烈个人体验的旅游活动,一般需要提前申报计划,如探险、狩猎、潜水、登山、汽车拉力赛及洲际、跨国汽车旅行等19971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慢旅游特征小议_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庆雷

慢旅游特征小议_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庆雷

中国旅游报/2013年/7月/12日/第011版视野慢旅游特征小议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庆雷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慢旅游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尤其是团队旅游的显著特征,这体现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同时也增加或强化了一些其他要素。

概括起来,慢旅游具有自己的十大主张,可以表述为:缓行、静赏、参与、闲聊、慢餐、酣睡、乐购、养生、修学、感悟。

一、缓行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一书的序言中提到,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风景道上有一条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对此,他感叹道:许多人对待生活、对待世界的态度,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

风景不仅在景区里面,也在旅行的路上。

因此,慢旅游不再一味追求“旅速游缓”,而是视具体情况实践“旅缓游更缓”的理念。

在慢旅游中,旅游者会关注旅途中风景的欣赏和旅游地慢行交通工具的选择,通过徒步、租借自行车或乘坐当地特色非机动交通工具(如牛车、小马车)完成旅游活动。

例如,不少到丽江的游客骑着租借来的自行车到白沙古镇,一路领略优美的风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还可以随时停下来,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或与当地人交流。

很多时候,新的景点就是被徒步或自行车旅游者发现并推介出去的。

二、静赏与急行军式的旅游不同,慢旅游强调神闲气定地欣赏、品味风景。

观赏、品味的对象,既包括作为核心吸引物的景点,也包括山脉、森林、河流、村落、田园,或者身边的事物。

如果说传统旅游是“走马观花”,慢旅游则是“下马赏花”,用心发现美、感受美,品味、领悟其中的内涵和意味,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就是这种境界的生动写照。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收入的提高、旅行经验的丰富,不少旅游者携带的相机越来越先进,摄影水平也越来越高超。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眼睛”也随之让给“镜头”,欣赏风景被拍摄风景取而代之。

旅游功能区系列报道6

旅游功能区系列报道6

旅游功能区系列报道之六:老度假区的新命题《昆明日报》2013年5月10日记者:李思凡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青年学者李庆雷认为,旅游功能区通常指依托较为富集的旅游资源、以现代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经济区。

由于打破了以往“就旅游论旅游”的局限,旅游功能区更强调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以及与当地人、财、物的结合发展。

同其他国家旅游度假区一样,在经历20年高速发展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也存在产业链条短、旅游综合收入所占比重较低等问题。

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了滇池度假区这个“老区”的新命题。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唯一位于内陆省的旅游度假区。

1992年成立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已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

去年,全区游客接待量更是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42.1万人次。

现状:成绩与不足并存成立20年来,度假区在旅游项目建设、产品开发、空间拓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目前,度假区已形成以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等少数民族文化和海埂国家体训基地、红塔体训基地、滇池高尔夫等康体休闲文化两大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为主导的旅游产品格局。

同时,度假区还利用海埂片区的优势资源和现有产品,以民族文化风情、高原康体休闲、高端商务会议、湖滨度假疗养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格局,打造全国重要旅游基地。

但由于发展初期旅游需求,尤其是外部市场需求不成熟、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所需资金缺乏等方面原因,度假区旅游产业要素不够完善、产业链条短,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项目落地情况不理想,旅游综合收入所占比重较低。

“除旅游产业外,度假区还聚集了总部经济、金融商贸服务等许多其他产业,这是既定事实,也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普遍存在的现象。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旅游学者李庆雷说。

而实体化管理后,度假区管委会承担了大量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主要精力难以全部放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上。

旅游共享经济的十个特征-李庆雷娄阳

旅游共享经济的十个特征-李庆雷娄阳

旅游共享经济的十个特征-李庆雷娄阳旅游共享经济的十个特征□李庆雷娄阳近年来,共享经济正在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互联网新力量,成为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中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旅游共享经济是共享经济理念在旅游业各领域中的运用,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实现旅游地闲置性碎片化非经营资源与多样化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与传统的旅游经济形态不同,旅游共享经济通过网络平台激活旅游地闲置的非经营性资源,对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旅游就业的途径等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总体来看,旅游共享经济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特点。

一、重使用旅游共享经济的产权理念基础是使用权共享,游客讲究“不求拥有、但求使用”、“拥有不如善用”,与传统的“先拥有、再使用”、“重占有、不使用”的观念有天壤之别。

其实,共享消费的观念由来已久。

早在2000年,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Rifkin)在《使用者时代》中就分析了“从产权观念向共享观念的转变”,预测未来社会“将摒弃市场和产权交易,从观念上推动人际关系以实现结构性转变”。

2012年,日本学者三浦展在被誉为“21世纪消费圣经”的《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指出,第四消费时代将实现“从私有主义到分享意识”的转变,人们将“告别购物使人幸福的时代,开始迎接共享社会”。

这被视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物质主义、过度消费、能源危机等现象进行不断反思的结果,在“占有式生存”之后,有人开始倡导并实践“减法生活”、“简约生活”,从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想要”)出发,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

从这一角度来看,“共享”就是对过去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一种替代,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进化。

“重使用”的理念一方面使旅游者倾向选择共享型服务和产品、愿意与陌生人分享公寓或汽车等资源,也使得旅游地居民重视闲置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充分实现,而共享平台则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实现变“闲”为“宝”。

多学科视角下羡余旅游资源转化路径研究(李庆雷等)

多学科视角下羡余旅游资源转化路径研究(李庆雷等)

引用格式:李庆雷,徐磊,王愉超. 多学科视角下羡余旅游资源转化路径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3):47-51.转摘情况: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news/560439.htm多学科视角下羡余旅游资源转化路径研究1李庆雷徐磊王愉超(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41)摘要:旅游资源羡余是旅游者预算约束、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及其他相关因素导致的部分资源的闲置现象,具有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变性,这些特征决定了旅游资源羡余现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羡余旅游资源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综合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理论对旅游资源羡余现象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化的基本思路与常用策略,主要包括资源管理协同化、产品开发差异化、市场定位细分化、形象策划创意化、交通连接便捷化。

关键词:羡余;旅游资源;转化;路径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时间节点上,相对于高等级的参照物、特定的目标市场而言,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可能成为羡余旅游资源。

继功能、形态、间时、空间、经济、文化属性之后,羡余性同可拓性、关联性一起,成为旅游资源的新特征。

对于旅游资源的羡余现象,学术界虽已相关有研究,但成果数量不多,也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资源开发实践的需要。

笔者从多学科的视角,综合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对羡余旅游资源的内涵、特征、成因进行系统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羡余旅游资源的转化路径进行研究,以丰富旅游资源基础理论,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实践。

1羡余旅游资源的内涵1.1羡余旅游资源的提出“羡余”一词来源于现代信息论,也称“剩余信息”、“多余信息”、“冗余信息”,指语言包含的信息量超出实际的需要。

语言学上,把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即语形相对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称为羡余现象,如“亲眼目睹”、“凯旋归来”、“独一无二”等[1]。

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

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理论 研究 中的基础性问题 , 也 是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 对此 , 不少学者予 以 持续 的关注 , 并取得 了一些研究成 果… 。但是 , 从 总体上看 , 已有理论研究 尚不够深入和完善 ( 比如在“ 旅 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这样 的基本问题上还无法达成 共识) , 无法更好 地指导旅游资 源的科学开发 和合理利
向另—种形式的不断转化 ; 人 类社会也是这样 , 没有转化

旅游资源开发与价值转化
( 一) 旅 游资源开发
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义、 特征 、 内容与形式 , 学术 界虽然并未取得完全—致的意见 , 但基本达成共识 , 可以 作为进一步讨沦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在旅游资源 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 , 以发展旅游业为 目的, 以市场需求 为导 向,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 资源加 以利用 , 发挥 、 改
近废弃的大冶铁矿建设的黄石国家矿 山公园等。此外 , 对于某个区域整体而言, 无价值 向有价值转化还有“ 无中 生有” 、 “ 借鸡生蛋” 两种情况 : 前者是指依靠创意策划来 挖掘文化资源, 是通过人造景观、 文化展演 、 现代娱乐 等 形式而产生的, 如深圳主题公园群 ; 后者是指借来别人的
因此企业应根据实符号创造原理际把自己需要但非本企业可控的资源变成可拓资源把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各种自己需要的可用力量整合起来变成本企业能够使用的力量借助别人的资源办自己的事用较少的资源办统一能指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在意义两者之间既具有任意性又具有特定性
第2 7卷
第 1 期
就没有发展。同理, 价值也处在不断的转化之中。价值 转化就是把没有价值或价值低的东西转化为有价值或价 值高的东西 ,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它普遍存在于客观

论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隐性成本(李庆雷)

论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隐性成本(李庆雷)

引用格式:李庆雷,王婷,蔡展.论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隐性成本[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23(2):4-7,12.论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隐性成本1李庆雷1王婷2 蔡展3(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云南昆明650041;2.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旅游系云南昆明650222;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系云南丽江674100)摘要:旅游资源的依存性、旅游活动的依托性、旅游开发的塑损两面性造成旅游开发在显性成本之外还必须付出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指除了旅游企业账面会计成本之外尚需付出的各类成本与代价,它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累积性、不易量化、时空变化性。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旅游开发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成本、地方特色文化保护成本、居民生活质量维持成本、基础设施与环境营造成本、旅游规划招商与营销成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成本。

这对地方政府资金筹措和管理方面是一个严峻挑战,建议地方政府更新旅游发展理念,树立科学成本观,丰富资金筹集渠道,重视发展相关产业。

关键词:旅游开发;隐性成本;西部地区;欠发达;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旅游开发是为了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将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1]。

作为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原则,即满足收益大于成本的基本要求。

因此,成本与收益是旅游开发研究的基本内容。

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人们对旅游开发收益的认知已经较为清晰,但对旅游开发总体成本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贵州荔波负债申遗、丽江古城原住民外迁、西双版纳发放竹楼补偿金等案例从不同的侧面说明,旅游开发不仅需要付出显性成本,还要付出隐性成本。

本文拟在对旅游开发隐性成本的含义、特点、成因、类型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隐性成本对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推进旅游功能区健康发展的建议_李庆雷

推进旅游功能区健康发展的建议_李庆雷

中国旅游报/2013年/5月/22日/第011版视野推进旅游功能区健康发展的建议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庆雷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本。

旅游功能区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它的灵魂和生命力在于创新,因此,旅游功能区发展的核心在于提升旅游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创新体系。

一般而言,旅游创新可以分为区域旅游创新、旅游产业创新、旅游企业创新三个层次。

其中,旅游产业创新是介于区域旅游创新与旅游企业创新之间的中观层次,是突破已有结构化的产业约束,运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

在旅游功能区产业创新的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力量值得关注:地方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社区居民、游客。

在现有行政体制和考核机制框架下,以功能区管理机构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集聚着众多行政资源,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旅游创新的重要角色。

功能区管理机构应通过培育学习型组织等途径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发挥制度创新和生产要素供给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并通过设立创新奖等方式调动其他方面力量创新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功能区发展环境。

企业是旅游产业创新的主体,其创新的主要领域是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包括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技术创新。

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企业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旅游项目与产品的创意策划。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强化创新意识,自觉提升创新能力,探索设立企划部或类似机构。

第三方机构主要是各类旅游研究、规划设计、技术中介机构,是旅游功能区产品开发与生产中的重要力量,也是旅游创新的重要来源。

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精英和文化人士,熟悉地方情况和本土文化,对旅游发展有自己的思考,是不可忽视的创新角色。

游客是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是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是旅游产品创新的源头,应通过满意度调查、意见收集和分析、投诉处理来研究游客的需求,为产品创新提供依据、线索和灵感。

旅游策划专题讲座1旅游策划的现状与趋势-李庆雷

旅游策划专题讲座1旅游策划的现状与趋势-李庆雷

2、我国旅游策划存在的问题
(4)旅游策划缺乏规范约束
目前,我国的旅游策划机构各自为战,我行我素, 还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没有成立行业协会实施自制,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应标准进行约束。这 种情况下,旅游策划缺乏规范,在队伍构成、工作程 序、文本内容、成果形式、评价方法等方面没有统一 标准,随意性强,成为制约策划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3、快速发展阶段(2003—)
2012年云南省政府启动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
策划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策划方案研讨会召开 江苏盐城沿海湿地旅游经济区旅游策划公开招 标 江阴征集徐霞客游圣祠策划方案 “最美惠州•微发现”首届惠州旅游创意大赛活 动启动等等。
3、快速发展阶段(2003—)
在这一阶段,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创意经济 思想的传播成为旅游策划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2002年11月十六大正式确认文化产业后,引起各级政 府的重视,纷纷制订文化发展规划,文化体制改革取 得实质性进展,学术研究空前活跃,相继涌现出了 《云南映像》、《丽水金沙》、《西湖之夜》、《少 林风 中原情》等一批成功旅游文娱节目。在这一背景 下,创意经济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有学者把旅游业、 旅游策划列入创意产业范畴,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创新 和旅游策划对创意元素的关注,如2005年12月上海旅 游纪念品展示中心开业,成都南路被打造为“旅游创 意一条街”;北京编制了《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发展实施方案(2006—2010)》。
1、我国旅游策划取得的成就
(2)旅游策划实践层出不穷
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旅游策划实 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来自不同领域、具有不同专业 背景的策划人员编制了难以计数的各类旅游策划,各 地涌现出了一批影响较大的经典案例。层出不穷的旅 游策划实践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 策划经验的积累和质量的提高。

旅游创意经济:属性研判、问题辨识与推进策略(李庆雷,和爱军)

旅游创意经济:属性研判、问题辨识与推进策略(李庆雷,和爱军)

引用格式:李庆雷,和爱军.旅游创意经济:属性研判、问题辨识与推进策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1):86-89旅游创意经济:属性研判、问题辨识与推进策略①李庆雷1和爱军2(1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062;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内容摘要:21世纪是创意经济时代,创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信”。

创意能够推进旅游资源的价值转化与体验塑造、旅游业的业态创新与转型升级、旅游经济的功能拓展与持续发展。

旅游创意经济是以创意为根本驱动力的旅游发展新理念,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变化的旅游增长新方式。

国内各地旅游经济发展中涌现出了不少成功的创意,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创意匮乏症”。

相关部门应树立旅游创意经济理念与思维方式、加强旅游创意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快旅游创意人才培养与机构发展、注重文化的发掘与科技的利用、探索旅游创意的保护机制与交易制度。

关键词:创意;引信理论;旅游创意经济;3T原则;基本策略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预言:“资本的时代已过去,创意时代正在来临:谁占领了创意的制高点谁就能控制全球!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创意!创意!除了创意还是创意!”[1]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不断推进,一种依靠创意、技巧及才华来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新型经济形态——创意经济——已经发挥着现实影响力。

在创意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嫁接创意,身价倍增;所有的产业都有必要也有可能利用创意成果,发展成为创意型产业[2]。

那么,创意经济将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旅游业应该如何应对创意经济带来的挑战?本文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探索创意经济背景下旅游业的新型发展路径。

一、创意经济的崛起与启示(一)创意经济的产生“创意”是人类在多种认识方式,各种技术、手段与方法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物,人们对其作用的认识始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路径创新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路径创新

作者: 李庆雷[1] 锻炼[2]
作者机构: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出版物刊名: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页码: 10-1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西部地区 旅游资源 开发 创新
摘要:旅游资源是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应立足西部实际,结合新形势,不断探索具有西部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摒除唯资源论,树立新型旅游资源观;坚持有智开发,提高文化创意与科技含量;坚持多元开发,培育多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坚持统筹利用,实现包容性增长;坚持循环利用,保护并培育旅游资源。

积极利用扶持政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整合各方力量,探索低成本、低影响、高效率、高效益的旅游资源开发之路,是西部地区的重要选择。

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创意补偿

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创意补偿

奇” 甚至 “ 先天不足” , 无法 沿袭原来 “ 就资源论开
发” 、 “ 拦 起 门来 收 门 票 ” 的利 用 方 式 , 因此 陷 入 这 类 旅 游 资源开 发 的 困境 。如何 利 用 这类 旅 游 资 源 ,
成 为 新 时期旅 游产 业实 践 中亟需 回答 的问题 。
( 二) 旅 游 资源开 发创 意补 偿 的提 出 在新 经 济 时代 , 资源利 用 理念 与 方式 开始 发 生 急 剧变 化 , 其 中之 一 就是更 加 重视 开 发 主体 也 就 是

方 面 是基 于遗 产 , 另一方 面 是创 意 Fra bibliotek在 旅 游开
发实践中 , 通 过创 意推 进 旅 游 资 源 开发 、 提 升 旅 游
产 品 吸引力 的例 子不 胜枚 举 。例 如 , 印象 刘 三 姐 在

要: 面对现 阶段旅游开发 中低 等级 资源 占据主导地位 的 困境 , 应在 资源原料论 、 资源创新 论 、 外部
补偿论 、 创意 引信论 、 价值 转化论 的理 论基 础上 , 通过 独特 而新颖 的创 意实现 旅游 资源及 相应产 品吸
引力 、 影响力和生命力 的提升 。旅 游资源 开发创 意补偿 的具体 形式 多种 多样 , 其 中较 为重要 的是平 中 见奇 、 点石成金 、 变废为 宝、 无 中生有 、 借船 出海等。在旅 游资源 开发的创 意驱 动模 式 中, 应重点抓好创
V0 l _ 1 2 No . 3
J u n . 2 0 1 3
论 旅 游 资 源 开发 中的创 意 补偿
李庆 雷 , 暴 向平
( 1 . 云南 师范大学 ( 2 .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 院,云南 旅游与环境学 院,陕西 昆明 西安 6 5 0 5 0 0 )

旅游策划专题讲座1旅游策划的现状与趋势李庆雷31页PPT

旅游策划专题讲座1旅游策划的现状与趋势李庆雷31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旅游策划专题讲座1旅游策划的现状与趋 势李庆雷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论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本质201304

论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本质201304

引用格式:李庆雷,付磊. 论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本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3):70-74.论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本质李庆雷,付磊(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将旅游资源这一原料加工成为可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这一行为的实质是创新。

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创新理论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明了方向。

旅游资源开发中应重视创新和企业家的作用,提升创新能力,构建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系统,抓好发现资源、转化产品、产品创新3个关键环节,重点关注理念创新、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制度创新4个重点领域,以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效益和持续性。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本质;创新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旅游资源是旅游科学研究中的基础领域。

对旅游资源的种种研究和探讨,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它的开发利用上来[1]7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同其他资源一样,旅游资源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成为旅游产品,发挥其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2]。

由于国内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历史并不算长,相关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多数地区还是主要依赖经验进行开发,容易引发各种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旅游规划与策划的教学和实践经历,尝试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本质进行探析,以期为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研究增砖添瓦。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本质是创新“开发”一般指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或者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资源开发”一般是对地下矿物、土地、动植物、水力、旅游等资源通过规划和物化劳动以达到利用或提高其利用价值实现新的利用。

但是,旅游活动是文化消费和精神享受,这决定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其他资源(如煤炭、铜矿、海洋)开发具有截然不同的任务。

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是将有形或无形旅游资源转化为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体验式精神产品,这一任务不能像铜矿开采、冶炼、加工那样通过纯粹技术加地以解决,而是更多地依赖对人的本性的把握、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对旅游资源的加工、对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这实际上对创新的质量和频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工湿地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李庆雷+唐跃军

人工湿地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李庆雷+唐跃军

来源:李庆雷,唐跃军.人工湿地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实现途径[A].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来委员会,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4:生态旅游实践与出路[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165-170.人工湿地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李庆雷1唐跃军2(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人工湿地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物——生态治污技术,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低投资、低运行费、低维护技术、基本不耗电等优点,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复合生态系统,人工湿地除了具有治理水体污染、修复生态环境的功能以外,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旅游价值。

本文试对人工湿地的生态旅游价值和利用方式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促进人工湿地综合价值的充分发挥和人工湿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1人工湿地的兴起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1]。

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次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云南省澄江县窑泥沟人工湿地四年来的运行表明,经营性人工湿地具有6大好处:①投资节约。

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l m3污水的工程投资为1 000元,而人工湿地处理1 m3污水的投资仅为400-500元。

②污染物去除率高、水质净化效果好。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仅达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而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清洁水Ⅲ一Ⅳ类标准。

③运行成本远远低于其他污水处理厂,运转率高。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的成本为0.72-0.8元,而人工湿地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的成本仅为0.03~0.05元。

④便于管理,可节约大量的管理人员,而且不耗电能。

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

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

来源:李庆雷,康涛.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N].中国旅游报,2015-05-20 (011).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康涛一、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形成从旅游发展的驱动力量来说,社区主导型是与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并列的一种发展模式。

在这种发展模式中,社区居民是旅游发展的主体力量,社区精英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角色。

社区主导型发展模式常见于以聚落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最为典型的就是民族旅游地(民族旅游村寨)、古村(镇)旅游地(特色旅游名镇)和处于环城游憩带的乡村旅游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不少地区,旅游小镇、特色旅游村是旅游产业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云南省规划建设了60个旅游小镇、200个旅游特色村,不少已成为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村),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旅游资源管理制度和服务供给方式密切相关。

社区主导型旅游地通常以聚落为核心资源,包括聚落的景观、产业、居民,涉及生态、生产、生活三个领域。

以乡村旅游为例,就是以“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作为核心资源的。

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这些旅游资源一般都被仅仅控制在社区手中,社区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有着诸多外来企业无法取得的便利条件。

其次,在旅游开发初期,社区居民依托自己的庭院、房屋、劳动力为外来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和休闲娱乐服务,渐渐成为旅游供给的主要力量。

在集体经济的推动和社区精英的促进下,逐渐形成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

三、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不足及其根源应该说,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为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提供了保障,是中国特色旅游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对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旅游基本服务、增加社区居民收入、提高综合素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每个硬币都有两面。

我们也应坚持辩证的观点,清醒地意识到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格式:李庆雷.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J]. 开封大学学报,2013,27(1):21-25. 转载情况: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1李庆雷(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在价值转化工程学的视野中,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就是实现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可以表述为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

从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来看,旅游资源价值转化主要包括负价值向正价值转化、零价值向有价值转化、低价值向高价值转化、潜在价值向外显价值转化、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转化、微观价值向宏观价值转化六种类型,并遵循有限无限、最小最大、有形无形、符号创造、杠杆支点、眼球经济六大原理。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转化;类型;原理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问题,也是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受到不少学者持续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1]。

但是,从总体上看,已有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完善,以至于在像“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这样的基本问题上都无法形成共识,无法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产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开始进入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时期,以河南梁祝故里为代表的景区开发失利、经营困难的案例不断增多。

在这种新的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更加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尝试运用多学科集成的方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探讨旅游资源开发问题。

其中,价值转化就是重要的视角,从价值和转化的角度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价值转化(一)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义、特征、内容与形式,学术界虽然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基本达成共识,可以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2]。

旅游资源开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和利用行为(如将林场开发为森林公园),通常有新建、利用、修复、改造、挖掘提高五种方式[2];广义的还涉及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接待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旅游宣传营销、带动涉旅产业、旅游资源保护、旅游项目更新等方面。

总体而言,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特色制胜、市场导向、以人为本、整体优化、社会营销、总体规划、资源保护性、发展综合性、创造性原则[3] [4]。

(二)价值转化在这里,“价值”是对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表述,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与程度。

也可以说,“价值”是财富的抽象,是抽象化的财富[5]。

价值具有不同表现1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238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科研创新团队成果作者简介:李庆雷(1978-),男,山东东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

形式(即价值形态),如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正向价值、负向价值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不断转化的过程;人类社会也是这样,没有转化就没有发展。

同理,价值也处在不断的转化之中。

价值转化就是把没有价值或价值低的东西转化为有价值或价值高的东西,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它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影响着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5]。

根据这一观点,人类的各种开发活动,就是有意识地按照一定规律促进价值形态和价值数量转化的活动。

(三)旅游资源开发就是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具有自在性,它的本体存在与旅游、旅游业是不相干的,它们先于旅游和旅游业而存在。

同时,旅游资源还具有潜在性,即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是潜在的,任何旅游资源对旅游产业而言都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要经过旅游产业的加工、追加一定量的为旅游而投入的劳动,这种资源才能为旅游者所利用[4]。

王大悟、魏小安提出旅游资源具有非旅游功能性,王恩涌、刘继生沿用了这一观点[1]。

这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旅游资源的本体原本就是存在的,需要有“发现的眼光”的人关注到它用于发展旅游的潜在价值,并通过完善接待设施、赋予特定意义使其具有现实旅游价值,经由宣传营销吸引游客前来消费,最终真正实现其市场价值。

抽象来看,贯穿旅游资源开发全过程的就是自在性资源旅游价值的转化,涉及其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旅游产品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化、普通旅游产品向品牌旅游价值的转化等相关问题。

一言以蔽之,旅游资源开发实质上就是价值转化。

二、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主要类型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考虑价值的基本形态,可以将旅游资源价值转化分为下列六种类型。

此外,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情形的价值转化,例如短时价值向持续价值转化、专业价值向大众价值转化等等,囿于篇幅,在此不述。

(一)负价值向正价值转化即将对旅游不利的事物或事件转化为对旅游发展有利的事物或事件,主要是指“化害为利”、“转危为机”。

“化害为利”中的“害”既包括自然灾害(天灾),如东川泥石流,也包括人为造成的负价值事物(人祸),如唐山开滦采煤塌陷区和垃圾山。

经过巧妙的转化,它们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场所。

现在,东川区利用泥石流举办的以“永不重复的赛道”为特色汽车越野赛已经成为国际赛事,唐山市在采煤塌陷区和垃圾山上建设起来的南湖中央公园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转危为机”主要是针对危机事件而言的,表面看来对旅游资源与利用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例如,汶川县在5·12地震中受到重创,但同时也产生了天崩石、堰塞湖、地震遗址等新的旅游资源,在重建中三江乡成为4A景区。

(二)无价值向有价值转化即零价值向正价值转化,也就是使不具备旅游价值的事物变得拥有一定的旅游价值。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变废为宝”,发现废弃厂矿、聚落及其他场所的潜在价值,并通过适当手段进行有机更新和功能再造,使其具备休闲旅游功能,通常包括自发型和规划型两种情况。

前者常与艺术家集聚发展有关,如北京798、上海田子坊、昆明创库,后者需经过规划和改造,如利用粤中造船厂旧址建设而成的中山歧江公园、即将废弃的大冶铁矿经规划建设而成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此外,对于某个区域整体而言,无价值向有价值转化还有“无中生有”、“借鸡生蛋”两种情况。

前者是依靠创意策划挖掘文化资源,通过人造景观、文化展演、现代娱乐的形式而产生的,如深圳主题公园群;后者是借入别人的资源吸引外地游客、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如常州恐龙乐园的前身恐龙博物馆就是借原地矿部的恐龙化石而建的。

(三)低价值向高价值转化即将具有一定正向价值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更高正向价值的旅游资源或产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提升或增值的过程,“点石成金”、“锦上添花”、“有中生优”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形。

例如,西安城门原来只是普通的观光对象和旅游通道,后来策划举办了入城仿古迎宾式而使价值得以大大提升,目前又准备注入礼仪文化、朝着“中国第一个礼仪文化之门”的方向努力,建成后将再一次实现价值的跃升。

一片油菜花田、一段江河峡谷、一个民居村落,在少数专业人士的眼中具有观光功能和专业价值,经过创意策划,可能转化为对大众市场具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如湖南凤凰万溶江峡谷漂流、广西阳朔《印象·刘三姐》演出地、新疆喀什高台民居。

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开发时间都属于这种情况,这里的“低”与“高”是相对的,因此低价值向高价值转化是个无限的过程,即使九寨沟、丽江古城这样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也面临这样的任务。

(四)潜在价值向外显价值转化从是否被多数人感知这一视角,可以把价值分为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就旅游资源整体而言,既有已被认知和开发的旅游资源,也有尚未被发现和利用的潜在旅游资源;对某一特定旅游资源来讲,它的价值既有已经显现出的部分,也有潜在的部分。

旅游资源潜在价值具有不易衡量性和不确定性,重要原因是其价值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发现迟早、开发能力、宣传促销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1]。

因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技术,阐述某一事物的潜在旅游价值,通过特定途径传达给公众,并想方设法加工成为可供游客直接进行消费的体验场所。

胜任这一工作既需要发现的眼光,又需要转化的能力。

例如,著名文学家张贤亮发现了镇北堡的潜在价值,然后利用其“荒凉”的特色和自己的影响力吸引剧组前来拍摄影视作品,使其成为对了解中国电影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的西部影城,并通过完善接待设施和旅游功能将发展成为体验式游览场所。

(五)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具有自在性,在具有旅游价值的同时也可为其他产业或部门所用,具有其他方面的价值。

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在其他行业资源(如现代科技农业园区)上赋予旅游体验功能,促使其从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转化,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创意旅游、城市旅游就是沿着这一路径生成的,是叠加效应的体现。

此外,从旅游资源内部来看,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层次,可将旅游资源的价值分为观光价值、休闲娱乐度假价值、专项价值(如购物、科考、探险)。

受认知水平和开发阶段的限制,在某一时点上,有些旅游资源的价值是单一的,仅仅具有某一种价值,可以通过开发使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值。

这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价值工程的基本思想。

例如,丽江古城的东巴纸坊突破了原有设计思想,可供游客参观、参与体验、购物,集陈列馆、手工作坊和购物场所于一体,具有了多种功能与复合价值。

(六)微观价值向宏观价值转化根据潜在的带动作用的大小,旅游资源的价值可以分为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

微观价值仅指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景区本身的发展,宏观价值则指对相关产业、周边景区甚至城乡建设、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起到带动作用。

微观价值向宏观价值转化意指旅游资源开发中突破“孤岛”式发展道路,发挥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的优势,放大带动效应。

云南省利用′99世博会,实施以小博大的策略,提高昆明城市建设水平,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并积极带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滇西北黄金旅游线路的形成,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江苏盱眙利用不起眼的小龙虾发展特色美食,举办龙虾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铁山、明祖陵、黄花塘等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为促进旅游资源微观价值向宏观价值转化提供了经验。

三、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基本原理分析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类型,只是研究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基础。

在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诸多研究内容中,最重要的要数价值转化的必备条件、基本路径,即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